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

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

一、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宁[1](2020)在《乡村苦难的寓言与现代化危机的反思 ——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书写》文中提出在当代文坛阎连科因直面现实的勇气与对乡村苦难的执着书写,在小说创作上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阎连科创作了一批书写疾病的小说,将疾病和疾病状态下人的生存状态作为表现对象,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激进现代性”给中国尤其是中国乡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疾病书写这一角度切入,探究阎连科疾病书写背后的时代表征,分析疾病隐喻的社会文化指向和内涵。《日光流年》描写了作为反抗生存命运寓言的“喉堵症”;《受活》里以对残疾人的书写展现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丁庄梦》则主要书写了丁庄荒诞的“卖血致富”梦,以及因卖血感染艾滋导致梦的破灭之后的残酷的生存处境;《耙耧天歌》中的“痴愚症”与《风雅颂》中的“神经官能症”则展现了人物通过“自戕”“逃逸”的方式对“精神病”进行疗救的尝试。“喉堵症”“残疾”“热病”“痴愚症”以及“神经官能症”,阎连科通过这些疾病的书写,分别展现现代化之初的“命运悲剧”、革命时期的“社会历史悲剧”以及发展时期的“经济狂欢悲剧”和“身份认同危机悲剧”,展现了革命时期的政治现代性与发展时期的经济现代性形成的中国式“激进”现代化进程。看似“反现代性”的书写背后,其实是对现代启蒙诉求的表达,也是通过疾病书写反思由于欲望的过度释放与相应的价值、规则与人文关怀的缺失之间的不协调造成的“激进”的社会状况,期望通过“反抗”这种方式对社会与个人进行治疗,从而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更为集中和突出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激进”状况。阎连科的疾病书写展现了在“激进”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自身为追求现代化而导致的乡村权力的暴力化与乡村经济形态的扭曲。同时,由于乡村的贫穷与落后,以及乡村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化,乡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扩大,出现城乡“断裂”的形态,中国乡村始终处于不平衡、不平等的地位。于是乡村书写逐渐呈现出溃散与焦虑的现象,这也成为阎连科的疾病书写的特征之一。

赵红军[2](2020)在《中国政府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回顾并系统梳理经济学背景下的2003年非典重大疫情冲击的鲜明特点,可以总结中国政府应对非典重大疫情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间的差异性及其给应对工作带来的困难之处,并进一步讨论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当前中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

白敏[3](2018)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变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1年艾滋病在美国被第一次发现之后,此病在短时间内蔓延全球,成为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有学者将此病比喻成“二十世纪的黑死病”,自发现到现在,此病对人类的威胁依然有增无减。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日作为“世界艾滋病日”,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更好的实现该病的防治。艾滋病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艾滋病病毒并不能直接致死,而是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失去免疫能力,继而失去抵抗力,导致各种病毒、病原体可以轻而易举的侵入身体,感染诸如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最后导致死亡。并且目前就全球的医疗科学水平来说,并不能对艾滋病进行根治。艾滋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类生命与特定的生活形态。事实上,艾滋病不再只是一种疾病,艾滋病议题同样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等多方面、多层次领域。面对如此重大的社会性议题,艾滋病应该如何被新闻媒体报道。曾担任联合国艾滋病署全球总裁的彼得·彼澳特曾说“记者可以比医生挽救更多的生命”。因为社会公众对于艾滋病的认知被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内容影响着,再加上艾滋病的传染性与不可治愈性,有关于艾滋病传播与防治的每一个细节和知识点都是社会公众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在中国,艾滋病的传染人数也在不断攀升,面对日益严重的艾滋病传染现状,中国的媒体该如何报道艾滋病相关议题的新闻,通过媒介传播达到有效防治艾滋病的目的,这是很多媒体都面临的问题。本文将选取《人民日报》在1988-2017这29年间的“世界艾滋病日”当天以艾滋病为报道主题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深度解读,从中发现该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艾滋病报道的话语特征,并且进行原因分析。本文的重点章节为第四章第五章,在第四章中分时期分阶段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得出了三个时期的话语特征,在第五章中通过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分析了话语变迁的原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朱飞[4](2018)在《框架理论视域下的“艾滋病日”报道研究 ——以(1988-2017)《人民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除了影响着人们对艾滋病的理解外,更影响着人们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意识和行为。自1988年12月1日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确立至今,新闻媒体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对艾滋病的报道频数往往更高、报道的价值取向也更具有代表性。本文以《人民日报》1988-2017年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框架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在第一章中,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框架理论以及艾滋病报道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在第二章中,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三十年来报道的数量、报道的版面、报道的地域、报道的主题、报道的体裁、报道的消息来源进行量化分析,在宏观上得出《人民日报》艾滋病日报道的变化特点;在第三章中,进一步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细致的考察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报道框架的特点。研究发现:以2003年为报道框架的“时间拐点”,《人民日报》艾滋病日报道框架从1988-2002年间的议题建构偏差到2003-2017年间逐步步入科学人性化,艾滋病日报道还存在着“报道兴趣减退”、“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个体形象模糊”的问题。《人民日报》在今后的报道中要注重在平台上吸引读者、在内容上满足读者、在感情上凝聚读者,切实提升党媒的影响力,承担党媒的社会责任。

