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速比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凤娟,郭晓燕,李梦莹,贾丽华,王松阳[1](2021)在《辽宁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辽宁数字台网2001年以来的观测报告,采用单台和达法计算辽宁测震台网34个台站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辽宁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的波速比空间分布呈横向不均匀性,下辽河盆地的波速比平均值低于整个辽宁地区波速比的均值,而辽西隆起和辽东隆起区的波速比却明显高于下辽河盆地的波速比和辽宁地区的均值。研究也发现,辽宁地区5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波速比低值区或高低值过渡区。计算所得的各区平均波速比对以后辽宁地区波速比值的变化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何宇飞[2](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秦加岭[3](2019)在《地球内核速度与衰减结构的区域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地球内核在冷凝过程中释放潜热,并结合流态外核对流驱动地球发电机产生地球磁场。同时,内核冷凝过程中也为地幔对流提供部分热量,进而推动了地球表面的板块构造。因此,内核是理解地球内部运作的关键,而了解内核各向异性和不均一性的细节信息则为我们理解地球动力学演化、物质成分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首先,本文系统地收集了1991年到2014年全球、区域和临时地震台网的地震数据,利用PKPBC和PKIKP的相对走时残差和振幅比研究澳大利亚、非洲和太平洋中部下方内核顶部300 km的速度和衰减的各向异性。速度各向异性的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下方内核速度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而非洲和太平洋中部下方的内核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此外,非洲的速度各向异性强于太平洋中部;同时,相对于ak135模型,澳大利亚的平均速度快0.5%,而非洲和中太平洋的平均速度与参考模型没有明显差异。对于内核衰减结构,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对于东西向路径,澳大利亚和非洲的衰减随深度变化趋势一致,在200-250 km附近衰减最强,且澳大利亚的衰减强于非洲。然而,太平洋中部的衰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衰减强于非洲而弱于澳大利亚。速度和衰减的各向异性的区域性变化主要集中在内核顶部200 km。2)对于各向异性,澳大利亚的内核衰减没有各向异性,非洲和太平洋中部下方的内核衰减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构。此外,内核在非洲地区的衰减各向异性强于太平洋中部。3)最后,这三个区域的速度和衰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高/低速对应于高/低衰减。考虑到三个区域的位置,我们认为内核的速度和衰减结构都存在区域变化,而不是简单的半球变化。这种区域变化很可能和核幔边界的不均一性耦合,使得内核顶部不同区域在形成过程中受不同的变形影响,从而形成铁晶体不同的生长和排列,引发了不同的各向异性特征。其次,利用PKiKP-PKIKP的相对走时残差和PKiKP/PKIKP的振幅比信息,反演了太平洋中部区域下方内核顶部100公里的速度和衰减结构。结果表明,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速度及衰减结构在经度180o190oE之间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西太平洋的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较弱:相对于PREM的速度扰动为0.23%,且衰减较强(Q=200);另一方面,东太平洋表现出强烈的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速度各向异性强度约为3.3%,Q值由东南向的400变化到南北向的150。此外,速度和衰减在东西向和南北向均呈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可能与内核冷凝或变形过程的区域变化有关。这种过程可能与核-幔边界的热不均一性有关,影响了内核的热流和变形,进而导致铁晶体的取向是随机或优先排列的。最后,根据PKiKP-PKIKP和PKPBC-PKIKP的走时残差分布,选取东太平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这里,我们利用三维射线追踪、三次样条插值和大量的PKP相对走时残差数据非线性反演内核顶部360公里各向异性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得到的内核各向异性模型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各向异性逐渐减弱;(2)不同射线角度的模型随着深度的增加,速度差异也逐渐减小。这可能暗示各向异性主要受内核边界附近的结构影响,随着深度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小尺度区域的速度、衰减和各向异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内核的生长可能与核幔边界附近的不均一性结构有关。具体来说就是核幔边界和内核的耦合作用,使得核幔边界的热不均一性影响了内核顶部不同区域的对流速度、热流以及冷凝或熔融的速率,在内核中产生不同的生长过程和不同机制的变形,导致铁晶体不同的排列方向,进一步造成了速度、衰减和各向异性的不均一性。由于主要受核幔边界的影响,这种不均一性可能只存在于内核顶部。随着深度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
