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心悦[1](2021)在《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地膜覆盖是烟草种植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普通地膜覆盖技术虽能起到保水、保温的效果,但是对于自然降雨的水资源却无法进行有效地利用。渗水地膜是近年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量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它除了具有普通塑料地膜所具有的保温增湿等功能外,还具有渗水、微通气等优点,可有效提高对小降雨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山东是半湿润地区,但是降水量年度分布不均衡,在雨季到来之前,降雨主要以零星小降雨为主。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雨水资源是促进山东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试验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室外大田测定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对土壤含水率、基础理化性质,以及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在室内通过设计盆栽试验测定渗水地膜的保水性、保温性和渗水性等基本性质,明确渗水地膜保水抗旱以及对烟草生长、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渗水地膜显着改善土壤水热条件。烟叶大田移栽以后,没有进行人工灌溉,通过测定不同土壤深度含水率明确渗水地膜的雨水渗透效果。结果表明:10 cm、20 cm和30 cm土层的含水率,渗水地膜较传统地膜分别提高了79.90%、23.87%和10.76%。同时在室内对渗水地膜的保水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水效果与普通地膜没有显着性差异。在保持土壤温度方面,渗水地膜显着提高了0~15cm土层的地温,但是增温效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弱。(2)渗水地膜显着促进烤烟生长。烟叶移栽以后,动态监测烤烟生长参数(株高、茎围、叶长、叶宽、叶面积)。结果显示:渗水地膜显着促进烤烟的生长和叶片的伸长。其中在移栽后33天内,渗水地膜的效果尤为显着。这个现象主要归因于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能有效利用雨季之前较少的降雨量。(3)渗水地膜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大田生长结束后,取样烟株第15位叶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覆盖渗水地膜的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比普通地膜的烟叶分别提高4.40%、8.46%和39.81%,但是在还原糖和烟碱方面,两种地膜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地膜烟叶的糖碱比为10.67,烟叶的化成成分更加协调。(4)渗水地膜显着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与促进烟叶生长相对应,覆盖渗水地膜后烟叶产量较对照增产12.59%。同时由于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上等烟和上中等烟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45%和3.74%。体现在产值上,每公顷渗水地膜提高近7000元。(5)渗水地膜改善土壤基础理化性质。与对照相比,渗水地膜能显着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提升量分别为15.20%、25.51%和13.50%,同时降低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降低量分别为4.19%和29.77%。综上所述:在烟田覆盖渗水地膜能有效促进水分进入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雨水尤其是雨季到来之前小降雨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促进烟叶的生长和化成成分的协调,进而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渗水地膜在山东烟区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贾令晨[2](2020)在《鸡泽县辣椒产业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河北省鸡泽县是我国着名的辣椒之乡,被誉为中国辣椒产业龙头县,辣椒产业已成为鸡泽县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调查发现,鸡泽县辣椒栽培模式虽较多,但存在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不明晰、部分病虫害发生难以控制导致果实品质变差等突出问题,制约了鸡泽辣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及试验研究等方式,对鸡泽县辣椒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的产量效应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鸡泽县辣椒产业提档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结论如下:1.近年来,鸡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6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971 hm2和17.6万t,2018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至5603 hm2和23.4万t。鸡泽县主栽辣椒品种为羊角红系列,约占辣椒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拥有5家省级龙头辣椒加工企业,共计200多个加工类型产品,销售遍布国内市场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鸡泽辣椒栽培方式主要有单作、间作和套种;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炭疽病。2.设置辣椒-玉米、辣椒-小麦、辣椒-玉米-小麦和单作(CK)4个种植模式,研究间作套种模式对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套种模式可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和田间光照强度;降低病毒病发生率、细菌性果腐病发生率和害虫蛀果率;以辣椒-玉米-小麦套作模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4.33 kg/667 m2。3.通过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保温性能,抑制杂草生长;提高辣椒株高、茎粗、单果重及单株结果数,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不同颜色地膜对辣椒生长及产量影响由高到底依次为黑色地膜>蓝色地膜>银灰色地膜>普通白色地膜。4.调查发现,鸡泽辣椒主要病害为病毒病和炭疽病。本文选用10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辣椒病毒病和炭疽病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辣椒病毒病最佳药剂为植病灵1000倍液和20%病毒A 200倍液,防控效果分别为73.45%和68.96%;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最佳药剂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对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3.75%和79.26%。5.在辣椒上应用新型植物激活蛋白—大丽花轮枝激活蛋白(VDAL),研究其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DAL可明显增强植株长势,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率,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其中以喷施3.33 mg/L浓度的VDAL效果最佳。
