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乔磊[1](2021)在《比较开腹式与腹腔镜式手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开腹组(n=41例)及腹腔镜组(n=45例)。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腹痛缓解、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两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相对于术前显着降低(P<0.05),且腹腔镜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胆管结石残留、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更快缓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症状,改善肝功能并减少不良并发症,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推荐使用。
张晓燕[2](2021)在《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因构成,探讨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延边地区AP的早期预防以及降低AP的发生率和重症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241例AP患者病例,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69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15年1月-2020年12月,AP患者的病例数按年份统计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轻症238例(34.2%),中度重症255例(36.6%),重症203例(29.2%),2015年重症少于中度重症,2020年重症多于轻症和中度重症(P<0.05)。2.AP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为51.53±16.71岁,以>60岁患者最多见(31.8%),女性平均年龄高于男性;汉族多于朝鲜族,朝汉比例为9:16。3.AP的首位病因是胆源性(33.2%),依次分别为酒精性(17.8%),特发性(17.0%),过度进食性(11.9%),高甘油三酯血症性(9.8%),多病因(6.2%),其他病因(4.2%)。多病因中酒精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者(酒-脂)占比最多(72.1%)。胆源性、酒精性和其他病因呈下降趋势,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特发性和多病因均呈上升趋势。4.女性患者胆源性占比(50.4%)较男性胆源性(24.7%)多,而男性患者酒精性(24.7%)和多病因(8.8%)占比分别较女性患者酒精性(3.9%)和多病因(0.9%)占比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朝鲜族和汉族均以胆源性最多见,不同病因与民族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5.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患者平均年龄最小(40.44±13.18岁),胆源性患者平均年龄最大(62.11±15.34岁)。胆源性患者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60岁的患者最多;酒精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多病因患者中≤60岁占比均多于>6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胆源性患者中轻症多于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病因中重症多于轻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最易重症化,其次为多病因和特发性,过度进食性最不易重症化;多病因中酒-脂最容易重症化。7.AP合并糖尿病或脂肪肝以及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C-反应蛋白升高易重症化(P<0.05);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与严重程度平行(P<0.05)。结论:1.延边地区AP的首位病因是胆源性,其次分别为酒精性和特发性。2.胆源性好发于老年人,酒精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过度进食性、多病因好发于中青年。朝汉族均以胆源性最多见。3.AP易重症化的前三位病因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多病因和特发性。4.与AP严重程度正相关的因素是合并糖尿病或脂肪肝;入院时血红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升高。
谭扬[3](2021)在《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目前对于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时机,现尚未达成共识。探讨不同时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治疗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时机分为3组,早期胆囊切除:组1(≤3天);延期胆囊切除:组2(≤7天)和组3(>7天)。对不同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胰腺炎复发,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复发率、出院后胰腺炎复发再入院率及再次外科干预的比较上均无显着性差异。早期手术组的术野粘连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明确诊断后早期(≤3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减少患者在等待期间胰腺炎的复发风险,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
王迪[4](2021)在《大理地区白族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大.理地区白.族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AP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08例胰腺炎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等相关资料,并按照致病因.素将符合标准的656例AP患者分成五组,分别为胆源性组、酒精.性组、高脂血.症性组、特发.性组、其他.类型组,并对性别、年龄、民族、严重程度、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病因构成:656例AP患者中,胆源性组有221例(33.69%),酒精性组有203例(30.95%),高.脂血.症性组有104例(14.33%),特发性组有65例(9.91%),其他类型组有63例(8.08%)。白族AP患者中,酒精性组有115例(39.79%),胆源性组有84例(29.07%),其他类型组有23例(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因与性别的关系:分别对大理地区656例AP患者和289例白族AP患者分析,均可得出胆.源性.组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发病率,酒.精性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族男、女酒精性AP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因与年龄段的关系:656例AP患者中,≤44岁患者以酒精性AP多见,45-59岁和≥60岁患者以胆源性AP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9例白族AP患者中,≤44岁和45-59岁患者以酒精性AP多见,≥60岁患者以胆源性AP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7例汉族AP患者中,不同年龄段均以胆源性AP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因与严重程度的关系:轻症AP患者中,白族患者以酒.精性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AP患者中,白族患者以胆源性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室指标与AP关系:对轻症AP患者:白族AP患者中ALB、TBI、IBI、DBI、AST、ALT值均多于汉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AP患者:白族AP患者中TBI、IBI、DBI、AST、ALT、UA、FBG、CRP、PT值均多于汉.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理地区白族AP患者以酒精性胰腺炎多见,胆源.性胰腺炎次之。(2)大理地区白族AP患者≤44岁和45-59岁的男性均以酒精性胰腺炎为首因,≥60岁的女性以胆源性胰腺炎为首因。(3)大理地区白族AP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多见,严重程度较重。