唐明帅,王海涛,魏芸芸,李艳永,葛粲,王琼,苏金波,魏斌[4](2019)在《2012年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文中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 6地震震中距200km内11个固定地震台2009年1月—2012年12月(石场台为2006年1月—2012年12月)的地壳介质泊松比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乌苏、石场和新源3个台站准重复接收函数的莫霍面Ps转换波到时(tPs)变化,获得了以下认识:1)在新源-和静MS6. 6地震前2~3a的不同时段,5个震中距<130km的台站的地壳介质泊松比相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持续下降过程,与台站平均地壳泊松比相比,下降幅度为0. 003~0. 014,4个台站的下降幅度大于均值误差,乌苏台(震中距最小,为77km)的下降起始时间(2009年7月)最早; 6个震中距>150km的台站的地壳介质泊松比在均值上下波动,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和持续低值现象; 2)出现泊松比低值异常的台站,其接收函数tPs在震前变小(Ps转换波在地壳内的走时变小),在震后变大(Ps转换波在地壳内的走时变大); 3)综合分析泊松比下降的幅度、持续时间、后续变化过程及接收函数tPs的变化,推测这种异常变化的原因是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地壳介质物性变化,这一观测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台网的支撑下,接收函数方法可能成为探测强地震前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的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郑建常,李冬梅[5](2019)在《基于误差分布的震源区波速比反演及其应用:乳山震群源区介质性质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误差分布和概率统计分析改进了波速比计算方法.对于震源位置相对集中的震群活动,对台站震相到时进行两次差分,通过对差分后的震相数据对进行二维高斯分布拟合,可以稳健地估计震群活动震源区波速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不同台站Pg、Sg到时差的所有信息,其优势是不需要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并且不依赖震源区以外的速度变化,有效消除了震源区到台站的传播路径效应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平均波速比,本文方法得到的震源区波速比,更能真实地反映震源区介质的性质.我们将该方法应用到2013—2016年的乳山震群,结果显示:震源区波速比的变化与震群活动过程密切相关,波速比的变化反映了序列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杨宜海[6](2017)在《用地震震源机制和各向异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特征》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扩张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来解释青藏高原的变形机制,而近年来刚性地壳块体沿大型走滑断层的侧向挤出与中下地壳的粘性物质管道流则是争论的焦点。刚性地壳模型认为断层扮演了关键角色,而下地壳流模型认为下地壳从上地壳和上地幔解耦。本文搜集了四川地震台网记录的龙门山断裂带2008-2014年3级以上的地震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获取了1491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此外,本文还搜集了研究区内在龙门山地区以外发生的695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根据震源机制解的断层面参数,本文采用阻尼线性反演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内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同时,本文搜集了研究区内密集的宽频带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分别采用接收函数集分析和SKS/SKKS分裂测量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和上地幔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并且采用接收函数叠加扫描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波速比。(1)研究区内上地壳构造应力场呈现区域性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应力方向不仅呈现出分段分布特征,而且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前山断裂、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也不尽相同。此外,应力方向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不连续变化可能反映了龙门山断裂带不是协调运动的。在龙门山以外地区,应力方向呈现出简单清晰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与其东边界的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方向不同,安宁河断裂带以东及四川盆地以南地区,最大压应力的方向又有所变化。最小压应力在整个青藏高原东缘呈现出比较连续的变化,但是在龙门山断裂带显示出复杂的分布特征。对汶川-芦山地震空区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发现,最大压应力在18公里上下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反映了地壳在该深度上下为解耦变形。(2)通过接收函数集分析研究地壳各向异性,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没有显示出块体分布特征,在整个青藏高原东缘呈现复杂的变化特征。松潘-甘孜块体的快波方向以SE方向为主,与上地壳构造应力场的近W-E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在川滇菱形块体内,快波方向转为基本呈SEE或SWW向。在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快波方向基本与鲜水河断裂带走向平行。在四川盆地及以南地区,快波方向主要为NE或NEE向。时间延迟分布在0.1-1秒范围内,平均时间延迟为0.41秒。