张蕊[3](2020)在《“赣葛一号”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葛是江西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可作菜用,也可加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赣葛1号”是江西德兴宋氏葛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葛根品种,该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提取淀粉等,在食品和医疗领域都有较好的开发前景。随着葛属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被认识,葛类制品受到普遍关注,葛产业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葛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本试验通过对“赣葛1号”的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整枝方式、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水平等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期为“赣葛1号”的科学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赣葛1号”采用黑色无纺布覆盖立架栽培(WL)产量最高,折667m2产量为1139.60kg,与其它各处理相比差异显着。黑色地膜覆盖立架栽培(HL)处理的还原糖含量与其它处理差异显着,但淀粉、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着。黑色地膜覆盖爬地栽培(HP)和黑色地膜覆盖立架栽培(HL)与黑色无纺布覆盖爬地栽培(WP)和黑色无纺布覆盖立架(WL)相比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呈下降趋势。2、“赣葛1号”采用双杆整枝处理产量最高,折每667m2产量达1800.42kg,单杆整枝产量最低,折每667m2产量为1344.21kg,两处理相比,差异显着。但与三杆整枝处理差异不显着。单杆整枝处理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双杆整枝和三杆整枝处理,但纤维素含量显着低于双杆整枝和三杆整枝处理。双杆整枝和三杆整枝处理较单杆整枝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各处理间土壤PH值无明显差异。3、“赣葛1号”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则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其中14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折每667m2产量达1572.5kg,与其它处理差异显着。而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他营养成分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和土壤PH值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4、“赣葛1号”生长期追施20kg/667m2聚糖多肽生物钾肥,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折每667m2产量达1841.12kg,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显着;各处理与CK相比,均能提高“赣葛1号”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追施聚糖多肽生物钾肥20kg/667m2的效果最好,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显着;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与追肥量呈正相关,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有机质和土壤PH值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
司雷勇[4](2020)在《渭北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渭北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栽培区年际降雨波动大,季节性降雨不均,严重影响该区作物生产。地膜覆盖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增温保墒技术,对该区玉米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膜玉米的生长环境温度进一步升高,普通白色地膜增温作用下过高的土壤温度,使得玉米后期营养失衡,植株出现早衰现象,从而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形成。因此探寻一种增温保墒效果好,可以适时缓解玉米根区土壤高温胁迫,又不会引起玉米后期早衰的覆盖技术,对保障旱地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于是,2018年和2019年在陕西长武开展了不同覆盖方式的研究,试验设4个处理,黑色地膜覆盖(BFM)、白色地膜覆盖(WFM)、白色地膜覆土覆盖(WSM)和裸地(CK)对照。试验材料选用陕单609和陕单902两个品种。本文从玉米根冠互作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品种玉米的地上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面积指数(LAI)、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等生理特性,株高、干物质量、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以及地下部根系生长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覆盖方式对田间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同。春玉米全生育期0-25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日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曲线形态,在14点左右气温达到最高值。与裸地相比,覆盖处理具有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的增温效果最明显,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覆盖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覆土覆盖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果。与白色地膜覆盖相比,黑色地膜可以有效降低白天0-25cm土壤温度,降温幅度为0.8-1.2℃,白色地膜覆土覆盖降温幅度为1.5-2.0℃。2.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地上部生长及保护酶活性影响不同。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S”型动态变化。成熟期,各处理地上部单株干重达到最高,陕单609黑色地膜覆盖下地上部单株干重较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两年平均增加20.2%、8.67%和33.3%。陕单902两年平均增加22.15%、9.89%和34.1%。黑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叶片SPAD值、SOD活性、CAT活性均显着高于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MDA含量均低于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不同品种的影响规律相同,但影响程度不同。玉米吐丝后黑色地膜覆盖下衰老型品种陕单902叶面积指数(LAI)、叶片SPAD值降低幅度小于保绿型品种陕单609,覆盖黑色地膜可改善玉米生育后期地上部生长发育,有效延缓叶片衰老,对于衰老型品种作用更加明显。3.黑色地膜覆盖能更好地协调玉米生育后期的根冠比,促进玉米吐丝后地下部根系生长。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移,不同覆盖处理下玉米根冠比率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成熟期黑色地膜覆盖处理根冠比显着大于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对照(P<0.05),两个品种陕单609黑色地膜覆盖处理较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处理根冠比平均两年分别提高15.49%、14.28%和30.58%,陕单902平均两年分别提高24.28%、14.28%和42.35%。