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1](2021)在《内蒙古全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内蒙古自治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屏障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一级巡视员乔云进行主题发布,介绍了《屏障规划》总体建设思路、目标和任务等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财务处处长罗洪文,就林草部门在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过程中将采取的措施回答了记者提问。
管强[2](2021)在《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文中指出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是宏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腹足纲(螺类)是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纲。东北螺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的基础数据缺乏且其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尺度下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方式对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尚不明晰。本论文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四个典型沼泽湿地分布区进行了螺类群落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明确了东北区域以及不同湿地区的螺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人为干扰活动对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尺度螺类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包括:本研究在中国东北沼泽湿地共采集螺类65种,包括异鳃亚纲58种和新进腹足亚纲7种;与其它水生生态系统相比,沼泽湿地的陆生螺类种类(11种)丰富。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螺类优势种不同,并具有差异性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螺物种数和丰度表现出:随着纬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经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趋势。三江平原湿地区和大兴安岭湿地区的螺类物种数和分类学多样性高于松嫩平原湿地区和长白山湿地区。四个湿地区的螺类群落彼此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海拔和盐度是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形成的的最佳解释环境因子是盐度,海拔次之;在盐度和海拔影响下各个因素共同影响了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的分布格局。平原区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水补给类型是影响螺类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否受泛滥水补给对螺类群落影响显着。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物种数高于非洪泛沼泽湿地,非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丰度显着高于洪泛沼泽湿地。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指示物种多为水生有厣螺类,常来源于河流栖息地;永久淹水沼泽湿地的指示物种则为典型的沼泽螺类。三江平原蝶形沼泽湿地的小叶章沼泽化草甸、臌囊苔草、毛苔草、漂筏苔草沼泽螺类群落组成与水深、植物组成等湿地特征显着对应。松嫩平原采样点依据螺类群落组成可以分为季节性淹水盐碱沼泽、永久性淹水盐碱沼泽和一个其它类型沼泽,三种类型盐碱沼泽间的螺类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水体盐度、p H、溶解氧、总悬浮固体、叶绿素与盐碱沼泽螺类群落间的差异密切相关。大兴安岭山地沼泽依据螺类群落分为临时淹水湿地、河流阶地沼泽、河漫滩沼泽和山前倾斜平原沼泽,四种沼泽螺类群落显着不同。不同类型山地沼泽均具有螺类指示物种,临时淹水湿地为4种陆生螺类,阶地沼泽的指示物种有8种,山前倾斜平原沼泽的指示物种有2种,而河漫滩沼泽的指示物种只有1种。长白山藓类泥炭沼泽和草本泥炭沼泽之间的螺类群落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均具有代表性指示物种。海拔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螺类分布格局的最佳解释环境变量。三江平原不同人类影响程度的16处沼泽湿地研究结果表明,近自然沼泽螺类丰度高于受影响湿地。近自然沼泽的螺类指示物种为水生有肺螺类,受影响湿地的指示物种为水生有厣螺类。乌苏里江上、中、下游12个洪泛平原沼泽和10个受堤坝阻隔沼泽螺类群落受到不同河段以及湿地是否与河流阻隔的影响。不同河段洪泛平原沼泽和堤坝阻隔沼泽具有差异性的螺类指示物种。三江平原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组成彼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湿地沟渠螺类群落的物种数和丰度与自然湿地相似,尽管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的种数和丰度较低,仍占自然沼泽螺类群落的22%和52%。p H与溶解氧是影响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间螺类群落差异的最佳解释水环境因子组合。
张挥航[3](2021)在《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安全是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已具有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同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下,东北边境城市作为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生态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促进国家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需要全面分析,明确安全和不安全区域,为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战略提供导向,保障陆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威胁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提出经济安全(economic security)、环境安全(environment security)、资源安全(resource security)、灾害防御(disaster prevention)和文化安全(cultural security)五项影响因素,结合东北边境城市特点,基于E-E-R-D-C构建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组合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2005-2019年13个东北边境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测度,计算得到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GIS分析研究区生态状况时空差异特点。结果表明,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总体生态安全指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态势,生态状况由“较差”向“良好”转变,2005-2007年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表现为“较差”,2008-2017年为“一般”,2018-2019年转为“良好”。各市在生态安全状况由差转好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政策等原因表现出省内协同性的特点,按照生态状况转好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辽宁省边境、吉林省边境、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黑龙江省边境;截至2019年,13个边境城市依照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丹东市、白山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生态状况为“良好”,通化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呼伦贝尔市为“一般”,大兴安岭地区为“较差”。依据生态安全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口岸建设、污染物防治、森林、湿地资源恢复与生态补偿、提升气象灾害处置能力、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等发展建议。
