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辉绿岩侵位对半固结砂岩的改造作用——以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彬,金贵善,韩娟,张建锋,李军杰,张佳,石晓[1](2021)在《钱家店铀矿床辉绿岩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辉绿岩MgO含量为7.14%,SiO2含量为49.69%,具有富镁、低硅特征,属亚碱性系列。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离较为明显,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特点。87Sr/86Sr (±2σ)为0.704 198±0.000 013,略低于原始地幔现在值;εNdt为4.75,是相对较高的正值,结合δ30SiNBS-28及δ34SV-CDT同位素组成,反映出岩浆可能来自过渡型地幔源区;207Pb/204Pb、206Pb/204Pb及δ18OV-SMOW组成显示岩浆源区有下地壳物质的加入。钱家店铀矿床辉绿岩40Ar-39Ar法年龄为50.7±0.3 Ma,揭示该地区在始新世早期发生辉绿岩侵入活动,辉绿岩来源于过渡型地幔和下地壳物质的混合源区,处于板内玄武岩构造环境,表征构造背景为强度相对较弱的伸展作用。该岩体提供热流体,对砂岩型铀矿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章展铭[2](2020)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产铀盆地之一,盆地西南部的通辽地区现已探明钱家店、宝龙山等大型铀矿床。近年来,通辽地区经铀矿勘查新发现了大林、海力锦等矿床,表明区内仍有很大的成矿前景。然而,对于区内流体作用与铀成矿的研究相对薄弱。论文以松辽盆地西南部通辽地区宝龙山、大林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以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砂岩型铀成矿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目的层姚家组砂岩的后生蚀变特征、成矿流体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研究认为目的层姚家组砂岩中与铀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高岭石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高岭石常常吸附铀,充填在砂岩孔隙,以杂基的形式存在。黄铁矿一方面表现为草莓状黄铁矿交代有机质且与铀矿物共生,另一方面以胶状黄铁矿与铁白云石、铀矿物共生的形式存在。含铀碳酸盐以铁白云石为主,常以自形-半自形产出,铀矿物赋存在其表面。(2)根据蚀变矿物的产出形式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不同蚀变矿物的成因。其中,高岭石成因复杂,既可以是大气降水淋滤或成岩有机酸流体的产物,也可以是在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充注作用下形成;黄铁矿根据其形态可分为草莓状黄铁矿与包裹草莓状黄铁矿的胶状黄铁矿,前者为具有强亏损δ34S特征的生物成因,后者因富集δ34S系热流体活动的产物;碳酸盐化存在三期,依次是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原生亮晶方解石、辉绿岩脱气作用产生的富CO2流体充注姚家组砂岩形成的方解石脉与片钠铝石、热流体与地下水混合形成的铁白云石。(3)结合宏观砂岩特征与微观的镜下观察,认为研究区存在地下水、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以及油气还原性流体。地下水的活动贯穿姚家组形成至铀富集成矿的整个阶段;富CO2的热流体形成于嫩江期末强烈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时期,是基性岩浆活动脱气作用的产物;油气还原性流体除了由原生炭屑有机质控制的有机酸外,还由深部油气组成,伴随着持续性的构造抬升活动,能沿着断裂运移至姚家组,提升还原容量。(4)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研究认为区内铀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盐度低及多种流体叠加的特征。姚家组于构造反转期受到辉绿岩脱气产生富CO2热流体的改造,具有较高温(198~223℃)、低盐度(0.71~4.34 wt%Na Cleq)的特征。随着含铀含氧地下水的逐步混入,成矿流体演化为中等温度(155~232℃)、较高盐度(4.18~9.98 wt%Na Cleq)的特征。最终,由于热流体活动的间歇,成矿流体以地下水占主导地位,表现为低温(83~145℃)、低盐度(0.88~6.45 wt%Na Cleq)的特征。(5)认为宝龙山-大林铀矿带含矿目的层砂岩主要经历沉积成岩阶段、富CO2流体充注阶段以及成矿阶段,地球化学环境的演化过程依次为弱碱→弱酸→碱性-过碱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过渡,此过程对蚀变矿物的形成与铀的迁移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及流体作用,将铀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预富集、构造反转及热流体改造、层间氧化成矿等三个阶段。
李哲萱[3](2020)在《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文中认为新疆北部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复杂的洋陆转换构造演化信息。长久以来,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构造研究手段对北疆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导致存在大量争议,尤其是关于北疆地区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分歧。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疆北东部广泛分布的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中发现了大量由深源物质构成的岩浆-热液喷流沉积岩(喷积岩)。该岩类成因机制中所蕴含的二叠纪深部岩浆活动特征可为构造背景争议提供新颖的沉积学证据。因此,本文通过宏观岩心观察,微观-超微观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精细研究,对构成喷积岩的碎屑物质来源和成因机理进行重新解释,探讨了其形成可能代表的构造背景,为该区二叠纪构造背景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喷积岩以夹层形式广泛产出于芦草沟组灰黑色湖相细粒沉积岩中,具有不同矿物组成及沉积结构,主要包扩热液沉淀成因的喷流岩及主要由深源碎屑组成的喷爆岩两种类型。按照主要造岩矿物不同,喷流岩进一步分为白云质喷流岩及方沸石质喷流岩。按照构成碎屑颗粒主要矿物不同,喷爆岩进一步分为方解石喷爆岩、白云石喷爆岩及透辉石喷爆岩三类。同类型喷爆岩按照碎屑颗粒产状不同,又分为碎斑状喷爆岩及团块状喷爆岩两种类型。2.喷爆岩矿物组成种类单一,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碎屑晶质颗粒粒内微裂隙发育。认为构成喷爆岩的碎屑颗粒来源是陆内裂谷欠补偿湖盆背景下、源自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性质的岩浆-热液物质流体。即由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物质流沿断裂上涌进入湖底喷流通道,自喷口喷出后,随距离喷口远近,在不同机械搬运方式和驱动力下参与沉积。其本质为热液喷流型深源碎屑沉积岩。3.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构成喷爆岩颗粒的矿物为深部来源,甚至可能有幔源物质加入。方解石及白云石喷爆岩具有与碳酸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构成其碎屑颗粒的主要矿物(方解石及白云石)具有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特征。全岩Th/U比均远低于地壳平均值,而Sr含量远高于沉积碳酸盐岩,且具有与地幔极为相近的Sr、Mg同位素组成。以上表明构成其碎屑颗粒的方解石及白云石源区与岩浆作用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作用关系密切。4.由于物质来源及沉积过程不同,喷爆岩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团块状喷爆岩为地球不同深度的岩浆-热液物质自喷口喷出后形成高密度物质流体,在重力流机制下沉积而成,为近喷口产物。碎斑状喷爆岩则以晶质矿物为主,在牵引流作用下沉积形成,为远喷口产物。5.喷爆岩整体含量极少,但分布广泛,且富含深源物质,蕴含着重要的构造背景信息。喷爆岩矿物组成以碱性矿物为主,或为富碱性元素矿物。表明其碎屑物质的来源极有可能与碱性岩岩浆有成因联系。以上信息揭示了新疆北东部地区二叠纪芦草沟组沉积时期有丰富的碱性岩浆及碱性热液活动。