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叶榕(Ficushirta)繁殖系统的特征及其共生的榕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贞[1](2021)在《榕小蜂的繁殖策略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榕树隐头果内的传粉及非传粉榕小蜂均以果内的雌花子房为子代繁殖的场所,共同利用同一种资源。采用文献法研究榕树-榕小蜂的共生关系。以繁殖性雌蜂数量、榕小蜂的产卵顺序、产卵方式和交配情况等繁殖策略为基础展开阐述,概况其对榕-蜂共生关系的影响,希望为全面认识榕-蜂关系及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杨升[2](2016)在《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薜荔(Fiucs pumila L.var.pumila)和爱玉子[Ficus pumila L.var.awketosang(Makino)Corner)]均属雌雄异株桑科榕属植物,爱玉子是薜荔的变种。既往研究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种榕树的传粉小蜂对两种榕树的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可能存在寄主专一性不对称,即一种榕树的专性传粉小蜂对两种榕树榕果挥发物均存在趋向行为,而另一种榕树的专性传粉小蜂只对其寄主榕树榕果挥发物存在趋向行为。为了探讨福建栽培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对薜荔传粉蜂是否具有吸引作用,本论文通过物候和小蜂出飞观察以及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研究薜荔和爱玉子的繁殖物候特征差异、光照条件对薜荔传粉小蜂出飞率的影响以及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主要结果如下:1.福州地区的薜荔通常雌株一年仅在春季产生一季花序,而雄株有两季花序,分别在春、秋产生。栽培爱玉子雌/雄植株一年均产生春、秋两季花序。自然分布的薜荔种群内,薜荔进入繁殖期时间与小蜂羽化出飞时间重叠度较好,而栽培爱玉子常因小蜂出飞时间过于集中以及出飞期较短等原因导致雌花期花序凋落现象普遍,以致严重影响爱玉子产量。薜荔与爱玉子已经由于花期不遇而产生生殖隔离。11月中上旬自然界存在薜荔逃逸小蜂,而此时爱玉子有一批雌花期花序由于缺乏爱玉子传粉小蜂而出现普遍的落果现象,若能将此期薜荔传粉小蜂引入爱玉子雄花序内产卵,则有可能解决此季雌花期花序凋落现象。2.物候观察过程中发现薜荔传粉小蜂的新出飞模式(雄果未发育成熟,而小蜂发育成熟不携带花粉从榕果中自然出飞),然而这种模式下的小蜂自然出飞率仅为44.50±2.41%,其余未出飞小蜂均以蛹期状态存在于虫瘿内。薜荔传粉小蜂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可分为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时期。秋季薜荔传粉小蜂卵期约需2~3周,幼虫期15~18周,蛹期16~17周,成虫期仅1周左右。实验室条件下,雄果切分成4瓣,温度25℃,湿度90%,光照强度500~600lx的条件适合小蜂发育与出飞。高光强组雌蜂的出飞高峰期比低光强组提早2~3d。光照强度对雌蜂影响显着,而对雄蜂影响不显着,这可能是雌蜂复眼发达对光强更敏感,而雄蜂复眼退化的缘故。3.雌花期果型的大小对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无显着影响,薜荔大、小果型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均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榕果挥发物浓度影响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薜荔、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可能存在阈值反应,即榕果挥发物浓度未超过阈值时,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对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与挥发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一旦超过阈值,榕果挥发物对传粉蜂的吸引作用显着下降;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存在寄主专一性不对称现象,爱玉子传粉小蜂对薜荔雌(雄)雌花期榕果挥发物表现出显着的趋向行为,而薜荔传粉小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却有驱避行为。
杨升,郑翠芳,张燕,黄诗雯,陈友铃,吴文珊[3](2016)在《福州菩提树传粉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取福州地区90株菩提树为实验样本,对其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菩提树榕果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菩提树榕果内雌花有长、短花柱之分,柱头相互粘连靠合形成柱头平台,利于小蜂授粉和产卵,雄花迟熟.首次在福州地区观察到菩提树传粉小蜂Platyscapa quadraticeps(Mayr),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未发现非传粉小蜂.福州地区菩提树种子产出率为52.65%,高于同域分布的其他小果型雌雄同株榕树的种子产出率,这可能是无非传粉小蜂竞争雌花资源的缘故.传粉小蜂的性比为0.10±0.06,与其他雌雄同株的小果型榕树比较,其性比极度偏雌,可能是由于传粉小蜂建群时间短,蜂少果多,单果内繁殖母本数量少,局域配偶竞争强度高所致.
