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ML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鲲[1](2021)在《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坝安全监测工程作为我国水利行业重要的施工监测工程,近些年来在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突破,同时智慧水利信息技术的挖掘探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模的丰富语义信息可以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施工信息进行传递指导,由于市场上不同BIM建模软件导出的成果相互独立,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架起了多源BIM模型信息交换的桥梁。但是通用标准类仍旧无法针对专题领域类的构件进行完整语义表达,这也导致在三维场景中融合BIM模型产生语义信息丢失、语义表达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旨在为大坝安全监测专题领域的三维模型融合方法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水库大坝作为大坝安全监测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具有特征鲜明、结构复杂的特点。本文以水库大坝BIM为例设计研究方案。首先对水库大坝BIM进行模型剖析,分析模型架构特点和专题构件类型,建立大坝安全监测专题领域构件库;其次设计专题知识模型框架,利用本文提出的语义推理规则丰富专题构件类的语义表达,优化语义映射方法完成专题知识模型对IFC模型的辅助表达;然后本文利用City GML ADE机制设计大坝安全监测扩展语义模型,基于大坝安全监测动态事件驱动构建坝体过程语义模型,完成动态三维模型架构设计;同时本文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ostgre SQL关系数据库相结合,基于Hibernate框架引入对象关系映射规则实现数据轻量化管理,完成扩展语义模型数据存储;最后本文搭建大坝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进行实践应用案例分析。本文通过聚焦语义信息的传递为大坝安全监测数字化工程提供三维模型融合问题的解决方案,规范模型融合过程中专题构件类的语义表达,减少语义信息的丢失,实现三维场景中专题BIM的信息管理和可视化分析。
赵笠铮[2](2019)在《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存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波管是一种微波真空器件,具有大功率、宽频带、高增益的特点,是目前军事装备上应用最广泛的微波器件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行波管尤其是空间行波管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测试的特性参数也越来越多,传统测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一套成熟的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应运而生。在当今大数据的研究背景下,随着自动测试平台搭建越来越成熟,数据处理成为系统研究的另一个焦点,如何实现海量自动测试结果的存储,也成为在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平台开发中所关注的重点。本课题依托于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的平台,对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主特性自动测试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实现数据的半结构化及结构化存储,对数据的存储方式、传输进行简要分析。为降低测试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端耦合度,对数据分别进行本地存储(ATS文件)及数据库MySQL存储,并实现两个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数据存储体系化、结构化和规范化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的各种特性测试流程,建立了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数据管理及存储规范,设计数据存储结构并统一存储规范,实现数据内容、结构及单位等标准化导入。2、针对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耦合的问题,本文提出数据存储两步走,并制定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存储结构框架。设计数据存储流程图,数据存储分为测试服务器本地存储和数据库服务器云端存储两个部分。针对两个服务器交互问题,在C以及LabVIEW环境下实现数据文件在TCP/IP协议下传输。3、针对两个服务器中数据的具体存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据在两个服务器中的应用需求,提出测试服务器本地数据ATS文件存储,及云端MySQL数据库存储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对主特性测试数据存储进行验证。通过对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存储体系的研究,确立了数据存储规范,并对饱和特性和定输入特性等主特性的自动测试数据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为后期测试系统所涉及的数据量更为庞大的副特性自动测试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标准,为更进一步的行波管自动测试数据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丹[3](2019)在《时态RDF(S)的自动化构建与存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领域内,时间作为描述数据变化过程的基本维度,是诸多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Web是现代信息共享与交互的基本平台,由于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对数据进行编辑与发布,因此网络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动态性和时效性。