覆盖措施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成熟期黑色地膜覆盖处理下玉米根干重、根体积显着高于其他覆盖处理,根系的生长壮大也作用于地上部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玉米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提高根冠比率,促进了玉米籽粒产量形成。4.两个品种黑色地膜覆盖方式下籽粒千粒重大,子粒产量显着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不同覆盖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两年整体表现为BFM>WSM>WFM>CK,且黑色地膜覆盖较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差异显着。籽粒产量陕单609黑色地膜覆盖较白色地膜覆盖、白色地膜覆土覆盖和裸地平均两年分别增产10.47%、5.38%和14.63%,陕单902平均两年分别增产10.39%、7.23%和21.01%。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5](2019)在《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已得到广泛运用,在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在作物生产中的生态效应,并指出覆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邓浩亮[6](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指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陈玉章[7](2019)在《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是我国西北雨养寒旱区的主要作物,地膜覆盖是该区广泛使用的抗旱保墒栽培技术,但地膜覆盖存在土壤累积性污染和增加成本问题,急需研发地膜替代或减量使用技术。秸秆覆盖是一种生态环保、种养结合、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技术。西北寒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若采取传统全地面秸秆碎段覆盖方式,存在粉碎玉米秸秆耗能费力、机收玉米残膜难以清除、影响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研究在西北雨养寒旱条件下,于2016(干旱年)和2017(平水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旱作马铃薯主产区,以传统裸地平作种植(CK)为主对照、生产上主推的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简称全膜覆盖:FM)为副对照,设置了4种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模式,分别为:沟覆垄播双行(RT)、沟覆垄播单行(RS)、平覆双行(PT)和平覆单行(PS)。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植株水分及叶片光合生理、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秸秆整秆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较裸地种植(CK)能显着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盖(FM)和沟覆垄播双行(RT)增产最显着,FM和RT两年分别平均较CK增产(干薯)53.8%、52.0%,但两年度RT和FM间产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可达到全膜覆盖的产量水平。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间产量比较,总体来讲,覆秆双行>覆秆单行、秸秆沟覆>秸秆平覆。分析覆盖增产机制原因,无论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在密度相同情况下,从产量结构因素角度主要是显着提高了单薯重(r=0.883**0.980**),覆盖两年平均较CK单薯重提高42%,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6%62%),而单株结薯数覆盖反而较CK略有降低,后期形成的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有较强的补偿效应(r=-0.618**-0.725**);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角度分析,覆盖增产原因主要是显着促进了营养生长,覆盖处理的单株生长量较CK两年平均提高38%,仍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8%59%),产量与单株生长量高度正相关(r=0.946**0.989**),而收获指数处理间相对较稳定;同时覆盖也显着提高了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其中RT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最高,RT大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15.7和7.4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21.2和5.8个百分点。2.覆盖显着影响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膜具有普遍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比较全生育期525 cm平均温度,FM高出CK 1.03(干旱年)和1.51℃(平水年),而4个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CK降温1.68℃(干旱年)和1.46℃(平水年),秸秆覆盖模式间土壤温度差异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的不同,秸秆覆盖和覆膜均不同程度的较CK出现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但覆膜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增温点(次)比例分别为82.9%、85.7%,而4种秸秆覆盖模式的降温点(次)比例为95.0%、90.0%。覆膜的降温效应主要在块茎形成期,而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在出苗期。地膜覆盖也明显增加了生育期土壤积温,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较CK分别增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22.0、179.9℃,致使生育期缩短约6 d,而秸秆覆盖较CK分别降低积温208.9℃和156.1℃,生育期延长712 d。相关分析表明,降低土壤温度可显着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块茎形成期土壤温度对结薯数影响不大,但块茎膨大期土壤温度显着影响单薯重,降温效应是秸秆覆盖大薯率和单薯重提高的主要原因。3.覆盖能显着提高土壤供水能力,以秸秆沟覆垄播双行(RT)的02 m土壤水分状况最好。比较覆盖较CK在全生育期2 m土体的增墒效果,总体来讲,秸秆覆盖>全膜覆盖,平水年>干旱年,秸秆带状覆盖双行与单行相近,秸秆沟覆与平覆在年际间差异不尽一致。秸秆局部带状覆盖较全膜覆盖显着提高了降水入渗率,秸秆覆盖的降水入渗率平均高出覆膜43.3个百分点,秸秆无论沟覆还是平覆,其降水入渗率与CK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0%以上。秸秆带状覆盖属于局部覆盖,保墒效果肯定不如覆膜,但由于秸秆覆盖具有提高降水入渗率和降温抑蒸的明显优势,这是其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地膜覆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不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也都程度不等的出现较CK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与植株及各器官水分状况、植株营养生长量、单薯重一般呈明显正相关,土壤水分以块茎形成膨大期对单薯重和产量影响最显着。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在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对40 cm以下深层供水的依赖度显着大于40 cm以上土层。覆盖也明显改变了耗水结构。