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露莎[1](2020)在《立体绿化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以遵义市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绿地减少,建筑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密集,引起了城市热岛效应(UHI),加剧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并严重地影响了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排放了过多的废气。建筑绿化(即立体绿化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的出现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缓解了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立体绿化设计的地位就更加突显。通过立体绿化融入城市环境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氛围与生存环境。本文着重于立体绿化与商业建筑空间的融合,以立体绿化的多样化的形式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吸引更多的人群聚集,建造一个绿色、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章:本章节系统阐述立体绿化的研究背景、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目前研究发展的现状和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在了解立体绿化的发展背景后,对立体绿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立体绿化在城市应用中的常见形式,为具体实践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对国外两个优秀案例(Menara Mesiniga和Editt塔)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何通过建筑形式与绿植设计的结合来改善其高能耗,空气质量低以及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的不足,例如建筑自然通风处和种植区域的组合,利用建筑的朝向种植植物等。归纳优秀案例的设计方法与要素为实际具体地块的规划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章:具体归纳与总结城市立体绿化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素。在遵循立体绿化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其设计要素,将立体绿化融入建筑空间。在立体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单一的形式表达)、景观的长久性与后期维护的便利性、立体绿化与人的活动方式的融合等。这些理论的阐述为具体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并指引了设计方向。第五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本章以遵义外环路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主要采用三种设计策略(分别为个体变整体、二维变三维以及资源闲置变再利用)将立体绿化带入建筑景观空间,为消费者、商家以及居住人群等打造一个绿色、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空间。它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同时,解决实际地块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活动,将立体绿化作为媒介介入环境、建筑与人三者之间,促进其和谐统一,绿色融合。这种建筑与绿化相结合的方法为中国建筑绿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参考价值,并且立体绿化作为一种新的绿化系统,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立体绿化将会成为建筑与环境、人三者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城市空间与建筑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
甘振涛[2](2020)在《城市典型街谷中不同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街谷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而街谷内由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行驶引起的扬尘严重影响人行道空间的空气质量。相关研究表明,植物绿化具有良好的污染物消减能力,但由于街谷环境相对封闭,不同的街谷空间形态和街道绿化模式会对街谷内污染物的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城市街谷的空间环境,分析不同植物绿化模式对街谷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首先通过文献整理,总结提出植物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途径和影响因素。其次,对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的理论基础和适用性进行验证,证明了该软件采用的浓度场计算模型在城市街谷环境下,对于开展植物与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后,以城市支路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规范导则的查阅,建立具有典型空间特征的城市街谷模型和不同绿化模式,从绿化的空间布局以及单体特征(行道树叶面积密度、叶片类型、株距以及绿篱高度)两个方面探究植物绿化与人行道空间污染物分布的关联性,以期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街谷绿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在静风条件(0.3m/s)下,街谷内人行道空间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位为上阶梯街谷<浅街谷<下阶梯街谷<理想街谷,而微风条件下(3m/s)污染程度为上阶梯街谷<下阶梯街谷<理想街谷<浅街谷。(2)植物绿化的加入并没有改善街谷内人行道空间的空气质量,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街谷的污染程度。(3)对称街谷(浅街谷、理想街谷)中人行道空间污染程度要相对比非对称街谷(上阶梯街谷、下阶梯街谷)严重,但是非对称街谷中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称街谷。(4)行道树叶面积密度的降低以及种植株距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人行道污染浓度,而叶片类型和绿篱高度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选择较大叶片类型植物和提高绿篱高度不利于污染情况的改善。
徐珂迪,邱必云,蔡欢[3](2020)在《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影响了居民身心健康,也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城市发展阶段,我们既要金山银山,重视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城市,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施雨彤[4](2019)在《城市双修视野下的带状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黄山江南新城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格局逐渐遭到破坏,“城市病”现象成为现阶段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双修”理论应运而生。本文选取城市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城市双修”的指导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交叉研究三个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阐明了城市滨水区、滨水带状绿地等相关概念,明晰了具体研究对象。其次结合案例分析获得了滨水带状绿地设计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材料、相关规范对城市空间中带状绿地的构成格局、价值、作用进行研究,总结了其类型、构成要素、在生态修复方面的作用、在城市修补方面的作用。