郑翠芳,陈晓倩,陈友铃,王爱芳,王钊,吴文珊[4](2015)在《福州笔管榕传粉生物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福州笔管榕传粉生物学特征,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和科学支持。【方法】以福州地区的30株笔管榕为样本,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1)笔管榕不同植株的年结果批次不同(每年每株05批次),以年结果 12批次为主,榕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有时同步,有时异步,无发育期交叠的现象。笔管榕榕果的发育具明显的季节性,在日照短、温度低的秋冬季(11月至翌年的2月),榕果发育周期(A期至E期)通常需要25个月;而在日照长、温度较高的春夏季(3—10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其发育周期仅需要12个月;2)每年单株笔管榕一般发生12次换叶。初春夏末是笔管榕落叶的高峰期,新叶在落叶后12周内萌发,老叶的脱落与新叶和果芽的萌发之间具关联性,叶通过光合作用为榕果萌发与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3)笔管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3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榕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保证了榕树的结实率,也避免因过多的传粉小蜂拥挤在榕果狭小空间内相互打斗而造成的小蜂死亡和产卵效率低下。进入榕果的传粉小蜂均有不同程度的伤残;4)雌花期榕果内雌花的花柄(含子房柄)越短,其花柱(含柱头)的长度越长,反之亦然,从而使雌花柱头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便于传粉小蜂的传粉与产卵,而雌花子房错落分布,使榕果有限空间得以充分利用。传粉小蜂产卵器的平均长度显着长于雌花花柱的平均长度(P<0.001),表明笔管榕传粉榕小蜂产卵器可达到绝大部分的雌花子房。【结论】笔管榕与其传粉小蜂之间形成互惠共生、高度统一的协同进化关系。
周青梅[5](2014)在《中国榕属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榕属(Ficus L.)植物数目众多,生活型多种多样,一些物种的形态特征不稳定,榕属植物与传粉小蜂之间存在的独特共生关系,都导致对榕属植物的分类鉴定存在很大困难,尤其是subsect. Frutescentiae中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分类问题。本课题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8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引物,通过荧光标记引物、定量扫描PCR产物片段长度,对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内12个物种(共144份样本)进行了SSR分析,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扩增,每对引物扩增出6-22个等位基因,共获得26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14.9个等位基因。SSR位点呈现较高的多态性(0.613<PIC<0.893);聚类结果显示该复合群内物种间的关系密切(0.83<SM<0.97)。在此基础上获得以下结论和推论:(1)平塘榕(F. tuphapensis)与楔叶榕(F. trivia)聚在一起,说明二者关系密切,可以确定平塘榕应该是subsect Frutescentiae (sect. Ficus)类群的成员而不属于sect. Eriosycea。(2)大明山榕(F.daimingshanensis)的所有样品嵌于异叶榕(F.heteromorpha)的一个分支中。推断大明山榕是异叶榕的一个变异类型,大明山榕的“种”级地位不能成立。(3)冠毛榕(F.gasparriniana)的聚类情况非常复杂,共聚类为4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与部分矮小天仙果(F.erecta)聚在一起,二者再与台湾榕(F. formosana)构成姐妹群;还有两个分支连同部分异叶榕聚在一起,最后一个分支与由沙坝榕(F. chapaensis)、异叶榕及大明山榕共同构成的分支构成姐妹群关系。考虑到与矮小天仙果、台湾榕及沙坝榕相关联,冠毛榕与琴叶榕(F. pandurata)也相联系。可见这些物种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基因渐渗或杂交现象。(4)石榕树(F. abelii)嵌于舶梨榕(F. pyriformis)所在分支中,形态解剖特征上的显着差异并未反映在SSR聚类树上,提示相关物种间可能存在近期发生的基因交流。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内这些物种间复杂的遗传关系,已经模糊了绝大部分物种间的界限,形态学上所划分的“种”,通常只是复杂网络关系中连续变异梯度中的某一个点,并不能代表一个真实的生物学种。然而,要想明确复合群内各生物学种之间的界限,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为榕属植物复合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更好的理解榕-榕小蜂之间互惠共生关系提供了分类学资料。
