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都市中演绎的黄梅恋情(论文文献综述)
张挺玺[1](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高慧智[2](2021)在《《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文中提出《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简称为《孝义真迹珍珠塔》或《珍珠塔》,它作为代言体弹词的一部力作,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在弹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追溯和梳理《珍珠塔》故事的来龙去脉,将故事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中的景点“珍珠塔”以及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名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珍珠塔》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的梳理《珍珠塔》创作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改编者周大榜的身世、着作以及他改作《珍珠塔》的因缘际会。分析《珍珠塔》的众多版本,并将繁多的版本进行大致的归类,勾勒《珍珠塔》在有清一代的传播情况。第二章《珠塔七层层匠心雅俗兼备备一炉》集中探讨和分析了《珍珠塔》的艺术特色,如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包括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雅俗兼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一化的特点。第三章《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通过梳理以《珍珠塔》故事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分析各种体裁改编的优劣,探索弹词《珍珠塔》故事的演变过程,明辨在新时代新需求下,《珍珠塔》故事在各种曲艺形式包括说唱、戏曲、影视等方面的新型出路和发展。第四章《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相较之前对《珍珠塔》弹词地位和影响的模糊性定位,综合第二章的艺术特色研究,对《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定位。
傅议萱[3](2021)在《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凌羽[4](2020)在《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经历了1978年至1984年的发展开拓期、1985年至1999年的发展活跃期和2000年至今的发展探索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从其社会生活剧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从其名着改编和名人事迹改编类作品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表达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从其英模戏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特殊贡献和其对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巨大突破。对时代价值的追求贯穿了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始终:创作团队引领着豫剧现代戏的创作风尚;现代化和戏曲化是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自觉追求;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较好地走近了新时代的戏曲观众、走向了新时期的戏曲市场。
江爱华[5](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指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邓丽娟[6](2020)在《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文中研究说明香港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其电影中异彩纷呈的女性群像/男性群像/酷儿群像使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独树一帜,并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创作。本文细致考察1984至1997十四年间,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样貌,分析其中涉及的文化转型与社会演进。不难发现,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经历了“‘他’性表演”(20世纪50年代初-1971)、“雄性发声”(1971-1984)、“多元性别形貌”(1984-1997)的历史变迁,电影文本常将男女两性的身份塑造问题化,以展露香港电影与性别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性别景观以颠覆传统性别的书写为表征,看似以突出现代女性/同性恋/双性恋的自主觉醒为内核,但作品最终流露的仍然是女性和酷儿等弱者对男性父权的归附。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既是现实的再现,也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品,同时具有建构文化身份的功能。本文以此为脉络,分四章论述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试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核和时代变迁。第一章,梳理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脉络。第二章,分别从两性性相、两性气质、两性关系、酷儿书写的角度出发,论述这一时期香港性别书写的多元形貌及内核,总结香港电影在性别形象塑造上的港式特质,归纳其多元颠覆的性别政治表征。第三章,引入性别相关理论,结合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理论,分析性别政治下两性关系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将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置身于华语电影、西方电影语境中,回溯香港电影性别塑造的问题与启示。结语部分,结合性别政治等相关理论,更深入地解读香港电影性别转向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核和社会变迁,总结香港电影在回归前的性别形态与文化想象。
