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石杰[1](2020)在《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学政许振禕於陕西泾阳创办味经书院。光绪十七年(1891),陕西学政柯逢时创办味经刊书处,味经书院便开始大规模的刊书活动。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味经书院合崇实、宏道二书院改为宏道大学堂,而味经刊书处亦随即改制为味经官书局,开始排印新式书籍。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出版活动。本文拟通过对清末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在陕西出版活动的调查,重新审视陕西书院文化及其近代之转型。经过两次赴陕调查,笔者查阅了陕西省图书馆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近百种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简史,主要对二者的创设及结局作了简要介绍,确定味经官书局的正确位置是本节最重要的发现;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陕西味经印本的出版分期,同时考察了刘光蕡对味经书院刊书的贡献以及推动味经书院刊书的外部因素,对陕西味经印本的历史作了纵向研究;第四部分为刊书管理与运作模式,主要研究了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校书原则、书板情况及印本特征等;第五部分为味经出版物研究,通过对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物的调查,文章对这部分出版物作了分类研究;第六部分为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尤其是重新审视了味经重刻本《毛诗注疏》的价值;第七部分为结语,对本文作了简要回顾。正文后附有12个附录,或载录了陕西省图书馆所藏相关原始资料,如《味经传经书目合刻》《味经官书局书目》《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或编纂了部分新的内容,如《味经印本编年》《味经印本存藏表》。
王力[2](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文中认为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陕西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种“特别关系”。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海上而来,东南沿江沿海各省始变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点”。陕西僻处内地,“陕西似无足重轻也”,但陕西为西北门户之所在,有着国民党势力、陕西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前夕还有着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而不同于国民党中央完全控制的省份。其地位被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在内的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也被民国时期的各派军阀所觊觎。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由国民军冯玉祥系控制的过渡时期,由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的稳定时期和西安事变后由孙蔚如控制的整理时期。文章第一章总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和陕西省的政局变动和省制改革,陕西的省制进程与南京中央政府规划的省制改革时间表相比较,具有滞后性。究其原因,陕西省处于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和边际地带之间。第二章分析了陕西省政的演变过程,经过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政的结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横向和纵向组织。第三章分过渡、稳定和整理三个时期,理清各执政陕西人物对陕西省政的管理。第四章讨论了陕西省政的地位问题,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等能影响全国政局的人物和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等陕西执政人物都对陕西省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之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也引起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陕西省的关注。总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陕西省政是极其重要的,陕西一省的省政问题发展到1937年,竟然引起了影响中国和世界格局的西安事变的发展,可见其特殊和关键。望通过梳理南京国民政府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能描绘出这十年陕西省政的发展脉络,以期基本揭示出省制设计“应然”与陕西省政实践“实然”之间的深层逻辑,为我国现正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镜鉴。
武端利[3](2020)在《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探其历史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且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但其中所囊括的陕甘区域新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是该区域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轫和真正启动时期,不论是从清末新政史、中国早期现代化史,还是近代陕甘区域史的视角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缺,仍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的努力开拓。有鉴于此,本文以清末新政为研究背景,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现代化的角度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始于1901年底陕西宏道大学堂的成立,至辛亥陕西起义结束,历时近十年时间,其改革涵盖了军事、教育文化、实业和财政、交通、法政和预备立宪等多个领域。本文的结构由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政改革;清末陕甘警政创设与预备立宪这六个部分组成。社会与经济状况是清末陕甘新政的基础因素。文中从人口变化、地方经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地方督抚群体等多方面对清末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清同治朝以后由于战争和灾荒的影响,陕甘两省人口锐减,加剧了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困难;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虽然创立了几家洋务企业,但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没有真正开启区域早期现代化;清末陕甘督抚群体思想保守且更动频繁,没有形成区域现代化的领导者。