结合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建设状况和发展趋势,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空间、功能评估方法,绿地优化框架以及更新设计策略。同时,结合黄山江南新城滨水带状绿地的规划设计进行检验与修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得出研究结果如下:滨水带状绿地的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需要以生态廊道的整体性与科学性为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首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基于现状条件对滨水带状绿地城市背景、河流流域关系以及总体生态格局与架构体系进行梳理,确定整形状况和发展趋势。其次在中观层面上,从场地区位和空间特质入手,研究场地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内涵,梳理现状植物群落和植物景观,获得场地的优劣势情况,并以城市双修理论为指导建立绿地优化设计框架。最终落到在微观层面上,针对场地的生态修复、环境交互、行为体验、文脉内涵四个方面采取具体优化更新策略,建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滨水带状绿地的自然廊道功能,丰富绿地与水域的交互,过渡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互,丰富参与性空间与互动景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挖掘场地深层次文脉历史。
郑义[5](2019)在《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早在1842年,恩格斯就在他的着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城市体的氧失衡灾害有过一段经典描述。目前,全球范围净耗氧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然严峻,氧气不再是无尽的自然资源。令人遗憾的是,氧失衡问题所受的关注远不如温室气体、雾霾颗粒那么多,空气含氧量作为环境质量的生态表征和公共安全的调控对象所受到的管制也不及绿化率、水土流失率等其他量化指标那么严。根据城市规模、粮食产区、气候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区位条件,对我国74座大型以上城市进行逐一比较,层层筛选,确定盐城市为氧失衡的研究区域。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的框架下,系统的构建了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理论,2000-2015年的研究期内保持盐城市大气运动相对滞留状态,将城市体作为一个密闭的大型空间,就其自身释氧过程与耗氧过程共同作用下收不抵支引发的氧失衡后果进行研究;本文按监测方案,基于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运用文献综述法、全息信息分析法、大数据数理分析法、多模型集成智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生态安全分析、控制和预警。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盐城市的水热条件、作物品种、植被类型、群落格局决定了释氧水平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分异,寒冻、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将使城市抵御氧失衡风险的能力下降。2.工业生产中原煤的燃烧占据了耗氧的绝大份额,氧失衡的主要矛盾是耗氧增量大于释氧增量,产业耗氧强度和经济发展是推动氧失衡成灾的主力;人类活动主导着孕灾环境,使生产能力环境、能源消费环境和土地利用环境等组成部分整体失序,是不安全环境因素的根源。3.建设用地之上完备的物质保障体系吸附着高能耗企业、高产值行业,致灾模型中率定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关系时,将耗氧量全面纳入建设用地范围,研究期平均值为0.02 Tg O/km2/a;基于遥感与生理相结合的改进型CASA模型计算生态系统生产力,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所属的NPP栅格对应释氧情况,研究期平均值分别为0.0019 Tg O/km2/a、0.002 Tg O/km2/a、0.0011 Tg O/km2/a、0.0009 Tg O/km2/a和0.0012 Tg O/km2/a。4.依托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区域氧平衡系数核算氧失衡灾害发生的可能(概率),划分很安全、一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4个等级,识别亭湖、东台、阜宁、响水是氧失衡灾害高发的区域,常年的1、2、11、12月和气候异常波及年份是频发时段;根据灾害动力学,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构建空间关系,辨析点状要素、交通等关键危险源,以及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危害后果。5.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结合政策要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2025年为预期年,抓住孕灾环境载体这条主线开展动态分析,拟出基准、优化、绿色发展3种未来情景,并与灾后、灾中、灾前3个阶段一一对应,发现2025年基准情景(对应灾后)的氧收支逆差为75.25 Tg O,氧平衡系数为0.88%,区域氧气资源进入枯竭期,不到一年时间空气完成缺氧的质变。6.土地的利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借助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模型,以开发控制、分段治理、生态防护、分区减避为分支开展规划控制,发现优化情景会使绝大部分区(县、市)2025年的自然环境好于2015年,建议吸纳;借助多样性评价与设计、连通性评价与设计的同步实施,提出孕灾期的调整方向和成灾期的修复方向,并提出东线沿海滩涂风道、中线通榆运河风道、西线湖泊湿地风道的建设构想;最后从安全发展型城市和人本安全的目标出发,拟提出定位于反馈盐城市氧失衡横向灾变的预警系统。
戴妍[6](2019)在《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以“车本位”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导致职住的不平衡,城市道路空间机动车的拥堵,城市步行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城市步行功能空间规划的不重视是诱发城市道路空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鼓励步行行为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本次文章注重发掘步行活动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城市步行空间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对步行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提高城市步行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次研究选取步行行为活动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行为活动特征表现,归纳总结出通行与通勤步行活动、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关交往步行活动、精神文化追求步行活动三大类。以此发掘每种类型的步行行为活动的需求特征,即对步行路径的便捷度需求、步行空间环境的适宜度需求、步行空间文化情感满意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步行空间活动研究在路径便捷度、空间适宜度、情感满意度三个层面的研究方向目标。其次,作为承载步行行为活动发生的户外空间,如何判定步行空间是否适宜行为活动的发生。这里引入“绩效”的研究理念探究步行空间的活动效果,为城市步行空间规划研究思路提供依据。根据行为活动特征和需求,归纳总结出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路径便捷度绩效、空间适宜度绩效、情感满意度绩效。以重庆市沙坪坝和南岸板块为研究范围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前文的三个层面的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描述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采用GIS空间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以及李克特量表满意度分析方法度量研究区域每个影响因素的指标特点。