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际文化与文化批评──对“贵州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银兵,于中鑫[1](2021)在《社会与个人:民族志书写的结构性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反映社会还是彰显个人,不仅涉及民族志书写方法和路径的选择,也关联民族志书写内在结构的变迁,还能凸显社会与个人这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本范畴在民族志书写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科学民族志阶段,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化,民族志书写的客观性趋向十分明显。在后现代民族志阶段,由于过分关注个人化,民族志书写的主观性特征十分突出。"见社会不见人"与"见人不见社会"的碰撞与交融,表征了民族志书写的历史与逻辑,呼唤着社会与个人在民族志书写中融通化的出现。而社会融进个人,个人表现社会,充分展现了当代民族志书写的结构性本质,定会推动民族志书写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推进民族志书写求真至善唯美的目标诉求的实现。
李国华[2](2021)在《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留日时期对于20世纪文明的根本性理解都与"内部之生活"有关,其所谓"内部之生活"发生在"本有心灵之域",通过"客观之物质世界""自然""观念世界"等外部关联的参照确立边界。(1)鲁迅以此提出了现代心灵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文艺工作叩问和解决它,从而写作《摩罗诗力说》和翻译域外小说。
周星,黄洁[3](2021)在《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顺应"全球化"及国际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作为中国文化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和国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部分人类学家也以多种路径参与了这场"运动",并做出重要贡献。在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中国人类学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基本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涉及中国文化遗产的海内外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述评发现,海内外人类学家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及相关保护事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各自田野工作的现场实践而形成,其对于文化遗产行政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具有文化批评和异议申述的重要价值。
刘幸[4](2021)在《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文中提出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中原民俗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们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及强化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手段,又生动地表达着中原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展现河南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变革的重要元素,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中原独特的地域风情以及中原人民思想精神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民俗书写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能够审视当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后河南农村伴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的独特复杂的乡村风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及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河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提供深度的背景支撑。河南浓郁的民俗氛围和作家在生活中的民俗体验催生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作家们在乡村叙事中进行民俗书写的可能性条件和自觉动力。基于作家生命体验及创作意志的差异,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理性批判、温和反讽和眷恋怀念并存的多元民俗审美姿态。受特殊思想精神表达的需要,部分河南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的民俗事象,借此来展现中原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小区域作家群以各自生活的文化区为依托,以每个区域不同的乡村风俗背景和样态为源泉,创作出多元化的民俗图景。河南作家的民俗书写还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后,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依托民俗书写建构的当代河南乡土景观。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曾给中原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活力,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以中原独特的乡风民俗为切入点,对后改革时代河南乡村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予以观照,通过传统民俗的衰颓展现河南乡村文化生态景观,民俗的变异透视河南乡村权力景观,民俗的淡化表现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其中也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哲理反思。第三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借民俗书写展现的当代中原农民生活与命运。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集中展现了河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它们成为中原农民原初生活状态的显现与缩影。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乡村民俗情节的加入在展现中原地区独特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是中原农民行为举止或文化心理的真实展现,作家用带有中原色彩的婚丧风俗来突显农民境遇的不幸和凄凉,寄托着对农民在沉重负压下的苦难命运的深刻怜悯。河南地区民间信仰风气浓重,新时期河南作家笔下的中原民间信仰描写,深刻反映了深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地区以“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它们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作家用以渲染地方色彩,营造乡村神秘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展现了中原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第四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以民间话语呈现的河南乡土意蕴。河南作家通过对中原方言俗语及修辞格的灵活使用来展现河南乡村世界。方言摹声拟态、随声传形的特点使读者能从各种人物的语言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与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显鲜明、生动。比喻、反语、双关、夸张、通感等修辞格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在方言语境下更加富于个性化。