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题立论方法及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石迎春[1](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王新建[2](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张佳,杨晓艺[3](2020)在《孙奎的赋学理论与试赋成就》文中提出《春晖园赋苑卮言》是清代乾嘉时期一部重要赋话,作者孙奎乃南通州贡生,工于词赋却屡试不中。赋话以科举律赋故实和逸闻为主,阐述了闱场赋的创作技艺和风格旨趣。而赋集《春晖园赋钞》及《行卷》则是孙奎试赋理论的创作实践,表现了试赋精于切题、对偶和结构的主要特点,也体现了作者直抒性灵、文采灿烂的独特魅力。
邬铭睿[4](2020)在《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推理类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类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悬念叙事在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编排和形式架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推理的热潮,成为观众与学者们关注的对象。研究尝试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的多个推理类综艺节目为例探讨推理类综艺节目中的悬念叙事应用。研究包含情节构建、节目设置和视听语言三个方面中的悬念叙事论述,同时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与对策。研究将分为四个部分对推理类综艺的悬念叙事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特征及发展概况,对“推理类综艺节目”与“悬念”两个核心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作为研究的主体从第二、三、四章三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分析。其一,在第二章中聚焦推理类综艺节目情节悬念的叙事构建,从破题事件、叙事人物、叙事结构三个情节元素入手展开分析。节目通过挑选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热门影视作品以及经典推理文学作品作为破题事件的灵感来源,搭建悬念叙事支点,同时塑造富有悬念价值的人物性格、编织矩阵人物关系,生成蕴含鲜明悬念色彩的回环式套层结构,有效支撑悬念叙事的展开,同时升华叙事内涵。其二,在第三章剖析推理类综艺中节目设置的悬念铺设,分别深入分析其限定空间的设置与运用、环节流程的编排、节目特征定位过程中的悬念分布特征。推理类综艺节目借助环境空间的限定和环节流程的设置贯通推理综艺与叙事理论中的悬念理念,使悬念充分灌注在节目设置的方方面面,突显节目特征、强化节目叙事。其三,在第四章中关注推理类综艺节目视听语言中悬念的挖掘与剖析。灵活多样的镜头画面是推理类综艺悬念叙事铺开的首要阵地,蒙太奇的运用赋予了悬念叙事的二次重构,声音元素有效加强节目的悬念叙事功能,盘活悬念叙事的艺术效果。第三部分则是列举推理类综艺节目的现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第四部分为结语,概括全文对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研究的重点,进而总结其研究价值并对推理综艺悬念叙事的发展前景有所展望。
周维[5](2019)在《《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文中指出专门的文章选本在南宋集中大量涌现,现存47种南宋文章选本中,三苏选本就有8种,足以归为一种单独品类,《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是其中最为精善的一种。该书由吕祖谦选文五百余篇,经太学生吴炎校勘辑谬、取吴炎之注、分卷而成。取七成论、策以备科考,编排合宜成逻辑,在所有南宋三苏选本中,是唯一形成三级分类体系的本子,难能可贵。同时,此书作为三苏选本中唯一点、抹、批、注皆全的本子,十分注重文章的命题立意、纲目关键、起承转合,这与吕祖谦本人在《古文关键》中提出的文学观念暗合,也符合南宋人编选文章选本的实际需求。其批抹较其它选本而言,更为宏观,不至于落入对文章头、项、腹、尾方方面面研究技巧的窠臼,一定程度上对抗了当时南宋文章程式化的流弊,加之其增注重视写作渊源,是一本十分完备的科场指导用书。吕祖谦以合乎儒家规范的雅正观为出发点,重思想内容而轻作家情感,以重史轻经的做法表达自己的求实思想,所选诸文皆笔法较为平易自然,总体而论,较为重视苏洵。此书之流行,与南宋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幻密不可分,亦赖其流传,推动了“三苏”经典化的形成。概之,此书是南宋三苏选本中的最佳。
王彬[6](2019)在《宋代律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律赋以限韵与对偶为主要特征,是辞赋中形式要求最为严格的一体。律赋产生于初唐,但其诸多因素已孕育在南北朝时期的骈赋中。律赋产生后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并借助科举之力发展壮大。律赋在唐代经历了定型、兴盛、新变三个时期的充分发展,及至宋代,律赋的体式已相当成熟、稳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唐代律赋研究领域已产出了很多成果,而宋代律赋研究领域的成果却比较零散,不成系统,因此对宋代律赋展开全面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宋代科举考试为宋代士人的律赋创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宋代科举的科目设置中,进士科影响最大,也是试赋的主要阵地;诸科、制科、武举等皆不试赋。宋代的进士科试赋有殿试、省试和解试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的试赋活动并不同步,其中省试与解试中的试赋活动对宋代律赋的长期存在与繁荣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宋代科场有一种“用赋取人”的现象。“用赋取人”不仅仅是指科场采用律赋这种文学样式来考试举子,它更重要的意思是说宋代科场倾向于用赋来决定举子的去留及名次的高低。宋代科场“用赋取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广大举子十分重视律赋的写作训练,律赋指导用书更是盛行于世。宋代科场的重赋风气对宋代律赋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律赋观即是指人们对律赋的认识与看法,它主要回答律赋是什么的问题,涉及到主体的价值判断。考察宋人的律赋观应该从两个角度入手。在宋代,人们看待律赋、谈论律赋有两个立场。一是律赋的写作者,他们大多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一是科举政策的议论者,他们基本上是已经入仕的官员。由于身份不同,这两类人在看待律赋时的角度就很不一样。