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线辣椒—玉米高效套种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男[1](2020)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冬小麦和紫花苜蓿是黄土旱塬区主要的粮食和饲草作物,二者间作具有资源互补利用、粮草兼收等优势。但是旱塬区雨水资源不足且年际间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及相应单作群体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间作模式及施肥对系统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从水分高效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优化栽培管理模式。试验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什社乡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开展;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包括2个施肥处理和5种种植处理,2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HF)、低肥(LF);5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冬小麦单作(SW)、紫花苜蓿单作(SA)、冬小麦/紫花苜蓿2:1间作(2行冬小麦间作1行紫花苜蓿,I21)、冬小麦/紫花苜蓿4:2间作(4行冬小麦间作2行紫花苜蓿,I42)和冬小麦/紫花苜蓿8:4间作(8行冬小麦间作4行紫花苜蓿,I84),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30个试验小区。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分析了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对间作模式和施肥处理的响应规律2018年在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中,间作对冬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两种施肥条件下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因紫花苜蓿建植第一年,种间竞争能力弱,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缓慢,间作紫花苜蓿两茬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处理。2019年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处理降低,间作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增加。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处理I21、I42和I84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较单作SW分别提高28.3%、11.6%和14.2%,低肥下分别提高8.3%、19.0%和18.0%;2019年高肥与低肥处理下,收获期单作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各间作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2018年两种施肥条件下,第一茬各生育期单作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高于间作处理,I84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I42和I21(P<0.05),第二茬分枝期直到开花期,I84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高于其他各处理;2019年高肥处理干物质整体高于低肥处理,但两种施肥模式处理间干物质变化趋势相似,第一茬I84处理干物质产量较低,第二茬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量化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评价了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优势2018年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的总产量较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处理SA、I21和I42高24.4%、76.1%和87.8%,低肥条件下分别高25.2%、81.6%和56.5%;间作处理I21的冬小麦总产量最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SW、I42和I84高52.6%、19.5%和62.0%,低肥条件分别高50.9%、2.4%和25.4%。2019年两个施肥条件下,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总产量均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高肥条件下I21、I42和I84间作群体冬小麦总产量较SW分别降低12.5%、30.6%和14.6%,低肥条件间作处理I21和I42总产量与单作小麦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I84。2018年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表现为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在1.041.23之间,所有间作群体中冬小麦LER均大于0.5,表明冬小麦竞争能力大于紫花苜蓿。2019年高肥处理下所有间作群体的LER小于或等于1.0,无间作优势,而低肥条件下I21和I42体现出了间作优势,LER分别为1.13和1.05。(3)阐明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I21、I42和I84间作处理0-2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SA分别降低23.8%、19.7%和18.6%,低肥条件分别降低21.8%、16.9%和14.8%;紫花苜蓿收获后处理SA在高肥和低肥条件下0-200 cm土壤含水量均最低,间作处理水分介于两个单作处理之间。2019年高肥处理单作冬小麦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间作群体(P<0.05),而在低肥条件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紫花苜蓿第3茬收获后,单作小区和间作小区的土壤含水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群体的耗水量小于单作群体的加权平均值。2018年与单作紫花苜蓿和单作冬小麦相比,间作处理I21、I42和I84均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2019年I21、I42和I84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冬小麦有所提高,而低于单作紫花苜蓿。两年在低肥条件下间作群体相对于单作群体的水分利用优势更加突出。综上,冬小麦和紫花苜蓿间作具有提高系统产量的潜力,间作第1年相对于单作群体的土地利用优势在4%-23%之间,间作第2年低肥处理下也表现出了土地利用优势。第一年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单作群体大幅提高,但是第二年仅高肥条件下I42和低肥条件下I21体现出了水分利用优势。试验期间降雨远高于多年平均降雨,该间作群体的产量和水分利用优势还需在不同降雨年型下进一步研究。
景琦,武悦萱,校思泽,胡小瑛,韩佳怡,王晶,张蓓蓓[2](2019)在《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着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着差异。