包括路径便捷度层面的道路网络规划、交通站点布置、功能兴趣点POI因素;空间适宜度层面的植物绿化、界面密度、街区尺度因素;情感满意度层面的宜读感、归属感、愉悦感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步行空间的活动绩效研究评定,通过计算和调研获取的数据,来衡量两个片区步行行为活动绩效的大小。其中路径便捷度绩效以步行最小抗阻的可达性指标来衡量,空间适宜度以人群活动的热力值密度指标结合步行活动的时间和种类特征来衡量,以及感知上的情感体验满意度指标来评定步行空间中步行活动的绩效。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制定步行空间规划策略,完善城市形态的研究途径和城市步行设计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上述分析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为实际的步行空间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姜政云[7](2019)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评估及提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种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各大城市都开始致力于城市生态建设以及城市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韧性理念由此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本文所阐述的城市生态韧性理论是以韧性理论为基础的对城市生态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通过对其内涵、特性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梳理,总结生态韧性的关键要素以及建设框架,并选择西北地区的生态新区建设示范点——西安浐灞生态区作为评估对象,通过对浐灞生态区进行城市生态韧性现状分析总结问题,基于这些现状问题设计城市生态韧性评估量化方法,并针对潜在的城市问题和建设不足之处提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城市生态韧性提升规划策略。论文主要包括五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基于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城市污染等问题,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的思路转变和对策——城市生态韧性理论。第二部分:城市生态韧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章。首先对城市生态韧性理论的发展以及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态韧性理论的内涵、动力机制模型以及关键要素等的基础研究。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根据第二部分所总结的城市生态韧性的动力机制以及关键要素,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资源配置以及环境治理四个层面对浐灞生态区的城市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从现状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浐灞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较为明显,但空气质量较差,水体治理方面仍有待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公共交通以及通讯等设施的完善程度仍需提升;但能源消耗量仍然较大,非化石能源使用占比不高;环境治理效率仍需提高。依据以上总结的几方面现状生态韧性问题,进行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评估指标的筛选以及评估方法的构建。第四部分:包括论文第四章,首先通过筛选城市生态研究的常用评估方法,确定选用层次分析法以及综合评价法进行城市生态韧性评估的量化研究。并以城市生态韧性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综述法以及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现状问题对评估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和说明,从而设计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终用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指数计算模型。其次,运用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方法对浐灞生态区2010年至2017年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情况以及城市环境治理四个方面的韧性建设状况进行指标数据统计以及评估指数的计算,通过数据分析总结浐灞生态区近八年的城市生态韧性变化情况。第五部分:根据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量化评估计算结果及其变化情况,发掘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潜力,从空间规划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分别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以及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提出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具体提升规划策略。
付慧萍[8](2019)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受到全球人民的关注,但从目前来看,环境仍在持续恶化,顽固的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新型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环境修复与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长远来看,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以环境教育为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法,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设计了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并完成了实际教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通过对初中生物教材的分析挖掘,总结出了可以进行环境教育的素材,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实现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访谈法对乌市32中35名教师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教育执行力度进行了解,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乌市32中七年级三个班117人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行为变化的测定。通过案例法,设计案例和实施教学,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教师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教育执行力度访谈结果显示:教师整体的环境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力度明显不足;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前测后测成绩结果显示: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一方面学生对于环境渗透学科的偏好程度发生了变化,对于生物学科的认可度及价值的理解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环境意识显着提高(P<0.05),同时,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明显增加(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及课外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看出渗透环境教育能够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生物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本次研究,希望为未来的环境保护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吕帅震[9](2019)在《生态绿植在建筑外立面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张,建筑层数逐步增高、建筑密度不断加大、交通压力日益繁重,但是城市绿化的发展却是成反比例函数增长,这是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口激增与地面绿化缩水等问题,使得人们需要另寻方案来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植被的需求,在建筑外立面体中发展生态绿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选方案之一。