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邓小平信息思想指导信息时代的信息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姜珊[2](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果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这不仅是根据实际需要应运而生的创造性思想,也是载入史册的创新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问题关心备至,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一系列的精心谋划和战略部署。对网络安全领域工作的开展和推进统筹协调、整体布局、有效监管。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进行谨慎对待和全面布局。只有网络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成就久治伟业。本文一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将有关网络安全的概念进行分类和梳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参考进行深入挖掘。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要部分,由第三章组成。从“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要有自己的技术、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人才团队”聚集资源队伍,铸造国之重器、“不让‘新领域’成为‘法外之地’”用法律治理不良现象、“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兜住民生底线,增进人民福祉、“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形成联动的命运共同体、“线上线下要形成同心圆”汇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等六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进行系统阐述。第三部分由第四章和结语组成。第四章从理论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上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桥头,高瞻远瞩,系统地回答了关于网络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不仅为信息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力量支撑。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在信息化的时代条件下,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贯穿安全与发展的始终,在思想和实践上共同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
韩建旭[3](2019)在《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为引人瞩目、最为影响广泛的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尤为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思想。自河北正定任职之后,习近平就非常关注信息、信息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网络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形成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基于此,论文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题,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跨学科等方法对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实现路径等作了深入研究,初步建构起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第一,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体因素四个方面,探究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这一思想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旨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的战略角逐以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指导,源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信息、网络思考的启迪,既植根于中国互联网建设的伟大实践,又离不开习近平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的积累。第二,结合习近平从政生涯中的信息网络实践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职务的变迁,习近平对信息、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使得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有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演变过程。据此,可以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1982-1994年的开始萌芽阶段,习近平的信息理念萌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初步展开;在1994-2007年的初具轮廓阶段,习近平提出和实践了“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成为“网络强国”的先声和预演;在2007-2017年的基本形成阶段,习近平对互联网的关注和思考由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基本勾勒了网络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在2017年至今的深化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并概括了它的丰富内涵。第三,依据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相关阐释,概括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是习近平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所处的历史方位而提出来的时代课题。通过梳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出,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是不是强、网络经济是不是强、网络安全是不是强、网络文化是不是强、网络国际合作是不是强。也就是说,建设网络强国就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从而既明确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又明确了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总布局和总路径。第四,从整体上审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归纳了其政治特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实践需求、世界视野。作为政治家的习近平不仅对网络强国进行了思考,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政治性。习近平要求网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民主、人民评判,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释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性。习近平正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努力满足现实需要,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践性。习近平不仅高度关注国内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而且致力于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国际性。第五,从理论和现实的维度,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思想,使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领导干部识网、管网、用网,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当然,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全面系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践等路径,完成这一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中国早日建成网络强国。
田九霞[4](2017)在《价值整合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激烈而尖锐的冲突。如何在新形势下,汇聚和整合多元多样多变价值形成人们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凝聚民众,共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凝神聚力,就成为了本文进行价值整合研究的动因。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价值整合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探讨,这是进行研究的理论前提。当今时代价值分化加剧,价值整合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迫切问题、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集中反映了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因为价值整合的过程就是维护社会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展现。第二部分,探究了价值整合的内涵与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价值的研究和对价值整合相关概念的厘定和解析。总体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并且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再到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价值”这一重要理论学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学术探讨为本文研究价值整合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学术资源。本研究拟在学术界对“价值”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价值冲突”,逻辑地引出“价值整合”。此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价值整合的内涵界定研究,价值整合的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特点研究。第三部分,对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研究价值整合,首先需要对当前社会价值分化的状态进行归类,凝练和概括出那些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结构平衡造成冲击和破坏的对偶价值。价值整合实质上也就是对这些有影响力的价值关系进行协调和平衡,来维护社会整体价值结构的稳定。这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看待“普世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冲突、主导价值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冲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虚拟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冲突,并在理性的基调上来整合其间的冲突,给人们提供形成价值共识的可能空间和准备。第四部分,分析了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最为根本的是要把握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并以其为指导,来开展价值整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本身就与全球化进程相互交织,共同解构了价值结构上的同质化,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迁。再加上当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实践带来的重大改观,无疑又加快了社会价值变迁的速度并促成新的价值形态产生。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相生相长、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主体多元化的既定事实、多种所有制形态与市场作用的经济机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开放与碰撞,等等,这些使得中国的社会价值在方向上出现了主导与主流的裂变、在价值期望上呈现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在变迁程度上出现急遽与平缓的交织、在价值实践上出现行为与观念的脱节等等。基于此种情况,在进行价值整合时,就需要利益主导规律、价值共生规律、交互作用规律、多样统一规律来进行指导。第五部分,构建了价值整合有效实现的路径。