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新观念新视角指导新闻报道——试析沈阳日报系列经济述评《西部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麟[1](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张婷鹤[2](2019)在《《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工农业基地。近年来,东北三省的增长率一直处于各省的底部,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因东北地区对我国的粮食、生态、国防和能源等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关乎我国发展大局。2003年起从时任国家副总理温家宝“三入东北”拉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序幕,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实地调研,“东北振兴”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决策。新闻媒体在进行政策性报道以及宣传性报道过程中,也通过对报道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来凸显特定的价值取向。人们对东北振兴的政策与经济上的解读大都来自大众传媒,媒体要为其所发内容负责,重视其社会影响,发挥自身特殊作用。本文即通过研究《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内容、特点、不足以及提出推助策略为以后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提供启示。论文的基本框架是:搜集整理2003年-2018年《辽宁日报》(以下称《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文本并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我国其他省级报纸新闻报道的相关情况加以参照,据此揭示《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的价值意义,并结合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和提升此方面新闻报道的策略。全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相关文献综述、阐述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主要内容等。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辽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进行整体的介绍和分析,对《辽报》的该类报道的报道方式、文本内容、报道倾向,以及关注角度,进行数据方面的分析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二章,阐述《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影响。从媒体对于国家政策宣传与解读等视角,考察《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对于实践中东北振兴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影响。认为《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媒介在东北振兴中的角色是重要的,起的作用是强大的,并具体阐述了这方面的三个结论。第三章,分析《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缺失和不足,构建并论述完善和提升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策略。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得出一定结论。对《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进行系统地分析,对其内容倾向进行归纳;对其体裁运用、角度选择,以及传播效果和影响进行确定;揭示《辽报》在关于东北振兴的研究报道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全方位地对《辽报》东北振兴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和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杜立芳[3](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提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时静[4](2016)在《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全媒体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媒体不光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还引发起媒介生态的“风暴”。在这场“风暴”中,传统报业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读者不断递减,收入每况愈下,新闻发布和市场运营的主体地位早已不见,遭遇瓶颈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困境,越来越多的报业开始觉醒,以锐意革新的姿态尝试转型和改变。全媒体供应商倡导“全业态、全覆盖”、“一次生产,多渠道发布”的业务理念正好契合报业求变的急切心理,再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辅佐,传统报业纷纷开启了全媒体转型的探索实践。《内蒙古日报》作为内蒙古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开启全媒体转型除了扭转自己的生存困境外,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就全国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建设水平非常落后,属于传媒发展的第三方阵。因此, 《内蒙古日报》要用自身的转型实践为本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媒体的未来发展探寻出路并提供参照。本文以《内蒙古日报》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当前的全媒体转型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了其在全媒体转型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提出了展开《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研究命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归纳了《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研究的意义;概括总结了当前关于报业全媒体转型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本论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报业全媒体转型概述。在这部分中,首先对全媒体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之间的关系及彼此的特征。其次,从技术、受众、经济、政策四方面分析了报业开展全媒体转型的推动因素。最后通过列举多家报业的转型实践情况来说明报业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第三部分,全媒体格局下《内蒙古日报》的转型策略及路径选择。本部分主要对《内蒙古日报》高层领导的深度访谈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先是对《内蒙古日报》开展全媒体转型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说明,接着叙述了《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宏观策略以及具体实践的路径。第四部分,《内蒙古日报》全媒体新闻生产机制。本部分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两个时间节点对《内蒙古日报》当前的全媒体新闻生产情况进行客观测量,通过其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和纸媒平台上的内容呈现,概括总结了当前《内蒙古日报》在全媒体新闻生产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五部分,基于“内蒙古日报人”的全媒体素养调查。本部分通过发放问卷来调查《内蒙古日报》当前的全媒体转型对编辑记者观念上的影响情况,并从积极与消极方面展示调查的结果。第六部分,《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问题和对策。本部分通过总结全文列举了当前《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在新闻观念、受众、运营和人才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随后从树立融合新闻理念、重视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组织沟通、拓展盈利渠道五方面为《内蒙古日报》提出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应对之策。