柳清[4](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马于曦[5](2021)在《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文中研究说明安图县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着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是我国鲜有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聚集地。近年来,统一、恒大、农心、伊利等知名矿泉水企业相继落户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根据该区矿泉水特色,实现在保障生态安全前提下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泉水资源补给来源及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明确其多年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出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红线,对指导安图县近、中、远期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地统计分析软件与同位素技术结合,开展了矿泉水水化学、典型组分时空特征分析,计算矿泉形成时间,确定补给来源,还原其形成机制。以InVES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研究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的年际变化、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和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圈定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如下:(1)经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安图县矿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水,HCO3-CaMg型;形成时间为27.7-77.8 a,平均值为39.8 a;补给高程为998-1467 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凝结水。偏硅酸组分是地下水不断溶解研究区内主要含水介质为气孔状玄武岩,地下水与围岩(含水介质)密切接触过程中,经水岩交互作用,不断溶解硅酸盐岩的可溶性SiO2,形成偏硅酸组分。深层次承压地下水沿导水断裂上涌,过程中CO2溶解度降低,以游离形态从水中逸出,形成“含气矿泉”。(2)经InVEST模型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运算,安图县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65.14 mm、365.83 mm、332.08 mm、364.27 mm、392.82mm、444.24 mm。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林地、草地贡献最大;按照乡镇行政区划,二道白河镇贡献最大,新合乡、松江镇次之。矿泉集中分布区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459.37 mm、402.79 mm、428.32 mm、446.25 mm、447.28 mm、499.28 mm,大幅超出安图县平均水平。(3)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因子包括降水量P、蒸散量Ep、数字高程DEM和土地利用类型,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因子权重,得到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数计算公式。最终将安图县水源涵养重要性分为5类,即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分别占18.26%、19.02%、21.82%、22.79%和18.11%。(4)结合《指南》中的评估分级步骤设置节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水源涵养能力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与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得到25个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二道白河镇中南部、松江镇东北东南部、永庆乡东部,囊括矿泉补给区,可以有效保证矿泉水源涵养。
冯朝红[6](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赵酌[7](2021)在《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高纬度大兴安岭林区火后植被(湿地、森林和灌丛)实地调查,首次通过数值模型模拟和长期野外定位观测、物探、遥感等手段,以“空间换时间”,采取内业调查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火烧后草丛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类兴安落叶松及杜鹃兴安落叶松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未火烧、中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三种情况下死亡状况、更新类型、更新速度等,并通过遥感监测研究区火烧前后植被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不同林型乔、灌、草等群落的更新恢复情况,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以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得到结果如下:(1)草丛沼泽湿地火烧后恢复草丛湿地地上草本层植物生物量较未火烧草丛湿地地上草本层植物生物量多。说明火烧后,土壤养分增多。(2)灌丛沼泽湿地火烧灌丛湿地的草本物种与未火烧灌丛湿地草本物种有很大差异,即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如羊胡子草(Cares callitrichos V.Krecz)、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Thunb.)DC.)、山岩黄花(Hedysarum alpihum I)、毒芹(Cicuta virosa Linn)等比未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如马兰莺尾(Risensata Thunb)、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sibiricum)等更喜阳光,同时烧灌丛湿地的灌木物种数量少于未火烧灌丛湿地,这说明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还在由火后的偏阳性物种向更多阴性物种演变过程中。(3)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由于火烧导致的林木死亡,林分郁闭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地表植被烧死后,土层裸露,地温升高,生态系统结构随之改变,尤其是受火灾影响,多年冻土层热平衡被打破,冻土减少或消融,土壤特性、水环境受影响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对林分灌、草植被的影响,森林植被在更新中形成新的群落。(4)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后6年的杜鹃落叶松林仍处于向火前状态演变过程中,特别是重度火烧的杜鹃落叶松林。中/轻度火烧对杜鹃落叶松林乔木层林分组成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火烧后由于林木死亡导致的林分郁闭度变化和土壤养分的变化是直接导致未火烧、中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样地灌木层、草本层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火烧促进了林下更新,特别是在重度火烧迹地,但更新幼树的树种组成与火前林分差异很大。
