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中市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涛,高文程,魏贤达,高文静[1](2021)在《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及收入、价格弹性评估》文中指出为有效引导中国城市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借鉴标杆管理思路,根据正态分布统计学特征,构建城市生活用水效率的标杆体系,对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效率进行了系统性评估,并通过构建双对数模型,对水量、水价两项生活用水重要影响因子的影响弹性进行了定量化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稳中有降,主要得益于生活用水效率较低的城市和水资源禀赋较高的城市生活水效提升;各城市间的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差异显着,但这种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收入弹性基本稳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均生活用水量增长7%左右,而价格弹性不断变小,从2009年的-0.484逐年下降至2013年的-0.187,意味着城市水价微调对于生活用水的影响越来越小,为更好发挥水价机制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需要推动水价政策变革。
李佳[2](2020)在《PPP模式在山西省污水处理行业实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底,财政部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并确定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领域推行PPP模式强制应用试点工作,力争新建项目100%采用PPP模式,有序推进存量项目转型为PPP模式。山西整体发展迅速,结合各个市区经济、人口条件等情况,该省目前形势对污水处理行业PPP模式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条件。本文首先对PPP模式当前面临的背景,分析当前国内外PPP模式的理论及进展,对污水处理行业的PPP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其次根据山西省独特的自然、人口、经济情况结合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山西省发展污水处理行业PPP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往后发展前景;以山西省M市A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和N市B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为例,在深入了解项目概况后,分析项目的实操过程,对其项目风险、绩效进行阐述。从多个视角出发,分析PPP项目与传统项目的优势并针对污水处理行业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通过本文的论述,对PPP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今后污水处理行业的PPP项目起指导作用,为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低风险的施工和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
周鹏[3](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史汶昕[4](2019)在《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潇河流域的跨行政区管理机构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的性质是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以丰补歉,自求平衡”的经济实体。其主要从事灌溉供水,相应开展综合经营工作。虽然组织架构几经变迁,单位名称屡次更改,但其本质属性和主要任务都未曾改变。其通过水费征收、发展副业,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实现了运营管理的自给自足;其通过水规制定,水利规划设计,走群众路线,实现了潇河流域的水利治理完善;通过机构内部科室结构调整、人员优化配置,实现了管理上和工程建设上的技术型导向,提升了经济效益。潇委会在波折中不断调整适应时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从单纯“管理”到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经历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证明了民主管理、面向市场、不断改革的正确性。该管理机构为潇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依托建国后行政上的村社大队-村-县-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其本身兴建农田水利设施、防洪防涝防旱防灾、大力发展生产,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水利社会秩序——原有因自然区域被行政区划分割而产生的水利水权纠纷、农民负担加重都被彻底解决,由此也实现了新中国地域性水利治理背景下的新的流域水利秩序重构。
许建武[5](2019)在《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山西省中型灌区农业灌溉水价和执行水价的分析,粗略估算出全省中型灌区水费征收缺口金额。根据水价缺口分析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得出,灌区用水计量设施不完善、水费征收来源逐年萎缩、水价政策有缺陷、水费征收困难、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有限。提出了配备完善灌区计量设施、加快水价改革步伐、加大农业补偿力度等中型灌区水价改革对策。
李秀平[6](2018)在《晋中市水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文中提出介绍了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以来,晋中市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对制约晋中市水资源保护落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立法保护,工程建设、综合治理、科技管护、理顺机制等方面综合思治,提出了适合晋中市的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王婕[7](2017)在《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城市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命脉所在。自来水产业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自来水的供应对人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来水产业由于公益性与自然垄断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对其进行政府规制,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通过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规制改革运动,确立了高效完善的规制模式。我国基于特殊国情背景,建国以来对自来水的规制一直处于一种行政垄断的落后状态。山西自来水产业作为传统的垄断与规制行业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被看作公益性事业,其发展实行政府单一垄断投资经营、低水价、高补贴模式,效率低下,负担严重,严重制约了自来水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自来水产业的低效,同时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随着经济高速前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深化,山西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对自来水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要求日益迫切。