那些律赋的写作者,或者说,那些为了应试而写作律赋的文人,他们一般把律赋视为入仕的敲门砖,即“仕进之具”;那些议论朝廷科举政策的人,已然身在仕途,他们往往将律赋视为选拔人才的工具,即“取士之阶”。当宋人将律赋视为“仕进之具”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承认律赋具有多么崇高的价值,并流露出一种“不得已”的创作态度。当他们将律赋视为“取士之阶”的时候,又分化出了两大阵营,一是诗赋取士的支持者,一是诗赋取士的反对者,两者之间存在着旷日持久的争论。宋初律赋尚未摆脱唐代律赋风气的濡染。太祖、太宗朝的律赋具有芊眠清丽的美学风格、“以古赋为律赋”的结构方式和润色鸿业的颂美倾向,这些特征均为唐代律赋的流风余韵。淳化年间,宋太宗意欲变革科场风气和律赋风尚,但在具体策略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变革的努力并未奏效。真宗朝律赋深受西昆体文风的影响,在因袭唐代律赋风气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夏竦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律赋作家。夏竦的律赋风格由清丽趋于浓丽,颇有香艳气息;其律赋中的山林之气已大幅度消减,历史题材的作品明显增加。当然,夏竦律赋中仍然存在着歌功颂德的倾向,但颂美的方式却由直白转为深婉。在宋代律赋发展过程中,仁、英两朝是一段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律赋风貌发生转变,从唐风犹存走向另辟蹊径,并出现了令人惊叹的繁荣景观。天圣、明道年间,朝廷对律赋命题进行了规范,使得律赋的题材内容多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关,呈现出了宋人引以为傲的“朝廷气象”。宋庠、宋祁两兄弟是天圣、明道年间的重要律赋作家,其作品洋溢着浓厚的庙廊气息,风格雅正。庆历新政期间,贡举新制试图简化律赋写作程式。早在庆历二年,欧阳修就曾尝试着变革律赋,这成为了庆历贡举新制简化律赋程式之构想的前期准备与理论来源。庆历贡举新制很快破产,但却在庆历六年的贡举中实施过一次,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皇佑、治平年间,律赋发展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名作纷呈,一时盛况空前。此外,经过古文运动的洗礼,律赋的语言风格也趋于平易流畅。宋代律赋的发展进程在神宗朝出现第一次断层。在熙宁变法前夕,朝廷上围绕着是否废除诗赋取士展开了广泛讨论,最终经义取士的支持者占据了上风,并于熙宁四年将诗赋取士全面罢黜。神宗去世后,哲宗以冲龄即位,朝政由高太后把持,恢复祖宗旧制成为元佑时期的主旋律。经过十多年的废置,律赋重返科场。总体而言,元佑时期的律赋创作颇有起色,李荐、苏轼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苏轼在熙宁变法之前便已登第,他在元佑年间的律赋创作没有那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能以日常之物为表现题材,使律赋呈现出一定的日常生活化倾向。南宋律赋流传至今的不是很丰富,对南宋律赋的发展历程只能进行有限度的管窥。南宋前期律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中后期的律赋则受理学影响甚深。从题材内容上来说,宋代律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治道”类,一是“典礼”类。“治道”类律赋以议论为主,最能体现宋代律赋的思想性,而且这些谈论“治道”的律赋多将注意力聚焦到帝王身上,对帝王的行为、品德进行多方面的规范,例如主张帝王应该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寅畏天命、从谏如流等等。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在有意识地限制、约束皇权的无限膨胀。“典礼”类律赋以描写各种典礼仪式为主,这些典礼仪式往往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实在之物,而是儒家典籍中的文字记载,因此这些“典礼”类律赋具有明显的知识化倾向。在这些“典礼”类律赋中,礼乐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重视。在对各类典礼仪式的描写中,关于吉礼的描写最为丰富。另外,“典礼”类律赋中也有许多关于古代音乐的知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宋代律赋会受到科举程式、习惯和技法的规范与制约。程式即是指场屋中程文的格式,是举子必须遵守的考试规范。宋代科举程式对诗赋答卷的卷面安排做了详细规定。科举程式还要求律赋必须押官韵、不得落韵、不得重叠押韵、不得犯忌讳等,稍有不慎,就会被黜落。律赋的写作习惯主要体现在结构方面。宋代律赋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头、项、腹、尾,其中腹又可分为胸、上腹、中腹、下腹、腰五小部分,总共加起来,也就是八个段落,而且是由“一韵管一段”。在具体写作中,律赋的破题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律赋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宋人在谈论律赋写作时,常提到要“斗难、斗巧、斗新”,为的是要“高人一着”。只有“高人一着”,才能在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宋代士人非常看重律赋写作的各种技法,将其视为科场决胜的法宝,因此他们对律赋写作中的认题、命意、择事、用字、押韵等技巧的探讨十分精微。王禹偁、范仲淹、楼钥是值得进行个案研究的律赋作家。王禹偁的律赋创作中存在一个“言不由衷”的现象。王禹偁是一位儒家思想浓厚的文人,但在谪贬商州时期,他写作的律赋却以阐发黄老思想为主。王禹偶的这部分律赋并不能代表他个人的真实思想,而是对宋太宗提倡黄老之治的迎合。王禹偁之所以积极迎合宋太宗的政治主张,为的是谋求内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范仲淹是现存律赋最多的宋代律赋作家,他也曾编纂过一部名为《赋林衡鉴》的科举用书,然而很多人对范仲淹律赋及其《赋林衡鉴》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宋代,范仲淹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律赋名家,他也没有那么看重律赋。范仲淹的律赋创作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左右,一是仁宗天圣五年左右,皆在庆历新政之前,那种认为范仲淹律赋与庆历新政有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不准确。由于《赋林衡鉴》以编选唐人律赋为主,它在宋代的影响也是很有限度的。楼钥的律赋主要写作于宋孝宗登基之初,多以抗战为主题,并且对抗战的条件、策略等做了全面分析。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律赋作品生动展现了楼钥的爱国热情。在对宋代律赋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发现,宋代律赋创作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它不仅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衰微,而且十分兴盛。