研究价值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成功实现价值整合,使全社会的精神得到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所可依。而这就需要开拓具体且富有成效的整合路径。处于变迁转型期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在局部被解构的同时,另一方面却迫切需要新价值的出现和成功被建构。这一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客观过程。这就需要以主导性引导多样性、整体性融合个体性、先进性提升广泛性、现代性转化传统性的价值整合思路为指导,通过信息沟通、文化交流、观念转变、行为协调、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使相互处于对立状态的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得到缓解,相对平衡的支点得以找到。根据上述的研究思路,可以把价值整合研究大体上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研究涵盖三个论题: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的内涵和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研究。应用研究涵盖两个论题: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的有效实施研究。基础研究是前提和准备,是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而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的现实转换和检验依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秦红[5](2016)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互联网+”背景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思想资源的挖掘。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虚假意识”、“根本革命的意识”、“共产主义意识”等提法,对意识形态阶级性、公共性、独立性以及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列宁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命题,第一次将党性观念引入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着名的“灌输”理论,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生命线”、“双用”、“双百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观点,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功能、原则、方针、方法等。这些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宏观拓展和微观延伸,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平台和新途径,有利于创造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式与新方法,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与合作。同时,“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来源多样化对一元化指导思想构成挑战,虚拟空间和信息传输的便捷化对意识形态管理构成挑战,信息影响复杂化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构成挑战,信息处理智能化对意识形态的构建方式构成挑战。理性、辩证地认识和看待这一现实境遇,有利于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坚持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正面宣传与理性批判相结合、虚事与实做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方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要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需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科学而合理的新路径。“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创新路径;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舆情的研判与引导,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培养和发挥草根意见领袖作用,利用网络媒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文化,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技术手段和平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管理创新路径;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管理与防范,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营造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综合保障路径。
陈群[6](2016)在《邓小平信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信息思想是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信息情报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陈规、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理论思想。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和主观条件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论证邓小平信息思想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文章第二部分通过邓小平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信息的认识、题词和论述,并结合信息的基本涵义,重点论述了邓小平信息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特征论、信息功能论、信息服务论、信息开放论及信息开发论等五个方面,表明了邓小平信息思想包含的丰富内涵。文章第三部分论述了邓小平信息思想的理论地位,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主义哲学体系,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开拓和深化;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信息情报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信息情报的重要性和保密性的阐述和升华;它补充和完善了邓小平科技和军事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第四部分论证了邓小平信息思想的当代价值,开启了中国信息革命的征程,指导了中国决策和管理科学化,促进了中国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中国军事信息化变革,为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了理论启示。
陈玉和[7](2012)在《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信息经济风起云涌的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一国信息资源的富集程度和信息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利益的视角对信息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全面持久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利益提供帮助。文章围绕信息利益问题逐层深入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实践考察和对策展望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主要从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及理解、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的一般过程和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三个方面展开对信息利益基本理论的分析。首先,文章在综合考察了利益和信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在解析了信息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总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历史发展视角对信息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表现做了总体的考察。上述理论分析为下文信息利益实践的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践考察主要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考察信息利益的实践活动。国内层面上,文章以中国的信息利益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实践状况进行了考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信息利益的总体状况;国际层面上,文章选取国外实践信息利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信息利益的实现情况总结出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第三部分对策展望主要包括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我国信息利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信息利益实践的经验,提出了更好地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主要对策,并进一步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信息利益的持久获得指明了方向。文章的新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通过信息、信息资源以及利益等概念的梳理,明确界定和分析了信息利益概念及其历史演变,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信息利益的理论框架,这些工作进一步扩展了利益理论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利益理论的内容;其次,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对我国宏观、中观和微观信息利益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在辅助证明了相关信息利益理论的同时,也更为具体的说明了我国各层次信息利益的实现状况,总体上论证较为系统全面;第三,文章在提出增进我国信息利益对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为持久增进我国信息利益提供了理论指导。
杨志超[8](2012)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党的建设总体思路和部署,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面临的“四大考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全新命题。这一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总结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新的历史环境而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和思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其建设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科学建党的思想,成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来源。同时,外国执政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的有益经验,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在建设中取得成功,由小变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一大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根据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发展状况,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形成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进入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给执政中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对党的国际视野和处置国际事务的能力带来了挑战;国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消极因素依然层出不穷。因此,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命题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向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党的建设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现实需要。