在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接合处,时间延迟显着增大。(3)采用SKS/SKKS分裂测量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平均时间延迟为1.2秒,显着高于地壳0.41秒的平均时间延迟。在松潘-甘孜块体内,快波方向主要为SSE向。而向东跨过龙门山断裂带进入四川盆地,快波方向以SE向为主导。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快波方向呈现两种特征,一种是与安宁河断裂带走向相平行的NNE向,另一种与四川盆地NE向的快波偏振方向相一致。四川盆地以南地区,快波方向与四川盆地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的快波方向基本与断裂带走向平行。在川滇菱形块体内,快波方向呈现非常复杂的分布,这可能反映了该块体内复杂的变形机制,以及块体内的上地幔存在不连续变形。(4)研究区内的地壳厚度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但并不完全以区内大型断裂为界。地壳厚度在龙门山断裂带约为45公里左右,从汶川地震向南开始增厚,地壳厚度增厚至约50公里。在松潘-甘孜块体的东北部,地壳厚度基本稳定在48-54公里范围内,但在松潘-甘孜块体南部,地壳厚度为54-64公里,与川滇菱形块体显示出相同的分布特征。安宁河断裂带及四川盆地以南的地区,地壳厚度基本在54公里以内,与川滇菱形块体呈现明显对比。由此可见,鲜水河断裂带虽然是松潘-甘孜块体与川滇菱形块体在地表构造上的边界,但并没有构成两者在深部构造上的边界。而安宁河断裂带不仅是川滇菱形块体与扬子板块的地表构造边界,也是深部构造上的边界。(5)高波速比值主要分布在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可能反映了这些地区具有软弱的中下地壳。四川盆地内部分地区波速比值可达1.8左右,特别是在龙泉断裂一带,可能是由于盆地内普遍存在厚度约为6-10公里沉积层。在松潘-甘孜块体和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地壳平均波速比在1.75左右,显示了中等变形强度。(6)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地区的地表GPS速度、最大压应力和地壳各向异性与上地幔各向异性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发现了研究区内地壳内以及壳幔间普遍存在的解耦运动。因此这个事实可以排除垂直连贯变形的可能性,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的深部变形机制为分层变形提供证据。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东缘内普遍存在低速的下地壳,表现为下地壳滑脱层,相对高速的上地壳在滑脱层上发生远距离运移,这是青藏高原东缘的主要变形模式。
郭蕾,王想,宫猛,王亚茹,王晓山[7](2017)在《2015年9月14日昌黎ML 4.7地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9月14日河北昌黎发生ML 4.7地震,是唐山老震区的一次有感余震活动。从地质背景、序列情况、震源机制解及发震背景等进行分析,并由唐山老震区2000年以来ML 4地震的成对发生探讨ML 4地震活动规律,认为此次地震: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与华北构造应力场一致;与震前出现的唐山老震区ML 2地震平静、缺震、b值、波速比等测震学参数异常有很好对应;打破了2004年以来唐山老震区ML 4地震的2年发震韵律,值得进一步研究。
贾漯昭,王志铄,张亚琳,邢康[8](2017)在《用双差波速比方法分析2014—2015年安徽金寨震群》文中研究说明使用扣除同一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两个距离相近地震的地震波的相同路径,把波速比指示范围限制在地震集中区的方法计算波速比值。利用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地震波形和震相数据,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安徽金寨地区发生的小震震群进行波速比计算,分析了该方法在该地区震相数据上的误差影响和应用情况。得到金寨震群震中集中区的波速比值。结果显示,震中集中区波速比略低,结合当地断层分布情况,这可能体现了该区域的介质硬度稍高,应力积累高于周边区域。
王亚茹,王想,宫猛,郭蕾,刘晓丹[9](2016)在《河北及邻区平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析,发现ML≥1.5地震波速比曲线与ML≥4.0的地震对应较好,提出异常指标进行定量统计得到该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预报效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对河北另外3个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各分区波速比异常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
张卫平[10](2018)在《饱和可液化地基下桩柱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作用下饱和地基液化的预测以及预防是抗震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其研究也一直是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桩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又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因其承载力高,易于工程施工,抗液化能力强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大型厂房结构,尤其近些年来随着近岸轻型桩柱码头,离岸风电与海洋平台的兴建,除了需要考虑地震作用下桩—土间的动力耦合作用以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在地震作用下饱和地基超孔隙水压上升甚至地基液化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土体抗液化能力差异的影响能够极大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准确预测地基土的强度、变形和抗液化特性,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降低液化震害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地震作用下可液化饱和地基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课题,虽然以往对饱和土液化模型已经开展了很多的研究,但通过试验得到的液化模型对土体液化现象的认识依然缺乏更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支持,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便。