李婕[8](2021)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元谋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存在水热矛盾突出、生态修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缺点。该地区过去开展了以种植桉树、银合欢等生态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工程,但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保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态效应有限且缺乏经济效益。本世纪初至今,为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元谋县开展了以“经果林”和“生态林”相结合的植被修复策略,使得全县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2019年达到97.5%,较1999年增加36.82%,植被恢复取得显着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干热气候和水分胁迫仍是制约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如2012年,干热胁迫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萎甚至死亡。因此,选择耐旱性能强、种植效益高、环境友好型树种作为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树种变得尤为迫切。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因为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及含油量高(生物柴油),被认为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930 m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河谷地带。但基于气候变化与水量平衡,作为入侵物种的小桐子,种植后是否降低了该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否增加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以及其适应干热环境的水分传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小桐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与植被关联的分析,小桐子林地蒸散发、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高温与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分析小桐子人工林地生态水文过程和小桐子干旱胁迫及适应性机制,研究小桐子能否作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找寻小桐子的生态修复适宜区,为该区生态修复的树种选择及后继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小桐子人工林实际蒸散发,蒸散发变化规律为:平地>坡地,湿季>干季,晴天>雨天。以2020年为例,湿季和干季的降雨量为464.24和45.91 mm,平地和坡地实际蒸散发(ETbowen)为214.04和182.18 mm(湿季),107.9和95.94 mm(干季),湿季降雨能满足小桐子林地对蒸腾、蒸散耗水需求,但干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雨量。(2)基于次降雨事件的连续观测发现,小桐子林冠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其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截留量分别占比72.48%、4.60%和22.92%,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雨量为0.6和4.8 mm,今后可通过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来估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元谋干热河谷区年内土壤蓄水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10~12月),土壤水分恢复期(6~9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5月)。此外,干季耗水而湿季蓄水,10~30cm土层蓄水量最大,30~50cm土层蓄水量次之,50~75cm土层单月耗水量最大。研究期内,平地和坡地的土壤蓄水量为39.32和16.58 mm,种植小桐子后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3)高温与干旱胁迫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桐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植物水势,导致小桐子冠层和根系的导水能力减弱,水流阻力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受到抑制,但植物为适应干旱胁迫可通过调控水势差来减缓逆境条件下的吸水难度。干旱胁迫是导致液流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午间高温情况下,液流通量有所下降,形成短暂的“午休”现象以减少水分散失。(4)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种植区植物种类丰富,小桐子群落物种丰度可达7.61,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比桉树人工林、银合欢人工林和稀疏灌草丛高,属于生态环境友好型树种。综合考虑小桐子生长以及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海拔≥1100 m,10°<坡度≤15°范围内;较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5°范围内;较不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0°范围内。小桐子在元谋干热河谷区作为生态友好型树种,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修复生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胁迫能力强,干旱复水后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和生长活动,可作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
吴燕锋[9](2020)在《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文中提出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从流域尺度上定量评估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是当前国际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嫩江流域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几十年,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嫩江流域湿地大面积减少和生态水文功能严重退化,极大改变了流域水文过程及水量平衡,增加了洪旱灾害的强度和风险,危及流域水安全与生态安全。本文基于嫩江流域湿地类型的划分及水文特性刻画,构建了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通过对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定量评估了现状条件下及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并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的构建基于嫩江流域模型数据库和PHYSITEL-HYDROTEL平台,在完成流域湿地类型划分(孤立湿地和河滨湿地)及生态水文参数刻画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评价了模型模拟效率与适用性,研究发现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能较好提高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精度,其模拟结果总体更接近于观测的径流数据,且流量强度、流量事件发生时间和频率及特定水文状况的持续时间总体上更接近于观测的径流数据。