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综述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乔丽洁[1](2021)在《群体节电行为的心理动因及非财务信息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
杨爽[2](2021)在《群体凝聚力驱动下的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文中认为
刘帅[3](2021)在《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篮球是集体对抗性项目,由球员之间共同努力,凝聚到一起,有着共同的目标逐步打造出来的。球员个体之间为了实现某一特殊目标需要高度的一致性,不管是球员成就目标的自我定向还是任务定向都会直接影响球队的发展,也就是说,球员的成就目标会影响到整个球队的群体凝聚力。成就目标和群体凝聚力是团队在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综合实力,直接反映了团队的战斗力。因此,球队的成就目标和群体凝聚力对竞争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高校2019年体育专业秋季周末联赛(篮球)总决赛第22届CUBA预选赛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龄段、篮球运动员等级、训练年限、居住地、是否主力运动员在成就目标定向上存在显着差异,但不同性别、场上位置、专业在成就目标定向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21-22岁篮球运动员自我定向水平高于22岁以上篮球运动员高于20岁以下篮球运动员;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水平高于国家一级篮球运动员高于无篮球等级篮球运动员;在任务定向上,训练年限3-5年的篮球运动员高于训练年限5年以上和训练年限3年以下的篮球运动员;在自我定向上,5年训练年限的篮球运动员高于3-5年训练年限和3年训练年限以下的篮球运动员;主力球员在任务定向方面优于替补球员;主力球员在成就目标方面上优于替补球员;城市篮球运动员在自我定向、成就目标方面高于农村篮球运动员。不同居住地篮球运动员的群体凝聚力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篮球运动员水平、不同训练年限、不同场上位置、不同专业篮球运动员的群体凝聚力差异不显着。主力队员在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方面优于非主力队员,城市运动员在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一致性、群体任务一致性方面优于农村运动员。在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中得出: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与自我定向呈正相关;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一致性与任务定向呈正相关;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呈正相关。在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回归分析中得出:群体凝聚力中的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一致性,成就目标中的自我定向、任务定向均与比赛成绩呈正相关,群体凝聚力中的群体任务一致性与比赛成绩呈负相关。在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中介效应分析中得出:群体凝聚力不仅能够直接预测比赛成绩,而且能够通过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预测比赛成绩。成就目标在群体凝聚力和比赛成绩中起到中介作用。
柴羽[4](2021)在《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排球运动是一项需要运动员之间高度配合的隔网对抗性集体项目,在教练员的领导下,团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目标明确、团结协作,在训练和比赛中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以团队凝聚力四个维度为分类变量,对不同性别、专业和运动等级的河南省大学生运动员团队凝聚力现状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团队凝聚力水平上的差异。分析影响河南省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根据凝聚力水平、影响因素及影响水平结合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员现状,提出提升团队凝聚力水平的切实有效建议,促进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的发展。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群体环境问卷》和自编《高校排球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问卷》,对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队的498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吸引和群体社交一致性上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P<0.01),在群体任务吸引和群体任务一致性上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2)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在群体社交吸引和群体任务吸引上存在差异(P<0.05),在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上没有差异(P>0.05)。(3)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团队凝聚力的四个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因子,对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提炼,按其贡献率高低排序分别是教练员因子、训练因子、个人因子、团队因子和支持因子。(5)结合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凝聚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提出4点对策:明确运动员在队伍中的角色认知与定位;设置目标对团队的导向途径;强化教练员管理的手段运用;优化高校对排球队的支持制度。得出结论:(1)运动员性别和运动员专业能够有效预测团队凝聚力水平,运动等级无法有效预测团队凝聚力水平。(2)教练员因子是影响凝聚力的最关键因素,教练员因子决定了训练因子影响程度,个人因子主要是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团队因子是优秀运动队凝聚力的根基,支持因子关乎着运动队的生存与发展。(3)影响河南省排球运动队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按贡献率高低排序分别是教练员因子、训练因子、个人因子、团队因子和支持因子。建议:重视教练员的领导行为;教练员在平时增加与运动员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学校方面应在能力范围内给予运动队关注和支持。