陈龙[6](2013)在《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形态特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隶属于桑科榕属聚果榕亚属,雌雄异株,仅分布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附近的石灰岩壁上,据调查野生植株仅有5株(1雄4雌),能进行正常的有性生殖过程,并能产生具活力的种子,传粉小蜂也能够维持自身的种群数量,但是在野外并没有发现幼苗,本文从形态学、生殖生物学、传粉生物学等方面对北碚榕的形态特点和传粉机制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其野生植株数量稀少的原因,为该物种的保护及种群个体数量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北碚榕雌雄植株在叶子形态和隐头花序的形态等方面差异显着。雄株叶近对生,纸质,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雄花序着生在无叶的老茎或主干上,直径3.90+0.44cm(SD),顶端凹陷。雌株叶硬纸质,倒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雌花序着生在无叶的老茎或有叶的嫩茎上,直径1.51±0.25cm(SD),顶端凸起。2、雄花序在生长周期上可分为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雌花序可分为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和花后期。在不同时期,雄花、瘿花和雌花的形态特征不一样,这与其传粉者的行为密切相关。雄花183.29±31.39(SD)朵,仅具两枚雄蕊,具花梗,花药2裂;花被片4,基部合生,呈倒卵形,黄色;基部有残留雌蕊的花柱;瘿花4323.37±118.69(SD)朵,有花梗或无花梗,花柱大约与子房等长,花柱顶生,柱头呈喇叭状,子房倒卵形,白色:花被片3—4片,基部联合,呈卵形或倒卵形,紧紧包裹子房,呈淡红色或粉色;雌花1541.45±191.68朵(SD),花被片4,倒卵状披针形,红色,有梗或无梗;柱头排列紧密呈棒状,白色;花柱被毛,花柱侧生;子房球形。3、雄花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一个两性花时期(雌花期一雄花期),持续时间长,其雌蕊在形态上类似于瘿花;即处在间花期时的雄花具有1—4枚雄蕊,基部有一枚雌蕊,其中雌蕊结构完整有柱头、花柱、子房,子房中有胚珠。当雄花序进入雄花期后,此时的雄花发育完全,雌蕊在雄花发育的过程中逐渐退化,最终只剩残留的柱头。两性花比例约为86.9%,其中两性花至少有1枚雄蕊。4、隐头花序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每年的8—-9月,雌花序的数量将达到高峰,为全年最高(数量4700左右),此时大部分花序(80.2%)处于雌花期,等待传粉小蜂进入,授粉成功的花序内部将会有果实的产生,形成果实的榕果会继续挂在枝条上,而没有授粉成功的榕果将会凋落。雄花序的数量在7—8月达到高峰(数量130左右),部分花序(45.2%)处于雄花期,此时,雄花发育成熟,传粉小蜂羽完成交配后爬出,寻找新的花序进行产卵,在寻找的过程中,部分传粉小蜂会进入到处于雌花期时的雌花序中,为北碚榕完成传粉。雄花序数量在高峰期后急剧下降。总体而言,北碚榕花序数量一年只存在一次高峰,时间在7—-9月,此时节也是传粉小蜂活动相对频繁的季节,在其他月份数量则较少。5、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北碚榕中只有一种榕小蜂,即传粉小蜂Ceratosolen sp.,睢蜂黑褐色有翅,雄蜂黄褐色无翅;传粉小蜂羽化成熟的季节在7—-8月,在传粉小蜂成熟的季节,重庆北碚的温度可达39—40℃,由于干旱导致很多榕果缺水凋落,发现内部有大量死亡的传粉小蜂。选取此时凋落的榕果,统计传粉小蜂数量,算出平均值,计算死亡量,结果显示:死亡率可达70%。6、雄花序内有瘿花4323.37±118.69(SD)朵,虫瘿数量为716.87±103.81个(SD),虫瘿形成率为16.58%4±14.75%(SD),变化范围在6.20%—31.20%。传粉小蜂的出蜂量为630.04±121.81(SD)只,雌蜂多雄蜂少,性别比例约为0.1168±0.0239(SD);另外,雌株内有雌花1541.45±191.68(SD)朵,果实数目为39523±103.77个(SD),结实率约为25.64%±54.13%(SD),变化范围2%—70%,这与传粉小蜂进入数量和所携带花粉数量呈正相关。通过观察发现,单果进蜂数量大约1—3只,进入雄花序的传粉小蜂数量平均比同一时间进入到雌花序中要多。7、北碚榕种子呈椭圆形,黄色,内部具有完整的胚,但在自然情况下没有观察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种皮太硬无法充分吸水,在室内对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直到35d后种子无任何变化,但是用酸蚀处理后,种子在第7d便可萌发,萌发率可达85%。8、比较在形态上相似的两种榕树——大果榕(F.auriculata.)和苹果榕(F.oligodon.),无论是花的数量还是长度上都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北碚榕有着独特的生存条件和分布区域,与大果榕和苹果榕在分布上并不存在重叠,但是北碚榕雄株的叶形与大果榕相似,雄株的榕果与大果榕和苹果榕相似,从这点而言,北碚榕与大果榕和苹果榕存在较近的着亲缘关系,今后可以在分子生物学上继续验证这三种榕树的亲缘关系。