吴明微[5](2016)在《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行业场中孕育的劳动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尘封于边角地带、少人问津的状况。而笔者自幼生长在产煤城市、对煤矿工人及其音乐文化十分熟悉,因此,出于情感动机及学术动机,选择我国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课题并非是宏大叙事般地对我国各地区煤矿劳动音乐的音乐本体及文化进行研究,也不是纯粹按照年代顺序对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而是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整合、分类,紧紧地围绕本文“话语”研究视角所进行的理论反思。本文借鉴西方后现代的话语理论及话语批判分析法、文献法、田野调查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各话语主体建构、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进行挖掘,探究这些音乐事项的文化内涵、功能、特征以及各话语主体的建构意图、建构方式等,试图进一步阐释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各话语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最终构想出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的理想话语模式,同时以小见大,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高翠欣[6](2014)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分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雷锋精神教育,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历史阶段是21世纪的新时期。论文详细回答了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什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什么教育(价值、意义)、教育什么(目标、内容)和怎么教育(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雷锋精神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趋势和研究存在的不足,随后说明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论文对雷锋精神、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的界定,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的归纳,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的探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方法与路径体系的构建等可以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二是,论文提出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可以丰富和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论文归纳了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特点,考察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包括雷锋精神概念、内涵、本质(实质)和核心、特征、思想渊源、时代价值、弘扬路径以及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检索了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学术界对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面的专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问题,其研究成果是对雷锋精神教育研究的补充和深化。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和逻辑前提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概述了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界定了雷锋和雷锋精神等关键概念;讨论了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基本特征并确定了雷锋精神内涵、辨析了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等几对概念。本文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言行实质为基本内容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化和系统化的雷锋式先进群体言行的理论总结。它具有实践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人本性五个特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雷锋精神的三大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是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最后对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辨析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几对概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雷锋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是本论文的逻辑前提。第三章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总结了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归纳了雷锋精神教育历程中表现的三个主要特点:教育理念上由单向利他的“以他为本”转向互利共赢的“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上由单一层次纯粹的“学雷锋做好事”到多层次生活化的学雷锋以及实践方式上由简单模仿雷锋的外在行为转为努力学习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与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及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等四个历史启示。最后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对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培育国家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在微观角度,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培养个体政治素质、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养成个体德性和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四方面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逻辑思路,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以及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是现状调查和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论文从历史角度和实证调研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历史上看,大学生是历次学雷锋活动的主体,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同时,学雷锋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心态复杂;存在对雷锋精神价值、雷锋精神内涵和作用认知模糊和消极状况;在突发事件中表现慎重和犹豫。