李坤[5](2021)在《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而引起的危害严重的疾病。胰腺炎通常会引起腺泡细胞萎缩,胰腺组织坏死,严重时还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目前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弊端,胰腺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仍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开发新的治疗胰腺炎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应激是引发胰腺炎的重要因素,活性氧(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我们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发的含二硒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e-Se MSN)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粒子,其能够响应微环境中过多的ROS,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对急性脓毒血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对胰腺炎是否具有治疗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探讨Se-Se MSN对胰腺炎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Amylase/CK19免疫荧光染色、α-SMA免疫组化染色以及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的测定,评价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构建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通过比较生存率、生存时间、胰腺水肿程度等指标,评价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最后,通过测定氧化应激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表达水平阐述Se-Se MSN治疗胰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e-Se MSN在慢性胰腺炎中可以减轻腺泡导管化生(ADM)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提高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表达水平,表明在体内水平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可以减少TGF-β1诱导的原代腺泡细胞空泡化的形成,增加Amylase的表达并减少CK19的表达,表明在体外水平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在急性胰腺炎中可以减轻大鼠胰腺组织的损伤程度,提高大鼠生存率,延长大鼠生存时间,降低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表达水平,表明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可以降低急慢性胰腺炎模型胰腺组织中MDA的表达水平、提高SOD的表达水平以及减少p-NF-κB的表达,表明Se-Se MSN可以通过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治疗胰腺炎。
彭飞燕[6](2020)在《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资料,探讨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现状,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21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记录患者发病原因、中医证型、各系统评分结果、中医治疗方法等资料,运用SPSS23.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10例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0.07?17.92岁,男女比例为1.6:1,其中男性多为中青年患者,其发病年龄在31-50岁之间为最多,而女性患者则以老年患者为主,在71-80岁之间为发病率最高。(2)急性胰腺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主要分布在体重正常组,占比例为54.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分布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最高的是轻症急性胰腺炎;身体质量指数与临床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重组及肥胖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所占比例均较在体重过低及体重正常中的高,各占总研究人数的3.3%。(3)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病因以胆源性为最多;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布与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病因主要以高脂血症性为主,女性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胆源性。(4)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肝胆湿热证(40%)﹥肝郁气滞证(31.9%)﹥腑实热结证(11.4%)﹥瘀热(毒)互结证(8.1%)﹥肝郁脾虚证(4.3%)﹥气阴两虚证(2.4%)﹥内闭外脱证(1.9%)。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病因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的病因均以胆源性为最多,腑实热结证的病因以胆源性及饮食不节为主,瘀热(毒)互结证的病因主要以胆源性为主,内闭外脱证的病因主要以特发性为主,肝郁脾虚证主要以胆源性为主,气阴两虚证可见于高脂血症性及多病因。(6)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的身体质量指数均主要在体重正常组为最多,其次为超重组;瘀热(毒)互结证的身体质量指数主要分布在肥胖组。(7)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中,以肝胆湿热证和肝郁气滞证为最常见;在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中,以腑实热结证、肝郁脾虚证、瘀热(毒)互结证为常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中以瘀热(毒)互结证最多。(8)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BISAP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腑实热结证、瘀热(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BISAP评分主要为≧3分,肝郁气滞证和肝胆湿热证的患者的BISAP评分主要分布在≤2分。中医证型与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肝郁脾虚证的APACHEⅡ评分主要﹤8分,瘀热(毒)互结证的APACHEⅡ评分主要以≥8分为主。各中医证型与MCTS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的MCTSI评分以﹤4分为主,瘀热(毒)互结证、腑实热结证、内闭外脱证的MCTSI评分以≧4分为主。(9)中医治疗方法以中医内治法(89.0%)使用率最高,其次为中药灌肠治疗(76.7%),中药腹部外敷(53.3%)。中药内服方以清胰汤(24.1%)使用最多,其次大承气汤(15.5%)、清解化攻方(14.4%)。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0.6%。结论:(1)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主要以肝胆湿热证为主,中医证候的分布与身体质量指数、发病病因、临床分型、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MCTSI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急性胰腺炎进行中医辨证时可适当参考相关结果。