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实的人和真诚的我(论文文献综述)
胡其波,冯芷菁,王纯阳[1](2021)在《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旅游地品牌化的关键要素,旅游地品牌个性已逐步成为旅游地非功能定位的可行方向,对拓宽盈利空间,实现旅游地品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旅游地品牌个性、参照群体影响、旅游地品牌信任、旅游地品牌溢价的概念模型,采用实验法,探讨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并引入参照群体影响作为调节变量,剖析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及旅游地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具有显着影响:当旅游地为真诚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当旅游地为活力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旅游地品牌信任在旅游地品牌个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与旅游地品牌溢价之间起中介作用。
王潇晨[2](2021)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诚信教育研究》文中指出
王磬雯[3](2021)在《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最大的帮助者。家校的通力合作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本文调研了成都市H和D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的家校沟通策略。文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调研结果表明,随着家长和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视,家校双方对沟通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并愿意努力寻求家校沟通的有效形式。但就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此阶段的家校沟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部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利用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我们将这些问题简单的归纳为:此阶段家校沟通共情性有待提高、真实性体现不足、真诚性缺乏、载体选择不精准四大问题。总结出以上问题后,本文分三个角度:沟通主体、沟通助力、沟通内容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促进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策略。本文从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助力、沟通的渠道和内容三个角度提出相关策略,希望助力实践。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阶段的家校沟通问题,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只是对两所学校的部分一年级家长及教师作了调研,在样本选择、原因分析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究。
宋林琳[4](2021)在《《埃兹拉·庞德与儒学—现代性中重塑人文主义》(第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蓝峰的《埃兹拉·庞德与儒学——现代性中重塑人文主义》第二章。该章主要讲述了庞德对语言的重新思考,尤其对“正名”和“诚意”的解读,它们对庞德提出新的语言理论至关重要。本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相关内容;第二章浅析了原文特点;第三章描述了译前、译中、译后三个翻译过程;第四章结合李长栓教授(2014)提出的“理解、表达、取舍”框架,以实例详细分析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第五章是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该书属于文学评论类着作,因此此次翻译实践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得到高质量的译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到了诸多翻译技巧,主要包括:直译与意译、增译与省译、语序调整和词性转换等。基于本文的特点,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为归化。本次翻译实践有助于读者了解庞德对儒家核心术语“正名”、“诚意”的解读,及其关照下的语言观。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实践,能够分享在处理词汇及句子方面的经验、指出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为今后翻译平行文本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任静玮[5](2021)在《论蒋子龙小说中的困境书写》文中研究表明蒋子龙是当代成就卓着的重要作家,他以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艺术家气质蜚声文坛。敏锐善感的蒋子龙最初凭借改革文学的创作而受到热切关注且引发强烈反响,但他的创作并非“改革文学”所能够简单概括。他始终以深邃且富于历史感的目光和理性批判精神对人类生存境遇投以深切关注,小说创作展现了文学独特的认知功能与艺术魅力。“困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困难的处境。蒋子龙小说中的困境书写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经由文学形式实现对生存现状的批判与审视,旨在通过对现实处境之艰的描绘重点凸显社会阵痛中人们的态度、思考与作为,传达对当代社会物质和精神匮乏的焦虑,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内心世界的关切,进而警示人们不应放弃自我主体意识,不应停止追求理想与改变现实的努力。纵观蒋子龙文学创作历程,困境书写始终贯穿其中,小说创作透过具体个体在所处场域内的困顿挣扎,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读者心灵的同时,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本质与复杂色调,饱含了作家对理想生存的持续探求与不绝努力,实现了扫描广度、思考深度和审视高度的有机统一,具有持久而丰厚的社会、文化、思想和审美价值。论文主要从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蒋子龙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作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步入文坛至今,为当代文学的开拓和丰富做出了可贵贡献,小说创作兼具时代性价值与永恒性意义。目前学界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整体研究视域有待拓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立足作家生存时代的感召、生活经历的积淀以及文学观念的坚守,探究了蒋子龙小说困境书写的创作缘起;第二章展示了蒋子龙小说困境书写的现实表征,具体包含了人类基本生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生存之艰,伦理混乱失序所引发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冲突,以及种种现实原因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困顿;第三章围绕作品理想的人物塑造、多样的结构模式、独特的叙事时间剖析了蒋子龙小说困境书写的叙事艺术;第四章将蒋子龙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通过时代性与超越性的兼具寻绎了作家困境书写强有力的创作旨归与普遍性的价值意义,之后亦进一步厘清了作家困境书写的局限性。结语部分指出蒋子龙无疑是一位紧拥现实、扎根生活,不断耕耘、不断开拓的作家,但除了对其弥足珍贵的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我们亦应清醒的认识到其小说中困境书写的某些局限和不足之处,同时该部分也指出有关蒋子龙文学创作的研究仍具有较大的可开拓空间。
