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石塘渣垫层复合桩基加固地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叶超琦,陈海军,张铁峰,韩孝峰[1](2021)在《砂石桩加固码头堆场深厚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拓宽砂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开展砂石桩加固处理码头堆场深厚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现场测试不同桩身材料成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不同时间段桩周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砂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施工工艺的砂石桩能有效加固不排水剪强度小于10 k Pa的深厚软黏土地基;采用含泥量高于5%的桩身材料的砂石桩复合地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
商治[2](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呼思林[3](2021)在《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跨越防空洞的情况不可避免,增加了路基沉降控制难度;在黄土地区,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路基沉降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依托新建崇礼铁路,以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土特性及地下防空洞情况,建立研究段路基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柱锤冲扩桩法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现场监测并预测其工后沉降,验证选定措施地基处理效果。本文运用路基沉降监测、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措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对防空洞隐患的消除,且在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及活载施加前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选定方案的合理性。(2)基于路基段地质条件及防空洞概况,建立不同工况有限元路基模型,分别探究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得出柱锤冲扩桩桩体参数中桩长、桩径、桩间距对沉降值均有一定影响,桩长敏感度更高;在远大于加固区黄土模量前提下,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变化对沉降值影响较小;研究并选定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措施参数为桩长20m、桩径0.6m、桩间距1.2m、水泥砂浆弹性模量50MPa。(3)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分析其沉降特性。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与实测数据拟合,得出双曲线法拟合相关系数与精度较高,其预测工后沉降值为13.70mm,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验证了选定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崇礼铁路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的处理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和成果,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一定研究价值。
李振宝[4](2021)在《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地基具有处理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和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在当前的地基处理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桩基础作为复合地基中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其承载特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桩体顶部增设桩帽后,势必会影响桩的承载特性,如何考虑桩帽带来的影响及桩帽-土-加筋垫层三者间的耦合作用,充分发挥桩帽协调桩周土体参与荷载承担的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带帽桩的承载特性,形成了成套的带帽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带帽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带帽桩尺寸,控制带帽桩桩帽的变化,研究了桩帽尺寸不同的模型桩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并选择双曲线模型对桩侧桩端的荷载传递进行模拟,获得了能够用于带帽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模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明确了单桩模型中,不同参数的取值方法,建立了带帽桩的荷载传递模型;(2)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圆孔扩张理论对复合地基中未坐落在基岩或持力层上的带帽桩进行了分析。将复合地基分为两部分,采用模型试验获得的带帽桩荷载传递模型,考虑土体的成层性,确定了桩端应力对下卧层的影响范围,分别对桩土加固区和下卧层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荷载作用下桩帽边缘竖直面上摩阻力的变化。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地基中带帽桩沉降的影响;(3)考虑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层形成的加筋垫层对复合地基桩顶平面荷载的调节作用,基于大挠度薄板理论建立了加筋垫层的受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桩土加固区桩间土的沉降变化,揭示了复合地基内桩-土-垫层三者协同作用的承载特性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垫层和桩帽等因素影响的桩间土沉降计算方法;(4)对模型试验建立的荷载传递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带帽桩和加筋垫层加固的复合地基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桩间距、桩长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变化规律。