清末陕甘新政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与经济变动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启动,也因此带来了诸多的窒碍。军事现代化是清末陕甘新政最主要的革新内容。陕甘两省在裁撤原有旧军的基础上,各自编练了一协规模的新军力量,不论是在营制、装备、指挥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文中对清末陕甘军事变革的历史贡献和局限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近代军事体系,并通过创办军事学堂和外派留日学生,形成了一批具备近代色彩的知识群体;另一方面陕甘两省均未完成新军编练任务,且耗费巨大,造成了严重的地方财政负担,直接影响到了交通、教育、工矿业等其它领域的新政。出于革新风气、培育人才的目的,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建,先后成立了宏道大学堂、陕西大学堂、甘肃大学堂等多所大学堂,创立了覆盖两省的中小学堂教育体系,建立了省级教育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地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为近代陕甘地区培养了第一批的留学人才。此外,两省又先后创立了多种官报和民办报纸,推动了区域风气的开通和思想的变革。文中认为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创建,为陕甘早期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和思想的基础。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工矿业的发展是在洋务运动零星遗存的基础上,利用两省丰富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创建了涵盖农业、轻工业、工矿业的多家近代化工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业发展制度和机构,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技术人才,并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提高了近代陕甘实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了近代企业经营制度和商业意识。同时,为筹措新政经费缓解财政压力,陕甘两省采用增加捐税、裁官节费、推行统税的办法,对原有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近代意义的改革,试图解决举办新政带来的财政困难。交通是推动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事业。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的交通邮电事业在电报、铁路、邮政、航运、公路建设方面均有创建,但受制于地方财力、清政府规划的影响,仅有邮政、电报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兰州铁桥得以建成,其他如铁路、航运等均成效寥寥。文中对西潼铁路筹修的过程和失败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西潼铁路是近代陕甘交通现代化中最关键的内容,该路未能开工修筑,阻碍了风气的开通和货物的转运,影响到整个清末陕甘新政的进程。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政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警政、司法和预备立宪。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近代巡警制度,并设立了警政管理机构,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司法改革方面,通过普遍设立审判厅、检察厅、改良监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近代司法体系,是近代陕甘司法改革的第一步;通过推广地方自治、投票选举议员、设立省级谘议局,士绅的民主意识得到了难得的一次教育和启蒙,推动了近代陕甘民主意识的发展。总之,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军事、交通、工矿业、民主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一定成效的建设和探索,推动了本区域乃至西北地区早期现代化的开展。同时,清末陕甘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也说明,落后区域受制于地方经济条件、地域的风气、官吏的思想和作为、早期现代化路径和改革领域的选择,其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更为艰难。本文通过对陕甘新政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历史影响等问题的探讨,也将裨益于清末区域新政史,尤其是陕甘地区早期现代化史的进一步研究。
田晓鹤[4](2019)在《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建筑业获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建筑实践逐步繁荣,建筑理论研究立足于西部特色,多维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的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以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而综合的分析,梳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客观地呈现其各时期的研究概况。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相关的期刊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业着作,根据期刊种类和文献作者研究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外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学术成果分阶段地分析其文献产量及年度变化、作者群体特征、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来源期刊特征,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外貌有一个比较系统与客观的展示。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就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关系,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领域剖析其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其中,建筑设计理论是论文重点分析领域,对该类中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与建筑思想类的期刊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类型侧重与关注点变化等特征,梳理出陕西省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历程。