(2)现状条件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利用构建的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基于有/无湿地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定量评估了流域湿地水文功能。研究发现嫩江流域湿地具有显着的径流调节能力,对日流量平均削减作用为11.47%。总体上,嫩江流域湿地发挥着削减洪水的作用,对洪峰流量、洪水期间平均流量和洪量的削减量分别为23.63%、10.94%和9.50%。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的强度和效应有明显的时间(涨水期和落水期;季节和年际)和空间(上游和下游)差异性;嫩江上游湿地发挥着较强的基流维持作用,而流域整体湿地对基流量的累计影响效应较弱。(3)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及水利工程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1980年、1990年和2000年)湿地分布情景下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发现,1980年湿地分布情景下流域湿地对日流量和年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3.49%和33.88%;当湿地面积减少至2000年湿地情景,流域湿地对日流量和年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下降至2.20%和23.13%,对基流量的维持作用明显减弱。水利工程(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估发现,尼尔基水库显着改变了下游的水文情势,进而削弱了湿地水文调蓄功能。(4)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预估IPCC未来气候变化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现状湿地条件下的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发现现状条件下湿地对2020~2050年日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2.38%和2.24%,对年平均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为12.85%和11.98%;以1980年、1990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为恢复目标,设置了流域湿地恢复方案,预估了未来气候情景下流域湿地的水文调蓄功能,发现湿地的面积恢复会提升其流域的水文调蓄功能;与现状条件下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比较,湿地面积恢复至1980年情景时,RCP4.5和RCP8.5情景下流域湿地对日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提升至6.15%和4.17%,对年平均最大流量的削减作用分别提升至23.84%和18.20%。最后,基于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时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生态水文学理论和基于自然的水资源解决方案的理念,综合提出了基于湿地水文服务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措施,为嫩江流域湿地恢复保护与水资源综合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高伟峰[10](2019)在《大兴安岭连续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多年冻土占北半球陆地表面积的25%,冻土中含有大量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是重要的土壤碳和氮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多年冻土均呈现退化的趋势,这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介导的碳氮循环过程,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氧化亚氮(N2O)、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三种温室气体,是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多年冻土区森林沼泽湿地N2O、CO2和CH4通量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三种森林沼泽湿地的N2O、CO2和CH4通量,研究:(1)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2O、CO2和CH4通量排放规律,揭示温室气体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冻融作用对N2O、CO2和CH4通量的影响,解析冻融过程中影响N2O、CO2和CH4通量释放的主导因素。(3)沼泽湿地类型对多年冻土区N2O、CO2和CH4通量的影响,揭示引起N2O、CO2和CH4通量空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4)评估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在生长季、冻融期和年累积排放量及其全球增温潜势。结果表明:生长季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N2O、CO2和CH4通量范围分别在11.81-79.25 μg m-2 h-1、60.45-894.42 mg m-2 h-1和-0.248-11.459 mg m-2 h-1。每个环境因子单独对 N2O 通量的影响比较弱,N2O通量主要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水位、pH、硝态氮、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环境因子可以解释N2O通量变化的11.49-82.84%。三种类型沼泽湿地CO2通量季节变化均显着受到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温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解释CO2通量变化的43.89-80.20%。CO2通量的温度敏感系数在1.18-1.24。三种类型沼泽湿地CH4通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杜香沼泽湿地(XD湿地)和灌丛沼泽湿地(GC湿地)受到土壤温度的显着影响,而兴安落叶松-苔草沼泽湿地(XT湿地)受到水位的影响。此外,活动层融化深度也会影响XD湿地CH4通量的释放。冻融作用显着的影响N2O、CO2和CH4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N2O、CO2和CH4通量的范围分别在-35.75-74.17μg m-2 h-1、19.08-696.02 mg m-2 h-1和-0.067-3.457 mg m-2 h-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N2O通量受到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但是在不同类型的沼泽湿地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土壤温度和活动层融化深度显着影响冻融期CO2通量释放,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指数关系,可以解释冻融期CO2通量季节变化的44.84-95.38%。与生长季相似,大兴安岭地区CO2通量的Q10值在1.10-1.57。在XD湿地和GC湿地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在XT湿地CH4通量主要受到空气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共同影响,环境因子可以解释冻融期CH4通量变化的38.53-97.37%。冻融期CH4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在1.79-1.86之间。在生长季和冻融期,沼泽湿地类型对平均N2O通量均无显着的影响。矿质氮含量是决定N2O通量释放的关键因素,较低的矿质氮含量导致反硝化作用的反应底物不足,严重限制了 N2O通量的释放,使三种类型沼泽湿地N2O通量没有显着差异。在生长季和冻融期CO2通量均表现为GC湿地显着高于XD湿地,而XT湿地与XD湿地和GC湿地均无显着差异,水位是决定CO2通量的关键因素。在生长季和冻融期CH4通量均表现为GC湿地显着高于XD湿地和XT湿地,水位是影响CH4通量的主导因子。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生长季N2O累积排放量为1.02-1.46 kg hm-2,年通量范围在1.92-2.90 kg hm-2,生长季对年通量的贡献率在46.27-53.57%。