邓玉琢[5](2017)在《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文中提出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特点鲜明的作家,纵观阎连科创作,我们发现他非常擅长叙写疾病,在他的小说作品中疾病叙事丰富多元,通过疾病叙事,阎连科将其对现实的关注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试从疾病叙事这一角度切入,以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为基础,探究疾病在阎连科小说呈现状态并追问其原因以及意义。绪论部分:包括本论文选题的原因及意义;概述了阎连科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研究现状;阐释文学与疾病的关系,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疾病叙事的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在最后对文中“疾病”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探究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呈现。第一节对阎连科小说中的所涵盖的疾病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致死性疾病、身体残疾和精神疾病三大类,梳理阎连科小说中这三类疾病的呈现内容;第二节探究阎连科小说疾病背后的隐喻内涵,以疾病隐喻相关理论为基础,概括出阎连科小说疾病背后背后两大隐喻内涵,一是隐喻了对乡土现代化进程的质疑,二是隐喻了对病态权力体系的反思。第二章:分析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策略。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出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策略的三个特征,首先是病人叙事视角,其次是“索源体”的叙事结构和极端化的叙事情境,并分析这三种叙事策略对文本表现的作用。第三章:探索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深层动因,挖掘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叙事的呈现与其本人的疾病经历息息相关,并且也来源于阎连科对于病态的社会现状和民族历史伤痛反思。第四章:重点论述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价值,从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史学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展现。第一节挖掘其小说疾病叙事“审丑”的美学价值;第二节分析作家透过疾病叙事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第三节,通过分析当代文学中其他作家的疾病叙事的比较,考察阎连科小说的疾病叙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价值。结语部分:对本论题仍然存在的局限加以说明。

孙雯波[6](2010)在《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染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可导致个体躯体损伤和疼痛的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流行病,或是可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痛楚的复合的心身事件,而是世界性、复杂的社会疾患,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实践中,政治、道德文化因素在传染病防治和社会控制、约束人们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传染病已经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其道德隐喻使得病人在身体病痛之外还须承受那些加诸疾病之上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因果报应观和天谴观将疾病与病人的善恶品性相联系,赋予疾病以复杂的道德色彩;“医人”到“医国”隐喻的建立使疾病治疗与社会变革有机联系起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社会政治控制一脉相承,传染病的起源与政治迫害相关,细菌战、生化武器使得传染病毒走向了政治暴力,疾病被政治化、道德化,社会对某些传染病患的道德评判,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道德统治的需要相结合,道德偏见转变为行动上的社会歧视、排斥甚至政治迫害。这直接践踏了公民尊严的底线,侵害了病人的正当权利,伤及社会公正的终极价值,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人类的历史是科学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人权平等与歧视偏见抗争的历史。通过伦理分析、政治批判和文化祛魅,倡导观念启蒙和科学普及,改变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确立道德的边界,将疾病去政治化和道德化,明确界定传染病的科学内涵和伦理意义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之间何者优先呢?传染病关怀道义与功利的价值博弈,保护病人隐私与保证公众知情的艰难选择,传染病防控公权的边界不确定等常常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陷入矛盾与冲突中,围绕传染病防治诸环节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广阔的伦理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溯源、厘清;于冲突中比较、选择;在现实中实践与论证,克服和突破传统生命伦理学的局限,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病人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伦理学,构筑一种兼顾个体人道关怀和社会整体功利的公共健康伦理学。广泛借鉴和拓展各种社会伦理资源,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社区家庭及病患自身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病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权利,倡导和强化保护弱者的公共道德意识,呼吁社会公正,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不伤害。同时也提出病人的社会理性约束和道德义务,倡导全社会范围内传染病关怀的社会伦理运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健康水平,这是当代伦理学的责任所在,也是本文主旨所在。本文着力于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运用现象学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医学、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架构传染病伦理,力求理论研究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伦理实践紧密结合。