郭君杰[6](2021)在《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M.福斯特(1879-197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以丰富的主题意蕴受到极大的关注。福斯特的小说涉及了广阔的世界面貌,将传统与现代、欧洲与英国、同性与异性的文化矛盾冲突纳入到文学视野之中。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作者并没有对社会面貌进行辛辣的讽刺,而是在想象的层面上开启了一个理想与现实混杂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望。但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这一理想化的建构终究是缺乏现实基础,使作品带上了乌托邦的色彩。本文旨在对E.M.福斯特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五部短篇幻想小说展开探讨,归纳总结作品中涉及的乌托邦构想,结合作品背后的思想根源,探究斯特小说中呈现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论文主要从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世界、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构建方式及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福斯特小说呈现的乌托邦思想。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内容,分别从西方乌托邦思想与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构想、乌托邦思想与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的关系、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精神内涵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探究福斯特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意蕴。第一章先对乌托邦一词的概念的发展变化作辨析,从乌托邦的广义概念蕴含的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变化作一介绍,并结合学者对乌托邦理论的研究出发,立足于福斯特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以及及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分析小说背后的乌托邦思想研究价值。第二章主要归纳总结福斯特小说中形成的乌托邦构想。作者在文本中构建了自然乌托邦、精神乌托邦、文化乌托邦。作者通过对理想自我、理想社会、理想自然的刻画,最终让处于混乱、麻木、冷漠中的人们看到一种希望的力量。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福斯特小说中乌托邦构想与福斯特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之间的联系。在福斯特的小说文本中之所以呈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情景,归根结底,是作者从自由——人文主义的思想出发,希望用爱和自由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联结,跨越阶级、种族、性别的界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但作者的这一思想仅仅是对美好社会的构想,超出了社会的现实情况,忽视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最终呈现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设想,仅仅是对于社会的美好期望,它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然而作者站在英国中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方案,在文本的隐性层面上,福斯特始终是在用一种英国中心论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狭隘眼光构建社会,使作者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带上了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英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双重色彩。第四章主要分析了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精神内涵。从怀旧、想象、希望、批判四个方面探究福斯特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上探究文本呈现的乌托邦精神内涵,从而体现了福斯特处在变革时代,面对世界积极的超越精神。最后对福斯特小说中呈现的乌托邦思想进行评价,探寻作者的乌托邦思想的积极意义。
王璐[7](2021)在《卢梭的《忏悔录》在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卢梭是法国现代自传第一人,其代表性自传作品《忏悔录》开启了西方近代传记文学的一个新纪元,对西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在西风东渐的文化语境下,卢梭作为一面旗帜进入中国思想界,文学中的“卢梭热”也随之产生,影响最大当属《忏悔录》。其翻译版本之多,评价论争之热烈,都是前所未有。同时,受卢梭自传《忏悔录》等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坛更是大兴自传写作之风,名家自传名作频现:郁达夫的《达夫自传》、郭沫若的《沫若自传》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卢梭《忏悔录》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促使中国现代自传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他传到自传、从传统向现代以及从个体向整体的发展和转型,更促成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发展的勃兴与辉煌。本论文拟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视角入手,在汇编、整理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卢梭的《忏悔录》在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情况。主要对比介绍了张竞生、汪炳焜和沈起予三种译本,从郁达夫的评论、梁实秋和鲁迅的论战分析卢梭《忏悔录》在中国的评论与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文学史发展的纵横两个方向为研究坐标,首先在微观层面上分析卢梭《忏悔录》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的创作情况,并分别以郁达夫的《达夫自传》、谢冰莹的《女兵自传》以及郭沫若的《沫若自传》为比较文本,详细分析这些自传作品在何种层面借鉴了卢梭的《忏悔录》,又有哪些部分是作者结合中国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及个人生活经历,实现了对卢梭《忏悔录》的改造与超越;最后在宏观层面上,分别从中国现代自传的写作传统、发展趋势以及写作技法上的借鉴、创新等三个角度,全面分析卢梭的《忏悔录》对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发展的整体性影响,以期为比较文学研究及中国现代自传文学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和依据。