为研究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饱和地基桩柱结构的地震响应问题,本文对通过对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简化分析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两条技术路线下对地震作用下饱和地基自由场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工程应用轻型码头桩柱结构的地震响应开展了如下工作:本文的第一部分:(1)根据Biot两相饱和介质下的波动理论,建立了成层饱和地基的动力刚度矩阵,并以此为基础在SHAKE91地震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模拟饱和土层地震响应的计算模型。对饱和成层自由场地基的波动响应进行了数值对比分析研究,同时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下,基岩上方覆盖土层部分极少为理想均匀分布的土体介质,尤其在沉积性海洋地质环境中分层现象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针对非均质成层自由场的波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2)在地震作用下,由于上覆土层的存在,必将影响到传播到自由场表面处地震波动响应,尤其在含非均质夹层时,上覆土层的选择性滤波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计算结构的输入地震波时,不能简单地将基岩地震波加载到结构基础上进行地震响应的模拟计算。鉴于夹层地基的选择性滤波作用,在自由场地基地震响应研究的基础上,对地震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码头桩柱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桩—土间的动力耦合作用。本文的第二部分:(3)随着对土体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土体在循环交变荷载作用下即进入超固结状态,超固结土在压缩性、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可液化特性方面均表现出与重塑土体具有显着差异的力学和液化性状特点,因此能够显着影响地基以及结构物在动力荷载尤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为研究循环交变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力学响应特性尤其在非排水加载条件下超孔隙水压的影响,从第四章开始,论文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理论框架下对考虑超固结因素后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可压缩性、超孔隙水压的发展与超固结状态的演化规律等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相饱和地基下桩—土耦合体系的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离岸桩柱轻型码头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4)在下负荷面剑桥模型下超固结土力学与可液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超固结状态演化的角度,通过控制超固结状态变量演化速率,在统一下负荷面剑桥模型理论框架下对粘性与砂性土的力学与液化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从土体状态状态变量的角度讨论分析了粘性土和砂性土抗液化能力的差异,从更加严格的理论角度解释了砂性土的高可液化性。同时考虑到土体密实度与超固结状态间的相关性,在排水循环加载的基础上,对砂土经振密后的抗液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从超固结状态角度很好解释了不同密实度条件下土体液化能力的差异,加深了对液化产生机理的认识。(5)在自然地质环境条件下未扰动原状地基土在其风化沉积过程中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其特定的多孔结构性特征。随着近些年来现代原位取土技术的发展,同时以及对天然未扰动状态土体微观结构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未扰动状态下原状土与重塑土力学与抗液化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准确模拟出土体结构性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对土体超固结状态变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性状态变量的引入,在上负荷面剑桥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原状土力学与液化特性,同时也对自然条件下原状地基和重塑土地基下的码头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二、波速比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速比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波速比空间变化特征 |
2.2 波速比与易震区 |
3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3)地球内核速度与衰减结构的区域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地球内核地震学研究 |
1.2.1 内核P波速度各向异性 |
1.2.2 内核各向异性的证据 |
1.2.3 各向异性随深度变化和半球变化 |
1.2.4 内核衰减 |
1.2.5 速度与衰减的关系 |