新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实现理论、制度和方法的科学化,用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用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用现代化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在理论科学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而它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养成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学习管理体系四大体系,形成了科学理论指导系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制度科学化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党内制度体系,充分认识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把握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效提高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方法科学化方面,推进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加强电子党务体系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肖应红[9](2011)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进而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必然要求意识形态理论的转型与创新。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更好把握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规律,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创新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试图从总体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和见解。论文由导论加六章及结论构成。第一章,剖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问题。对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基本概念及逻辑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准确把握,是进一步探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必要前提。论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内涵,并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总结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定位、主导方式、理论创新等的新要求,意识形态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等角度研究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第二章,研究分析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认真梳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的影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变化、现阶段社会矛盾等角度研究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并从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缺陷等方面分析阐述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三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凝聚亿万人民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这些理论为依据。论文立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这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点,也是取得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保证。论文从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角度研究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从政治与经济的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协调、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五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内环境以及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使得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要不断改进。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加强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批判借鉴;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增强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必须包容新时期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包容多样的价值观,包容先富阶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应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抓好制度建设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矛盾激化,要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第六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我们只有弘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的多渠道创新,不断探索新途径,才能使意识形态建设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收到良好效果。论文从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社会心理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要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宏观层面的原则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具体引导,转变舆论引导的观念和方式,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要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要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要调整和改进宣传话语,加强公民话语系统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意识形态工作骨干队伍,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机制,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社会心理调控要注重发挥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积极的吸取和转化作用,培育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心态,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结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同时又具有延续性的过程,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途径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必将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而进一步发展成熟和完善。
苏星鸿[10](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既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加以创新,也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研究,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该研究在学术层面上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在应用层面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论文的研究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和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命题。在导论的基础上,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本质、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发展领域和任务、时代境遇等问题。在结束语中,对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整体思考。论文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内容、任务、领域等理论,实现了党的理论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现代化、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仍然要实现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在实践层面上实现观念、机制、方法、策略上不断创新,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用邓小平信息思想指导信息时代的信息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邓小平信息思想指导信息时代的信息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网络安全的概念及问题产生 |
2.1.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安全 |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的重要阐释 |
2.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相关理论的重要阐释 |
第3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3.1.1 承认和尊重各国主权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基础 |
3.1.2 网络安全对国家很多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 |
3.1.3 网络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新挑战 |
3.2 要有自己的技术、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 |
3.2.1 紧紧抓住核心技术的“牛鼻子” |
3.2.2 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3.2.3 要靠创新谋发展 |
3.3 不让“新领域”成为“法外之地” |
3.3.1 网络空间不应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 |
3.3.2 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又要保持秩序 |
3.3.3 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
3.4 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人民 |
3.4.1 培养人民的网络安全意识 |
3.4.2 培育“中国好网民” |
3.4.3 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工作 |
3.5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3.5.1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 |
3.5.2 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
3.6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 |
3.6.1 党的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
3.6.2 让互联网成为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
第4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安全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
4.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4.2.1 助力切实维护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
4.2.2 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人类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