论文也总结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中途径多样、课堂讲授途径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公益活动的载体创新等三条成功经验并归纳了教育资源整合乏力、方法途径单一和长效机制缺失等三个主要问题。论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认为,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化性、道德环境的制约性、网络的冲击性和传统学雷锋活动的局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大学生心理的未成熟性、趋功利的价值观和随波逐流的认知倾向等。第五章,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点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每个人”、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和能力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还系统阐述了灌输的理论指导、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主要内容以及灌输的手段方法等。马克思主义榜样教育理论则认为,榜样教育要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发挥榜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归纳、形成了包含青年教育目的、青年教育原则、青年教育内容和青年教育方法等的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论文分析了主体与客体范畴并提出了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要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回归生活的教育内容以及对话沟通、情理交融的教育方式等;分析了思想与行为范畴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教育对象自身三个角度讨论了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要求;分析了个人与社会范畴并阐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功能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这些理论、观点和思想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六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论文首先讨论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兼顾、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等三条原则,这是选择和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法则。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和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等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包含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个体目标三个层次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体系,并论述了三层目标的具体含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大学生优良品质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论文从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以及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四个维度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归纳为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十项。从内容性质看,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教育是总纲,是对雷锋精神的全面认知和个体品德形成过程的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则分别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侧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十项具体内容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容体系。第七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论文首先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构建的新观念:教育思维观念方面主要包括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教育对象观念方面主要有实践观念、情感观念和过程观念;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主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观念。这些创新的观念是构建适切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的基础。在内容上,雷锋精神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能够适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法,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时代的不同和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不同,要取得好的效果,方法和路径的适切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论文提出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四种教育方法,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教育、教育、显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四对教育的相对平衡,这是在对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雷锋精神本身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构建的:论文还根据雷锋精神本身的实践性、新时期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空间特点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等设计了实践-认识-实践、现实-虚拟-现实、课堂-课外-课堂以及问题-解答-问题-解答等四条具体路径。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包括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
赵四东[7](2012)在《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分析了文化规划的内涵、国内外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进展等,从完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视角,构建了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文化规划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晋北城镇群、深圳、桃源居社区文化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框架主要探讨了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若干技术要点,包括规划编制流程、目标价值、主要类型及其内容、基本定位与内容层系、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等;方法体系包括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文化规划的基本规划方法及其实施效果评估方法等。