1.2.6 内核超旋转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内核的地震学方法 |
2.1 地震波简介 |
2.2 研究内核的地震数据类型 |
2.2.1 体波 |
2.2.2 简正振型 |
2.3 衰减 |
2.3.1 衰减理论 |
2.3.2 地球内核衰减(Q)研究方法 |
2.4 波形拟合 |
第3章 地球内核顶部300 公里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的区域变化 |
3.1 引言 |
3.2 数据 |
3.3 P波速度 |
3.3.1 相对走时残差 |
3.3.2 速度模型 |
3.4 衰减结构 |
3.4.1 PKIKP/PKPBC的频谱比 |
3.4.2 衰减结构的东西向区域变化 |
3.4.3 衰减各向异性 |
3.5 讨论 |
3.5.1 速度与衰减的关系 |
3.5.2 成因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平洋中部下方内核顶部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结构的变化 |
4.1 引言 |
4.2 观测数据 |
4.3 方法与结果 |
4.3.1 速度 |
4.3.2 衰减 |
4.3.3 速度和衰减之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地幔结构的影响 |
4.4.2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太平洋下方内核顶部360公里速度各向异性随深度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数据 |
5.3 相对速度扰动 |
5.4 速度反演 |
5.5 讨论 |
5.5.1 地幔结构的影响 |
5.5.2 成因 |
5.6 小结 |
第6章 半球结构以及各向异性成因 |
6.1 半球结构成因 |
6.1.1 内核平移模型 |
6.1.2 热化学流模型 |
6.2 各向异性 |
6.2.1 Solidification texturing |
6.2.2 Deformation texturing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与未来挑战 |
7.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与研究成果 |
(4)2012年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接收函数H-κ叠加搜索方法 |
2 研究区域和资料选取 |
2.1 新源-和静MS6.6地震构造背景 |
2.2 资料选取及数据处理 |
3 各台站地壳介质泊松比的变化特征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泊松比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4.2 接收函数Ps震相到时变化分析 |
5 结论 |
(5)基于误差分布的震源区波速比反演及其应用:乳山震群源区介质性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与方法 |
1.1 震源波速比的双差求解方法 |
1.2 基于正态分布的误差加权 |
1.3 误差分析与二维高斯分布 |
2 数据与资料 |
2.1 基本情况 |
2.2 数据初步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传统平均波速比变化分析 |
3.2 反演质量分析 |
3.3 波速比变化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乳山震群源区波速比变化的物理机制 |
4.2 结论 |
(6)用地震震源机制和各向异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背景 |
1.2.1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 |
1.2.2 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表运动 |
1.3 研究现状 |
1.3.1 青藏高原东缘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1.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 |
2.1 青藏高原东缘的震源机制解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矩张量反演 |
2.1.3 震源机制解 |
2.2 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应力场 |
2.2.1 应力张量反演理论 |
2.2.2 构造应力场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各向异性 |
3.1 数据来源 |
3.2 地壳各向异性 |
3.2.1 接收函数理论 |
3.2.2 接收函数集分析 |
3.2.3 地壳各向异性 |
3.3 上地幔各向异性 |
3.3.1 剪切波分裂测量 |
3.3.2 上地幔各向异性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动力学特征 |
4.1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结构 |
4.1.1 接收函数H-kappa叠加搜索 |
4.1.2 地壳厚度 |
4.1.3 地壳平均波速比 |
4.2 联合GPS、震源机制和各向异性分析动力学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2015年9月14日昌黎ML 4.7地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地震序列参数分析 |
2.1 地震序列 |
2.2 发震规律 |
2.3 震源机制解 |
2.4 地震序列精定位 |
3 发震背景 |
3.1 唐山老震区ML2地震平静 |
3.2 缺震及b值异常 |
3.3 波速比 |
4 结论 |
(8)用双差波速比方法分析2014—2015年安徽金寨震群(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理论研究 |
2 数据处理 |
2.1 数据选取 |
2.2 误差分析 |
2.3 计算结果 |
3 总结与讨论 |
(9)河北及邻区平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区的选择 |
1.2 应用和达法计算波速比 |
2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唐山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
3.2 其他分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