一、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二、国际社会网络空间战略角逐日趋激烈 |
三、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诸多困境 |
第二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考 |
第三节 实践基础:中国网络建设的伟大实践 |
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 |
二、中国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铺设 |
三、中国互联网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全面推进 |
四、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实践 |
第四节 主体因素: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的积累 |
一、深厚的文化浸润 |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 |
三、丰富的网络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1982-1994 年:开始萌芽阶段 |
一、信息理念的萌发 |
二、信息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第二节 1994-2007 年:初具轮廓阶段 |
一、“数字福建”:网络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
二、“数字浙江”:“数字福建”的延伸和拓展 |
三、“智慧上海”:智慧城市的前瞻思考 |
第三节 2007-2017 年:基本形成阶段 |
一、对互联网的关注从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 |
二、网络强国战略蓝图的勾勒 |
第四节 2017 年至今:深化发展阶段 |
一、全面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号角的吹响 |
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命名和概括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定位和认识 |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我国亟待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
第二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 |
一、互联网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先导力量 |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 |
三、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技术创新强国道路 |
第三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 |
一、新常态下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
二、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三、下大气力培育和壮大数字经济 |
第四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 |
一、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
二、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安全观 |
三、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举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 |
第五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 |
一、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
三、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第六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 |
一、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 |
二、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三、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政治性 |
一、区别于学术观点的政治理念 |
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
三、具有国家战略高度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依靠人民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 |
二、让网信成果惠及广大中国人民 |
三、发扬互联网民主和监督的精神 |
四、由人民来评判网信事业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性 |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 |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 |
三、形成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一切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际出发 |
二、正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问题挑战 |
三、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践需要 |
第五节 国际性 |
一、和谐共生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理念 |
二、公平正义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导向 |
三、共建共享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愿景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及其实现 |
第一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
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 |
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为领导干部懂网、治网、用网提供重要指引 |
二、为凝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本遵循 |
三、为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
第三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现路径 |
一、进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 |
二、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 |
三、全面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跋 |
(4)价值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紧迫问题 |
2. 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 |
3. 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
4. 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 |
5.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 |
二、研究现状 |
1. 现状概要 |
2. 内容解读 |
3. 评论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价值整合研究的思路 |
2. 价值整合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 |
一、维护社会核心价值的需要 |
1. 核心价值维护的普遍现象 |
2. 我国社会核心价值维护的迫切需要 |
二、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 |
1. 民族凝聚力与价值共识凝聚 |
2. 多种经济成分与多元价值整合 |
3. 实现民族复兴与正确价值导向 |
三、化解社会价值冲突的需要 |
1. 利益分化与价值分野 |
2. 文化激荡与价值碰撞 |
3. 信息爆炸与价值裂变 |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1. 社会矛盾与价值协调 |
2. 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 |
第二章 价值整合的本质内涵 |
一、价值整合的内涵 |
1. 价值 |
2. 价值冲突 |
3. 价值整合 |
二、价值整合的本质 |
1. 多元化中突出主导 |
2. 多样性中实现统一 |
3. 多变性中把握方向 |
三、价值整合的特点 |
1. 导向性 |
2. 共享性 |
3. 交互性 |
4. 协调性 |
5. 综合性 |
6. 反复性 |
7. 发展性 |
第三章 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 |
一、“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冲突的整合 |
1.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冲突 |
2.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整合 |
二、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冲突的整合 |
1.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 |
2.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整合 |
三、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冲突的整合 |
1.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
2.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整合 |
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的整合 |
1.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 |
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
五、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冲突的整合 |
1.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冲突 |
2.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整合 |
第四章 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 |
一、利益主导规律 |
1. 利益主导价值取向 |
2. 利益主导价值关系 |
3. 利益主导价值整合 |
二、价值共生规律 |
1. 价值主体共存互依 |
2. 价值生态共同生成 |
3. 价值需求共同实现 |
三、互动整合规律 |
1. 价值观念互动整合 |
2. 价值行为互动整合 |
3. 价值利益互动整合 |
四、多样统一规律 |
1. 化解多种价值分歧 |
2. 寻求最大价值公约 |
3. 达成高度价值共识 |
第五章 价值整合的有效实现 |
一、价值整合思路 |
1. 主导性引导多样性 |
2. 整体性融合个体性 |
3. 先进性提升广泛性 |
4. 现代性转化传统性 |
二、价值整合路径 |
1. 信息的沟通与整合 |
2. 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
3. 观念的转变与整合 |
4. 行为的协调与整合 |
5. 利益的调整与整合 |
6. 制度的创新与整合 |
参考文献 |
攻博成果 |
后记 |
(5)“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本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 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相关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相关概念解析 |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一) 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
(二) “互联网+”的概念辨析及其特征 |
二、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一) 意识形态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特征与功能 |
三、“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一) “互联网+”——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基本向度 |
(二) 时空转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二)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三)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四) 胡锦涛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五)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
(一) “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的影响 |
(二) “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客体的影响 |
(三) “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环境的影响 |