王秋苹[8](2010)在《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报业被推向了竞争的前台,报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的变化要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经济思想史上对竞争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在分析当代主要国家和地区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对我国当代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特征及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报业竞争力的环境,同时以《福建经济快报》兴衰为例证,分析了报业竞争环境变化对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和实现报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战略途径,并对未来报业竞争的趋势进行展望,这对新时期我国报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瞿格兰[9](2010)在《2002-2009年获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文体写作研究》文中提出体育能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乃至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因此体育新闻不仅要传递事实信息,更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积极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影响甚广,新闻语言常常成为民族用语的范本,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新闻写作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分析归纳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运用写作学理论对体育新闻的写作过程进行分析。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发现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社会——作者——作品——读者四个环节。文章以新闻写作的主体记者为核心,重点对前三个环节进行研究。首先,社会对作者的人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社会环境对作者的写作行为有相应的约束。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国体育新闻记者要遵守国际通行的新闻行业规范、在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思想指引下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体育记者要洞悉国情,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就现阶段来说要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并利用体育平台进行宣传。其次,写作对作者个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思想意识。其一是人格修养,人格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建构的核心。其二是文体意识,为文前对自身和读者的角色、写作的规范有清楚的认知。其次是知识储备,体育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体育基础层面及社会人文学科背景,通过独到而专业的见解,体现体育新闻的价值。此外更要广泛涉猎不同领域,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保证体育新闻的公信力,也为写作锦上添花。第二是表达能力。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后冷静观察、分析、判断,并将其整合外化,形成作品。体育新闻不仅要表意清楚,更要追求审美品质。作者需采用和内容相得益彰的文体形式,积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2002-200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体育新闻作品分别从表层的语言、形象、结构、主题和深层的哲学、文化六个层面进行解读。2001-2008年对中国是很重要的两个奥运周期,这一时期有16则与体育相关的新闻获奖,其中第十九届更有1则史无前例地获得特等奖,说明体育新闻的地位在不断提升。研究发现,获中国新闻奖的体育新闻作品都体现出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心态平和宽容、主题多样化、文字表达清晰、内容形式相一致的特点,但评判标准与社会生活中受众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体育新闻记者应当注意素质修养、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写出体育新闻佳作。
史娜[10](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在这一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交往扩大、利益分化重组、新阶层不断出现等,使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社会发展提出了“破”与“立”的历史任务。这种双重难题内在蕴含的压力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们开始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步伐,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选择,改进和完善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前进脚步,从而导致社会价值观发生深刻嬗变。这种嬗变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观转型,是落后价值观的“颠覆”与适时价值观的“生成”之间的交错运动,可以用“新旧交替、多元并存”来概括其特征。其中,“新旧交替”指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多元并存”指价值取向以经济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这种价值观的转型,反映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历了物质层面的重要成果之后,在思想文化层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在整体上取得了积极进步,激发了价值主体的创造活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但是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与价值观现代化还有一定差距,不仅为人们的价值选择带来困惑和疑虑,也使原有的主导价值观失去了威信和说服力,导致人们自我认同上的焦虑感和价值观的混乱。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价值,而且,在传统价值观、当代价值观和外来价值观多元混杂的复杂人文背景下,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于实现社会主义事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价值观已势在必行。针对价值观多元化和价值冲突的现状,本文探讨的价值观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建立主导价值观与整合价值冲突。其中,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在所有的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需求,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理性认识,由此具有了引领多元价值观的资格和基础。价值整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转型引入价值观视域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本土化转换,详细阐述了如何对存在于当前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内的价值冲突进行整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价值观在“冲突”与“整合”的矛盾运动中走向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目前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缺乏现实操作性的现状,探讨了价值观建构的具体方式。建构路径与建构内容相对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构建和谐文化的实现机制。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将内部渗透与外部调节有机统一起来。