建筑立体绿化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多姿多彩的新形象,而且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备受城市管理者、设计者与使用者的青睐,也是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生态绿植在建筑外立面体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建筑外立面体生态绿植的构成要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建造技术,对建筑外立面体生态绿植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讨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国内绿化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从立体绿化结合建筑外立面的整体设计入手,讨论材质虚实对比、光影动态变化、色彩表现、建筑高度差异等因素对建筑外立面形成新的整体效果,分析建筑外立面与立体绿化结合的适宜方式。最后,在现存的绿化技术基础上对建筑外立面的生成方式进行了剖析,依据绿化种植生长过程中对建筑墙面产生的耐久性、渗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城市环境中建筑立体绿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付婧[10](2019)在《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现代都市农业理念的大力发展与深化的推动下,城市屋顶菜园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潮流化绿色生活方式。在以前的屋顶绿化基础上,将菜园的因素加在其中,让人们在屋顶的有限地域内,创造合理的绿色菜园。在经济社会极大繁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在最便捷的条件下能够享受到乡村野趣成为大多数都市居民的最大诉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采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和实例研究法,以都市农业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区域地理学等多学科原理,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理念下的屋顶绿化系统,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规划对屋顶菜园策略和智能化体系作以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屋顶菜园的内涵、原则以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都市农业背景下的屋顶菜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与城市工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屋顶菜园主要向着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的方向稳步迈进,在整个经济发展与城市绿化的建设大潮中,通过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逐渐成为屋顶绿化模式的典型代表。(2)在理论基础上,提出针对屋顶菜园农业的策略和智能化体系,结合上海以及南京等地现已趋向成熟的屋顶菜园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态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景观艺术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与实际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为未来屋顶菜园的建设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3)本文运用实际勘测的手段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调查,以其第二住院楼的屋顶为例,进行城市屋顶菜园的方案设计。该方案中,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手法融入其中,做了整个菜园的功能分区,又结合中医药文化中“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元素的特性,以融合变形的景观设计手法,将“阴阳八卦阵”的灵感来源进行了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形设计。最后做了方案总结并得出设计探究的结论。同时,在整个城市屋顶菜园的设计中也从一定程度上突出都市农业理念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以期将其应用在当代城市的建设中,成为一种可实现且具有生产意义的都市农业经营方式,为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总而言之,作为都市农业的新型实践模式——屋顶菜园将会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突出代表,在未来城市化建设以及新时代农业发展中贡献力量。
二、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立体绿化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以遵义市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目前研究发展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立体绿化相关概念论述 |
2.1 基本概念介绍 |
2.1.1 立体绿化 |
2.1.2 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的异同 |
2.2 立体绿化的常用形式 |
2.2.1 模块式 |
2.2.2 铺贴式 |
2.2.3 攀爬或垂吊式 |
2.2.4 摆花式 |
2.2.5 布袋式 |
2.3 立体绿化的作用及意义 |
第3章 城市立体绿化的案例分析 |
3.1 梅那拉·梅西加尼亚大楼(Menara Mesiniaga)——建筑形式与绿植 |
3.1.1 节能减排 |
3.1.2 改善空气质量 |
3.2 Editt塔——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 |
3.2.1 雨水回收再利用过程 |
3.2.2 绿植净化系统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
4.1 城市立体绿化的设计原则 |
4.1.1 因地制宜 |
4.1.2 生态和谐 |
4.1.3 空间融合 |
4.1.4 可持续性发展 |
4.1.5 经济适用与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
4.1.6 节能减排 |
4.2 城市立体绿化的设计要素 |
4.2.1 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的审美价值 |
4.2.2 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 |
4.2.3 城市立体绿化设计的种植形式与后期维护 |
第5章 以遵义外环路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 |
5.1 场地区位分析 |
5.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5.2.1 场地优势 |
5.2.2 场地劣势 |
5.3 人群活动分析 |
5.4 设计概念及主题——绿·融合 |
5.5 遵义外环路东方大道商圈的具体立体绿化设计 |
5.5.1 个体变整体 |
5.5.2 二维变三维 |
5.5.3 资源的闲置变再利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城市典型街谷中不同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街谷 |
1.2.2 绿化模式 |
1.2.3 污染物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实地测量研究 |
