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月24日农业部:肉禽蛋批发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付莲莲[1](2014)在《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及动态演变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价格是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体物价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正常的重要保障。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和成因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前提。认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厘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明确因素的动态演变机制、了解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动态效应,对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本文用Census-X12和HP滤波方法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然后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率的ARCH族模型,研究整体农产品价格和不同品种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聚集性、风险性和非对称性。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出现了四个周期,经历了相对平稳、小幅度波动、急剧波动的显着变化。食品零售价格和大米价格具有显着的波动集聚性,而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不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食品市场存在高风险高回报和非对称性,大米市场既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也不存在“杠杆效应”。构建ARCH族模型时,在假设残差服从GED分布时估计出来的AIC、SC值比服从正态分布和t分布时的值要小。第二,本文以均衡价格理论和系统结构理论为基础,从结构的角度探讨国内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成因。基于文献研读法和专家咨询法,论文首次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解释结构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最终的可达矩阵,厘清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6层,包括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深层次影响因素。农产品供求关系、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是表层因素,农业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技术进步、农产品生产周期、耕地面积、人口、城乡居民收入、生物质能源、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中间层因素,它们通过影响农产品供求和通货膨胀间接影响着农产品价格。国家农业政策、国际石油价格和自然灾害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国际石油价格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影响着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生物质能源拉动了农产品的需求,双重途径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第三,文章应用逐步回归法从众多因素中识别出国际石油价格等显着因素,首次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研究发现,在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中,通货膨胀的影响排第一位,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直接作用最大(0.704),决策系数为0.909;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位居第二,直接通径系数为0.211,决策系数为0.372,通过通货膨胀对价格的间接影响较大(0.69);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贡献排第三(0.121),决策系数为0.214,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间接传导到国内农产品市场;位于第四的是农业生产成本,直接通径系数为0.0847,决策系数为0.161;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排第五,直接影响较小,但其间接影响很大;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小,需求因素不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第四,从动态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首先利用NWOLS模型识别出国际石油价格、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有效汇率这4个显着因素;然后对固定参数模型进行CUSUM稳定性检验,发现系数具有时变性,因此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结果表明,4个变量关于农产品价格的弹性系数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有较大的波动。农业生产成本的弹性系数在0.00010.884之间变动,均值为0.427;货币供应量的弹性系数在0.0090.104之间变动,均值为0.073;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在-1.6090.853之间变动,均值为-0.661;国际石油价格的弹性系数在-0.0140.036之间变动,均值为0.013。2008年6月前国际石油价格弹性系数的均值为0.0034,之后的均值为0.0282,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属于新型影响因素。故本章接下来运用多变量GARCH模型论证了国际石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效应,发现两个市场不仅存在均值传导,而且存在波动传导。国际石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最大,第10期的贡献率稳定在6.6%,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第10期的贡献率为2.34%,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的波动均呈现出非对称性,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不显着,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条件协方差的非对称项均不显着。第五,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为框架,从机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19852011年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在-0.0690.245之间变动,均值为0.111。农产品价格每增加1%,会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加0.111%,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个别的年份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国家的农业政策的影响,价格的收入弹性为负;此外,从结构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农产品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农民收入主要还是受到自身前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有正向时滞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一直在上升,最后稳定在16.8%。最后,论文归纳了主要研究结果,并指出价格传导过程中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问题、对国家农业政策评价和分地域分类别研究价格波动成因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
杨树果[2](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何玉影[3](2011)在《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以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为研究课题,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食品供应链物流研究成果经验,同时采用实地调研法,对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进行案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我国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主要表现在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量大;“农超对接”模式迅速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论文从政府、产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2)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的选择与优化论文将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归纳为核心企业主导模式、第三方物流整合模式、食品物流集成模式和冷链物流运行模式四种运行类型,并对模式进行了相应的优化。(3)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建立部分问题建议与对策研究1)构建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以系统论为依据,从主体、客体、设备和信息四大角度研究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内容。最后从战略、战术和操作三个层次来实现食品供应链物流的协同过程。2)构建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的对策建议从内源动力、外源动力和核心动力三方面来构筑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并建立了食品物流运行动力机制概念和数学模型。3)构建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连锁对接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将对接体系中的博弈分析框架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表述为一个三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经求解运算,证明企业间合作获得收益大于非合作状态获得的收益。还进行了三者对接要素的识别,找出对接路径。4)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及模式的案例研究论文最后对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并针对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现状提出了农产品物流运行主体信息协同机制、动力机制和对接机制。