与CK相比,覆盖显着降低前期(出苗块茎形成)耗水比例,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成熟)耗水比例,这是覆盖显着提高单薯重、进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贮水消耗主要集中在01.2 m范围,但覆盖和降水会明显降低1.2m以下土壤耗水。4.土壤水温存在明显互作调控效应。025 cm耕层温度与040、40120、120200、0200 cm土层含水量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加强,这一方面表明,耕层温度会明显影响深层水分的迁移和调用,另一方面与上层土壤受降水、气温影响较大有关。5.覆盖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块茎形成期,覆盖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L)、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高于CK,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差异不明显;但进入块茎膨大期,秸秆覆盖的Pn、WUEL、ΦPSⅡ、ETR和qP显着高于地膜覆盖和CK。叶片SPAD值、叶片N含量(L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生育时期不同差异不尽一致。在块茎膨大与增重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维持较高的ΦPSⅡ、ETR、qP、SPAD、Ci、LN、WUEL、Tr和气孔导度(Gs)、尤其是提高叶绿素荧光反应参数值(ΦPSⅡ、ETR、qP),是叶片保持较高光合速率(Pn)的直接生理原因,而秸秆覆盖降温引起的叶片延迟衰老,是薯重形成期秸秆覆盖保持较高Pn的间接外因。
赵孟媛[8](2019)在《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麻地膜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纤维地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西瓜(Citrullus lanatus)是重要的水果型经济园艺作物,是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广受人们喜爱。为了探究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设施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本试验在大棚滴灌栽培条件下,设置两种地膜:黑色塑料地膜(F1)、白色麻地膜(F2),三种不同的水分处理:标准灌水量(W1)、2/3标准灌水量(W2)、1/2标准灌水量(W3);分别在西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和膨瓜期进行处理,结合分析相关生长、生理生化和品质指标,获得适合生产实践的地膜+灌水量组合,为地膜覆盖西瓜的配套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不同的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春季西瓜植株的主蔓长、主茎粗和节间长的影响无显着规律,从苗期到伸蔓期、伸蔓期到开花坐果期各处理的主蔓长、主茎粗、节间长的生长速率最大;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开花坐果期西瓜叶面积大小与灌水量多少呈正相关;开花坐果期SPAD值最大;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灌水量越少,西瓜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越高,处理F1W3和F2W3最大;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春季西瓜果实单果重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处理F2W2的单果重最大,达到了 1382.78g,产量在139.37t/ha;所有处理的西瓜果形指数在1.17~1.24之间,果实近长圆形;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溉量对西瓜中心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秋季西瓜植株主蔓长、主茎粗、节间长的生长速率的影响与春季西瓜相似;开花坐果期SPAD值最高;在相同地膜覆盖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与灌水量的多少呈负相关,其中F1W2最小;开花坐果期西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F2W1最大。秋季西瓜单果重为处理F2W2单果重最大,达到了1403.33g,不同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秋季西瓜果实纵横径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处理F2W2的果实纵径和横径最大,所有处理的西瓜果形指数在1.26~1.45之间;在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相同灌水量处理的秋季西瓜中心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塑料地膜>麻地膜,即CK、F1W2和F1W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综合分析:F2W2:麻地膜+2/3标准灌水量,可作为武汉地区春季西瓜的栽培模式。F1W2:塑料地膜+2/3标准灌水量,F2W2:麻地膜+2/3标准灌水量可作为武汉地区秋季西瓜的栽培模式。
陈宗政[9](2019)在《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冀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的寒旱地区,低温、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的关键自然因素,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春玉米收获需要大量人工成本,成为制约春玉米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是我国寒旱区广泛推广的春玉米增温抗旱栽培技术,地膜种类和覆膜方式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进,籽粒直收技术是近年来春玉米节本增效技术的核心。为研究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以增温抗旱地膜覆盖确保春玉米正常成熟,利用籽粒直收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进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优选出最佳覆膜方式,再进行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及效果评估,建立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膜类型及覆膜方式均能提高春玉米农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进而提高春玉米产量。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7%,土壤温度增加0.61℃,产量增加99.5kg;白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4%,土壤温度增加0.69℃,产量增加226.9kg。全膜覆盖增温和保水性能显着高于半膜覆盖,黑色全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土壤保水作用高于白色全膜覆盖,但黑色地膜主要是增加春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土壤含水率,以及主要是增加土壤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白色全膜覆盖对玉米生育后期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和深层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高于黑色地膜。白色地膜比黑色地膜增温效果好,白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苗期土壤温度,黑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后期土壤温度。但是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根冠比较小,由于寒旱区秋季风力较大,以及籽粒直收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的要求,该区域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选用白色地膜全膜覆盖技术。