黄华容[3](2018)在《浅谈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粮食产量问题至关重要,高效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结合现今农业技术及我国西南部地区自然条件就小麦套种玉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何亚男[4](2017)在《间套作苜蓿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分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苜蓿间套作是一种理想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此种植模式中苜蓿的固氮作用改善作物根际间的营养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品质,增加当地农民地产收入。促进多种作物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在麦收后充分利用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资源,通过与畜牧副业的结合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并使农业与牧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因此,小麦/苜蓿间套体系对于我国小麦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和相当可观的前景。本研究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杜村设立田间试验,设小麦单播(XD)、小麦苜蓿间套作(XMT)与苜蓿单播(MD)三个处理模式,并与邻地对照(CK)进行研究,通过室外与室内两种实验方法对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与其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利用SPSS对各模式的土壤指标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显着性分析,进而总结出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其各个指标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三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水分的1m深度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土壤含水量在耕作前期与后期三个处理模式与对照总体都较少,中期较多。三个模式来看,在耕作前期、中期和后期土壤含水量都从表层向深层不断波动递增。就土壤含水量各层次来看,表层三个处理模式都含量远低于深层土壤含水量,并且深层次MD处理模式含水量值较低于两者。从土壤水分消耗量来看呈现CK>XD>XMT>MD。并且这也可以说明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则小麦苜蓿间套作中苜蓿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对土壤水分的保存,进一步补充小麦生长需水分。在试验区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以小麦粮食作物为主,但考虑土壤水分,进行小麦苜蓿间套作是可行的。(2)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三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和氮、磷、钾养分的2m深度的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对照CK有机质含量各层次均大于三个处理,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均呈S型,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20g/kg)略高于其他两个处理,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XMT>MD,而深层XMT有机质含量却超过了XD(60100cm)和MD(150200cm),而这可能是小麦与苜蓿间套后进一步促进了深根作物苜蓿深层根系向下分布的有力说明。土壤pH值随深度而增加,通体呈碱性,处理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三个处理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在表层020cm无显着差异,而MD和XMT两个处理模式的全氮含量在2060cm土层深度显着高于XD处理;底层XD速效氮含量占比达全剖面1/4。小麦套种苜蓿不仅有利于提高20150cm深度土壤氮素肥力,同时还可在底层使常规麦田深层土壤氮素流失问题得以减免。经过一个麦季的消耗,XMT和XD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接近10mg/kg,MD只有6.4210mg/kg,无论是对小麦来说还是对苜蓿来说都表现为缺磷状态,说明在这三种处理模式生产实践中磷肥的使用都具有必要性和增产的巨大可能性。小麦/苜蓿间套体系中会使全剖面土壤钾素的消耗比例得以优化,故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钾肥。(3)小麦苜蓿间套作的作物地上生长:XMT的株高略高于MD,但就产量却远低于MD。MD耗水量也低于XMT。就XD、XMT与对照CK比较来看,对照CK在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四个指标都高于XD与XMT,XD处理模式在这四个指标都略高于XMT。但由于XMT分小麦与苜蓿两部分,则产量也有两部分组成,则此处理作物地上生长较为有优势,适宜当地地区种植该模式。(4)小麦苜蓿间套作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就投入资本分析比较得XMT>MD>XD。就产量分析比较得MD>XMT>XD。因小麦与苜蓿市场价不同,使得产值分析可得MD>XMT>XD。就净值比较得MD>XMT>XD.试验田所在地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土地耕作方式为粮食作物为主,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苜蓿。因此选择小麦苜蓿间套作则适应当地发展,即提供了粮食,也为牧业发展提供牧草,实现当地多种经营,使农业与畜牧业共同发展。
顾旭东[5](2017)在《马铃薯间作蚕豆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间作种植技术在我国的种植历史久远,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精华,具有非常大的农业生产潜力,合理的利用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时空资源,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作物的产量及品质的意义巨大。本研究以单种马铃薯、马铃薯+蚕豆、单种蚕豆为处理,研究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植株氮磷钾累积、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种植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间作较单作马铃薯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 3.21%、4.40%和2.91%,较单作蚕豆对蚕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 10.21%、5.32%和11.63%。(2)间作种植对作物干物质的累积具有促进作用。间作较单作马铃薯对马铃薯根、茎、叶和块茎提高了 8.89%、5.16%、5.90%和3.21%。对蚕豆根、茎和叶分别提高了 9.26%、40.52%和27.72%。(3)间作种植对马铃薯全氮累积具有促进作用,对蚕豆全氮累积具有抑制作用;间作对马铃薯全磷累积具有抑制作用,对蚕豆全磷累积具有促进作用;间作对马铃薯全钾累积效果不是很明显,对蚕豆全钾累积具有促进作用。