张柱林[7](2008)在《“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 ——以七位作家的小说为中心》文中认为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所推动的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各部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深深卷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经历了从传统的“朝贡”体系的“帝国”(“天下”)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痛苦转型过程。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后,统一大陆,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直至社会公共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推动内部的“一体化”,以便迅速凝聚全国的力量,加速实现现代化。在毛泽东时代,由于冷战的特殊情况,中国采取的是“反西方的西化”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一系列国际巨变以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明显向西方经典现代性靠拢,一体化过程加快。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却日益加大,中国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有些学者将这种各部分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视为社会的“断裂”。19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文学进程,在所谓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大旗下,也表征了对这个一体化过程的想象。本文尤其要关注的,是其中一些敏感的作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震惊体验及其表征,探讨他们如何用小说的形式梳理自己的体验,如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体验,试图描述其中呈现出来的对世界的洞察、理解和想象的轮廓,爬梳他们的思想脉络,分析他们的美学趣味,尤其是他们的叙述形式后面的意识形态因素。本文认为,当作家们因为种种原因在一体化过程中与一种差异很大的环境接触时,产生程度不等的心理震惊,他们力图缓解、克服这种心理震惊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在想象中力求探寻克服这些社会矛盾冲突的方法的过程。在一些作家看来,差距必须用一体化来克服,如用工业化、城市化来缩小城乡差距。而在另一些作家看来,实际存在的差距就是一体化引起的,越一体化,差距越大。有些作家对一体化/差距社会作出了另外的描绘,或者将一体化前的各不相同的差异状况视为自有其魅力和有意思的差异生活状态,或者在一体化过程中寻找差异空间,反抗趋向凝固的一体化。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纷纭复杂,变化剧烈,正好给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出现完全令人满意的关于中国的“现代”经验的伟大叙事作品,但包括我们所讨论的七位作家在内的一些当代中国作家,仍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对现实作出了最敏锐的回应。在这种回应中,作家们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示了文学的思想功能,这种思想功能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起作用的。通过对现存压抑状况的揭露,通过对新的生活空间的想象,作家们的叙事展示了文学诗意的一面,提供了和主流叙事不同的对中国的“现代”的想象,为我们的生活保存和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论文主要是从问题出发,分析时采用内容分析与形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力争避免陷入简单的“题材决定论”或单纯的形式主义分析,试图在强调文学创作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叙事实践的同时,不要掉进将文学创作视为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的审美“自律”领域的陷阱中。

王秀芬[8](2006)在《聚焦健康:瘟疫案例与科学防控》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各类灾害中,瘟疫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巨大。在20世纪仅天花就夺走3亿人的生命,相当于该世纪发生的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以上。随着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SARS特别是当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和肆虐,人类在确保生命安全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科学预防控制传染疾病的旅途中任重道远,仍需要精诚协作和协同攻关。

赤言[9](2002)在《现代文明人的诟病》文中研究指明 病态消费 病态消费并不是根据人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而是社会企业从获取利润的角度出发,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种“需求”,它让人们无休止地追求名牌,没完没了地向往高档,这种对需求的追逐,不全是自己所需,而是给别人“看”的。而且,很多时候,这种病态的生活消费方式也不是人们的主动选择。而是传媒推销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各种社会传媒大肆宣传各种生活消费品,铺天盖地的

朱彤[10](2001)在《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文中指出面对艾滋病,现代文明暴露出诸多的局限性,从医疗技术到伦理道德,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控制自身发展方面的进步还很有限。艾滋病的流行似乎难以避免,它带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疾病的挑战,它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考验。