(2)适宜籽粒直收的品种筛选:根据本次对田丰118、中单2996、正成018、瑞美216、中玉9号五个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籽粒脱水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的测定,收获时田丰118含水量为28%,未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21%25%),其他4个品种含水量均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根据穗长、穗粗、穗部下垂、开口松紧等穗部性状比较,中玉9号和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根据春玉米生长性状穗位高、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比较,田丰118、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通过机械籽粒直收过程中落籽率、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正成018、瑞美216适宜本区域籽粒直收。综合产量、生长性状、机收性状等指标比较可见,正成018、中玉9号及瑞美216为本区域可以推广的籽粒直收品种。根据产量和人工成本核算通过机械化籽粒直收可以比人工收获节省138元/亩。可见本区域可以大面积推广白色全膜覆盖籽粒直收技术。
栾新生[10](2018)在《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茶、药兼用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和清热解毒等功效,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传统的茶用及药用菊花由于长期无性繁殖而种性退化,导致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已满足不了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文通过比较3种定植期和4种摘心方案对11种自主茶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苏菊10号’、‘苏菊11号’、‘苏菊12号’、‘苏菊 13号’、‘CH1-44’、‘CH5-13’、‘CH7-12’、‘CH7-18’和‘CH7-32’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基于防治草害、减少灌溉的主要目的比较了 4种规格地膜及稻壳在畦面上的覆盖对滁菊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茶用菊的品种更新、省工高效、高产、优质绿色栽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1个茶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苏菊10号’、‘苏菊11 号’、‘苏菊12号’、‘苏菊13号’、‘CH1-44’、‘CH5-13’、‘CH7-12’、‘CH7-18’和‘CH7-32’在定植期和摘心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三个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分别是5月7日(D1)、5月27日(D2)、6月13日(D3),裂区为11个茶用菊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分别为不摘心,早一次摘心,晚一次摘心,二次摘心,于盛花期测量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比较不同栽培措施的差异。结果表明:‘苏菊9号’和‘CH5-13’在11个品种(系)产量最高,‘苏菊11号’、‘苏菊13号’、‘CH5-13’、‘CH7-18’和‘CH7-32’是早花品种(系);5月27日定植、生长期二次摘心,11种新品种(系)的生长、开花指标及单株产量显着优于其它处理。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摘心后冠幅、单株花数、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19.7%、31.2%、2.8%和33.8%,但株高较不摘心降低30.7%。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三个因素对茶用菊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2.设置5 cm厚度稻壳、0.1 mm、0.14 mm、0.2 mm三种厚度的黑色地膜和0.2 mm厚度的银色地膜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栽培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滁菊株高、冠幅、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与部分产量性状呈显着正相关。与5 cm厚度稻壳覆盖相比,0.1mm、0.14 mm、0.2 mm三种厚度的黑色地膜覆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滁菊产量性状和菊花品质,其中0.1 mm和0.14mm厚度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综合效果最佳,0.14 mm厚度黑色地膜覆盖栽培估算产量最高为822.3kg/667m2,而0.1 mn厚度黑色地膜覆盖的黄酮、绿原酸等化学物质含量等品质最优。地膜覆盖栽培可用于滁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环境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降雨 |
1.1.2 土壤 |
1.1.3 温度 |
1.1.4 光照 |
1.1.5 自然灾害 |
1.2 覆盖栽培技术 |
1.2.1 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覆盖栽培在我国烟草上的应用 |
1.3 渗水地膜研究进展 |
1.4 烟叶品质 |
1.5 烟叶产量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述 |
2.2 试验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2.4.2 烤烟基本农艺性状测定 |
2.4.3 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
2.4.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5 渗水地膜基本性质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1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2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3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47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4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6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基本农艺形状的影响 |
3.2.1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茎围的影响 |
3.2.3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最大叶长的影响 |
3.2.4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最大叶宽的影响 |
3.2.5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3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3.3.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 渗水地膜基本性质的测定 |
3.5.1 渗水地膜保水性的测定 |
3.5.2 渗水地膜渗水性的测定 |
3.5.3 渗水地膜保温性的测定 |
4 讨论 |
4.1 渗水地膜对土壤水温的调节 |
4.2 渗水地膜对烤烟基本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 渗水地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渗水地膜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
4.5 渗水地膜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鸡泽县辣椒产业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辣椒研究进展 |