该发现也进一步为研究区在二叠纪已进入板内伸展构造演化阶段提供了沉积学证据。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灰黑色细粒沉积岩系中深源碎屑沉积岩的确定,既丰富、深化了细粒沉积岩研究,也为探索深源物质如何参与并影响细粒沉积岩的沉积、成岩作用提供了资料和基础。同时,加强细粒沉积岩中深源碎屑物质研究,还提供了利用深源碎屑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新思路,为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判断提供了沉积学证据。同时也有助于突破传统找油气理念,探索深源物质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宋德邻[4](2020)在《德惠断陷鲍家洼槽营城组沉积体系研究及储层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以德惠断陷东部鲍家洼槽白垩纪营城组为目的层段,利用钻井、测井与三维地震资料和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针对其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地层剥蚀较严重的改造型洼陷开展了营城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特征与沉积体系展布、储层特征及发育规律的研究,取得如下研究进展与成果。首先,井-震结合建立了鲍家洼陷营城组层序地层格架。基于层序地层界面识别,将营城组(K1yc)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其中,营城组一段、二段分别识别为1个二级层序和3个三级层序。考虑到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坡折难以识别,目前在三级层序内部难以识别湖侵域沉积,而仅识别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2个体系域。其次,基于“两标定、三结合”的编图原则,实现了沉积体系的识别及其时空展布的预测。在残余地层厚度恢复基础上剔除侵入岩厚度,开展剥蚀区剥蚀量恢复,实现了原始沉积地层厚度的恢复和古地貌重建。此外,开展断裂组合样式及其控砂规律研究,通过岩心相、测井相标定(两标定),结合断裂样式、古地貌与地震属性资料(三结合),编制了6个三级层序和重点层序中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及沉积演化。营一段早、中时期东、西物源体系均发育,到晚期东部物源被西部喷出岩侵位出现萎缩。进入营二段后,南次洼消亡,北次洼沉降中心进一步北迁,早期西南、西北缓坡物源较发育,中期之后盆地扩张,南、北缓坡沉积体系规模扩大。最后,落实了工区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储层发育规律。确定该区储层以含砾砂岩及凝灰质含砾砂岩为主,磨圆较差,具重力流、牵引流交互发育特点。2500m以下进入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0.1m D的致密储层阶段,成岩作用及构造裂缝对物性影响贡献较大。根据营一、二段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分析,将储层分为三类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本研究建立了改造型洼陷沉积体系研究技术,研究成果为该区营城组天然气勘探目标的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撑。
杜先利[5](2019)在《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文中指出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包括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根河盆地和漠河盆地五大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南北长约1650km,多个中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发育其中,盆地总面积约为20.0×104km2。西部盆地群构造和地层在西部和北部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东部受黑河-贺根山缝合带、大兴安岭断裂带影响,南部主要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华北板块北部分布的断裂带等。中国东北地区的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特点是几个大陆地块的融合以及古亚洲海洋的最终封闭;中生代的构造作用与演化与环太平洋构造系统有关;自中-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的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封闭控制影响。可知,研究区构造复杂,受深部构造以及多个构造体系的影响,而盆地群的形成演化是否具有统一的成盆地质背景,盆地形成演化处于什么构造环境,盆地群之间岩浆作用有什么关系,盆地群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差异等需要得到解决。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地球物理资料、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对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进行岩浆序列和岩浆作用研究,分析盆地群之间岩浆作用相互关系,对比松辽盆地形成演化,探讨盆地群油气资源潜力,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对大兴安岭西部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大兴安岭西部划分了6期岩浆事件,发生于古生界奥陶世至中生界早白垩世。第一期:510450Ma,裂解伸展环境;第二期:330300Ma,碰撞挤压环境;第三期:290270Ma,伸展拉张环境;第四期:255230Ma,碰撞挤压环境;第五期:200170Ma,先期伸展拉张,后期挤压抬升;第六期:150110Ma,伸展拉张环境。其中后两期岩浆事件与区内盆地群关系密切。第二期岩浆事件,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基底形成;第三期岩浆事件与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华北克拉通、西伯利亚克拉通的碰撞有关;第四期岩浆事件时期,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以及根河盆地地层逐渐开始沉积,二连盆地基底形成,此时北部的蒙古-鄂霍茨克洋开始闭合;第五期岩浆事件,二连盆地地层开始沉积,以北的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根河盆地以及漠河盆地,被构造运动改造,出现伸展沉降或挤压隆升,形成了基底错综复杂的断陷盆地;第六期岩浆事件时期,西太平洋板块对北亚地区开始发生俯冲,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基底和沉积地层被进一步改造。松辽盆地第三期岩浆事件及第六期岩浆与大兴安岭西部岩浆事件为同期发生。西部盆地群晚古生代受控于古亚洲构造域,晚中生代-新生代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以及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影响。二连盆地主要经历了挤压隆升-伸展断陷-挤压沉积-伸展断陷-构造反转,与大兴安岭西部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从而形成了基底复杂的断陷盆地;海拉尔盆地经历了初始张裂期-断陷扩张期-持续稳定断陷期-断坳转化期-坳陷期-萎缩期,盆地基底形成并改造,沉积地层被构造抬升或沉降,与大兴安岭西部26期岩浆事件相关;漠河盆地经历了伸展-断陷-抬升-挤压-伸展,与大兴安岭西部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拉布达林和根河盆地经历4期岩浆事件,主要与大兴安岭西部第2期以及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最后一期岩浆事件后,各个盆地都已基本稳定。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岩多为偏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微量元素显示出轻稀土富集型,铕元素(Eu)总体上显示弱亏损-弱富集,且具有富集高场强元素,贫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高场强元素等特征,表明岩浆可能存在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地幔和地壳物质的岩浆混合作用,是洋-陆、陆-陆构造运动洋壳或下地壳部分熔融或后造山运动形成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海拉尔盆地岩浆活动开始时间约为晚古生代,主要是由于古亚洲洋闭合导致构造运动,其它4个盆地岩浆活动基本都为中生代侏罗纪或白垩纪,主要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以及西太平洋板块的运动。