于荣科[5](2021)在《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房建、公路及市政等城市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预制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尚缺乏活跃的研究及应用。在软土地区,以往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中,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在进行预制桩设计时通常不考虑天然土层参与和分担上部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得设计安全度较大、整个工程偏于安全,进而使工程在投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应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闸站地基处理设计很有必要,可达到“物尽其用”和减少工程投资的效益。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就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广义复合地基基本定义和分类原则,概述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几个常用概念,且介绍了刚性桩(预制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说明了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思路。(2)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闸站工程稳定计算进行了常规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依据桩基础计算方法完成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说明。(3)联系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预制桩复合地基和闸站底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研究了荷载效应下预制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预制桩体的力学性能,并比较了预制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桩基设计的沉降值。(4)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闸站底板结构的作用,研究不同工况下底板-桩-桩间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外荷载、桩间土层刚度、预制桩刚度以及闸站底板刚度的变化对预制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及桩间土荷载分担份额产生的影响,并就相关影响参数做了曲线拟合,得出了与之对应的变化规律。
李彪奇[6](2021)在《基于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层建筑能够提升土地利用率,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分析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流程,常用的施工技术的优缺点,综合对比选用相应的技术。最终本文选择高压旋喷法加固基础施工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确保加固后的地基满足建筑需求。
王健[7](2021)在《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设计优化研究 ——以绵阳某挡土墙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衡重式挡土墙作为重力式挡土墙的一种特殊形式,多应用于保障填方边坡的稳定性。绵阳高新区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园区挡墙工程D24-D30段主要用于支挡场地内高度10m左右的人工填方边坡,坡顶拟规划为停车场,场地内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较低,工程性质一般,相对园区规划的主要建筑物而言,此挡土墙工程仅作为场地整平的辅助工程,不宜投资过大。对此类高度较大的填方边坡考虑采用衡重式挡土墙支挡,并加以地基处理,而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地基处理设计应当在保证挡土墙稳定或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工程投资。在不清楚衡重式挡土墙受力与自身截面尺寸的关系时,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其截面形式进行合理优化,并且对于挡土墙的地基处理,专家学者将墙身和地基处理措施分开考虑的研究较少,导致工程设计过于保守。本文依托此类挡土墙工程,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以绵阳高新区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园区挡墙工程D24-D30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填方高度10.2m的要求,根据工程经验,初步拟定了衡重式挡土墙。(2)推导衡重式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初步拟定挡土墙的形式,计算分析表明上墙高度与上墙土压力值呈正相关,与下墙土压力值呈负相关;随着下墙仰斜墙背的变缓,衡重台的卸荷能力越来越强,且衡重台位置对上墙土压力增大的影响更大。(3)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优化能力,根据衡重式挡土墙的受力特性,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衡重式挡土墙具有卸荷能力更强、受力较均匀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墙体自身稳定性,基底应力相对较小,每延米墙身圬工量较初步拟定挡土墙减少约16%。(4)经方案比选和计算,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式对本挡土墙工程适用性较好且较经济;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经复合地基处理后,挡土墙工程整体稳定性较好,地基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较大,墙身和地基土沉降变形微小。
薛果[8](2021)在《论道路软弱土基常用处理技术应用》文中指出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在软弱土基上建造道路及其频繁。我国地域辽阔,各种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匀,无严格的分类标准,可能是天然软土地基,如软黏土、粉砂土、湿陷性黄土、有机质土、冻土等,也可能是人工堆弃土,如建筑弃土、垃圾土。随着城市道路建设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穿越软弱土基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是影响路基路面工程质量关键。本文结合软弱土基的特征表现,对市政道路地基常用处理技术的论述为西南地区施工提供借鉴。