二、“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 |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范畴更为丰富 |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途径更为多元 |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形式与方法更为多样 |
(四)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与合作更加广阔 |
三、“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信息来源多样化对一元化指导思想的挑战 |
(二) 虚拟空间和信息传输便捷化对意识形态管理的挑战 |
(三) 信息影响复杂化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的挑战 |
(四) 信息处理智能化对意识形态的构建方式的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一、“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 |
(一)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三)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四) 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 |
二、“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 |
(一) 疏通与引导相结合 |
(二) 正面宣传与理性批判相结合 |
(三) 虚事与实做相结合 |
(四) 理论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
(一)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
(三) 创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 |
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建设 |
(一) 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舆情的研判与引导 |
(二) 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
(三) 重视培养和发挥草根意见领袖作用 |
(四) 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先进文化与思想 |
三、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与建设平台管理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 |
(二) 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规律 |
(三)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技术手段 |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障体系 |
(一)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科学管理与防范 |
(二) 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
(三) 积极营造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邓小平信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论文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邓小平信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一、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条件 |
三、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
第二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萌芽阶段:20 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 |
二、形成阶段:20 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 |
三、发展阶段:20 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 |
第二章 邓小平信息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信息特征论 |
一、强调信息的时效性 |
二、重视信息的价值性 |
三、注重信息的保密性 |
第二节 信息功能论 |
一、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
二、信息是科学管理的耳目 |
三、信息是资源配置的要素 |
第三节 信息服务论 |
一、新闻媒体的信息服务工作 |
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
三、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工作 |
第四节 信息开放论 |
一、闭关自守是信息闭塞的主要原因 |
二、对外开放是信息畅通的前提条件 |
三、特区是获取世界信息的主要窗口 |
第五节 信息开发论 |
一、信息是重要资源 |
二、要开发信息资源 |
三、要把握信息发展方向 |
第三章 邓小平信息思想的理论地位 |
第一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信息情报思想 |
一、对毛泽东信息情报重要性的继承和发展 |
二、对毛泽东信息情报保密性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它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它是邓小平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四章 邓小平信息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提高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一、指导了党的决策科学化 |
二、实现了党的管理科学化 |
第二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促进了中国信息化社会建设 |
一、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的信息化 |
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信息化 |
三、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信息化 |
第三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推动了中国军事信息化变革 |
一、推动了军事理论信息化 |
二、推动了武器装备信息化 |
三、推动了后勤保障信息化 |
第四节 邓小平信息思想启发我们要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
一、启发我们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
二、启发我们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
三、启发我们要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信息利益的理论基础及文献梳理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含义 |
一、信息及相关概念解析 |
二、利益概念及利益思想的演变 |
三、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特征 |
一、信息利益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
二、信息利益的渗透性和共生性 |
三、信息利益的竞争性和共享性 |
四、信息利益的累积性和系统性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类 |
第四节 信息利益相关思想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二章 信息利益的形成与配置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创造与形成 |
一、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前提 |
二、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动力体系 |
三、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主要途径 |
四、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路径的选择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配置 |
一、信息利益的交换及利益影响 |
二、信息利益分享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手段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实现与意义 |
一、信息利益实现的特点 |
二、信息利益实现的表现 |
三、信息利益实现的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农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农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工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三节 信息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信息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宏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 |
一、国家信息安全 |
二、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
三、中国信息安全现状 |
第二节 信息利益与国际信息贸易 |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信息利益 |
二、中国国际信息贸易的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中国信息要素状况的辩证考察 |
二、中国信息利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信息利益的区域分析 |
一、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发展 |
二、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中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工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四、服务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基本数据的准备 |
二、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一 |
三、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二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微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企业竞争力 |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二、信息资源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
第二节 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状况的考察 |
一、企业获取信息利益的前提条件 |
二、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现状的考察 |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个人信息利益的理论分析 |
二、个人信息利益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国外信息利益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美国的信息政策 |
二、美国的信息利益状况 |
三、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日本的信息政策 |
二、日本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韩国的信息政策 |
二、韩国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印度的信息政策 |
二、印度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注释 |
第八章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总体思路 |
一、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战略 |
二、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宏观对策 |
一、国家全面发展中实现信息利益的对策 |
二、增进区域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中观对策 |
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二、增进传统产业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微观对策 |
一、促进企业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二、增进个人信息利益的对策 |
注释 |
第九章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一、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一、信息化能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条件 |