二、用新观念新视角指导新闻报道——试析沈阳日报系列经济述评《西部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新观念新视角指导新闻报道——试析沈阳日报系列经济述评《西部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新闻出版 |
2.1.2 新媒体 |
2.1.3 数据新闻 |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
2.3.3 指数趋势模型 |
2.4 回归分析模型 |
2.5 定性预测方法 |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
2.7 文献研究法 |
2.8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2 研究工具 |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
4.1.1 媒体技术融合 |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对象 |
第一章 《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现状 |
一、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数量 |
二、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版面 |
三、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 |
四、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体裁 |
五、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角度 |
六、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 |
第二章 《辽报》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作用与影响 |
一、新闻报道为东北振兴宣传提供舆论支持 |
(一)宣传振兴政策 |
(二)解读振兴战略 |
(三)参与振兴推进 |
二、新闻报道为东北振兴营造积极氛围 |
(一)助推东北转变旧观念 |
(二)描绘振兴美好前景 |
(三)为振兴引导正舆论 |
三、新闻报道推助东北形象传播 |
(一)塑造了东北城市新形象 |
(二)揭示了东北文化底蕴 |
第三章 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缺失与完善策略 |
一、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
(一)报道时机有待精确 |
(二)报道内容有待深化 |
(三)报道理念有待融合 |
二、完善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策略 |
(一)迎合时代、注重创新 |
(二)增加数量、注重深度 |
(三)强化传播、增强互动 |
(四)不断更新、拓展范围 |
(五)关注全面、致力多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 |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全媒体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报业全媒体转型概述 |
(一) 全媒体相关概念界定 |
1. 媒介融合:全媒体转型的根本目的 |
2. 全媒体:媒介融合的重要方式 |
(二) 报业全媒体的推动因素 |
1. 技术因素 |
2. 受众因素 |
3. 经济因素 |
4. 政策因素 |
二、全媒体格局下《内蒙古日报》的转型策略及路径选择 |
(一)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必要性 |
(二)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意义 |
1. 可以加强民族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
2. 可以加强民族党报的对外宣传力 |
3. 可以增强民族报业的整体竞争力 |
(三)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策略 |
(四)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路径 |
1. 电子版初探 |
2. 报网互动 |
3. 新媒体联动 |
4. 全媒体生成 |
三、《内蒙古日报》全媒体新闻生产机制 |
(一) 全媒体新闻生产的发展过程 |
(二) 全媒体新闻生产的内容呈现 |
1. 网站:专题策划,海量集纳 |
2. 微博:实事直播,追求效率 |
3. 微信:深度加工,场景体验 |
4. 客户端:聚合新闻,双向参与 |
5. 手机报:精准推送,方便接收 |
6. 纸媒:特色编排,汇总升华 |
(三)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生产的创新之处 |
1. 全媒体机构创新 |
2. 全媒体流程创新 |
3. 全媒体传播创新 |
4. 全媒体表达创新 |
(四)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新闻生产中的问题 |
1. 原创率不高 |
2. 阅读数较低 |
3. 互动性不强 |
4. 活跃度较弱 |
四、基于“内蒙古日报人”的全媒体素养调查 |
(一) 编辑记者观念上的积极方面 |
(二) 编辑记者观念上的消极方面 |
1. 传统纸媒思维严重 |
2. “全媒体”内涵模糊 |
3. 对本报转型状况不了解 |
4. 没有充当全能型人才的准备 |
五、《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问题与对策 |
(一)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问题 |
1. “精英主义”思维严重 |
2. 以传统媒体思维运作新媒体 |
3. 重视渠道延伸而忽视传播效果 |
4. 全媒体人才缺乏 |
(二) 《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转型的建议对策 |
1. 树立融合新闻理念 |
2. 注重传播效果,感知受众需求 |
3. 注重人才的培训与引进 |
4. 加强组织内部沟通 |
5. 积极探寻盈利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界定 |
五、理论背景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动因 |
一、动因一:煤炭开采萌芽与繁荣 |
二、动因二:煤矿劳动的特殊条件 |
三、动因三:煤矿工人的自身需求 |
第二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一:煤矿劳动号子 |
一、煤矿号子类型及特征 |
(一) 煤矿水工与水工歌 |
(二) 绞窑工与绞煤号子 |
(三) 运煤工和运煤号子 |
(四) 搬运物件劳动号子 |
二、煤矿号子的功能 |
(一) 驱除疲劳、避免事故 |
(二) 提示操作、保障安全 |
(三) 愉悦心情、提高效率 |
(四) 抒发情感、文学价值 |
(五) 指挥劳动、计算工作量 |
第三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二:煤矿劳动悲歌 |
一、煤矿劳动悲歌类型 |
(一) 反映煤矿高危特征的 |
(二) 反映煤矿特殊制度的 |
(三) 反映煤矿劳作及食宿条件 |
二、煤矿劳动悲歌特征 |
第四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三:窑神祭祀音乐 |
一、概况:祭祀对象、时间、地点 |
二、建国前窑神祭祀仪式及用乐 |
三、改革后复兴时期的窑神祭祀音乐 |
四、窑神祭祀音乐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功能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煤矿生产战歌的萌芽与繁荣 |
一、背景 |
二、煤矿生产战歌音乐文本分析 |
(一) 以“忆苦思甜”、“感恩”对比方式建构歌曲 |
(二) 以“夺煤生产运动”的激励方式建构的歌曲 |
(三) 以“劳动号子”的音乐形式建构的生产战歌 |
(四) 煤矿生产战歌中的国家符号、矿工符号 |
三、煤矿生产战歌的双向运行机制 |
(一) 由上至下的“执行”机制:以各“单位”为中介 |
(二) 由下至上的“检阅”机制:以汇演、比赛、观摩等为中介 |
第二节 国家在场:祭煤神活动的曲折发展 |
一、建国后煤矿国有化、窑神祭祀走向衰落 |
二、破四旧运动中的“牛鬼蛇神” |
三、改革后小煤窑矿难频发、再被言说成“迷信” |
第三节 煤矿新安全通信语境中的井下环境音乐 |
一、煤矿井下环境音乐运用的背景 |
二、矿井巷道、猴车等地环境音乐 |
三、煤矿井下工作面音乐茶饮休息室 |
四、煤矿单向运行机制影响环境音乐效果 |
第四节 煤矿安全文化系统中的安全歌 |
一、煤矿安全歌兴起背景 |
二、煤矿安全歌曲音乐文本分析 |
(一) 煤矿操作守则歌曲 |