然后,结合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点和理论研究特点,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呈现,并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析,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与动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为后续的工作者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李琳[5](2019)在《陕西小学教育研究(1927-1937)》文中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它肩负着为更高一层次的学校和社会输送各类人才及提高国民素养并培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的重任,其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陕西近代化的小学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民国成立之后,陕西省小学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1927Ⅷ1937年是中国社会相对较为稳定的一个时期。通过国民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杨虎城、邵力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以及1935年厉行义务教育,促进了这一时期陕西省小学教育的发展,不论是从学校数、学生数还是教职员数与教育经费数来看,这一阶段的陕西省小学教育得到了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档案馆所收藏的有关陕西小学教育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并且结合民国时期的有关期刊、论着以及学者的一些论述,试图对1927-1937年陕西小学教育进行初步研究与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陕西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清末、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进行概述陕西省小学教育的产生、初步发展与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概况。第二部主要分析陕西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从小学教师的来源、提高、检定和薪俸生活进行研究分析。陕西省举办师范讲习所、简易师范学校,广植师资力量;多次举办小学教师训练所、假期讲习会,训练师资,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设立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予以教师研究和进修的机会,改良塾师,推进义务教育,进行教师的培养与检定,淘汰不合格教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使得教师水平和质量整体提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陕西小学教育经费,由教育经费独立问题、省、县教育经费收支三方面组成,随着教育经费的独立,中央拨款、省教育经费与县教育经费的总体上升,加之私人助学的发展,为陕西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陕西小学教育的特点,从地区发展不平衡、私塾与新式小学并存、密切联系时代,注重教育救国与卫生教育三方面进行论述,并阐述其原因,揭示在新旧交织、冲突、融合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下的产物,社会结构没有完全转变以前,私塾是很难从根本上取缔的,私塾与新式小学并存的社会现象会一直持续,这是当时的时代所造就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通过对1927-1937年陕西小学教育的研究,吸取其宝贵的经验教训,本文意在通过对近代陕西小学教育的发展的经经验教训研究,从而为陕西省当代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李宝[6](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浦晗[7](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马骞[8](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周春芳[9](2016)在《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日益远离陕西。至明清,陕西天灾人祸较多,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经济长期停滞,城乡较为萧条,发展缓慢。然而明清时期的陕西作为我国西北军事重镇仍然代表着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明清陕西的教育也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一样进入发展的成熟期并逐步走向衰落。与教育事业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建筑的全面呈现。明清陕西的教育建筑主要包括书院建筑、庙学建筑、考试建筑和包括社学、义学、私塾等在内的蒙学教育建筑。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受陕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诸多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作用,呈现较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还较为不足。在中国古代教育建筑的研究方面,针对教育建筑展开全面系统研究的还较为少见,现有对教育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建筑和庙学建筑,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现存古建筑的考量,还有一些研究涉及考试建筑,有个别研究涉及南方乡土社会(主要为农村)中的文教建筑,研究详细深入。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对明清教育建筑整体、考试建筑及蒙学建筑均较为薄弱。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针对陕西的建筑文化研究不足;结合教育文化而展开的教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在陕西不足,在全国也较少研究。鉴于此,呈现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全貌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时代区域背景下的教育建筑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方志学、哲学、文化学、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理论,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和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将教育建筑还原于明清特有的城乡文化风土民俗的宏观背景中,找寻教育建筑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小品等方面的规律呈现,并对蕴含教育建筑中的文化深入剖析。论文的创新之处有:1.