樊雪冰[5](2021)在《篮球竞赛中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 ——以昆明市高校周末联赛为例》文中提出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且全面的活动项目,特点突出是技术性强、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较大的剧烈性体育项目,其中运动员还需要依靠技战术的相互配合取胜的集体性竞技项目。球队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团队的共同参与,这种一致性就是团队之间的关系和任务的体现。一个团队的最终结果离不开这些行为良性发展的叠加。在如今篮球项目高速开展的时代,篮球运动员的非技能培养也愈发作用,所以慢慢的对球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球队的发展逐渐全面化、科学化。研究结果:(1)球员自身特点在团队冲突的显着较为显着,而在凝聚力方面所展现的差异性不大。(2)在进行相关分析中,任务冲突与比赛成绩呈现负相关关系,关系冲突与比赛成绩呈现负相关关系。任务冲突与群体凝聚力呈现负相关,关系冲突与群体凝聚力呈现负相关。(3)在回归分析中,团队冲突与凝聚力对于比赛成绩的影响控制范围在男队女队分别为15.4%和12.1%。(4)团队冲突作为一个自变量,团队冲突的高低对于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比较明显。研究结论:(1)球员在团队冲突和凝聚力中,虽然看似一个个个体,但是又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影响作用于团队,每个团队个体有着不同的情感认知、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性格等,正因此才造就了一个团队整体的冲突状态和凝聚力水平,关键是在于团队成员是否保持正确的团队目标追求,这也凸显了每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冲突的特点差异。(2)团队冲突的高低决定了凝聚力的水平状态,最后作用于团队的目标之上。沟通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桥梁,加强团队成员交流对话,通过团队成员交流减少团队冲突,其次对冲突的性质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转化以此来改善团队凝聚力水平。(3)团队冲突与凝聚力对于团队比赛成绩的影响虽然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运动员非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运动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团队摩擦,对于团队成员以及团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4)要对团队的冲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教练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以及成员日常生活进行及时的了解,让冲突在关系上和任务上进行相互转化,让团队冲突这个媒介正向影响凝聚力,进而提升比赛成绩。
金晶[6](2020)在《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健身行业向服务驱动转化的当下,用户呈现出了对高品质健身的强烈需求,市场上逐步出现了精品团操主题健身房、智能健身俱乐部、线上运动app等产品形式覆盖用户的多重健身场景需求,女性健身俱乐部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型健身业态。它从性别单一维度入手,精准定位女性人群的健身需求与社交需求。本文以女性专属健身俱乐部为调研对象,对比国内外相关案例,从满足女性用户需求角度分析其设计特征。此外,紧扣俱乐部的性别单一性,从群体角度分析纯女性健身环境的体验特性,导出该新型健身俱乐部激发女性群体健身动力的设计策略,帮助女性健身俱乐部这一新型模式获得文化、体验与商业的平衡发展。群体动力学强调将群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探究群体行为或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女性基于相似的角色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群体特性,所以理论与研究对象存在适配性。在该理论视角下对女性健身俱乐部群体协作式体验进行探究,总结激发女性群体健身动力的体验要素。通过创造性地将群体动力理论与用户体验理论进行结合,并采取用户访谈、卡片分类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女性健身会员真实的健身体验以总结其体验需求。结合群体动力学理论中激发群体动力的五个要素维度以及女性群体角色特征与健身流程,将女性健身俱乐部的体验要素分成五个维度,分别是动机、认同、绩效、意愿和环境。从动机角度提出以人格特征划分女性角色类型、借助新媒体激发女性健身兴趣感知、仪式化女性个体健身价值的干预式设计策略;从认同角度提出构建互动仪式链促进群体认同、重视价值共创巩固深度链接的感染式设计策略;从绩效角度提出健全群体互动过程的用户参与机制、引入互助机制放大用户感知价值的反馈式设计策略;从意愿角度提出群体化协同模式助力个体目标、畅通符号表达的社会认同渠道的激发式设计策略;从环境角度提出全流程专业服务打造物理场景闭环、构建女性情感共振价值文化场的赋能式设计策略,以此帮助优化女性成员的健身体验,同时为女性健身俱乐部的服务发展提供设计借鉴。
张城[7](2020)在《我国U-19男子足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现状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可以用来作为群体团队精神的指标,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安全感与自信心,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绩效。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凝聚力对运动队成绩的取得及其技战术的训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凝聚力水平跟运动成绩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由于凝聚力是多维的,且跟运动项目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条件会使凝聚力水平与运动成绩出现不同的结果。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它要求每个球员之间能够配合默契,其运动成绩跟凝聚力有着密切的关联。U19男子足球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它负责为俱乐部预备队、一线队提供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目前关于足球青少年梯队队伍凝聚力的研究很少,对我国U19男子足球队伍的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尚未见到。本文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和归纳法,并以2019年U-19青超联赛参赛的18支队伍为调查对象,以?群体环境问卷?、?教练员问卷调查表?调查和研究U-19男子足球凝聚力水平的现状,以得出影响球队凝聚力水平的相关因素为前提,从球队各方面对我国U-19男子足球队凝聚力水平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U-19男子足球对群体凝聚力水平参差不齐,与其他成年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2)不同场上位置球员之间在任务凝聚力方面都比交往凝聚力方面的得分普遍相对较高;前锋和后卫、守门员和前卫在任务凝聚力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组队年限5-8年的球员无论在交往凝聚力上还是任务凝聚力上,都比组队年限1-4年的的球员数值高;在交往凝聚力和任务凝聚力方面,不同组队年限的球员都具有显着性差异。(4)交往凝聚力水平和任务凝聚力水平方面,主力球员比替补球员表现的更高;主力与替补球员在交往凝聚力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任务凝聚力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凝聚力水平与比赛成绩关系十分密切,任务凝聚力和交往凝聚力两项指标中得分越高的球队在积分榜排名上处于前列。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U-19男子足球队伍团体凝聚力现状,并对凝聚力水平的相关因素及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俱乐部足球教练员、足球专家的建议为指导,针对团队凝聚力的建设和方法提出相关意见。