李建中[4](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说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杨蕾[5](2007)在《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制度,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当前新型流通组织的冲击下,其核心地位有所动摇。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否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现代化建设应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等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基于此,本文选取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研究,分析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寻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农产品的高效流通。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选题的背景,明确选题意义,评述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的进展,阐述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在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的前提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功能及主要理论依据进行概要的论述,并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细致地描述。第三部分以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轨迹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总结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阐述动力机制及制约机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归纳出推动和牵引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八大动力因素,并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制约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对其制约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找出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第五部分针对前几章的分析,提出五项促进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构建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系统,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完善批发市场的组织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探索企业化的组织形式;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指导宏观调控作用。第六部分总结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程言清[6](2005)在《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文中认为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一个不以时间变换和空间转移而改变的永恒性问题。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分工,决定了农村为城市提供食品的必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食品需求对整个社会食品供给的意义不断增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显着改善,蔬菜、肉类、家禽、蛋类、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副食品在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副食品在城市食品供给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副食品供给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政策措施加以实现。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个人效用最大化中的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本文运用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范式:“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对不同的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产生的绩效进行分析。我国城市副食品供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分别利用了计划供给制度、“双轨制”供给制度、“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食品安全制度。这些制度对资源使用权和交换权、副食品交易类型,政府管制方法、市场竞争等产生不同影响,形成不同的副食品供给绩效。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制约了副食品供给量增加,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不足。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政府否定了市场调节作用,制定了向城市居民倾斜的食品分配政策,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独立的生产决策权,农产品统购制度否定了农民的自由交易权、剩余索取权,缺乏经济利益刺激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农业集体劳动非常高的监督成本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生产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人均副食品占有量增加缓慢。户籍制度虽然把农民关在城市大门之外,但副食品供给量的不足使政府一直对市民副食品执行计划供应,市民没有消费选择权。城市副食品供给“双轨制”制度促进了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水平提高,但政府财政负担迅速加重。“双轨制”制度作为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形式,其实施降低了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适应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双轨制”制度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之前,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政府多次提高副食品收购价格;按照“双轨制”制度规则,农民完成政府的统购派购任务后可以把剩余的副食品拿到集贸市场上自由出售。获得部分自主经营权的农民,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冲动下爆发出发展副食品生价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副食品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继续享有计划供给制度下低价购买副食品的权利,同时又增加了在农贸市场上购买副食品的自由选择权,既得利益得以维护,支持制度变迁。“双轨制”制度下,从稳定社会秩序愿望出发,政府对副食品供给的原则是“提高收购价、稳定销售价”,由此拉大了购销倒挂差价,政府财政负担日趋加重。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增加了城市副食品供给,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经济绩效不理想。“菜篮子”工程是在副食品购销价格全部放开后,市场自发调节产生价格波动,出于政府形象考虑,顺应城市居民呼声,政府直接干预副食品生产,试图通过增加副食品供给量平抑副食品价格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副食品生产应该服从比较优势原理,资源配置体现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城市副食品供求平枷应是在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实现。市长负责制下的“菜篮子”工程,通过财政补贴,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扶持国营副食品商店、限制副食品价格,增加了副食品供给,压制住了市场价格。但“菜篮子”工程是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基于个别城中形成的副食品供求平衡只能是弱平衡,增加了交易成本,浪费了资源。 副食品安全制度促进了副食品质量提高,但没有彻底扭转副食品不安全局面。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在食品供给数量基本满足后食品供给出现的新问题,反映了消费者对一食品消费的营养、安全、健康的新要求。副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目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核J亡问题,政府现在出台的副食品管理政策基本是围绕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动用了农业、卜生、质检、工商、环保、经贸、水利、计划、财政等许多部门,颁布了《无公害农产l钵管理办法》,开展了放心食品工程,启动了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检测力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提高了食品的整体质量。但对于副食品尤其是未加工的、天然副食品还缺乏有效的制度解决不安全问题。因为引起劣质副食品流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责任难追溯、信用不发达等问题没有得到治理,市场竞争不公平,优质副食品的市场空间被挤占。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迈进,饮食结构得到改善优化,城市居民对不同副食品消费?