叶梦[7](2019)在《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鬼之恋,在华语电影中广泛存在,其中《画皮》与《倩女幽魂》是导演们翻拍的“热门”剧本,在不同的时代阶段中,人鬼恋题材为华语电影注入了形态各异的文化烙印。本文结合了当前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现状研究,以及在“鬼文化”的探讨基础上,将不同文化载体的“鬼魂观”加以分类与解析。从而在传统文化引导下将电影的主题模式进行归类与划分,归纳出每一个时期的主题模式,总结出人鬼恋题材电影中总体与副主题的时代特征、人物定位、空间美学三方面的文化价值,从而得出各个阶段相应的主题研究成果。全文研究综合运用文本建构、人物塑造、空间属性理论对人鬼恋题材电影的影视形式具体分析,从多个人鬼恋题材电影案例对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纵向式地深入分析,通过对人鬼恋题材电影的情节设置、人物造型、空间属性客观的总结了反映时代中的主流文化价值变化,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的变化,空间美学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替变化。在人鬼恋题材的主题下对情节的筛选与故事类型进行划分,以便对人鬼恋题材电影中纷繁复杂的主题模式进行抽丝剥茧,归纳出清晰且明显的阶段性判断。从主题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形态主题模式(1954年—1966年):传统与异化的交错;第二阶段为发展时期主题模式(1983年—2002年):现代都市的演绎;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主题模式(2003年—2012年):时代思潮的失落与回归。人鬼恋题材电影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表现了明显了文化价值路径,导演借助鬼怪来表达理想生活与人类品质的期许,客观的时代背景与主观的意愿表达,扩展至整个亚洲的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其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莫利婷[8](2019)在《新感觉派文学中的都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新感觉派,因其刻意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实验和题材内容的现代性、都市性独树一帜(1),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为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3)鲁迅在《〈十二个〉后记》中写道:“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而没有都市诗人。”(4)古老中国的文学多是家国情怀的主流话语,山水田园的归隐情节,以及花前月下纤细而精致的感情,真正将笔墨触及都市题材的少之又少。新感觉派不仅找到了适合都市书写的手法,更深入都市内部,体验并展示了都市真正的内涵,使“中国不仅有了都市,而且有了都市文学”。新感觉派作家操着“怪、新、奇”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现代都市文化图景,他们从民族启蒙的“庞大”话语中抽身而去,转而关注都市人生“微小”的内心世界,用独特的现代性手法展示了都市人身上由现代与传统、摩登和保守、都市与乡土碰撞所导致的困惑和焦虑。尽管这三位作家在创作道路和创作的价值取向上有所差异,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他们具备共同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都市书写的研究因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空间研究的转向而产生了新的生长点。当我们将目光置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物包围人”的上海都市时,摩登消费的都市文化气息不仅造就了现代市民阶层,其具象化的商业街区、电影院、百货公司等消费空间更催生了其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上海第一次以物质现代性想象的形式进入到新感觉派文学书写的世界。在“欲望已有了不言而喻的合法性,在写作中畅行无阻”(5)的当下,回顾当时风气先开的上海,正是混杂、流动的社会文化氛围提供了现代都市男女生命热忱发挥的可能,也促成了新感觉派对于性爱现代性的思考,性爱领域得以成为管窥都市人个性、个体、家庭种种问题的原点。尽管新感觉派是以描绘五光十“色”的都市空间而见长,但是自其诞生之日起,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乡土与都市的矛盾就一直伴随着它,在新感觉派的都市书写中,代表现代文明的“显性”的上海都市周围一直对照存在着一个代表传统农业文明的“隐性”的乡村社会,乡村空间常常呈现出牧歌情调而被都市人视为“灵魂息壤”之所在,但随着都市文明的侵入,传统文明本身所存在的卑劣精神的被揭示,田园牧歌被证明也只是一种幻想。都市的摩登并不仅仅在于有着现代化的建筑和面貌,更在于它内在的现代精神,而这些精神则主要是由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致力于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性”在上海发生发展的新感觉派,还着力于记录都市人在现代社会诸多压力下产生的“现在时”体验,他们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都市中生活的人。如果深受都市文明浸染,具有感性欲望的“都市尤物”是城市光影外表的话,那么“无家可归”的人则是城市厚重的内里,这种都市特有的感受拖着每一个热闹场里的人“跑得筋疲力尽,最后颓然倒闭在急行列车的路上”(1)。相比穆、刘二人而言,施蛰存多将目光投向陋室里弄,无限情感与笔墨观照来自于乡镇的异乡人,探究他们在到达大都市后的生存困境及精神困惑,展示这些异乡人身上乡土意识与都会意识的失调和撞击,最终揭示出在“明日的都市”和“昨日的故乡”中,感受到的双重“他者”、“异己”感,才是今日的异乡人们真正压抑的状态。新感觉派都市书写中对于现代人在都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观照,直接反映了作家对于现代人的人本主义关怀。