一、瞻望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曙光(论文文献综述)
曹敏敏[1](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历程探析与当代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武术是中华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伴随着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改变。沛县作为全国武术之乡,新世纪以来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传统武术发展趋于落寞,近些年在党和政府的保护措施下正在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如何重振沛县武术辉煌,发挥沛县武术的多元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且有意义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有着“武术之乡”之美誉的沛县,以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新时代沛县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探析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武术、竞技武术、社会武术这三个角度对不同时期沛县武术的发展进行探究。梳理历史,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这是沛县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沛县武术再次腾飞的希望所在。沛县自古便有浓厚的尚武之风,新中国成立以来沛县武术的发展跌宕起伏,根据沛县武术发展的变迁可将沛县武术发展分为交融发展期、发展繁荣期、传统失落期、保护恢复期这四个时期。(1)交融发展期——新中国成立后,阶级矛盾逐步淡化,使得武术运动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时期沛县在土地改革和自然灾害的作用下习武人数逐年增加,迫于生计“设场教学”和“打拳卖艺”的组织比比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滞过一段时间,但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国家的重视下沛县武术活动逐渐恢复,武术表演和赛事也逐渐增多。(2)发展繁荣期一—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迅速,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家对传统体育文化开发与继承的重视下,沛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展开武术挖掘、整理活动,收获丰厚。武术馆校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习武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发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武术表演和比赛繁多,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这个时期的沛县武术发展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沛县武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3)传统失落期——21世纪以来,由于年轻劳动力的外出务工,老一批武术师的离世,散打运动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等多种原因,导致当地群众习武人数逐渐减少,沛县传统武术不复早年辉煌,2010年前后处于最衰落时期。(4)保护恢复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武术赛事的兴起再次给沛县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曙光,竞技规则的演变也使得沛县传统武术重新思考自身出路,在国家的大力号召及地区主管部门跟进实施下,人民群众对武术运动的价值观念不断改变,武术活动有所缓和,青少年习练传统武术的数量逐渐增多,中老年习武健身的也逐渐增多,武术活动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越发的重视。沛县武术发展历经四个不同时期的变化反应了时代的变迁与进步,武术发展从繁荣鼎盛到传统落寞也绝非偶然,由求生到健身的价值转变也体现了当今社会的经济文明,新时代沛县武术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弘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开拓特色传统武术道路,充分展现传统体育文化荣光!
李佳忆[2](2020)在《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对象为南宋士人对韩愈人与文的批评,笔者先对其批评焦点于宏观处作归类整理;再结合相关作品、史料与近现代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微观上对各家论说的客观性、合理性与褒贬态度做出判断,由此发现南宋士人对韩愈为人与作文的评价是不平衡的——呈现出单面性地褒奖进而推尊其诗文而双面性褒贬地进而探讨其人格的总体趋势,当然,万事无绝对,南宋尊韩人、贬低或不称赞韩文者,亦不乏人,本文仅从宏观趋势予以考量。继而笔者将对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批评现象的各方面原因,以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勒出韩愈在南宋士人心中的完整形象,以及南宋韩评对后世韩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我国近古的韩愈研究,于宋、清两个时期形成高峰,尤其是宋代,可以说基本奠定了后世韩评的格局,足见其影响之大。欧、王、苏、黄几位大家在批评与创作上对韩愈经典化的塑造与加强使得其在北宋“名不寂寞”,然南宋较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的批评者数量与批评字数均为北宋的二倍还多;且由于南宋理学、考据学的兴起,其对韩愈的批评角度与形式也愈加丰富,可补北宋无而发后来有。本文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南宋士人就韩愈所行诸事能否推演出其人格知行不一、汲汲名利、敖诞狂妄、不善处穷、失贤者态的激烈争论,以持贬抑态度者居多。第二章是南宋士人以学习者的心态对他学力、气力、才力、笔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均有明显的仰慕、赞许之情。比对前两章可知南宋士人对韩愈人格与文格的评价出现了割裂的现象:推尊其文而质疑其人。故第三章探析其失衡的原因,主要从对其人过分贬损和对其文过分抬高两个维度,思想与学说自身演进之规律、批评方法的选择、个人的与偶然的原因三个层面进行。第四章论南宋韩评的价值与影响:在对欧、王、苏、黄四位大家评韩或承继、或扬弃的基础上,南宋论者走向更为切实、创新的方向:考证本事、评述文章风格并发现了韩诗清新可喜的一面、与同韩愈有相似处的作家作比较研究、进一步阐释其在文学史的意义等。明清、近现代韩学中的论题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广阔视野、丰富文献与方法论,使他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更深入的研究,于自己创作亦有启发。南宋文人盛赞其文而质疑其人与道,从中或可看出南宋在思想与文学两方面之得失:于文,多是一味肯定赞赏,少有批判眼光——南宋的诗、文发展确不及唐;于人于道,多是否定、质疑——南宋理学(新儒学)与韩愈旧儒学比,确是更加缜密、辩证,呈进步、上升趋势。综上,南宋韩评相较于后世固然有其局限,然不可因此而否定它的文献价值及对后世论者的启发处,故对其进行归类、述评、探因等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本文笔者运用材料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还原南宋韩愈批评的整体面貌;并运用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的批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之再批评。