1.1.2 国内辣椒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鸡泽县辣椒产业特点、栽培管理技术调查与分析 |
2.1 鸡泽县辣椒产业分布和生产规模 |
2.2 鸡泽县辣椒产业发展优势 |
2.2.1 区位交通 |
2.2.2 自然资源 |
2.2.3 社会经济 |
2.2.4 辣椒品质突出 |
2.2.5 辣椒产业高度集聚 |
2.3 鸡泽辣椒栽培技术特点 |
2.4 鸡泽辣椒病虫害发生及防控要点 |
2.5 鸡泽辣椒加工产业及销售网络 |
2.5.1 鸡泽辣椒加工企业 |
2.5.2 鸡泽辣椒加工方式 |
2.5.3 鸡泽辣椒加工产品类型 |
2.5.4 鸡泽辣椒产品销售网络 |
2.5.5 鸡泽辣椒加工效益 |
2.6 调查结果分析 |
2.7 结论 |
第3章 间作套种模式影响鸡泽辣椒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测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辣椒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及光照强度的影响 |
3.4.2 辣椒不同栽培模式对株高、果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病虫害的影响 |
3.4.4 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鸡泽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分析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状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2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3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辣椒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4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5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 |
4.2.6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鸡泽县辣椒主要病害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
5.1 鸡泽辣椒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 |
5.1.1 材料和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1.3 讨论 |
5.2 鸡泽辣椒炭疽病防治药剂筛选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结果分析 |
5.2.3 讨论 |
5.3 结论 |
第6章 大丽花轮枝孢激活蛋白(VDAL)对辣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赣葛一号”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葛生物学特性 |
1.2 葛资源及其分布 |
1.3 葛的应用价值 |
1.3.1 食用价值 |
1.3.2 药用价值 |
1.3.2.1 抗氧化作用 |
1.3.2.2 免疫调节作用 |
1.3.2.3 降血压、血脂、血糖的作用 |
1.3.2.4 雌激素作用 |
1.3.2.5 预防骨质疏松 |
1.3.2.6 保肝护肝 |
1.3.2.7 抗肿瘤 |
1.3.2.8 抗炎 |
1.3.2.9 调节心脑血管 |
1.3.3 饲用价值 |
1.3.4 生态价值 |
1.3.5 纺织价值 |
1.4 .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4.1 繁殖方式 |
1.4.1.1 扦插繁殖 |
1.4.1.2 压条繁殖 |
1.4.1.3 组培快繁 |
1.4.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1.4.3 密度调控 |
1.4.4 施肥管理 |
1.4.5 田间管理 |
1.4.6 葛病虫害及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赣葛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处理 |
2.2.3 试验方法 |
2.2.4 田间管理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产量 |
2.3.2 蛋白质 |
2.3.3 还原糖 |
2.3.4 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 |
2.3.5 维生素C |
2.3.6 土壤理化性质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栽培方式对“赣葛1号”产量的影响 |
2.5.2 不同栽培方式对“赣葛1号”品质的影响 |
2.5.3 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2.6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不同整枝方式对“赣葛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处理 |
3.2.3 试验方法 |
3.2.4 田间管理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产量 |
3.3.2 蛋白质 |
3.3.3 还原糖 |
3.3.4 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 |
3.3.5 维生素C |
3.3.6 土壤理化性质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整枝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整枝方式对品质的影响 |
3.5.3 不同整枝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3.6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赣葛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处理 |
4.2.3 试验方法 |
4.2.4 田间管理 |
4.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3.1 产量 |
4.3.2 蛋白质 |
4.3.3 还原糖 |
4.3.4 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 |
4.3.5 维生素C |
4.3.6 土壤理化性质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赣葛1号”产量的影响 |
4.5.2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赣葛1号”品质的影响 |
4.5.3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4.6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不同施肥水平对“赣葛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处理 |
5.2.3 试验方法 |
5.2.4 田间管理 |
5.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1 产量 |
5.3.2 蛋白质 |
5.3.3 还原糖 |
5.3.4 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 |
5.3.5 维生素C |
5.3.6 土壤理化性质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不同施肥水平对“赣葛1号”产量的影响 |
5.5.2 不同施肥水平对“赣葛1号”品质的影响 |
5.5.3 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渭北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的研究 |
1.2.2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温度变化的研究 |
1.2.3 覆盖方式对玉米生理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4 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区域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温度状况 |
3.2 覆盖方式下不同品种玉米地上部植株生长变化 |
3.2.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单株干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覆盖方式下不同品种玉米地上部叶片生理变化 |
