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科学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会比其他任何学科的的知识都会更加紧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非生物学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得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为必然。《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仅可以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科学素养,还可以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实现该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因此,研究面向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与开设要求等相关内容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在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概念界定的基础下,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高校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课程设计及开发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期待等几个维度对S大学M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并且,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可以利用学习的生物学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希望通过《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自己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访谈法,对已开设和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总结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分析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笔者确定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基本内容,以生物学学科知识为基础,依据课程开发的原则,结合所在S大学M学院的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特点、访谈教师的建议,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以及课程实施细节与课程评价。同时以课程内容中的第二章第四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内容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案例。基于教学实际,采用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学习之后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给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2.和别的公共选修课相比,自主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等能力。3.自主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研究围绕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验证了高校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开设了相关调查,也丰富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从《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整体角度出发,以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对一般高等院校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周子璇[2](2020)在《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亲历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设计出一系列性能优于国外的计算机,在不断缩小中国与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差距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才,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对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以及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历史的重要侧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夏培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初创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中国计算机科学创立的背景。再者,通过分析夏培肃从计算机科研团队到计算机科研群体中所做的工作,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历程。最后,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中所做的工作进行分析,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过程。第二章对夏培肃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和理念进行研究,展现我国计算机科研队伍壮大的过程。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中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人才成果。再者,通过对夏培肃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的优秀科研梯队进行分析,展现其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中所奠定的人才基础。最后,通过分析夏培肃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其取得成果的因素。第三章对夏培肃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考察,展现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对夏培肃在研制系列计算机,缩小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差距,取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考察其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中做出的努力,展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再者,通过考察夏培肃在探索计算机科学新领域中的尝试,展现其对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期望。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夏培肃编着的学术着作、创办的学术刊物,展现中国计算机科学学术交流的发展过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初步描绘出中国计算机科学建立和发展的轮廓,为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抛砖引玉。
李越颖[3](2020)在《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重要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中,实验教学的衔接是该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18年发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学生的实验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并通过分析给出一定的教学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参考。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对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概述,进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部分对初、高中教材中实验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高一新生的物理学习现状,并对初、高中物理实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学生、教师两个方面对如何促进物理实验教和学的有效衔接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改进物理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是教学案例设计,通过教学案例设计体现出教学上的衔接。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对本文结论进行小结。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本文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学生方面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教师方面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完善实验评价方式,研究课标与教材、找准衔接点;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方面注意加强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实验提供便利。
苏米[4](2020)在《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物理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理工科学生将来学习其他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习惯了中学教学模式的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物理课程相对于中学物理课程来说具有起点高、难度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性学习障碍,这对大学物理教学也造成了极大困扰。因此,研究大学与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为例,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理论融入到电磁学的教学活动中,尝试运用教育理论来改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学习障碍,从而尝试解决大学与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本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物理电磁学中的静电场、稳恒磁场和电磁感应三部分内容展开。针对每一部分,笔者首先比较分析了大学和高中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和重合部分;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前测数据了解学生物理基础,结合大学电磁学的学习目标,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便在发展区内精选研讨习题。接下来,基于上述准备工作,笔者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习题研讨课的开展,记录、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研讨过程。新课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后测和访谈,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笔者结合收集整理的所有数据和资料,评估大学电磁学课程的教学衔接效果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习题研讨课的教学衔接效果。研究发现:(1)虽然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知识体系是在高中电磁学基础之上的螺旋上升,但大学电磁学部分的关注点与高中有所不同;而且对学生来说,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所要求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方法的运用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高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教学衔接工作的开展,并适时告知学生在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2)在电磁学部分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数理的思想和方法,如“微元和积分的思想”,强调让学生熟练运用数学工具研究物理问题。