程支中[7](2003)在《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为了自身发展,在充分获取信息和仔细分析基础上,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决定是采取竞争还是合作,可以说,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双方或多方多重博弈的结果,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不例外。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产生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化经营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而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特别在中西部地区,其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畜牧业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其优势越发明显,而畜牧产业化经营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它解决了诸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弱小地位等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产业化经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在对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研究得多,而专门研究畜牧部门产业化经营相对较少,某些方面还处于空白,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近年来,开始涉及到产业化经营的风险、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研究上,而对于产业化经营与市场、产品、营销的关系研究得较少,至今还未专门研究。作者力求向纵深和系统两方面来论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研究视角从宏观到中观、微观方向深化。本文根据世界各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我国在各地运行的实践,对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实践、经营效果及风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其主要内容为:一、界定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概念的准确界定是分析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畜牧产业化经营是畜牧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使畜牧业诸环节即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产业化各经营主体是否结成利益共同体是衡量某种经营是否实现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与产业化经营相对立的另一种形式是<WP=4>生产、流通的完全分离。二、阐述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从不同层面,分别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社会分工合作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利润平均化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理解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要树立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观念,尊重农民意愿,以加快实施中国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三、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微观基础及其组织创新。微观基础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石。畜牧产业化微观基础类型较多,有专业化生产的畜禽养殖大户、家庭牧场、畜牧场、股份合作制畜牧企业(公司)、畜牧企业集团、畜牧专业协会、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专业市场等,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也有差异,适应范围和未来趋势也不尽相同,它们都有望结合,形成不同的模式。四、论述主导产业。作者运用比较经济理论、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从发展主导产业的商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畜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对主导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加强对主导产业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来培育主导产业。五、论述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和难点都在龙头企业上。作者认为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两方面来评判龙头企业的标准,且在不同地区、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其标准应有差异。本文还论述了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及扩张对策。六、界定政府在畜牧产业化经营中的职能。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无效率以及市场机制的调节易引起经济波动等缺陷,需要政府的调控,尤其在产业化经营初期。地方政府应在基础建设、龙头企业扩张、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培育民间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央政府应在市场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畜牧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作用。政府行为对产业化经营的干预程度应与其发展程度成反比,从经济学意义讲,客观上应存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要建立一个适度和<WP=5>合理的政府,即政府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这种干预就是适度和合理的,反之亦然。七、论述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关系。社会化的生产经营需要社会化的服务,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弱质产业的我国畜牧业来说,尤其如此。从生产经营对服务环节的要求、行业服务组织的总体功能、服务主体与产业的关系以及从减少交易成本的途径看畜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先有专业化,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化,然后又从社会化走向一体化,这是顺向发展,服务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也是从区域性服务到专业化服务,从单项服务到综合服务,从一家一户的分散型服务到基地型规范化服务,从松散型服务走向一体化服务,也具顺向发展的特点,而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一般是先发展加工企业,以此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服务基本上是综合性、规范化、一体化的服务,这两?