宋代律赋形成了有别于唐代律赋的独特风貌,具有相当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张家国[7](2018)在《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所谓的“经典”有明确所指,即典范的儒家典籍如“五经”、“四书”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学子都以披读圣贤之书,阐明经典之教为第一要务。经典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文学也不例外,作为文学创作的赋相较于其他文学创作而言,更表现出与儒家经典的黏合,常常依经而立论行文。赋从产生即与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汉晋儒士如刘向、刘歆、班固、左思、刘勰等论赋源于《诗经》,而战国时期大儒荀卿又最早以赋名篇,赋写儒家大义,《礼》、《知》、《云》、《箴》、《蚕》五赋,篇篇与经典相关,尤以《礼》赋为代表,几乎是荀子礼学思想的文学化表述,渗透着浓厚的儒家礼学思想。宋玉《风》、《钓》、《御》三赋明确表现出对君道的讽谕,而《高唐》、《神女》二赋以及《登徒子好色赋》、《讽赋》等则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扬诗守礼”意识。两汉以来,受儒家诗教观影响,论赋者多以赋比附《诗经》,赋成为“古诗之流”或者“诗六义”之附庸。儒家诗教美刺观成为汉赋写作的指导思想,而铨衡赋作价值也自觉以讽颂为旨归。持讽谏论者如西汉司马迁、扬雄等,论赋以讽谕为上;而东汉班固、王充等则力倡美颂论,认为赋颂当世正是大赋应当具有的“润色鸿业”、“雍容揄扬”之责任。汉赋以“京殿苑猎”赋与经典关系尤为密切。枚乘《七发》以及司马相如《子虚》《上林》二赋讽谕王道“大一统”,扬雄作“四赋”以讽颂汉成帝,班固《两都》、张衡《二京》则呈现出鲜明的颂汉主题。汉代言志抒情赋虽不如“京殿苑猎”赋那样表现出与经典的切合关系,然而也受经典影响而呈现出儒家的用世情怀。贾谊《吊屈原赋》、扬雄《反离骚》、梁竦《悼骚赋》等“吊屈”之作,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赵壹《刺世疾贤赋》、崔篆《慰志赋》、冯衍《显志赋》的“不遇”之思均可视为贤人失志的悲叹,折射了两汉士子对用世理想的渴望。刘歆《遂初赋》、蔡邕《述行赋》、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等“纪行”之作,扬雄《太玄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等“玄思”之作,或书旅途闻见以明儒家道德与美政理想,或述性命玄思以追求儒家人生之志。另外两汉“情爱赋”“乐舞赋”均为儒家礼乐背景下礼制观念与教化意识的展现,而“咏物赋”则以“比物赋德”的方式表达了赋家对明君的美颂,对用世之志的托讽,以及对儒家道德理想的寄寓。魏晋六朝号为“儒学中衰”,然犹有儒学存续。曹魏文帝、明帝及高贵乡公,西晋武帝,东晋元帝,南朝梁武帝,以及北魏诸君皆崇尚儒学,奖励儒生。梁武帝甚至以帝王之尊潜心儒家经典的研究,撰成多部儒学论着。魏晋六朝文士如曹植、成公绥、左思、皇甫谧、挚虞、刘勰、颜之推等论赋多受两汉儒家诗教讽颂观念影响,论赋皆以美刺为上。魏晋赋家以曹植为代表,颇为服膺儒学,其赋作多揄扬圣君贤臣政治理想以及儒家道德伦理,积极申说用世之志,其赋作多援引经典话语入赋,建构起经典话语的写作模式。魏晋以京殿、典礼之赋颇为弥合儒家经典之旨。魏明帝“宫馆是营”,何晏作《景福殿赋》以颂魏;晋承魏统,左思作《三都赋》以颂晋。潘岳《藉田赋》、傅玄《辟雍乡饮酒赋》、王沈《正会赋》、郭璞《南郊赋》等均以描述天子之礼而明王道正统。魏晋抒情咏物赋亦多有与经典相合者,如丁仪《厉志赋》、陶渊明《感世不遇赋》以明用世之志为旨归;西晋咏物赋大家傅咸托物以讽谕君道、颂扬君子之德以及表达用世理想;成公绥《乌赋》宣扬儒家“孝道”;刘劭、缪袭以祥瑞赋颂魏,傅玄、王廙以祥瑞赋颂晋,皆宣扬儒家“天人感应”、“君命天授”观念。南朝有颜延之《赭白马赋》等歌颂南朝宋的君德圣明,萧衍《孝思赋》揄扬儒家“孝”道以为治国之策;北朝有李暠《述志赋》及阳固《演赜赋》以明用世之志,张渊《观象赋》依《易》立论颂扬圣君政治,他如庾信、颜之推、杜台卿等赋家均依经典写作,有鲜明的经典化写作特征。唐代有《五经正义》之撰定,标志着南北经学的统一,也喻示了大一统帝国意识形态的统一。唐代君主颇为崇儒尊经,对儒家之“礼”尤为重视,太宗、高宗、玄宗三朝修礼不辍。唐代赋学思想既受儒学熏染,颇为强调讽颂之旨。唐初儒士论赋均秉雅正讽谕观念,盛唐李、杜则以美颂为的,中唐元、白为律赋的美颂功用正名,晚唐世衰则有皮日休讽世之论。唐代确立了以明经、试赋为内容而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从而经典以国家意志和国家行政的方式渗透进唐赋写作,故而唐赋与经典关系之密切为两汉魏晋以来所未有。唐人重礼,故典礼赋繁荣,古赋、律赋均有作。古赋初有杨炯《盂兰盆赋》揄扬孝慈之德,又有李白《大猎赋》、《明堂赋》光赞盛唐,杜甫“三大礼赋”更为煌煌巨作而颂君,又有赵子卿等赋家所作《出师赋》以宣扬王道教化,萧昕等人依《礼记》而作《仲冬时令赋》以揄扬儒家礼制。律赋则有萧颖士等《至日圜丘祀昊天上帝赋》、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等赋的礼制化书写,王起等《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宣扬“大一统”观念,而韦充作《郊特牲赋》以释礼义。作为唐代礼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乐舞赋,如李瓘《乐九成赋》、郑方等《乐德教胄子赋》、白行简等《舞成八卦赋》等均洋溢着浓厚的王道教化气象。唐代帝京赋以李华《含元殿赋》、李庾《两都赋》、王诬等《花萼楼赋》为代表,或美颂帝唐,或颂赞儒家孝悌,表现出鲜明的经典意识。身为帝国行政的一员,唐代赋家自觉为帝国建设献言献策,故唐代治道赋尤为兴盛,为唐赋一大宗。代表赋家如谢偃《述圣赋》、顾况《高祖受命造唐赋》等美颂帝道,李百药《赞道赋》以诫太子,范传正、白居易、梁洽、李程等赋家则对帝王治国提出纳谏任贤的规劝,又有元结、王起、王棨等赋家的讽谕君道之作,还有以潘炎为代表的美颂君德的祥瑞之作等,不胜枚举,无不表现出对帝道的讽颂。既为国家意志之体现,且为统一国家意识形态之工具的唐代律赋,从外在形制到内在思想均表现出与儒家经典无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从形制上看,律赋常依经典而命题,亦依经典而设韵,至于赋文的敷衍,也多依经典行文立义。律赋除了美颂帝国壮盛和天子圣德之外,也表现出强烈的用世渴望和参政意识。同时,律赋还对儒家道德修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畅璀《良玉比君子赋》、白行简《狐死正邱首赋》等揄扬君子人格,吴连叔《谦受益赋》、皇甫湜《履薄冰赋》等论说君子谦慎之德,敬骞等《射隼高墉赋》、独孤授《韫玉求价赋》等宣扬儒家用舍行藏思想,蒋防《不宝金玉赋》、郑磻隐《富贵如浮云赋》等颂扬君子不贪之德,雍陶《学然后知不足赋》等倡导君子好学之德等。此外,唐代律赋还出现了“颂经赋”,也就是专门歌颂儒家经典以及相关的儒家学术活动的赋作,这是前代所未曾有过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唐代律赋与经典关系弥合的标志。