3.3.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覆盖方式下不同品种玉米根系干重和根体积变化 |
3.4.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根系干重的影响 |
3.4.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根体积的影响 |
3.4.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3.5 覆盖方式对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不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 |
3.5.2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贮水量的变化 |
3.5.3 不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3 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4.1.4 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根冠比率及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膜覆盖栽培的环境生态效应 |
1.1 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 |
1.2 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效应 |
1.3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4 地膜覆盖的土壤养分效应 |
1.5 地膜覆盖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
1.6 地膜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 |
1.7 地膜覆盖的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 |
1.8 对杂草和病害的防除 |
2 地膜覆盖栽培的劣势 |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
2.2 追肥困难,容易早衰 |
2.3 残膜危害 |
3 不同地膜栽培的差异 |
4 结语与展望 |
(6)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垄沟比例设计 |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
1.2.4 土壤效应 |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1.2.6 增产效应 |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生育期资料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
2.4.2 土壤温度测定 |
2.4.3 土壤养分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2.4.6 生理指标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3.1 土壤水分状况 |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4.1 土壤温度状况 |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5.1 土壤养分 |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
5.2 土壤酶活性 |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
5.3 土壤微生物 |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6.1.1 出苗率 |
6.1.2 物候格局 |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5 茎秆生物量 |
6.1.6 叶片扩展速率 |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
6.1.12 根冠比 |
6.2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1 农艺指标 |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2 覆盖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
3.3 覆盖增产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覆盖对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的影响 |
4.2 覆盖对土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 覆盖对土壤热量传导的影响 |
4.4 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 |
4.5 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 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 |
5.2 覆盖对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
5.4 覆盖对马铃薯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
5.5 覆盖对降水24 h后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5.6 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6.1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 覆盖对叶片SPAD值及叶片N含量(LN)的影响 |
6.3 覆盖对马铃薯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6.4 覆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
6.5 覆盖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地膜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地膜使用情况 |
1.1.2 地膜的特点 |
1.1.3 残留农膜的危害 |
1.2 可降解地膜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 |
1.2.2 可降解地膜的种类及特性 |
1.3 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麻地膜的研究进展 |
1.3.2 麻地膜的特点 |
1.3.3 麻地膜的应用研究 |
1.4 西瓜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4.1 西瓜生产现状 |
1.4.2 西瓜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
1.4.3 设施栽培西瓜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春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地栽培管理 |
2.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2.2.2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3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
2.2.4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形态的影响 |
2.2.5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6 小结 |
第三章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秋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地栽培管理 |
3.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3.2.2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3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
3.2.4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形态的影响 |