长久以来,时态信息的表示和存储管理都是各项科学研究的重点,其中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和存储语言,相关的时态扩展已经获得较广泛的研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用户对网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共享,人们对网络提供智能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要求愈加强烈。但是目前使用的网络标准Web 2.0缺乏数据语义的描述,数据的内涵信息必须人工解读,提供智能化服务更是举步维艰。语义Web的出现与发展为此带来了解决方案,其采用的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及模式RDF Schema(统称为RDF(S))能够强有力地表示数据间的语义,从而加强机器对数据的理解,促进人与机器的协同合作。与此同时,语义Web领域内的时态数据处理研究也从未间断过。二十世纪初学者就提出了RDF(S)的时态扩展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蕴含规则及语义推理方法。为促进Web信息语义化进程,本文关注于基于时态XML的时态RDF(S)自动构建,并在观察到时态RDF(S)数据呈指数增长的情况下,研究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HBase的时态RDF(S)存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时间维度,提出时间域的表达方式与计算方法。依据选取的时间维度,提出时态RDF(S)、时态XML与XML约束规范XML Schema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并且给出时态XML与时态XML Schema的应用方式。(2)在时态模型定义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基于时态XML Schema和时态XML文档提取时态RDF Schema和时态RDF实例的映射规则及映射算法,并且设计实现相应的构建原型系统,验证映射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3)分析HBase的数据模型与物理结构,提出HBase内置时间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时态RDF(S)的数据特性,提出基于HBase的时态RDF(S)存储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有效存储具有时态特征的RDF数据,并且能够快速响应所有TriplePattern以及层次信息的查询。此外,本文针对该存储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时态RDF(S)查询方法,并利用LUBM(Lehigh University Benchmark)数据集进行查询实验与结果分析。
王建龙[4](2018)在《基于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共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广泛应用于城市建模、决策支持和应急灾害等领域。“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对于三维GIS的发展和理论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维GIS能够全面准确的模拟真实的客观世界,能够更加直观、立体表现真实的地球环境,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共享技术、空间地理信息产生的大量数据,由于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模型用途不同,海量、多源、异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在交换、存储、可视化表达存在差异,致使模型之间的共享存在壁垒,导致产生“信息孤岛”问题。同时,大多数三维模型只能用来单纯的可视化表达,忽略了模型本身的语义和拓扑方面利用,欠缺查询、分析及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视觉感受和分析查询能力的双重要求。综上,一个更加通用的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信息需求的通用模型亟待建立。为了解决模型之间数据共享,实现三维模型的高效存储管理等问题,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开放地理空间协会)提出了用于在城市模型之间进行共享交换的建模标准——CityGML(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GML真正实际应用角度看,需要解决CityGML模型获取问题、CityGML存储问题以及CityGML模型共享问题,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建立数字化、系统化、信息共享的三维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于CityGML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1)首先对XML、GML和CityGML标准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研究。结合模型的文件构成、模型解析方式来研究其核心技术,为CityGML建筑物存储管理和共享服务提供基础。(2)鉴于CityGML标准发展时间较短,数据源较少的特点,在建筑物模型的构建上,本文提出三种CityGML模型的获取方式,并实现对获取后的建筑物模型在语义、属性和几何方面出现的不合标准情形进行优化。(3)基于PostSQL/PostGIS空间数据库,实现了CityGML三维模型数据库搭建。针对标准数据库对扩展建筑物模型无法实现存储管理的不足,本文基于citygml4j开源库,开发实现对CityGML三维建筑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导入导出管理工具设计。(4)相对于传统文件式和Google Earth共享方式,对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W3DS共享进行研究,利用GeoServer对空间数据库存储的CityGML三维建筑模型发布,实现基于WFS/W3DS标准服务的互联网端数据共享。