郭韬[8](2017)在《博弈视域下辩论双方的策略研究 ——以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国内网络综艺节目类型繁多,这些节目往往都因为制作简易化、类型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因素,没有在网络平台达到收视与口碑的统一,更难以实现节目形式与样态的突破和创新,无法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势发挥节目自身特色的目的。本论文在目前众多网络综艺节目类型比较之下,挑选出《奇葩说》这档辩论类综艺节目。不同于传统综艺节目中多是以主持人脱口秀的单一形式、嘉宾参与表演互动的方式,或是以歌舞类、游戏类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特征,而这些节目常常都因其内容过于追求“娱乐化”缺乏内涵与文化底蕴,《奇葩说》则开辟了网络综艺节目的新模式,运用辩论的形式来搭建整档节目框架,从诸多网络综艺节目当中脱颖而出。本论文着眼于分析《奇葩说》节目内容,包括参赛选手及导师、节目辩题、辩论双方的辩词等,探讨在辩论过程中辩论主体如何从辩题、立论、论证等方面进行博弈的策略较量,挖掘出节目如何将辩论这一专业性的语言竞赛活动融入进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出新的节目类型与样态。本文是针对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文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语料分析法、图表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博弈论和辩论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挖掘辩论双方在辩论过程中的具体策略,来分析在博弈视域下辩论语言策略的运用技巧,深度探究策略在博弈较量中如何发挥制胜的关键作用。本论文试图完善博弈理论在辩论实践中的研究空缺,为辩论双方策略的使用提供全新思路角度,从辩题、立论、论证到辩论语篇,进行全面的规整与梳理,提供易掌握的辩论技巧与策略,使辩论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策略完成博弈较量的效果达到获胜的目的;另外,本论文为创新节目类型、开拓网络综艺节目提供了新视角,将辩论这一语言形式融入网络综艺节目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且为其它语言类综艺类节目创新打开思路,特别是为改进娱乐类综艺节目开辟了新的视野。同时也是为弘扬“辩论”这一中华传统的语言活动提供新的平台与视角,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属性。
江丹[9](2017)在《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为研究对象,将乾嘉时期学者关于八股文批评的零散论述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使之体系化,试图在理论层面建构起乾嘉时期的八股批评体系,包括八股文体论、八股创作论和八股文法论。乾嘉时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也是清代学术发展的鼎盛期,有“乾嘉学术”之称,乾嘉时期皇帝制定了明确的以实学为导向的科举政策,无论是从社会、政治还是学术层面来看,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都与时代关系密切,乾嘉时期学术的兴盛必然也影响到当时的八股批评观念,故本文第一章专门介绍乾嘉时期八股文批评的时代背景,第一节介绍乾嘉时期由乾隆帝倡导的崇尚实学的文化政策。正因为有乾隆帝崇尚学术的文化政策,才有乾嘉时期的学术繁荣,故第二节介绍乾嘉时期的学术盛况,包括乾嘉汉学的兴盛及其原因、乾嘉汉学训诂以求义理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特点、乾嘉汉学的弊病和阮元等学者基于对汉学弊病的认识所做的调和汉宋的努力。第三节介绍乾嘉时期的科考政策,从明到清,八股取士制度沿用了数百年,早已弊病丛生,乾隆时就再次发生了八股存废之争,但在找不到更好取士制度的情况下,八股取士不可贸然废止,所以要革其弊,而除八股之弊的关键在兴实学,以学问救八股之弊,所以,乾隆帝屡颁圣谕,制定了一系列与文化政策相一致的科举政策,强调八股取士要取实学之士,通过厘正文体、规范科考出题、严查舞弊来约束学风士习始终保持在正轨上,保障八股取士制度的有效性。在介绍清楚乾嘉时期八股文批评的时代背景之后,本文第二章对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由于皇帝的提倡与重视,也由于学者自觉的学术选择,学界对学问的重视远远胜过对八股文章的重视,此外,学者的职业化也使得人们对八股文的重视不如明代,这种种原因都使得八股文在学界边缘化,所以,乾嘉时期少有专门的八股批评家和八股批评着作。当时的八股文批评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的身份首先是学问家,另一类群体是专门以授八股为业的时文家、当时的八股名家以及着有八股文批评理论着作的部分学者,统称时文批评家。因为八股文不受重视,当时的八股文批评文献也较零散,多以书信、制义文集序跋、单篇文论的形式存在,成体系的八股批评专着较少,选本方面,官选本《钦定四书文》和私选本如高嵣的《明文钞》《国朝文钞》明显在选文宗旨以及批评观念都不同,官选本旨在“为后学之津梁、制科之标准”,而私选本旨在授人以作文之道。乾嘉时学者的批评观念主要集中在创作与鉴赏两方面,创作上重学问根基、重义理阐发,倡导“以古文为时文”,考据入八股成为一时的创作风尚。鉴赏上,“清真雅正”是官方乃至批评家个人一致的衡文标准,它对文章的理、法、辞、气都有要求。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介绍乾嘉时期学者的八股文体论,主要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关于八股文起源的五种不同见解、关于八股文体在内容和格式两方面定型的认识,第二节介绍关于八股文体特征的三种认识:认为八股文功令严格,对内容和格式两方面都有明文要求;认为八股文是命题作文,因题制文,义制于题;认为八股文是代圣贤立言,作文要入口气。第三节介绍乾嘉时学者对八股文体的评价,有学者对八股文体持论较高,认为八股文文兼众体之长,具备多种文体要素,有较强的表达功能,而且八股文具有较高的文章学的价值。也有学者对八股文体评价不高,认为八股文体卑下。第四章介绍乾嘉时学者的四种主要的八股创作观:第一,认为作文当以经史为根柢,无论是汉学一派还是宋学一派,无论是古文家还是时文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这一点,这与当时崇尚实学的学术风气是密切相关的。第二,认为作文要以理为本,而理必已出,所谓文贵自树立也。只有学问根基深,文章才能自抒己见,自铸伟词。第三,强调创作上时文要学习古文,而被乾嘉时古文家和时文家一致推崇的唐宋八家古文的写作也正是以经史学问为根基,强调作八股文要学古文,与强调作八股文当根柢经史学问是一脉相通的。关于如何学习古文,学问家、桐城派古文家和时文家三派的观点同中有异。第四,考据入八股的创作观念深入人心,形成风气,这与乾嘉时考据学的盛行有关,关于考据入八股创作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其长与弊,学者多有论述。第五章介绍乾嘉时学者的八股文法论,包括读书之法、作文训练之法、不同题体八股文的作法、八股文的具体作法。