(2)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以中医内治、中药灌肠、中药腹部外敷的方法为主,中药内服方以清胰汤、大承气汤、清解化攻方运用最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博扬[7](2020)在《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就诊于我的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其中男性患者67人,女性患者59人。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ERCP治疗组(诊断72小时内行ERCP),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组。3组均在术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其中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液体复苏、抗感染、抑酸抑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腹痛剧烈患者采取镇痛、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法,同时给予生命体征检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营养支持等治疗方式。3组均未独立治疗,不存在通用应用2种治疗方法。通过对应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术后常规进行血实验指标检查,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的统计分析,探讨早期ERCP治疗于PTGD、LC相比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面是否具有更佳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回顾性纳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35例,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早期ERCP治疗组(45例),LC治疗组(45例),PTGD治疗组(40例)。观察组应用早期ERCP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是否具有有效性。3组治疗均为有效。早期ERCP治疗组经治疗,明确有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其他两治疗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其他两组见表4(P<0.05;P<0.01)。早期ERCP治疗组与LC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AS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ERCP治疗组与PTGD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S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LIT、ALT、GGT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避免胆石症的复发,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伤口暴露时间长,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术,与其恰恰相反,其治疗主要降低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复发率增高,本文所选取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身体状态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或家属拒绝手术者。而ERCP术治疗,经口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创伤小,术后感染风险小,疼痛感不强,患者满意度高,同时这种取石术相对先进,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更快。经过前期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比较发现早期ERCP治疗组可以更快,更有效的降低白细胞、AMYL、ALT、AST、TBIL这些指标水平,从而更加快速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与炎性反应,效果更为显着。结论: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实验指标下降速度,住院时间,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及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组。
张杰,沈洪章,杨传春,杨斌[8](2020)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急性高脂性胰腺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通过比较以提高对高脂性胰腺炎的重视。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随机选取30例急性高脂性胰腺炎、3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对组间患者的临床病情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主要涉及内容: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临床分型、临床经过、实验室指标等,整理患者的所有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组间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甘油三酯(17.77±2.33)mmol/L、血糖(15.23±2.22)mmol/L、尿酸(387.77±42.11)mmol/L指标比对照组均更高,且研究组的丙氨酸转氨酶(36.67±10.09)U/L、碱性磷酸酶(55.32±10.09)U/L、总胆红素(28.76±9.22)μmol/L、直接胆红素(8.66±1.45)μmol/L、淀粉酶(219.91±67.76)U/L指标比对照组均更低,P <0.05,指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血尿淀粉酶正常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P <0.05,指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住院时间[(14.44±2.11)d]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4.12±2.09)d]之间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疾病复发(1.22±0.11)次对照组的疾病复发[(1.21±0.12)d]之间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死亡率16.67%(5例)比对照组(0.00%)更高,P <0.05,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和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高脂性胰腺炎多见于肥胖、高血脂人群,发作时胰酶升高可以不明显,但病情容易向重症化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高脂性胰腺炎需予以高度重视。
匡志均[9](2020)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总结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对临床工作者在遇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时有所帮助。[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9年8月收治入院的97例ABP患者的病例资料。97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有无胆道梗阻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梗阻型13例、轻型非梗阻型65例、重型梗阻型7例、重型非梗阻型12例。所有患者入院均检测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肝功能等。97例患者入院均完善腹部B超,其中7例患者已完善腹部B超;51例患者完善腹部CT;80例患者完善腹部MRI。其中仅行B超5例;MRI2例;行B超、CT共12例,包含1例EUS。B超、MRI共39例;CT、MRI共5例;B超、CT、MRI共34例,包含1例EUS。其中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中2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8例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后,分别给予内镜治疗(n=9)、腔镜治疗(n=17)、双镜联合治疗(n=2)、开腹手术治疗(n=19)、胰周脓肿穿刺治疗(n=1)。