陈刚[8](2020)在《集体教育理论视阈下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以T市D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各种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纷纷涌现,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气象。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教师可采用的教育管理手段却很有限,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马卡连柯将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他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受此启发,笔者尝试将集体教育理论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和教育个体,以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实践一年后,班里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和劳动纪律、精神面貌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查阅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笔者系统学习了国内外集体教育和班级自主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实验对象的集体观念和班级自主管理现状,为班级管理实践中暴露的纪律、劳动、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结合纪律管理、劳动教育、学科学习、家校合作这四个典型的情境,阐述了将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的策略和反思。实践研究证明,重视集体的建设、建立合理的目标、发挥榜样和核心的作用、营造良好舆论等集体教育的方法除了可以应用于德育领域以外,在班级自主管理的其他方面也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当然,集体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集体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期将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集体教育理论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张蕾[9](2020)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共享调节指的是协作过程中群体成员彼此调节相互行为的过程,对协作学习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协作学习中成员的共享调节过程,如何有效评价共享调节学习成为关注的重点。针对现有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存在的分析方法缺乏互证、数据利用率低、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未结合、缺乏群体感知等问题,将社会网络分析引入共享调节学习评价,了解协作群体内部的交互情况,对成员之间的调节状况进行阶段性跟踪与评价,帮助成员感知本人或小组的协作情况,从社会交互维度强化共享调节学习的评价。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梳理了已有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框架。并基于该框架,设计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评价工具,这些工具分别从交互关系、凝聚力、角色与位置、多维关系、多模关系等角度,跟踪与评价协作群体的调节情况。(2)基于上述框架,选择了两个不同案例,并依据不同案例情境,详细解释了将评价框架应用于两个案例中的方法。同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内容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和验证了上述评价框架的应用效果。本文构建的评价框架,有效拓展了数据收集范围,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反映了共享调节评价的特点。案例实践也显示,借助上述评价框架对协作成员的调节情况进行总结性和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成员感知群体的协作状态,协作群体的共享调节水平在互动质量、调节水平和参与度等方面均有提高。
夏莉颖[10](2020)在《竞合学习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机器人教育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教育广受关注和重视。从教学层面看,合作学习在机器人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常规的多人合作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面临多重困境,不利于机器人教育的健康发展。以此为背景,本研究从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将商业领域的竞合理念引入其中。尝试从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两个维度探究适合机器人课程教学的竞合学习机制,旨在丰富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为机器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支撑和案例参照。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预实验和正式的准实验研究,探究不同的竞合学习机制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教学效果。预实验对组内合作机制(配对学习)和组间竞争机制(有偿竞争、无偿竞争)进行交叉组合得到零和博弈式竞合和社会比较式竞合两种竞合设计,选取了2个五年级的班级,开展了为期14周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面对面访谈等形式,从合作融洽度、合作-竞争倾向以及学业成绩三个角度评价学生的表现。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班级在合作融洽度和合作倾向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然而,零和博弈式竞合班的竞争倾向和学业成绩显着高于社会比较式竞合班。对预实验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发现,预实验在分组策略、竞合策略、实验人手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正式的准实验研究将针对性地采用双向选择分组、划片竞争机制和配备研究助手等策略对上述问题加以改进。