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创办农技校 科教富民奔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覃雪梅[1](2012)在《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主力军和主要践行者,农民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政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不仅关系着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下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以推动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在广泛调查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广西的特殊实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即第1章,主要是对论文的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作简要的说明,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解析,交待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第2章至第9章。第2章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况。本章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新农村建设概况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任务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肯定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梳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好坏的关键,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铺垫。第3章对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以史为线,以史为据,论从史出,分别对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指出其对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第4章分析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以明确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5章分析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通过覆盖广西所有地级市共40个行政村农民抽样调查问卷和农村基层干部访谈调查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梳理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最后对策的提出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第6章分析广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本章首先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其次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是弘扬广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最后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第7章对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本章对广西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为探索切合广西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供依据。第8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本章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现实依据,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第9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包括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等。结束语部分:对新时期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展望。文章旨在通过对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方面填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地区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的空白,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把广西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广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的大众化。
胡艳丽[2](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韩军利[3](2011)在《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如何应对并尽快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为新时期的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毋容置疑,我国在农民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培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认真分析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高度重视农民培训问题,加强和改进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转变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模式,对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本文通过对宝鸡市农民培训实际状况的调查,对目前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市情,提出了建立符合宝鸡实际的农民培训体系。全文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论文研究的现实问题、问卷设计等,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准备工作。第二章是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分析。根据宝鸡市农民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反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第三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分析。主要通过对宝鸡市农民培训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分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提出了农民培训的五种模式和模式运行的七项保障机制,是农民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第五章,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建议与对策。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结合宝鸡市实际,提出农民培训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农民教育立法,使农民培训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强化农科教“三教统筹”制度;建立农民培训资金保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经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关心农民身心健康,满足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自信心、创造力和主动性,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现实,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第六章,结论。对全文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刘传初[4](201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广大农村还面临一系列产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解决上述“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村人才是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也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千万百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养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为此,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其关键是人才。解决好农村人才问题,才能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村人才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底有哪些作用,影响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因素有哪些,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推进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乃是当前亟需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和农村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关注农村人才建设困境,探讨农村人才战略和建设路径,对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快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又要结合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既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成长的机制,又要加大农村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既要确立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和目标,又要为农村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和宽松的环境。本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和供需失衡的原因入手,实证研究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价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入地对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各类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进行研究。