分析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及非梗阻型ABP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等。因胰周脓肿穿刺组数量仅1例,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在分析数据时未采纳。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在采取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内镜(n=10)及手术(n=10)早期解除胆道梗阻。对比内镜组及手术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采用SPSS IBM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97例ABP 中,ALT>75U/L 占 65 例,TB>40 μ mol/L 占 46例。但仅有一项升高时,ALT升高仅有29例,TB仅有10例。2.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研究发现对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B超和MRI检测优于CT。而B超、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MRI优于B超、CT。而对于胆道扩张伴胆总管结石MRI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测率优于CT。3.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及复发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上保守治疗高于手术治疗。4.对于非梗阻型ABP的不同手术选择在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腔镜、内镜组最优,而在并发症上腔镜组优于内镜组。5.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内镜组治疗与手术组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率及复发率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内镜组治疗明显优于手术组。[结 论]1.对于ABP的诊断,ALT、ALP、血清总胆红素中两项升高时应高度怀疑ABP。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在此基础上可优先行MRI检查。但MRI检查可漏诊胆总管细小结石,此时我们应结合患者肝功情况,可加做EUS,明确病因及诊断。2.对于非梗阻型ABP的治疗,可待患者病情平稳,约1-2周后行手术治疗。且应尽量在本次入院完成,避免出院后ABP的复发。3.在治疗非梗阻型ABP的手术选择时,可优先考虑行腔镜治疗。4.对于梗阻型ABP的治疗,应及时解除胆道梗阻,约24-72小时内首选ERCP+EST解除胆道梗阻。
刘德[10](2020)在《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本地区近5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病因分布,年龄,性别,及复发率情况。本文通过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2013年6月-2018年6月共235例患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女性95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总结临床诊疗过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运用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a=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2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是主要病因,为94例,占40.0%,酒精性胰腺炎17例,占7.2%,高脂血性胰腺炎为50例,占21.2%,饮食不当为9例,占3.0%,特发性37例,占15.7%,其他少见病因28例,占11.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以老年人多见,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高血脂性胰腺炎以非老年人居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源性胰腺炎老年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胰腺炎及酒精性胰腺炎以男性为主,胆源性胰腺炎以女性为主,酒精性男女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酒精性胰腺炎较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率明显增高(P<0.05),统计显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P<0.05)和酒精性意义复发率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胆道疾患是本地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首要病因,胆源性胰腺炎中老年人较非老年人多见,酒精性及高脂血性胰腺炎多见于非老年患者,且更易复发,酒精性胰腺炎男性患者比例较大。本研究发现各个病因与AP的轻重程度,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相比较其他病因有统计学意义。
二、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开腹式与腹腔镜式手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
2.2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2)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入选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AP临床分析 |
3.2 病因分析 |
3.3 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AP一般资料分析 |
4.2 病因分析 |
4.3 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
4.4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研究进展 |
第3章 研究资料及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3 方法 |
3.3.1 分组情况及围手术期处理 |
3.3.2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资料 |
4.2 术前处置及手术方式 |
4.3 相关指标分析 |
4.3.1 手术安全性分析 |
4.3.2 手术难度比较 |
4.3.3 总住院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的比较 |
4.4 复发事件 |
4.4.1 围手术期复发性胆道事件 |
4.4.2 出院后因复发性胆道事件再入院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大理地区白族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4 病因分组标准 |
1.5 研究设计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2章 研究结果 |
2.1 对AP的病因分类 |
2.2 不同民族AP患者的病因分布 |
2.3 不同性别AP患者的病因分布 |
2.4 不同性别白族AP患者的病因分布 |
2.5 不同年龄段AP患者的病因分布 |
2.6 不同年龄段白族AP患者病因分布 |
2.7 白族患者不同病因轻、重症AP分布 |
2.8 对AP不同指标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大理地区白族AP患者病因的对比分析 |
3.2 大理地区白族患者性别、年龄与AP病因之间的对比分析 |
3.3 大理地区白族患者轻、重症AP对比分析 |
3.4 大理地区白族AP患者各组不同指标对比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急性胰腺炎 |
1.1.1 急性胰腺炎及发病机制 |
1.1.2 急性胰腺炎的分类及动物模型 |
1.1.3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
1.2 慢性胰腺炎 |
1.2.1 慢性胰腺炎及致病因素 |
1.2.2 腺泡导管化生(ADM) |
1.2.3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
1.2.4 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 |
1.3 氧化应激 |
1.3.1 氧化应激与活性氧 |
1.3.2 氧化应激参与疾病 |
1.3.3 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 |
1.3.4 氧化应激的治疗-抗氧化剂 |
1.4 纳米药物 |
1.4.1 纳米药物简介 |