(二) 亲情型安全歌曲 |
(三) 改编·多元的歌曲特征 |
三、对煤矿生产战歌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大众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矿难歌曲产生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后小煤窑兴起,矿难频频发生 |
二、媒体的矿难报道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 |
第二节 矿难歌曲类型及其运行特征 |
一、矿难歌曲文本类型 |
(一) 表现矿难家属失亲之痛的歌曲 |
(二) 表现矿难事件及呼吁安全生产 |
(三) 表现矿难矿工们真实生存状况 |
二、矿难歌曲运行模式及草根性特征 |
第三节 “井下环境音乐”引发的争论 |
一、争论源起:广西井下咖啡吧音乐巷道及智力矿难救援 |
二、反对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
三、支持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
小结 |
第四章 矿工·国家·社会在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矿工:建构传承 |
一、建构了独特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传统 |
二、促进煤矿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传承 |
第二节 国家:高效操控 |
一、国家对煤矿劳动音乐型塑、甄选、利用 |
二、国家的政策制定以及经济支持作用 |
第三节 社会:代言监督 |
一、代言作用 |
二、监督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煤矿劳动音乐发展中矿工与他者话语关系 |
第一节 矿工自由言说(1840年-1920年) |
第二节 他者的介入(1921年-1949年) |
一、1921年建党后革命者加入 |
二、抗日战争爆发音乐家加入 |
第三节 话语关系失衡(1949年-1979年) |
一、特殊国情的需要,矿工话语服从于国家话语 |
二、国家社会一体化,大众不具言说矿工能力 |
第四节 多元话语形成(1980年-2015年) |
一、国家话语强势性特征减弱、社会话语独立 |
二、多元话语空间为矿工话语回归提供契机 |
小结 |
结语 启示与展望 |
一、煤矿劳动音乐理想话语模式构想 |
(一) 理想目标:音乐与煤矿生产“互惠” |
(二) 回归本位:注重煤矿工人主体位置 |
(三) 各司其职:合理发挥他者协助作用 |
二、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 |
(一) 话语理论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运用与拓展 |
(二) 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行业音乐文化研究呼唤 |
附录一:文章中未收入的乐谱及矿难歌曲《矿工》手稿 |
附录二:2015年笔者在百度贴吧对各地煤矿矿工做音乐调查部分截图 |
附录三:黑龙江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张辰煤矿实地调查照片及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 |
§2.1 雷锋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雷锋 |
2.1.2 雷锋精神 |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2.2.2 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 |
2.2.3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
§2.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 |
2.3.1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2.3.2 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
第三章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 |
§3.1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启示 |
3.1.1 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特点 |
3.1.2 雷锋精神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启示 |
§3.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2.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
3.2.2 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
3.2.3 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 |
3.2.4 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
3.3.1 是培养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需要 |
3.3.2 是构建大学生个体精神家园的需要 |
3.3.3 是养成大学生个体德性的需要 |
3.3.4 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四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1.1 从历史角度考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1.2 从实证调研角度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 |
4.2.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 |
4.2.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主要问题 |
§4.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 |
4.3.1 客观因素 |
4.3.2 主观因素 |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
§5.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
5.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
5.2.1 青年教育的目的 |
5.2.2 青年教育的原则 |
5.2.3 青年教育的内容 |
5.2.4 青年教育的方法 |
§5.3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5.3.1 主体与客体 |
5.3.2 思想和行为 |
5.3.3 个人与社会 |
第六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6.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原则 |
6.1.1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
6.1.2 整体性和层次性相兼顾的原则 |
6.1.3 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6.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及其体系 |
6.2.1 总体目标 |
6.2.2 具体目标 |
6.2.3 个体目标 |
§6.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及其体系 |
6.3.1 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教育 |
6.3.2 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教育 |
6.3.3 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教育 |
6.3.4 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 |
第七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7.1 构建教育方法与路径体系需要建立的新观念 |
7.1.1 教育思维观念 |
7.1.2 教育对象观念 |
7.1.3 教育价值观念 |
§7.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 |
7.2.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 |
7.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7.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7.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7.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路径 |