冻融期累积释放了 0.35-0.66 kg hm-2的N2O通量,其对年通量的贡献率在15.86-32.77%。大兴安岭地区CO2年累积排放量为10864.76-22205.48 kg hm-2,其中生长季占CO2年通量的69.95-77.21%,而冻融期只占CO2年通量的15.37-18.56%。多年冻土区CH4年累积排放量在2.83-205.19 kg hm-2,GC湿地的年通量略高于湿地生态系统平均CH4释放通量,而XD湿地和XT湿地CH4年通量偏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多年冻土退化会引起多年冻土中C向大气中的释放,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三种类型沼泽湿地全年GWP分别为11589.72±708.73、14708.57±222.71和28481.46±898.25 kg CO2-eqhm-2,其中生长季对全年GWP的贡献比较大,占全年GWP的69.02-79.36%。在三种温室气体中,C通量(CO2和CH4)对年GWP的贡献最高,其中CO2的贡献在75.85-95.26%,CH4的贡献在0.54-22.94%,而N2O通量只占1.20-6.90%。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多年冻土退化,土壤温度升高,可能会增加多年冻土区的GWP。本研究对于理解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的释放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释放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全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论文提纲范文)
《屏障规划》解读 |
林草部门在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采取的措施 |
(2)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螺类群落组成及分布 |
1.2.2 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
1.2.3 螺类生态功能 |
1.2.4 螺类群落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种类组成及分布 |
2.3.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
2.4 讨论 |
2.4.1 不同沼泽湿地区螺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
2.4.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平原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水补给类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 |
3.3.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
3.3.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
3.4 讨论 |
3.4.1 不同水补给类型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
3.4.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
3.4.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
第四章 山区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
4.3.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
4.4 讨论 |
4.4.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
4.4.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
第五章 人为干扰活动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5.3.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5.3.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5.4 讨论 |
5.4.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5.4.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5.4.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
6.2.1 研究中存在问题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物种名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安全概念 |
1.3.2 生态安全评价 |
1.3.3 边境生态安全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理论 |
2.1 边境城市范围 |
2.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内涵 |
2.3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 |
2.3.1 经济安全影响因素 |
2.3.2 环境安全影响因素 |
2.3.3 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
2.3.4 灾害防御影响因素 |
2.3.5 文化安全影响因素 |
3 东北边境城市概况 |
3.1 东北边境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3.2 东北边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
4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价方法 |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安全类指标 |
4.1.2 环境安全类指标 |
4.1.3 资源安全类指标 |
4.1.4 灾害防御类指标 |
4.1.5 文化安全类指标 |
4.2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4.2.1 指标权重方法与量化 |
4.2.2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来源 |
5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估及结果分析 |
5.1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间演化趋势 |
5.2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生态安全对策及建议 |
6.2.1 国内层面建议 |
6.2.2 国际层面建议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地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
3.3.4 生境服务需求 |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
4.1.1 总体原则 |
4.1.2 个别原则 |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动态评价模型 |
5.3.2 静态评价模型 |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源涵养能力 |
1.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分 |
1.2.3 长白山矿泉水资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与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
2.2.2 经济产值 |
2.3 地质地貌条件 |
2.3.1 地层 |
2.3.2 地形地貌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矿泉水形成机制与补给来源 |
3.1 矿泉水水化学特征 |
3.1.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3.1.2 水化学组分统计特征 |
3.1.3 水化学类型 |
3.1.4 偏硅酸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2 矿泉水形成机制 |
3.2.1 矿泉水水化学形成机制 |
3.2.2 离子来源相关性分析 |
3.2.3 特殊组分形成机制 |
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
3.3.1 矿泉水补给条件 |
3.3.2 矿泉水形成时间 |
3.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泉水资源涵养能力评估 |