正式实验对组内合作机制(配对学习)和组间竞争机制(实时有偿竞争、延时有偿竞争、无偿竞争)进行交叉组合得到零和博弈-实时奖励、零和博弈-延时奖励以及社会比较三种竞合设计,选取了3个六年级的班级,开展了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形式,从合作融洽度、合作-竞争倾向、学业成绩以及群体凝聚力四个角度评价学生在不同竞合学习机制下的表现。结果显示,三个实验班级在竞争倾向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零和博弈-实时奖励班的均值仍然高于其他两个班级;社会比较班的合作融洽度和合作倾向显着优于零和博弈-延时奖励班;社会比较班和零和博弈-实时奖励班的学业成绩均显着高于零和博弈-延时奖励班;社会比较班的群体凝聚力显着优于零和博弈-实时奖励班和零和博弈-延时奖励班。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形成以下几点结论:(1)零和博弈-实时奖励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机器人课程中的竞争倾向和学业成绩。(2)社会比较式竞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机器人课程中的合作融洽度、合作倾向和群体凝聚力。(3)零和博弈-延时奖励对小学生在机器人课程中的竞合学习收效甚微。总体而言,社会比较式竞合和零和博弈式竞合各有利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和现实条件灵活选取竞合学习的机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竞争观念,不仅要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乐于竞争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善于竞争的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综述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综述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3)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成就目标定向 |
2.1.1 成就目标定向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研究现状 |
2.1.3 对成就目标定向以往的评述 |
2.2 群体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
2.2.1 群体凝聚力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群体凝聚力研究现状 |
2.2.3 对群体凝聚力以往的评述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1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2 不同性别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3 不同年龄段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4 不同篮球运动员等级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5 不同训练年限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6 不同场上位置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7 是否为场上主力队员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8 不同居住地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1.9 不同专业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群体凝聚力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1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群体凝聚力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性别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3 不同年龄段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运动员等级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5 不同训练年限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6 不同场上位置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7 是否为主力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8 不同居住地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2.9 不同专业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性分析 |
4.3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4 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回归分析 |
4.5 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成就目标上的差异性比较 |
5.1.2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在群体凝聚力上的差异性比较 |
5.1.3 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
5.1.4 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回归分析 |
5.1.5 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5.2 建议 |
第6章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排球运动队承担的使命 |
(二)我国高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本质回归 |
(三)团队凝聚力在排球运动队的凸显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国外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界定 |
(二)国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界定 |
二、国内外团队凝聚力研究分析 |
(一)体育团队凝聚力测量方法的研究 |
(二)教练员与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
(三)运动员与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
三、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河南省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水平分析 |
(一)不同性别高校排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水平分析 |
(二)不同专业高校排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水平分析 |
(三)不同运动等级高校排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水平分析 |
二、河南省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因子分析 |