数学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学好电磁学。(3)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教学衔接是有效的,而且结果表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学衔接效果最好,其次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学衔接效果要差一些。(4)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习题研讨课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帮助最大,其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很小。结合研究结论,笔者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提出一些教和学的建议,以期能够缓解大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黄斯婧[5](2020)在《物理学史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显化德育的实践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的价值。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主旋律,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和德育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首先,本文通过对物理学史相关文献的调研得出了物理学史是具有多方面德育功能的结论,并从中选择了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作为本课题指向的德育内容。从高中物理课程性质和内容、中外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呈现方式以及高考试题中物理学史素材的渗透分析了物理学史在教学中显化德育的重要性。其次,对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且分析了目前这三者在物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物理学史用于物理学科德育应当遵循导向性、适切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原则。并且,根据2019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学史进行选择,以表格形式罗列,给出了物理学史对应的教学内容及其来源和指向的德育内容。最后,根据上述四项原则,探讨了利用物理学史进行物理学科德育的实施途径,从引入课堂教学、巩固新知、习题赏析给出了一些案例片段,设计了“认识一名中国籍物理学家”调研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结合指导老师的评价给出了改进建议。
余柏青[6](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提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余璐[7](2018)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文中认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目标,最新(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方面。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深化进程中课程观念、师生观念、教学观念都有新的转变,而且新课程所倡导的教材观也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教材观念。教师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教师能否有目的高效地使用教材,影响着教材是否能够更加有价值地服务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教材的“二次开发”成为研究教材使用、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坚持新课程理念,在分析国内外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研究现状基础上,选取了研究视角,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原则和策略,最后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实践。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分析研究国内外现状,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教师进行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章研究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的教育理论基础,以此分析人教版物理教材系列;第四章利用案例设计、分析及实践对教材“二次开发”总结出的原则和策略;第五章在原则和策略基础上进行以笔者所任教师的班级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实验,通过学生问卷和学生成绩分析实施效果。本研究认为教材的“二次开发”要以课标本位、最近发展区、学生中心和可持续性为原则;设计四个教材“二次开发”策略,并以策略为基础设计教学案例以培养核心素养;以提出的原则和策略为指导进行了实践,实践研究表明教材的“二次开发”策略具有可行性。
罗发龙[8](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郝艳娥,崔保龙[9](2014)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等。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夏江涛,沈化荣[10](2013)在《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与探析》文中认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角度,对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并结合建筑学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重力学概念、重概念设计而弱化理论推导和计算过程,为建立一种适应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建筑结构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
二、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生物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
1.2.4 理论基础 |
1.2.5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调查 |
2.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问卷设计 |
2.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 |
2.2.2 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 |
2.2.3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
2.2.4 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 |
2.2.5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 |
2.2.6 学生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预期 |
2.3 教师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
2.3.1 访谈调查目的 |
2.3.2 访谈调查对象 |
2.3.3 访谈问题设计 |
2.3.4 访谈调查分析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2.4.1 表现出的优势 |
2.4.2 呈现出的问题 |
2.4.3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三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与案例分析 |
3.1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 |
3.1.1 课程概述 |
3.1.2 课程目标 |
3.1.3 课程开发原则 |
3.2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框架建构 |
3.2.1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
3.2.2 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
3.2.3 课程学习要求 |
3.3 课程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设计原因分析 |
3.3.2 案例教学目标 |
3.3.3 教学案例流程设计 |
3.3.4 教学案例过程分析 |
3.3.5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 课程评价 |
3.4.1 课程评价的方法 |
3.4.2 课程评价的作用 |
第四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分析 |
4.1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2.1 学生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内容兴趣的影响 |
4.2.2 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影响 |
4.2.3 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的影响 |
4.2.4 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的影响 |
4.3 调查结论与反思 |
4.3.1 调查结论 |
4.3.2 反思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生物学相关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已开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三 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四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
附录五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2)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 研究思路和方案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夏培肃开创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 |
1.1 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1 国外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1.2 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开端 |
1.2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建 |
1.2.1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团队的分析 |
1.2.2 中国最早计算机科研机构的建立 |
1.3 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高等教育的开展 |
1.3.1 教学方法的探索 |
1.3.2 教学模式的传承 |
第二章 夏培肃奠定中国计算机科学人才基础 |
2.1 主持中国最早的计算机训练班 |
2.2 培养硕博士生 |
2.3 实践人才培养理念 |
第三章 夏培肃推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发展 |
3.1 研制系列计算机 |
3.1.1 研制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 机 |
3.1.2 研制150-AP阵列处理机 |
3.1.3 研制GF功能分布式计算机 |
3.2 推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 |
3.3 研究计算机科学新领域 |
3.4 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学术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师座谈会中夏培肃的发言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初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 |
2.1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 |
2.2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 |
2.3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与必修二实验安排 |
2.4 初中物理实验与高中物理实验对比分析 |
2.4.1 实验仪器的对比 |
2.4.2 高中物理教材实验编排特点 |
第3章 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调查研究 |