根据散落于世的陕西教育建筑遗存,查阅大量史料方志集成中关于教育建筑的记载,再现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全貌,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不同种类分别从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小品等方面归纳整理提升,补充明清陕西地域建筑研究,并进一步提炼我国古代教育建筑类型特征。2.通过对教育建筑所处的地理、经济、历史、社会、人文等环境的分析,探索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地域文化特色。明清陕西教育建筑在受中国传统儒学、科举文化、耕读文化影响,表现出中国传统教育建筑共性的同时,还因为明清陕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差异而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陕西厚重的官文化、深刻的关学、浓郁的隐逸文化遗风都对陕西教育建筑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源自陕西关中、以新儒学为特征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关学对教育建筑的呈现影响深远。陕西无论是农耕文化还是官文化、隐逸文化都深受关学浸润,教育建筑也因关学学者对教育的极大关注而在选址、布局、建筑结构、装饰等方面深受关学影响。明清陕西教育建筑虽因种类不同而有崇礼庄重、质朴浑厚、适意简淡等相异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总体都是受关学影响下的不同层面的表现。以关学视之,则是教育建筑文化内的对立和统一。
田峰[10](2015)在《唐宋行记研究》文中提出旅行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从先秦开始人们就记录旅行之事,虽然先秦还没有一部旅行记(即行记),但是对旅行的记录已经成为史学重要的部分。到了汉代,随着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行记便应运而生。魏晋南北朝以来,行记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文献。唐宋时期,是行记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在文学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双重作用下,行记大量出现,它们主要包括僧人行记、交聘行记、文人行记等,其体式逐渐完善,内涵也更加丰富。此后行记基本沿着唐宋以来的脉络发展,对后世的旅行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唐宋行记的研究是解决行记相关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历朝历代行记亡佚严重,致使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显得比较零碎,尚未有充分的认识。尤其对唐宋行记的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还比较薄弱。本论文拟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唐宋行记作全面的讨论。那么,唐宋行记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行记与文学、史学有怎样的关系?行记又集中反映了哪些文化问题?这些都值得思考。文章从这些问题为出发,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解决行记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行记起源于先秦,初创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第二章以唐宋行记为中心,重点讨论了行记的文体特点及其行记与文学、史学的横向渗透,认为行记在体制上具有行踪、景观与旅行体验三要素,这三要素以叙事的方式来呈现,语体以灵活多样的散体文为主,体性呈现多元化。行记与游记、地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史学的书写传统对行记影响明显;第三章以宋代文人行役记为中心,主要讨论文人行役记在宋代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文化的倾向,选取陆游的《入蜀记》作为观察点,主要从其文化胜览倾向,旅行体验的书写与诗学,学术品格等几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以唐宋交聘行记为中心,讨论其所反映的夷夏观念及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进一步说明唐宋时代变迁背景下夷夏观念的新内涵;第五章重点讨论了唐宋僧人行记,认为中土僧人西行求法与日本僧人来唐宋求法巡礼,虽都属于宗教行为,但是这两种文化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国家地位和社会交往心态完全不同,由此可以窥见在文化转移过程中僧人所处的地位。
二、《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1、系统总结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的刊书活动 |
2、推动陕西出版史研究 |
3、深化对陕西书院文化的研究 |
(三) 研究综述 |
1、陕西书院研究 |
2、陕西官书局研究 |
3、陕西出版史研究 |
(四) 亟需解决的问题 |
1、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
2、大量一手资料尚待发掘利用 |
(五)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献调查法 |
3、个案研究法 |
二、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简史 |
(一) 陕西味经书院的历史 |
1、味经及各地味经书院考述 |
2、陕西味经书院始末 |
3、历任山长、学政对味经书院发展的推动 |
(二) 陕西味经官书局的历史 |
1、陕西味经官书局简史 |
三、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刊书史 |
(一) 出版分期 |
1、求友斋时期 |
2、味经刊书处时期 |
3、时务斋与复邠学舍时期 |
4、味经官书局时期 |
(二) 刘光蕡对味经书院出版的贡献 |
1、参与求友斋、味经刊书处、时务斋及复邠学舍的活动 |
2、引进西式印刷机器 |
(三) 推动味经书院刊书的外部因素 |
1、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影响 |
2、黄彭年的影响 |
四、刊书管理与运作模式 |
(一) 刊书经费来源 |
1、官倡民和 |
2、租田收课 |
3、商业利润 |
4、售书获利 |
(二) 人员配置 |
1、管理人员 |
2、校勘人员 |
3、刻工 |
(三) 校书原则 |
1、校勘章程 |
2、校书底本 |
(四) 书板情况与印本特征 |
1、书板情况 |
2、印本特征 |
五、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印本研究 |
(一) 正经正史及其它传统书籍 |
1、正经正史 |
2、算学书籍 |
3、蒙学书籍 |
4、其它传统书籍 |
(二) 时务书籍 |
1、时务书籍 |
2、《时务斋随录》的创刊 |
3、《时务斋随录》的性质与内容 |
(三) 西学书籍与教科书 |
1、西学书籍 |
2、教科书 |
(四) 报刊 |
1、《关中学报》的创刊 |
2、《关中学报》的性质与内容 |
(五) 味经书目四种 |
1、《味经傅经书目合刻》与《味经官书局书目》 |
2、《陕西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 |
3、《味经书院藏书目》 |
六、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刊书的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 |