孙晓美[3](2020)在《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文中研究指明纪念孔子,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多地承载了对孔子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在曲阜举办的“孔子文化节”,更赋予纪念孔子以现代价值和意义,它是在传统的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基础上的变革和升华,在纪念先哲,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成为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国之要典”,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持续到1948年。1984年以孔子像复原揭幕为契机,于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此后,这种活动成为定制。2004年政府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祭孔子的纪念活动,是从国家层面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认同,被称为是“祭孔大典”,孔庙祭典活动逐渐成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成熟。新时期孔庙祭典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仪式也大大简化,在仪式展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强文化认同与交流。依托孔庙祭典活动的悠久历史而举办的“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为核心,同时将学术研讨、文化旅游、经贸合作融于一体。文化节期间,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以及孔子学术会堂的开展,大大推动儒学研究的进程。一方面,学者们对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的范围也趋向于多元化;另一方面,学者们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关于儒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方面,从政治、经济、文明对话、道德伦理、生态、教育等多个方面阐释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时代又赋予孔子文化节新的使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在举办文化节的同时,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搭建经贸合作的桥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品的展销、贸易的洽谈成为文化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文化节每年都会举办经贸洽谈会及各种推介会、论证会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活动主题的凸显,经贸活动取得显着成果,政府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孔子文化节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与媒介,有效地带动曲阜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的发展。
买托合提·居来提[4](2019)在《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交流,和田地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田地区的医疗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维吾尔医疗更是如此。本文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对和田地区的部分维吾尔医院、私人诊所和医务人员进行了调研同时,探究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对维吾尔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医疗空间的变化、医学知识的传承模式、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以及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并从医疗、疾病和文化角度对和田维吾尔医的地方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以下六大部分:第一章:和田维吾尔医的医疗和文化。主要围绕以下两个主题展开:第一,维吾尔医药学产生的历史渊源、类型和特点,根据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进一步探讨和田民间医疗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对民间医疗的社会认知和地位,丝绸之路的繁荣在维吾尔医药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第二,从文化视角看维吾尔民间医疗,对疾病分类、民间医疗中的符号以及疾病与治疗的逻辑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和田维吾尔医的整体格局及现代发展。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展开:第一,作为医疗空间的家,系统地介绍了和田维吾尔医的形式和类型,具有多种身份的提维普(Tivip)和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第二,医疗空间的转移,以此为切入,系统阐述从家庭到街头,逐步走向专业化和商业化的医疗实践。同时,介绍了此过程的主要途径、特点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三,维吾尔“医院”的诞生历程,从而阐述维吾尔医学的重要发展阶段;第四,医疗管理体制和政策,本节系统的介绍了民族医药政策法规评价体系、民族医药政策在新疆民族医药中的作用以及民族医药制度改革对维吾尔医学的影响。第三章:和田维吾尔医的知识生产与延续。