韩瀛光[9](2021)在《近海环境下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沉管隧道建设数量和使用时长的增长,沉管隧道地基沉降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近海大回淤条件下,沉管隧道地基沉降更加需要重视。此外,对于节段式管节沉管隧道,保留用于浮运沉放的纵向预应力的工程较少,从量化的角度判断预应力张拉程度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依托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以其E18管节为原型,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不同的回淤程度、不同的预应力张拉程度下沉管隧道地基沉降规律及基底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总结沉管隧道地基沉降和基底应力研究现状,确定研究内容,并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法。确定模型试验原型及其相关参数后,进而确定模型和原型的相似关系。进行选取模型材料、确定加载方式、确定测量系统、设置试验工况等工作后,完成模型试验方案的制定。其次,完成定制模型土箱、标定隧道模型、制备地基模型、标定测量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后,依据试验方案进行模型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回淤到达何种程度,每当预应力增大20%,管节最大沉降值减小约0.47×10-4m;无论回淤到达何种程度,当不设置预应力时,相邻节段最大差异沉降约为0.7‰;当回淤达到100%,预应力张拉程度达到80%时,相邻节段最大差异沉降在0.17‰左右,此值约为不设置预应力时的25%。再次,利用有限元软件,以模型试验为对象,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每当预应力增大20%,管节最大沉降值减小约0.45×10-4m;无论回淤到达何种程度,当不设置预应力时,相邻节段最大差异沉降约为0.5‰,当预应力张拉程度达到80%时,最大差异沉降在0.15‰左右,此值约为不设置预应力时的30%。最后,对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发现二者地基沉降规律相对吻合,差异沉降和基底应力分布规律基本吻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随着预应力张拉程度的增大,地基沉降及差异沉降均不同程度的减小,这说明施加预应力对地基沉降及差异沉降均有抑制作用;回淤越大,基底应力越大,且管节各节段基底应力增大值基本相同;回淤相同时,随着预应力张拉程度的增大,各节段之间基底应力的差值逐渐减小,这说明施加预应力对基底应力起到了均匀化的作用。
凡家恒[10](2021)在《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填土场地上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其上建筑物发生病害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如能通过纠偏加固等技术措施恢复其安全及使用功能,不但可以节约投资,减少资源浪费,且对建筑业发展具有重大工程意义。故本文以西宁某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倾斜事故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适用于深填黄土场地的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诸多已完成的纠偏加固工程案例分析总结,从场地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等多个方面对造成建筑物倾斜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常用纠偏方法以及不同纠偏方法适用条件与相关技术特点,并对掏土迫降纠偏法的掏土成孔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掏土孔的弹塑性解。(2)以西宁某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倾斜事故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该高层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该高层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并结合地层岩性与该建筑物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即“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该方法采用微型桩以及人工挖孔桩,对倾斜建筑物止沉加固,待建筑物稳定后,选取合适位置钻孔掏土并堆载加压,对倾斜建筑物进行迫降纠偏,最终使建筑物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达到纠偏目的。(3)采用本文提出的“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对该高层建筑物进行合理纠偏加固设计、施工及动态监测,其最大倾斜率由10.95‰下降并稳定至2.13‰,满足规范相关要求。通过该工程实例证明了,该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在深填黄土场地倾斜建筑物治理方面是可行的,为深填黄土场地纠偏加固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实践经验。(4)由于在“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综合纠偏加固方法中微型桩对倾斜建筑物起到快速止沉的重要作用,故通过微型桩室内模型试验,对深填黄土场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桩径的微型桩的单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微型桩建立数值模型,探究了桩径以及桩长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桩Q-s曲线呈陡降型;桩竖向承载力随着桩径增加而增大;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增加基本呈现出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趋势;桩径越大,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的荷载分担百分比越接近;微型桩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增加微型桩桩长以及桩径都可以提高微型桩的竖向承载力。为该综合纠偏加固方法中微型桩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二、碎石塘渣垫层复合桩基加固地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碎石塘渣垫层复合桩基加固地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砂石桩加固码头堆场深厚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条件 |
2 现场试验方案 |
3 施工扰动监测成果 |
4 桩周土强度变化规律 |
4.1 室内土工试验 |
4.2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
5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和桩土应力比测试 |
5.1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5.2 桩土应力比测试 |
6结论 |
(2)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
3.1.3 土的固结试验 |
3.1.4 土的直剪试验 |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
3.2.2 光学显微分析 |
3.2.3 电镜扫描分析 |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
4.2.1 准备工作 |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
4.3.2 钻孔取芯检验 |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