(一) 学术成就 |
1、校刊史书 |
2、校刊经书 |
3、《毛诗注疏》及其校刊 |
(二) 文化贡献 |
1、校经勘史,兴废继绝 |
2、丰富典藏,兴复文教 |
3、编选《随录》,刊印《学报》 |
七、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味经传经书目合刻》 |
附录2: 《味经官书局书目》 |
附录3: 《味经官书局拟印书目》 |
附录4: 味经书院刻工刊书表 |
附录5: 经史校勘诸生姓氏乡里表 |
附录6: 刘光蕡佚文拾补 |
附录7: 《刘古愚年谱》订补数则 |
附录8: 味经印本编年 |
附录9: 味经印本存藏表 |
附录10: 陕西省图书馆藏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目录 |
附录11: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味经书院及味经官书局印本目录 |
附录12: 补《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序录》一则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 史料选择 |
五 写作难点 |
六 创新之处 |
七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陕西省政的背景和基础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省制改革历程 |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确立的省制 |
二 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1929-1937)的省制 |
第二节 陕西政局变动与省制演变 |
一 陕西省制的初步确立——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 |
二 陕西省制的发展变化——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下的陕西 |
三 西安事变后的陕西省制——从杨虎城系孙蔚如到蒋介石系蒋鼎文 |
第二章 陕西省政的演变 |
第一节 陕西省政的权力运作方式 |
一 特殊时期的陕西省政权力运作方式 |
二 正常时期的陕西省政运作方式 |
第二节 陕西省政的日常运行机制 |
一 陕西省政府综合办事机构—秘书处 |
二 陕西省政府执行机构—各厅 |
三 陕西省具体事务管理机构—各专管处、局及委员会 |
第三节 陕西全省行政网络的构建 |
一 西安市(西京市) |
二 行政督察区 |
三 县及其县以下行政组织 |
第三章 陕西省政的管理 |
第一节 过渡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省政管理(1927 年—1930 年 10 月) |
第二节 稳定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杨虎城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邵力子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第三节 整理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王一山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孙蔚如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第四章 陕西省政的地位 |
第一节 陕西所属地理位置的争论 |
第二节 孙中山等的陕西省政建设思想 |
一 孙中山的开发西北思想 |
二 蒋介石的西北抗战观 |
三 陕西省执政人物的建设陕西思想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陕西省政的关注 |
一 冯玉祥时期 |
二 杨虎城时期 |
三 邵力子时期 |
四 孙蔚如时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清末新政史视野下的陕甘新政研究 |
(二) 清末陕甘新政宏观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
(三) 清末陕甘新政具体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
(四) 清末陕甘新政史研究的局限 |
三、选题意义、研究基础和学术创新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内容 |
(三) 主要研究理论与史料基础 |
(四) 重点难点和学术创新 |
四、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后的陕甘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 |
第一节 清末陕甘辖区与地理状况 |
一、清末陕甘两省辖区 |
二、清末陕甘地理条件 |
第二节 清末陕甘人口与经济状况 |
一、清末陕甘人口数量的考证与分析 |
二、清末陕甘经济和税收状况 |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陕甘早期现代化 |
一、近代陕甘军用工业的萌芽 |
二、近代陕甘民用工业的萌芽 |
第四节 清末陕甘督抚群体与区域新政 |
一、新政时期的陕甘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 |
二、陕甘总督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
三、陕西巡抚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
四、陕甘督抚群体特征与区域新政影响的探讨 |
第二章 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 |
第一节 清末陕甘军事状况与早期军事现代化 |
一、清末陕甘旧军的裁减 |
二、甲午战后陕甘旧军的现代化编练 |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新军的编练 |
一、八旗及防练勇营的进一步改编 |
二、陕西新军的编练 |
三、甘肃新军的编练 |
第三节 陕甘各级军事学堂的创办和人才的培育 |
一、武备学堂的创设 |
二、陆军中小学堂的创设 |
第四节 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与缺憾 |
一、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 |
二、陕甘军事现代化的缺憾与反思 |
第三章 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 |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高等学堂的创办与发展 |
一、旧书院的改建与陕西宏道大学堂的创设 |
二、陕西大学堂与甘肃大学堂的创立 |
三、陕甘师范学堂的创设 |
第二节 陕甘课吏馆与法政学堂的创立 |
一、陕西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
二、甘肃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
第三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中小学堂与专门学堂的创设 |
一、陕甘中小学堂的创立 |
二、各类专门学堂的创立 |
三、驻防中小学堂的创立 |
四、存古学堂的创立 |
第四节 清末陕甘近代教育机构的创立 |
一、陕西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
二、甘肃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
第五节 清末陕甘留学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
第六节 清末陕甘新闻报刊事业的创办 |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陕甘近代农工商业的创办 |
一、洋务企业的恢复和续办 |