本章论述了传统医学知识继承模式的发展过程、教育模式下医学知识继承的状况、传统维吾尔医学和医学知识继承模式作为知识体系和医疗实践信任的逻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作为知识体系的传统维吾尔医学及其传承模式;第二,知识传承的现代转型;第三,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第四章:和田维吾尔族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本章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一,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知和培养,主要阐述不同身份的医患双方对疾病的理解以及在医疗实践中的博弈;第二,道德:维吾尔族制约医患关系的文化规则,论证了医德在整个治疗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现代医学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传统医学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信任和医患沟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维吾尔医疗场域中的医患关系,解释了不同领域的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维吾尔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族医学的范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使其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为维吾尔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和田维吾尔医形成了具有和田地域特色的医疗文化,并已融入和田人民的日常生活。笔者作为和田人,在长期观察和田野调查中发现了很多实际问题。目前,维吾尔医学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中医药学与维吾尔医学的关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维吾尔医学与佛教医学的关系。必须明确的是,维吾尔医学绝对不能等同于伊斯兰医学,维吾尔医学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圈,是以中华医药文化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医学文化;此外,执业医师综合素质较低,对传统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不足,部分执业医师存在一定的医德问题。一些公立维吾尔医院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落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西方医疗机构相比,二者之间差距更大。江湖医生仍然存在,庸医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沟通观察能力差影响医患关系;医学知识的继承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
梁云清[5](2019)在《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在漫长的时间内发展、成熟,进而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农业文明。农业作为古人安身立命之本,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艺术创作中,都得到了先民极大的关注。从上古时期的农业神话到《诗经》中的农事诗,我们都能感受到先民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对农业、土地以及血缘宗族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与农业、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思乡怀人诗,更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诗人离家时总是通过思乡怀人诗来表达对于故土家园、对于家中亲人的思念。除此之外,农业文明也影响着思乡怀人诗抒情模式、意象运用等艺术表现方式。长期农业生产生活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使诗人们感物而动,自然万物都是能够触发诗人情感的契机;“冬窟夏庐”的农业生活方式以及农业祭祀活动也影响着秋冬怀归、日暮思亲等抒情模式的形成;思乡怀人诗所运用的意象也大多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总而言之,品味先秦两汉时期的思乡怀人诗,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农业文明的深刻烙印。
朱江华[6](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以来新一轮边疆危机加剧的历史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虽然不受中央政府的实力控制,但仍然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之关系。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新疆各届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局势动荡之中,不同程度地维持边疆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国家安全,教育施政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所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届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不仅事关新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关乎边疆政治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因此,教育服务于政治是有关民国新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育施政由此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进入本研究的视野。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边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问题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对维持新疆地方稳定和国家整体安全所发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为主线,以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所处的政治及历史背景、主政者教育施政的观念或态度、民汉教育的措置、教育的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权衡、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为五条逻辑分线索梳理和呈现历史。