结合前人对西部盆地群烃源岩评价,并对比松辽盆地油气形成条件,西部盆地群具有良好的烃源岩分布和生烃潜力,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张成勇[6](2019)在《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般认为,砂岩型铀矿以表生层间氧化或潜水氧化作用为主,但我国中东部很多砂岩型铀矿床中也发现存在后期热流体活动叠加改造的痕迹。后期热流体改造作用叠加在早期氧化成矿作用之上,铀矿化特征仍与典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相似,从而使热流体活动与铀矿化的关系并不明确,其主要在于缺乏不同期次流体活动对铀富集过程影响的详细证据。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后期热流体改造作用显着,含矿目的层砂岩随后期热改造而普遍固结,使热液对早期层间氧化带成矿的叠加改造过程被定格。因此,本文选择塔木素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类型流体活动特征和成岩成矿事件的研究,查明流体活动与铀富集的关系,探讨矿床成因。本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研究相结合,通过蚀变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手段,研究不同类型流体活动的性质、来源和时限;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粘土矿物分析等手段,查明成岩作用类型和蚀变矿物生产序列,明确成岩事件形成的时序关系;通过矿物组合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黄铁矿原位微区分析,反演成岩环境演化特征,从物质来源方面判断铀储层演化序列事件与铀沉淀富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和矿床地质特征,查明不同类型流体活动与铀矿化之间的空间关系、时序关系和成矿物质方面存在的联系,揭示成矿流体作用过程,探讨矿床成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塔木素矿床砂岩中压实作用较弱而胶结作用很强,是造成目的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胶结物的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石膏化、绿泥石化等,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胶结。黄铁矿和方解石重结晶作用普遍发育,并出现大量的白云石和金属硫化物,指示热流体改造是影响储层物性变化的主因。通过蚀变矿物生产序列研究,划分出沉积-早成岩阶段、早期氧化流体作用阶段、热流体改造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弱改造阶段。2)通过流体包裹体、C-O-S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结合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厘定出两种类型的后生改造流体:表生弱碱性氧化流体和深部酸性还原热流体。深部热流体的形成与早白垩世晚期苏红图组玄武岩喷发有关,热流体主要来自地层本身,与盆地加热后流体在围岩中的循环有关。3)通过蚀刻径迹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该地区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和钛铀矿,沥青铀矿主要与草莓状或团块状黄铁矿共生,而钛铀矿多与氧化钛、重结晶黄铁矿和碳酸盐胶结物共生。铀矿石出现大量的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等金属硫化物,同时,高品位铀矿石中U与Co、Ni、Cu、Zn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位矿石的REE总量和配分型式也与泥岩和热流体脉的REE特征保持一致,指示热流体是造成高品位铀矿石形成的主要原因。4)通过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带组合特征和生产序列演化过程分析,反演了成矿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认为成岩环境由弱碱性向酸性环境转变的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渡部位是造成铀沉淀的关键。并从矿体空间产出位置,铀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年龄等方面评估了氧化流体和深部热流体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大规模的氧化流体为铀的迁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是塔木素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基础。后期热流体的参与改变了成矿的pH和Eh条件,在成矿作用起着关键作用,其对早期形成的低品位铀矿石进行叠加改造,形成了高品位铀矿石。5)通过铀源、古气候、还原剂和氧化流体作用方式等内容的研究,分析了塔木素矿床铀成矿作用类型,认为该矿床早期存在大规模的氧化流体成矿作用,晚期出现热流体的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铀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沉积预富集阶段、大规模氧化流体成矿作用阶段、热流体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阶段和晚期氧化流体持续弱改造阶段等4个阶段。不同类型流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地位,是困扰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成因解释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矿床成矿模式的建立和找矿方向的选择。本论文从微观角度揭示可不同类型流体作用特征及其与铀富集的关系,为矿床成因的解释和找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翔实的证据。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砂岩型铀矿中氧化还原作用和酸碱度的变化对铀的沉淀富集均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作用,在今后的勘查和研究过程中应对pH的改变对U的沉淀富集的影响应加以重视。本文的研究对塔木素铀矿床的勘查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同时对我国其他盆地中出现的后期热流体叠加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帅[7](2019)在《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研究表明活动大陆边缘记录了洋-陆汇聚的过程,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其构造演化、应力状态和变形机制长期以来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NE-SW走向、长约700km的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条具有多期演化历史的大型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毗邻古太平洋板块,成为研究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工作地域为鸭绿江断裂带及其西侧的丹东地区,针对区内的变质基底与中生代构造,开展了系统的构造与年代学分析。详细的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丹东地区变质基底内多处残留古元古代变沉积岩,它们可与辽-吉造山带内的辽河群对比。丹东地区在古元古代(1910~1864Ma)也经历过广泛而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可与辽-吉造山带碰撞造山中的变质作用对比。丹东地区存在着一系列古元古代侵入岩,以1882~1827Ma间岩浆活动产物居多。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丹东地区的基底组成与演化均与辽-吉造山带相似,应划归为该造山带的一部分,而非前人认为的狼林地块。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整个辽东半岛都应属于辽-吉造山带的延伸,其东南边界至少达NE-SW走向的鸭绿江断裂带。