间作对马铃薯茎、叶和块茎全氮累积分别提高了 38.81%、17.52%和131.82%,对马铃薯根全氮累积降低了 25.69%,对蚕豆根、茎和叶全氮累积降低了47.25%、34.95%和23.85%:间作较单作马铃薯对马铃薯根、茎、叶和块茎全磷累积分别降低了37.5%、3.93%、4.60%和45.78%,对蚕豆根、茎和叶全磷累积分别提高了 68.81%、43,41%和90.35%;间作较单作对马铃薯根、茎和块茎的全钾累积分别提高了 42.53%、0.52%、和1.04%,对马铃薯叶全钾累积降低了 0.66%,对蚕豆根、茎和叶全钾累积分别提高了 40.22%、8.97%和46.85%。(4)间作对马铃薯块茎的的产量具有抑制作用,但是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单作马铃薯块茎大薯率小于间作(23.92%>19.18%),单作马铃薯块茎商品薯率大于间作(53.04%>40.95%)。但是间作提高了间作体系的净经济效益,较单作马铃薯提高了 18.66%。(5)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对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较单作而言提高的最多,较供试土壤分别提高了 6倍左右和48.49%。对土壤中的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 13.91%和23.06%,对土壤的酸化程度最大。
吴瑕[6](2016)在《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利用及黄萎病抗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我国设施内主栽的茄果类蔬菜之一,由于栽培习惯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设施内番茄连作普遍存在,大量施用化肥使设施内土壤日趋酸化和盐碱化,这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且病虫害频繁发生,这已成为制约设施番茄发展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在连作富营养的设施土壤条件下,以分蘖洋葱/番茄的伴生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伴生番茄根区土壤有效养分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变化,探明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变化规律。采用稀释平板和16S r DNA测序的方法分离并鉴定土壤中溶磷菌(PSB)和解磷菌(PMB);利用q PCR和PCR-DGGE方法分析伴生分蘖洋葱番茄根区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基因(ALP)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运用q RT–PCR精准分析伴生番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揭示伴生分蘖洋葱番茄促生控病内在机理,为伴生分蘖洋葱番茄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及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伴生两种分蘖洋葱均促进了番茄株高、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的显着增加,且伴生品种间差异显着。伴生提高番茄产量达8.4916.92%。伴生番茄的根系形态发生改变,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着增加,促进了番茄矿质养分的吸收。2.伴生两种分蘖洋葱均改变了番茄植株内养分分配规律,降低了养分(N、P、K、Mn、Mo、B、Si)向叶中分配的比例,升高了养分(P、K、Mn、Mo)向根和花果中分配的比例,为产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3.伴生前期番茄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单作,且伴生期间番茄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单作,但分蘖洋葱出现相反的趋势。说明分蘖洋葱和番茄伴生体系中种间促进作用和种间竞争作用同时存在,伴生分蘖洋葱促进番茄生长,是以牺牲分蘖洋葱自身生长为代价的。4.伴生后番茄根区土壤中脱氢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单作。伴生前期土壤碱性磷酸酶显着高于单作,而伴生后期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单作。定植37 d时,伴生番茄根区土壤中有效养分(N、P、K、Mn、B、Si)均显着低于单作,而伴生番茄养分(N、P、K、Mn、Mo、B、Si)吸收量显着高于单作。土壤EC值显着低于单作,p H显着高于单作。5.伴生后使番茄根区溶磷菌(PSB)、解磷菌(PMB)及碱性磷酸酶基因(ALP)数量和多样性显着增加。伴生番茄根区土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脂菌属(Sphingobium)的相对丰度增加。这说明伴生分蘖洋葱使番茄磷细菌的多样性和功能增加,使番茄根区土壤中磷转化强度增加,改善伴生番茄的磷营养。6.伴生分蘖洋葱改变了番茄根区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伴生提高了番茄根区土中放线菌纲、拟杆菌纲、黄杆菌纲、绿菌纲、绿弯菌纲、厌氧绳菌纲、异常球菌纲、芽孢杆菌纲、梭菌纲、柔膜菌纲、浮霉菌纲、α-变形菌纲、丰佑菌纲等细菌的丰度,却降低了座囊菌纲、散囊菌纲、盘菌纲、锤舌菌纲、银耳纲、伞菌纲、微球黑粉菌纲、壶菌纲等真菌的丰度。伴生提高了番茄根区土壤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细菌的相对丰度。伴生提高了番茄根区土壤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真菌的丰度,但却降低了散囊菌属(Eurotium)和梭孢壳属(Thielavia)的丰度。7.番茄接种黄萎病菌后,伴生番茄茎和根解剖结构细胞器完整性较好,叶绿体中有大量淀粉粒积累,而单作番茄茎和根解剖结构细胞器破坏严重,细胞叶绿体中淀粉粒积累很少,嗜锇颗粒积累较多。伴生分蘖洋葱提高了番茄根系中PAL、POD、PPO、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降低根系内MDA含量,接菌前根系中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单作,提高伴生番茄的防御能力。接菌后总酚和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增加,从而降低伴生番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8.番茄接种黄萎病后,根中启动莽草酸-苯丙素-木质素合成途径上关键酶基因表达,伴生番茄启动基因(PAL,C4H,4CL,CCR,CAD)的表达早于单作番茄且表达量显着上调,增至单作番茄的216倍。伴生番茄根系中几丁质酶基因(Chi-E)、β-1,3-葡聚糖酶基因(Glu-E)、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PR1)、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和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表达量显着上调。综上,本研究验证了伴生分蘖洋葱能促进番茄生长和产量提高,证实伴生番茄提高对黄萎病的抗性,分蘖洋葱促生控病的机理初步总结如下:伴生分蘖洋葱改变了番茄根区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使番茄根区土壤功能菌PSB、PMB和ALP基因的数量和多样性显着增加,显着提高了番茄根区土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及脲酶活性,通过降低了番茄根区土壤的酸化和盐碱化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根区营养环境,促进番茄生长和矿质养分吸收。同时改变了番茄植株内养分分配比例,为伴生番茄促生增产的奠定物质基础。伴生分蘖洋葱通过调控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和病程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物质的含量和POD、PPO、PAL等防御酶活性等分子和生理水平的一系列抗性响应,提高了伴生番茄对黄萎病的抗性。