为增强研究的生动性,本研究还运用个案研究手段以及史论结合原则,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得到历史借鉴意义和引起现实反思;另一方面剖析三届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进行优劣比较和原因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验启示,同时进行研究的前瞻性探讨。依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教育施政的政治与历史背景上:杨增新政府处身于共和乍兴的新疆地方社会,政治变局较为复杂,教育历史条件与晚清相比极为落后;金树仁政府登台主政适逢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际,处于国民党中央开始图取西北以及其自身在新疆社会内部政治根基不牢这样杌陧的内外境遇,教育的历史条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陈旧不堪;盛世才政府的主政基本处于国家抗战时期,其虽面临国民党对新疆实际谋求控制以及新疆内部动乱等政治困局,但同时在抗战历史主题下拥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机遇,有利于开创新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政治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施政理念方面:杨增新政府由于其主政者杨增新是前清遗吏出身且自身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操守,加之民国初期新疆社会的内外危机的影响,决定其政治上抱守“羁縻治边”观念与“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金树仁政府由于其主政者金树仁阅历肤浅、能力不足及其政治视野的狭隘,导致了对集团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迷恋,因此固守着“四同”政治小集团观念和教育施政的“权宜”态度;盛世才政府的主政者是拥有新思想的政治投机者,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政治野心,决定了其审时度势和善于应变的统治风格,因此盛世才政府主政新疆能够抓住新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顺应时局提出“六大政策”政治主张和全新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对待新疆民汉教育方面:杨增新政府对于二者基本采取分立举措,官办教育实施汉文和汉化教育且着眼于地方的地方治理的自足,少数民族私立教育则加强监管杜绝外来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持地方安定,同时还十分支持封建色彩浓厚的新疆本地的经堂教育,力求边疆社会因俗治俗;金树仁政府在公立学校教育方面基本因袭杨氏的汉化策略然而在国民学校的扩充方面亦属有限,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则基本无力监管甚至达到放任的地步;盛世才政府由于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教育施政方针,新疆地方民汉教育实现了共举,官方和民众真正地联手协作,公立国民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会立学校教育都繁荣起来教育的边疆属性权衡方面:杨增新政府兼顾边疆教育的安全与发展二重因素,但总体上安全重于发展,安全上坚守封闭与传统两原则,发展上将实业教育视为边疆社会根基而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补充手段;金树仁政府在边疆安全上的教育举措走向偏颇,偏重于加强军事教育强化统治以及防范民族知识分子,而在边疆发展方面尚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足够的行动;盛世才政府在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的举措做到了并行和并重,安全上分别实施了强化政府政策教育以筑牢思想防线、宣扬抗战建省观念以此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完善教育机构以强化监管与指导等举措,发展上分别积极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类教育的落实、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和各类学校并进发展等新疆教育的央地关系方面:杨增新政府坚持在教育的自决原则下与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形式上的行政关联;金树仁政府在防范国民党中央对新疆教育的实质影响之下附和其一般的行政指令;盛世才政府兴办教育并非仅仅依靠国民党中央政府,更多地吸纳了苏联、中共以及国内民主人士的援助力量,因此在教育的央地关系上主要是个人政治利益优先下的回应与权变就新疆学院兴办始末和新疆反帝会的抗战教育这两个政府教育施政的历史标识进行探讨,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与新疆地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接起来,反思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分析和述评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方面,研究认为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参半,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总体上弊端超过成就;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得大于失,其借鉴意义深远最后,研究总结出一些历史启示:在客观事实层面,民国新疆的教育状况并非总是落后,而有其历史变迁,它的兴衰进退与各届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施政情况密切相关。在政府主体作为层面,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彰显主导性作用,不但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更要通过教育发展促进边疆地方问题的治理。在历史认识层面,对于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要兼顾边疆安全与发展、朝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契合国家重要历史任务和政治主题。这些经验有益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边疆治理。