(二)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子分析 |
(三)高校排球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子排序 |
三、凝聚力和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四、提升团队凝聚力水平的策略 |
(一)明确运动员在队伍中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
(二)设置目标对团队的导向途径 |
(三)强化教练员管理的手段运用 |
(四)优化高校对排球队的支持制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篮球竞赛中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 ——以昆明市高校周末联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团队冲突的概念 |
2.1.1 团队冲突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2.1.2 团队冲突的研究现状 |
2.1.3 团队冲突与凝聚力的关系研究 |
2.1.4 团队冲突与比赛成绩关系研究 |
2.2 凝聚力的概念 |
2.2.1 体育团队凝聚力构成要素 |
2.2.2 关于团队凝聚力的研究 |
2.2.3 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 |
2.2.4 团队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心理测量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访谈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团队冲突现状分析 |
4.1.2 群体凝聚力现状分析 |
4.2 团队冲突的差异特点分析 |
4.2.1 不同性别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2.2 不同年龄阶段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2.3 不同训练年限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2.4 不同场上位置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2.5 不同家庭背景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2.6 不同专业在团队冲突中的差异分析 |
4.3 凝聚力的差异特点分析 |
4.3.1 不同性别在群体凝聚力上的差异分析 |
4.3.2 不同年龄阶段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分析 |
4.3.3 不同训练年限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分析 |
4.3.4 不同场上位置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分析 |
4.3.5 不同家庭背景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分析 |
4.3.6 不同专业在群体凝聚力中的差异分析 |
4.4 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
4.5 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球员在冲突和凝聚力中的表现特点 |
5.1.2 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5.1.3 团队冲突与凝聚力对于比赛成绩的影响 |
5.1.4 团队冲突是团队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媒介 |
5.2 建议 |
5.2.1 强化团队意识,明确努力方向 |
5.2.2 促进成员之间交流与沟通 |
5.2.3 注重运动员非技能的培养 |
5.2.4 教练要对团队冲突进行合理的预防、干预以及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A 群体环境问卷 |
附件B 团队冲突问卷 |
附件C 访谈问卷(教练员、运动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身行业正处于从资源驱动向服务驱动的转化阶段 |
1.1.2 女性健身俱乐部迎来初步发展 |
1.1.3 提升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是时代所需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女性健身的研究现状 |
1.2.2 健身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1.2.3 健身领域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1.2.4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流程及框架 |
第二章 女性健身俱乐部特征研究与理论应用分析 |
2.1 我国女性健身人群基本属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1 我国女性健身人群基本属性分析 |
2.1.2 我国健身女性相关健身特征总结 |
2.1.3 我国女性健身行为影响因素 |
2.2 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特征 |
2.2.1 女性健身俱乐部与传统健身俱乐部的对比 |
2.2.2 女性健身用户旅程图分析 |
2.2.3 女性健身俱乐部群体特性维度 |
2.2.4 群体动力学理论应用分析 |
第三章 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层次 |
3.1 群体动力学视角下研究女性健身俱乐部 |
3.1.1 群体动力理论的引入 |
3.1.2 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特征 |
3.2 女性健身俱乐部中群体动力运行机制 |
3.3 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群体动力机制构成要素 |
3.3.1 女性健身俱乐部构成要素的目标功能 |
3.3.2 女性健身俱乐部构成要素 |
3.4 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特征分析 |
第四章 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调研与分析 |
4.1 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要素定性调研 |
4.1.1 调研目的 |
4.1.2 目标人群选取 |
4.1.3 调研方法与思路 |
4.1.4 研究内容 |
4.1.5 研究过程 |
4.2 基于群体动力激发的女性健身俱乐部“5A”体验要素 |
4.2.1 动机(Aim)因素 |
4.2.2 认同(Accept)因素 |
4.2.3 绩效(Achievement)因素 |
4.2.4 意愿(Aspiration)因素 |
4.2.5 环境(Atmosphere)因素 |
4.3 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要素定量研究 |
4.3.1 调研目的 |
4.3.2 调研方法 |
4.3.3 调研对象 |
4.3.4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设计策略 |
5.1 基于“动机”的干预式体验设计策略 |
5.1.1 以人格特征细分女性用户角色类型 |
5.1.2 借助新媒体激发女性健身兴趣感知 |
5.1.3 仪式化女性个体健身价值 |
5.2 基于“认同”的感染式体验设计策略 |
5.2.1 构建互动仪式链促进群体认同 |
5.2.2 重视价值共创巩固深度链接 |
5.3 基于“绩效”的反馈式体验设计策略 |
5.3.1 健全群体互动过程的用户参与机制 |
5.3.2 引入互助机制放大用户感知价值 |
5.4 基于“意愿”的激发式体验设计策略 |
5.4.1 群体化协同模式助力个体目标 |