张作为[7](2016)在《盐渍化地区间作农田节水增产机理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而间作种植模式由于具有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项农业增产措施又被重新重视起来。河套灌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储备基地,地处西北,光热资源丰富,是适宜间作种植模式的理想地点,然而由于河套灌区属于干旱半干旱下的盐渍化地区,且为保证黄河下游的经济发展,河套灌区面临指令性节水20%的要求。因此,针对盐渍化地区间作模式下水分利用率低、盐分运移规律不明确、水分在两作物间的补偿作用还未定量化、高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阴影响程度不清楚、非充分灌溉下的根系系分布及吸水规律还未明确等问题,本文采用了根系分隔及分阶段控水等技术,开展了间作模式下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及土壤盐分运移影响机理、高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荫影响、非充分灌溉下的水分利用效率、间作小麦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间作作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吸水规律、产量构成因子及水分敏感性等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河套灌区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为27.67%,其中20.44%来源于地下部分的补偿作用,而7.23%来自于地上部分。间作产量优势中的10.01%产生于间作根系对土壤空间的叠加利用,而水分与养分在小麦带与玉米带间的补偿效应为10.43%。小麦/向日葵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为33.33%,其中28.17%来源于地下部分的补偿作用,而5.16%来自于地上部分。间作产量优势中的18.52%产生于间作根系对土壤空间的叠加利用,而水分与养分在小麦带与向日葵带间的补偿效应为9.65%。间作不会促使河套灌区盐碱地产生次生盐渍化的危险,反而具有轻微的控盐作用。2.研究表明,轻度分阶段控水不会对间作模式下的遮荫产生显着影响,间作模式下的遮荫影响不利于矮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花后20天内由于高杆作物对矮秆作物的遮荫影响,致使间作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5.76%-7.38%、8.04%-9.26%、8.19%-9.88%,而胞间CO2浓度明显升高了5.20%-5.22%,造成间作小麦旗叶光合性能下降。但由于间作小麦冠层叶面积指数上升了18.09%-19.97%,及光能截获量的增加和底层叶片光合作用的增强,部分弥补了间作小麦群体光合作用的下降,使其降低幅度显着低于光合有效辐射的下降幅度。另外,由于边行效应的存在,使间作小麦群体在花前多存储了6.09%-8.15%的同化物,而花后虽然光合作用下降,但延缓了衰老,增加了光合作用时间,再加上花前同化物的大量转移,使间作下的小麦籽粒产量上升了3.05%-6.10%。3.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混合程度主要经历“不混合-较大范围混合-大范围混合”三个过程。非充分灌溉小麦最大下扎深度较充分灌溉深10cm,根系最终平均分布深度较充分灌溉深8cm;非充分灌溉下的玉米最大横向伸展距离为30cm,充分灌溉则已超越边行小麦,最大下扎深度非充分灌溉较充分灌溉深15cm,根系最终平均分布深度较充分灌溉深12.1cm。根质量密度呈现“随离作物行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规律。非充分灌溉使间作小麦0-30cm土层中的根质量密度下降了12%,使间作玉米0-30cm土层中的根质量密度下降了13%。非充分灌溉边行小麦与边行玉米之间土壤含水率均值较充分灌溉提前5天左右下降到边行小麦与边行玉米土壤含水率均值之间。整个取样期内间作作物条带土壤含水率均值变化表现为:条带间>小麦条带>玉米条带。4.间作向日葵模式下的小麦茎、叶干物质转移量是相同灌水处理下间作玉米模式下的小麦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的1.08~1.86倍与1.12~2.17倍,而颖轴干物质转移量则间作玉米模式是间作向日葵模式的1.00~1.19倍,间作玉米模式下的小麦灌浆速率峰值出现在花后25-30d,较对照提前1.26-2.85d,而间作向日葵模式下的小麦灌浆速率峰值较对照提前1.8-2.44d,各处理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均较对照提高,且减少了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灌水总量较少(298mm-328mm)有利于延长间作玉米模式下小麦的活跃灌浆期,而较高灌水量(358mm-388mm)则会延长间作向日葵种植模式下小麦的活跃灌浆期。5.间作下的小麦分蘖期每多灌15mm有效分蘖数提高5.4%-15.07%,而乳熟期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间作模式下的小麦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适当的减少小麦分蘖与拔节期的灌水量,相应增加小麦乳熟与玉米灌浆吐丝期的灌水量,有利于大幅提高缺水地区间作模式下的玉米产量,且随着灌水总量的升高,穗粒数以1.27粒/mm-2.47粒/mm的速度递增,产量以62.24kg/mm,94.93kg/mm, 29.73kg/mm的“S”型速率曲线逐渐升高。随灌水总量的提高间作向日葵的单株粒数呈先升后降的规律,百粒重和产量则呈“N”和“M”型规律变化。对于不同水分处理下各间作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指数表现为小麦的敏感指数最高,玉米次之,向日葵最低。间作小麦受水分胁迫后其收获指数普遍提高,间作玉米的收获指数随灌水总量上升而逐渐上升,而受水分胁迫处理的向日葵收获指数反而下降了。
赵慧玲[8](2013)在《大棚基质栽培辣椒/洋葱套作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大棚基质栽培辣椒与洋葱套作的田间试验,筛选适宜与大棚基质栽培辣椒套作的洋葱品种及套种期,研究大棚基质栽培辣椒/洋葱套作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洋葱绿体株高差异很大,在整个生长期,品种5805绿体株高平均值最大,品种5803最大绿叶长和假茎粗平均值最大,品种T绿叶数最多。套种期对3个品种洋葱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洋葱绿体株高、最大绿叶长、假茎粗和绿叶数在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值都随套种期延迟而降低。3个品种中,品种T未熟抽薹率最高,品种5805未熟抽薹率最低。套种期越早,洋葱未熟抽薹率越高。品种5805产量最高,品种T产量最低。从套种期来看,D2套种期产量和净收益均最高,D1套种期产量最低。因此,在陕西关中地区,品种5805是适宜与大棚基质培辣椒套作的洋葱品种,其适宜套种期为11月2日。(2)辣椒单生期,套作基质细菌数量在辣椒生长前期小于单作,在生长后期大于单作,套作处理真菌数量小于单作,放线菌数量大于单作。套作基质速效氮含量在生长前期大于单作,生长后期小于单作;速效钾和速效磷在整个生长期均小于单作。套作处理基质pH始终大于单作,EC始终小于单作。套作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单作,脲酶活性在生长前期高于单作,后期低于单作,套作蔗糖酶活性仅在开花坐果期大于单作。辣椒/洋葱共生期,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顺序为T2>T1>CK1>CK2。CK1和CK2速效养分含量大于T1和T2,T2速效养分含量最少。4个处理基质pH顺序为T1>CK1>T2>CK2,CK1、CK2基质EC大于T1、T2。4种基质酶的活性顺序依次T2>T1>CK1>CK2。(3)套作洋葱提高了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MDA含量,减小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辣椒果实营养品质和辣椒各采收期的产量及单果重。套作洋葱未熟抽薹率减小,产量降低;套作系统土地当量比大于1,有明显套作优势。