何昆[7](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认为《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李秉星[8](2018)在《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文中提出十七世纪下半叶是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自北都失陷,中原士人便开始流徙的旅程。伴随之后数个南明政权的建立,又有大批江南士人离开故土,他们或隐匿在政权未及的暧昧地带,或随着南明朝廷一路到达天之南、海之东,此种经验历程及其相关的诗文创作是为前朝所罕见。此间的乱亡经验和地域迁移也一再成为影响士人创作的转捩点。在飘零情景下所写之“西南诗”、“岛屿诗”、“海上诗”,以及与战乱相关的北征南行、渡江浮海的行旅创作便是易代士人离乱经验之代表。在清初满族统治初步稳定,流离南方的记忆尚未消褪,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又造成了大量士人流离北方、直至满族旧地,再一次开启了通往帝国边缘的旅程。与流亡海外的遗民体验相似的是,对流人而言关外是天地之绝域、广舆不载之地,既无知识论的理解框架,更缺乏身心的感知经验。北方的严寒气候和地貌往往给初至的流人极大的心灵震撼,然而与南明士人不间断的流徙不同,流人长期居住的心态也让他们重新发现这片未知之地的生机,相比柳宗元贬谪时囿于个人怨愤将边地山水视为囚山、愚溪,长久的在地生活使得清初流人每每能与异域山水坦然处之,他们不仅尝试将陌生景观纳入美感的系统,也以文字的形式转换存在的样态,“以使人可传而可述”。本文基于上述关照研究江南士人在清初群体性的离散经验与相关的风景/地理书写,并按离散的路径分为“流亡南方”与“流放北地”两编。其中上编第一部分处理流亡创作中的疆域表征,包括南明帝国疆域的存在形态与播迁士人对流离地域的感知及想象形式。第二部分讨论南方遗民的流亡抉择,诸人或辗转抵抗、以死殉节,或彷徨草泽,避世隐遁,差异的选择也造成了失路与忏悔的不同情感结构。第三部分选取东南闽浙、西土桂林与南荒孤屿这三个地域书写的侧面,考察南明士人在地经验的同时讨论地方空间的象征与隐喻意涵。希冀复国的遗民通过改变地缘关系的想象与修辞,努力为流亡王朝与士人所处的空间确立意义。一系列中兴论述的修辞转换背后,既对应着南明数朝流离的现实,亦显示着士大夫群体挪用地缘符号为自身遭际寻求意义的努力。下编第一部分分析清初流人进入异域的早期经验与地域感知:山海关外的世界首先是江南流人心智结构之外的“未知之地”,在想象之外,更是以肉身亲涉的方式生成对此地域的感受和认知。第二部分论述流寓创作中处理人与地关系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对边地气候、温度、色彩等要素的感知;其次是对南方的回忆与依恋,并依靠诸物件希冀在边地想象性地占有江南;最后是通过更为理性的思考对边境地理进行多方位的探索、考据与诠释。由此,从塞外的荒芜地域中逐步衍生出安居与情感的空间。第三部分讨论流人一些更为主动的介入行为,士人通过在地的居住经验与文学想象都不同程度地创造了塞外地理崭新的文化与美学意涵:或藉由命名山水的文学实践规划与收编曾经无名、荒芜的地景,或发掘白山黑水之间的浪漫地理与崇高美学,抑或通过东北边疆与界域的记述及思考重构帝国疆域空间的想象。通过这些介入性的文学实践,流人不断发掘着地理与风景的新经验,在曾经的未知之地上镌刻文化与家国的新意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勾勒人、地与诗之间的多重关联,考察诗文创作在“身体/情感”、“风景/地理”之间缠绕与运作的动态关联,以标示出一种离散的风景与地理诗学。
李恒[9](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王娟[10](2017)在《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对唐代试诗的全面搜集和校勘整理的基础上,“以文取士”的大概念下,对唐代试诗进行的研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研究的部分,下卷是文本整理。上卷包括制度新说、文本辨析、题旨阐释、艺术细论。首先制度方面,将唐代试诗划分於初、中、高三个层级的取士制度之中。分别是初级:进士科试诗;中级:铨选试诗;三级兼顾:制举试诗和入翰林试诗。各级选取了一二点新发现之处作以考察,并注意各取士层级下不同试诗的区别,注重从文本内证中发现史实,考证制度、解析文本、发现问题,最後,考证了以往研究较少的“奉试诗”。其次是对唐代试诗的历代编集与存佚进行勾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清代唐试诗选本。再次是对唐代试诗的题旨阐释。比较有新意的有两点,一是首次将试诗题目构成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指出试诗题目具有指导文本写作与指示引导思想的功能两种功能。二是提出了试诗对君子“人格”的崇尚,唐人对“文质彬彬”的“文德政治”的追求,表现为对“君子”的褒赞和对这一完美人格的塑造,通过一系列制度之文(其中包含试诗考试)和文本之文(包括写成的试诗文本)而体现出来。最後是从体裁、结构、音韵、诠题和意象五方面研究试诗的艺术特征。结构上,首创“新三解法”,将试诗分为起句、对句和结句三个部分研究,并创造出句式标记法,总结出对句的规律。音韵上,对五百多首唐代试诗的全部韵字按照《切韵》作了统计,对用韵种类、常用韵部、韵部同用现象三个问题进行了详述。首次将“诠题”引入现代研究,将“诠题”分为“完题”、绘题眼、诠题韵与“结题”四方面,认为“诠题”对试诗来说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意象上,认为试诗的意象主要取自“间接意象”,并且对“赋”和“比”极为重视,形成刻画精工、寄托遥深的特点,意境上体现出重“义”轻“境”的特点和环状结构。“意象文义”反映出唐代理想的治国理念,蕴藏着唐代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理想标准,是唐代考试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与内容。唐代试诗是一种独立的诗体,是唐代之“文”的重要生成、体现、传播载体,是“取士文学”和“唐代诗学”重要构成,有必要构建唐代“取士诗学”研究。下卷对唐代试诗进行了搜集、校勘、排序和考证,包括《文苑英华》“省试”诗卷所收458首唐代试诗,和另外增补的92首,之外还考证了 53条试诗存目。
二、瞻望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曙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瞻望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曙光(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历程探析与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坚定文化自信,时代发展需要 |
1.1.2 传统武术渐衰,继承发展需要 |
1.1.3 自古尚武圣地,持续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武术传承研究 |
1.4.2 地域武术研究 |
1.4.3 武术变迁研究 |
1.4.4 沛县武术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沛县武术概述 |
3.1.1 沛县简介 |
3.1.2 沛县武术十二大门派 |
3.1.3 沛县武术稀有兵器 |
3.1.4 沛县武术世界冠军 |
3.1.5 沛县武术世家 |
3.2 新中国成立前沛县武术发展历史回顾 |
3.3 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历程与探析 |
3.3.1 交融发展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
3.3.2 发展繁荣期(改革开放——二十世纪末) |
3.3.3 传统失落期(二十一世纪初——党的十八大) |
3.3.4 保护恢复期(党的十八大——2019年年底) |
3.4 沛县武术发展的当代启示 |
3.4.1 沛县传统武术的衰落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 |
3.4.2 新时代沛县武术发展应重视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 |
3.4.3 坚持弘扬传统与文化自信是沛县当代武术发展的需要 |
3.4.4 沛县武术发展与其本土人民生活休戚与共 |
3.4.5 政府的重视是武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来源 |