3.2.5 地膜覆盖和灌水量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6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
4.1.2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面积的影响 |
4.1.3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1.4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4.1.5 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第五章 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
5.1 实践意义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1 全国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2 河北省春玉米栽培现状 |
1.1.3 冀西北春玉米栽培现状 |
1.2 春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春玉米覆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3 春玉米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
1.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现状 |
1.3.2 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1.3.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发展方向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试验方案 |
2.2.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
2.2.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
2.3 试验仪器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
2.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4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5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
3.1.6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1.7 不同覆膜方式下产量与土壤年均水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3.2 寒旱区春玉米全膜覆盖机械化籽粒直收品种筛选 |
3.2.1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育指标比较 |
3.2.2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后期籽粒脱水速率比较 |
3.2.3 春玉米不同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 |
3.2.4 春玉米不同品种机械化籽粒直收效果评价 |
3.2.5 春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比较 |
3.2.6 河北省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经济效益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提温覆膜栽培技术 |
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高产增效籽粒直收技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茶用菊研究进展 |
1.1 茶用菊的发展及现状 |
1.2 茶用菊的生物学特性 |
1.3 茶用菊的品种资源 |
1.4 茶用菊新品种选育 |
1.5 茶用菊的化学成分 |
2 定植模式对茶用菊的影响 |
2.1 定植期对菊花的影响 |
2.2 摘心对菊花的影响 |
2.3 生态环境对菊花的影响 |
3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
3.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
3.2 不同覆盖材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二章 不同定植期及摘心模式对茶用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1.2 田间性状及产量测定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各品种(系)的主要花期 |
2.2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株高的影响 |
2.3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冠幅的影响 |
2.4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株花数的影响 |
2.5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花径的影响 |
2.6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花鲜重的影响 |
2.7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一茬花鲜重的影响 |
2.8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二茬花鲜重的影响 |
2.9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株产量的影响 |
2.10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估算亩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5种覆盖材料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1.2 田间性状测定 |
1.3 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对‘滁菊’株高的影响 |
2.2 不同覆盖对‘滁菊’冠幅的影响 |
2.3 不同覆盖对‘滁菊’茎粗的影响 |
2.4 不同覆盖对‘滁菊’分枝数的影响 |
2.5 不同覆盖对‘滁菊’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2.6 不同覆盖对‘滁菊’根鲜重的影响 |
2.7 不同覆盖对‘滁菊’不同批次采收花数的影响 |
2.8 不同覆盖对不同批次‘滁菊’花径的影响 |
2.9 不同覆盖对不同批次‘滁菊’单花鲜重的影响 |
2.10 不同覆盖对‘滁菊’鲜花产量的影响 |
2.11 不同覆盖对‘滁菊’品质的影响 |
2.12 不同覆盖‘滁菊’植物学性状与产量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D]. 高心悦.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鸡泽县辣椒产业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应用研究[D]. 贾令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赣葛一号”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张蕊.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渭北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D]. 司雷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J].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6]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陈玉章.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地膜覆盖与灌水量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 赵孟媛. 云南大学, 2019(03)
- [9]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D]. 陈宗政.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10]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栾新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