牛丽华[7](2013)在《对叶榕榕果和四种榕小蜂的细菌多样性》文中提出昆虫作为陆地上最成功和最庞大的生物类群,对多种生态环境都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昆虫的这种适应性除了与自身的生理构造和机能相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微生物共生菌的帮助。昆虫宿主相关的微生物共生体参与宿主的多种生命过程,包括营养、免疫、生存适度、繁殖以及与昆虫宿主的共进化和共物种形成等。榕果-传粉榕小蜂共生体系是阐释昆虫和植物之间共生和协同进化的重要经典模型。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传粉榕小蜂和榕树之间几乎形成了严格的“一对一”模式。在研究两种大生物的共生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开始关注细菌或真菌,这类第三方参与者在互利共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知道Wolbachia在榕小蜂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和分布率外,我们对榕果-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中的其他微生物群体了解的还非常少。Janzen通过观察和论证榕果环境的特殊性,推测认为榕果果腔应当是无菌环境。Miller采用培养法从无花果中培养到真菌和细菌各一株。近期,Martinsin采用非培养的方法从六种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中检测到大量真菌。我们推测榕树榕小蜂系统中应当还有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的存在,这些细菌微生物在榕树榕小蜂的共生过程中可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环境选择假说和元基因组理论,在特殊的果内环境选择压力下,榕果榕小蜂相关微生物群体组成或者基因进化等应当先于榕小蜂发生变化,以帮助榕小蜂适应榕果的选择压力。这为验证微生物的环境选择假说和元基因组进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研究中,我们以16S rDNA克隆文库和传粉榕小蜂基因组为数据基础,调查了对叶榕榕果子房和四种榕小蜂相关细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对此,我们希望可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榕果环境是否为前人所认为的无细菌环境?2)本系统的细菌群体和开放或者半开放环境中的是否不同?3)榕小蜂相关的细菌群体来源于榕果、亲代小蜂还是其它渠道?4)同一微环境中密切联系的四种榕小蜂是否具有相似的细菌群体?5)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类似Wolbachia的垂直传播的共生细菌存在?通过对对叶榕四种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 Philotypesis pilosa, P. sp. andApocrypta bakeri)相关细菌微生物的13个16S rDNA克隆文库的研究发现:1)对叶榕榕小蜂相关的细菌微生物具有多样性;2)在高级分类水平上,榕小蜂和果外环境中的昆虫具有类似的多样性;在低级分类水平上,榕小蜂表现出特有的细菌群体结构;3)不同种类的榕树及其榕小蜂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菌群体多样性。由于榕小蜂种类或者生活习性的不同,存在于同一微型果腔内的四种榕小蜂表现出不同的细菌微生物结构特征:1)不同种类榕小蜂相关细菌群体表现为种内差异小和种间差异大;2)四种榕小蜂的相关细菌多样性可以分为三种完全不同的组成,即C. solmsi组、P. pilosa组、A. bakeri和P. sp.组;3)传粉榕小蜂C. solmsi的细菌多样性具有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的特征,以Enterobacteriaceae科为最主要的优势菌群;4)同科不同属的非传粉榕小蜂A. bakeri和P. sp.具有相同的拟寄生寄主,菌群组成结构几乎完全一致,以Tepidimonas属为优势菌群;5)P. pilosa的菌群组成既有别于同科同属的P. sp.也不同于幼虫前期拟寄居的C. solmsi,体现了其潜在的杂食性特征;6)四种榕小蜂的菌群分布格局超越了榕小蜂亲缘关系的范围,表现出和榕小蜂的生态位或食性的完美对应。本研究首次采用磁珠细胞破碎和化学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对叶榕AB期榕果子房的细菌DNA模板;然后通过设计榕果子房相关细菌微生物的部分16S rDNA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PCR过程中成功排除了叶绿体DNA的干扰,构建了4个C. solmsi产卵前后的16S rDNA克隆文库。通过对AB期对叶榕榕果子房的细菌微生物研究发现:1)密闭果腔中的AB期子房具有细菌多样性,打破了子房“无细菌”的假说;2)传粉榕小蜂C. solmsi产卵前后,总体上子房细菌结构相对稳定,存在部分菌群的微小变化;3)榕果子房具有独特的细菌群体组成,以Delftia属和Acinetobacter属等为主要优势菌群。C. solmsi在子房中产卵后,子房中Acinetobacter属出现Accs支系,通过分析我们推测其是经过C. solmsi产卵发生垂直传播。1)产卵前,Accs在子房中未被检测到,但产卵后,Accs在子房中的丰度约为12%,是Acfh的34倍;2)Accs在所有的C. solmsi克隆文库中都稳定存在,丰度和胞内共生菌Wolbachia相近,约2.2%;3)Accs在NCBI序列的最高相似度仅为97%,在系统树上聚为单独一个支系;4)Accs支系和Acfh支系的序列在18个位点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C. solmsi基因组数据类似于一个hologenome,包含了大量的微生物信息。通过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序列数据统计分析发现:1)未组装基因组中微生物多样性的规模极大的超过克隆文库的多样性,可以更加全面的反应相关微生物的组成信息;2)完成组装的基因组中的微生物信息具有偏好性,主要基本上只包含高丰度菌群的序列信息,与克隆文库的研究发现相似;3)基因组中存在部分特殊真菌和病毒如Candida属和茧蜂病毒等。密闭果腔内榕小蜂相关的细菌微生物组成结构与榕小蜂的生态位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的相关性,尤其是holobiont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另外,本研究中所发现的多种特殊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也为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榕小蜂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开辟了新的契机。