4.3.4 物探勘查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
5.1.3 施工关键技术 |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3)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 |
1.2.1 黄土分布与类别 |
1.2.2 黄土湿陷变形机理 |
1.2.3 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防空洞处理措施研究 |
1.4 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1.4.1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4.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崇礼铁路工程地质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区域地形地貌 |
2.2.3 土壤类型 |
2.2.4 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5 路基概况 |
2.3 DK16+083~DK16+276 段工程地质概况 |
2.4 DK16+083~DK16+276 段地基处理措施选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分析 |
3.1 有限元计算理论 |
3.1.1 有限元法简介 |
3.1.2 ABAQUS软件介绍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土体本构模型 |
3.2.2 模型尺寸设计 |
3.2.3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选取 |
3.2.4 模型边界条件 |
3.2.5 荷载条件 |
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3.4 线路偏移方案可行性研究 |
3.5 防空洞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3.6 不同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地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及适用性分析 |
4.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4.2 桩体尺寸及布置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4.2.1 桩长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2 桩径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3 桩间距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
4.2.4 桩体尺寸及布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3 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4.4 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4.1 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4.2 活载下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
5.1 处理措施效果评价内容 |
5.2 监测方案 |
5.3 沉降预测方法及拟合评价指标 |
5.3.1 沉降预测方法 |
5.3.2 沉降拟合评价指标 |
5.4 沉降特性研究 |
5.5 工后沉降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带帽桩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3 桩帽设计计算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带帽桩承载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准备 |
2.3.1 土样制备 |
2.3.2 垫层材料选择 |
2.3.3 模型桩的制备 |
2.3.4 模型桩固定装置 |
2.4 监测方案及模拟工况 |
2.5 试验过程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试验数据处理 |
2.6.2 单桩试验结果分析 |
2.6.3 群桩试验结果分析 |
2.6.4 讨论 |
2.7 带帽桩荷载传递模型建立 |
2.7.1 桩侧荷载传递模型 |
2.7.2 桩端荷载传递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桩帽下土体作用的带帽桩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3 加固区沉降计算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计算单元建立 |
3.3.3 控制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3.4 下卧层沉降计算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控制方程求解 |
3.5 桩帽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6 算例验证 |
3.6.1 算例一 |
3.6.2 算例二 |
3.7 参数分析 |
3.7.1 桩端影响范围 |
3.7.2 复合地基沉降 |
3.8 复合地基中带帽群桩的沉降计算 |
3.8.1 群桩分析模型建立 |
3.8.2 算例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加筋垫层作用的带帽桩复合地基工后总沉降计算 |
4.1 引言 |
4.2 合成材料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方程建立及求解 |
4.3 算例验证 |
4.3.1 算例一 |
4.3.2 算例二 |
4.3.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帽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FRIC的二次开发 |
5.2.1 桩土界面模型 |
5.2.2 FRIC子程序实现流程 |
5.2.3 算例验证 |
5.3 数值模型简介 |
5.3.1 模拟软件简介 |
5.3.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3 初始地应力平衡 |
5.4 带帽桩复合路基模型的建立 |
5.4.1 假设 |
5.4.2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5.4.3 定义材料属性 |
5.4.4 分析步设置 |
5.4.5 网格划分 |
5.4.6 地应力平衡 |
5.5 带帽桩复合路基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1 桩顶平面的沉降—时间响应 |
5.5.2 桩顶平面的桩土应力对比分析 |
5.5.3 带帽桩承载特性分析 |
5.6 参数分析 |
5.6.1 参数选取及设定 |
5.6.2 参数研究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带帽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工程项目概况及监测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监测方案设计 |
6.2.3 监测仪器选择 |
6.2.4 监测仪器布设 |
6.2.5 监测数据采集 |
6.3 数据处理及结论 |
6.3.1 路堤高度 |
6.3.2 桩顶平面土压力 |
6.3.3 桩顶平面竖向沉降 |