二、清末陕甘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 |
三、陕西延长油矿的创办与发展 |
四、劝业道和工艺推广机构的成立 |
五、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实业发展 |
六、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农工商业发展的评价 |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陕甘税收金融改革 |
一、试办官盐和盐斤加价 |
二、土药加厘及禁绝鸦片 |
三、百货统捐改革 |
四、裁官节费 |
五、清末陕甘金融机构的筹办与币制改革 |
第五章 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电建设 |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电话事业发展 |
一、洋务运动时期陕甘电报业的创立 |
二、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业的拓展 |
三、陕甘电报统归官办 |
四、陕西电话公司的创立 |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铁路的倡议与筹修 |
一、清末西北铁路的倡议与规划 |
二、清末西潼铁路的筹修与失败 |
第三节 清末陕甘邮政的创建与发展 |
一、清末陕甘邮政的创立与发展 |
二、清末陕甘邮政邮员的管理 |
三、邮员的薪资和晋升 |
四、陕甘邮政的管理和运作 |
五、陕甘邮政中的外籍人员 |
第四节 兰州铁桥的兴修及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
一、兰州铁桥的兴修 |
二、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
第六章 清末陕甘法政改革与预备立宪 |
第一节 清末陕甘巡警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
一、清末陕甘巡防队与巡警制度的探索 |
二、陕西巡警制度的建立 |
三、甘肃巡警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清末陕甘司法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
一、清末陕西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创设 |
二、清末甘肃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设立 |
第三节 清末预备立宪和陕甘谘议局的创办 |
一、清末陕西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
二、清末甘肃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
三、清末陕甘谘议局与民主意识的发展 |
余论: 落后区域的早期现代化之路——清末陕甘新政的历史审视 |
一、变与不变: 清末陕甘新政历史成效的两个维度审视 |
二、清末陕甘新政历程中的制约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分析 |
1.2.2 .文献计量学与建筑学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研究对象的收集与分析 |
2.1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的定义 |
2.1.1 .期刊论文 |
2.1.2 .会议论文 |
2.1.3 .专业着作 |
2.2 .资料收集流程 |
2.2.1 .确定文献作者、研究机构 |
2.2.2 .向时间的划分 |
2.2.3 .期刊论文的收集 |
2.2.4 .会议论文的收集 |
2.2.5 .专业着作的收集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2.3.2 .内容特征分析 |
2.3.3 .相关应用软件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 .期刊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1 .总体概况: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
3.1.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1.3 .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 |
3.1.4 .来源期刊特征分析 |
3.2 .会议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2.1 .总体概况:会议论文的产量与年度变化 |
3.2.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2.3 .论文关键词分析 |
3.2.4 .学术会议特征 |
3.3 .专业着作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3.1 .总体概况:发文量和年度变化 |
3.3.2 .作者群及其机构单位 |
3.4 .本章小结 |
4.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1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1.1 .建筑理论分类的研究 |
4.1.2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2 .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3 .会议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4 .专业着作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背景解析 |
5.1 .时代背景分析 |
5.1.1 .主要政治经济背景 |
5.1.2 .国内建筑思想概况 |
5.2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汇总与解析 |
5.2.1 .建筑理论研究总类 |
5.2.2 .建筑设计 |
5.2.3 .建筑历史 |
5.2.4 .建筑技术 |
5.3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工作者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特征总结 |
6.1.1 .总体特征 |
6.1.2 .各时期特征总结 |
6.2 .研究总结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陕西省建筑思想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三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着作 |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陕西小学教育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时间界定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陕西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清末陕西小学堂的产生 |
(一) 清政府实施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
(二) 新式小学堂的创办与教育行政机构的变迁 |
二、北洋政府时期陕西小学教育的初步发展 |
三、国民政府时期陕西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
(一) 小学教育受挫与恢复时期 |
(二) 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
第二章 陕西省小学师资力量 |
一、小学师资力量的来源 |
二、小学师资力量的提高 |