熊申展[8](2013)在《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桑科榕属是分布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最大的木本属。但由于榕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种内特征变化幅度较大,形态特征也会因为生境的变化而差异很大,现有的榕属资料对其物种特征记载不全面,特别是缺少榕果和叶片的解剖学特征,现有的资料无法满足榕属植物相关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选取了榕属内分布在中国的雌雄同株类群的植物,包括榕亚属(subg. Urostigma)、白肉榕亚属(subg.Pharmacosycea)以及聚果榕亚属(subg. Sycomorus)的聚果榕亚组(subsect. Sycomorus)中的所有种类,共计国产榕树27种、引种栽培4种,对其开展了详细的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本研究仔细考证了该类群的馆藏标本,实地考察了野生资源,采集了各花期的榕果、新鲜叶片和腊叶标本,进行了详细地解剖观察,记录了有关种类的分布、生态习性、特征变异范围等,获得每个种的全面详细的信息,筛选出具有稳定性的分类学特征作为分类依据,编写了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的分种检索表,并针对物种重要特征绘制了28幅图版。同时本研究还对现存榕属资料内存在的错误和疏漏的地方进行了纠正和补充,并且对一些易混淆类群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榕属植物的分类修订提供了新素材和新资料。
吴文珊,张彦杰,陈友铃,严菊媛,郑翠芳[9](2013)在《福州细叶榕传粉生物学》文中研究表明在福州地区选取85株细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细叶榕榕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细叶榕雌花有长花柱、短花柱之分,柱头较长且弯曲,每个柱头独立,没有形成有利于小蜂传粉和产卵的联合柱头平台,雄花迟熟。细叶榕常年挂果,每年的4—8月为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4次。细叶榕榕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在较为干冷的10月至翌年3月,细叶榕榕果发育较慢,一个发育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在较为湿热的4—9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一个发育周期仅需1~2个月。榕果的发育呈现株间、株内异步,花序发育周期交叠的现象频繁发生。细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2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榕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保证了传粉小蜂在榕果狭小空间内的有效传粉,也保证了榕树自身的正常结实,是榕-蜂协同进化的结果。福州细叶榕榕果内有1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6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verticillata是细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在榕小蜂群落结构中占绝对优势。细叶榕种子产出率明显较低,仅为13.64%,可能是其柱头未形成联合柱头平台,以及非传粉小蜂种类和数量较多的缘故。细叶榕可能通过增加年花期数(结果批次)来增加种子的产出,以确保自身的繁衍。本研究结果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吴文珊,陈友铃,叶海燕,刘亮[10](2012)在《福州大叶榕的传粉生物学》文中研究指明在福州地区选取了10株大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大叶榕花序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花序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大叶榕常年挂果,在每年的1—2月和6—7月有2个明显的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3次。大叶榕花序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异:冬季和春季(12月—翌年5月)发育较慢,最长的持续近130天;夏秋季(6—11月)发育较快,间花期明显缩短,从雌前期到花后期仅需约80天。大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花序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大幅提高了小蜂的传粉效率,也保证了花序果的高结实率。