程维[10](2015)在《中国赋学批评范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赋学批评的范畴研究相对于诗学、词学等领域来说较为薄弱,本文试着从几个影响较大的赋学范畴入手,来梳理赋学批评的源流和得失。本文第一章讨论“六义”说。“六义”作为诗学范畴,是如何进入赋学领域的,又对赋学有何影响等等,这类问题都在讨论范围。第一节讨论“六义”进入赋论的逻辑合理性,认为“六义入赋”的逻辑起点是“六义”之赋与赋体之赋的术语的含混性。而祝尧又推进到“赋兼六义”,更是在逻辑上跨涉了很多雷区。通过这样的逻辑分析,我们是想揭示中国文论尤其是赋论中的一个现象:即中国的赋学批评,往往是现实意义大于学术意义,往往是承继概念而非承继论点,往往是着重于艺术本身的逻辑而不在乎论证的逻辑。第二节讨论风、雅、颂之进入赋论,“风”意义有其多样性,汉代就有“邦风”、“风谏”、“委婉”等意义,而赋学批评中的“风”义也在这几个含义中流转、纠缠;而“雅颂”和“风”代表了这不同的面向:“风”偏向于以下刺上,“雅颂”偏向于以上化下;“风”代表了下层的意见,“雅颂”立足于君主的立场。内容上,雅颂重揄扬,风重讽谏;风格上,雅颂尚正大,风喜优柔;修辞上,雅颂多形容,风多比兴;立场上,雅颂代言君主,风兼通上下;创作上,雅颂崇礼制,风多个性;体制上,雅颂偏大赋,风重骚体。从历时来看,风义变化较大,而雅颂则较为稳定,它伴随着中央的权力和礼制的精神而存在。第三节讨论“比兴”之入赋,赋论中的“比兴”论,从汉代到明清赋论中的“比兴”论,大多并非赋论的核心问题,而往往作为阐释此时代赋学的核心问题的关键工具。汉代的“比兴”到达“风谏”,魏晋的“比兴”指向赋体的“铺陈”,唐宋的“比兴”主要讨论律赋的修辞,而元明清的“比兴”主要针对赋体的刻意经营、意过于情的弊病。可见赋论中的比兴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段:即由道渐渐走向器,又从器走向艺。汉代赋论的比兴是借已经较为成熟的诗学的道统以自立,自立之后寻找自身的定位,而通过考赋这样极端单纯而功利的方式剥落掉道统,而在技术层面上精益求精,最终又回归到情感、韵味这样的文学要素。第四节讨论赋兼“六义”说的《诗》学背景,程颐的六义“随篇求之”说、郑樵的求其义而不必泥其名的方法等等,打通了自孔颖达以来的体、用的壁垒,成为祝尧等人“赋兼六义”说的基础;而祝尧的“赋兼六义”说同时也继承了程颐以来的阐释学上的尴尬。第二章讨论“讽谏”说。司马迁论司马相如赋是以“风谏”立义,而后世都将其解作“讽谏”,实则二者有别。“风谏”主要是传达讯息,然后由读者“推显至隐”,自己找到意义之所在。与东周“赋诗言志”的传统以及汉代“铺陈其事以直言之”的“六义”之赋有相承和相似之处,与后世所谓“不敢直言”、“微言婉词”的“讽谏”内涵不相涉。而从“风谏”到“讽谏”的变化,反映了汉代赋学批评从偏重劝谏的内容和目的到偏重其技巧和效果的变化。第二节讨论赋家的“讽谏”与周代保傅制度的承继关系。保傅制度是周代兴起的一种天子私臣制度,他们是礼乐制度的开创者、传承者和宣导者,而这正是同样作为内官的汉代赋家崇礼制的先导。存世文献以及出土材料中,留存下来不少师、保、傅劝导君王的言辞。如果将之与汉赋进行细致的比对,我们会发现它其实在不少方面开赋体之先制。第三节讨论劝百讽一与汉初时代风气之间的关系,证明劝百讽一并非是赋家独有的行文方式,而是当时士大夫行文的时代风气,与汉代王权的集中和礼制的重兴有关。第三章论宫商和丽则。宫商是形容声音,丽则是形容文字。第一节讨论汉赋的声音,刘熙载《艺概》云:“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这样的论述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却容易使读者忽略辞赋的“一宫一商”的声音美感。汉赋近源楚骚,远绍古诗,又有诵读之传统,不当被远隔声情之外。本节从汉赋的文本出发,解读汉赋的宫商之美。第二节讨论王世贞对扬雄的“丽则”说的变革。王世贞改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为“诗人之赋典以则”,明代以来都没有得到注意。实际上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改动,代表着王世贞与扬雄截然不同的辞赋观,也反映了明代中期辞赋领域的一场复古运动。而通过对“典”的独特的学术内涵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这场复古运动的本质:一方面是古典的经学精神对当代轻浮淫靡文风的反哺,一方面又是朝廷吏治精神在文学界的延伸。而在赋学领域,“典”与“丽”的交错有着清晰的演进历程,反映了两种文化精神的平衡和较量。第四章论唐代赋格向宋代文章学的迁移。唐代的赋格在很多的文章学领域为宋代建立了轨范。第一节分论其在认题与立意论、章法间架论、破题论、体式论、句法论、用事论等方面对宋元文章学的启发作用。第二节试图厘清赋格向文章学的转变的轨迹。首先讨论宋代的策论、经义对唐代律赋体式的仿效;其次讨论赋格的文法精神的沉淀以及与古文精神的结合。第五章讨论辞赋的体物范畴。学界对赋体“体物”的理解大多就技法而论,大多围绕“物”作探讨。而实际上,无论是体物的概念,还是赋体体物的创作实践,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大体讲来,从汉代到魏晋,辞赋中体物的手法,经历了由工具到对象,由共相到具象,由求美(弘丽)到求真(形似),从以类相从到个别摹写,从与已无涉到与心徘徊的发展过程。而唐代以后科举的试赋,又使得辞赋在体物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二、破题立论方法及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题立论方法及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孙奎的赋学理论与试赋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奎生平简述 |
二、《春晖园赋苑卮言》的赋学主张 |
三、孙奎试赋创作的特点 |
(一)切题雅致,大小皆宜 |
(二)对偶精切,丽而有则 |
(三)因承有自,赋以情性 |
(4)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推理类综艺节目与悬念叙事 |
第一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特征与发展概况 |
一、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定义 |
二、推理类综艺节目的特征 |
三、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与叙事 |
一、悬念的定义 |
二、综艺节目中的悬念 |
三、叙事理论中的悬念 |
第二章 推理类综艺的情节悬念与叙事构建 |
第一节 破题事件:“底本”元素中的悬念新创 |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聚焦 |
二、热门影视作品的改编 |
三、经典推理文学的借鉴 |
第二节 多面人物:主体与关系的悬念排布 |
一、“罗生门”视角 |
二、“矩阵”关系 |
三、“假面”性格 |
第三节 引领式结构:回环与套层中的悬念生成 |
一、多层叙事线索的“套层”悬念 |
二、时间循环往复的“回环”悬念 |
三、故事结局留白的“开放”悬念 |
第三章 推理类综艺的节目设置与悬念铺设 |
第一节 空间环境:限定空间释放的悬念力量 |
一、“暴风雪山庄”式空间突出悬念效果 |
二、“独幕剧”式空间挖掘情节悬念 |
第二节 环节设置:情节元素观照的悬念构成 |
一、现场搜证中“发现”悬念 |