就新感觉派接受现代主义的视野和影响来看,将流派置于颓废主义影响的大背景中进行认识,更有利于理解新感觉派体现出来的审美现代性的艺术品格。颓废主义鄙弃绝对的肯定艺术,以“否定性激情”向现代派的审美风格靠拢,颓废主义在内涵上呈现出相对性特点:一方面出于对进步观念、物质世界的迷恋,表现为“物质性颓废主义”;另一方面,在高度繁荣的物质性满足后,产生出的失落感、异化感以及对都市文明抱否定性情绪,表现为“精神性颓废主义”。正是这种丰富驳杂而非单一纯然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价值判断,使新感觉派作家在接受并最终转化为小说创作时,呈现出一种“颓废”风格。颓废主义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注重“刹那”的生命感悟,从否定性维度出发,直面人性和生活中晦暗真实的一面,对忧郁、痛苦、神秘、偶然等现代质素的重视,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内容,也为新感觉派审美艺术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启示。本论文立足于对新感觉派叙事文本的细致解读,从现代多元都市空间的营造,摩登压抑都市人的刻画以及都市书写中“颓废”风格的体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还原新感觉派文学发生的现场,通过对都市景观和都市人生的双重观照,透析人与城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以期对新感觉派都市书写丰富性内涵和现代性审美意识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王培雷[9](2016)在《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文中研究说明在关于香港电影的研究中,聚焦文本、导演及历史语境是主流的切入路径,香港电影在上世纪末深刻影响了中国内地观众,关于其电影文本与导演的分析汗牛充栋,而由历史语境出发的研究则有过分依赖文化研究、将电影作为阐释的附属对象之嫌,对于香港电影最具明星号召力与影响力的表演文化,既有的研究凤毛麟角,与大量的对于香港电影风格的分析与作者研究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华语电影重要脉络的香港电影在1970年代面临着表演文化的转型,传统意义上建立在舞台剧/戏曲呈现形式上的情节剧表演形态,在许冠文电影的出现之后产生了转变。70年代由电视领域新锐导演带动的影像革命波及了电视表演,更在其后转化成对于电影表演文化的全面改造,其标志是1978年《茄喱啡》的问世。香港电影在1980年代完成了自身的美学更新,类型电影百花齐放,同时电影工业亦趋向繁荣,大量来自不同背景的演员进入电影表演行业,并在大批量、高强度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若干主要的表演形态,其在电影银幕上展示的身体本身成为娱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亦构成了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一种主动参与与建构进程。1980-1990年代香港电影表演大致呈现为五种主流形态,这五种形态先后存在于这一时期的具体表演实践中,在推动电影表演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完成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主体性凸显。这段时间的演员群体,可以视作代表了香港电影到目前为止的表演最高成就,其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人文魅力的现象,同时也成为了香港城市的名片之一。本文将时间范围限定在香港电影美学转变开始的1978年及对于香港电影整体生态甚至香港本身来说意义重大的1997年,以电影表演为主要论述对象,试图通过对其渊源、主要形态、身体话语、跨媒介(或曰“跨界”)实践及与香港城市空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剖析与解读,具体的思路是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梳理衍伸到横向的本体分析,力求由针对表演本体的探讨发展到其与具体的人文、社会语境的关系,来把握这一时期香港电影表演的大致风貌与美学内涵,同时以表演本体、视听语言、传播学、空间理论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审视表演文化与不同语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呈现一幅全面的表演文化图景,窥探香港电影表演在这一时期的得失,更期望以此为鉴,对于同样身处电影产业“盛世”的中国内地电影能有某种启示。
刘衍青[10](2015)在《《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曲艺、话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力搜集、阅读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着与改编作品的比较,重点探讨了《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主题思想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嬗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戏曲、曲艺名角对改编作品的演绎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戏曲为主,第二部分以曲艺为主,第三部分以话剧为主,在各部分的论述中结合戏曲、曲艺、话剧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对该艺术门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较详尽的概述。戏曲、曲艺部分,在按照时间分期的基础上,以剧种、曲种为序,对不同种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分类述评,并在一粟的《红楼梦书录》和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一些作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红楼梦》戏曲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嬗变及戏曲名角与“红楼戏”。“概述”中述评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新世纪期间,传奇、杂剧、昆剧、京剧、桂剧、粤剧、越剧、秦腔、评剧、闽剧、川剧、潮剧、吉剧、龙江剧、淮剧、上海滩簧、曲剧、锡剧、豫剧、湘剧、黄梅戏、绍剧等二十多个剧种的《红楼梦》作品,兼述其演出情况。