通过构造解析表明,丹东地区经历了一期强烈的NW-SE向缩短变形作用,以发育透入性的面理与一系列NE-SW走向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特征,辽河群内还叠加了褶皱。这期逆冲型剪切带皆向SE缓倾。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500±50℃。对剪切带内变形和不变形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期逆冲活动发生于157~146 Ma(晚侏罗世)。区域地质对比显示,该期缩短构造属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运动A幕的产物。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于左行平移运动,其旁侧丹东地区也发育了一系列近平行展布的左行平移断裂。这些断裂沿走向出露有不同层次的变形构造,南西段多表现为韧性变形(如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多表现为脆性变形(如断层),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则表现为脆-韧性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指示,这些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南西段的变形温度为400℃~500℃,北东段的变形温度为300℃~400℃,而脆-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200℃~300℃。通过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侵入岩锆石U-Pb定年以及糜棱岩单矿物40Ar/39Ar定年,可以限定这期左行平移活动时间为146~136Ma(白垩纪初),指示大型的鸭绿江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活动起源于这一时间,与区域上燕山运动B幕挤压事件相吻合。研究区在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132~100Ma)处于强烈的伸展作用,新生了一系列NNE~NE走向的正断层,早期不同方位的断层发生复活。鸭绿江断裂带此时转变为正断层活动,控制了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这期伸展作用还伴随有广泛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岩体与岩脉的侵位及伸展盆地内的火山喷发。该期伸展活动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峰期破坏的背景下。鸭绿江断裂带在晚白垩世初(100~97Ma)再次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下白垩统内新生一系列左行平移断层和牵引褶皱,并终止了早白垩世盆地的发育。在晚白垔世期间(97~70Ma),该断裂带局部表现为右行张扭性活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楼子盆地的发育。在白垩纪末,该断裂带又转变为逆右行平移活动,导致晚白垩世盆地反转与消亡。本次工作中,对白垩纪各期断层进行了系统的擦痕测量,进而反演各期活动的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初和晚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运动皆形成于N-S向的挤压背景;早白垩世期间的伸展活动发生于WNW-ESE~NW-SE向拉张背景;晚白垩世期间的右行张扭性活动是N-S向拉张的结果;白垩纪末的逆右行平移活动是由于E-W向挤压所致。由此可见,研究区侏罗-白垩纪期间的区域应力状态表现为挤压-挤压-伸展-挤压-伸展-挤压的周期性变化。区域地质对比表明,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演化和应力状态的转变,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缩影,也是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及其演变的响应。在这一过程中,活动大陆边缘表现为长期的伸展状态与短暂的挤压状态交替演变。在俯冲板块驱动模式中,长期的低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伸展)与相对短暂的高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的挤压)交替发生,可以用于解释应力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杨凯凯[8](2019)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松辽盆地火山岩油气主要储集在原生孔隙和裂缝内不同,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油气储集在顶部的风化蚀变带内,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裂缝为主。因此,对成岩作用,尤其是晚期成岩作用的研究是揭示准噶尔盆地东部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的关键。成岩作用的研究离不开岩石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铺垫。因为,不同岩性的成岩作用类型不尽相同,火山岩经历次生改造时间的长短也会造成火山岩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的差异。鉴于此,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从岩石学特征、年代学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3个方面入手,对其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的形成机理,为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1.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性发育特征通过岩心和野外样品描述、薄片鉴定、主量元素分析,运用“成岩方式-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三级火成岩分类方案,确定了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岩性发育及次生改造特征。研究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石类型比较复杂,包括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等4大类。火山熔岩进一步细分为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10种基本岩石类型;火山碎屑熔岩包括玄武质集块/角砾/凝灰熔岩、玄武质/安山质/粗面质隐爆角砾岩等14种基本岩石类型;火山碎屑岩包括玄武质集块/角砾/凝灰岩、安山质集块/角砾/凝灰岩等11种基本岩石类型;沉火山碎屑岩包括沉火山角砾岩和沉凝灰岩2种基本岩石类型。此外,还发育少量浅成岩类,包括辉绿岩和粗面斑岩2种基本岩石类型。从岩石大类来看,巴塔玛依内山组以火山熔岩为主,占比68%,其次为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分别占比14%和16%,此外可见少量浅成侵入岩和沉火山碎屑岩。从岩石成分来看,以中性岩和酸性类为主,分别占比34%,基性岩类相对较少,且呈现出底部以基性岩为主,向上中性岩类增加,顶部以酸性岩为主的特征。具体岩石类型来看,以安山岩、流纹岩为主,分别占比25%和24%,其次为玄武岩,占比12%。各种岩石类型均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次生改造,中、基性火山岩气孔多被充填形成杏仁构造,中酸性、酸性岩则脱玻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常见,此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作用在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中也较常见。2.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通过对巴塔玛依内山组和上覆的石钱滩组地层进行系统取样,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牙形刺挑选和鉴定等方法,确定了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年代学特征,并对相关地质意义进行了总结。在双井子巴塔玛依内山组剖面取得的8件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47.9±7.7Ma、336.6±2.7Ma、348.7±2.9Ma、335.2±1.9Ma、339.1±1.5Ma、327.9±1.5Ma、340.7±1.4Ma、和318.7±4.2Ma;在白碱沟巴塔玛依内山组剖面取得的1件火山岩样品锆石U-Pb年龄为333.8±4.6Ma;在双井子地区石钱滩组灰岩样品中挑选出4颗完整的牙形刺化石,分属于2个属,分别为Idiognathodus和Streptognathodus,其中,Idiognathodus最早出现在巴什基尔期晚期,繁盛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至早二叠早期;Streptognathodus则是晚石炭世晚期的标准化石,常见于卡西莫夫期至格舍尔期。