二、12月24日农业部:肉禽蛋批发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月24日农业部:肉禽蛋批发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及动态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 |
1.3.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
1.3.3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
1.3.4 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价格 |
2.1.3 农产品价格的构成 |
2.1.4 农产品价格弹性 |
2.1.5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
2.1.6 系统、结构和层次 |
2.1.7 系统结构模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经济波动理论 |
2.2.2 价值规律理论 |
2.2.3 均衡价格理论 |
2.2.4 货币主义的价格理论 |
2.2.5 价格传导理论 |
2.2.6 系统结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21 世纪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特征 |
3.1.1 季节调整方法和周期识别方法 |
3.1.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识别结果 |
3.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聚集性 |
3.2.1 (G)ARCH 模型 |
3.2.2 数据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G)ARCH 建模及分析 |
3.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性 |
3.3.1 带均值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
3.3.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 GARCH-M 建模及分析 |
3.4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 |
3.4.1 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和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
3.4.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 TARCH 和 EGARCH 建模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4.1 解释结构模型(ISM) |
4.1.1 有向连通图 |
4.1.2 矩阵布尔运算法则 |
4.1.3 邻接矩阵 |
4.1.4 可达矩阵 |
4.1.5 结构(骨架)矩阵 |
4.1.6 ISM 方法小结 |
4.2 基于 ISM 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分析 |
4.2.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识别 |
4.2.2 构建邻接矩阵 |
4.2.3 生成可达矩阵 |
4.2.4 分解结构矩阵模型 |
4.2.5 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 |
4.2.6 ISM 模型结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5.1 通径分析方法 |
5.2 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分析 |
5.2.1 指标选取和说明 |
5.2.2 农产品价格波动显着因素的识别 |
5.3 农产品价格波动显着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5.3.1 通径分析模型检验 |
5.3.2 相关分析 |
5.3.3 直接通径系数 |
5.3.4 间接通径系数 |
5.4 影响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通径分析 |
5.4.1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2 国际石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3 农业生产成本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5 货币供应量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
5.4.7 通径分析的决策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变分析 |
6.1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变分析 |
6.1.1 状态空间模型及估计方法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6.1.3 平稳性检验和固定参数模型 |
6.1.4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6.1.5 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协整检验 |
6.1.6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2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效应研究 |
6.2.1 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2 均值方程 VAR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2.3 波动方程 DVEC(1,1)模型结果及分析 |
6.2.4 波动方程 DVEC(1,1)—TARCH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时变效应 |
7.1 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时变效应 |
7.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框架 |
7.1.2 农产品价格对收入的时变效应 |
7.1.3 时变效应分析 |
7.2 农产品价格、城镇居民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 |
7.2.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7.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7.2.3 平稳性检验 |
7.2.4 VAR 模型建立 |
7.2.5 VAR 模型稳定性检验 |
7.2.6 脉冲响应分析 |
7.2.7 方差分解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1 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建议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
3.3 大豆生产布局 |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
3.6 大豆种植制度 |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
4.2 大豆流通体制 |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
4.6 大豆交易方式 |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
6.2 大豆总体消费 |
6.3 消费结构 |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食品物流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食品及食品物流 |
2.1.2 冷链物流、集成化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
2.2 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基本理论 |
2.2.1 供应链物流管理 |
2.2.2 食品供应链管理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供应链协同 |
2.3.2 物流协同 |
3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 |
3.1.1 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量大 |
3.1.2 “农超对接”模式迅速发展 |
3.1.3 食品冷链物流日益完善 |
3.2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中的问题 |
3.2.1 食品供应链物流基础薄弱 |
3.2.2 食品供应链物流水平低 |
3.2.3 食品加工企业、物流中心与生产基地对接整合性差 |
3.3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基于政府角度原因分析 |
3.3.2 基于产业角度原因分析 |
3.3.3 基于消费者的角度原因分析 |
4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选择与优化 |
4.1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农业影响因素 |
4.1.2 经济影响因素 |
4.1.3 消费影响因素 |
4.2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选择 |
4.2.1 核心企业主导模式 |
4.2.2 第三方物流整合模式 |
4.2.3 食品物流集成模式 |
4.2.4 冷链物流运行模式 |
4.3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4.3.1 第三方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4.3.2 集成化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4.3.3 冷链物流运行模式优化 |