马珍珍[5](2018)在《执法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法制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活动的日趋频繁,执法环境也趋向更加复杂。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发生矛盾与纠纷,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获取执法过程信息,对执法过程进行监督,是完善法制制度的重要手段。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必然产生海量的图像与音视频执法数据,解决海量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问题,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方便使用,既是执法记录仪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也是执法活动社会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研发功能和性能都能满足需求,兼具前瞻性的高效能执法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执法过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执法记录仪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的需求,采用SOA思想,基于web技术,提出了包含数据采集子系统、存储管理子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执法数据管理平台总体方案。采用WinForm框架以桌面系统的应用模式开发数据采集子系统,采用高速USB数据并行采集的方式支持对执法记录仪记录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上传至存储管理子系统的存储设备。采用ASP.NET框架,利用Oracle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开发存储子系统,它以WebService程序的模式运行在网络存储器上为用户提供服务。支持根据用户请求对存储在本地的文件执行删除、备份、剪切、播放及重命名操作,响应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文件上传请求,为新文件建立索引信息并发送到综合管理子系统。平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含警队信息管理、执法记录仪信息管理、网络存储器信息管理、文件索引信息管理、权限管理五个基本模块,通过网页交互,向用户提供文件检索、数据统计、存储策略定制三类服务。三者之间通过SOAP协议以XML的形式进行通信,完成系统数据交互。执法数据管理平台软件采用.NET技术实现。其中采集子系统使用了.NET客户端应用组件实现,存储子系统使用基于.NET的WebService实现,综合管理系统基于ASP.NET网络应用组件实现。本管理平台经过上线试运行,功能完善,系统稳定,能够完成用户对海量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工作,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应用及考核数据支撑,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傅柱,王曰芬,孙铭丽[6](2013)在《本体存储技术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源于哲学的本体逐渐在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的重要性已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而本体合理有效的存储是保证其共享利用的前提。文章在对国内外现有的本体存储技术研究进行文献调研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本体存储方法,其中重点叙述了本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几种存储模式;对比分析了主要的本体存储方法及本体存储管理系统;总结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本体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郭润牛[7](2013)在《基于GML的军事地理数据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军队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各兵种先后建立了各自的GIS系统,各GIS系统都倾向于自身选用的基础数据库平台和系统开发平台,系统之间大多是相互孤立,妨碍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地理标记语言GML的出现,为GIS空间数据建模、互操作、集成与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与框架。研究GML空间数据管理,对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集成、数据共享、互操作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随着GML标准的不断发展,基于GML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也日益增多,如何高效率的管理GML空间数据是GML研究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了GML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技术,着力对GML空间数据的存储、索引、查询、模式匹配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对常见的XML索引和传统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GML索引方案,扩展元素区间编码,根据节点类型的不同非空间节点建立B+树索引,对几何体节点建立R树索引,以满足非空间数据值查询和空间数据的分析操作:并在索引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查询优化算法,以提高查询效率结合现有模式匹配算法和GML模式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策略GML模式匹配方法。首先引入具体的匹配规则,给出权值调配函数的定义,根据匹配规则的优先关系,将规则进行组合完成元索相似度的计算;采用基于相似度传播的结构匹配方法对相似度进行修正,完成相似度的计算;该方法能有效发现不同GML模式中元素的匹配关系,并能够取得较高的匹配率。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MGIS系统在WEB环境下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在GML空间数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军事WebGIS系统,探讨了数据转换、存储、客户端可视化等关键实现方法。