这与火山岩年龄测试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是穿时的,从早石炭世到晚石炭世连续发育,并不局限于早石炭世或晚石炭世,这一结论在双井子和白碱沟地区均成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可以将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年龄限定在348.7Ma和300.4Ma之间。此外,在双井子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中取得的1件粗面斑岩侵入岩年龄为255.9Ma,这是首次在研究区发现二叠纪侵入岩,也是目前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最年轻的古生代火成岩;根据年龄测试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可以确定卡拉麦里蛇绿岩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间在泥盆世法门期和348.7Ma之间;火山岩年龄样品中出现大量的捕获锆石,其年龄介于354.7971.2Ma,这与盆地周缘的岛弧火成岩或代表大洋岩石圈的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非常一致,推测形成巴塔玛依内山组火成岩的岩浆所穿越的盆地基底可能主要由古生代岛弧体系和残余的大洋岩石圈构成,同时存在前寒武纪基底。3.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以样品描述和薄片鉴定为基础,运用面孔率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电子探针分析(EPMA)、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储集空间发育特征,选取充填和蚀变两种晚期成岩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确定了充填和蚀变成因,并对其储层意义进行了分析。(1)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及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包括早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两类,早期成岩作用包括:挥发分逸出作用、冷凝收缩作用、淬火作用、斑晶炸裂作用、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作用、熔结作用、隐爆作用、早期压实胶结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脱玻化作用、充填作用、蚀变作用、压实胶结作用、溶解作用、构造作用等。在这些成岩作用中,挥发分逸出作用、冷凝收缩作用、淬火作用、斑晶炸裂作用、隐爆作用、脱玻化作用、蚀变作用、溶解作用、构造作用等对储层物性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两类,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石泡空腔孔、杏仁体收缩孔、粒间孔、收缩缝(网状收缩缝、层面节理缝、柱状节理缝和球状节理缝)、解理缝和斑晶炸裂缝;次生储集空间包括:脱玻化孔、溶蚀孔(包括斑晶内溶蚀孔、基质内溶蚀孔、杏仁体内溶蚀孔)、溶蚀缝、构造缝、充填残余构造裂缝、充填溶蚀构造裂缝等。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残留的有效储集空间以次生储集空间为主。具体来看,残存的孔隙类储集空间以斑晶溶蚀孔和基质内溶蚀孔最为常见,原生气孔已经消失不见,被绿泥石、方解石和玉髓等次生矿物部分或全部充填;裂缝类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充填残余构造裂缝、溶蚀缝和解理缝为主,同样以次生裂缝为主。(2)火山岩气孔充填类型、成因及储层意义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气孔充填矿物有石英、方解石、沸石、绿鳞石、绿泥石、皂石等。可分为单成分杏仁体和复成分杏仁体两种,以复成分杏仁体为主。单成分杏仁体有石英和绿鳞石两种,复成分杏仁体分为以下10种:石英→沸石;方解石→石英;石英→皂石→石英;皂石→石英→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石英;石英→绿鳞石→皂石;绿鳞石→绿泥石→石英;皂石→沸石;绿鳞石→绿泥石→皂石;绿鳞石→皂石。气孔内充填的绿泥石形成温度介于84.7-123.6℃之间,为低温充填。结合对火山岩杏仁体形成时间、组成矿物、元素构成、杏仁体边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巴塔玛依内山组杏仁体为后生低温流体成因,成因模式如下:1)气孔和微裂缝形成,为杏仁体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和物质运移通道;2)宿主岩石在后期低温流体的作用下发生溶蚀、蚀变,为杏仁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3)富含离子的低温流体在气孔内沉淀结晶形成杏仁体。充填作用使火山岩储层质量变差,70.2%的原生气孔被全部充填,29.2%的原生气孔被部分充填。综合来看,94.5%的原生气孔储集空间丧失。气孔被充填后残存的杏仁体内孔、杏仁体收缩孔仍具储集能力,此外溶蚀作用和蚀变作用产生的溶蚀孔也对气孔体积的减少起到补偿作用。(3)火山岩蚀变类型、成因及储层意义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类型有皂石化、伊丁石化、绿鳞石化、黑云母化、磁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碳酸盐化、脱玻化和硅化等11种;运用MFW蚀变图解来确定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蚀变程度是行之有效的。根据MFW图解和W值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特征:整体属于新鲜至部分蚀变,少部分全部蚀变或蚀变程度较高;盆内火山岩蚀变程度较盆缘火山岩略高;酸性岩的蚀变程度高于中、基性岩。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可分为两种模式:沿裂缝蚀变和沿结晶环带蚀变,两种蚀变的发生均与裂缝和热液等流体密切相关。其成因模式可总结如下:1)火山岩内部形成了裂缝,为热液等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2)富含各种离子的热液流体在裂缝处与矿物作用,在溶蚀易蚀变矿物的同时,沿裂缝沉淀出方解石、绿泥石等蚀变矿物;3)随蚀变作用的进行,蚀变作用向矿物核部发展,直至矿物全部蚀变为次生矿物。蚀变作用可以使致密的火山物质变得疏松多孔。随基性到酸性火山岩蚀变程度的增加,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物性变好。脱玻化作用可使储层孔隙度增加15%,渗透率呈指数增加;绿泥石化作用可以使火山岩储层的面孔率增加9.19%-15.98%。
张少华[9](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指出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程银行[10](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
二、辉绿岩侵位对半固结砂岩的改造作用——以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辉绿岩侵位对半固结砂岩的改造作用——以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钱家店铀矿床辉绿岩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地球化学特征 |
2.1 岩石组成 |
2.2 常量元素 |
2.3 稀土元素 |
2.4 微量元素 |
2.5 同位素组成 |
3 成岩背景分析 |
3.1 成岩年龄 |
3.2 岩浆源区性质 |
3.3 构造背景 |
4 结论 |
(2)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2 成矿流体与铀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 |
2.2.1 基底特征 |
2.2.2 盖层特征 |
2.2.3 断裂构造特征 |
2.3 岩浆活动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2 古水文地质旋回特征 |
3 铀矿床地质特征 |
3.1 铀矿化类型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铀源 |
3.2.2 含矿建造特征 |
3.2.3 氧化带发育特征 |
3.2.4 矿体形态 |
3.2.5 水文地质特征 |
3.2.6 铀存在形式 |