3.2.1 京津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
3.2.2 晋冀蒙地区波速比的变化特征 |
3.2.3 河北省南部地震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
4 结论 |
(10)饱和可液化地基下桩柱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地震作用下桩-土耦合体系动力响应研究现状与方法 |
1.2.1 地震作用下桩—土动力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地震作用下桩—土动力耦合作用研究方法 |
1.3 土体液化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1 饱和地基液化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3.2 不同类型土抗液化能力差异研究 |
1.3.3 自然条件下原状土力学与液化特性研究 |
1.3.4 提高高可液化性地基土抗液化能力工程措施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饱和自由场地基地震响应研究 |
2.1 均质土层自由场地基地震响应 |
2.1.1 饱和土运动控制方程与土层刚度矩阵的建立 |
2.1.2 等效线性化地震分析程序 |
2.1.3 模型验证与饱和均质土层的波动响应 |
2.2 非均质层状土层波动响应分析 |
2.3 倾斜入射波作用下非均质含夹层自由场波动响应 |
2.3.1 土层随机波动响应 |
2.3.2 地震波倾斜入射下非均质土层波动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饱和地基环境下桩柱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
3.1 模型建立与饱和地基桩柱动力阻抗分析 |
3.1.1 桩—土水平动力阻抗 |
3.1.2 不同阻抗条件下桩柱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3.2 含夹层非均质地基条件下桩柱码头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
3.2.1 单桩结构数值算例 |
3.2.2 四桩码头平台数值算例 |
3.2.3 非均质夹层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规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土体循环加载非线性特性与离岸轻型码头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1 土体本构模型 |
4.1.1 土体介质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历史进程 |
4.1.2 经典剑桥模型 |
4.1.3 超固结土下负荷面剑桥模型 |
4.2 超固结土力学特性分析 |
4.2.1 模型试验验证及参数分析 |
4.2.2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加载响应及超固结状态演化规律研究 |
4.3 自由场与海洋桩柱结构地震响应数值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5 统一模型下粘性土和砂性土液化特性分析与抗液化措施研究 |
5.1 砂性土力学特性与液化特性数值试验分析 |
5.1.1 模型验证及典型粘性土和砂性土试验参数分析 |
5.1.2 循环加载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
5.2 统一模型下不同类型土体参数对比试验分析 |
5.2.1 单调加载数值模拟试验 |
5.2.2 循环加载数值模拟试验 |
5.2.3 抗液化能力对比分析 |
5.3 饱和可液化地基地震响应数值算例分析 |
5.4 振动压密对提高砂土抗液化能力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自然地基原状土力学与液化特性及应用研究 |
6.1 土体结构性形成与破坏机理及其影响 |
6.2 结构性描述与上负荷面剑桥模型 |
6.3 结构性土力学特性影响参数分析 |
6.3.1 模型验证及单调加载试验参数分析 |
6.3.2 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6.4 自然地基条件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算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波速比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J]. 曹凤娟,郭晓燕,李梦莹,贾丽华,王松阳.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2)
-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地球内核速度与衰减结构的区域变化特征[D]. 秦加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4]2012年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J]. 唐明帅,王海涛,魏芸芸,李艳永,葛粲,王琼,苏金波,魏斌. 地震地质, 2019(05)
- [5]基于误差分布的震源区波速比反演及其应用:乳山震群源区介质性质变化研究[J]. 郑建常,李冬梅.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5)
- [6]用地震震源机制和各向异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特征[D]. 杨宜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7]2015年9月14日昌黎ML 4.7地震分析[J]. 郭蕾,王想,宫猛,王亚茹,王晓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1)
- [8]用双差波速比方法分析2014—2015年安徽金寨震群[J]. 贾漯昭,王志铄,张亚琳,邢康. 地震, 2017(01)
- [9]河北及邻区平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J]. 王亚茹,王想,宫猛,郭蕾,刘晓丹. 中国地震, 2016(04)
- [10]饱和可液化地基下桩柱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 张卫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