1.3.2 风洞试验研究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3.4 文献综述小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植物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2.1 植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途径 |
2.1.1 直接途径 |
2.1.2 间接途径 |
2.2 植物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因素 |
2.2.1 内部因素 |
2.2.2 外部因素 |
2.3 影响因子的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的适用性研究 |
3.1 三维微气候软件ENVI-met |
3.1.1 模型简介 |
3.1.2 数学模型简介及分析 |
3.2 软件的模拟优势分析 |
3.2.1 植物模拟优势 |
3.2.2 污染物模拟优势 |
3.3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计算效能分析 |
3.3.1 实验模型及实验组设置 |
3.3.2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4 污染物计算过程中街谷场景信息的分析 |
3.4.1 场景信息总结 |
3.4.2 实验模型及实验组设置 |
3.4.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5 植物特征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3.5.1 影响因子 |
3.5.2 实验模型及实验组设置 |
3.5.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6 ENVI-met研究适用性论证 |
3.6.1 研究区域概况 |
3.6.2 现场观测实验设计 |
3.6.3 软件模拟 |
3.6.4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实验过程 |
4.1 研究方法 |
4.1.1 植物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浓度场的影响 |
4.1.2 ENVI-met中植物模型的作用方式 |
4.1.3 街谷不同绿化模式对人行道空间空气质量的影响 |
4.1.4 模型的验证和关联性 |
4.2 城市街谷数值模拟平台构建 |
4.2.1 街谷典型理想模型构建 |
4.2.2 街谷绿化模式设置 |
4.2.3 污染源参数设置 |
4.2.4 模拟时间及输出时间的选择 |
4.2.5 环境参数设置 |
4.3 研究实验组设置 |
4.3.1 不同绿化植物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街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3.2 不同绿化植物的单体特征因子对街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不同绿化植物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街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1 不同街谷形式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2 浅街谷下绿化空间布局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3 “上阶梯”街谷下绿化配置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4 “下阶梯”街谷下绿化配置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5 理想街谷下绿化配置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1.6 不同绿化模式对浓度场分布影响的总结 |
5.1.7 本节小结 |
5.2 不同绿化植物的单体特征因子对街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2.1 行道树叶面积密度LAD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2.2 行道树叶片类型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2.3 行道树株距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2.4 绿篱高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5.2.5 本节小结 |
5.3 基于街谷人行道空间空气质量优化的绿化提升策略 |
5.3.1 不同街谷形式下绿化模式的选择 |
5.3.2 理想城市街谷内绿化植物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ENVI-met模型公式 |
附录2 采样日逐时温湿度气象数据详表 |
附录3 污染源逐时排放速率数据表 |
附录4 实验中涉及气象日逐时温湿度气象数据详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
(一)水污染 |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
(三)大气污染 |
(四)噪音污染 |
(五)其他污染 |
二、解决城市污染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
(一)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
(二)加强城市环境管理 |
1.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2. 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机制 |
3. 营造绿色空间 |
4. 推进固废综合利用 |
(三)生态优先,优化城市发展规划 |
(四)加强现有污染问题治理 |
三、结束语 |
(4)城市双修视野下的带状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黄山江南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发展背景与“城市病”现状 |
1.1.2 带状绿地更新激活的必要性 |
1.1.3 “城市双修”对于城市绿地新格局的影响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双修 |
1.2.2 城市带状绿地 |
1.2.3 城市滨水区与滨水带状绿地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双修”理论研究综述 |
1.3.1.1 国外“城市双修”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成果 |
1.3.1.2 国内“城市双修”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相关研究综述 |
1.3.2.1 国外滨水带状绿地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成果 |
1.3.2.2 国内滨水带状绿地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成果 |
1.3.3 黄山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理论研究 |
1.5.2 实践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城市双修”相关理论 |
2.1.1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
2.1.2 触媒理论 |
2.2 滨水带状绿地相关理论 |
2.2.1 城市意象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城市双修”及带状绿地空间修复更新相关案例 |
2.3.1 美国猎人角南水滨公园 |
2.3.1.1 项目基本情况 |
2.3.1.2 项目特色 |
2.3.1.3 经验总结 |
2.3.2 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 |
2.3.2.1 项目背景 |
2.3.2.2 项目特色 |
2.3.2.3 经验总结 |
2.3.3 伦敦帕丁顿滨水区修复设计 |
2.3.3.1 项目背景 |
2.3.3.2 项目特色 |
2.3.3.3 经验总结 |
2.3.4 案例总结 |
3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空间中带状绿地的构成格局及价值定位 |
3.1 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空间与绿地系统框架 |
3.2 城市绿地系统构成 |
3.3 城市带状绿地的结构与框架体系 |
3.3.1 城市带状绿地构成要素 |
3.3.2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特征 |
3.3.3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体系 |
3.4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 |
3.4.1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分类 |
3.4.1.1 按功能类型分类 |
3.4.1.2 按布局模式分类 |