樊若雪[8](2021)在《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默认受害者面对道歉时应该选择接受,这种道歉—宽恕序列已经内化为一个特定的脚本。当道歉—宽恕序列被打断时,外界信息的输入会对我们已形成的认知框架进行冲击,进而影响个体对受害者的印象。本研究探讨了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对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冒犯者的冒犯意图和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一包含2项研究,分别使用工作场所中的冒犯情境(研究1a)和校园中的冒犯情境(研究1b),以特质印象和信任评价为因变量,探究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者的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的影响,初步验证了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结果发现,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影响个体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当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时,相比于接受道歉,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低;当冒犯者有意冒犯时,相比于无意冒犯,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高;当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时,相比于有意冒犯,无意冒犯时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低。研究二对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者的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的影响进行进一步验证,并探究其对冒犯者感知的影响。研究二采用双人欺骗游戏范式,以信任程度和总体印象作为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指标,以评价者的原谅选择感间接评估对冒犯者的感知。结果表明,当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时,相比于接受道歉,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低,对冒犯者的原谅选择感更高;当冒犯者有意冒犯时,相比于无意冒犯,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高,对冒犯者的原谅选择感更高;当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时,相比于有意冒犯,无意冒犯时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低,对冒犯者的原谅选择感更低。研究三采用人际互动冒犯情境对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的中介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预期违背—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在道歉接受与否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其中冒犯意图调节此链式中介效应。当冒犯者无意冒犯时,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会使评价者产生预期违背,继而感知到冒犯者的道歉更具真诚性,最终导致对受害者更低的印象评价。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并验证了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发现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者的冒犯意图会对受害者印象评价产生影响,且预期违背—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在这一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李海青[9](2021)在《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全盘西化,传扬各种主义和现代精神,并将之奉为创造新道德、新文化的利器时,早在19世纪末,美国着名学者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就注意到了一个他们有意扬弃的问题:两希文化及中国儒学保有的古典视野,以神性、人性和物性三个维度看待生活的视野,一种复杂和整全的视野,逐渐被他们抛弃和遮蔽。那时,世界主流的文化已嬗变为大多数人青睐理性及生存问题。这致使很少人追问现代精神中是否存在危机。在他看来,这一现象起于18世纪的让-雅克·卢梭。面对此危机,白璧德选择了回归古希腊哲学,并承认基督教对人的德性有救拔作用,认为此危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次要之事僭越了道德的中心地位,形成了新道德成为宗教代替品的新局面,最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生活。白璧德对卢梭的批评,正好重申了这一古典视野,道出了现代危机的种种面貌。以此视野看待中国问题,才能找到当时吴宓关心的根源问题。众所周知,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论争核心是文化与道德。但是,如果人们谈论他们的要核问题,即道德问题时,遗忘了神性、人性和物性并存于生活的古典视野,那么,他们只能将这场论争看成是门派之争,或者是同一生存视野之下的主义之争,而无法回答新旧道德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对文学的根本影响是什么。吴宓借鉴白璧德的道德思想,重申了文学与道德之间的秩序关系。他在批判维新者崇奉的科学主义时,批判的并非是科学主义本身,批判的是维新者引入科学主义之时,遮蔽了古典视野,进而引发了诸多危机。这一问题对现代中国的文学走向,也许有所启示。
范士红[10](2021)在《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学校变革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教师赋权运动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推进,“让教师成为领导者”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倡导,教师领导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教师领导强调将学校的领导权力赋予教师,让教师承担领导者的角色和任务。有效的教师领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整个学校受益,包括提高学校的组织效率、形塑学校文化及提高学校的领导能力,促进教师领导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专业共同体的合作和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改善。学校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领导的研究,应该回答两个问题:“谁在领导”和“如何领导”,即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成为领导者,教师领导者通过哪些行为发挥领导影响。以此为目标,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两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并辅以观察记录、文件和研究日记等的分析,探讨S小学教师领导的实践样态,描述和解释教师领导者的特质和教师领导者的实践作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教师领导实践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如下:一、虽然理论上所有的教师都有可能且应该成为教师领导者,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是领导者或者能够进行领导实践。教师要想成为领导者,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自身也需要具备一些特质。影响教师成为领导者的特质包含三个方面:人格特质、专业特质和领导特质。专业权威和职业情怀是教师领导者最基本的专业特质;对课程变革的敏感和执行力是教师领导者最显着的专业特质。积极认真、精力旺盛、喜欢挑战,是教师领导者的主要人格特质。正直、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是教师领导者主要的领导特质。