4 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
4.1 流体类型 |
4.1.1 地下水 |
4.1.2 热流体 |
4.1.3 还原性流体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均一温度与盐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流体特征 |
4.4 流体组分及来源 |
5 流体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
5.1 地下水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2 热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3 还原性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4 蚀变矿物组合序列与铀成矿阶段 |
6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外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 |
1.3 中国陆相细粒沉积岩研究进展 |
1.4 喷流岩研究现状 |
1.4.1 现代喷流沉积研究 |
1.4.2 地质历史时期喷流岩研究 |
1.5 喷积岩研究现状 |
1.6 新疆北部地区构造背景争议 |
1.7 主要研究思路 |
1.8 论文工作量 |
1.9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塘湖盆地构造背景 |
2.1.1 三塘湖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地层发育概况 |
2.2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 |
2.2.1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2.3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质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1 钻井岩心观察和样品采集 |
3.2 普通岩石薄片研究 |
3.3 岩石学、矿物学研究 |
3.4 微量元素研究 |
3.5 同位素特征研究 |
3.6 实验技术方法 |
第四章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
4.1 喷流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4.1.1 白云质喷流岩 |
4.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
4.2 喷爆岩特征 |
4.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数据结果分析 |
4.2.4 物质来源讨论 |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 |
5.1 喷流岩特征 |
5.1.1 白云质喷流岩 |
5.1.2 方沸石质喷流岩 |
5.1.3 其他特殊热液矿物 |
5.2 喷爆岩特征 |
5.2.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5.2.2 地球化学特征 |
5.2.3 数据结果分析 |
5.2.4 沉积过程及方式讨论 |
第六章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及相关问题探讨 |
6.1 石炭-二叠纪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
6.1.1 新疆北东部区域性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特征 |
6.1.2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山-沉积地层特征 |
6.2 新疆北东部地区喷积岩发育特征 |
6.2.1 喷流岩 |
6.2.2 喷爆岩 |
6.2.3 喷流岩及喷爆岩特征小结 |
6.2.4 热液流体示踪矿物 |
6.3 喷积岩形成构造背景探索 |
6.4 喷积岩成因机制模式 |
6.5 相关问题讨论 |
6.5.1 喷爆岩与正常沉积碎屑岩 |
6.5.2 喷爆岩与火山碎屑岩 |
6.5.3 喷爆岩与喷流岩 |
6.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6.6.1 概念的更新与完善 |
6.6.2 喷爆岩沉积、成岩过程有待深入研究 |
6.6.3 深源物质与油气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
6.6.4 开发新技术或新研究手段的需求 |
结论及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德惠断陷鲍家洼槽营城组沉积体系研究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鲍家洼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改造型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情况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展布 |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1.2 井-震结合的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2 地层展布特征 |
3.2.1 营城组地层展布 |
3.2.2 营城组一段地层展布 |
3.2.3 营城组二段地层展布 |
第4章 沉积体系研究 |
4.1 剥蚀量恢复及侵入体矫正 |
4.1.1 剥蚀量恢复 |
4.1.2 侵入体厚度矫正 |
4.2 同沉积断层分布及活动性分析 |
4.2.1 同沉积断层的识别及分布特征 |
4.2.2 主要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分析 |
4.3 沉积体系研究 |
4.3.1 岩心相分析 |
4.3.2 单井相分析 |
4.3.3 鲍家洼槽沉积相展布 |
4.4 断裂组合样式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
第5章 储层分类评价与有利区带预测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集空间与储层物性特征 |
5.2.1 储集空间特征 |
5.2.2 储层物性特征 |
5.3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 |
5.3.1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5.3.2 储层分类评价 |
5.4 成藏条件分析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5.4.1 成藏条件分析 |
5.4.2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
1.2.1 西部盆地群构造环境 |
1.2.2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古生代构造背景 |
2.1.2 中生代构造背景 |
2.2 西部盆地群构造阶段 |
2.2.1 二连盆地 |
2.2.2 海拉尔盆地 |
2.2.3 拉布达林盆地 |
2.2.4 根河盆地 |
2.2.5 漠河盆地 |
第3章 测试方法及结果 |
3.1 样品采集及描述 |
3.2 测试分析方法及结果 |
3.2.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3.2.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活动序列研究 |
4.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活动序列 |
4.1.1 大兴安岭西部及松辽盆地岩浆事件 |
4.1.2 岩浆活动序列与构造环境 |
4.2 岩浆来源与构造背景分析 |
4.2.1 大兴安岭西部构造背景分析 |
4.2.2 大兴安岭西部岩浆成因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盆地形成演化研究 |
5.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之间相互关系 |
5.1.1 地质学研究 |
5.1.2 地球物理学研究 |
5.2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与松辽盆地形成演化关系 |
5.2.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形成演化研究 |
5.2.2 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研究 |
5.3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形成与构造演化 |
5.4 研究区盆地群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砂岩型铀矿后期热流体改造研究进展 |
1.2.3 塔木素铀矿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盆地构造分区 |