综上所述,大棚基质栽培辣椒套作洋葱能增加基质微生物数量,提高辣椒叶片酶活性和辣椒品质,消减设施栽培辣椒连作障碍,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但辣椒/洋葱套作系统因春季洋葱提早成熟期尚不理想,与套作定植的辣椒竞争比较突出,第一年度筛选的品种5805在第二年度未熟抽薹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因此该套作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赵娜[9](2012)在《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间套作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特点。水土地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最重要的限制因素。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间作,可提高作物对资源的利用率。间作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本试验以甜瓜(品种银帝)、向日葵(食葵品种LD5009,油葵品种矮大头)为材料,在甜瓜的初花期、坐果期、膨大期间作食葵、油葵,研究间作处理对光照、热量、水分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丰富间作种植理论,优化农作物间套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资源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初花期间作甜瓜蔓长显着低于对照,其它时期间作处理和对照之间无显着差异。甜瓜成熟期时,初花期间作处理甜瓜单株叶面积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初花期间作食葵处理和初花期间作油葵处理的叶面积比单作甜瓜分别高出2%、3.8%。(2)间作对甜瓜产量的影响不显着,但间作降低了甜瓜果肉含糖量。(3)单作甜瓜对石羊河下游地区≥10℃热量资源的利用为64.9%,单作油葵对≥10℃热量资源的利用为81.8%,单作食葵对≥10℃热量资源的利用为87.1%,甜瓜/食葵间作和甜瓜/油葵间作对≥10℃热量资源的利用分别达到97%、95.3%。(4)间作显着提高了甜瓜成熟时单叶的光能利用率,膨大期间作向日葵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明显高于单作向日葵,膨大期间作食葵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相比膨大期单作食葵处理,增幅分别达到26.7%、26.8%;膨大期间作油葵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相比膨大期单作油葵处理,增幅分别达到5.7%、5.8%。(5)间作显着提高了甜瓜成熟时单叶的水分利用效率,从单方水效益上看,间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6)甜瓜成熟期,间作甜瓜0-5cm地温普遍低于单作。
郭振升,崔保伟[10](2011)在《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大田试验对小麦—辣椒、玉米—辣椒、小麦—玉米—辣椒这3种间作套种模式下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的田间生态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朝天椒单作模式相比,间作套种模式可降低田间土壤的根际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减少光照度。朝天椒的病毒病和疫病病株率、害虫蛀果率均显着降低,产量和产值升高。3种间作套种模式中,小麦—玉米—辣椒模式产值最高。
二、小麦—线辣椒—玉米高效套种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线辣椒—玉米高效套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间作对产量和土地生产优势的影响 |
1.2.3 间作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株高、叶面积 |
2.3.2 干物质 |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4 土地当量比 |
2.3.5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6 水分利用土壤水分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株高及叶面积指数 |
3.1.1 生育期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动态 |
3.1.2 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
3.2 干物质积累 |
3.2.1 冬小麦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2 紫花苜蓿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利用优势 |
4.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产量 |
4.2 间作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1 收获期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 |
5.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水分利用效率 |
5.2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生产优势 |
6.1.3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红叶石楠叶片Fv/Fo、Fv/Fm及PIabs的差异分析 |
4.2 红叶石楠叶片PSⅡ反应中心状态的差异分析 |
4.2.1 PSⅡ受体侧的差异分析 |
4.2.2 比活性参数的差异分析 |
4.3 红叶石楠叶片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3)浅谈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小麦套种玉米技术的优势 |
2 小麦套种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
2.1 选地整地及施肥工作 |
2.2 选种 |
2.3 种植方式及规格 |
2.4 田间管理 |
2.5 技术交流及推广 |
2.6 经验总结及创新 |
3 结语 |
(4)间套作苜蓿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分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间套作研究进展 |
1.2.1 间套作模式研究 |
1.2.2 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3 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4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5 间套作对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3 大田试验调查采样 |
2.3.1 土壤水分测定 |
2.3.2 土壤养分样品采集 |
2.3.3 生物量观测 |
2.4 室内实验分析 |
2.4.1 土壤水分分析 |
2.4.2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3 土地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小麦/苜蓿间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
3.1.2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 |
3.2 小麦/苜蓿间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间套种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的影响 |