《红楼梦》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中重点阐述《红楼梦》戏曲剧目受到传统伦理、社会改良、意识形态、戏曲发展、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红楼梦》戏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代“红楼戏”在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塑造上,既尊重原着,也有刻意的修饰、修正和无意的误读。其目的是使人物符合传统伦理的要求。民国时期宝黛钗的形象既有突破也有缺憾,突破在于强化了宝黛彼此牵挂、体贴之情。缺憾在于:(1)为了表现黛玉性情和顺、审慎知理的一面而有损其特立独行、孤高清标的个性;(2)对宝玉形象作了庸俗化的处理,融入了浪荡公子的品性。“十七年”期间的“红楼”人物形象在阶级斗争主题的支配下,刚硬有余,圆润缺失,以晴雯的剑拔弩张、袭人的阴狠恶毒为代表。新时期“红楼戏”中的人物呈现出“小人物唱大戏”的特征,刘姥姥、焦大、娇杏、妙玉等人物成为主角,或传达人间温情,或反思历史,或批判官场,或揭示人性,多以原着为基础,展示其复杂性。并让人物形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对王熙凤、宝钗、贾雨村等人物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甚至回避小说中宝钗等人物的品质缺陷,使其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戏曲名角参加改编并演出红楼戏,不仅使红楼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播,还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动人。《红楼梦》曲艺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曲艺改编与文人及城市传媒之间的关系、《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及《露泪缘》的成就等。概述以曲种为序,述评了评书、子弟书、弹词、广东木鱼书、南音、弹词开篇、鼓词、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福州评话、岔曲、单弦、兰州鼓子、飏歌、广西文场、马头调、岭儿调、扬州清曲、四川清音、西府曲子、湖南丝弦、粤曲、龙舟曲、山东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莲花落、相声、山东平调、四川竹琴及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的乌春等三十多个曲种所改编的《红楼梦》曲目。《红楼梦》曲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曲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韩小窗、马如飞等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与艺人的参与创作下,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城市书坊业、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新旧传媒及曲艺名角的表演,对《红楼梦》曲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两个方面。《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塑造别有特色,重点描摹了黛玉、宝玉、晴雯等主要人物,同时多视角地塑造了其它红楼人物。黛玉形象的塑造集中摹写她的愁情,对宝玉形象的塑造则围绕其痴情展开,在不同曲段中反复皴染、描摹这些特征。不足的是,二人形象在曲艺作品中多有世俗化的描写,如宝黛攻读“四书五经”,追求科举功名的情节等。《露泪缘》是《红楼梦》曲艺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许多曲种移植、借鉴,该章重点分析其艺术成就。该作情节编排依托原着后四十回,却能巧妙交待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使全篇逻辑清晰、合乎情理。人物塑造注重延续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又有独特的创造。艺术手法多样,通过用典故、穿插方言俗语、采用对比手法等,使《红楼梦》的诗意与书场的俚俗相融合。《红楼梦》话剧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主题的新变、艺术手法的新奇及赵清阁《红楼梦》话剧分析等。概述中述评了民国及建国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红楼梦》话剧的主题不同于戏曲、曲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归纳为家庭伦理、女性婚恋、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以象征手法揭示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人生反思与当代众生乱相的揭示等五个方面。《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以新奇的面貌而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新世纪的“先锋”话剧,都以表达方式独特或另类而与戏曲、曲艺形成对比。赵清阁是创作《红楼梦》话剧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红楼梦》原着的经典性为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纵观《红楼梦》二百多年的改编历程,家族伦理、女性婚恋、赤子人格及对社会弊病的揭示是改编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贯穿了《红楼梦》的改编史。《红楼梦》改编成戏曲、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既扩大了原着的影响,也丰富和滋润了这些艺术形式。
二、现代都市中演绎的黄梅恋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都市中演绎的黄梅恋情(论文提纲范文)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珍珠塔》的版本研究 |
(二)对《珍珠塔》整理者的研究 |
(三)有关《珍珠塔》同题材改编的研究 |
(四)对弹词《珍珠塔》地位和价值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框架设计 |
第一章 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珍珠塔》相关概况 |
第一节 清代故事珍珠塔的前世今生 |
一、珍珠塔故事的前世 |
二、珍珠塔故事的今生 |
第二节 周殊士千里游襄方元音偶告真相 |