二、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客观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信息利益的实现 |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信息伦理 |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化建设 |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文明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由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的建设科学化概述 |
第一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定位 |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属于政党政治学范畴 |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概念特性 |
第二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概念分析 |
一、科学与科学化 |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
三、“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
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维度 |
第三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精神实质 |
一、把握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 |
二、把握政党建设的特殊规律 |
第二章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渊源和有益借鉴 |
第一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建党的思考 |
二、列宁对科学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有益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经验 |
一、国外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国外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基本经验 |
第三章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程 |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奠定了党建科学化的基础 |
二、土地革命时期开启了党建科学化的实践探索 |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拓展了党建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程 |
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建科学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以来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程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重启了党建科学化的进程 |
二、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实现了党建科学化的全面推进 |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构建了党建科学化的整体布局 |
第四节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 |
一、党建科学化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
二、党建科学化的内在动力: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
三、党建科学化的力量源泉:始终坚持巩固群众基础 |
四、党建科学化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加强党内民主 |
五、党建科学化的强大助力:始终坚持培育优良党风 |
第四章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现实紧迫性 |
第一节 应对国际复杂形势需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
一、政治多极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三、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四、文化思潮多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第二节 消除国内发展障碍需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
一、经济建设的障碍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二、政治建设的障碍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三、文化建设的障碍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四、社会建设的障碍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第三节 解决党内现存问题需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
一、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二、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四、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五、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用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体系 |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养成体系 |
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学习管理体系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用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
一、充分认识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二、明确把握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
三、有效提高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第三节 加强党的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
一、推进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 |
二、加强电子党务体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 |
(二) 解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困惑、回应西方意识形态挑战的需要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义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
(三) 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 |
(四) 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五) 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六)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 |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 |
(一)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新要求 |
(二)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新要求 |
(三) 构建和谐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提出新要求 |
(四)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创新提出新要求 |
三、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 |
(一) 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
(二) 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
第二章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 社会阶层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难度 |
(二) 社会文化多元化影响了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政治动员能力 |
(三) 网络化的新境遇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压力 |
(四) 经济全球化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五) 科学技术发展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问题 |
(六)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七)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
(八) 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 |
(二) 改革开放以来过分关注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相对薄弱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 |
(四) 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缺陷 |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列主义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
(二) 和谐社会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
(三) 灌输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二、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纪元 |
(一)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 |
(二) 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 要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 |
三、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 |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 |
(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 |
(三)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基 |
(四)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战略 |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 |
(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
(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二)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
(一) 坚定信念、统一思想 |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 |
(一) 政治与经济的统一 |
(二)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 |
(三)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四) 先进性与广泛性协调 |
(五)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 |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
(一) 加强理论研究 |
(二)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 |
(三) 加强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批判借鉴 |
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
(一) 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 |
(二)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
(三) 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增强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 |
三、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
(一) 包容新时期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 |
(二) 包容多样的价值观 |
(三) 包容先富阶层 |
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一) 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 |