3.4.6 学校武术、竞技武术及社会武术的协同发展是推动当代沛县武术创新的最优解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7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8 致谢 |
(2)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对韩愈为人行事的批评 |
(一)据“退之服硫磺”事探讨其人是否知行不一 |
(二)据“劝学谒官”“谀墓”事探讨其人是否汲汲名利 |
(三)据“不能下气”探讨其人是否敖诞狂妄 |
(四)据“两表不一”事探讨其人是否不善处穷 |
(五)据“华山之哭”事探讨其人有无失贤者态 |
二、对韩愈文学创作的批评 |
(一)杂取博收,能自树立 |
(二)气盛言宜,狂肆甚矣 |
(三)求新求怪,笔补造化 |
(四)清新可喜,冲淡圆融 |
三、南宋对韩愈人、文评价迥异的原因 |
(一)哲学思想不同导致贬抑其道,进而及人 |
(二)学说建构任务不同导致无法客观看待其人 |
(三)自我角色塑造不同导致对其人要求严格 |
(四)不恰当的批评方法导致对其人评价偏颇 |
(五)“唯韩文论”导致抬高其文 |
四、南宋韩愈批评的地位与价值 |
(一)上承北宋余绪 |
(二)奠定韩愈批评的新格局 |
(三)下开明清、近现代研究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来龙去脉” |
(一)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兴起 |
1.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 |
2.政府支持与旅游开发 |
3.历史遗迹与区域资源 |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的发展 |
1.文化节起步 |
2.节庆成规模 |
二、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祭典活动 |
(一)历史上的曲阜孔庙祭典活动 |
1.曲阜孔庙的建立及动能 |
2.历史上的曲阜孔庙对孔子的祭典活动 |
(二)新时期曲阜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举办 |
1.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探索 |
2.孔子文化节祭典活动的丰富与发展 |
(三)文化展演的表达 |
1.祭典内涵的转变 |
2.文化认同与交流 |
三、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学术交流活动 |
(一)孔子诞辰纪念与学术讨论会 |
1.儒家思想及儒学史研究 |
2.儒学的现代价值思考 |
3.儒学在未来社会的前景 |
(二)孔子学术会堂的举办 |
1.主讲人群体考察 |
2.孔子与儒家思想剖析及价值 |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中的旅游与经济活动 |
(一)营造招商氛围与环境 |
1.旅游资源的盘活 |
2.基础设施的完善 |
3.经贸平台的打造 |
(二)经济活动的发展 |
1.发展环境分析 |
2.经济主题的凸显 |
3.市场机制的注入 |
(三)招商引资的文化节 |
1.搭建合作桥梁与洽谈交流平台 |
2.文化旅游深探与旅游效益显着 |
3.产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 田野调查 |
(二) 文献资料研究 |
六、田野点概况 |
七、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医疗与医疗文化 |
第一节 维吾尔医药学的历史渊源、类型及特点 |
一、丝路文化交流与维吾尔医学形成与发展 |
二、和田民间医疗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
三、民间医疗的社会认知及地位 |
第二节 作为文化体系的维吾尔民间医疗 |
一、疾病的文化解读 |
二、民间医疗中的象征符号 |
三、疾病与治疗的文化逻辑 |
第二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整体格局及其现代发展 |
第一节 作为医疗空间的家 |
一、医疗形式及其类型 |
二、拥有多重身份的民间郎中(提维普Tivip) |
三、医师的社会文化定位及权威 |
第二节 医疗空间的变迁:从家庭到街头 |
一、走向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医疗实践 |
二、职业化和商业化医疗实践的过程及特点 |
三、职业化转化的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维吾尔“医院”的诞生 |
一、医院的建立:门诊发展为医院 |
二、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 |
三、现阶段维吾尔医医院的发展状况 |
第四节 医疗管理体制与政策 |
一、民族医药相关政策法规的评价 |
二、国家民族医药政策在新疆民族医药事业中的作用 |
三、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对维吾尔医学发展的意义 |
第三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知识生产与延续 |
第一节 作为知识体系的传统维吾尔医学及其传承模式 |
一、知识传承模式 |
二、习得与传承的基本模式 |
三、维吾尔医学中的知识观 |
第二节 知识传承的现代转型 |
一、师徒关系与师生关系 |
二、权威的维护与传递 |
三、从传统道德走向职业道德---传统的转型 |
第三节 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 |
一、传统医疗实践中的人际关系与权威 |
二、新时期医疗实践与社会信任 |
第四章 和田维吾尔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 |
第一节 医患双方的疾病认知 |
一、医师的知识体系 |
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
三、医疗实践中的博弈 |
第二节 道德:约束维吾尔医患关系的文化规则 |
一、基于道德的医患关系:来自田野的本土经验之一 |
二、医疗实践中的性别:来自田野的本土经验之二 |
三、“维医”或“伪医”:市场、权利、信任 |
四、传统医患关系中的信任规则及其调试 |
第三节 现代医学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传统医学的冲击 |
一、道德约束缺失与信任危机 |
二、“医德”还是“异”德 |
三、信息不对称:医患沟通中的话语特征 |
第四节 维吾尔医疗场域中的医患关系:三甲医院的事例 |
一、病房中的医患关系:认知差异的实践形态 |
二、医师与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相互理解的出发点 |
三、交流方式与信息交换:医患沟通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综述 |
一、关于“故乡”、“还乡”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思乡怀人诗产生原因的研究 |
三、关于思乡怀人诗情感内容的研究 |
四、关于思乡怀人诗意象的研究 |
五、关于思乡怀人诗抒情模式的研究 |
六、关于思乡怀人诗体现的士人心态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
一、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 |
二、中国农业文明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上古农业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定型 |
第一节 早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积淀 |