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民歌民谣是凸显河南区域文化氛围和特色、表达河南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河南地区神话传说蕴藏丰富,周大新小说中的民间神话传说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第五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民俗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存在,这种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民俗书写为作家进行地域化、个性化写作提供现实支撑,丰富的民俗书写不仅呈现出地域独特的人文风貌,更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民众生活予以观照,展示着历史与时代变迁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作为特定地区长期积淀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地域风俗反映着该地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心理,因而具有明显的超阶级性和超时代性。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加入民俗描写,使小说在表达政治主题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情有一定程度的书写和表达,对小说政治化倾向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河南地区乡村民俗书写为河南作家进行乡土建构和艺术想象提供现实支撑,展演着中原民众生活,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困境,蕴含着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周相卿,林露峰[5](2021)在《法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法人类学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主要研究他者的法控制模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主要研究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模式对国家法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的法控制模式主要是相对不发达地方的法控制问题,这种地方的法控制模式体系简单、原始性强。法人类学以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的资料为基础,力求材料真实可靠,理论源于实证材料的归纳分析。
蒲涛[6](2021)在《《烧钱》: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新高峰——兼论其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几点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教授柏桦的《烧钱》是近年来烧纸习俗研究与中国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内容丰富,在理论建构与运用、方法的选取与使用、材料的收集与处理上都很有特色,是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新篇章,也是文化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典范,对汉族民间信仰研究及人类学国民性研究等领域都极具启发性。
李银兵,段成名[7](2021)在《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文中研究指明对兼具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理论于一身的人类学而言,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是展现其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的最好方式。在科学民族志阶段,基于对科学性的理解与实践,民族志书写的重心在于书写"文化",科学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化现象十分突出。而在后现代民族志阶段,基于对主体性的把握与尊崇,民族志书写的重心在于文化"书写",后现代民族志书写的主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见物不见人"与"见人不见物"的碰撞与交融,充分表征了民族志书写的历史与逻辑,也预示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民族志书写范式的呼之欲出。辩证法与民族志书写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推进民族志书写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也能加强民族志书写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林继富,谭萌[8](2021)在《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文中认为2020年中国民俗学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艰难前行,在国际视野中观照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彰显出民俗学者的学术敏感度以及学科的人文关怀。中国民俗学与时俱进,拓展学术领域,丰富多元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索纾解民俗学危机的路径,在基础理论、民间文学和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把握时代脉搏,回应国家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防治疫情灾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均展现出学科研究服务社会的宗旨。
周星,黄洁[9](2021)在《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上)》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顺应"全球化"及国际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作为中国文化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动"对于中国社会和国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部分人类学家也以多种路径参与了这场"运动",并做出重要贡献。在较为全面细致地梳理中国人类学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基本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涉及中国文化遗产的海内外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述评发现,海内外人类学家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及相关保护事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各自田野工作的现场实践而形成,其对于文化遗产行政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具有文化批评和异议申述的重要价值。
孔浩[10](2021)在《民族志撰写中的“科学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志作为人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属于定性研究中的微观研究进路。民族志研究中所具有的"科学性"问题在学界一直有所争议,这影响着该方法论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规模。在真实的信息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背景下,民族志中所包含的参与观察等研究方式应有着更大的功能发挥空间。本文在对"民族志"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从传统民族志发展阶段的划分中提炼出"民族志者与田野者的身份融合程度"与"民族志者自我主体意识保留空间"两个维度,以此为标准对民族志发展状况进行再认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民族志所具有的特点及其优势,从民族志研究的基本特质角度阐释了民族志写作的科学性所在,并对其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描绘了民族志撰写中的科学性逻辑。
二、边际文化与文化批评──对“贵州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际文化与文化批评──对“贵州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与个人:民族志书写的结构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化:科学民族志书写的客观性趋向 |
二、个人化:后现代民族志书写的主观性表现 |
三、融通化:当代民族志书写的结构性诉求 |
(2)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以“自言自语”? |
二 、现代心灵问题的模进 |
三、身心分裂与言文分离 |
四、“内部之生活”的表达边界和限度 |
(3)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路径 |
六、“文化遗产化”导致的文化变迁 |
七、乡土建筑的相关研究动态 |
八、讨论与展望 |