另外,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影响了领导角色的建构。二、教师领导者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实践行为包含三个维度: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其中,“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是教师领导实践的最基本维度,这主要来源于教师领导者的专业权威;“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领导者发挥领导影响的最直接方式,教师领导者藉此与共同体成员合作并实现专业成长;教师领导者“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的维度中,参与动机与参与方式主要来自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需要。三、学校环境中同时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影响着教师领导的实践。本研究发现的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包括学校文化、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教师个人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四个方面;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则表现为缺乏时间、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校长的有限支持以及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的支持。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重建学校文化,营造信任合作的共同体氛围;发挥学校管理者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五个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更多的教师领导者在学校变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真实的人和真诚的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实的人和真诚的我(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1.1 旅游地品牌个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与旅游地品牌溢价 |
1.2 旅游地品牌信任的中介机制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1 |
2.1.1实验材料前测 |
2.1.2实验设计 |
2.1.3实验流程及测量 |
2.1.4实验结果 |
2.2 实验2 |
2.2.1实验材料前测 |
2.2.2实验流程及测量 |
2.2.3实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研究结论 |
(3)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 |
1.3.2 关于入学适应的研究 |
1.3.3 现有文献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沟通 |
1.4.2 家校沟通 |
1.4.3 入学适应期 |
1.5 理论基础 |
1.5.1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
1.5.2 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入学适应期的家校沟通 |
1.6 研究思路与设计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设计 |
2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 |
2.1 沟通的频率 |
2.2 沟通的意识 |
2.3 沟通的态度 |
2.4 沟通的目的 |
2.5 沟通的内容 |
2.6 沟通的载体与形式 |
2.7 沟通的效果 |
3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 |
3.1.1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共情性有待提高 |
3.1.2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真实性呈现不足 |
3.1.3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不够互信和真诚 |
3.1.4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形式和载体选择不当 |
3.2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沟通主体交流契合度不高 |
3.2.2 沟通内容略显片面简单 |
3.2.3 沟通助力发挥作用不强 |
4 促进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策略 |
4.1 教师家长双方协力促沟通 |
4.1.1 教师与家长了解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
4.1.2 教师和家长明晰理想的家校沟通方式 |
4.1.3 教师和家长讲究沟通艺术,提升沟通能力 |
4.2 学校牵头提供引力助沟通 |
4.2.1 依托学校助力,搭建沟通桥梁 |
4.2.2 依托班级助力,建立有效制度 |
4.2.3 依托时代助力,提升沟通效果 |
4.3 家校拓宽渠道丰富内容辅沟通 |
4.3.1 善于选择和创设多渠道沟通途径 |
4.3.2 善于拓宽沟通广度,丰富沟通内容 |
4.3.3 善用沟通成功案例,助力沟通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埃兹拉·庞德与儒学—现代性中重塑人文主义》(第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Background |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Lexical Features |
2.2.2 Syntactic Features |
2.2.3 Textual Features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
3.1.1 Preparation for Background Knowledge |
3.1.2 Preparation for Proper Nouns |
3.1.3 Preparation for Auxiliary Tools |
3.2 Efforts during the Translation |
3.3 Feedback after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Comprehension |
4.1.1 Understanding Quotations from The Cantos |
4.1.2 Clarifying Sentence Structures |
4.1.3 Background Knowledge |
4.2 Expression |
4.2.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
4.2.2 Transl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
4.2.3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4.2.4 Translation of Paragraphs |
4.3 Adaptation |
4.3.1 Adaptation of Words |
4.3.2 Adaptation of Sentenc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I Part of the 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 and Confucianism-Remaking Humanism in the Face of Modernity |
Appendix II Notes of Source Text |
Part Ⅰ 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s Books |
Part Ⅱ Notes of Chapter2:Confucianism and Pound’s Rethinking of Language |