3.4.1.3 按空间结构分类 |
3.4.2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实体构成 |
3.4.3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构成要素 |
3.4.3.1 生态要素 |
3.4.3.2 景观要素 |
3.4.3.3 社会要素 |
3.4.3.4 文化要素 |
3.5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对于城市的价值 |
3.5.1 城市发展与城市滨水区 |
3.5.2 滨水带状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 |
3.5.3 滨水带状绿地的生态修复功能 |
3.5.3.1 放氧固氮,净化隔离 |
3.5.3.2 调蓄雨水,防洪减灾 |
3.5.3.3 改善城市小气候 |
3.5.3.4 维持生物多样性 |
3.5.4 滨水带状绿地的城市修补作用 |
3.5.4.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修补 |
3.5.4.2 城市蓝色基础设施修补 |
3.5.4.3 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修补 |
3.5.4.4 城市文化内涵修补 |
3.6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对于城市的生态与功能定位 |
4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优化更新设计方法 |
4.1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4.1.1 现状问题 |
4.1.1.1 滨水带状绿地与城市安全 |
4.1.1.2 滨水带状绿地与城市生态 |
4.1.1.3 滨水带状绿地与城市景观 |
4.1.1.4 滨水带状绿地与城市内涵 |
4.1.2 发展趋势 |
4.2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现状空间与功能评估要素分析 |
4.2.1 宏观层面 |
4.2.1.1 城市背景,流域关系 |
4.2.1.2 生态格局,架构体系 |
4.2.2 中观层面 |
4.2.2.1 绿地区位,价值导向 |
4.2.2.2 空间特质,交互关系 |
4.2.2.3 文化内涵,社会特质 |
4.2.3 微观层面 |
4.2.3.1 植物群落,自然属性 |
4.2.3.2 景观空间,人工干预 |
4.2.3.3 承载功能,修补城市 |
4.3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优化框架 |
4.4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优化设计基本原则 |
4.5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优化目标 |
4.6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更新设计策略 |
4.6.1 生态修复优化更新设计策略 |
4.6.1.1 建构稳定的生态系统 |
4.6.1.2 修复水体改善水质 |
4.6.1.3 修复自然廊道功能 |
4.6.2 环境交互优化更新设计策略 |
4.6.2.1 丰富绿地与水域的交互 |
4.6.2.2 过渡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互 |
4.6.3 行为体验优化更新设计策略 |
4.6.4 文脉内涵优化更新设计策略 |
5 安徽黄山屯溪江南新城带状绿地更新设计研究 |
5.1 现状分析 |
5.1.1 宏观层面 |
5.1.1.1 城市背景与流域关系 |
5.1.1.2 生态格局,架构体系 |
5.1.2 中观层面 |
5.1.2.1 绿地区位,价值导向 |
5.1.2.2 空间特质,交互关系 |
5.1.2.3 文化内涵,社会特质 |
5.1.3 微观层面 |
5.1.3.1 植物群落,自然属性 |
5.1.3.2 景观空间,人工干预 |
5.1.3.3 承载功能,修补城市 |
5.2 规划背景与优劣势分析 |
5.2.1 上位规划解读 |
5.2.2 优势条件 |
5.2.3 问题总结 |
5.2.3.1 生态方面 |
5.2.3.2 城市功能方面 |
5.3 整体设计 |
5.3.1 主题 |
5.3.2 分区 |
5.4 带状绿地更新设计策略应用 |
5.4.1 互动景观区 |
5.4.2 门户与南滨江展示区 |
5.4.3 市民游赏区 |
5.4.4 江滩漫步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生态专项设计 |
5.5.2 植物专项设计 |
5.5.3 一级堤坝专项设计 |
5.5.4 驳岸专项设计 |
5.5.5 竖向设计 |
5.5.6 Logo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清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氧气的释放与消耗 |
1.2.2 致灾机理研究 |
1.2.3 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
1.2.4 城市生态安全控制措施 |
1.2.5 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
1.2.6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作用的理论架构 |
2.1 城市发展遵循的安全原理 |
2.1.1 安全科学原理 |
2.1.2 生态安全原理 |
2.1.3 土地利用安全理论 |
2.1.4 安全法制理论 |
2.1.5 能源安全理论 |
2.1.6 灾害链理论 |
2.2 氧循环理论 |
2.2.1 氧气的生产 |
2.2.2 氧平衡 |
2.2.3 氧气资源的枯竭 |
2.3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1 建设用地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2 植被覆盖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3 农业景观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4 城乡“生命共同体”对氧失衡的作用 |
2.4 氧失衡识别和概率估算 |
2.4.1 氧失衡的识别条件和识别项目 |
2.4.2 氧失衡的识别区域和识别方式 |
2.4.3 氧失衡的概率估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氧失衡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监测方案与数据处理 |
3.2.1 氧含量的监测方案 |
3.2.2 氧含量的数量处理 |
3.3 盐城市氧释放特征 |
3.3.1 氧释放量的计算 |
3.3.2 盐城市氧释放的月度特征 |
3.3.3 盐城市氧释放的季度特征 |
3.3.4 盐城市氧释放的年度特征 |
3.3.5 盐城市氧释放的区域特征 |
3.4 盐城市氧消耗特征 |
3.4.1 氧消耗量的计算 |
3.4.2 盐城市氧消耗的时空特征 |
3.5 盐城市氧的动态收支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失衡致灾的机理与模型 |
4.1 孕灾环境特征 |
4.1.1 生产能力环境(NPP) |
4.1.2 能源消费环境 |
4.1.3 土地利用环境 |
4.2 氧失衡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氧气释放的因素 |
4.2.2 影响氧气消耗的因素 |
4.3 氧失衡的致灾模型 |
4.3.1 致灾结构解析 |
4.3.2 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的关系率定 |
4.3.3 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
5.1 安全分析 |
5.1.1 安全等级划分 |
5.1.2 高发区域识别 |
5.1.3 频发时段识别 |
5.2 危害分析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危险源辨识 |
5.2.3 危害后果辨识 |
5.2.4 精度检验 |
5.3 动态分析 |
5.3.1 算法概述 |
5.3.2 孕灾环境载体的动态分析 |
5.3.3 氧失衡灾变过程的动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控制与预警 |
6.1 规划控制 |
6.1.1 步骤概述 |
6.1.2 开发控制 |
6.1.3 分段治理 |
6.1.4 生态防护 |
6.1.5 分区减避 |
6.2 景观设计 |
6.2.1 多样性评价与设计 |
6.2.2 连通性评价与设计 |
6.3 预警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目标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发展的新机遇 |
1.1.2 地区“问题导向”层面——城市步行空间存在的严峻问题 |
1.1.3 专业“需求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步行空间的概念内涵 |
1.2.2 步行行为活动解析 |
1.2.3 步行活动的绩效解释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相关理论研究 |
1.3.2 相关实践研究 |
1.3.3 研究启示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步行行为活动视角研究 |