王卫红,陈建华[8](2012)在《GML空间数据原生模式存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GML空间数据的出现,使其有效性存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鉴于GML空间数据XML格式编码的特点,本文分析并借鉴XML数据存储方式,提出GML空间数据的存储构建于原生XML数据库之上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基于开源原生XML数据库并充分考虑GML索引构建、GML空间、非空间数据查询所采用的机制、算法、策略等情况,本文提出GML空间数据的原生存储模型以细粒度为宜。本文进一步着力研究、设计了原生GML空间数据库系统架构体系,给出了系统定义、系统架构与GML空间数据存储、索引、查询等原理与技术方法。
姜平,程昌秀,谢炯,陈荣国[9](2012)在《空间数据库中栅格元数据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栅格元数据基于文件、关系表和XML的3种存储管理方式,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得出了XML适合描述空间数据库中栅格元数据的层次性、复杂性和面向对象性,并具有可扩展性。在Be-yonDB中设计和实现了基于XML的栅格元数据管理模型,并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DEM数据集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扩展性,为空间数据库中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任金铜[10](2010)在《基于Oracle XML DB的GML存储、查询及索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而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整个GIS的70%甚至更多,空间数据管理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和应用空间数据,是直接关系到整个GIS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的关键性问题。随着GIS被广泛应用以及其自身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各种GIS软件,诸如ArcInfo、MGE、MapInfo、MapGIS、GeoStar、SuperMap等专业GIS软件,与此同时,也就积累了大量的空间数据。然而,由于各个GIS软件厂商采用的数据模型的差异,导致不同GIS软件无法相互利用对方的空间数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使得宝贵的空间数据无法达到共享。同时,随着Internet等技术的发展,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迫切需要实现空间数据共享。为了实现GIS空间数据共享以及互操作,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penGIS Consortium,OGC)顺应时代的要求,推出了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实施规范。GML是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编码规范,它中立于任何厂商、任何平台,为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要素的空间与非空间特性信息的建模、传输和存储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它的出现为空间数据建模、空间数据的共享和和操作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WebGI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GML自身的完善,以及其独有的优势,GML已经成为空间数据编码、交换的国际标准。伴随着GML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GML格式数据,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和操作这些GML数据,如何建立适用于GML的良好的空间索引机制以及如何对GML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操作等问题亟待于解决。那么,本文就是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利用Oracle XML DB技术来存储管理GML空间数据,借助R-树空间索引技术设计了一种数据库外部索引方案,用以提高空间查询以及相关操作的效率,然后结合Oracle XQuery对XML查询的支持,借助NTS开源软件扩展Oracle XQuery,使其支持对GML空间数据的查询。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首先简要介绍了GML以及其发展历史,然后分析了GML空间数据模型,对于GML核心模式中的诸如:要素模式、几何模式、坐标参考系统模式、拓扑模式、时态模式以及Coverage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介绍了与GML相关的XML技术,以及如何借助GML提供的核心模式,来进行空间数据建模。(2)由于GML基于XML编码,因此研究当前XML数据存储管理方式,进而结合XML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然后介绍Oracle XML DB的对XML存储管理方式,提出利用Oracle公司推出的XML DB技术来存储管理GML数据。(3)借助Oracle XQuery对XML查询的支持,结合开源软件NTS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扩展Oracle XQuery,使其支持对GML的空间查询。(4)由于Oracle XML DB并不支持GML的空间索引,因此,根据GML空间数据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树索引的空间索引机制。利用R-树索引将有效的提高基于Oracle XML DB设计的GML数据库的查询、检索等相关操作效率。