Part Ⅲ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otes in Chapter2:Confucianism and Pound’s Rethinking of Language |
The Main Research Achievements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 |
(5)论蒋子龙小说中的困境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蒋子龙小说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困境书写的创作缘起 |
第一节 时代的感召 |
第二节 生活的积淀 |
第三节 作家的选择 |
第二章 困境书写的现实表征 |
第一节 生存困境 |
一、物质的匮乏 |
二、婚恋的畸形 |
第二节 伦理困境 |
一、身份的迷失 |
二、亲情的疏离 |
三、价值的错位 |
第三节 精神困境 |
一、理想与现实的失落 |
二、人性与欲望的较量 |
三、无处逃遁的宿命 |
第三章 困境书写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理想人物的塑造 |
一、卡里斯马魅力的男性形象 |
二、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 |
三、背面铺粉法烘托人物性格 |
第二节 多样的结构模式 |
一、全聚焦模式 |
二、内聚焦模式 |
三、外聚焦模式 |
第三节 独特的叙事时间 |
一、线状叙事 |
二、时间倒错 |
第四章 困境书写的价值探寻 |
第一节 时代性 |
一、改革文学的前驱 |
二、文以载道的追求 |
第二节 超越性 |
一、理想人性的探求 |
二、艺术感染力的强烈 |
第三节 局限性 |
结语 |
附录 蒋子龙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西方乌托邦思想与E.M.福斯特 |
第一节 西方乌托邦思想 |
一、乌托邦词义溯源及演变 |
二、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
三、西方乌托邦思想 |
第二节 E.M.福斯特乌托邦意识的发轫与动因 |
一、福斯特的个人成长过程 |
二、E.M.福斯特所处的社会背景 |
三、沙缪·巴特勒的《乌有国》对福斯特的影响 |
第二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构想 |
第一节 自然乌托邦 |
一、回归阿卡狄亚 |
二、人本身自然的力量回归 |
第二节 精神乌托邦 |
一、理想化的理性精神探索之旅 |
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完美结合 |
三、神话隐喻下的现实检验与精神期望 |
第三节 文化乌托邦 |
一、“同性”乌托邦 |
二、“世界主义”文化理想 |
三、机器文明下的反乌托邦世界 |
第三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与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 |
第一节 福斯特式自由——人文主义的联结观 |
一、自由——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
二、福斯特式自由——人文主义的联结观 |
第二节 联结的乌托邦 |
一、用爱弥合差异与分歧 |
二、用和谐自由的人性建构现实世界 |
第三节 显性联结乌托邦下的隐性政治内涵 |
一、英国中心论 |
二、英国文化霸权主义 |
第四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精神内涵 |
第一节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 |
一、想象——重塑英国中产阶级的文化意象 |
二、怀旧——对逝去英国传统文化的怀念 |
三、希望——理想英格兰的救赎之路 |
四、批判——对工业化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精神内涵 |
一、福斯特对返归自然的与思考 |
二、福斯特对人本身超越精神的积极探索 |
三、福斯特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关怀与理性探索 |
四、对福斯特小说中蕴含的乌托邦思想的评价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卢梭的《忏悔录》在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卢梭《忏悔录》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
2.1 卢梭《忏悔录》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
2.1.1 张竞生版本 |
2.1.2 汪炳焜版本 |
2.1.3 沈起予版本 |
2.2 卢梭《忏悔录》在中国学界的评论情况 |
2.2.1 梁实秋的评论 |
2.2.2 鲁迅的评论 |
2.2.3 郁达夫的评论 |
3.卢梭《忏悔录》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的创作情况 |
3.1 卢梭的《忏悔录》与郁达夫的《达夫自传》 |
3.1.1 直率与大胆暴露的一致 |
3.1.2 卢梭的表现自我与郁达夫的寻找希望 |
3.2 卢梭的《忏悔录》与谢冰莹的《女兵自传》 |
3.2.1 反抗和追求自然的一致 |
3.2.2 卢梭对正义的呐喊与谢冰莹的女性解放诉求 |
3.3 卢梭的《忏悔录》与郭沫若的《沫若自传》 |
3.3.1 真实和情感的一致 |
3.3.2 卢梭的个人化与郭沫若的时代性 |
4.卢梭《忏悔录》对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发展的整体影响 |
4.1 纵向上:变革旧传序,兴自传新风 |
4.1.1 古代传序:侧重纪事与忽视自我 |
4.1.2 现代自传:侧重内省与重视自我 |
4.2 横向上:掀自传高潮,迅速转低谷 |
4.2.1 创作勃兴期:1920 年—1949 年 |
4.2.2 创作停滞期:1949 年—1978 年 |
4.3 移植与变异:整体性借鉴,局部性改造 |
4.3.1 整体借鉴:自传写作风格的整体移植 |
4.3.2 局部改造:五四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道歉的研究概述 |
2.1.1 道歉的定义 |
2.1.2 道歉与宽恕 |
2.1.3 冒犯意图、道歉与宽恕 |
2.1.4 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道歉与宽恕 |
2.2 个体的印象评价 |
2.2.1 个体印象评价的概念 |
2.2.2 印象评价的测量方法 |
2.2.3 受害者印象评价 |
2.3 预期违背的研究概述 |
2.3.1 预期违背的概念 |
2.3.2 预期违背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构思 |
3.1 问题提出 |
3.1.1 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 |
3.1.2 受害者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评价者原谅选择感的影响 |
3.1.3 预期违背与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的中介作用 |
3.2 研究思路与假设 |
4 研究一: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 |
4.1 研究1A: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探索性研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2 研究1B: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验证性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3 研究一总讨论 |
5 研究二: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和冒犯者感知的影响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被试 |
5.2.2 研究材料 |
5.2.3 研究程序 |
5.3 结果 |
5.3.1 操纵检验 |
5.3.2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 |
5.3.3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评价者原谅选择感的影响 |
5.4 讨论 |
6 研究三: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 一项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被试 |
6.2.2 研究材料 |
6.2.3 研究程序 |