5 构建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机制 |
5.1.1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目标 |
5.1.2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内容 |
5.1.3 食品供应链物流协同的过程 |
5.2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 |
5.2.1 外源动力 |
5.2.2 内源动力 |
5.2.3 核心动力 |
5.2.4 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动力机制模型 |
5.3 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连锁对接机制 |
5.3.1 对接模式 |
5.3.2 三方对接体系博弈模型及分析 |
5.3.3 对接要素体系和对接路径 |
6 案例研究 |
6.1 案例背景 |
6.2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选择发展 |
6.2.1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物流园区为主导的模式选择: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区 |
6.2.2 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寿光蔬菜交易市场运行模式选择:中国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 |
6.3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建立 |
6.3.1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主体信息协同机制 |
6.3.2 寿光农产品物流运行动力机制 |
6.3.3 生产基地、物流中心与零售连锁对接机制 |
7 主要研究成果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5)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 |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界定 |
2.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及功能 |
2.3 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2.4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实践探索 |
3 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3.1 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特点 |
3.2 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
4 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4.1 动力因素分析 |
4.2 制约因素分析 |
5 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构建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系统,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
5.2 完善批发市场的组织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5.3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探索企业化的组织形式 |
5.4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
5.5 增强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指导及宏观调控作用 |
6 结束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6)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城市食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
1.1.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
1.1.3 制度是影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关键因素 |
1.1.4 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现状 |
1.1.5 对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进行研究的起因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结构安排和论文内容 |
1.5 本文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制度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
2.1 制度研究的范式 |
2.1.1 新古典经济模型 |
2.1.2 SSP范式 |
2.2 制度、经济体制、政策 |
2.2.1 制度 |
2.2.2 经济体制 |
2.2.3 政策 |
2.2.4 小结 |
2.3 城市副食品供给 |
2.3.1 城市副食品有效供给 |
2.3.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
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分析 |
3.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内容 |
3.1.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时代背景 |
3.1.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实现方式 |
3.1.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特点 |
3.1.4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基本内容 |
3.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
3.2.1 户籍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2 农产品统购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3 农产品统销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4 人民公社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4 政府管制下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分析 |
4.1 对副食品供给进行管制的必要性 |
4.1.1 副食品生产、购销是“民生”工程 |
4.1.2 副食品需求弹性小 |
4.1.3 副食品生产受自然影响大 |
4.1.4 发达国家副食品管制制度 |
4.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
4.2.1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内容 |
4.2.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绩效 |
4.3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
4.3.1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的内容 |
4.3.2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 |
5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分析 |
5.1 食品安全的概念辨析 |
5.1.1 食品安全 |
5.1.2 粮食安全 |
5.1.3 食品质量 |
5.2 副食品安全和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
5.2.1 影响副食品安全的因素 |
5.2.2 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
5.2.3 副食品安全的衡量 |
5.3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
5.3.1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现状 |
5.3.2 副食品安全制度供给绩效 |
6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分析 |
6.1 城市副食品需求 |
6.1.1 食品需求由主食向副食转化 |
6.1.2 城市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 |
6.1.3 城市副食品需求趋势变化 |
6.1.4 城市副食品需求质量变化 |
6.2 城市副食品需求地区差异 |
6.2.1 西部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
6.2.2 杭州市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
6.3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供给的挑战 |
6.3.1 市场约束增强 |
6.3.2 供给结构矛盾突出 |
6.3.3 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发展缓慢 |
6.3.4 初级产品过剩,深加工副食品不足 |
7 副食品流通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
7.1 副食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
7.1.1 副食品流通主要模式 |
7.1.2 副食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
7.1.3 副食品流通存在问题 |
7.2 副食品流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3 副食品物流 |
7.3.1 副食品物流的任务 |