1.4.2 纳米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
1.4.3 含二硒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e-Se MSN) |
1.5 课题的提出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H&E染色 |
2.2.2 Masson染色 |
2.2.3 免疫组织化学(IHC) |
2.2.4 免疫荧光(IF) |
2.2.5 血清中淀粉酶的测定 |
2.2.6 血清中脂肪酶的测定 |
2.2.7 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 |
2.2.8 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
2.2.9 提取原代腺泡细胞 |
2.2.10 腺泡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
2.2.11 腺泡细胞Amylase/CK19荧光双染 |
2.2.12 Western Blot |
2.2.13 慢性胰腺炎模型的构建 |
2.2.14 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构建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
3.2 Se-Se MSN可以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慢性胰腺炎 |
3.3 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
3.4 Se-Se MSN可以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 |
3.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概述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1 炎症反应学说 |
1.1.2 肠道菌群易位学说 |
1.1.3 钙离子超载学说 |
1.1.4 胰酶自身消化学说 |
1.2 急性胰腺炎的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MCTSI评分 |
2 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证型 |
2.4 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AP的分类诊断标准 |
1.4 AP病因分类标准 |
1.5 各临床系统评分标准 |
1.5.1 BISAP评分 |
1.5.2 MCTSI评分 |
1.5.3 APACHEII评分 |
1.6 身体质量指数 |
1.7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8 治疗原则 |
1.9 疗效判定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制定统一表格 |
2.4 收集和整理数据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发病年龄与性别分布的情况 |
4.2 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布 |
4.2.1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
4.2.2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临床分型的分布情况 |
4.3 发病病因分布 |
4.3.1 发病病因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
4.4 临床分型分布情况 |
4.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5.1 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的分布情况 |
4.5.2 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的分布情况 |
4.5.3 中医证型与病因的分布情况 |
4.5.4 中医证型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分布情况 |
4.5.5 中医证型分布与临床分型的分布情况 |
4.5.6 中医证型与BISAP评分的分布情况 |
4.5.7 中医证型与APACHEII评分的分布情况 |
4.5.8 中医证型与MCTSI评分的分布情况 |
4.6 中医治疗方法的分布情况 |
4.7 使用多种中医治疗方法的情况 |
4.8 中药内服方的分布情况 |
4.9 治疗方法及疗效 |
5 讨论 |
5.1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的分析 |
5.2 急性胰腺炎BMI分布的分析 |
5.3 急性胰腺炎发病病因的分析 |
5.4 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分布的分析 |
5.5 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分布特点的分析 |
5.6 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型与系统评分的分析 |
5.7 急性胰腺炎中医治疗方法分布的分析 |
5.8 急性胰腺炎中药内服方的分析 |
5.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a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1 病因 |
2.1.2 发病机制 |
2.2 诊断标准 |
2.2.1 临床表现 |
2.2.2 诊断标准 |
2.2.3 影像学诊断 |
2.3 ABP的治疗策略 |
2.3.1 保守治疗 |
2.3.2 消化内镜治疗 |
2.3.3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胆管置管引流治疗 |
2.3.4 外科手术治疗 |
2.4 问题与展望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3 术前准备 |
3.4 术后处置及记录 |
3.5 评价标准 |
3.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8)高脂血症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 235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年龄,性别,复发率回顾性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
1.1.4 分组标准 |
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病因构成 |
1.2.2 不同病因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1.2.3 病因与性别情况 |
1.2.4 病因与复发率情况 |
1.2.5 轻症与重症胰腺炎病因比较 |
1.3 讨论 |
1.3.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构成 |
1.3.2 病因与年龄、性别分布关系 |
1.3.3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 |
1.4 小结 |
二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 重症胰腺炎诊疗回顾性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复发因素分析的目前研究进展情况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开腹式与腹腔镜式手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J]. 乔磊. 辽宁医学杂志, 2021(05)
- [2]延边地区69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D]. 张晓燕. 延边大学, 2021(02)
- [3]轻症-中度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探讨[D]. 谭扬.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大理地区白族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 王迪. 大理大学, 2021(09)
- [5]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彭飞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D]. 王博扬. 吉林大学, 2020(08)
- [8]高脂血症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对比[J]. 张杰,沈洪章,杨传春,杨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3)
- [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D]. 匡志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23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D]. 刘德.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