一、山阴周大榜 |
二、周大榜改作《珍珠塔》 |
第三节 铺天盖地珍珠塔五花八门归于一 |
一、《珍珠塔》弹词版本众多的原因以及相关概况 |
二、《珍珠塔》弹词的版本 |
第二章 珠塔七层层匠心 雅俗兼备备一炉-《珍珠塔》的艺术特色研究 |
第一节 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 |
一、诗歌类 |
二、类诗歌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
第三节 曲尽人意的心理描写 |
第四节 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
一、语言通俗化 |
二、语言个性化 |
第五节 时隐时现的全知视角 |
一、代表说书人身份的“表”在文本中的作用 |
二、两种视角不同叙述声音交融所达成的叙事效果 |
第六节 异彩纷呈的音乐体系 |
一、多样化的来源 |
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
三、贴合情节的运用 |
第三章 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珍珠塔》故事的改编与衍生 |
第一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一、形式多元的改编实践 |
二、主题不同的改编策略 |
三、改编本代表作管窥 |
第二节 在传统中求新变 |
一、汲取通行本中的精神内涵 |
二、重视不同文体的差异 |
三、了解接受群体的特征 |
四、重视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优秀续书《麒麟豹》 |
第四章 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弹词《珍珠塔》的价值与地位研究 |
第一节 《珍珠塔》中的时代印记 |
一、“清闺才女”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化对立 |
二、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尾 |
三、伦理至上教化论 |
四、家庭伦理反映 |
第二节 《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 |
一、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
二、传播广泛 |
三、开辟弹词“新天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一、豫剧现代戏发展历史回溯 |
二、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第二节 1978年至1984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开拓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三节 1985年至1999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活跃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四节 2000年至今: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探索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第一节 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一、在主题内容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二、在艺术样式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三、在整体风格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第二节 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
一、名着改编与名人事迹改编类的豫剧现代戏 |
二、在艺术特征上对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的回应 |
三、跨文化改编的豫剧剧目 |
第三节 现代戏创作的突破 |
一、豫剧“英模戏”的特殊贡献 |
二、“公仆三部曲”的四个维度 |
三、其他豫剧“英模戏”的创作突破 |
第四节 中原文化底蕴的回归 |
一、豫剧现代戏和中原文化 |
二、演绎豫剧史和中原地域文化的相关剧目 |
三、中原文化背景下相关剧目的舞台创造 |
第三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当代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创作团队引领风尚 |
一、豫剧现代戏创作团队 |
二、创作团队对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对现代化与戏曲化的追求(文学、表演、音乐) |
一、文学创作的时代追求 |
二、表演语汇的时代追求 |
三、音乐设计的时代追求 |
第三节 戏曲市场与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6)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性别视域下的香港电影导演研究 |
二、性别视角下的香港电影类型研究 |
三、外围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初-1971:“他”性表演 |
第二节 1971-1984:雄性发声 |
第三节 1984-1997:多元的性别形貌 |
第二章 多元颠覆——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表征(1984-1997) |
第一节 两性性相颠覆:喜剧性与文化性 |
一、喜剧符号:男生女相 |
二、文化符号:女生男相 |
第二节 两性气质颠覆:反英雄化与反传统化 |
一、反英雄式“小男人” |
二、反传统式“女汉子” |
第三节 两性关系颠覆:群体话语重置 |
一、男性同性社群:从个体存在到集体表述 |
二、姐妹同性社群:从自主觉醒到自我赋权 |
第四节 酷儿书写颠覆:在地化与奇观化 |
一、游离的男同性恋 |
二、无声的女同性恋 |
三、奇观的双性恋/跨性别恋 |
第三章 重构父权——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文化内涵(1984-1997) |
第一节 文化寻根:中学为体兼西学为用的双重文化建构 |
一、中学为体:以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学为底蕴 |
二、西学为用: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本土语义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身份重构:失语者与边缘者的身份寻求 |
一、失语者:酷儿失落与身份认同 |
二、边缘者:底层失落与父权建构 |