2.4 盆地充填序列 |
2.5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
2.6 矿产资源 |
第三章 塔木素铀矿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地层特征 |
3.3 构造特征 |
3.3.1 断层 |
3.3.2 矿床内浅层地震断层解译结结果 |
3.3.3 节理 |
3.4 含矿层砂体沉积特征 |
3.4.1 沉积微相特征 |
3.4.2 沉积砂体空间展布特征 |
3.4.3 氧化流体空间展布特征 |
3.5 矿体与矿化特征 |
第四章 成岩作用与成岩序列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碎屑成分 |
4.1.2 填隙物成分 |
4.1.3 结构与构造 |
4.1.4 砂岩类型研究 |
4.2 成岩作用类型 |
4.2.1 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溶蚀作用 |
4.2.4 交代作用 |
4.2.5 重结晶作用 |
4.2.6 热流体改造作用 |
4.3 成岩序列 |
4.3.1 矿物生产顺序的判定 |
4.3.2 成岩序列成岩事件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生改造流体类型与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测温 |
5.1.1 测试方法 |
5.1.2 实验结果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2.2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 |
5.2.3 物质来源讨论 |
5.3 流体类型与性质特征 |
5.3.1 表生氧化流体 |
5.3.2 热流体 |
5.4 流体活动时间与成因探讨 |
5.4.1 氧化流体活动时间范围 |
5.4.2 热流体活动时限与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铀富集机理 |
6.1 铀矿物类型与赋存状态 |
6.1.1 取样与分析测试 |
6.1.2 铀矿物类型 |
6.1.3 铀矿物的赋存状态 |
6.1.4 铀矿石中伴生矿物特征 |
6.2 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特征与实验方法 |
6.2.2 实验结果 |
6.2.3 讨论 |
6.2.4 铀矿物成因 |
6.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取样与测试方法 |
6.3.2 微量元素特征 |
6.3.3 稀土元素特征 |
6.4 蚀变矿物组合与成岩环境变化对比 |
6.4.1 不同流体蚀变矿物组合与分带特征 |
6.4.2 蚀变带指示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的空间变化规律 |
6.5 流体相互作用与塔木素矿床铀富集机理 |
6.5.1 铀富集作用类型 |
6.5.2 热流体参与下的铀超常富集机制 |
6.6 各期成矿流体活动与铀成矿关系评估 |
6.6.1 成矿物质来源 |
6.6.2 矿体矿化与空间产出特征 |
6.6.3 成矿环境变化 |
6.6.4 成矿时间和储层物性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铀成矿控制因素与成因机制 |
7.1 铀成矿条件 |
7.1.1 物源和铀源 |
7.1.2 构造与氧化流体 |
7.1.3 古气候与还原剂 |
7.2 矿床成因的争议 |
7.3 铀成矿作用类型与方式 |
7.3.1 氧化还原作用 |
7.3.2 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
7.4 塔木素矿床成因模式 |
7.5 勘探启示与找矿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燕山运动 |
1.1.2 白垩纪构造演化 |
1.1.3 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
1.1.4 丹东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演化史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
1.2.1 构造几何学研究 |
1.2.2 构造运动学和变形温度分析 |
1.2.3 构造活动期次划分和年代学研究 |
1.2.4 应力场恢复和动力学背景分析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华北克拉通 |
2.1.2 辽-吉造山带 |
2.1.3 郯庐断裂带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地质概况 |
2.2.2 沉积地层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丹东地区基底大地构造属性 |
3.1 引言 |
3.2 定年样品描述 |
3.3 锆石U-Pb分析测试方法 |
3.4 锆石U-Pb分析结果 |
3.4.1 变沉积岩 |
3.4.2 变形-变质侵入岩 |
3.5 变沉积岩的沉积时代与地层对比 |
3.6 变质事件 |
3.7 岩浆事件 |
3.8 辽-吉造山带东南边界位置 |
3.8.1 丹东地区 |
3.8.2 大连-庄河地区 |
3.8.3 长海地区 |
3.8.4 与龙岗、狼林地块对比 |
第四章 晚侏罗世缩短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
4.1 宏观构造特征 |
4.1.1 五龙岩体 |
4.1.2 辽河群 |
4.2 显微构造特征 |
4.2.1 显微镜下观察 |
4.2.2 石英c轴组构 |
4.3 锆石U-Pb定年 |
4.4 逆冲活动时限 |
第五章 白垩纪初左行平移运动与年代学分析 |
5.1 宏观构造特征 |
5.1.1 鸭绿江断裂带 |
5.1.2 丹东地区 |
5.1.3 小结 |
5.2 显微构造特征 |
5.2.1 显微镜下观察 |
5.2.2 石英c轴组构 |
5.3 脆性断层应力场反演 |
5.3.1 鸭绿江断裂带 |
5.3.2 丹东地区左行平移断裂 |
5.4 走滑变形类型的空间变化—以鸭绿江断裂带为例 |
5.5 同位素定年 |
5.5.1 锆石U-Pb定年 |
5.5.2 ~(40)Ar/~(39)Ar定年 |
5.6 左行平移运动时间 |
5.6.1 鸭绿江断裂带 |
5.6.2 丹东地区 |
5.7 小结 |
第六章 早白垩世期间伸展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
6.1 鸭绿江断裂带上早白垩世盆地 |
6.1.1 盆地地层 |
6.1.2 锆石U-Pb定年 |
6.2 鸭绿江断裂带伸展活动 |
6.2.1 伸展构造特征 |
6.2.2 构造应力场 |
6.3 丹东地区伸展活动 |
6.3.1 正断层特征 |
6.3.2 同构造岩脉特征 |
6.3.3 构造应力场 |
6.4 伸展活动时间 |
第七章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活动历史 |
7.1 鸭绿江断裂带早白垩世成盆之后的反转活动(D_3期) |
7.2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伸展活动(D_4期) |
7.2.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
7.2.2 锆石U-Pb定年 |
7.2.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期构造特征 |
7.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后反转活动(D_5期) |
7.4 应力场反演 |
7.4.1 D_3期应力场 |
7.4.2 D_4期应力场 |
7.4.3 D_5期应力场 |
7.5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各期活动时间 |
第八章 演化历史与动力学背景 |
8.1 演化历史 |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
8.3 动力学背景分析 |
8.3.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 |
8.3.2 大陆边缘周期性应力状态变化的动力学机制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丹东地区基底岩石定年样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丹东地区变沉积岩和变形-变质侵入岩样品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x10~(-6)) |
附表3 丹东地区你中兴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4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起源期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
附表5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6 丹东地区左行走滑剪切带糜棱岩内单矿物~(40)Ar/~(39)Ar定年数据 |