(一) 小学教师训练所 |
(二) 假期讲习会 |
(三) 小学教育通信研究处 |
(四) 训练塾师 |
三、小学教师的检定 |
四、小学教师的待遇 |
(一) 小学教师待遇实况 |
(二) 小学教师待遇实况的社会比较 |
第三章 陕西省小学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独立问题 |
二、省教育经费的收支 |
三、县教育经费的收支 |
(一) 县教育经费的收入 |
(二) 县教育经费的支出 |
第四章 陕西省小学教育的特点 |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
(一) 小学教育基本覆盖全省 |
(二) 陕北、关中、陕南大区之间差异明显 |
二、私塾与新式小学并存 |
三、密切联系时代,注重教育救国与卫生教育 |
(一) 注重教育救国 |
(二) 注重卫生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8)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
2.1 关于舆情 |
2.1.1 舆情的定义 |
2.1.2 舆情与舆论 |
2.1.3 网络舆情 |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
2.2 关于教育舆情 |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
3.1.1 主题类别 |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
3.1.5 样本影响力 |
3.2 分布统计分析 |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
3.3 教育舆情热点 |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概念梳理与范围界定 |
1.2.1“陕西”的概念与范围 |
1.2.2“教育建筑”的概念与范围 |
1.2.3“教育建筑种类”还是“教育建筑类型” |
1.2.4 暂不列入本课题研究范围的教育建筑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2 中国古代教育建筑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1 论文内容 |
1.6.2 论文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2 传统教育建筑的演变 |
2.1 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 |
2.1.1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
2.1.2 以人本精神为基础 |
2.1.3 以道德化育为核心 |
2.1.4 以服务政治为目的 |
2.2 教育建筑的萌芽 |
2.3 教育建筑的雏形 |
2.3.1 夏代教育建筑 |
2.3.2 商代教育建筑 |
2.3.3 西周教育建筑 |
2.4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教育建筑 |
2.4.1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建筑 |
2.4.2 秦汉时期的教育建筑 |
2.5 隋唐时期的教育建筑 |
2.5.1 隋代(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教育建筑 |
2.5.2 唐代(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教育建筑 |
2.6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建筑 |
2.6.1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教育建筑 |
2.6.2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建筑(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 |
2.7 明清时期的教育建筑 |
2.7.1 明代(公元 1368-公元1644年)教育建筑 |
2.7.2 清代(公元 1636-公元 1911)教育建筑 |
本章小结 |
3 明清时期的陕西 |
3.1 地理环境与文化区划 |
3.1.1 地理环境 |
3.1.2 中国三大文化区 |
3.2 陕西地域文化 |
3.2.1 陕西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3.2.2 陕西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3 陕西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 |
3.3 明清陕西地理环境 |
3.3.1 关中从沃土到瘠区 |
3.3.2 陕南山地开发多种经营 |
3.3.3 陕北加速土地垦殖 |
3.4 明清陕西经济 |
3.5 明清陕西的城市与乡村 |
3.6 明清陕西的教育 |
3.6.1 官学教育 |
3.6.2 私学教育 |
3.6.3 民间教育 |
本章小结 |
4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 |
4.1 士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 |
4.2 明清陕西书院发展概况 |
4.2.1 明清陕西书院建设概况 |
4.2.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的时间分布 |
4.2.3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的空间分布 |
4.3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选址 |
4.3.1 明清书院建筑选址 |
4.3.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选址 |
4.4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空间布局 |
4.4.1 书院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 |
4.4.2 明清书院建筑空间布局 |
4.4.3 明清陕西书院空间布局特征 |
4.5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单体 |
4.5.1 明清书院的主要建筑单体 |
4.5.2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形制 |
4.5.3 明清陕西书院主要建筑单体 |
4.6 明清陕西书院建筑小品 |
本章小结 |
5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 |
5.1 礼制文化对庙学建筑的影响 |
5.1.1 礼制文化内涵 |
5.1.2 礼制文化的典型建筑——庙学 |
5.2 明清陕西庙学发展概况 |
5.3 明清陕西庙学的选址 |
5.3.1 明清庙学选址 |
5.3.2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选址 |
5.4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空间布局 |
5.4.1 学宫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 |
5.4.2 明清庙学建筑空间布局 |
5.4.3 明清陕西庙学空间布局特征 |
5.5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单体 |
5.5.1 明清庙学的主要单体建筑 |
5.5.2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形制 |
5.5.3 明清陕西庙学主要建筑单体 |
5.5.4 庙学中的窑洞建筑 |
5.5.5 明清陕西藏书楼 |
5.6 明清陕西庙学建筑小品 |
本章小结 |
6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 |