本研究共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两章为总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结构,概述国内外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阐述我国农村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现状,分析供需失衡的原因;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与评价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第六、七、八章,在借鉴国外农村人才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度选择和对策分析,并从微观层面分别对农村各类人才建设与开发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梁修群[5](2010)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化解“三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三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卢芳[6](2009)在《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农民的教育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新型农业的发展,农业对农民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农村实用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村人口包袱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通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研究,了解如何增强培养的效果、拓宽培养途径、如何调动农民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先阐述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特征、相关的基础理论:接着对湖南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湖南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构成现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对湖南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结合当前农村对实用人才素质的要求,从政府、培养对象和培养机构三个不同的角度,在相关的政策支持、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湖南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朱砚沉[7](2007)在《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榆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榆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论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理论和农业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借鉴其它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表明榆林农业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业科技人员十分短缺;(2)农业中等学校学农学生少;(3)管理机构多而杂;(4)经费投入不足。必须加大加快农业职业体制和方法的改革,为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框架体系开辟了一条道路,专业模块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好方法。针对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的问题及特征,提出了发展策略,主要包括(1)建立定向服务的农业职业教育模式;(2)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确实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依据市场调整专业设置;(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业职业教育投入。论文研究总结了榆林职业教育发展的3个典型案例。“米脂‘女子家政学校’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模式”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强势输出;“榆林农校灵活的蔬菜专业模块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好,专业能力强,适应社会能力强;“榆林农校的学生个性化教育—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综合素质高、容易就业的学生,也使学校迅速发展壮大。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榆林农业职业教育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的新特点,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才能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郭姝宇[8](2006)在《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在低水平徘徊,实现城乡统筹,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纵观中外,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经济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科技进步史。在大力发展农业的今天,我们依然要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通过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扭转我国农业发展低效、高耗的局面。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提供强劲的动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理论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为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寻找科学依据,并提出基本的对策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并归纳和总结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多角度分析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2、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DEMATEL法,确定了影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并对该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运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理论,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对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进行选择。4、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基本对策。
马云[9](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杨慧霞[10](2005)在《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共生区。长期以来,乱恳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部和中东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开发西部地区,有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森林和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与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扩大:土地盐渍化等。同时,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例大,人口相对较少,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致使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明显的低于东部,且贫困发生率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原来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加速和加重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而且极大的削弱了经济发展基础。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西部地区林业建设历史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群众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是一项典型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退耕的技术、资金、劳力的问题,以及西部地区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问题。西部大开发不仅牵涉到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而且牵涉到社会经济和政策问题。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环境恶化加快,不仅给本地经济带极大的危害,也给黄河、长江、珠江下游防灾抗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退耕还林草作为生态工程建设重中之重,其意义深远。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是解决我国沙(石)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恢复西部生态植被,扼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力措施。论文在上述背景下,以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农学、林学、土地资源学的理论为基础,紧密联系近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耕还林条例》的实施过程,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思路,总结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西部地区土地
二、小学创办农技校 科教富民奔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创办农技校 科教富民奔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1.2.2 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
1.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2.4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新农村建设 |
1.3.2 农民 |
1.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5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
2.1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1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2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
2.2.1 任务的提出 |
2.2.2 取得的成绩 |
2.2.3 存在的问题 |
2.3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
2.3.1 政策与措施 |
2.3.2 取得的成效 |
2.3.3 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
2.4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1 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问题 |
2.4.2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问题 |
2.4.3 农民思想政治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问题 |
2.4.4 经费不足问题 |
2.4.5 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问题 |
2.4.6 以城带乡难问题 |
2.4.7 农民持续增收难问题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
3.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1.1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3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4 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2.1 根据农民状况开展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
3.2.2 围绕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开展阶级观念教育 |