大叶榕花序果内有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冠缝榕小蜂是大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其传粉方式为主动传粉。首次发现姬小蜂寄生于榕果的现象。大叶榕花序果中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榕果种子结实率高;夏秋季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小蜂和Sycophila sp.小蜂是优势种,此期榕果结实率极低,对大叶榕的繁殖利益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粗叶榕(Ficushirta)繁殖系统的特征及其共生的榕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粗叶榕(Ficushirta)繁殖系统的特征及其共生的榕小蜂(论文提纲范文)
(1)榕小蜂的繁殖策略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榕-蜂共生体系的维持 |
2 榕小蜂的繁殖策略 |
2.1 繁殖性雌蜂数量 |
2.2 产卵顺序 |
2.3 产卵方式 |
2.4 交配情况 |
3 结束语 |
(2)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薜荔和爱玉子之间的亲缘关系 |
1.1 形态学差异 |
1.2 分布区域比较 |
1.3 遗传结构差异 |
1.4 生化特性差异 |
1.5 繁殖特征比较 |
2 薜荔和爱玉子的传粉小蜂之间的亲缘关系 |
2.1 形态学差异 |
2.2 遗传分化差异 |
3 薜荔与爱玉子及其传粉小蜂可能的演化路径 |
4 榕小蜂行为反应测定研究进展 |
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6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薜荔与爱玉子繁殖物候比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序发育分期 |
2.2 爱玉子繁殖物候特征 |
2.3 薜荔繁殖物候特征 |
2.4 薜荔与爱玉子繁殖物候比较 |
3 讨论 |
3.1 三地薜荔繁殖物候差异成因 |
3.2 栽培爱玉子落果原因的分析 |
第二章 间花期薜荔雄果传粉小蜂出飞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薜荔传粉小蜂出飞新模式的发现 |
2.2 薜荔传粉小蜂发育过程 |
2.3 不同切分瓣数对传粉小蜂出飞的影响 |
2.4 光照条件对薜荔小蜂出飞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同果薜荔传粉蜂发育差异的原因 |
3.2 薜荔传粉小蜂新出飞模式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薜荔传粉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2 薜荔传粉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3 爱玉子传粉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4 爱玉子传粉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3 讨论 |
3.1 薜荔与爱玉子虫媒交叉授粉的可能性 |
3.2 薜荔雌花期果型变化与挥发物释放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福州菩提树传粉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材料 |
1. 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 1 菩提树榕果发育特征 |
2. 2 榕果种子产生率和虫瘿产出率的相关性 |
2. 3 传粉小蜂形态结构特征 |
2.4菩提树榕果中传粉榕小蜂的性比 |
3 讨论 |
3. 1 雌花期雌花分化现象 |
3. 2 传粉榕小蜂的性比特征 |
3. 3 榕果结实率与非传粉小蜂的相关性 |
(4)福州笔管榕传粉生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笔管榕榕果发育特征 |
2.2 榕果发育的年动态变化 |
2.3 叶的萌发、脱落与榕果发育的相关性 |
2.4 雌花期榕果进蜂数量及小蜂的伤残程度 |
2.5 雌花花柱长度与产卵器长度之间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福州笔管榕榕果发育的物候特征 |
3.2 雌花花柱长度与产卵器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
3.3 造成传粉小蜂肢体伤残的原因 |
(5)中国榕属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榕属植物研究综述 |
1.1 榕属植物简介 |
1.2 榕属经典分类研究概况 |
1.3 榕属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
1.4 榕属植物研究遇到的困难 |
2 SSR分子标记研究综述 |
2.1 DNA分子标记简介 |
2.2 SSR分子标记简介 |
2.2.1 SSR分子标记的概念 |
2.2.2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
3 中国榕属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植物DNA提取与检测 |
3.2.1 实验器材 |
3.2.2 实验试剂 |
3.2.3 DNA的提取 |
3.2.4 DNA的检测 |
3.3 引物的筛选 |
3.3.1 SSR扩增 |
3.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3.3 银染 |
3.3.4 引物筛选结果 |