(4)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 |
一、河南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
二、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 |
三、河南作家对民俗书写的文学传衍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
一、批判、反讽、怀念并存的民俗审美姿态 |
二、地域背景差异下的民俗多样书写 |
三、文学建构型的民俗书写 |
第三节 新时期河南作家民俗书写的时代变迁 |
一、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民俗书写嵌入 |
二、民俗书写的多样化与日常化 |
三、民俗书写中的现代化反思 |
第二章 依托民俗书写建构新时期河南乡土景观 |
第一节 传统民俗衰颓的河南乡村生态景观 |
一、从“土地崇拜”到“土地丢弃” |
二、乡土风情的消失与追忆 |
三、中原传统民间工艺的失落 |
第二节 民俗变异与乡村权威格局的嬗变 |
一、“长老崇拜”的消失与河南乡村基层权力的变革 |
二、河南农民崇权民俗心理下的人性变异 |
三、乡村选举中村民自治被架空 |
第三节 民俗淡化与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 |
一、葬俗中消失的孝亲伦理 |
二、日常交往里折射出乡邻伦理的淡漠 |
三、婚嫁陋俗里颓败的婚恋伦理 |
第四节 “诗化乡村”建构与反思——以田中禾的创作为例 |
第三章 借助民俗书写展现河南农民生活与命运 |
第一节 民俗书写里的河南农民生活百态 |
第二节 特殊婚丧风俗背后的河南农民苦难命运 |
第三节 河南民间信仰与农民的精神世界 |
一、中原信仰风气与河南民众的关系 |
二、“万物有灵”信仰与传统习俗里的精神解脱 |
三、家族祖先崇拜与农民的精神寄托 |
四、生活禁忌与河南农民思维方式 |
第四节 中原巫鬼信仰的文学观照——以阎连科的创作为例 |
一、对耙耧山脉现实生活状态的展现 |
二、对耙耧村民的精神抚慰 |
第四章 以民间话语呈现河南乡土意蕴 |
第一节 河南方言里的中原乡村世界 |
一、河南方言词汇里的中原性格 |
二、借中原方言修辞格展现乡村人情世相 |
三、中原民间语言的文学表达——以李凖的创作为例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谣的运用 |
一、情歌对女性内在情感的表达 |
二、歌谣成为河南人的精神投影与折射 |
三、民歌中彰显的中原地域特色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间叙事——以周大新的创作为例 |
一、神秘传说与神秘氛围的营造 |
二、传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命运对照 |
三、传说的结构意蕴与小说线索的契合 |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 |
第一节 民俗书写呈现出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 |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观照现实生活 |
二、民俗变化与河南社会时代发展 |
三、对农民文化心理历史嬗变的动态捕捉 |
四、民俗背景下的乡村寓言 |
第二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情节政治色彩的消减 |
一、河南民俗生活细节与“典型化”创作手法的淡化 |
二、中原风土人情描写对乡民人性美的开掘 |
三、河南民俗心理的深描与审美表层化的弥补 |
第三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文化内涵的加深 |
一、“诗意中原”的文学建构 |
二、中原地域文化精神的展现 |
三、对中原乡土困境与出路的探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法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人类学是对他者或者非主流社会法现象的研究 |
二、法人类学主要是对相对不发达地方法律控制问题的研究 |
三、法人类学以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的资料为基础 |
四、依据法人类学研究特征引发的思考 |
(6)《烧钱》: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新高峰——兼论其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学人类学脉络下的《烧钱》 |
二、《烧钱》一书的特点 |
三、《烧钱》研究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
(7)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写“文化”:科学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化 |
二、文化“书写”:后现代民族志书写的主体化 |
三、文化与主体: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 |
(8)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中国民俗学的基本态势 |
二、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全球化背景下的学科建设 |
三、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拓展民俗学学术遗产挖掘范围 |
四、在本体与融合之间:民间文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
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聚焦现实生活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一)聚焦现实生活 |
(二)文化变迁研究 |
六、在礼与俗之间:跨学科对话中的学术自觉 |
七、在政策与行动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及政策研究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及困境分析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 |
(四)非遗语境下民俗学研究的选择 |
八、在国别与区域之间:中国民俗学的跨界学术交流 |
九、中国民俗学可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
十、结语 |
(9)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遗产”的范畴 |
二、文化遗产行政、保护运动与遗产政治 |
三、人类学家的参与和贡献 |
四、文化遗产批评:异义申述的人类学 |
(10)民族志撰写中的“科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民族志的内涵 |
二、对民族志发展阶段的再认识 |
三、民族志的特点 |
(一)民族志的客观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
(二)民族志的方法论基础:联系观、发展观、系统论的统一 |
(三)多人称共同书写的文风:田野实践与文本书写的统一 |
(四)服务于社会的抱负 |
四、民族志研究的适用优势 |
(一)以时间换真理,以时长换整体 |
(二)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整体观 |
五、民族志文本写作 |
(一)民族志客观性的本质:沉浸式的代入感 |
(二)民族志中的学科特质:人、文、景合一 |
总结 |
四、边际文化与文化批评──对“贵州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与个人:民族志书写的结构性探析[J]. 李银兵,于中鑫. 学术界, 2021(12)
- [2]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J]. 李国华. 文艺争鸣, 2021(11)
- [3]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下)[J]. 周星,黄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6)
- [4]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D]. 刘幸. 河北大学, 2021
- [5]法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分析[J]. 周相卿,林露峰. 贵州民族研究, 2021(05)
- [6]《烧钱》: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新高峰——兼论其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几点启示[J]. 蒲涛. 青藏高原论坛, 2021(03)
- [7]书写“文化”与文化“书写”:民族志书写的辩证法[J]. 李银兵,段成名.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4)
- [8]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2020年中国民俗学[J]. 林继富,谭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04)
- [9]中国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上)[J]. 周星,黄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4)
- [10]民族志撰写中的“科学性”研究[J]. 孔浩.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