二、集中推理中“发现”与“突转”的并行 |
三、贯穿首尾的“苦难”体验带动“负情感悬念” |
第三节 特征定位:真实与娱乐抒发的悬念情感 |
一、娱乐化定位激活“正情感悬念” |
二、游戏化内核巧妙引导复杂悬念叙事 |
三、沉浸式实景现场塑造逼真悬念体验 |
第四章 推理类综艺的视听语言与悬念表达 |
第一节 镜头画面构建的视觉悬念 |
一、多机位拍摄增强悬念精准度 |
二、运动摄影塑造悬念的立体感 |
三、多景别交替绘制悬念关系 |
第二节 蒙太奇赋予悬念的二次重构 |
一、交叉蒙太奇编织悬念 |
二、积累蒙太奇强化悬念 |
三、心理蒙太奇外化悬念 |
第三节 听觉语言应用的悬念渲染 |
一、人声隐含的悬念 |
二、音响强化悬念感 |
三、音乐塑造氛围与叙事 |
第五章 推理类综艺悬念叙事的问题与思考 |
第一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存在的问题 |
一、日常化呈现弱化悬念叙事感知 |
二、视觉的奇观化营造加剧悬念困境 |
三、过度娱乐化异化悬念功能属性 |
第二节 推理类综艺节目悬念叙事应用的思考 |
一、把握平衡理念强化悬念叙事感知 |
二、遵从影像规律回归叙事属性 |
三、把控娱乐尺度强化叙事效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一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成书与版本 |
第一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成书 |
一、东莱选文考证 |
二、吴炎注取自郎晔考证 |
三、坊间“翻刻本”——《三苏先生文粹》 |
第二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版本与流传 |
一、目录 |
二、标注 |
三、异文 |
四、字体与避讳 |
第二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编选与分类 |
第一节 专取论、策,以备科考 |
一、论、策十取之九 |
二、选文与南宋科举的关系 |
第二节 逻辑统一的三级分类体系 |
一、与《标题三苏文》 |
二、与《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 |
三、与《重广分门三苏先生文粹》 |
第三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标注体例 |
第一节 标注符号:点、抹、圈、框皆全 |
一、墨笔符号 |
二、朱笔符号 |
第二节 标注文字:批、注兼全 |
一、题评 |
二、眉批 |
三、题注 |
四、夹注 |
第四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选文思想 |
第一节 重视苏洵:“守正”期待视野 |
第二节 重史轻经的实学主义思想 |
一、大量选择论史篇目 |
二、只选经论,不选经义 |
第三节 强调立意结构,重视写作渊源 |
一、宏观批点,立意结构第一 |
二、重视文章写作渊源的科场选本 |
第五章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流行与影响 |
第一节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选本的编选原因 |
一、从“元佑奸党”到“苏文忠公” |
二、以古文指导时文 |
三、理学与三苏蜀学 |
四、书院的兴起与印刷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推动“三苏”经典化的形成 |
一、《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苏洵文与后世选本 |
二、《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东坡文与后世选本 |
三、《东莱标注三苏文集》所选颖滨文与后世选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现存47 种南宋文章选本 |
附录2:现存13 种南宋诗文合选本 |
附录3:南宋三苏选本宋刻影印本书影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宋代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前律赋发展概述 |
二、宋代律赋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宋代科举考试与律赋 |
第一节 宋代科举试赋的科目 |
第二节 宋代进士科试赋的层级 |
一、殿试 |
二、解试和省试 |
第三节 宋代科举“用赋取人”现象 |
一、宋人对科举“用赋取人”现象的记述 |
二、宋代科举“用赋取人”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
第二章 宋人的律赋观 |
第一节 仕进之具 |
一、“六义之一”与“仕进羽翼” |
二、“士欲合其格,不可奈何尔” |
第二节 取士之阶 |
一、北宋科场中的诗赋、策论之争 |
二、“赋知器识”发微 |
第三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上) |
第一节 唐风犹存:太祖、太宗朝的律赋风貌 |
一、芊眠清丽的美学风格 |
二、“以古赋为律赋”的结构方式 |
三、润色鸿业的颂美功能 |
第二节 淳化三年的科场变革及真宗朝律赋 |
一、淳化三年的科场事件 |
二、淳化三年科场变革存在的问题 |
三、真宗朝的律赋风貌 |
第四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中) |
第一节 仁宗朝初期对律赋命题的规范 |
一、申戒时文诏的颁布 |
二、命题:变革律赋风貌的具体途径 |
三、二宋律赋的“朝廷气象” |
第二节 庆历新政变革律赋程式的构想 |
一、贡举新制对律赋程式的简化 |
二、庆历二年欧阳修变革律赋的尝试 |
三、贡举新制的破产与负作用 |
第三节 黄金时代:皇佑、治平年间的律赋盛况 |
一、名家辈出 |
二、名作纷呈 |
三、平易晓畅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下) |
第一节 熙宁罢赋与元佑复赋 |
一、熙宁罢赋 |
二、元佑复赋 |
第二节 南宋律赋管窥 |
一、南宋前期律赋中的时代气息 |
二、南宋中后期理学对律赋的渗透 |
第六章 宋代律赋的思想性与知识化 |
第一节 宋代律赋对帝王品行的规范 |
一、“君者以百姓为天” |
二、“得地千里不如一贤” |
三、“寅畏以飨福”及其他 |
第二节 宋代律赋对礼乐文化的阐述 |
一、对礼乐功用的讨论 |
二、对典礼仪式的描绘 |
三、对音律乐理的认识 |
第七章 宋代律赋的程式与作法 |
第一节 宋代律赋的程式 |
一、卷面安排 |
二、声韵规定 |
三、避讳及其他 |
第二节 宋代律赋的结构 |
一、头 |
二、项 |
三、腹 |
四、尾 |
第三节 宋代律赋的技法 |
一、命意 |
二、择事 |
三、用字 |
四、押韵及其他 |
第八章 宋代律赋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禹偁律赋的“言不由衷”现象及其他 |
一、王禹偁的律赋创作历程 |
二、王禹偁谪贬商州时期的律赋 |
三、王禹偁与儒家思想 |
四、王禹偁迎合太宗黄老思想的原因 |
五、王禹偁的《尺蠖赋》 |
第二节 关于范仲淹律赋及《赋林衡鉴》的几个问题 |
一、范仲淹是律赋名家吗 |
二、范仲淹很重视律赋吗 |
三、范仲淹律赋与庆历新政有密切关系吗 |
四、范仲淹的《赋林衡鉴》在宋代影响很大吗 |
第三节 楼钥律赋中的抗战主题 |
一、楼钥的赋学观及其“课稿” |