3.4 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扩增 |
3.4.1 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扩增方法 |
3.4.2 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扩增结果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5.1 数据提取原则 |
3.5.2 数据可靠性分析 |
3.5.3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3.5.4 聚类分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聚类结果 |
3.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样本采集信息 |
附录Ⅱ 本课题使用的引物信息 |
附录Ⅲ SSR分子标记统计数据 |
附录Ⅳ 图版(图9~22) |
附录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形态特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榕属植物隐头花序特异性及传粉小蜂的特征 |
1.1.1 榕属植物隐头花序的生长周期 |
1.1.2 传粉榕小蜂的特征 |
1.2 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的研究意义 |
1.3 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的生物学特性 |
1.3.2 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稳定机制 |
1.3.3 榕—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协同进化 |
1.3.4 榕属植物繁育系统的发育 |
1.4 榕属植物资源利用价值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创新之处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北碚榕植株形态学观察 |
3.2.2 北碚榕隐头花序生长周期的观察 |
3.2.3 北碚榕小花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研究 |
3.2.4 北碚榕传粉小蜂的形态特征、传粉行为、交配行为的研究 |
3.2.5 北碚榕物候性研究 |
3.2.6 北碚榕两性花的研究 |
3.2.7 种子萌发的研究 |
3.2.8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 |
4.1.1 雌雄植株之间的差异 |
4.1.2 雌雄隐头花序各个时期的发育特点 |
4.1.3 雌花、瘿花、雄花的形态学特征 |
4.1.4 两性花的形态特征 |
4.1.5 北碚榕植株物候学特征 |
4.1.6 北碚榕传粉小蜂的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和传粉行为的观察以及与物候之间的关系 |
4.1.7 传粉小蜂的出蜂量,虫瘿形成率和结实率 |
4.1.8 种子萌发结果 |
4.2 结果讨论及分析 |
4.2.1 雌雄植株之间差异性 |
4.2.2 北碚榕雌花、瘿花、雄花的形态特征比较 |
4.2.3 北碚榕与其近缘种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
4.2.4 雄花序中出现两性花的意义 |
4.2.5 北碚榕—传粉小蜂的共生体系 |
4.2.6 北碚榕野生植株数量稀少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 |
附图 |
(7)对叶榕榕果和四种榕小蜂的细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昆虫相关微生物研究概述 |
1.1.1 胞内共生菌 |
1.1.2 胞外共生菌 |
1.2 植物相关微生物研究概述 |
1.2.1 植物与共生菌的关系 |
1.2.2 微生物在植物的空间分布 |
1.3 Holobiont 进化理论 |
1.3.1 Holobiont 理论的要点 |
1.3.2 Holobiont 的组成 |
1.3.3 Holobiont 稳定遗传 |
1.3.4 Holobiont 的生存适度 |
1.3.5 Holobiont 的遗传变异 |
1.3.6 Holobiont 总结 |
1.4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 |
1.4.1 传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2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1.4.3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5 榕树-榕小蜂系统概述 |
1.5.1 榕树和榕小蜂生物学 |
1.5.2 榕果与榕小蜂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 |
1.5.3 对叶榕及其榕小蜂系统 |
1.6 立题依据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总 DNA 提取 |
2.4.2 构建克隆文库 |
2.4.3 克隆文库序列分析 |
2.4.4 榕小蜂基因组中微生物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榕小蜂相关细菌微生物的多样性 |
3.1.1 Ceratosolen solmsi 细菌多样性 |
3.1.2 Apocrypta bakeri 细菌多样性 |
3.1.3 Philotrypes pilosa 细菌多样性 |
3.1.4 Philotrypes sp.细菌多样性 |
3.1.5 传粉榕小蜂 vs.非传粉榕小蜂 |