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并在发展中逐步成熟、有序,山西各产业也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经历了变革与洗礼,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给山西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影响,对于自来水产业,山西也逐步放开了市场准入限制,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吸引投资与技术,努力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以提高自来水产业发展效率与人民生活水平。本文结合自来水产业的经济特征及其导致的双重垄断市场结构分析了对自来水产业进行规制的必要性,提出规制的目标假设,以此为基础对几种常用的规制措施与不同的规制模式做出分析。并以晋中市为案例对山西自来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规制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据此提出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效果的理论预判,指出山西自来水产业在严格的进入规制下形成的行政垄断阻碍了竞争与投资的引入,价格规制方面收益率规制下产生的A-J效应也导致了山西自来水产业的低效。通过构建规制目标指标与行为指标对山西自来水产业的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山西自来水产业普遍实行的特许经营与收益率规制对总量与效率均产生了消极影响,证实了山西省自来水产业规制的失灵。最后,对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的模式进行探索,指出要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独立高效的企业,通过对不同业务分拆经营并实行不同的规制方式,重组自来水产业的市场结构以实现有效竞争,价格上结合最高限价与标尺竞争实现对企业的激励,并推进阶梯式计量水价与分类供水的应用,规范价格听证程序,探索符合山西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的自来水产业规制体制,以期为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一定参考。
林辰松[8](2017)在《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飞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类型,不透水性下垫面比例不断升高,破坏了土地原有的水文循环体系,造成城市内涝频发、水环境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匮乏等严峻的城市问题。在半湿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降雨时间集中且短时雨量较大、干湿季节分明等特性使城市的雨洪问题尤为严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传统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多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并存在功能单一、破坏生态环境、景观性差等缺点,单纯依靠灰色基础设施进行城市雨洪管理的传统思路需要加以转化。本文提出的集雨型绿地设计,以期从风景园林视角探索绿地在城市雨洪调控中可以承担的功能,构建出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先整理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对比分析BMP 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最佳雨洪管理措施、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理论、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水敏性城市设计、SUDs(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系统和海绵城市5项理论的雨洪管理框架及绿地设计专项,总结经验并对绿地领域的研究进行反思。提出我国在集雨型绿地方面的研究多为技术集成,缺乏系统性理论,究其原因在于缺少适用于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梳理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解设计研究的本质,归纳出设计研究体系的内容范畴,并通过对设计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论述,构建出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框架,进而生成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参照此研究框架,本文首先依据绿地基本功能和雨洪调控功能的要求,对集雨型绿地设计问题进行了构建,并结合半湿润地区水文、气象、土地等特征,制定了绿地雨洪调控的具体目标;其次归纳总结集雨型绿地设计知识,包括设计基本原则、技术设施选择及应用方法、雨洪调控体系的设计策略、绿地基本功能与技术设施的结合策略和绿地雨洪承载力五个方面;然后通过对SUSTAIN(System for Urban Stormwater Treatment and Analysis IntegratioN)和 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两款雨洪管理模型的运用,辅助集雨型绿地初始方案的设计生成、基于成本效益的方案优化和方案的效能模拟;根据设计问题框架构建集雨型绿地的方案评价体系,使用效能模拟得出的定量数据对方案进行对比评价。最后对过程中使用的设计经验进行检验修正,并总结技术设施效能等新生成的设计知识,完成整个设计研究过程。此外,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项目和晋中社火公园项目为例,具体展示了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对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探索将绿地引入城市雨洪调控系统的新思路,在保证绿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雨洪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径流污染的控制以及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
张云峰,周彩霞,王树鹏,闵军[9](2016)在《云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策探析》文中认为文章针对云南省农业水价改革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综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了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措施。
李秀平[10](2016)在《对晋中市地表水工程开发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结合晋中市地表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地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加强灌区配套更新建设、深化水管企业体制改革、建设小型供水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晋中市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中市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及收入、价格弹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1 城市生活用水效率评估方法 |
1.2 城市生活用水收入、价格弹性分析模型 |
1.3 样本与数据 |
1.4 城市分类 |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2.1 城市生活用水效率评估 |
2.1.1 总体评估结果 |
2.1.2 分类评估结果 |
2.2 城市生活用水收入、价格弹性评估 |
2.2.1 描述统计结果 |
2.2.2 总体弹性评估结果 |
2.2.3 分类需求弹性评估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PPP模式在山西省污水处理行业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PP模式概念 |