一、考古发现所见的早期农业生产生活 |
(一)考古所见的早期农业生产 |
(二)考古所见先民早期的农业生活 |
二、农业神话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精神 |
(一)有关神农、后稷的农耕神话 |
1、神农的传说 |
2、后稷的事功 |
(二)农业神话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精神 |
第二节 从《诗经》农事诗看周人的生活与思想 |
一、《诗经》农事诗反映的周人生产生活 |
(一)农业祭祀诗与周人农业祭礼 |
1、农业祭祀诗与春郊祈谷 |
2、农业祭祀诗与秋冬报祭 |
3、农业祭祀诗与籍田礼 |
(二)从《豳风·七月》看周人的农业生产及生活 |
1、对周初农业生产情况的反映 |
2、对周人生活的反映 |
二、《诗经》农事诗反映的周人思想观念 |
(一)浓厚的宗族意识 |
(二)鲜明的重农思想 |
1、祈求丰收的强烈愿望 |
2、农事经验的自觉总结 |
3、以籍田礼强化农耕意识 |
第三节 从秦汉农业政策看重农思想的深化 |
一、秦代农业政策 |
二、汉代主要农业政策 |
(一)西汉农业政策 |
(二)东汉农业政策 |
第二章 农业文化对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制约 |
第一节 “恋土”与“安土”之情 |
一、独在异乡的“恋土”之情 |
二、“恋土”所折射的“安土”情结 |
第二节 远行游子之怀人 |
一、思念父母之情 |
二、思念妻室之情 |
第三节 远嫁女子之思归 |
第三章 农业文化对思乡怀人诗艺术表现的影响 |
第一节 抒情模式 |
一、感物而动 |
(一)人与自然之“生命共感” |
(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
二、秋冬怀归 |
(一)秋冬怀归之愁思 |
(二)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 |
三、日暮思亲 |
(一)黄昏意识 |
(二)日入而息的生命节律 |
四、登高怀远 |
(一)山地崇拜 |
(二)高地祭祀与登高怀远 |
五、其他抒情模式 |
(一)对面设想 |
(二)采集寄情 |
第二节 常见意象 |
一、物候意象 |
(一)昆虫类 |
(二)飞鸟类 |
(三)植物类 |
二、时间意象 |
(一)日月时令 |
(二)以物纪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杨增新政府的教育施政(1912-1928年) |
第一节 共和乍兴之新疆:多重政治变局与教育历史变迁 |
一、伊犁革命政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冲击 |
二、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潮在新疆的影响 |
三、“双泛”思想意识形态在新疆社会加剧渗透 |
四、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变迁 |
第二节 旧式官僚之立场:“羁縻治边”下的“养防合一”教育施政理念 |
一、杨增新旧式官僚政府的构成及施政依靠 |
二、旧官僚的羁縻治边观念及其表现 |
三、“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分立:汉文官办的自足与民族私立的监管 |
一、汉文官办教育施政的自足 |
二、民族新式私立教育的监管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衡量:安全与发展兼顾及其轻重措置 |
一、教育施政的安全属性考察:抱守封闭与传统原则 |
二、教育施政的发展属性分析:实业强基,师范补员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权衡:坚持自主原则下的微弱关联 |
一、教育观念: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抵牾与差距 |
二、教育行政:地方敷衍与中央放任共存 |
三、学校教育实施:地方行为滞后于中央的变革节奏 |
第二章 金树仁政府的教育施政(1928-1933年) |
第一节 登台主政之境遇:杌陧的内外政治情势与教育的历史遗留 |
一、历史转捩下金树仁政府的杌陧政治情势 |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 |
第二节 集团利益之主导:“四同”政治观念下的“权宜”教育施政态度 |
一、金树仁政府“四同”政治观念分析 |
二、金树仁政府“权宜”教育施政态度考察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敷衍:有限扩充汉校与消极放任民校 |
一、国民教育扩充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 |
二、民族学校疏于管理,“双泛”影响严重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检视:安全举措偏颇与发展的行动不足 |
一、兴办军事教育以期强军统治 |
二、漠视民族教育,防范民族知识分子 |
三、教育的发展缺少足够有效的行动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防范中央实质影响与附和其行政指令 |
一、坚守统治利益,拒斥三民主义思想传播 |
二、教育发展在形式上附和国民政府的要求 |
三、与中央部门畅通信息,防范不法文化考察 |
第三章 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1933-1944年) |
第一节 历史脉搏之把握:政治困局中的机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
一、主政困局的解决与机遇的把握 |
二、开辟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
第二节 政治投机之姿态:“六大政策”主张下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 |
一、广纳各方进步力量,充实与革新政府机构 |
二、“六大政策”的产生及其确立 |
三、“双以”教育施政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新面貌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共举:官民携手推进各民族教育繁荣 |
一、全面设立民族文化促进会,兴办会立学校 |
二、积极采纳民族人士的教育建言 |
三、正面回应与合理措置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多元 |
四、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与国家抗战历史主题融合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探析:安全与发展的并行并重 |
一、强化“六大政策”教育,筑牢思想安全防线 |
二、宣扬抗战建省观念,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 |
三、完善文化和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监管与指导 |
四、加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 |
五、扩大经费投入,确保各类教育的有力实施 |
六、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各类学校齐头并进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措置:政治利益下的回应与权变 |
一、以维护个人的政治利益为根本立场 |
二、保持新疆地方与中央的教育联系 |
三、在央地关系之间的游移和权变 |
第四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的两个历史标识 |