6.3.4 桩顶平面沉降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发明专利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有限元法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
1.2.3 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4 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几个常用概念 |
2.2.1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
2.2.2 复合地基几个常用概念 |
2.3 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
2.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 |
2.3.4 垫层在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工程的效用 |
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2 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3 闸站预制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2.5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2.5.1 优化理论 |
2.5.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闸站预制桩基常规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资料 |
3.1.2 闸站布置设计 |
3.2 常规桩基础设计 |
3.2.1 桩基承载力计算 |
3.2.2 桩基沉降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闸站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 |
4.1 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4.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3 计算实例模型及参数 |
4.3.1 计算实例模型 |
4.3.2 材料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 |
4.3.3 作用效应及计算工况 |
4.4 预制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4.4.1 预制桩复合地基位移分析 |
4.4.2 预制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3 预制桩桩体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5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向承载力分析 |
4.5.1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4.5.3 预制桩水平向承载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桩复合地基与闸站底板相互作用分析 |
5.1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
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1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相互作用性状分析 |
5.3.1 外荷载的影响 |
5.3.2 地基土层刚度的影响 |
5.3.3 预制桩刚度的影响 |
5.3.4 底板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基于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述 |
1.1 工程整体情况 |
1.2 工程地质构成 |
1.3 基础方案确定 |
2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意义 |
2.1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 |
2.2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定 |
2.3 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常用技术 |
3 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
3.1 高压旋喷法加固工艺 |
3.2 高压旋喷法加固流程 |
3.3 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4 加固效果检测 |
3.5 经济性对比 |
4 高层建筑地基加固施工控制要点 |
4.1 水泥浆质量控制 |
4.2 加固施工设计控制 |
4.3 加固施工工艺控制 |
5 结语 |
(7)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设计优化研究 ——以绵阳某挡土墙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及优化研究现状 |
1.2.3 挡土墙工程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挡土墙工程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挡土墙工程概况 |
2.2 场地地质环境条件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区域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 |
2.3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2.3.1 特殊性土评价 |
2.3.2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
2.3.3 岩土体工程性质评价 |
2.3.4 地基均匀性评价 |
2.4 填方边坡基本特征 |
2.5 衡重式挡土墙初步拟定 |
2.5.1 荷载、填土及地基土 |
2.5.2 墙身圬工材料及截面尺寸 |
第三章 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分析 |
3.1 衡重式挡土墙的概述 |
3.2 库伦土压力计算理论 |
3.3 衡重式挡土墙上墙土压力计算及分析 |
3.3.1 上墙土压力公式推导 |
3.3.2 上墙土压力计算分析 |
3.4 衡重式挡土墙下墙土压力计算及分析 |
3.4.1 下墙土压力公式推导 |
3.4.2 下墙土压力计算分析 |
3.5 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应力计算与分布 |
3.5.1 上墙土压应力计算 |
3.5.2 下墙土压应力计算 |
3.5.3 土压应力分布 |
3.6 衡重式挡土墙的受力特性 |
3.6.1 衡重台的卸荷能力 |
3.6.2 衡重台位置对土压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断面优化分析 |
4.1 设计原则及断面要求 |
4.1.1 设计原则 |
4.1.2 断面要求 |
4.2 稳定性计算及分析 |
4.2.1 稳定性计算概述 |
4.2.2 抗滑移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
4.2.3 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
4.2.4 基底应力及偏心距计算与分析 |
4.2.5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与分析 |
4.3 衡重式挡土墙的遗传算法优化 |
4.3.1 遗传算法的概述 |
4.3.2 适应度函数及设计变量 |
4.3.3 约束条件及设计表达 |