2.1 步行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
2.1.1 步行活动的出行目的 |
2.1.2 步行活动的出行距离 |
2.1.3 步行活动的出行时间 |
2.1.4 步行活动的出行频率 |
2.2 步行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
2.2.1 对出行路径的便捷性需求 |
2.2.2 对出行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
2.2.3 对出行场所的情感性需求 |
2.3 步行行为活动发展目标 |
2.3.1 路径便捷性层面:适宜公交导向与慢行 |
2.3.2 空间适宜性层面:容纳多种活动与功能 |
2.3.3 情感满意度层面:营造各自情感与个性 |
2.4 小结 |
3 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 |
3.1 绩效理论的来源 |
3.2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因素 |
3.2.1 路径便捷度绩效 |
3.2.2 空间适宜度绩效 |
3.2.3 情感满意度绩效 |
3.3 研究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总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要素度量 |
4.1 研究现状概况 |
4.1.1 重庆市主城区风貌特色 |
4.1.2 研究区域概况 |
4.1.3 研究区域步行空间特征 |
4.2 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
4.2.1 研究依据 |
4.2.2 数据分析方法 |
4.2.3 数据来源和处理技术 |
4.3 通行与通勤路径便捷度绩效 |
4.3.1 空间便捷性 |
4.3.2 目的地可达性 |
4.3.3 研究结论 |
4.4 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共活动空间适宜度绩效 |
4.4.1 可步行性 |
4.4.2 功用性 |
4.4.3 研究结论 |
4.5 精神文化追求的场所情感满意度绩效 |
4.5.1 宜读感 |
4.5.2 归属感 |
4.5.3 愉悦感 |
4.5.4 研究结论 |
4.6 城市步行空间对步行活动的影响要素总结 |
5 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评价 |
5.1 基于步行效率的路径便捷度绩效 |
5.1.1 路径便捷度的评价 |
5.1.2 步行网络指标与步行空间可达绩效相关性 |
5.1.3 步行环境影响的空间可达分析总结 |
5.2 基于步行活动的空间适宜度绩效 |
5.2.1 空间适宜度的评价 |
5.2.2 街道品质因素与步行场所体验绩效相关性 |
5.2.3 步行环境影响的场所体验分析总结 |
5.3 基于步行情感感知的情感满意度绩效 |
5.3.1 情感满意度的评价 |
5.3.2 情感需求指标与步行情感感知绩效相关性 |
5.3.3 步行环境影响的情感感知分析总结 |
5.4 小结 |
6 城市步行环境优化提升策略 |
6.1 便捷可达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1.1 提倡以人本主义为引导的路网密度 |
6.1.2 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功能混合 |
6.1.3 规划以日常服务为主导的功能设施 |
6.2 空间适宜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2.1 提供丰富多样景观绿地,塑造高品质空间环境 |
6.2.2 打造连续开放街道界面,提升街区活力 |
6.2.3 设计合理街道空间尺度,创造宜人街区 |
6.3 情感满足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3.1 增强步行空间“文化”感 |
6.3.2 提升步行空间“归属”感 |
6.3.3 营造步行空间“意象”感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C 问卷1——步行行为活动的总体特征研究 |
D 问卷2——步行空间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
E 问卷3——重庆市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7)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评估及提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框架 |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确定 |
1.5.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1.5.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6 概念内涵 |
1.6.1 城市韧性 |
1.6.2 城市生态 |
1.6.3 城市生态韧性 |
1.6.4 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
1.6.5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生态韧性基础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生态韧性理论研究 |
2.1.2 国内生态韧性理论研究 |
2.1.3 研究综述小结 |
2.2 城市生态韧性建设典型案例综述 |
2.2.1 韧性景观: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2.2.2 生态韧性治理:湖北省黄石市韧性城市建设实践 |
2.2.3 案例综述小结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韧性城市理论 |
2.3.2 韧性景观研究 |
2.3.3 其他相关理论发展 |
2.4 城市生态韧性理论概述 |
2.4.1 概念认知 |
2.4.2 特性解析 |
2.4.3 关键要素 |
2.4.4 作用机制 |
2.4.5 理论概述小结 |
2.5 城市生态韧性规划设计框架 |
2.5.1 对象:城市生态环境 |
2.5.2 城市生态韧性的影响要素 |
2.5.3 城市生态韧性建设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现状分析 |
3.1 城市生态韧性评估对象的选取 |
3.1.1 评估对象选取标准 |
3.1.2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典型性 |
3.2 浐灞生态区概况分析 |
3.2.1 自然地理基础 |
3.2.2 经济社会条件 |
3.2.3 生态格局及其特征 |
3.2.4 管理与规划概况 |
3.3 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现状分析 |
3.3.1 生态环境韧性 |
3.3.2 基础设施韧性 |
3.3.3 资源配置韧性 |
3.3.4 环境治理韧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浐灞生态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方法及应用 |
4.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4.1.1 常用评估方法 |
4.1.2 评估方法的选择依据 |
4.1.3 所选评估方法与所进行的评估的耦合性分析 |
4.2 评估指标的选择 |
4.2.1 指标体系借鉴的依据及方法的选择 |
4.2.2 评估内容和目的 |
4.2.3 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方法的思路构建 |
4.2.4 评估指标的选择依据 |
4.2.5 文献法提取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指标 |
4.2.6 评估指标筛选及指标说明 |
4.3 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方法设计 |
4.3.1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4.3.3 建立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指标计算模型 |
4.4 浐灞生态区生态韧性评估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4.4.1 生态环境韧性评估指标 |
4.4.2 基础设施韧性评估指标 |
4.4.3 资源配置韧性评估指标 |
4.4.4 环境治理韧性评估指标 |
4.4.5 浐灞生态区生态韧性指数总体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
5.1 生态环境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
5.1.1 建设城市森林 |
5.1.2 建设生态绿廊,打造城市生态网络 |
5.1.3 打造城市通风廊道,降热减霾 |
5.1.4 提升道路绿化 |
5.1.5 充分利用立体绿化设计方法 |
5.1.6 合理的植物配置 |
5.2 基础设施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
5.2.1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
5.2.2 合理规划自行车系统 |