二、XML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ML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GIS融合现状 |
1.2.2 水利GIS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大坝安全监测专题知识模型设计 |
2.1 引言 |
2.1.1 IFC标准 |
2.1.2 坝体结构剖析 |
2.2 专题知识模型结构设计 |
2.2.1 领域本体 |
2.2.2 语义推理规则设计 |
2.2.3 语义映射方法优化 |
2.3 专题知识模型实例化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大坝安全监测扩展语义模型设计 |
3.1 引言 |
3.1.1 CityGML模型 |
3.1.2 CityGML ADE机制 |
3.2 坝体结构语义模型设计 |
3.2.1 坝体空间特征模型设计 |
3.2.2 坝体设施语义模型设计 |
3.3 坝体过程语义模型设计 |
3.3.1 大坝安全监测动态事件驱动 |
3.3.2 过程语义事件库构建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扩展语义模型数据库存储管理 |
4.1 引言 |
4.1.1 扩展语义模型结构分析 |
4.1.2 CityGML文档解析技术 |
4.2 扩展语义模型存储机制 |
4.2.1 基于Hibernate的数据存储技术 |
4.2.2 对象关系映射规则 |
4.3 扩展语义模型存储实例化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数据与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概况 |
5.1.2 实验内容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概述 |
5.2.2 系统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存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理论分析 |
2.1 XML介绍 |
2.1.1 XML简介 |
2.1.2 XML文档结构 |
2.1.3 XML数据存储 |
2.2 MySQL数据库介绍 |
2.2.1 MySQL数据库介绍 |
2.2.2 数据库连接 |
2.3 LabVIEW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波管主特性测试数据存储规范 |
3.1 数据存储内容分析 |
3.2 数据存储结构分析 |
3.3 数据整体存储结构框架 |
3.3.1 存储整体结构框架 |
3.3.2 测试数据本地存储结构框架 |
3.3.3 测试数据云端存储结构框架 |
3.4 本地与云端数据库传输方式 |
3.4.1 基于LabVIEW语言的远程传输连接 |
3.4.2 基于C语言的远程传输连接 |
3.5 数据管理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数据本地存储管理 |
4.1 XML文件解析实现 |
4.2 数据本地存储具体实现方法 |
4.3 饱和特性测量 |
4.3.1 饱和特性测量测试数据 |
4.3.2 饱和特性测量测试数据本地存储文件 |
4.4 定输入特性测量 |
4.4.1 定输入特性测量测试数据 |
4.4.2 定输入特性测量测试数据本地存储文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数据云端存储管理 |
5.1 数据云端存储优势 |
5.2 数据云端存储具体实现方法 |
5.3 饱和特性测量 |
5.3.1 饱和特性测量测试数据 |
5.3.2 饱和特性测量测试数据的数据库存储 |
5.4 定输入特性测量 |
5.4.1 定输入特性测量测试数据 |
5.4.2 定输入特性测量测试数据的数据库存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时态RDF(S)的自动化构建与存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DF(S)自动构建 |
1.2.2 RDF(S)存储 |
1.2.3 时态数据模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时态数据模型 |
2.1 RDF(S) |
2.2 时间维度与区间计算 |
2.3 时态RDF(S) |
2.3.1 时态模型 |
2.3.2 T-SPARQL时态查询语言 |
2.4 时态XML与XML Schema模型 |
2.4.1 时态XML Schema |
2.4.2 时态XML文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XML的时态RDF(S)自动构建方法 |
3.1 时态XML Schema向时态RDFS模型映射 |
3.1.1 映射规则 |
3.1.2 映射算法 |
3.2 时态XML文档向时态RDF数据模型映射 |
3.2.1 映射规则 |
3.2.2 映射算法 |
3.3 实例分析 |
3.4 时态RDF(S)自动构建原型系统 |
3.4.1 模块设计 |
3.4.2 系统实现 |
3.4.3 运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Base的时态RDF(S)数据存储方法 |
4.1 HBase内置时间模型 |
4.1.1 HBase数据模型与系统结构 |
4.1.2 时间表达问题 |
4.2 时态RDF(S)的存储模型 |
4.2.1 TClass |
4.2.2 TProperty |
4.2.3 SP_OT、OS_PT、PO_ST |
4.3 查询方法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数据准备 |
4.4.2 查询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布的学术论文 |
(4)基于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共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现状分析 |
1.3.3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
1.4.1 研究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2章 CITYGML三维模型共享标准 |
2.1 XML、GML标准技术总结 |
2.1.1 XML相关技术 |
2.1.2 GML相关技术 |
2.2 CityGML相关技术特征 |
2.2.1 模块化定义 |
2.2.2 细节层次模型(LOD)技术 |
2.2.3 语义..几何拓扑信息一致性 |
2.2.4 外部引用和编码表技术 |
2.3 CityGML扩展应用方式 |
2.3.1 通用对象和属性模式 |
2.3.2 应用领域扩展模式 |