二、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苦难的寓言与现代化危机的反思 ——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书写的背景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疾病书写
    第二节 阎连科的疾病记忆与疾病体验
第二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书写的呈现
    第一节 喉堵症:反抗命运的生存寓言
    第二节 残疾: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
    第三节 热病:卖血致富的“黄粱一梦”
    第四节 精神病:自戕、逃逸与疗救
第三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书写的隐喻
    第一节 中国“激进”现代化的危机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乡村的寓言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政府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背景下非典疫情冲击的特殊性
二、非典重大疫情冲击的中国全面应对
    (一)中央最高决策层高度重视、统一部署,这是中国取得应对非典重大疫情胜利的最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中国政府是勇于面对困难、高度负责任的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中国政府跨部门、跨区域综合防治、快速反应,是中国成功应对非典重大疫情的重要经验
    (四)中国有关非典疫情冲击的政府应对一开始就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五)中国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教训同样值得认真总结
三、非典经验对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
    (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间的特殊性给政府应对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中央政府应对的经验比上一次非典疫情更加丰富有力,但地方政府应对疫情的能力却仍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学应对手段相比上次丰富了很多
    (四)新冠肺炎科技攻关项目已经启动,相应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
    (五)中国基层治理与社区治理的潜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被激活并经受了检验
    (六)中国政府应对重大疫情的经验教训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3)《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综述
        一、健康传播理论
        二、话语分析理论
        三、艾滋病报道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样本界定与选取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分类
        一、样本界定
        二、抽样方法
        三、研究样本分类
    第二节 1988-2017《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样本分析
        一、报道数量
        二、报道版面
        三、报道体裁
        四、报道篇幅
        五、报道内容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分析
    第一节 宏观分析
        一、命题结构与新闻图示
    第二节 微观分析
        一、初期阶段(1988-1995年)的艾滋病报道话语分析
        二、过渡阶段(1995-2003年)的艾滋病报道话语分析
        三、成熟阶段(2003-2017年)的艾滋病报道话语分析
第四章 话语特征及原因
    第一节 起始阶段(1988-1995年)
        一、历史背景
        二、话语特征
    第二节 过渡阶段(1995-2003年)
        一、历史背景
        二、话语特征
    第三节 成熟阶段(2003-2017年)
        一、历史背景
        二、话语特征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变迁研究结论及变迁原因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话语变迁总体趋势
    第二节 话语变迁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媒体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框架理论视域下的“艾滋病日”报道研究 ——以(1988-2017)《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艾滋病日”报道框架的形式类目分析
    第一节 类目建构
    第二节 报道数量
    第三节 报道版面
    第四节 报道地域
    第五节 报道主题
    第六节 报道体裁
    第七节 报道消息来源
第三章 “艾滋病日”报道框架的文本建构分析
    第一节 标题建构
    第二节 图片呈现
    第三节 人物描写
    第四节 修辞表达
    第五节 环境建构
第四章 “艾滋病日”报道框架的呈现
    第一节 艾滋病日报道框架演变的“时间拐点”
    第二节 1988-2002年艾滋病日报道框架的呈现
    第三节 2003-2017年艾滋病日报道框架的呈现
第五章 “艾滋病日”报道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报道呈现“出现-达到顶点-减退”的周期模式
    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的个体形象模糊
    第三节 《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日报道中的优化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5)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呈现
    第一节 阎连科小说中疾病的类型
    第二节 阎连科小说中疾病背后的隐喻内涵
第二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策略
    第一节 “病眼看世界”的病人叙事视角
    第二节 向死而生的“索源体”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极端化的叙事情境
第三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深层动因
    第一节 阎连科本人的疾病经历
    第二节 对病态的社会现状的质疑
    第三节 对民族历史伤痛的反思
第四章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价值
    第一节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人文价值
    第三节 阎连科小说疾病叙事的文学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6)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之分析
        1.3.1 传染病的伦理分析
        1.3.2 传染病防控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1.4 论文的思路、结构和方法