5.2.3 完善步行系统,提升步行环境 |
5.3 资源配置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
5.3.1 推动绿色能源研发与利用 |
5.3.2 建设海绵城市,完善水资源利用体系 |
5.3.3 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
5.4 环境治理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
5.4.1 “3R”原则的运用 |
5.4.2 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监测系统 |
5.4.3 智慧的公共政策引导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8)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环境教育概况 |
1.2.1 国外环境教育概述 |
1.2.2 国内环境教育概述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3.1 文献法 |
3.2 访谈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4 案例实施法 |
3.5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
3.5.1 七年级上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
3.5.2 七年级下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
3.5.3 八年级上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
3.5.4 八年级下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
4 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 |
4.1 教学设计的实施 |
4.1.1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
4.1.2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
4.2 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 |
4.2.1 学习“零垃圾”的生活方式 |
4.2.2 开设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
4.2.3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并实施环保活动 |
4.2.4 鼓励学生设计环保公益广告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教学设计分析 |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教学反思 |
5.2.1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矛盾 |
5.2.2 本次教学实践研究存在的不足 |
5.3 建议 |
5.3.1 对教师的建议 |
5.3.2 对学生的建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乌市32中七年级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前测-后测问卷及赋分 |
附录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
附录4 《垃圾分类小知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生态绿植在建筑外立面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立体绿化概述 |
2.1 立体绿化构成要素 |
2.2 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2.3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 立体绿化项目实施流程及功能分析 |
3.1 方案实施流程 |
3.2 生态绿植功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立体绿化结合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分析 |
4.1 植物与墙面、窗户之间的材质对比 |
4.2 光影与动态变化 |
4.3 不同颜色的植物与建筑外立面色彩的对比 |
4.4 建筑高度对立体绿化的影响 |
4.5 建筑外立面与立体绿化结合的适宜方式 |
4.6 本章小结 |
5 立体绿化对建筑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
5.1 绿化种植对建筑墙面的耐久性影响分析 |
5.2 耐久性解决对策 |
5.3 绿化种植对建筑墙面的渗透影响分析 |
5.4 防渗漏的技术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稀缺 |
1.1.2 城市环境污染 |
1.1.3 城市化问题 |
1.1.4 都市农业兴起 |
1.1.5 景观市场功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屋顶绿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屋顶菜园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现代都市农业 |
2.1.2 屋顶绿化 |
2.1.3 屋顶菜园 |
2.1.4 农业循环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都市农业研究 |
2.2.1 都市农业的内涵 |
2.2.2 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起源 |
2.2.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2.4 现代都市农业的特征 |
2.2.5 都市农业的发展分析 |
2.2.6 都市农业发展的必需要素 |
2.2.7 都市农业现阶段的发展难题 |
2.2.8 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 屋顶菜园研究 |
2.3.1 屋顶菜园的内涵及功能 |
2.3.2 屋顶菜园的发展历程 |
2.3.3 屋顶菜园与其他屋顶绿化的比较分析 |
2.3.4 屋顶菜园的优势和局限 |
2.3.5 屋顶菜园的设计意义 |
2.3.6 屋顶菜园的规划理念及原则 |
2.3.7 屋顶菜园的功能结构和整体布局 |
2.3.8 屋顶菜园的效益 |
2.3.9 屋顶菜园的发展策略研究 |
3 屋顶菜园案例设计 |
3.1 背景条件分析 |
3.1.1 地理位置 |
3.1.2 优势分析 |
3.2 规划构思及定位 |
3.2.1 设计理念 |
3.2.2 设计目的 |
3.3 规划布局 |
3.3.1 概念设计 |
3.3.2 总体布局 |
3.3.3 分区规划 |
3.4 承重设计 |
3.5 灌排水设计 |
3.6 栽培技术 |
3.7 蔬果选择 |
3.8 交通系统规划 |
3.9 景观小品设计 |
3.9.1 核心节点 |
3.9.2 技术要素 |
3.9.3 微缩蔬菜迷宫 |
3.10 铺装设计 |
3.11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来源 |
附录B |
致谢 |
四、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立体绿化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以遵义市东方大道商圈立体绿化设计为例[D]. 李露莎.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2)
- [2]城市典型街谷中不同绿化模式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甘振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J]. 徐珂迪,邱必云,蔡欢. 区域治理, 2020(02)
- [4]城市双修视野下的带状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黄山江南新城为例[D]. 施雨彤.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郑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6]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戴妍. 重庆大学, 2019(01)
- [7]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生态韧性评估及提升规划策略研究[D]. 姜政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D]. 付慧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9]生态绿植在建筑外立面体中的应用研究[D]. 吕帅震. 三峡大学, 2019(06)
- [10]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D]. 付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