6.3 结果 |
6.3.1 操纵检验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6.3.3 差异分析 |
6.3.4 有调节的链式中介分析 |
6.4 讨论 |
7 总讨论 |
7.1 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 |
7.2 道歉接受与否和冒犯意图对评价者原谅选择感的影响 |
7.3 有调节的链式中介: 预期违背—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 |
7.4 研究意义、不足与展望 |
7.4.1 理论意义 |
7.4.2 现实意义 |
7.4.3 研究不足 |
7.4.4 研究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情境材料 |
附录二: 特质印象 |
附录三: 总体印象 |
附录四: 信任评价 |
附录五: 双人欺骗游戏材料 |
附录六: 信任博弈 |
(9)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人文主义研究 |
第三节 为何重申人文主义 |
第一章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现代危机 |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道德批评 |
第二章 人文主义的秩序问题 |
第一节 视野层级及其秩序 |
第二节 怜悯与宗教替代品 |
第三节 性善论与道德努力 |
第四节 田园幻想与自然秩序 |
第五节 道德目的与艺术秩序 |
第六节 秩序的崩坏:次要僭越中心 |
第三章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 |
第一节 吴宓与白璧德 |
第二节 吴宓与东西文化调和论 |
第三节 两种文艺复兴 |
第四章 国内人文主义的视野问题 |
第一节 视野之争与科玄论战 |
第二节 以理制欲与中庸之道 |
第三节 新旧之争与进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白璧德年谱简表 |
(二)吴宓年谱简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通过教师领导促进学校变革,是教育研究的新议题 |
(二)“教师成为领导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
(三)我国教育变革的实践,需要识别和培育更多的教师领导者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教师领导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一)教师领导的缘起 |
(二)教师领导的发展 |
(三)教师领导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一)对西方教师领导理论引进和介绍 |
(二)基于不同视角对教师领导展开研究 |
(三)对不同实践情境下的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一)教师领导的研究从概念理解走向实践行动 |
(二)教师领导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 |
(三)我国本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效度 |
(六)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与理论基础 |
一、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 |
(一)教师领导的内涵 |
(二)教师领导者特质的构成 |
(三)教师领导实践维度 |
(四)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五)教师领导的功能 |
二、教师领导的理论基础 |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 |
(二)领导特质理论 |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
(四)教师赋权增能理念 |
(五)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四章 谁在领导——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L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二、Z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三、小结 |
第五章 如何领导——教师领导实践 |
一、L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二、Z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三、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学校文化 |
(二)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 |
(三)教师个人因素 |
(四)外部环境因素 |
二、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缺乏时间 |
(二)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的支持 |
(三)有限的校长支持 |
(四)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师领导者特质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三)影响教师领导因素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研究建议 |
(一)重建学校的文化,创建信任合作的共同体环境 |
(二)发挥校长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作用 |
(三)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 |
(四)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 |
(五)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 |
三、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局限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及实录 |
附录2 S小学享受教育课程体系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真实的人和真诚的我(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J]. 胡其波,冯芷菁,王纯阳. 经济地理, 2021(09)
- [2]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诚信教育研究[D]. 王潇晨. 西南大学, 2021
- [3]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D]. 王磬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埃兹拉·庞德与儒学—现代性中重塑人文主义》(第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宋林琳.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5]论蒋子龙小说中的困境书写[D]. 任静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D]. 郭君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卢梭的《忏悔录》在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D]. 王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12)
- [8]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D]. 樊若雪. 浙江大学, 2021(08)
- [9]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D]. 李海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10]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D]. 范士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