附表7鸭绿江断裂带上白垩纪盆地内火山岩和砂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8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伸展期正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1.1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性研究现状 |
1.2.1.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年龄研究现状 |
1.2.1.3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1.4 火山岩储层晚期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概况 |
2.2 盆地基底、演化及地层特征 |
2.2.1 盆地基底 |
2.2.2 盆地演化 |
2.2.3 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1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性分类方案 |
3.1.1 研究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分类方案 |
3.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3.2.1 火山熔岩 |
3.2.2 火山碎屑熔岩 |
3.2.3 火山碎屑岩 |
3.2.4 沉火山碎屑岩 |
3.2.5 浅成岩 |
3.3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岩性发育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年龄及地质意义 |
4.1 样品分析测试 |
4.1.1 样品采集 |
4.1.1.1 火山岩年龄样品 |
4.1.1.2 牙形刺样品 |
4.1.2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4.1.2.1 年代学方法 |
4.1.2.2 牙形刺样品处理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2.1 锆石和年代学特征 |
4.2.1.1 锆石特征 |
4.2.1.2 年代学特征 |
4.2.2 牙形刺样品处理结果 |
4.3 地质意义 |
4.3.1 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时代归属 |
4.3.2 准噶尔地区岩浆活动时限 |
4.3.3 卡拉麦里洋盆闭合时间 |
4.3.4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
5.1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成岩演化过程 |
5.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2.1 早期成岩作用类型 |
5.2.2 晚期成岩作用类型 |
5.3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5.3.1 原生储集空间 |
5.3.2 次生储集空间 |
5.4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发育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充填作用研究 |
6.1 取样位置及研究方法 |
6.1.1 取样位置 |
6.1.2 研究方法 |
6.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气孔充填类型 |
6.2.1 单成分杏仁体 |
6.2.2 复成分杏仁体 |
6.3 讨论 |
6.3.1 火山岩杏仁体成因探讨 |
6.3.1.1 杏仁体的形成温度 |
6.3.1.2 杏仁体的形成时间 |
6.3.1.3 杏仁体的成因模式 |
6.3.2 气孔充填的储层意义 |
6.4 小结 |
第7章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蚀变作用研究 |
7.1 取样位置和研究方法 |
7.1.1 取样位置 |
7.1.2 研究方法 |
7.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作用类型 |
7.3 讨论 |
7.3.1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蚀变程度 |
7.3.1.1 蚀变参数的选取 |
7.3.1.2 蚀变程度的确定 |
7.3.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模式和成因 |
7.3.2.1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模式 |
7.3.2.2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的成因探讨 |
7.3.3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蚀变的储层意义 |
7.3.3.1 脱玻化作用的储层意义 |
7.3.3.2 绿泥石化作用的储层意义 |
7.3.3.3 火山岩蚀变程度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9)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力场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岩石地层特征 |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
2.4.4 雅干构造带 |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4.1.1 阿木山组(C2P1a) |
4.1.2 埋汗哈达组(P2m) |
4.1.3 阿其德组(P2a) |
4.1.4 哈尔苏海组(P3h)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
4.2.3 源区物质组成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3.2 统计比较分析 |
4.3.3 沉积物源解释 |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5.3.2 热史模拟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2.1 前古生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2.5 第四系 |
2.3 构造 |
2.3.1 构造位置 |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
2.4 岩浆岩 |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
2.5 矿产地质 |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
3.3.2 生物化石 |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
4.1 概述 |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
5.2 断裂构造 |
5.3 褶皱构造 |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辉绿岩侵位对半固结砂岩的改造作用——以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家店铀矿床辉绿岩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刘汉彬,金贵善,韩娟,张建锋,李军杰,张佳,石晓.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21(02)
- [2]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 章展铭.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3]新疆北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喷积岩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探索[D]. 李哲萱. 西北大学, 2020(01)
- [4]德惠断陷鲍家洼槽营城组沉积体系研究及储层评价[D]. 宋德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D]. 杜先利. 吉林大学, 2019(02)
- [6]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作用特征与铀成矿事件研究[D]. 张成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张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 杨凯凯. 吉林大学, 2019(11)
- [9]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 程银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