7.3.1 实践-认识-实践 |
7.3.2 现实-虚拟-现实 |
7.3.3 课堂-课外-课堂 |
7.3.4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中的研究选题 |
1.1.1 城市文化趋同与本土意识觉醒 |
1.1.2 因应时代吁求的课题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
1.2.1 文化 |
1.2.2 城市文化 |
1.2.3 文化规划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框架 |
1.3.3 基本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2.1.1 以福利政策为核心的观念兴起阶段(1980年代以前) |
2.1.2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期间) |
2.1.3 以社会经济综合目标主导的基本成熟阶段(1990年代期间) |
2.1.4 以地方协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规划探索阶段(2000年以来) |
2.2 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
2.2.1 文化发展实践历程 |
2.2.2 文化发展理论研究 |
2.2.3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
2.3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
2.3.1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
2.3.2 中国文化规划的动力机制 |
第三章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 |
3.1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
3.1.1 文化地域分异性和多样性理论 |
3.1.2 文化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理论 |
3.1.3 文化发展演化和异质共生理论 |
3.1.4 文化发展时间--空间系统理论 |
3.1.5 城市文化编码与译码互动理论 |
3.1.6 城市意象理论和图底关系理论 |
3.1.7 地方场所精神和文脉主义理论 |
3.2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框架 |
3.2.1 文化规划编制流程 |
3.2.2 文化规划的原则理念 |
3.2.3 文化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系统 |
3.2.4 文化规划的基本内容与层系设计 |
3.2.5 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 |
3.3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法体系 |
3.3.1 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 |
3.3.2 文化规划基本规划方法 |
3.3.3 文化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
第四章 文化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4.1 晋北城镇群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构想 |
4.1.1 项目认知 |
4.1.2 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多维解读 |
4.1.3 文化特色凝练和目标战略谋划 |
4.1.4 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规划构想 |
4.1.5 行动项目规划和关键保障措施 |
4.1.6 区域文化规划评论 |
4.2 深圳市文化立市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
4.2.1 项目认知 |
4.2.2 编制背景与城市文化要素评估 |
4.2.3 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 |
4.2.4 文化空间结构体系与规划指引 |
4.2.5 规划实施关键保障措施 |
4.2.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
4.3 深圳市桃源居社区文化发展规划 |
4.3.1 项目认知 |
4.3.2 社区文化背景环境和发展历程分析 |
4.3.3 社区文化发展目标与战略 |
4.3.4 社区文化体系发展与空间布局 |
4.3.5 社区文化发展保障措施 |
4.3.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可能的创新点 |
5.3 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8)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关于报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三、本研究的框架思路 |
四、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报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论 |
第一节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理论 |
第三节 报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四节 报业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分析 |
第五节 报业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第一节 美国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报业发展 |
第四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五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趋势 |
第三章 当代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世界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二节 从计划到市场:我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十五"以来我国报业竞争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三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特征 |
第五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趋势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经济快报》的兴衰为例 |
第一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前身 |
第二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发展 |
第三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兴盛 |
第四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衰亡 |
第五节 《福建经济快报》亏损并停刊的原因透析 |
附录:见证《福建经济快报》兴衰的几个文件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报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增强报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2002-2009年获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文体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体育新闻写作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2.1 体育新闻写作的特殊 |
1.2.2 体育新闻媒体的责任 |
1.2.3 语言文字规范的必要 |
1.3 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新闻 |
2.1.2 文体 |
2.1.3 写作 |
2.2 相关研究概述 |
2.2.1 时代特征 |
2.2.2 标题写作 |
2.2.3 军事语言 |
2.2.4 武侠笔法 |
2.2.5 整体结构 |
2.2.6 存在问题 |
2.2.7 其他 |
2.3 借鉴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分析归纳法 |