3.2.3 围绕抗美援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3.2.4 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3.3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3.1 “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2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3 “四清”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2 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5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
3.5.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 |
3.5.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
3.5.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
3.5.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3.5.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 |
3.5.6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据任务和环境变化创新工作方法 |
第4章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 |
4.1.1 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
4.1.2 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4.1.3 为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
4.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
4.2.1 夯实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保障农村政治稳定 |
4.2.2 提高农民政治认知,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
4.2.3 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与政治觉悟,引导农民的政治行为 |
4.2.4 帮助农民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
4.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4.3.1 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
4.3.2 促进新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
4.3.3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
4.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 |
4.4.1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
4.4.2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素质 |
4.4.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
4.4.4 有益于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 |
第5章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5.1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
5.1.1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
5.1.2 样本的基本信息 |
5.1.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调查分析 |
5.1.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比较分析 |
5.1.5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
5.1.6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论 |
5.2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5.2.1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淡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
5.2.2 宣传工作不到位弱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5.2.3 教育主体缺乏导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薄弱 |
5.2.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5.2.5 忽视农民群体的差异性导致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
5.3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
5.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任务落实不到位 |
5.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 |
5.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落后 |
5.3.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
5.3.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6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6.1 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6.1.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广西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6.1.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必要途径 |
6.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广西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方式 |
6.1.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广西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
6.2 弘扬广西精神、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
6.2.1 弘扬广西精神的需要 |
6.2.2 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
6.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 |
6.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
6.3.2 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前提 |
6.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
6.4 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 |
6.4.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6.4.2 农民阶层分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6.4.3 农村环境复杂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第7章 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7.1 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
7.1.1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共生态势 |
7.1.2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7.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
7.2 广西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
7.2.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广西带来发展的契机 |
7.2.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突显 |
7.2.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加快广西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协调与发展 |
7.2.4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与开发加快了广西发展的步伐 |
7.2.5 特殊的经济条件给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
7.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特殊性 |
7.3.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
7.3.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 |
7.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 |
7.4.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
7.4.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
第8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
8.1 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 |
8.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8.1.2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8.2 以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现实依据 |
8.2.1 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全面性 |
8.2.2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组织性 |
8.2.3 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创新性 |
8.2.4 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农民为本 |
8.3 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8.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8.3.2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
8.3.3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
8.3.4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
8.3.5 坚持有利于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
8.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 |
8.4.1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 |
8.4.2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
8.4.3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 |
8.4.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 |
第9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
9.1 以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 |
9.1.1 加强党的领导 |
9.1.2 各级党政群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
9.1.3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
9.1.4 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管理和调控 |
9.2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9.2.1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9.2.2 注重民族团结教育 |
9.2.3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