7.3.2 副食品物流特点 |
7.3.3 副食品物流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7.4 城市副食品经营超市化趋势对副食品供给制度影响 |
7.4.1 副食品标准化和分等分级制度 |
7.4.2 副食品物流系统治理制度 |
7.4.3 副食品批发市场制度 |
7.4.4 副食品品牌经营 |
8 基本结论和制度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讨论与建议 |
8.2.1 城市副食品供给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
8.2.2 由注重数量供给转向数量和质量供给并重 |
8.2.3 由分散农民为主的流通转向物流企业为主的流通 |
8.2.4 由强调单个城市平衡转向强调全国平衡 |
8.2.5 由依靠国内市场转向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杭州市城市居民消费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图 |
0.2 研究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0.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0.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0.5 论文的主线和体系结构 |
第一部分 农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
一、 农业的弱质性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
四、 判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五、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原因 |
六、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点和基础 |
七、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八、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局限性 |
九、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 |
十、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 |
第二章 畜牧产业化经营概述 |
一、 畜牧业与农业的辩证关系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
三、 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 |
四、 畜牧业的特点 |
五、 中国畜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 |
六、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七、 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 |
八、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 |
九、 加入WTO后畜牧业保护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
第二部分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
第三章 畜牧产业化微观基础及其组织创新 |
一、 畜牧产业化经营微观基础的概念 |
二、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微观基础 |
三、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 |
第四章 主导产业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一、 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判断标准 |
二、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
三、 主导产业的特征 |
四、 确定畜牧主导产业的具体操作 |
五、 畜牧主导产业的培植 |
第五章 龙头企业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一、 龙头企业的概念 |
二、 龙头企业的评判标准 |
三、 龙头企业的作用 |
四、 龙头企业的类型 |
五、 畜牧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途径 |
六、 畜牧企业集团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成员企业间的关系 |
第六章 政府行为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一、 畜牧产业化经营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
二、 政府具备的优势 |
三、 地方政府的作用 |
四、 中央政府的作用 |
五、 政府行为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第七章 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一、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理论问题 |
二、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特点与问题 |
三、 不同区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思路 |
四、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
五、 畜牧社会化服务与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
六、 加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
第八章 市场、产品、营销与畜牧产业化经营 |
一、 畜产品市场拓展的重要性 |
二、 中国畜产品的优势、问题分析 |
三、 中国畜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
四、 中国畜产品目标市场的选定 |
五、 中国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第九章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
一、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资源配置机制 |
二、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机制 |
三、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要素保障机制 |
四、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约束机制 |
第十章 国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借鉴 |
一、 国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内容 |
二、 世界各国的产业化模式 |
三、 国外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四、 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势 |
五、 中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异同 |
六、 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
七、 国外畜牧产业化经营的若干启示 |
第十一章 中国畜牧产业化问题分析及对策 |
一、 制约中国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二、 推进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
第三部分 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其风险 |
第十二章 畜牧产业化经营效果及其评价 |
一、 畜牧产业化经营指标体系研究的对象 |
二、 畜牧产业化经营指标体系研究的原则 |
三、 衡量畜牧产业化指标考核体系 |
四、 畜牧产业化水平变化值的度量 |
五、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绩效评价与对策分析 |
第十三章 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
一、 风险的含义 |
二、 畜牧业及畜牧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 |
三、 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基本特征 |
四、 畜牧产业化经营中风险识别的基本思路 |
五、 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六、 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12月24日农业部:肉禽蛋批发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及动态演变机制[D]. 付莲莲. 南昌大学, 2014(12)
- [2]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3]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D]. 何玉影. 重庆理工大学, 2011(06)
- [4]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5]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研究[D]. 杨蕾.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1)
- [6]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D]. 程言清. 浙江大学, 2005(02)
- [7]中国畜牧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D]. 程支中.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