1.1.1 通用定义 |
1.1.2 国内定义 |
1.2 PPP模式的分类 |
1.3 PPP模式特点 |
1.3.1 伙伴关系 |
1.3.2 利益共享 |
1.3.3 风险共担 |
1.3.4 项目周期长、投资风险小 |
1.4 PPP模式发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背景、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山西省污水处理行业及PPP项目分析 |
2.1 山西省经济及人口情况 |
2.1.1 山西省地市经济、人口情况 |
2.1.2 山西省各地区经济、人口情况 |
2.2 山西省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问题 |
2.3 污水处理行业特点及目前需求、城镇污水处理厂信息统计 |
2.3.1 污水处理行业特点 |
2.3.2 山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行业需求 |
2.3.3 山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信息统计 |
2.4 山西省各行业PPP项目统计及债务情况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3 以M市A污水处理厂为例 |
3.3.1 项目历程 |
3.3.2 项目简介 |
3.3.3 项目特许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期 |
3.3.4 项目回报机制 |
3.3.5 项目融资 |
3.3.6 项目实施情况 |
3.3.7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风险 |
3.4 以N市B污水处理厂为例 |
3.4.1 项目介绍 |
3.4.2 项目特许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期 |
3.4.3 项目回报机制 |
3.4.4 项目融资 |
3.4.5 项目实施情况 |
3.4.6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风险 |
3.5 项目风险防控 |
3.5.1 项目获取阶段的风险 |
3.5.2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
3.5.3 项目运营阶段的风险 |
3.5.4 项目移交阶段的风险 |
3.6 绩效评价 |
3.6.1 项目建设阶段绩效评价 |
3.6.2 项目运营阶段绩效评价 |
3.7 总结---PPP模式对比传统模式的优势分析 |
3.7.1 项目角度出发 |
3.7.2 政府角度出发 |
3.7.3 社会资本方角度出发 |
3.7.4 城镇角度出发 |
第4章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PP项目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关键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
2.1.1 相关概念辨析 |
2.1.2 主要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土空间规划 |
2.2.2 空间智能算法 |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
2.3 文献评述 |
2.4 研究框架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4.2.1 驱动因子选择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
6.2.1 自然增长情景 |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
6.2.3 综合发展情景 |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综述 |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潇河流域环境概况 |
一、潇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
(一)水文地貌 |
(二)气象及水旱灾害 |
(三)河道变迁 |
二、潇河流域的人文环境 |
(一)流域内行政区划沿革 |
(二)流域内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章 1949 年前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则 |
一、明清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程 |
(一)水利建设 |
(二)管理规则 |
二、民国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与管理规程 |
第三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
一、1949 年—1961年 |
(一)组织的筹备及建立 |
(二)组织架构 |
(三)人员情况 |
二、1962 年—1990年 |
(一)组织架构 |
(二)人员情况 |
第四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经费来源及支出 |
一、机构经费来源 |
(一)财政拨款 |
(二)贷款及利息 |
(三)水费征收 |
(四)买卖及副业收入 |
(五)接收经费及杂项 |
二、机构经费支出 |
(一)水利工程费用 |
(二)办公经费(含工资) |
(三)杂费 |
三、机构经费收支情况与财务改革 |
第五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的运行管理 |
一、管理的具体内容 |
(一)水利规划及建设 |
(二)水规的制定 |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 |
二、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
(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二)与群众的关系 |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与地方利益 |
三、管理效果 |
(一)历时性对比 |
(二)共时性对比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一、山西省水利事业水费收支办法(1950 年) |
二、潇河水利委员会灌溉制度规则(1950 年) |
三、潇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方案(1951 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现状 |
1.1 灌区农业灌溉水价、执行水价分析 |
1.2 研究对象及其灌溉制度的确定 |
1.3 水费缺口分析 |
2 山西中型灌区水价存在问题 |
2.1 灌区计量设施不完善 |
2.2 水费征收来源逐年萎缩 |
2.3 水价政策制定欠缺 |
2.4 水费征收存在困难 |
2.5 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有限 |
3 山西中型灌区水价合理化对策探讨 |
3.1 配备完善灌区计量设施 |
3.2 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
3.3 加大农业补偿力度 |
(6)晋中市水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基本情况及保护成效 |
1.1 水资源基本情况 |
1.2 取得成效 |
2 制约因素 |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2.2 水资源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2.3 节水护水意识不强 |
2.4 体制机制不顺 |
3 对策措施 |
3.1 科学规划、论证、配置水资源 |
3.2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3.3 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
3.4 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 |
3.5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3.6 加强水资源综合治理, 推进水生态修复 |
3.7 依靠科技手段, 提高管护水平 |
3.8 理顺体制机制, 提高监管能力 |
4 结语 |
(7)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规制模式 |
2.1 规制含义及分类 |
2.2 自来水产业概念界定、特征及规制必要性分析 |
2.2.1 自来水产业概念界定 |
2.2.2 自来水产业特征分析 |