9.2.4 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9.3 以提高实效性为目的,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9.3.1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
9.3.2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思路 |
9.4 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综合开发运用各种载体 |
9.4.1 积极创造活动载体 |
9.4.2 有效利用管理载体 |
9.4.3 充分运用文化载体 |
9.4.4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载体 |
9.4.5 有效运用网络载体 |
9.5 以新农村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9.5.1 不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 |
9.5.2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9.5.3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警机制 |
9.5.4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检验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
注释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扶贫开发理论 |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
3.2.1 经济增长理论 |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3.2.3 技术创新理论 |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注释 |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
4.1.1 新疆贫困人口 |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4.2.1 生态性 |
4.2.2 资源性 |
4.2.3 区域性 |
4.2.4 边境性 |
4.2.5 民族性 |
4.2.6 制度性 |
4.2.7 文化性 |
4.2.8 复杂性 |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
4.3.1 生态环境脆弱 |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1 赵国明 |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
5.2.1 科技兴农情况 |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
5.2.4 “星火”计划 |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
5.3.1 科技资金投入 |
5.3.2 科研条件 |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
5.4.1 科技机构 |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
5.6.2 科技进步环境 |
5.6.3 科技活动投入 |
5.6.4 科技活动产出 |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
6.4 本章小结 |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
7.4 本章小结 |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3)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农民培训的概念及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2.1 资料来源 |
2.1.1 问卷调查 |
2.1.2 实地访谈 |
2.1.3 统计数据 |
2.2 宝鸡市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
2.3 宝鸡市农民培训现状 |
2.3.1 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状况 |
2.3.2 农民培训和职业技能状况 |
2.3.3 农民基本生活状况 |
2.3.4 农民培训机构状况 |
2.3.5 农民培训的对象、方式及内容 |
2.3.6 农民培训的意愿调查 |
2.4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特点 |
2.5 宝鸡市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2.5.1 对农民培训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
2.5.2 农民培训体制不顺,培训资源分散 |
2.5.3 培训机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
2.5.4 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制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
第三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法律法规因素 |
3.2 城乡二元制社会 |
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因素 |
3.4 农民培训保障制度因素 |
3.4.1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
3.4.2 农民就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
3.5 培训机会成本 |
3.6 农民自身因素 |
第四章 宝鸡市农民培训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 |
4.1 宝鸡市开展农民培训的基本原则 |
4.2 现存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分析及模式选择 |
4.2.1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
4.2.2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
4.3 构建宝鸡市农民培训体系 |
4.4 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运行机制 |
4.4.1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
4.4.2 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机制 |
4.4.3 建立农民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 |
4.4.4 建立农民培训评价反馈和激励机制 |
4.4.5 建立培训师资多元化机制 |
4.4.6 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
4.4.7 建立培训与市场对接机制 |
第五章 完善宝鸡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 |
5.1 加快农民培训立法进程,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 |
5.2 健全相应配套制度,多措并举抓农民培训 |
5.2.1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5.2.2 建立农民培训保障制度 |
5.2.3 建立完善农民进城务工相关制度 |
5.2.4 制定农民培训工作考核制度 |
5.2.5 建立乡镇农技校与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模式 |
5.3 强化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经济体 |
5.4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升农民培训水平 |
5.5 坚持“三统筹”“三结合”,架构农民培训新载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 与本文研究有关的几个概念 |
2. 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特点及其规律 |
2.2 人才与人力资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3 经典的人才与人力资源理论 |
2.4 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简述 |
3. 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分析 |
3.1 农村人才供给现状 |
3.1.1 农村人才供给总量不足 |
3.1.2 农村人才素质偏低 |
3.1.3 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
3.2 农村人才需求现状 |
3.2.1. 农村人才需求数量庞大 |
3.2.2 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
3.3 农村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
4. 我国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4.1 模型选择的理论基础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4.2.1 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农村GDP) |
4.2.2 农村投资、农村人才与农村非人才劳动力数据 |
4.3 模型研究及事件检验 |
4.3.1 检验过程 |
4.3.2 协整检验结果 |
4.3.3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
4.4 结果讨论 |
5.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
5.1 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构 |
5.1.1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指标设置原则 |
5.1.2 影响新农村人才建设的因素指标体系 |
5.2 主成分分析 |
5.3 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3.2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 |
5.3.3 确定主成份个数m |
5.3.4 评价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主成份得分与综合主成份得分 |
5.4 综合实证分析 |
6. 国外农村人才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6.1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做法 |
6.1.1 美国 |
6.1.2 日本 |
6.1.3 德国 |
6.1.4 韩国 |
6.2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启示 |
6.2.1 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和管理创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引导作用 |
6.2.2 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观念 |
6.2.3 建立教育、培训、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人才体系 |
6.2.4 坚持规范有序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教育 |
7.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与宏观对策 |
7.1 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 |
7.1.1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 |
7.1.2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目标 |
7.2 农村人才建设的路径 |
7.2.1 农村人才建设路径的调查分析 |
7.2.2 农村人才建设的基本路径 |
7.3 农村人才建设的宏观对策 |
7.3.1 坚持正确的人才理念,占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
7.3.2 完善农村人才管理体系,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力度 |
7.3.3 健全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 |
7.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人才建设 |
7.3.5 统筹城乡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8. 我国农村各类人才建设的具体对策 |
8.1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
8.1.1 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8.1.2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具体对策 |