5.4.2 畅通符号表达的社会认同渠道 |
5.5 基于“环境”的赋能式体验设计策略 |
5.5.1 全流程专业服务打造物理场景闭环 |
5.5.2 构建女性情感共振价值文化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论文图片与表格来源索引 |
附录三: 女性健身用户初次访谈问卷及概况 |
附录四: 女性健身用户调研问卷 |
(7)我国U-19男子足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足球人才培养的重视 |
1.1.2 中国足协对青训的重视 |
1.1.3 凝聚力对足球比赛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凝聚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凝聚力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与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比较分析和归纳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U-19 男子足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
3.1.1 我国U-19 男子足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现状及基本特征 |
3.1.2 影响球队凝聚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不同场上位置球员凝聚力水平的结果与分析 |
3.3 不同组队年限运动员凝聚力水平的结果与分析 |
3.4 主力与替补球员凝聚力水平的结果与分析 |
3.5 球队凝聚力水平与运动成绩间关系的研究分析 |
4 对我国U-19 男子足球队凝聚力培养方法探析 |
4.1 对群体凝聚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
4.2 对我国U-19 男子足球梯队群体凝聚力培养方法和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集体教育理论视阈下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以T市D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及理论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的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集体 |
2.1.2 集体教育理论 |
2.1.3 班级管理 |
2.1.4 班级自主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群体动力理论 |
2.2.2 社会学习理论 |
2.2.3 两大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集体教育的研究综述 |
2.3.2 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综述 |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集体观念和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样本分布 |
3.1.1 调查设计 |
3.1.2 样本分布 |
3.2 学生集体观念现状与分析 |
3.2.1 对集体的认识维度 |
3.2.2 对集体的情感维度 |
3.2.3 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维度 |
3.2.4 对集体的行动反应维度 |
3.3 班级自主管理现状与分析 |
3.3.1 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维度 |
3.3.2 学生所期望的班级自主管理维度 |
3.4 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1 关于班级自主管理问题的学生访谈 |
3.4.2 学生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
第四章 集体教育理论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应用 |
4.1 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班级纪律管理 |
4.1.1 培养学生对纪律的正确认知 |
4.1.2 培育学生对纪律的积极情感 |
4.1.3 锤炼学生对纪律的坚强意志 |
4.1.4 养成学生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
4.1.5 纪律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2 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学生的劳动教育 |
4.2.1 通过教育提升集体对劳动的认识 |
4.2.2 培养集体对劳动的积极情感 |
4.2.3 集体共同努力克服劳动中的困难 |
4.2.4 巩固集体的劳动行为习惯 |
4.2.5 学生《劳动日记》摘录及分析 |
4.2.6 教师《劳动日记》节选以及对集体劳动的思考 |
4.3 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自觉 |
4.3.1 帮助集体和个人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
4.3.2 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
4.3.3 通过集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4.3.4 通过评价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
4.3.5 集体教育理论应用于提升学习内驱力的案例 |
4.4 集体教育的特殊形式——家校合作共育 |
4.4.1 实施家校合作共育的原因 |
4.4.2 家校合作共育的具体做法 |
4.4.3 家校合作共育与集体教育和班级自主管理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实践评价与反思 |
5.1 关于实践效果的访谈 |
5.1.1 教师访谈 |
5.1.2 学生访谈 |
5.1.3 家长访谈 |
5.1.4 访谈结论 |
5.2 实践效果观察与评价 |
5.2.1 班级纪律和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
5.2.2 学生主动发展势头良好 |
5.2.3 教师的管理压力得到缓解 |
5.2.4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
5.2.5 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 |
5.3 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5.3.1 可能形成做事冲动、冒失的群体 |
5.3.2 存在忽视个性培养的可能 |
5.3.3 可能形成思想狭隘的小团体 |
5.4 对策 |
5.4.1 坚持集体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导向 |
5.4.2 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原则 |
5.4.3 班级成员要具有稳定性 |
5.4.4 班级教师也要相对固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关于小学生集体观念和班级自主管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实验前的学生访谈问卷 |
附录3:关于实践成效的访谈问卷 |
(9)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 |
2.1.1 文献概况 |
2.1.2 评价内容 |
2.1.3 数据收集 |
2.1.4 评价方法 |
2.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协作学习研究 |