第一节 新疆学院:地方政府兴办高等教育始末及其社会价值 |
一、新疆学院建设发展始末 |
二、兴办新疆学院的社会价值 |
三、地方政府对待高等教育的施政态度 |
第二节 新疆反帝会:地方政府与民众联合开展抗战教育之典型 |
一、反帝会的创建及其性质 |
二、反帝会的抗战教育活动 |
三、反帝会抗战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价值探寻:历史借鉴与现实反思 |
一、历史借鉴 |
二、现实反思 |
第五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举要与比较 |
第一节 变中谋安及其因习守成: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权的把握与教育资源的分配 |
二、教育与边疆政治社会化 |
第二节 适时改良及其敷衍褊狭: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成绩 |
二、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偏失 |
三、举措偏失带来的政治恶果 |
第三节 全新锐进及其正反面相:盛世才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施政的革新举措 |
二、教育施政的历史突破 |
三、民主进步与专制独裁并存的两副面相 |
第四节 综合评述: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比较与差异原因 |
一、各届政府教育施政举措得失比较 |
二、民国新疆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差异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一、历史发展之边疆安全启示 |
二、学术领域之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家国、地域与离散经验 |
二、行旅、风景与抒情观念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上编 流亡南方 |
第一章 南明的疆域想象与地域认知 |
第一节 南移的帝国 |
第二节 流亡的感知 |
第二章 遗民的离散经验 |
第一节 奔赴与失路 |
第二节 隐遁与悔罪 |
第三章 流亡中的地域书写 |
第一节 东南半壁:浙闽地域的抗清与记忆 |
第二节 肇基西土:永历桂林的驻守与沦陷 |
第三节 拓地南荒:岛屿与海上创作 |
余论 漂泊的诗歌 |
下编 流放北地 |
第四章 流放地的想象与遭际 |
第一节 未知之地:关外想象与早期经验 |
第二节 生死之境:地域感知与心态调适 |
第五章 异域的认知与诠释 |
第一节 物候、春日与花木记忆 |
第二节 追忆、安居与边地美学 |
第三节 地志、考古与情感诠释 |
第六章 流人的新地理 |
第一节 命名山水:塞外地景的规划与收编 |
第二节 浪漫地理:流人文学中的崇高美学 |
第三节 重构疆域:东北界域的记述与思考 |
余论 流人的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目的和价值 |
上卷 唐代试诗研究 |
第一章 唐代试诗制度新说 |
第一节 “以文取士”与“以诗取士” |
一、“以文取士”概念的提出 |
二、“取士”与“科举” |
三、试诗的双重特性 |
第二节 取士层级与试诗 |
一、取士层级理论与试诗 |
二、初级取士: 进士科试诗 |
三、中级取士: 铨选试诗 |
四、三级兼顾: 制举试诗 |
五、“士中取士”: 入翰林试诗 |
第三节 “奉试诗” |
一、“奉试诗”与“覆试诗” |
二、“奉试诗”与“赎帖诗”、“帖经日试诗” |
三、其他“奉命”之作 |
第四节 广义试诗举例 |
一、“召试诗” |
二、“献诗” |
三、“召试诗”与“献诗”异同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试诗编集与存佚 |
第一节 唐人的编存 |
第二节 宋至明代的文本 |
一、宋代: 《文苑英华》“省试”诗卷及其他 |
二、元代: 李存《唐人五言排律选》 |
三、明代: 大型总集与唐试诗 |
第三节 清代唐试诗编选 |
一、清代总集与唐代试诗 |
二、书院刊本与唐代试诗 |
三、唐代试诗专门选本 |
四、相关诗法、诗话着作 |
第三章 唐代试诗的题旨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题目 |
一、题目构成两种方式 |
二、出题者与题典出处 |
三、题目的特点与禁忌 |
四、题目的功能和意义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题材 |
一、题材大类 |
二、各小类及其特点 |
三、总体特点与禁忌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内涵 |
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
二、思想的主要特徵 |
第四节 试诗的“人格”关注 |
一、试诗中的“君子” |
二、“君子”形象特徵 |
三、“君子”人格意蕴 |
第四章 唐代试诗的艺术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体裁 |
一、唐代试诗体裁类别 |
二、五言排律诗体溯源 |
三、十二句五排的优势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结构 |
一、“三解法”解排律 |
二、“新三解法”解试诗 |
三、起句、对句与结句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音韵 |
一、限韵 |
二、韵书 |
三、韵格 |
第四节 唐代试诗的诠题 |
一、诠题方式 |
二、“诠题”的功能与意义 |
三、关於“诠题”的两个问题 |
第五节 唐代试诗的意象 |
一、“意象”和“意象文义” |
二、试诗意象的特点 |
三、“意象文义”的功能与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代试诗韵字表 |
附录二 清代唐试诗选本叙录 |
下卷 唐代试诗文本整理 |
凡例 |
卷一 唐代试诗存诗整理 |
一、科第时间可考部分 |
二、科第时间未明部分 |
三、科第时间佚考部分 |
卷二 唐代试诗佚诗辑考 |
一、前人所辑(36首) |
二、笔者增补(56首) |
卷三 唐代试诗存目 |
附录 异体字、繁简字、俗体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瞻望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曙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发展历程探析与当代启示[D]. 曹敏敏. 苏州大学, 2020(03)
- [2]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D]. 李佳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曲阜孔子文化节研究(1984-2004)[D]. 孙晓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D]. 买托合提·居来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D]. 梁云清. 青岛大学, 2019(02)
- [6]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D]. 朱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8]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D]. 李秉星. 苏州大学, 2018(01)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D]. 王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