4.1 产水及水源涵养原理与算法 |
4.1.1 产水模块原理及算法 |
4.1.2 水源涵养原理及算法 |
4.2 产水模块参数处理与结果分析 |
4.2.1 产水模块参数获取与来源 |
4.2.2 产水模块主要模型参数处理与分析 |
4.2.3 产水模块运行结果 |
4.3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结果分析 |
4.3.1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来源 |
4.3.2 水源涵养模块运行结果 |
4.4 模型校验 |
4.5 模型结果分析 |
4.5.1 水源涵养能力年际变化 |
4.5.2 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 |
4.5.3 矿泉区水源涵养能力时空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泉水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 |
5.1 划定方法 |
5.1.1 总则 |
5.1.2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方法 |
5.1.3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评价方法 |
5.1.4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
5.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5.2.1 构建层次结构 |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3 构造评价判断矩阵 |
5.2.4 权重求解及一致性检验 |
5.2.5 重要性指数算法 |
5.3 划定结果 |
5.3.1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 |
5.3.2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 |
5.3.3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
5.3.4 划定水源涵养生态红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火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
1.1.2 林火对植被自然更新的影响 |
1.1.3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意义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1.4 森林火灾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样地选择与设置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未火烧湿地群落特征 |
3.1.1 草丛沼泽湿地群落特征 |
3.1.2 灌丛沼泽湿地群落特征 |
3.2 火后湿地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1 草丛沼泽湿地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2 灌丛沼泽湿地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3 林火对湿地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 |
3.3 未火烧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乔木林群落特征 |
3.3.2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群落特征 |
3.4 火烧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乔木林群落特征 |
3.4.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4.2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4.3 草类-兴安落叶松及杜鹃-落叶松火后植被天然更新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草丛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更新主要影响因素 |
4.2 灌丛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素 |
4.3 森林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素 |
4.4 良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模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与生态安全 |
1.2.1 区域气候、水系及土壤 |
1.2.2 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与生态修复 |
1.2.3 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模式 |
1.3 小桐子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
1.3.1 生长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1.3.2 小桐子种植效益 |
1.4 林地水分循环 |
1.4.1 林地水分循环 |
1.4.2 植被的蒸散发 |
1.4.2.1 植被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
1.4.2.2 干、热条件下植被的蒸腾特性 |
1.4.2.3 高温与胁迫下植物蒸腾特性 |
1.4.3 降雨再分配与土壤水分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括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候与植被变化 |
2.2.1.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2.1.2 植被覆盖度 |
2.2.2 生物多样性调查 |
2.2.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
2.2.2.2 采样点详情 |
2.2.2.3 乔灌层林木调查 |
2.2.2.4 林下植被群落调查 |
2.2.2.5 稀疏灌草丛群落调查 |
2.2.2.6 重要值与α多样性指数 |
2.2.3 降雨再分配观测 |
2.2.3.1 实验设计 |
2.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土壤水分 |
2.2.4.1 实验设计 |
2.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5 小桐子林地蒸散发 |
2.2.5.1 波文比法实测蒸散发实验设计 |
2.2.5.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蒸散发 |
2.2.5.3 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估算蒸散发 |
2.2.6 小桐子苗木适应干、热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
2.2.6.1 试验材料 |
2.2.6.2 试验设计 |
2.2.6.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理统计 |
第三章 干热对植被的胁迫作用 |
3.1 气候年际变化 |
3.1.1 降雨量年际变化 |
3.1.2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
3.1.3 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
3.1.4 气温年际变化 |
3.1.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
3.2 植被覆盖度变化 |
3.2.1 元谋干热河谷1999和2019 年植被覆盖度 |
3.2.2 元谋干热河谷20 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3.3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变化 |
3.3.1 极端干热气候特征 |
3.3.2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特征 |
3.3.3 元谋干热河谷极端干热气候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3.4 小桐子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3.4.1 小桐子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
3.4.2 小桐子乔灌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