2.2.1 网络类型 |
2.2.2 数据来源 |
2.2.3 网络测度 |
第3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 |
3.1 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的特点 |
3.1.1 关注各个维度 |
3.1.2 贯穿整个过程 |
3.1.3 强调群体感知 |
3.2 社会网络分析与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的融合 |
3.2.1 融合的必要性 |
3.2.2 融合的途径 |
3.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框架 |
3.3.1 评价框架 |
3.3.2 数据收集 |
3.3.3 工具设计 |
3.3.4 社会网络问卷设计 |
3.4 小结 |
第4章 案例研究 |
4.1 案例一: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协作技能训练 |
4.1.1 案例背景 |
4.1.2 研究设计 |
4.1.3 研究过程 |
4.1.4 典型个案 |
4.2 案例二:信息技术教师集体专业阅读 |
4.2.1 案例背景 |
4.2.2 研究设计 |
4.2.3 研究过程 |
4.2.4 典型个案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回顾 |
5.2 论文贡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面向共享调节的社会网络问卷(案例一) |
附录2 :面向共享调节的社会网络前测问卷(案例二) |
附件3:面向共享调节的社会网络后测问卷(案例二) |
附录4 :共享调节水平问卷(案例一) |
附录5 :共享调节水平问卷(案例二) |
附录6 :个人访谈提纲(案例一) |
附录7 :小组访谈提纲(案例一) |
附录8 :小组访谈提纲(案例二) |
附录9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评价工具使用调查问卷(案例一) |
附录10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评价工具使用调查问卷(案例二) |
后记 |
(10)竞合学习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机器人教育蔚然成风 |
1.1.2 合作学习面临困境 |
1.1.3 竞合学习彰显价值 |
1.2 概念界定 |
1.2.1 竞合 |
1.2.2 零和博弈式竞合 |
1.2.3 社会比较式竞合 |
1.2.4 竞合学习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文章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机器人教育:从初步萌芽到稳步发展 |
2.1.1 机器人教育的初步萌芽 |
2.1.2 机器人教育的逐步上升 |
2.1.3 机器人教育的稳步发展 |
2.2 合作学习:从备受推崇到面临困境 |
2.2.1 合作学习备受推崇 |
2.2.2 合作学习面临困境 |
2.3 竞合:从企业经营到机器人教育 |
2.3.1 企业经营中的竞合 |
2.3.2 机器人教育中的竞合 |
第3章 竞合学习的设计 |
3.1 竞合学习的组内合作机制研究 |
3.1.1 多人合作学习 |
3.1.2 配对学习 |
3.2 竞合学习的组间竞争机制研究 |
3.2.1 有偿竞争 |
3.2.2 无偿竞争 |
3.3 竞合学习的应用机制研究 |
3.3.1 零和博弈式竞合 |
3.3.2 社会比较式竞合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预实验的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假设 |
4.1.3 研究对象 |
4.1.4 实验内容 |
4.1.5 实验器材 |
4.1.6 竞合手册 |
4.1.7 数据收集 |
4.2 预实验的研究结果 |
4.2.1 合作融洽度 |
4.2.2 合作倾向 |
4.2.3 竞争倾向 |
4.2.4 学业成绩测试 |
4.3 预实验的研究结论 |
4.3.1 零和博弈式竞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倾向 |
4.3.2 零和博弈式竞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
4.4 预实验的研究反思 |
4.4.1 分组策略问题 |
4.4.2 竞合策略问题 |
4.4.3 人手不足问题 |
4.5 正式实验的研究设计 |
4.5.1 研究问题 |
4.5.2 研究假设 |
4.5.3 研究对象 |
4.5.4 实验内容 |
4.5.5 实验器材 |
4.5.6 竞合手册 |
4.5.7 数据收集 |
4.6 正式实验的研究结果 |
4.6.1 合作融洽度 |
4.6.2 合作倾向 |
4.6.3 竞争倾向 |
4.6.4 学业成绩 |
4.6.5 群体凝聚力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社会比较式竞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融洽度 |
5.2 社会比较式竞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倾向 |
5.3 零和博弈-实时奖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倾向 |
5.4 不同竞合学习设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5.5 社会比较式竞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A 机器人课程的基础知识测试 |
附录B 机器人课程的合作-竞争倾向测试 |
附录C 预实验的学业成绩测试 |
附录D 竞合学习的教学案例《声控车灯》 |
附录E 机器人课程的群体凝聚力测试 |
附录F 正式实验的学业成绩测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综述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节电行为的心理动因及非财务信息干预效果研究[D]. 乔丽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群体凝聚力驱动下的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D]. 杨爽. 江南大学, 2021
- [3]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成就目标、群体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D]. 刘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柴羽.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5]篮球竞赛中团队冲突、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 ——以昆明市高校周末联赛为例[D]. 樊雪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设计研究[D]. 金晶. 江南大学, 2020(01)
- [7]我国U-19男子足球队群体凝聚力水平的现状与分析[D]. 张城.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集体教育理论视阈下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以T市D小学为例[D]. 陈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9]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研究[D]. 张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竞合学习在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夏莉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