第三节 重构男权:大女人与小男人的性别错置 |
一、大女人:以消解女性强化男性话语权 |
二、小男人:以喜剧符码重构男权 |
第四章 消解性别——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迷思(1984-1997) |
第一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存在的问题:新瓶装旧酒 |
一、类型过度:消费后继乏力 |
二、欲望凝视:消解女性价值 |
第二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启示:非主流的主流化 |
一、价值融合:双性同体的奇观化与在地化 |
二、意识生成:华语电影新时代女性启示录 |
结语:性别——香港电影的另类建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人鬼恋题材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
1.2.2 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创新点和方法 |
1.3.1 研究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中“鬼文化”的前世今生 |
2.1 “鬼文化”的起源 |
2.2 “鬼魂观”的分类 |
2.2.1 道家的“生死永恒”与“安之若命”鬼魂观 |
2.2.2 道教的“灵魂不灭”与“肉体不死”鬼魂观 |
2.2.3 儒家的“族类传承”与“个人不朽”鬼魂观 |
2.2.4 佛教的“因果循坏”与“等级平衡”鬼魂观 |
2.3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渊源与流变 |
2.3.1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界定 |
2.3.2 人鬼恋题材电影时间界定 |
2.3.3 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界定 |
第三章 初始形态主题模式:传统与异化的交错 |
3.1 传统“才子佳人”范式的异形 |
3.1.1 “东方红”式爱情寓言异化 |
3.1.2 家园母题的植入与隐喻 |
3.2 异变的女鬼与逃离的书生 |
3.2.1 妖魔勾画的女鬼形象 |
3.2.2 伤痕异化的书生形象 |
3.3 异化的影像空间建构 |
3.3.1 自然属性下建构传统家庭空间 |
3.3.2 社会属性衍生的寺庙空间异化 |
第四章 发展时期主题模式:现代都市的演绎 |
4.1 “蓝色”的现代都市焦虑 |
4.1.1 爱情桥段下的现代人本意识突涌 |
4.1.2 都会环境悄然更替和现代性焦虑 |
4.1.3 都市景观里下的情欲释放 |
4.2 错位的都市男女话语 |
4.2.1 女鬼形象构建现代女性主体话语 |
4.2.2 男性欲望下折射的焦虑入世情结 |
4.3 西化进程的都市意象空间 |
4.3.1 科技符号的生活空间 |
4.3.2 现代戏曲的艺术空间 |
4.3.3 历史洪流的媒介空间 |
第五章 新世纪主题模式:时代思潮的回归与失落 |
5.1 怀旧思潮里的怅惘 |
5.1.1 多元文化下进取与拯救 |
5.1.2 文化寻根外化的爱情 |
5.2 男女形象的螺旋式回归 |
5.2.1 男性版图强势回归 |
5.2.2 女性地位的后退式刻画 |
5.3 危机与缝合的空间建构 |
5.3.1 危机四伏的家庭空间 |
5.3.2 荒漠空间的异类“缝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感觉派文学中的都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新感觉派”发生的都市背景 |
二 新感觉派“都市书写”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新感觉派文学中的都市空间 |
第一节 光怪陆离的消费空间 |
第二节 现代·欲念的性爱空间 |
第三节 对照书写:作为“异质”存在的乡村 |
第二章 新感觉派文学中的摩登都市人 |
第一节 魅惑:都市的“尤物” |
第二节 压抑:都市里的异乡人 |
第三节 虚无:“面具”下的“无家可归”者 |
第三章 新感觉派都市书写的“颓废”风格 |
第一节 颓废主义的界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瞬间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内转的审美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课题概述 |
第二节 文献状况及方法 |
第一章 香港电影表演的“现代化前史” |
第一节 电影表演的戏剧化 |
第二节 许冠文的“小市民表演美学” |
一 《鬼马双星》与“港gag”的创建 |
二“小市民表演”的身份指认功能 |
第三节 表演的“电视机革命” |
一 电视艺员的构成与分野 |
二 “新浪潮”电视的表演性格 |
第二章 五种主流表演形态 |
第一节 新浪潮/后新浪潮表演(1978-1984) |
一 新浪潮表演的纪实化表情 |
二 从切片化形态到后新浪潮表演 |
第二节“超本色”表演(1985-1997) |
一 本色魅力的叠加效应 |
二 作为“明星本位”的“超本色”表演 |
第三节 身体奇观化表演(1978-1997) |
一 动作化身体奇观 |
二 类型化身体奇观 |
第四节 沸度表演(1986-1997) |
一 “极致情境”的极端表演状态 |
二 “无厘头”狂欢式沸度表演 |
第五节 无痕表演形态(1990-1997) |
一 多义性的表演素材 |
二 游离语境下的无痕表演 |
第三章 港片表演的身体呈现 |
第一节 激战中的动作身体解放 |
一 勇猛战斗中的凡人肉身 |
二 全球化象征与全能身体 |
第二节 喜剧表演的“审丑”身体与“合家欢”审美意象 |
一 作为“审丑”客体的身体 |
二 合家欢喜剧“审美”的意象 |
第三节 跨地与合拍的演员身份 |
一 台湾演员表演的身份趋同 |
二 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表演中的身体呈现 |
第四节 银幕身体“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
一 银幕身体的“政治化” |
二 银幕身体的“去政治化” |
第四章 电影表演的跨媒介实践 |
第一节 电视/电影表演现代化互动 |
一 培训班演员的电影表演现代化 |
二 跨电视/电影的表演互动 |
第二节 舞台/银幕的表演塑造与互动 |
一 流行音乐与电影表演的形象塑造 |
二 电影表演与戏剧舞台的双重假定 |
第三节 跨媒介的类型定格与复合效应 |
一 表演的银幕类型定格 |
二 银幕/荧幕/唱片的表演复合传播效应 |
第五章 表演与城市空间塑造 |
第一节 电影表演的“我城”表征 |
一 作为本地标识的“粤语电影” |
二 “都市人”形象的视觉表征 |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经验与表演的精神图谱 |
一 演员的现实空间经验 |
二 表演空间的“主体”精神图谱 |
第三节 电影表演与城市空间再生产 |
一 电影表演的城市空间呼应效果 |
二 “表演”本身对城市空间的建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及所获奖励 |
参与创作的实践 |