二、“击楫誓清中原” |
三、“箪食壶浆迎王师” |
四、“本强则精神折冲” |
结束语 |
一、唐宋律赋之差异 |
二、宋代律赋的另一种面相 |
三、宋代律赋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经”及“经典”与赋概说 |
二、汉唐赋与经典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赋的产生与经典:“荀宋”赋的礼学意蕴 |
第一节 关于赋之起源与儒家《诗》《礼》关系的辨析 |
一、汉晋学人论赋原于儒家经典之《诗经》 |
二、大儒荀况“失志之赋”与《诗》《礼》之学 |
第二节 荀况以“赋”名篇与其儒家《礼》学 |
一、荀况重经“隆礼”的儒学思想 |
二、《礼赋》对儒家“礼论”的具象化描写 |
三、《智》《云》《蚕》《箴》诸赋的“效物”讽谕 |
四、《成相辞》杂论“君臣治乱之事”的经学主题 |
第三节 宋玉辞赋的“扬《诗》守《礼》”之讽 |
一、宋玉的经典修养及其作赋“微讽”之旨 |
二、宋玉《风》《钓》《御》三赋对君道的讽谕 |
三、依《诗》比兴与《高唐赋》《神女赋》的讽谕寄托 |
四、“扬诗守礼”与《登徒子好色赋》的依《诗》立义 |
第二章 汉赋与经典(上):京殿苑猎赋的讽谕颂美 |
第一节 汉代“独尊儒术”与体物大赋的“讽颂”精神 |
一、“独尊儒术”与《诗》教“美、刺”理论的影响 |
二、比附《诗经》“美刺”的汉赋“讽颂”赋论观念 |
三、两汉“京殿苑猎”赋创作概况及其由“讽”而“颂”的变化 |
第二节 今文经学的“大一统”思想与枚乘、司马相如的辞赋创作 |
一、枚乘“重谏”吴王与《七发》谏吴王刘濞谋反辨析 |
二、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的“大一统”情结 |
第三节 儒家圣王美政理想与扬雄的作赋以“讽” |
一、“奏《甘泉赋》以风”与“上《河东赋》以劝” |
二、《羽猎赋》“裕民与夺民”之论以及《长杨赋》“岂徒欲淫览浮观”之间 |
第四节 儒家《诗》论“美盛德”之教与两汉京殿赋的“颂汉”主题 |
一、“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的班固《两都赋》 |
二、张衡《二京赋》对帝国都城的讽颂 |
三、杜笃、崔骃、李尤、王延寿、边让等赋家的“颂汉”之作 |
第三章 汉赋与经典(下):言志抒情赋的用世情怀 |
第一节 儒家用世精神在贤人失志之赋中的折射 |
一、贾谊《吊屈原赋》及扬雄《反离骚》对屈原“儒家人格”的扬弃 |
二、董仲舒与司马迁“士不遇赋”的用世情怀 |
三、崔篆《慰志赋》、冯衍《显志赋》对“忠君”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儒学理想与纪行赋、玄思赋的历史人生之思 |
一、刘歆《遂初赋》及蔡邕《述行赋》历叙《左传》而寄意 |
二、班彪《北征赋》及班昭《东征赋》依《诗》《论》而立义 |
三、贾谊赋《鵩鸟》以自广与孔臧《鸮赋》的正统儒家观 |
四、扬雄《太玄赋》及张衡《思玄赋》的儒家之“玄” |
五、班固依《论》《孟》立论与《幽通赋》的儒学人生之思 |
第三节 儒家礼乐背景下的情爱赋与乐舞赋书写 |
一、儒家妇女之德与《长门赋》《捣素赋》《协和婚赋》的创作 |
二、礼乐教化意识与《洞箫赋》《长笛赋》等乐舞赋创作 |
第四节 儒学背景下的比物赋德与咏物赋创作 |
一、儒家“天人感应”观念与《旱云赋》《温泉赋》的创作 |
二、《神乌赋》《鹦鹉赋》等动植物赋的比德书写 |
三、《书(?)赋》《塞赋》《笔赋》等器物赋的儒家道德托讽 |
第四章 魏晋六朝赋与经典:儒学中衰背景下的经典书写 |
第一节 儒学中衰的文化背景与经典尚存的赋学观念 |
一、儒学中衰背景下的经学尊崇与延续 |
二、魏晋南北朝“经典尚存”的赋学观念 |
第二节 曹植的经典意识与辞赋创作 |
一、曹植人生价值观念中的儒学理想 |
二、曹植辞赋内容主题中的儒家用世精神 |
三、曹植辞赋话语建构的经典意识 |
第三节 魏晋京殿赋对《诗》教美颂传统的延续 |
一、魏明帝“宫馆是营”与何晏《景福殿赋》的美颂书写 |
二、“晋承魏统”与左思《三都赋》对西晋王道正统的揄扬 |
第四节 魏晋典礼赋的王道正统书写 |
一、潘岳《藉田赋》依《孝经》立义而颂君 |
二、傅玄《辟雍乡饮酒赋》与王沈《正会赋》的崇礼意识 |
三、郭璞《南郊赋》的颂晋书写 |
第五节 魏晋抒清咏物赋的儒学道德理想托讽 |
一、丁仪与陶渊明等魏晋赋家的“不遇”情结与经典化书写 |
二、傅咸咏物赋中的儒学理想自觉 |
三、成公绥《乌赋》对儒家孝德的揄扬 |
四、刘劭《嘉瑞赋》及缪袭《青龙赋》对曹魏政权的祥瑞书写 |
五、傅玄《雉赋》与王廙《白兔赋》对两晋“君命神授”的王道阐释 |
第六节 儒家《诗》教讽颂意识在南北朝赋中的延续 |
一、颜延之《白鹦鹉赋》《赭白马赋》对南朝宋“新兴”的颂美 |
二、萧衍《孝思赋》对儒家“孝道”的揄扬 |
三、李暠《述志赋》及阳固《演赜赋》的用世之志 |
四、圣君政治与张渊《观象赋》依《易》而立论的祥瑞观 |
五、庾信、颜之推、杜台卿的经典化写作 |
第五章 唐赋与经典(上):唐代礼乐赋的繁荣 |
第一节 唐人尊经崇礼与唐赋的讽颂精神 |
一、经学统一与唐人的崇礼观念 |
二、唐代赋论对《诗》教“讽颂”精神的发扬 |
第二节 李白、杜甫与初盛唐典礼古赋的帝国书写 |
一、杨炯《盂兰盆赋》对孝慈之德的褒扬 |
二、李白《大猎赋》《明堂赋》的光赞盛唐 |
三、杜甫“三大礼赋”的颂君崇礼 |
四、赵子卿、赵自励、梁献同题而作《出师赋》的王道教化 |
五、萧昕、张钦敬、叔孙玄观依《礼记》同题而作《仲冬时令赋》 |
第三节 儒家礼制背景下中晚唐典礼律赋的美颂书写 |
一、萧颖士、贾餗、元稹、王起等赋家的礼制化书写 |
二、王起、穆寂《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的大一统思想 |
三、李子卿、崔损《饮至赋》的儒道教化意识 |
四、韦充《郊特牲赋》的经艺化书写 |
五、唐代律赋援《礼》为赋题以见典礼律赋之隆盛 |
第四节 儒家乐教与唐代音乐赋的繁荣 |
一、李瑾《乐九成赋》的正统儒家乐教观 |
二、郑方等人同题而作《乐德教胄子赋》对儒家乐教观念的揄扬 |
三、白行简等人的同题之作《舞中成八卦赋》对儒家舞德观的颂扬 |
第六章 唐赋与经典(中):帝京赋与治道赋对唐代帝国的讽颂 |
第一节 帝京赋的颂唐情结与美颂书写 |
一、李华《含元殿赋》的盛唐气象与美颂书写 |
二、李庾《两都赋》对盛唐气象的歌颂 |
三、帝国意识下王諲等赋家《花萼楼赋》的棠棣之德 |
第二节 治道赋的帝德讽颂 |
一、谢偃《述圣赋》、顾况《高祖受命造唐赋》的帝道之颂 |
二、李百药《赞道赋》“悉述古来储贰事以诫太子” |
三、元结“三赋”对君道的讽谕 |
四、范传正、白居易、梁洽、李程等赋家对君王纳谏任贤的劝谏 |
五、王起赋的君道讽谕 |
六、王棨赋的讽颂书写 |
第三节 “天人感应”观念下祥瑞赋对帝唐的美颂书写 |
一、美颂君上与潘炎的祥瑞古赋创作 |
二、揄扬帝道与祥瑞律赋的美颂书写 |
第七章 唐赋与经典(下):律赋经艺化与儒经赋书写 |
第一节 律赋形制的经艺化特征 |
一、依经义而命赋题 |
二、依经义而限韵 |
三、依经义而赋文 |
第二节 儒家道德意识下修身赋的经艺化书写 |
一、依经立论的修身赋与畅璀、白行简等赋家对君子人格的赞美 |
二、吴连叔、皇甫湜等赋家对儒家君子谦慎之德的颂扬 |
三、儒家用舍行藏思想在《射隼高墉赋》与《韫玉求价赋》等赋作中的渗透 |
四、《不宝金玉赋》《富贵如浮云赋》与君子不贪之德 |
五、《学然后知不足赋》与君子好学之德 |
第三节 颂经意识下儒经赋的经艺化书写 |
一、蒋凝、李程、王履贞、许尧佐等赋家的美颂“五经”之作 |
二、张昔《御注孝经台赋》对《孝经》的颂美 |
三、王棨《端午日献尚书为寿赋》以《尚书》为龟镜 |
四、李益《诗有六义赋》的《诗经》风化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两汉魏晋时期部分赋作援引经典次数统计表 |