6.1 耕读文化对蒙学建筑的影响 |
6.1.1 耕读文化在乡村 |
6.1.2 耕读文化的典型建筑——社学、义学、私塾 |
6.2 明清蒙学概况 |
6.2.1 社学 |
6.2.2 私塾 |
6.2.3 义学 |
6.3 明清陕西蒙学概况 |
6.4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选址 |
6.4.1 明清陕西社学的选址和分布 |
6.4.2 明清陕西义学的选址与分布 |
6.5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空间布局 |
6.5.1 明清陕西社学建筑空间布局 |
6.5.2 明清陕西义学建筑空间布局 |
6.5.3 明清陕西私塾建筑 |
6.6 明清陕西蒙学建筑小品 |
本章小结 |
7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贡院、考院 |
7.1 科举文化对考试建筑的影响 |
7.1.1 科举文化对教育建筑的影响 |
7.1.2 科举文化的典型建筑——贡院、考院 |
7.2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发展概况 |
7.2.1 明清陕西贡院发展概况 |
7.2.2 明清陕西考院发展概况 |
7.3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选址 |
7.3.1 明清贡院建筑选址 |
7.3.2 明清陕西贡院建筑选址 |
7.3.3 明清陕西考院建筑选址 |
7.3.4 明清陕西考院分布 |
7.4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空间布局 |
7.4.1 明清贡院建筑空间布局 |
7.4.2 明清陕西贡院建筑空间布局 |
7.4.3 明清陕西考院建筑空间布局 |
7.4.4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规模 |
7.5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单体 |
7.5.1 明清贡院主要建筑单体 |
7.5.2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形制 |
7.5.3 明清陕西贡院主要建筑单体 |
7.5.4 明清陕西考院主要建筑单体 |
7.5.5 明清陕西考院中的窑洞建筑 |
7.6 明清陕西考试建筑小品 |
本章小结 |
8 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
8.1 陕西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
8.1.1 选址及空间布局特色 |
8.1.2 教育建筑选址及空间布局的地域特色 |
8.1.3 材料及装饰特色 |
8.2 地域文化特色之一:崇礼与庄重 |
8.2.1 影响深远的官文化 |
8.2.2 官文化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
8.3 地域文化特色之二:质朴与浑厚 |
8.3.1 厚重深刻的关学 |
8.3.2 关学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
8.4 以俭为美,偶有奢华 |
8.5 适宜与简淡 |
8.5.1 隐逸文化遗风 |
8.5.2 隐逸文化对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 |
9.1 结论一:明清陕西书院建筑特征 |
9.2 结论二:明清陕西庙学建筑特征 |
9.3 结论三:明清陕西蒙学建筑特征 |
9.4 结论四:明清陕西考试建筑特征 |
9.5 结论五: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特色 |
9.6 结论六:明清陕西教育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
附表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唐宋行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行记的源流及其在先唐的发展 |
一、关于行记起源问题的讨论 |
(一)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先秦史官传统与旅行记录 |
(二) 《禹贡》、《山海经》与《穆天子传》 |
二、汉代行记的初创 |
三、魏晋南北朝行记发展的三个途径:僧人行记、征伐随行记与交聘行记 |
(一) 僧人行记 |
(二) 征伐随行记 |
(三) 交聘行记 |
小结 |
第二章 唐宋行记的文体特点与史学传统 |
一、关于行记文体特点的讨论 |
二、唐宋行记的史学传统 |
(一) 体例选择 |
(二) 对异域记录的史学传统 |
(三) 行记的实录精神与经世致用 |
小结 |
第三章 宋代文学演进与文人行役记 |
一、行记与游记的会通 |
二、宋代文人行役记由纪行到文化胜览的美学转变——以陆游《入蜀记》为中心 |
(一) 《入蜀记》的文化胜览倾向 |
(二) 《入蜀记》中的旅行体验与诗学 |
(三) 《入蜀记》的学术品格 |
小结 |
第四章 唐宋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
一、唐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
二、宋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
(一)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汉人与遗民 |
(二)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文化景观与夷夏之辨 |
(三) 地理疆界抑或是夷夏之界 |
(四) 南宋交聘行记中的中原城市景观 |
小结 |
第五章 唐宋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 |
一、唐宋西行求法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以《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中心 |
(一) 极端的生命体验与玄奘西行的心态 |
(二) 佛教世界、国家情怀及玄奘面对西域世界的文化心态 |
三、日本汉文僧人行记及其日僧在唐宋的社会交往与心态——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 |
(一) 圆仁在唐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
(二) 成寻在宋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汉至宋行记的着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陕西味经书院与味经官书局出版活动研究[D]. 石杰. 山东大学, 2020(09)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D]. 王力. 河南大学, 2020(02)
- [3]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D]. 武端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田晓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陕西小学教育研究(1927-1937)[D]. 李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8]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9]明清陕西教育建筑文化研究[D]. 周春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7)
- [10]唐宋行记研究[D]. 田峰.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论文; 陕西文化论文; 陕西经济论文; 舆情监测论文; 清末新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