致谢 |
附件 |
(10)《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红楼梦》戏曲研究 |
概述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 |
第一章 《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的都市发展 |
一、北京的《红楼梦》传奇 |
二、扬州、上海的《红楼梦》戏曲 |
三、广州的《红楼梦》戏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京、沪《红楼梦》戏曲的繁荣 |
一、新式文人与《红楼梦》戏曲 |
二、观众群体的变化与《红楼梦》戏曲 |
三、传媒与《红楼梦》戏曲 |
四、竞争机制对《红楼梦》编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 |
一、意识形态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束缚 |
二、诗意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浸润 |
三、民间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濡染 |
第二章 《红楼梦》戏曲人物形象的嬗变 |
第一节 清代红楼戏人物形象 |
一、黛玉形象的本色与“润色” |
二、宝玉形象的“误读”与修正 |
三、设立专折(出)塑造红楼女性形象 |
四、《红楼梦》人物的全景式塑造 |
第二节 民国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新变 |
一、宝黛形象的微妙变化 |
二、红楼丫头聪慧率真形象的再现 |
三、“红楼”女性形象承载起婚恋主题 |
四、贾政等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 |
第三节“十七年”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意识形态化 |
一、反抗者晴雯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施恶者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徐进等剧作家对宝玉形象的刻画 |
四、“十七年”间红楼戏人物塑造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新时期红楼戏人物形象平民化 |
一、宝玉成为新时期红楼戏的主角 |
二、“小人物,唱大戏” |
三、对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的“包容” |
第三章 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一节 名角竞演红楼戏 |
一、清代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二、民国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三、建国后,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
第二节 戏曲名角对“红楼戏”的艺术创新 |
一、对红楼人物的深情演绎 |
二、对红楼戏的创新演绎 |
中编:《红楼梦》曲艺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 《红楼梦》曲艺的改编与传播 |
第一节 文人、艺人与“红楼梦”曲艺的改编 |
第二节 名艺人对“红楼梦”曲艺传播的推动 |
第三节 传媒与《红楼梦》曲艺 |
第二章 《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 |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 |
第三章 《红楼梦》曲艺的人物 |
第一节 黛玉愁情的反复皴染 |
第二节 宝玉痴情的多面描摹 |
第三节 宝黛形象的世俗化描摹 |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多视角全面塑造 |
第四章 《露泪缘》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合乎情理与逻辑的情节编排 |
第二节 前八十回人物性格的延续与创新 |
第三节 丰富而恰当的艺术手法 |
下编:《红楼梦》话剧研究 |
概述 |
一、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话剧 |
二、五十年代至新世纪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章《红楼梦》话剧主题的新变 |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主题的浅俗与劝诫 |
第二节 女性婚恋主题的时代意蕴 |
第三节 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主题 |
第四节 民族性格劣根性的揭示 |
第五节 当代众生乱相的反映 |
第二章 《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民国《红楼梦》话剧的新奇编排 |
第二节 新世纪《红楼梦》话剧的另类表达 |
第三章 赵清阁的《红楼梦》话剧 |
第一节 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 |
第二节 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 |
第三节 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现代都市中演绎的黄梅恋情(论文参考文献)
-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D]. 高慧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傅议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D]. 张凌羽.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D]. 邓丽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D]. 叶梦.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8]新感觉派文学中的都市书写[D]. 莫利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9]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D]. 王培雷.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10]《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 上海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