3.4.3 小桐子草本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
3.4.4 元谋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物种丰富度 |
3.5 不同海拔、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5.1 不同海拔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5.2 不同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内小气候与林地蒸散特性 |
4.1 森林小气候变化(以平地为例) |
4.1.1 林内外温、湿度小气候 |
4.1.2 降雨量和太阳辐射 |
4.1.3 风速和风向 |
4.2 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
4.2.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
4.2.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
4.2.3 能量闭合及各分量年季变化 |
4.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蒸散发 |
4.3.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
4.3.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
4.3.3 蒸散发年际变化 |
4.4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的蒸散发 |
4.4.1 参考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
4.4.2 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
4.5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人工林水分盈亏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与土壤水分迁移 |
5.1 小桐子人工林地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
5.1.1 大气降雨(RF)特征 |
5.1.2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 |
5.1.3 不同降雨等级下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
5.2 林外降雨气候特征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1 降雨量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2 降雨历时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3 降雨强度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4 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回归分析与校验 |
5.3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根区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3.1 平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3.2 坡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4 干热河谷区次降雨后小桐子根区土壤水迁移特征 |
5.4.1 湿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
5.4.2 干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
5.5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
5.6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的水量平衡 |
5.7 讨论 |
5.7.1 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 |
5.7.2 小桐子林地水分迁移及的水量平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适应干、热环境的生理机制 |
6.1 小桐子生长、光合和水力结构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
6.1.1 土壤含水率 |
6.1.2 小桐子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
6.1.3 小桐子光合速率 |
6.1.4 小桐子导水率 |
6.1.5 小桐子水势 |
6.2 小桐子树干液流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
6.2.1 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 |
6.2.2 高温-湿润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3 高温-半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4 高温-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5 常温-干旱复水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主要研究结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机制及影响因素 |
1.2.2 流域湿地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3 流域湿地水文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气候 |
2.1.4 水系水文 |
2.1.5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利工程概括 |
2.4 水与生态问题 |
2.4.1 水资源短缺 |
2.4.2 洪旱灾害频发 |
2.4.3 湿地面积萎缩与功能退化 |
第3章 耦合湿地模块的嫩江流域水文模型构建及适应性评价 |
3.1 PHYSITEL/HYDROTEL平台结构及原理 |
3.1.1 PHYSITEL平台结构及原理 |
3.1.2 HYDROTEL水文模型结构及原理 |
3.2 基于PHYSITEL-HYDROTEL平台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
3.2.1 PHYSITEL-HYDROTEL平台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3.2.2 基于PHYSITEL平台流域湿地类型划分及生态水文参数刻画 |
3.2.3 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的构建 |
3.3 流域湿地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与评价 |
3.3.1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3.3.2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结果评价 |
3.3.3 耦合湿地模块的流域水文模型适用性评价 |
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状条件下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 |
4.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1.1 流域湿地对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方法 |
4.1.2 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1.3 流域湿地维持基流功能定量评估方法 |
4.2 流域湿地对径流过程的调蓄作用 |
4.2.1 湿地对日水文过程的影响 |
4.2.2 湿地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
4.3 流域湿地洪水调蓄功能定量评估 |
4.3.1 流域湿地的洪水调蓄作用 |
4.3.2 涨水期和落水期湿地洪水调蓄作用的差异性 |
4.3.3 不同空间位置湿地的洪水调蓄作用 |
4.4 流域湿地维持基流功能定量评估 |
4.4.1 湿地对日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4.2 湿地对月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4.3 湿地对年基流量的调蓄作用 |
4.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历史时期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及水利工程的影响 |