(二) 抓好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一)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 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 |
(三) 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 |
第六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 |
一、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
(一)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 |
(二) 加强宏观层面的原则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具体引导 |
(三) 舆论引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
(四) 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 |
(五) 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
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 |
(一) 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 |
(二) 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 |
(三) 宣传话语系统的调整和改进 |
(四) 加强公民话语系统建设 |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 |
(二)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
(四) 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
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
(一) 着力培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意识形态工作骨干队伍 |
(二) 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机制 |
(三)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
五、积极引导和调控社会心理 |
(一) 注重发挥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积极的吸取和转化作用 |
(二) 培育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心态 |
(三) 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 |
(四) 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确立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研究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研究述要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的本质 |
一、发展的本质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思想 |
(二) 西方社会对发展本质的思考 |
(三) 马克思主义对发展本质的科学解答 |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发展本质的科学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考量 |
(一) 实践上的生成 |
(二) 时代境遇的追问 |
(三) 逻辑上的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的本质 |
(一) 历史由来 |
(二) 科学内涵 |
(三) 时代要求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回溯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二)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三)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
(四)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借鉴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 |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二) 改革开放发展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三) 改革开放关键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根本原则 |
(二)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是实践基础 |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思想保证 |
(四) 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关键 |
(五)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组织保证 |
(六) 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是动力保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基本特点 |
(一) 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
(二)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
(三) 革命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统一 |
(四)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五)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
(六) 提高和普及的统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 与改革开放实践创新和党的理论创新相适应的规律 |
(二) 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提高相适应的规律 |
(三)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规律 |
(四)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规律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内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一) 基本理论教育 |
(二) 基本路线教育 |
(三) 基本纲领教育 |
(四) 基本经验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具体内容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育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教育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教育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教育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
(一) 历史与现实结合中的整体性 |
(二) 理论问题和理论主题统一中的整体性 |
(三) 真理和价值统一中的整体性 |
(四) 继承和创新协调中的整体性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领域和任务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领域 |
(一) 向经济领域发展 |
(二) 向政治领域发展 |
(三) 向文化领域发展 |
(四) 向社会领域发展 |
(五) 向生态领域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任务 |
(一)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科学体系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进程中推进大众化 |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关于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界定 |
(二) 中国现代化诉求的特殊性分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观念创新 |
(一) 实践本位的质量观 |
(二)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 和而不同的战略观 |
(四) 全面科学的任务观 |
(五) 改革创新的动力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综合动力机制 |
(二) 系统整合机制 |
(三) 全面激励机制 |
(四) 科学预警机制 |
(五) 有效保障机制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方法创新 |
(一) 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
(三)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四) 理论宣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
第七章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
(一) 信息特征 |
(二) 技术特征 |
(三) 实践特征 |
(四) 意识形态特征 |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理论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
(二) 理论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 |
(三) 理论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
(四) 理论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 |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建设 |
(一) 重构教育主题: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旨归 |
(二) 重塑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 |
(三) 优化管理模式:以和谐管理为特色 |
(四) 创新传播模式:以现代化为取向 |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科学发展 |
(一) 本质规定:贵在创新 |
(二)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
(三)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创新 |
一、全球化的基本问题 |
(一) 全球化的概念 |
(二) 全球化的动力 |
(三) 全球化的矛盾 |
(四)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二、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三) 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三、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
(一) 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
(二) 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
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创新 |
(一)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
(二)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理论教育创新 |
(三) 着力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新型理论教育队伍 |
(四) 在积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五) 坚持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领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用邓小平信息思想指导信息时代的信息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研究[D]. 姜珊.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D]. 韩建旭.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价值整合研究[D]. 田九霞. 武汉大学, 2017(07)
- [5]“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秦红. 武汉大学, 2016(01)
- [6]邓小平信息思想研究[D]. 陈群.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5)
- [7]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D]. 陈玉和. 复旦大学, 2012(03)
- [8]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志超. 兰州大学, 2012(09)
- [9]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肖应红. 西南大学, 2011(09)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苏星鸿. 兰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