2.4 CityGML模型文件构成 |
2.4.1 CityGML模式结构分析 |
2.4.2 CityGML文件解析与可视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构建与标准化 |
3.1 CityGML三维模型建模技术 |
3.1.1 标准CityGML模型自动构建 |
3.1.2 基于扩展机制的建筑物模型构建 |
3.1.3 基于FME异构数据转换技术 |
3.2 CityGML模型标准化处理 |
3.2.1 CityGML模型复杂性分析 |
3.2.2 CityGML结构简化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存储管理技术 |
4.1 CityGML空间关系表达模式 |
4.1.1 核心模式 |
4.1.2 几何拓扑模式 |
4.1.3 建筑物外观模式 |
4.2 CityGML数据库存储管理 |
4.2.1 CityGML模型数据库构建 |
4.2.2 CityGML存储管理基础技术 |
4.2.3 CityGML建筑物模型输入输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共享技术 |
5.1 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技术 |
5.2 CityGML三维模型查询技术 |
5.3 CityGML三维模型网络共享服务 |
5.3.1 基于WFS模型共享服务 |
5.3.2 基于W3DS模型共享服务 |
5.3.3 3DTiles三维模型共享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共享实践 |
6.1 CityGML建筑物模型构建与转换 |
6.1.1 基于FME的三维建筑物模型转换 |
6.1.2 CityGML建筑物模型标准化构建 |
6.1.3 CityGML建筑物模型扩展应用 |
6.2 CityGML数据库存储管理 |
6.2.1 CityGML建筑物数据库搭建 |
6.2.2 建筑物模型数据存储优化 |
6.2.3 建筑物模型存储管理 |
6.3 CityGML可视化查询与共享 |
6.3.1 CityGML三维模型查询服务 |
6.3.2 CityGML三维模型共享服务 |
6.3.3 CityGML三维模型共享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执法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总体方案 |
2.1 总体需求分析 |
2.1.1 高速并行数据采集需求 |
2.1.2 分布式数据存储需求 |
2.1.3 综合管理应用需求 |
2.2 系统需求分析建模 |
2.2.1 数据采集系统 |
2.2.2 数据存储管理 |
2.2.3 综合应用管理 |
2.3 性能需求分析 |
2.3.1 系统响应时间需求 |
2.3.2 采集工作站性能需求 |
2.3.3 软件接口需求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2.4.1 系统架构方案 |
2.4.2 系统数据流程方案 |
2.4.3 系统逻辑层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台设计 |
3.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平台 |
3.1.2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3.2 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
3.2.1 数据存储系统硬件平台 |
3.2.2 数据存储系统软件设计 |
3.3 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
3.3.1 数据综合管理系统硬件平台 |
3.3.2 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台软件实现 |
4.1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
4.1.1 USB接口扩展实现 |
4.1.2 数据采集软件实现 |
4.2 存储管理系统实现 |
4.3 综合管理系统实现 |
4.3.1 数据访问层实现 |
4.3.2 业务逻辑层实现 |
4.3.3 界面层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性能测试 |
5.2.1 WEB系统性能测试 |
5.2.2 采集性能测试 |
5.2.3 系统并发处理能力测试 |
5.3 功能测试 |
5.3.1 数据采集系统功能测试 |
5.3.2 数据存储系统功能测试 |
5.3.3 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5.3.4 其他功能测试 |
5.4 测试结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本体存储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主要技术方法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 本体存储的主要方法 |
1.2.1 基于内存的存储方式 |
1.2.2 纯文本存储方式 |
1.2.3 基于数据库的存储方式 |
1.2.4 专门的管理工具方式 |
2 几种主要本体存储技术的分析比较 |
2.1 本体存储方法的对比分析 |
2.2 本体存储管理系统的对比分析 |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3.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3.2 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
(7)基于GML的军事地理数据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GML数据管理方法 |
2.1 基于GML的地理信息表达 |
2.1.1 GML概述 |
2.1.2 GML的主要特点 |
2.1.3 GML的特征分析 |
2.1.4 GML模式 |
2.1.5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建模 |
2.1.6 WebServices在空间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
2.2 GML数据存储技术 |
2.3 GML空间数据存储模型 |
2.3.1 GML空间数据的存储模型 |
2.3.2 eXist—原生XML数据库 |
2.4 原生GML空间数据库系统架构体系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区间编码的GML数据索引方法 |
3.1 引言 |
3.2 GML文档的区间编码方案 |
3.2.1 GML文档及其树模型 |
3.2.2 扩展的区间编码方案 |