附录二: 唐赋赋题援引经典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后记 |
(8)博弈视域下辩论双方的策略研究 ——以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2. 辩论双方的理论概述 |
2.1 博弈理论的概述 |
2.2 辩论理论的概述 |
2.3 《奇葩说》的节目概述 |
3. 辩论双方的立论博弈 |
3.1 辩论双方立论的依据 |
3.1.1 辩题的分析 |
3.1.1.1 选择未定 |
3.1.1.2 选择已定 |
3.2 辩论双方立论的原则 |
3.2.1 换位思考,理性抉择 |
3.2.2 明确逻辑,合乎事理 |
3.2.3 自利最优,注重创新 |
3.3 辩论双方立论的策略 |
3.3.1 确立论点 |
3.3.2 获取论据 |
3.3.3 构建框架 |
4. 辩论双方的论证博弈 |
4.1 辩论双方论证的形式 |
4.1.1 先破后立 |
4.1.1.1 对“歪曲事实”的破斥 |
4.1.1.2 对“推理不当”的破斥 |
4.1.1.3 对“概念含混”的破斥 |
4.1.2 只立不破 |
4.2 辩论双方论证的技巧 |
4.2.1 举例论证 |
4.2.1.1 个人事例 |
4.2.1.2 名人事例 |
4.2.2 递进论证 |
4.2.3 情感论证 |
5. 辩论双方的语篇博弈 |
5.1 辩手间的语篇博弈 |
5.1.1“比喻说理”与“推论至敌”的博弈 |
5.1.2“釜底抽薪”与“就地取证”的博弈 |
5.1.3“巧舌如簧”与“智言巧辩”的博弈 |
5.2 导师间的语篇博弈 |
5.2.1“现身说法”与“举事证理”的博弈 |
5.2.2“先发制人”与“顺手推舟”的博弈 |
5.2.3“直击要害”与“针锋相对”的博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八股文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乾嘉八股文批评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 |
一、崇尚实学 |
二、开设四库馆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学术盛况 |
一、乾嘉汉学的兴盛及其原因 |
二、乾嘉汉学的治学特点 |
三、乾嘉汉学的弊病 |
四、调和汉宋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科考政策 |
一、乾嘉时期的八股存废之争 |
二、选实学之士 |
三、厘正文体 |
四、规范科考出题 |
五、调和汉宋 |
第二章 乾嘉时期八股文批评的概况 |
第一节 主要的批评家群体及其批评立场 |
一、学问家群体 |
二、时文批评家群体 |
第二节 主要的批评文献 |
一、往来书信 |
二、制义文集序、跋 |
三、文章及专着 |
四、选本 |
第三节 主要的批评观念 |
一、主要的创作观念 |
二、主要的衡文标准:“清真雅正” |
第三章 八股文体论 |
第一节 八股文的起源与定型 |
一、八股文的起源 |
二、八股文的定型 |
第二节 八股文体特征论 |
一、功令严格 |
二、因题制文 |
三、代圣贤立言 |
第三节 八股文体尊卑论 |
一、推尊八股文体 |
二、卑视八股文体 |
第四章 八股创作观 |
第一节 作文当根柢经史 |
一、学品关乎人品 |
二、学问与文章,华实并进 |
三、经史为义理之本 |
第二节 作文当以义理为追求 |
一、“理”:八股创作的宗旨 |
二、“理”的表现:言有物,皆心得 |
第三节 时文要学古文 |
一、章学诚:时文学古文要学其心,得其本 |
二、桐城派:以古文为时文 |
三、时文家:作时文当取效古文 |
第四节 考据入八股的创作观念 |
一、考据入八股创作观念的形成 |
二、考据入八股释例 |
三、考据入股的弊病 |
第五章 八股文法论 |
第一节 论读书之法 |
一、章学诚:读书要博约兼备,勤作笔记 |
二、高嵣:读书要定计划,有取舍 |
三、王元启:读书要以学为指导 |
四、姚澍:读书要入窍 |
第二节 作文训练之法 |
一、要循序渐进地训练 |
二、作文要勤作多改 |
三、作文要洗心养气 |
第三节 论不同题体八股文的作法 |
一、王元启论不同题体 |
二、高嵣论不同题体 |
三、李元春论单题作法 |
第四节 论八股文的具体作法 |
一、审题 |
二、命意 |
三、布局 |
四、通篇 |
五、论行文妙诀 |
六、运笔 |
七、修辞 |
结语 |
一、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的特点 |
二、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的理论贡献 |
三、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珞咖有吾师 |
(10)中国赋学批评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六义入赋 |
第一节 “六义”进入赋论的逻辑演绎 |
第二节 风雅颂之入赋 |
一、风与赋 |
二、雅颂之入赋 |
第三节 比兴之入赋 |
第四节 赋兼“六义”说的《诗》学准备 |
第二章 讽谏说 |
第一节 讽谏与风谏 |
第二节 傅保之道与赋家制度 |
一、内辅与私臣 |
二、礼制的承继——从保傅到赋家 |
三、保傅言辞与赋体先制 |
四、大汉继周 |
附论:屈原与保傅 |
第三节 汉初时风与劝百讽一 |
一、叔孙通与劝百讽一 |
二、汉初定朝仪 |
第三章 宫商丽则说 |
第一节 论汉赋之声情 |
一、用韵但求耳顺,与赋情相互映衬 |
二、高下相和于无心,又与文气相协 |
三、调有缓急,随变适会 |
四、形容之词,声重于义 |
第二节 从“丽以则”到“典以则” |
一、“典以则”与“丽以则” |
二、“典”与赋学复古的学术与制度背景 |
三、典则说进入辞赋的历史进程 |
四、附论 |
第四章 从律赋格到文章学——论唐代律赋范畴的整体迁移 |
第一节 赋格与文章学的纵向比较 |
一、论认题与立意 |
二、论章法间架 |
三、论破题 |
四、论体式 |
五、论句法 |
六、论用事 |
第二节 赋格向文章学的转变 |
一、策论、经义对律赋体式的仿效 |
二、文法精神的沉淀以及与古文精神的结合 |
第五章 赋学体物论 |
第一节 从以类铺陈到体物言志 |
第二节 体物在辞赋文本中的演变 |
第三节 科举对赋体体物的精细化和格式化 |
参考文献 |
四、破题立论方法及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孙奎的赋学理论与试赋成就[J]. 张佳,杨晓艺. 青年文学家, 2020(30)
- [4]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悬念叙事研究[D]. 邬铭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研究[D]. 周维. 暨南大学, 2019(02)
- [6]宋代律赋研究[D]. 王彬. 山东大学, 2019(09)
- [7]赋与经典 ——汉唐赋的历史考察[D]. 张家国. 湖北大学, 2018(04)
- [8]博弈视域下辩论双方的策略研究 ——以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为例[D]. 郭韬.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乾嘉时期的八股文批评研究[D]. 江丹.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中国赋学批评范畴研究[D]. 程维.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