5.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评估方法 |
5.1.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评估 |
5.1.2 水利工程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估 |
5.2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 |
5.2.1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对日流量的调蓄作用 |
5.2.2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的洪水调蓄功能 |
5.2.3 不同历史时期流域湿地的维持基流功能 |
5.3 水利工程对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影响 |
5.3.1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日流量调节功能的影响 |
5.3.2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洪水调蓄功能的影响 |
5.3.3 尼尔基水库对湿地维持基流功能的影响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 |
6.1 未来气候情景下嫩江流域气象水文变化特征 |
6.1.1 气候变化情景数据预处理 |
6.1.2 未来气温变化特征 |
6.1.3 未来降水变化特征 |
6.1.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径流预估 |
6.2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 |
6.2.1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预估方法 |
6.2.2 未来气候变化与湿地恢复情景下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演变 |
6.3 讨论 |
本章小节 |
第7章 基于湿地水文服务的嫩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兴安岭连续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年冻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2 样地选择与实验布置 |
2.3 温室气体的采集与分析 |
2.3.1 温室气体采集 |
2.3.2 温室气体的检测与分析 |
2.4 环境因子的测定与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2.4.1 环境因子测定 |
2.4.2 土壤样品采集 |
2.4.3 土壤样品分析 |
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5.1 温室气体通量的计算 |
2.5.2 温室气体累积和年释放量的估算 |
2.5.3 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的计算 |
2.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生长季多年冻区温室气体通量释放特征 |
3.1 引言 |
3.2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_2O、CO_2和CH_4通量释放特征 |
3.2.1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_2O通量释放特征 |
3.2.2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释放特征 |
3.3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_2O、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 |
3.3.1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_2O通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 |
3.4 讨论 |
3.4.1 大兴安岭N_2O通量与其他多年冻土区的比较 |
3.4.2 与其它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的比较 |
3.4.3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N_2O通量释放的主导因子 |
3.4.4 生长季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释放的主导因子 |
3.5 本章小结 |
4 冻融作用对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冻融作用对多年冻土区N_2O、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 |
4.2.1 冻融作用对多年冻土区N_2O通量的影响 |
4.2.2 冻融作用对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 |
4.3 冻融期多年冻土区N_2O、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冻融期多年冻土区N_2O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冻融期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冻融期N_2O通量与其他生态系统的比较 |
4.4.2 冻融期CO_2和CH_4通量与其他多年冻土区的比较 |
4.4.3 多年冻土区冻融期N_2O通量的主导因素 |
4.4.4 多年冻土区冻融期CO_2和CH_4通量的主导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年冻土区沼泽湿地类型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生长季沼泽湿地类型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5.2.1 生长季沼泽湿地类型对N_2O通量的影响 |
5.2.2 生长季沼泽湿地类型对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 |
5.3 冻融期沼泽湿地类型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
5.3.1 冻融期沼泽湿地类型对N_2O通量的影响 |
5.3.2 冻融期沼泽湿地类型对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沼泽湿地类型对N_2O通量的影响 |
5.4.2 沼泽湿地类型对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年通量及全球增温潜势 |
6.1 引言 |
6.2 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评估 |
6.2.1 多年冻土区N_2O累积排放量评估 |
6.2.2 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累积排放量评估 |
6.3 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 |
6.4 讨论 |
6.4.1 多年冻土区生长季、冻融期及年N_2O累积排放量 |
6.4.2 多年冻土区CO_2和CH_4累积排放量 |
6.4.3 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全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J].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林业, 2021(10)
- [2]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D]. 管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D]. 张挥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D]. 马于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D]. 赵酌.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
- [8]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D]. 李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嫩江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模拟及其功能定量评估[D]. 吴燕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10]大兴安岭连续多年冻土区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高伟峰. 东北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