8.2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 |
8.2.1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8.2.3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的解决思路 |
8.2.4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学生村官 |
8.3 农村各类新型人才建设 |
8.3.1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 |
8.3.2 农村金融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引言 |
一、河南省情 |
二、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
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证分析 |
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思路 |
第二章 河南省土地经营流转方式探索 |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模式 |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河南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
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
五、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
六、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索 |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
二、确保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
第四章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意义 |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研究 |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原因分析 |
三、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
五、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
第六章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
一、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启示 |
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 |
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议 |
结论与讨论 |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
四、关于粮食问题的再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6)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3 简要评述 |
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概述 |
1 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及特点 |
1.1 人才概念 |
1.2 人才、农村人才与农村实用人才 |
1.3 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特点 |
1.3.1 农村实用人才的特征 |
1.3.2 农村实用人才的分类 |
1.4 农村实用人才获得技能的主要渠道 |
2 人力资本理论 |
2.1 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特性 |
2.2 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 |
2.3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三章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1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概况 |
1.1 湖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
1.2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现状 |
1.2.1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构成 |
1.2.2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3 原因分析 |
2 湖南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方式 |
2.1 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 |
2.2 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
2.3 对优秀人才进行宣传表彰 |
2.4 省内各级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人才工作 |
3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调查问卷分析 |
3.1 调查说明 |
3.2 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和影响 |
3.3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 |
3.4 农民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求 |
4 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培养对象方面 |
4.2 培养内容方面 |
4.3 培养方式方面 |
4.4 培养的组织和管理方面 |
第四章 国内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经验及启示 |
1 国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经验 |
1.1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经验 |
1.2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1.3 法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1.4 一些国家的农村青年俱乐部形式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作用 |
2 国外成功经验对湖南的借鉴及启示 |
3 国内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
3.1 宁夏固原市“四大工程”破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难题 |
3.2 吉林通化县多样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
第五章 湖南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对策建议 |
1 对政府的建议 |
2 对培养对象的建议 |
3 对培养机构的建议 |
3.1 创新培养方式 |
3.2 培养内容因地制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A 农村实用人才调查问卷A |
附件B 农村实用人才调查问卷B |
致谢 |
(7)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组成 |
1.2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1.3 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
1.4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
1.4.1 澳大利亚“面向未来的技能” |
1.4.2 加拿大农业教育及“绿证”培训 |
1.4.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
1.4.4 其它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 |
第二章 农业职业教育 |
2.1 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地位与作用 |
2.1.1 农业职业内涵 |
2.1.2 农业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
2.1.3 农业职业教育的作用 |
2.2 农业职业教育的体系 |
2.2.1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
2.2.2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 |
2.2.3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
2.3 农业职业教育的任务 |
2.4 农业职业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
2.5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6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成就 |
2.7 我国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需求 |
2.8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
第三章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
3.1 榆林农业概况 |
3.2 榆林农业科技人员现状 |
3.2.1 农业技术人员机构、人员方面 |
3.2.2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工作业务方面 |
3.2.3 科研和推广经费方面 |
3.2.4 农民方面 |
3.2.5 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方面 |
3.3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
3.3.1 农业职业教育 |
3.3.2 榆林农民农业职业培训 |
3.4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现状 |
3.5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现状和体系 |
3.5.1 榆林公办农业职业教育 |
3.5.2 榆林民办农业职业教育 |
3.6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
3.6.1 机构与需求 |
3.6.2 专业与需求 |
3.6.3 新专业与教师队伍 |
3.6.4 职业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 |
3.6.5 职教发展与教学 |
第四章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
4.1 建立定向服务的农业职业教育模式 |
4.1.1 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企业模式 |
4.1.2 职业院校+企业模式 |
4.1.3 专业教学+科教示范基地模式 |
4.2 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
4.3 依据市场调整专业设置 |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具备完美的职业素质 |
4.4.1 中职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 |
4.4.2 中职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能力 |
4.4.3 中职教师应有的高尚师德 |
4.5 教学管理提倡“刚柔”并进,人性化管理 |
4.5.1 教学管理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
4.5.2 建立教师培训引入机制 |
4.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农业职业教育投入 |
第五章 榆林农业职业教育案例分析 |
5.1 米脂职教“瞄准服务市场,打造服务品牌” |
5.2 榆林农校灵活的蔬菜专业模块教学 |
5.3 榆林农校学生个性化教育—因人而异的的教学模式 |
5.3.1 具体做法 |
5.3.1.1 加强组织与管理 |
5.3.1.2 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 |
5.3.1.3 广泛宣传动员,学生人人参与 |
5.3.1.4 定期和不定期经常举行各种比赛 |
5.3.1.5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自己思考 |
5.3.1.6 适时分流 |
5.3.1.7 将场所和内容转移到外围 |
5.3.2 取得的成果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研究现状 |
1.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
1.2.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2.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2.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