3.1.6 Philotrypes. pilosa vs. Philotrypes. sp |
3.1.7 Philotrypes.sp. vs. Apocrypta bakeri |
3.1.8 造瘿者 vs.拟寄生者 |
3.1.9 Ceratosolen solmsi vs. Philotrypes. pilosa |
3.1.10 Ceratosolen solmsi 的雌虫 vs.雄虫 |
3.1.11 Wolbachia 的感染与滴度 |
3.1.12 四种榕小蜂相关细菌多样性关系 |
3.2 榕果细菌多样性 |
3.2.1 B 期未产卵子房的细菌多样性 |
3.2.2 B 期产卵子房的细菌多样性 |
3.2.3 产卵前后子房的细菌微生物变化 |
3.3 榕小蜂和榕果细菌多样性关系 |
3.4 Acinetobacter 属 |
3.5 未组装基因组中相关微生物多样性 |
3.6 组装基因组中相关微生物多样性 |
4 讨论 |
4.1 对叶榕榕小蜂和榕果子房细菌群体具有多样性 |
4.2 四种榕小蜂的菌群展示不同的结构模式 |
4.3 对叶榕榕果子房具有特殊的细菌群体组成 |
4.4 Ceratosolen solmsi 对对叶榕榕果子房的菌群组成造成影响 |
4.5 对叶榕榕小蜂的细菌群体来源复杂 |
4.6 Ceratosolen solmsi 的元基因组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榕属植物概况 |
1.2 榕属雌雄同株类群概况 |
1.2.1 榕属雌雄同株类群经典分类研究 |
1.2.2 榕属雌雄同株类群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二章 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的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方法 |
2.1.2 宏观形态的观察方法 |
2.1.3 叶横切面的切片方法 |
2.1.4 榕果的解剖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分种检索表 |
2.2.2 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物种描述 |
2.3 讨论 |
2.3.1 关于榕属雌雄同株类群形态解剖学特征的稳定性及分类学意义 |
2.3.2 易混淆类群的分类问题讨论 |
2.4 小结 |
图版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物种彩图 |
附录Ⅱ 标本采集信息 |
附录Ⅲ 野外采集记录表 |
附录Ⅳ 室内解剖观察记录表 |
附录Ⅴ 叶片切片实验记录表 |
附录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福州细叶榕传粉生物学(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试验结果 |
2.1榕果发育特征与分期 |
2.2榕果发育的年动态变化 |
2.3雌花期单果内自然进蜂量的统计 |
2.4细叶榕榕果内小蜂的种类 |
3讨论 |
3.1榕果发育周期交叠频繁现象成因分析 |
3.2雌花花柱与传粉小蜂产卵器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
3.3雌花期榕果的最适进蜂量 |
(10)福州大叶榕的传粉生物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序果发育特征与分期 |
2.2 花序果发育的年动态变化 |
2.3 雌花期传粉小蜂单果进蜂数量及其伤残程度 |
2.4 大叶榕花序果内小蜂的种类 |
2.5 大叶榕自然单果生产的种子、虫瘿数量及分层 |
3 讨论 |
3.1 雌花具多型现象 |
3.2 夏秋季雄花期榕果内雌花数骤减的原因 |
3.3 雌花期单果单只进蜂的生物学意义 |
3.4 姬小蜂在榕果中的寄生现象 |
四、粗叶榕(Ficushirta)繁殖系统的特征及其共生的榕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 [1]榕小蜂的繁殖策略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陈小贞.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7)
- [2]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D]. 杨升.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3]福州菩提树传粉生物学研究[J]. 杨升,郑翠芳,张燕,黄诗雯,陈友铃,吴文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4]福州笔管榕传粉生物学特征[J]. 郑翠芳,陈晓倩,陈友铃,王爱芳,王钊,吴文珊. 林业科学, 2015(05)
- [5]中国榕属冠毛榕—异叶榕复合群的SSR研究[D]. 周青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6]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形态特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D]. 陈龙. 西南大学, 2013(12)
- [7]对叶榕榕果和四种榕小蜂的细菌多样性[D]. 牛丽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中国榕属雌雄同株类群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D]. 熊申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9]福州细叶榕传粉生物学[J]. 吴文珊,张彦杰,陈友铃,严菊媛,郑翠芳. 林业科学, 2013(01)
- [10]福州大叶榕的传粉生物学[J]. 吴文珊,陈友铃,叶海燕,刘亮. 林业科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