2.2.3 自来水产业规制必要性分析 |
2.3 自来水产业规制理论基础及模式分析 |
2.3.1 自来水产业规制目标假设 |
2.3.2 自来水产业规制理论基础 |
2.3.3 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案例分析及规制效果检验——以晋中市为例 |
3.1 案例分析 |
3.1.1 自来水产业基本概况 |
3.1.2 自来水产业规制改革演进 |
3.1.3 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分析 |
3.2 规制问题分析及规制效果理论预判 |
3.2.1 进入规制对解决投资压力的影响分析 |
3.2.2 价格规制对促进效率提高的影响分析 |
3.3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效果检验 |
3.3.1 指标说明 |
3.3.2 规制效果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探索 |
4.1 规制体制构建 |
4.2 进入规制 |
4.3 价格规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改革建议 |
5.1 进入规制要解决投资压力 |
5.2 价格规制要促进效率的提高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雨洪管理面临的问题 |
1.1.2. 绿地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思路 |
1.1.3. 设计研究理论发展下的集雨型绿地设计 |
1.1.4. 雨洪模型与城市雨洪调控 |
1.2. 基本概念 |
1.2.1. 半湿润地区 |
1.2.2. 集雨型绿地 |
1.2.3. 设计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集雨型绿地研究进展及实践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实践 |
2.1.1. BMPs最佳雨洪管理措施 |
2.1.2. LID低影响开发理论 |
2.1.3. WSUD水敏性城市设计 |
2.1.4. SUDs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系统 |
2.1.5. 海绵城市 |
2.2. 国内外理论体系的对比分析 |
2.2.1. 雨洪管理框架对比 |
2.2.2. 绿地专项对比 |
2.2.3. 集雨型绿地设计经验与启示 |
2.2.4. 集雨型绿地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
2.3. 本章小结 |
3.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的构建过程 |
3.1. 设计研究概述 |
3.1.1. 设计和设计研究的概念 |
3.1.2. 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 |
3.1.3. 设计研究体系和范畴 |
3.2.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 |
3.2.1.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认识论 |
3.2.2.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实践论 |
3.2.3.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框架 |
3.3.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 |
3.3.1. 集雨型绿地设计的特性 |
3.3.2.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体系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设计问题的构建和设计知识的归纳 |
4.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4.1.1. 绿地基本功能 |
4.1.2. 集雨型绿地雨洪调控的功能要求 |
4.1.3. 雨洪调控目标的确定方法 |
4.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4.2.1. 集雨型绿地设计基本原则 |
4.2.2. 集雨型绿地技术设施的选择及应用 |
4.2.3. 集雨型绿地雨洪调控体系策略 |
4.2.4. 绿地基本功能与雨洪调控体系的结合策略 |
4.2.5. 绿地雨洪调控承载力 |
4.3. 本章小结 |
5. 解决方案的生成、优化、模拟和评价及经验总结 |
5.1. 辅助设计模型 |
5.1.1. 适用于集雨型绿地设计的雨洪模型选择 |
5.1.2. SUSTAIN模型概述 |
5.1.3. SWMM模型概述 |
5.2. 初始方案的生成 |
5.2.1. 现状分析 |
5.2.2. 雨洪管理系统的确定 |
5.2.3. 技术设施的选址布局及规模估算 |
5.2.4. 初始方案的效能评估 |
5.3. 方案的优化 |
5.3.1. 基于成本效益的方案优化 |
5.3.2. 优化方案的调整与完成 |
5.4. 基于SWMM模型的方案效能模拟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模拟 |
5.5. 方案评价体系构建 |
5.5.1. 评价方法综述 |
5.5.2. 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定 |
5.5.3. 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4. 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
5.5.5. 数据的标准化及方案评价 |
5.6. 设计经验的检验与总结 |
5.6.1. 原始经验的检验 |
5.6.2. 新生经验的总结 |
5.7. 小结 |
6. 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实践 |
6.1. 外源雨水型实践——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化带 |
6.1.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6.1.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6.1.3. 初始方案的生成及优化 |
6.1.4. 基于SWMM的方案效能模拟 |
6.1.5. 设计经验的总结 |
6.2. 内源雨水型实践——晋中市社火公园 |
6.2.1. 设计问题的构建 |
6.2.2. 设计知识的归纳 |
6.2.3. 初始方案的生成及优化 |
6.2.4. 基于SWMM的方案效能模拟 |
6.2.5. 设计经验的总结 |
6.3.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对晋中市地表水工程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
1. 1 地表水资源现状 |
1. 2 地表水供水工程 |
1. 3 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
2 地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 对策和措施 |
四、晋中市水价改革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及收入、价格弹性评估[J]. 李治涛,高文程,魏贤达,高文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07)
- [2]PPP模式在山西省污水处理行业实施的研究[D]. 李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4]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D]. 史汶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探析[J]. 许建武. 山西水利, 2019(04)
- [6]晋中市水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J]. 李秀平. 水利技术监督, 2018(04)
- [7]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D]. 王婕.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1)
- [8]半湿润地区集雨型绿地设计研究[D]. 林辰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云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策探析[J]. 张云峰,周彩霞,王树鹏,闵军. 水利发展研究, 2016(07)
- [10]对晋中市地表水工程开发利用的研究[J]. 李秀平. 山西建筑,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