        1.4.1 论文的思路、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染病的医学与社会认识
    2.1 病原体的肆虐:传染病认识之医学维度
        2.1.1 疾病的医学诠释:医学模式的转变
        2.1.2 传染病与传染病人: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2.1.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人类与疫病的千年博弈
    2.2 文明的利器:传染病认识之社会向度
        2.2.1 疾病概念的社会文化建构
        2.2.2 传染病成因的社会诠释
        2.2.3 传染病后果的社会分析
        2.2.4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努力
第三章 传染病的道德附魅与道德祛魅
    3.1 隐喻与附魅:传染病的社会道德渲染
        3.1.1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评判
        3.1.2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象征
    3.2 报应与天谴:传染病的原罪传统剖析
        3.2.1 天道之轮回:传染病因果报应说
        3.2.2 上帝的怒火:传染病天谴论
    3.3 附魅与祛魅:传染病道德化批判
第四章 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与身份认同
    4.1 歧视与排斥: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危机
        4.1.1 麻风病:与人类纠缠不休的魔咒
        4.1.2 艾滋病模式:处处倾斜的天平
        4.1.3 乙肝歧视:科学无知与道德狭隘
    4.2 谦卑与疏离:传染病人的身份认同嬗变
        4.2.1 羞耻与放纵:疾病的人性意蕴与背反
        4.2.2 疏离与冷漠:传染病患的生活世界呈现
    4.3 认同与接纳:传染病人道德关怀回归
第五章 传染病政治化的非道德性批判
    5.1 东亚病夫:传染病隐喻与政治表象
    5.2 血吸虫病与SARS:流行病与政治控制
    5.3 疾病在别处:传染病与社会政治迫害
    5.4 生化武器、细菌战:传染病与政治暴力
第六章 传染病防控伦理价值观的确立
    6.1 人道主义与人权观念:传染病防控的权利观
        6.1.1 人道主义与传染病防控
        6.1.2 人权观念与传染病防控
    6.2 自主选择与个体责任:传染病防控的义务观
        6.2.1 由他人书写的身体:自我保护和疾病关怀的伦理互惠性
        6.2.2 宇宙中的生物舞蹈:健康追求的道德义务与理性约束
    6.3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传染病防控的和谐观
        6.3.1 何者优先:传染病防控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调节
        6.3.2 生态伦理:传染病防控中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七章 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与理论拓展
    7.1 现实冲突激荡: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
        7.1.1 道义与功利:传染病防控的价值博弈
        7.1.2 隐私与知情:个体与公众权利主体的利益权衡
        7.1.3 正当与合法:传染病防治的公权边界划定
    7.2 实践抉择智慧:传染病防控伦理应对
        7.2.1 人道功利主义:传染病防控的价值皈依
        7.2.2 公共健康伦理: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指导
第八章 传染病防控的现实诉求与对策
    8.1 国家政府的制度安排
        8.1.1 国家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完善
        8.1.2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机制创新
        8.1.3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法制健全
    8.2 社会舆论的规范导向
    8.3 医疗行业的道德约束
    8.4 民间组织的伦理实践
    8.5 社区家庭的伦理关爱
        8.5.1 发展社会关爱和宽容
        8.5.2 强化家庭之爱
        8.5.3 病患教育与自我关爱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干燥的灵魂潮湿的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 ——以七位作家的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来临
第一章 再现的困境
    第一节 路遥:从政治到经济的无意识转移
    第二节 陈应松:如何想象“出路”
    第三节 阎连科:模仿者的命运
第二章 一体化时代的乡愁
    第一节 王安忆:在废墟上回望
    第二节 张炜:“地主的理想”
第三章 追寻差异空间
    第一节 韩少功:差异的诗学和政治学
    第二节 张承志:游牧文学
结语:震惊体验、空间想象与认同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聚焦健康:瘟疫案例与科学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界说与类型划分
    1.1 概念界说
        (1) 瘟疫。
        (2) 传染病。
        (3) 病毒。
    1.2 类型划分
2 瘟疫案例与分析
    2.1 黑死病:14世纪在欧亚大陆的疯狂肆虐
    2.2 黄热病:19世纪肆虐的烈性传染病
    2.3 埃博拉: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病毒
    2.4 非典:21世纪出现的烈性人禽传染病
    2.5 流感:为害甚烈的流行性传染病
3 科学预防与有效控制
    3.1 强化责任到位意识, 完善科学防控机制
    3.2 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3.3 强化环保生态意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苦难的寓言与现代化危机的反思 ——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书写[D]. 周文宁. 郑州大学, 2020(08)
  • [2]中国政府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J]. 赵红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变迁分析[D]. 白敏. 新疆财经大学, 2018(07)
  • [4]框架理论视域下的“艾滋病日”报道研究 ——以(1988-2017)《人民日报》为例[D]. 朱飞. 苏州大学, 2018(01)
  • [5]论阎连科小说中的疾病叙事[D]. 邓玉琢.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 孙雯波. 中南大学, 2010(01)
  • [7]“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 ——以七位作家的小说为中心[D]. 张柱林. 上海大学, 2008(02)
  • [8]聚焦健康:瘟疫案例与科学防控[J]. 王秀芬. 科学学研究, 2006(S1)
  • [9]现代文明人的诟病[J]. 赤言. 社区, 2002(14)
  • [10]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J]. 朱彤. 科学世界, 2001(01)

标签:;  ;  ;  ;  ;  

艾滋病:挑战文明的性瘟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