3.2.2 间套种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3 间套种对土壤全氮、钾、磷含量的影响 |
3.2.4 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
3.3 小麦/苜蓿间套作的作物地上生长情况 |
3.3.1 小麦、苜蓿的株高形成 |
3.3.2 苜蓿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特点 |
3.3.3 间套苜蓿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 小麦/苜蓿间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
3.4.1 资本投入 |
3.4.2 产值分析 |
4 结论 |
4.1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小麦/苜蓿间套作作物地上生长情况 |
4.4 小麦/苜蓿间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不足 |
5.2 小麦苜蓿间套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马铃薯间作蚕豆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思路 |
2.4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间作对作物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
3.2 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间作对作物养分累积的影响 |
4.1 间作对作物全氮累积的影响 |
4.2 间作对作物全磷累积的影响 |
4.3 间作对作物全钾累积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间作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5.2 间作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5.3 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利用及黄萎病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
1.2.2 间套作对植株根际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植株的解剖学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 |
1.2.4 间套作与抗病性的关系 |
1.2.5 植物生理生化的抗病机制 |
1.2.6 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与抗病性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产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伴生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2.3.2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产量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2.4.2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伴生对分蘖洋葱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
3.3.2 伴生对分蘖洋葱和番茄根系活力及叶绿素的影响 |
3.3.3 伴生对分蘖洋葱和番茄植株养分的影响 |
3.3.4 伴生对番茄根茎叶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3.3.5 伴生对根区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3.6 伴生对根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7 伴生对根区土壤磷细菌及转化强度的影响 |
3.3.8 伴生对根区土壤磷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
3.3.9 伴生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基因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
3.3.10 伴生对土壤细菌与真菌类群分布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3.4.2 伴生对番茄根茎叶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3.4.3 伴生对番茄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4 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酶影响 |
3.4.5 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3.4.6 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磷细菌群落大小和结构的影响 |
4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黄萎病抗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伴生对番茄生长、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4.3.2 伴生对接菌后番茄根酚类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4.3.3 伴生对接菌后番茄根系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 |
4.3.4 伴生对接菌后番茄植株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
4.3.5 伴生对接菌后番茄根系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伴生对番茄根系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
4.4.2 伴生对接菌后番茄根系酚类物质及相关酶的响应 |
4.4.3 伴生番茄对接菌后根系病程相关蛋白的响应 |
4.4.4 伴生番茄对接菌后植株超显微结构的响应 |
4.4.5 伴生番茄对接菌后根系中抗病基因表达的响应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盐渍化地区间作农田节水增产机理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套灌区间套作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河套灌区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 |
1.2.3 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影响 |
1.2.4 间作模式下的土壤盐分研究进展 |
1.2.5 间作模式下高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荫影响研究 |
1.2.6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
1.2.7 非充分灌溉下的干物质转移、灌浆特征及产量构成因子研究 |
1.2.8 间作模式下的根系分布研究 |
1.2.9 盐渍化地区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地下部因素对河套灌区间作优势、土壤盐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1.3.2 间作模式下高杆作物对矮秆作物的遮阴影响研究 |
1.3.3 非充分灌溉对间作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1.3.4 间作作物冠层辐射及光合作用对非充分灌溉的响应研究 |
1.3.5 河套灌区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间作试验设计 |