3.2.3 文本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社会——作者 |
4.1.1 体育新闻生存环境 |
4.1.2 体育新闻报道对象 |
4.2 作者 |
4.2.1 修养 |
4.2.2 知识 |
4.2.3 能力 |
4.3 作者——作品 |
4.3.1 语言文字的表达 |
4.3.2 内容形式的统一 |
4.4 作品 |
4.4.1 文本分析 |
4.4.2 样本解读 |
4.4.3 分析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体育新闻写作的主流趋势:导向正确、主题多样、文字过关 |
5.1.2 体育新闻写作的官方标准与受众需求存在差距 |
5.2 建议 |
5.2.1 体育新闻写作要求作者有深厚的积累 |
5.2.2 体育新闻写作要求作者有熟练的技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0.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0.5 研究方法 |
1 文献综述 |
1.1 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 |
1.1.1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背景 |
1.1.2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内容 |
1.1.3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特征 |
1.1.4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原因 |
1.2 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
1.2.1 主导价值观的建立 |
1.2.2 对价值冲突的整合机制 |
1.2.3 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方略 |
1.2.4 价值观建构的具体方式 |
1.3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1.3.1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
1.3.2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总体内容 |
1.3.3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价值观 |
1.4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1.4.1 当代西方社会价值观 |
1.4.2 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
1.5 小结 |
2 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嬗变 |
2.1 价值和价值观的一般理论问题 |
2.1.1 价值的涵义、本质和特征 |
2.1.1.1 价值的涵义 |
2.1.1.2 价值的本质 |
2.1.1.3 价值的特征 |
2.1.2 价值观的概念和类型 |
2.1.2.1 价值观的涵义和内容 |
2.1.2.2 价值观的类型和层次 |
2.2 社会价值观的涵义、功能及其嬗变规律 |
2.2.1 社会价值观的涵义 |
2.2.2 社会价值观的功能 |
2.2.3 社会价值观的嬗变规律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内容和特征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主要内容 |
3.1.1 经济价值观的嬗变 |
3.1.1.1 经济价值观嬗变的总报告 |
3.1.1.2 经济价值观嬗变的具体分析 |
3.1.2 政治价值观的嬗变 |
3.1.2.1 政治价值观嬗变的总报告 |
3.1.2.2 政治价值观嬗变的具体分析 |
3.1.3 道德价值观的嬗变 |
3.1.3.1 道德价值观嬗变的总报告 |
3.1.3.2 道德价值观嬗变的具体分析 |
3.1.4 文化价值观的嬗变 |
3.1.4.1 文化价值观嬗变的总报告 |
3.1.4.2 文化价值观嬗变的具体分析 |
3.1.5 人生价值观的嬗变 |
3.1.5.1 人生价值观嬗变的总报告 |
3.1.5.2 人生价值观嬗变的具体分析 |
3.1.6 小结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总体特征 |
3.2.1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3.2.2 从以道德和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变 |
3.2.3 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 |
3.2.4 从稳定向冲突的转变 |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原因 |
4.1 社会转型 |
4.1.1 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嬗变 |
4.1.2 经济体制改革 |
4.1.3 社会结构变迁 |
4.2 全球化 |
4.2.1 全球化与价值观的嬗变 |
4.2.2 经济全球化 |
4.2.3 文化全球化 |
5 新时期中国社会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旨向 |
5.1 价值观建构的核心任务 |
5.1.1 主导价值观的建立 |
5.1.2 文化转型的艰巨性 |
5.1.3 两者的内在联系 |
5.2 价值观建构的主要内容 |
5.2.1 确立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
5.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
5.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 |
5.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重功能 |
5.2.2 通过文化转型实现对价值冲突的整合 |
5.2.2.1 价值整合及其处理原则 |
5.2.2.2 经济与道德的整合 |
5.2.2.3 科技与人文的整合 |
5.2.2.4 个体与群体的整合 |
6 中国社会价值观建构的具体方式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 |
6.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内化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知内化 |
6.1.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知内化 |
6.1.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内化 |
6.2 构建和谐文化的实现机制 |
6.2.1 利益协调机制 |
6.2.2 政府主导机制 |
6.2.3 法律规范机制 |
6.2.4 大众教育机制 |
6.2.5 舆论督导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用新观念新视角指导新闻报道——试析沈阳日报系列经济述评《西部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2]《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D]. 张婷鹤.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3]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4]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全媒体转型研究 ——以《内蒙古日报》为例[D]. 时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5]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D]. 吴明微.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6]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D]. 高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7]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D]. 赵四东. 兰州大学, 2012(09)
- [8]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 王秋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9]2002-2009年获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文体写作研究[D]. 瞿格兰. 北京体育大学, 2010(10)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D]. 史娜. 辽宁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