4.4 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结果 |
4.5 设计对比分析 |
4.5.1 土压力对比分析 |
4.5.2 稳定性对比分析 |
4.5.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4.6 衡重式挡土墙的优选形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地基处理分析 |
5.1 整体稳定性分析 |
5.1.1 整体稳定性验算 |
5.1.2 整体稳定性评价 |
5.2 挡土墙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5.2.1 挡土墙基础以下地层概况 |
5.2.2 换填垫层处理 |
5.2.3 桩基础处理 |
5.2.4 复合地基处理 |
5.3 挡土墙地基处理设计 |
5.3.1 地基处理方案拟定 |
5.3.2 地基承载力验算 |
5.3.3 地基土变形评价 |
5.4 挡土墙地基处理数值模拟分析 |
5.4.1 MIDAS/GT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 |
5.4.2 建立挡土墙地基处理有限元数值模型 |
5.4.3 挡土墙地基处理效果对比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道路软弱土基常用处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软弱土基的表现 |
2 常用技术对策 |
2.1 排水固结 |
2.2 深层软基抛石挤淤法 |
2.3 复合地基桩基法 |
2.4 灌浆固化法 |
2.5 强夯法 |
3 结语 |
(9)近海环境下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型试验方面 |
1.2.2 数值模拟方面 |
1.2.3 理论分析方面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设计 |
2.1 依托工程概述 |
2.2 模型试验目的 |
2.3 选取原型参数 |
2.3.1 确定试验原型 |
2.3.2 原型相关参数 |
2.3.3 原型荷载计算 |
2.4 确定相似关系 |
2.5 简化模型试验 |
2.5.1 简化地基模型 |
2.5.2 简化隧道模型 |
2.5.3 关于边界条件 |
2.6 选取模型材料 |
2.6.1 选取沉管隧道模型材料 |
2.6.2 选取沉管地基模型材料 |
2.7 确定加载方式 |
2.7.1 确定上部荷载加载方式 |
2.7.2 确定预应力加载方式 |
2.8 确定测量系统 |
2.8.1 确定测量方法 |
2.8.2 测量设备信息 |
2.8.3 测量设备布置 |
2.9 设置试验工况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准备 |
3.1 DIC测量原理 |
3.2 定制模型土箱 |
3.3 标定隧道模型 |
3.4 制备地基模型 |
3.4.1 颗粒分析试验 |
3.4.2 快速固结试验 |
3.4.3 直接剪切试验 |
3.5 标定测量设备 |
3.5.1 标定土压传感器 |
3.5.2 标定拉压传感器 |
3.5.3 标定负荷传感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结果 |
4.1 模型试验步骤 |
4.2 沉降试验结果 |
4.3 应力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数值模拟 |
5.1 选用本构模型 |
5.2 建立几何模型 |
5.3 确定材料参数 |
5.4 划分模型网格 |
5.5 定义计算阶段 |
5.6 分析计算结果 |
5.6.1 沉降计算结果 |
5.6.2 应力计算结果 |
5.7 两种结果对比 |
5.7.1 沉降结果对比 |
5.7.2 应力结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纠偏加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纠偏加固研究现状 |
1.3 纠偏加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既有建筑物纠偏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既有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2.1 场地勘察原因 |
2.2.2 设计原因 |
2.2.3 施工原因 |
2.2.4 使用及维护原因 |
2.2.5 其他原因 |
2.3 既有建筑物纠偏控制标准 |
2.4 既有建筑物纠偏方法 |
2.4.1 迫降法 |
2.4.2 抬升法 |
2.4.3 综合法 |
2.5 掏土迫降纠偏 |
2.6 掏土孔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
2.6.1 掏土土孔成孔过程分析 |
2.6.2 圆筒形孔扩张理论 |
2.6.3 圆筒形孔扩张问题的弹性解 |
2.6.4 Tresca材料圆筒形扩张问题弹塑性解 |
2.6.5 Coulomb材料圆筒形孔扩张问题弹塑性解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案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层岩性 |
3.2.2 地下水 |
3.2.3 地基土腐蚀性 |
3.3 建筑物倾斜变形情况 |
3.4 建筑物倾斜变形原因分析 |
3.5 纠偏加固方案设计 |
3.5.1 纠偏加固目标 |
3.5.2 纠偏加固总思路 |
3.5.3 纠偏加固方案 |
3.6 监测方案设计 |
3.6.1 沉降监测 |
3.6.2 倾斜监测 |
3.7 纠偏加固施工 |
3.7.1 建筑物止沉加固 |
3.7.2 建筑物纠偏 |
3.7.3 地面设施及上部结构维修 |
3.8 纠偏加固效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型桩室内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室内模型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准备工作 |
4.2.4 试验过程 |
4.3 试验数据处理计算 |
4.4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荷载沉降特性 |
4.4.2 桩身轴力特性 |
4.4.3 桩侧摩阻力特性 |
4.4.4 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竖向荷载下微型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四、碎石塘渣垫层复合桩基加固地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砂石桩加固码头堆场深厚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J]. 叶超琦,陈海军,张铁峰,韩孝峰. 港口科技, 2021(07)
- [2]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D]. 呼思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带帽桩承载特性研究[D]. 李振宝. 山东大学, 2021(12)
- [5]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 于荣科. 扬州大学, 2021(08)
- [6]基于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J]. 李彪奇. 新型工业化, 2021(04)
- [7]高填方衡重式挡土墙设计优化研究 ——以绵阳某挡土墙工程为例[D]. 王健. 长安大学, 2021
- [8]论道路软弱土基常用处理技术应用[J]. 薛果. 四川建材, 2021(04)
- [9]近海环境下沉管隧道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 韩瀛光. 长安大学, 2021
- [10]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 凡家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