3.3 GML索引的构造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GML空间数据的查询的实现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多策略GML模式匹配方法 |
4.1 引言 |
4.2 GML模式匹配 |
4.2.1 GML模式树 |
4.2.2 GML模式匹配过程 |
4.3 匹配规则 |
4.3.1 基于语言学特征的元素匹配 |
4.3.2 基于约束的元素匹配 |
4.4 GML匹配关键算法 |
4.4.1 匹配规则组合 |
4.4.2 基于相似度传播的结构匹配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GML的军事WEBGIS系统的构建 |
5.1 GML/SVG技术实现军事WebGIS的框架 |
5.2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方法 |
5.2.1 异构空间数据的转换 |
5.2.2 空间数据的存储 |
5.2.3 客户端可视化表达 |
5.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研究总结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GML空间数据原生模式存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ML空间数据存储模型 |
2 原生GML空间数据库系统架构体系 |
2.1 原生GML空间数据库系统定义 |
2.2 GML数据管理 |
2.3 GML索引管理 |
2.4 GML存储管理 |
2.5 GML查询处理 |
2.6 GML数据访问API |
2.7 其它支撑 |
3 结语 |
(9)空间数据库中栅格元数据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栅格元数据及其存储方式 |
2.1 空间数据库中的栅格元数据 |
2.2 栅格元数据存储方式 |
2.2.1 传统文件的存储方式 |
2.2.2 关系表的存储方式 |
2.2.3 XML的存储方式 |
3 基于XML的元数据模型 |
3.1 栅格对象信息 |
3.2 波段信息 |
3.3 空间参考信息 |
3.4 用户自定义信息 |
4 基于XML的元数据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XML的元数据存储设计 |
4.2 XML模块的实现 |
4.3 栅格元数据接口与展示 |
4.4 栅格元数据扩展机制 |
4.5 栅格元数据管理的性能分析 |
5 扩展栅格元数据应用 |
6 结 语 |
(10)基于Oracle XML DB的GML存储、查询及索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ML 数据模型及其相关技术 |
2.1 GML 基础 |
2.2 GML 的发展历程 |
2.3 GML 空间数据模型 |
2.3.1 GML 基本模式 |
2.3.2 GML 要素模型 |
2.3.3 GML 几何模型 |
2.3.4 GML 拓扑模型 |
2.3.5 GML 时态和动态要素 |
2.4 GML 相关技术 |
2.5 基于GML 的空间数据建模 |
2.6 GML 解析的设计与实现 |
2.6.1 基于DOM 的解析方式 |
2.6.2 基于SAX 的解析方式 |
2.6.3 基于流模式的解析方式 |
2.6.4 GML 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三章 GML 空间数据存储机制 |
3.1 XML 简介 |
3.2 XML 数据存储管理方式 |
3.3 Oracle XML DB 简介 |
3.4 基于Oracle XML DB 的XML 存储管理 |
3.5 Oracle XML DB 对GML 的存储管理 |
3.5.1 GML 存储粒度选择 |
3.5.2 对GML Schema 的存储管理 |
3.5.3 对GML 文档的存储管理 |
第四章 GML 空间数据查询研究 |
4.1 XML 查询语言和技术 |
4.2 Oracle 中的XML 查询 |
4.2.1 Oracle 中的XPath |
4.2.2 Oracle 中的XQuery |
4.3 JTS 和NTS 简介 |
4.4 扩展Oracle XQuery 支持GML 空间查询 |
4.4.1 传统的空间查询方法 |
4.4.2 空间关系理论基础 |
4.4.3 基于NTS 的XQuery 扩展空间查询设计 |
第五章 GML 空间数据索引机制 |
5.1 Oracle XML DB 中的XML 索引 |
5.2 空间索引 |
5.2.1 四叉树(Quadtree)索引 |
5.2.2 R-树索引 |
5.3 基于R-树的空间索引设计及实现 |
5.3.1 开发技术及平台 |
5.3.2 R-树索引文件结构的设计 |
5.3.3 索引文件的实现 |
5.3.4 Oracle 中R-树空间索引的应用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研究成果 |
论文发表 |
四、XML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D]. 徐鲲.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数据存储研究[D]. 赵笠铮.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时态RDF(S)的自动化构建与存储方法研究[D]. 杨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基于CityGML三维建筑物模型共享技术研究[D]. 王建龙.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5]执法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马珍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本体存储技术研究综述[J]. 傅柱,王曰芬,孙铭丽.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09)
- [7]基于GML的军事地理数据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 郭润牛.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
- [8]GML空间数据原生模式存储研究[J]. 王卫红,陈建华.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2(08)
- [9]空间数据库中栅格元数据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 姜平,程昌秀,谢炯,陈荣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2(02)
- [10]基于Oracle XML DB的GML存储、查询及索引研究[D]. 任金铜.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