3.1 高一学生物理实验现状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 初、高中物理一线教师访谈结果分析研究 |
第4章 初高中实验教学衔接措施 |
4.1 教师实验教学衔接措施 |
4.2 加强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交流 |
4.3 研究课标与教材、找准衔接点 |
4.4 完善实验评价方式 |
4.5 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实验提供便利 |
第5章 教学案例研究 |
5.1 案例一:游标卡尺的使用及读数 |
5.2 案例二: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4)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简述 |
1.5.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1.5.3 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1.5.4 习题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介绍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综述 |
2.1 教学衔接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综述 |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支架理论 |
3. 静电场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
3.1 大学及高中静电场部分教学内容及思想方法对比与分析 |
3.2 学生静电场部分基础概念前测数据分析 |
3.3 静电场部分习题研讨 |
3.3.1 习题研讨活动 |
3.3.2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的案例分析 |
3.4 静电场部分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3.4.1 数据分析 |
3.4.2 学生访谈反馈 |
3.5 静电场部分习题研讨课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3.5.1 数据分析 |
3.5.2 学生访谈反馈 |
3.6 静电场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小结 |
4. 稳恒磁场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
4.1 大学及高中稳恒磁场部分教学内容及思想方法对比与分析 |
4.2 学生稳恒磁场部分基础概念前测数据分析 |
4.3 稳恒磁场部分习题研讨 |
4.3.1 习题研讨活动 |
4.3.2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的案例分析 |
4.4 稳恒磁场部分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4.4.1 数据分析 |
4.4.2 学生访谈反馈 |
4.5 稳恒磁场部分习题研讨课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4.5.1 数据分析 |
4.5.2 学生访谈反馈 |
4.6 稳恒磁场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小结 |
5. 电磁感应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
5.1 大学及高中电磁感应部分教学内容及思想方法对比与分析 |
5.2 学生电磁感应部分基础概念前测数据分析 |
5.3 电磁感应部分习题研讨 |
5.3.1 习题研讨活动 |
5.3.2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的案例分析 |
5.4 电磁感应部分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5.4.1 数据分析 |
5.4.2 学生访谈反馈 |
5.5 电磁感应部分习题研讨课教学衔接效果分析 |
5.5.1 数据分析 |
5.5.2 学生访谈反馈 |
5.6 电磁感应部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建议 |
6.2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 |
6.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磁学概念调查问卷(后附答案) |
附录2 问卷题号、出处及考查的知识 |
附录3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物理学史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显化德育的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物理学科德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实施路径 |
第2章 物理学史融入教学显化德育的理论探讨 |
2.1 物理学史及其教育功能 |
2.1.1 物理学史融入教学的重要性 |
2.1.2 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
2.1.3 物理学史融入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
2.2 物理学史融入教学显化德育的重要性认识 |
2.2.1 高中物理课程性质和内容对德育的要求 |
2.2.2 中外物理教材中对德育的重视 |
2.2.3 高中物理学习评价与高考试题中对德育的重视 |
2.3 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几个方面 |
2.3.1 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2.3.2 物理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
2.3.3 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2.4 理论基础 |
2.4.1 .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
2.4.2 核心素养下的德育观 |
第3章 物理学史用于教学显化德育的设计探讨 |
3.1 物理教学运用物理学史开展德育的原则探讨 |
3.1.1 导向性原则 |
3.1.2 适切性原则 |
3.1.3 实践性原则 |
3.1.4 科学性原则 |
3.2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学史显化德育的内容选择 |
3.2.1 内容选择的整体思考 |
3.2.2 必修一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2.3 必修二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2.4 必修三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2.5 选择性必修一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2.6 选择性必修二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2.7 选择性必修三中渗透德育的物理学史内容选择及指向的德育内容 |
3.3 实施途径的探讨 |
3.3.1 以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显化德育 |
3.3.2 以物理学史巩固新知显化德育 |
3.3.3 赏析以物理学史为背景的习题 |
3.3.4 课外调研活动中利用物理学史显化德育 |
第4章 物理学史用于教学显化德育的实践初探 |
4.1 实践概述 |
4.2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4.3 “认识一名中国籍物理学家”活动 |
4.4 物理学史用于物理学科德育的实施建议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2.1 教师问卷编制设计及实施 |
2.2 教师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 |
2.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2.2.2 基于教师关于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问卷下的现状问题 |
第3章 教材“二次开发”的教学理论基础及教材分析 |
3.1 教学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理论 |
3.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 教材分析 |
3.2.1 在新课标落实上 |
3.2.2 开放性上 |
3.2.3 课程“弹性”上 |
第4章 核心素养下教材“二次开发”原则、策略总结和案例分析 |
4.1 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 |
4.1.1 课标本位原则 |
4.1.2 最近发展区原则 |
4.1.3 学生为中心原则 |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
4.2.1 入微地渗透物理观念 |
4.2.2 长期以科学思维品质带动科学思维能力 |
4.2.3 真正地实践实验探究 |
4.2.4 浸润式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教学 |
4.3 教材实例实践及分析 |
4.3.1 必修1 案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实践关系”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2 必修1 案例“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3 必修2 案例“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4 选修3-1 案例“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5 选修3-2 案例“划时代的发现”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6 选修3-2 案例“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案例及分析 |
4.3.7 选修3-3 案例“气体现象的微观意义”案例及分析 |
4.3.8 选修3-5 案例“粒子波动性”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5章 实践结果和分析 |
5.1 学生调查统计及分析 |
5.2 学生成绩统计及分析 |
5.2.1 前测说明 |
5.2.2 后测 |
5.3 研究结论 |
5.4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主要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六、创新之处 |
七、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
1.3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
3.5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
5.3 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
2.1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 |
3.1 对学生严格要求, 加强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3.2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
3.3 注重结构力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与渗透, 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准备 |
3.4 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5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
4 结论 |
(10)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与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教学设计误区 |
2 面向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设计 |
3 尝试性教学改革情况 |
4 结语 |
四、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D]. 张静. 扬州大学, 2021(05)
- [2]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D]. 周子璇. 山西大学, 2020(01)
- [3]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 李越颖. 西南大学, 2020(01)
- [4]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D]. 苏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物理学史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显化德育的实践初探[D]. 黄斯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D]. 余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8]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9]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郝艳娥,崔保龙.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07)
- [10]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与探析[J]. 夏江涛,沈化荣. 山西建筑, 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