2.2.1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小麦/玉米间作优势的贡献率试验 |
2.2.2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小麦/向日葵间作优势的贡献率试验 |
2.2.3 高杆作物对矮秆作物的遮荫试验 |
2.3 非充分灌溉试验设计 |
2.3.1 间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试验 |
2.3.2 间作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试验 |
2.3.3 根系分布特征及吸水规律试验 |
2.3.4 间作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及收获指数试验 |
2.4 供试土壤基本条件 |
2.4.1 试验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2.4.2 试验田土壤质地 |
2.5 数据分析 |
3 地下部因素对河套灌区间作优势、土壤盐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理 |
3.1 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土壤盐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理 |
3.1.1 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作物条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
3.1.2 不同隔根处理下的土壤盐分变化规律 |
3.1.3 隔根对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种间相对竞争能力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产量性状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3.1.5 讨论与结论 |
3.2 地下部因素对小麦/向日葵间作优势、土壤盐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理 |
3.2.1 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作物条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
3.2.2 不同隔根处理下的土壤盐分变化规律 |
3.2.3 隔根对小麦/向日葵间作优势及种间相对竞争能力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小麦/向日葵间作体系产量、产量性状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5 讨论结论 |
3.3 小结 |
4 间作模式下高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荫影响研究 |
4.1 遮荫对间作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 遮荫对间作小麦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 |
4.3 间作小麦光合作用对遮荫的响应 |
4.3.1 遮荫对间作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2 遮荫对间作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 |
4.3.3 遮荫对间作小麦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4.3.4 遮荫对间作小麦气孔导度的影响 |
4.4 遮荫对间作小麦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5 讨论与结论 |
5 非充分灌溉对间作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 不同灌水处理对间作种植模式下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1 不同灌水处理对间作种植模式下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2 讨论与结论 |
5.2 限量灌溉对河套灌区间作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的影响 |
5.2.1 限量灌溉对小麦穗粒干质量积累的影响 |
5.2.2 限量灌溉对小麦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5.2.3 不同灌水处理对间作模式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5.2.4 讨论与结论 |
5.3 非充分灌溉对间作作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吸水规律的影响 |
5.3.1 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的作物根系二维分布 |
5.3.2 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根质量密度分布 |
5.3.3 小麦/玉米间作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动态变化 |
5.3.4 讨论与结论 |
5.4 不同生育时期非充分灌溉对间作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4.1 不同水分处理对间作模式下各作物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5.4.2 不同水分处理下三种作物的相对灌水不足额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
5.4.3 不同水分处理对间作模式下各作物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5.4.4 讨论与结论 |
5.5 小结 |
6 河套灌区灌溉制度评价与优化 |
6.1 ISAREG模型简介 |
6.2 ISAREG模型原理 |
6.3 模型所需数据 |
6.4 灌溉制度评价 |
6.4.1 小麦/玉米间作灌溉制度评价 |
6.4.2 小麦/向日葵间作灌溉制度评价 |
6.5 灌溉制度优化 |
6.5.1 小麦/玉米灌溉制度设计与优化 |
6.5.2 小麦/向日葵灌溉制度设计与优化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下部因素对河套灌区间作优势、土壤盐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理 |
7.1.2 间作模式下高杆作物对矮秆作物遮荫影响 |
7.1.3 非充分灌溉对间作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7.1.4 河套灌区灌溉制度评价与优化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大棚基质栽培辣椒/洋葱套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辣椒连作障碍研究现状 |
1.1.1 设施辣椒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1.1.2 设施辣椒连作障碍的解决措施 |
1.2 设施作物间套作栽培原理及应用 |
1.2.1 设施作物间套作栽培原理 |
1.2.2 设施作物间套作栽培的应用 |
1.3 有机基质栽培面临的问题 |
1.3.1 有机基质连作障碍问题 |
1.3.2 有机基质重复利用问题 |
1.4 葱蒜类化感作用在设施作物间套作中的应用 |
1.5 洋葱设施早熟栽培研究及存在问题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适宜与辣椒套作的洋葱品种和套种期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套种期对不同品种洋葱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2 套种期对不同品种洋葱未熟抽薹率的影响 |
2.2.3 套种期对不同品种洋葱采收期鳞茎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2.2.4 洋葱套种期和品种与套作系统产值的关系 |