2.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
2.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1.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及基本功能 |
2.1.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2.2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2.2.1 美国的一体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2 日本双轮驱动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3 澳大利亚政府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3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
2.3.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
2.3.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
2.3.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有效的法律保护 |
2.4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4.1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2.4.2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1 DEMATEL 法及其实施步骤 |
3.2 应用DEMATEL 法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3.3 影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因素分析模型结果分析 |
3.4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分析 |
3.4.1 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
3.4.2 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理论及模式研究 |
4.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
4.1.1 技术创新 |
4.1.2 制度创新 |
4.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研究 |
4.2.1 专家+涉农企业+示范农户模式 |
4.2.2 专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示范农户模式 |
4.2.3 专家+示范基地+示范农户模式 |
4.2.4 专家+技术成果+示范农户模式 |
4.2.5 专家+示范大院+示范农户模式 |
4.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同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 |
4.3.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
4.3.2 模糊综合评判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对策 |
5.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原则 |
5.1.1 政府引导原则 |
5.1.2 项目推动原则 |
5.1.3 市场运作原则 |
5.1.4 突出主体原则 |
5.1.5 专家领办原则 |
5.1.6 示范引导原则 |
5.2 资源禀赋与吉林省农村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 |
5.2.1 吉林省区域资源禀赋 |
5.2.2 吉林省农村产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创新 |
5.3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
5.3.1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行政手段为主向利益驱动的分配机制过渡 |
5.3.2 积极培育农村科技创新主体 |
5.3.3 拓宽农村科技服务经费渠道 |
5.3.4 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5.3.5 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普及性系统教育 |
5.4 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优势分析 |
5.4.1 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主体优势 |
5.4.2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赢机制 |
5.4.3 节约成本,效益和效率倍增的联动机制 |
5.4.4 提高农业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农业新科技的转化速度 |
5.4.5 规避农民采用农业新科技的风险 |
5.4.6 调节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矛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国外退耕还林草的进展情况 |
1.1.1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概况 |
1.1.2 国外退耕还林草的背景 |
1.1.3 国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条件分析 |
1.2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
1.2.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及意义 |
1.2.2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 |
1.2.3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进程 |
1.3 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历史阶段划分 |
1.3.1 1949-1978年的用材林和薪炭林建设阶段 |
1.3.2 1978-1983年的商品林建设阶段 |
1.3.3 1983-1998年的经济林建设阶段 |
1.3.4 1998-2002年的生态及经济林建设阶段 |
1.3.5 2002-2010年的退耕还林还草新阶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分析 |
2.1 西部地区资源概况 |
2.1.1 农业自然资源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分析 |
2.2 西部地区环境灾害分析 |
2.2.1 水土流失 |
2.2.2 地质灾害 |
2.2.3 干旱 |
2.2.4 沙漠化 |
2.2.5 沙尘风暴 |
2.2.6 洪涝危害 |
2.2.7 江河断流 |
2.2.8 物种减少 |
2.3 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制约因素分析 |
2.3.1 激励政策的持续性差 |
2.3.2 兑现措施滞后 |
2.3.3 国家政策把握不够准确 |
2.3.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2.3.5 苗木问题严重 |
2.3.6 管护问题形势严峻 |
2.4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
2.4.1 保护与利用资源环境 |
2.4.2 大力发展草业 |
2.4.3 合理调配水资源 |
2.4.4 提高农民收入 |
2.4.5 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三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益分析 |
3.1 经济效益 |
3.1.1 加快了脱贫致富 |
3.1.2 推动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
3.1.3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
3.2 生态效益 |
3.2.1 带动了农田基本建设 |
3.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3.2.3 加速了国土综合整治 |
3.3 社会效益 |
3.3.1 培育了相关产业 |
3.3.2 轻了资源压力 |
3.3.3 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人民走向现代文明 |
第四章 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案例分析 |
4.1 县域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模式 |
4.1.1 “一步到位”模式 |
4.1.2 公司+农户模式 |
4.1.3 “主导产业”模式 |
4.1.4 “个体承包”模式 |
4.1.5 “城郊型”模式 |
4.1.6 综合发展模式 |
4.2 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运行机制 |
4.2.1 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运行的动力机制 |
4.2.2 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运行的协调机制 |
4.2.3 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运转的修复机制 |
第五章 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体系 |
5.1 政策保障体系 |
5.1.1 土地政策 |
5.1.2 税收政策 |
5.1.3 补贴政策 |
5.2 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5.2.1 加大投资力度,搞好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资金的投入 |
5.2.3 建立完整的财政投入机制 |
5.2.4 鼓励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投资 |
5.2.5 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土地的开发利用 |
5.2.6 利用资源、市场、劳力等优势去吸引资金 |
5.3 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劳动力素质 |
5.3.1 因地制宜,让退耕户尽快致富 |
5.3.2 制定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培养 |
5.3.3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
5.3.4 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
5.4 科技支撑体系 |
5.4.1 积极推广实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5.4.2 采取综合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
5.4.3 解决能源不足,减少对林草的破坏 |
5.4.4 转移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
5.4.5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第六部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学创办农技校 科教富民奔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覃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4)
- [2]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3]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韩军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4]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 刘传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5]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6]湖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 卢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7]榆林农业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朱砚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8]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 郭姝宇. 吉林大学, 2006(10)
-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西部县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D]. 杨慧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