2.3 小结 |
第三章 洋葱与辣椒套作效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研究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套作洋葱对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2 套作洋葱对基质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3 套作洋葱对基质 pH 和 EC 值的影响 |
3.2.4 套作洋葱对基质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套作洋葱对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3.2.6 套作洋葱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7 套作洋葱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8 套作洋葱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3.2.9 套作洋葱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
3.2.10 洋葱未熟抽薹率及辣椒/洋葱套作产量构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适合与大棚基质栽培辣椒套作的洋葱品种和套种期的筛选 |
4.2 套作洋葱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 套作洋葱对辣椒生长生理、果实品质及套作系统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2.1 间作套种研究的科学问题 |
1.2.1.1 种间竞争对竞争种适合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1.2 种间正相互作用的影响 |
1.2.2 间作套种研究的实践问题 |
1.2.2.1 适宜的间作品种 |
1.2.2.2 适宜的间作时期 |
1.2.2.3 适宜的间作密度 |
1.2.3 间套作对资源的利用 |
1.2.3.1 间套作系统的水分利用 |
1.2.3.2 间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 |
1.2.3.3 间套作系统的养分利用 |
1.2.3.4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栽培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气象资料 |
2.4.2 土壤温度 |
2.4.3 土壤含水量 |
2.4.4 养分利用指标 |
2.4.5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 |
2.4.6 光合指标 |
2.4.7 产量及品质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间作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间作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 间作对热量资源的利用 |
3.3.1 试验区热量资源 |
3.3.2 四季趋势分析 |
3.3.3 热量资源变化趋势 |
3.3.4 间作对热量的利用 |
3.4 农田土壤温度 |
3.5 间作对光能的利用 |
3.5.1 间作对成熟期甜瓜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5.2 甜瓜膨大期间作葵花处理的光能利用率 |
3.6 间作对水分的利用 |
3.6.1 间作对光合作用的水分利用效率 |
3.6.2 间作对灌溉水的利用 |
3.7 间作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3.7.1 间作对甜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7.1.1 碱解氮含量 |
3.7.1.2 速效磷含量 |
3.7.1.3 速效钾含量 |
3.7.2 间作系统的养分吸收量 |
3.7.2.1 间作系统对氮素的吸收量 |
3.7.2.2 间作系统对磷素的吸收量 |
3.7.2.3 间作系统对钾素的吸收量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适宜的间作模式 |
4.2 间作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4.3 间作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间作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4.5 间作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6 间作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4.7 间作土地当量比 |
4.8 间作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套种模式对田间生态环境的影响 |
2.1.1 间作套种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1.2 间作套种模式对光照度的影响 |
2.1.3 间作套种模式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
2.2 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病虫害发病率的影响 |
2.2.1 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病毒病发病率的影响 |
2.2.2 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疫病发病率的影响 |
2.2.3 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害虫蛀果率的影响 |
2.3 间作套种模式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四、小麦—线辣椒—玉米高效套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刘亚男. 兰州大学, 2020(01)
- [2]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J]. 景琦,武悦萱,校思泽,胡小瑛,韩佳怡,王晶,张蓓蓓. 陕西农业科学, 2019(12)
- [3]浅谈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黄华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6)
- [4]间套作苜蓿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分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影响[D]. 何亚男.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马铃薯间作蚕豆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 顾旭东. 宁夏大学, 2017(02)
- [6]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养分利用及黄萎病抗性的影响[D]. 吴瑕.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7)
- [7]盐渍化地区间作农田节水增产机理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D]. 张作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8]大棚基质栽培辣椒/洋葱套作效应研究[D]. 赵慧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D]. 赵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10]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J]. 郭振升,崔保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