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盆腔血病病原学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

鸡传染性盆腔血病病原学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

一、鸡传染性盆血病病原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熊忠贤[1](2013)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分型及代表株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文中研究说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引起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溶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IBDV可引起免疫抑制,使鸡群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加,对疫苗(如新城疫、禽流感等)接种的免疫应答能力也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从IBDV基因组双链的分子变化对流行的IBDV分离株进行跟踪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病毒的分子进化规律,指导临床上IBD的疫苗选用,同时将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研究首先根据GenBank公布的IBDV全基因组序列(CEF94)设计出两对引物用于扩增B节段的VP1-b(767bp)片段,通过RT-PCR技术对20002012年期间分离到的91株IBDV野毒株进行了VP1-b的扩增。实验从序列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同源性、遗传系统进化树等角度对序列进行分析,并与本课题组之前对分离株的基于A片段的VP2高变区(vVP2)的序列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5.9100%和89100%。但91个分离株与超强毒参考株的同源性高低不一,为87.1-99.2%,020180等42株与弱毒株同源性较高,为96.1-100%;在遗传进化树中,91个分离株被分为4个大分支,没有一个分离株与vvIBDV同群,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与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我国近12年来流行的IBDV在VP1片段上存在遗传多样性。VP1-b序列与vVP2的序列比较中,仅020180等13株分离株基于VP1-b和基于vVP2的分析结果一致,其余78株均为不同形式的基因重排病毒,根据VP1-b和vVP2的来源不同,BH11等24株分离株的VP1-b为弱毒株,vVP2为超强毒株;JS7等26株分离株的VP1-b与参考株002-73类似,vVP2为超强毒株;NN1172等18株分离株的VP1-b与参考株HLJ-0504类似,vVP2为超强毒株;GD10111等5株分离株的VP1-b为弱毒株, vVP2为中等偏强毒株;YL052的VP1-b与参考株002-73类似,vVP2为中等偏强毒株;NN1005等4株分离株的VP1-b不能分型,vVP2为超强毒株。依据重排与否以及重排类型将91株分离株相应的分为7个不同的基因型。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部分省区近12年来流行的IBDV以不同形式的基因重排病毒为主,并以Ⅱ、Ⅲ和Ⅳ为主要的流行形式。其次,根据对91株IBDV分离株的vVP2和VP1-b序列进行的基因分型结果,筛选出NN040124、NN1005、BH11、JS7、NN1005、YL052和NN1172等7株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通过分段扩增和测序获得了7个代表株和1个疫苗株的A节段(64bp-3171bp)和B节段(12bp-2805bp)。氨基酸的序列分析中,分离株BH11、JS7、NN1005和NN1172在A节段中具有与参考超强毒株类似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而分离株NN040124、YL052和GD10111在A节段中既具有与参考超强毒株类似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又具有与参考弱毒株类似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但毒株之间与参考株的类似程度在具体位点上有差异;此外,7个分离株均具有数量不一的、参考株(包括vvIBDV、致弱毒株和经典株)没有的特异性氨基酸位点序列,但这些位点均不在A节段和B节段的功能区上,表明,目前流行的IBDV仍然处于不断的进化中。基于A节段和B节段的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比较表明,BH11等7个分离株均为节段重排病毒,结果与基于VP1-b和vVP2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重排方式上,NN040124的A节段更接近于vvIBDV,但其中的vVP2则属于中等偏强毒力株;分离株YL052和JS7的B节段不属于参考用的任何毒株,而其VP1-b则属于002-73来源,推测,这些毒株的A和B节段的分析结果与基于部分片段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很可能是由于片段内发生了同源重组。本研究首次从IBDV基因组双节段部分序列,即A-vVP2和B-VP1-b出发以及代表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角度,对12年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流行的IBDV毒株进行了全面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获得了有关IBDV流行株发生分子变化的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将为临床上IBD的有效防制,特别是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汪振兴[2](2009)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引起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到8周龄的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引起免疫抑制。IBD的流行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80年代后IBD的流行的出现了新特点,超强毒株以及变异株不断出现,使得传统的疫苗已不能控制其流行,因此,建立IBDV快速检测技术和超强毒与经典毒的鉴别诊断技术,对防控IBDV的流行尤为重要。本文分别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建立了检测IBDV病原的RT-PCR、抗原捕获ELISA(AC-ELISA)诊断方法,同时建立了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实现了IBDV超强毒株与经典疫苗毒株的鉴别诊断。为了建立特异、灵敏、通用性强的RT-PCR检测技术,根据IBDV VP4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Rpa/Rpb,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IBDV的RT-PCR方法。检测灵敏度达到10.5pg总RNA。可以检测出1:320倍稀释的阳性法氏囊样品。使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以及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对照菌株,均为阴性。81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与OIE推荐的RT-PCR方法相符率为96.3%。说明建立的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RT-PCR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IBDV的检疫、诊断和监测。为了建立特异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使用纯化的鸡抗IBDV多克隆抗体和鼠抗IBDV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抗原捕获ELISA(AC-ELISA)检测鸡法氏囊病毒的方法。使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均为阴性。IBDV疫苗及阳性法氏囊组织1:160倍稀释仍可以检出。检测IBDV超强毒、疫苗毒、人工感染鸡的法氏囊、脾、肝及临床样品78份,检出阳性24份,与RT-PCR检测结果相符率为96%(75/78)。说明建立的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了鉴别IBDV超强毒株与经典毒株,根据超强毒株和经典毒株VP4基因序列的差异,分别设计了FAM标记的超强毒荧光探针和JOE标记的经典毒荧光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RT-PCR鉴别IBDV超强毒株和经典疫苗毒株的方法。检测超强毒和经典毒的敏感性分别可达420和320个拷贝数。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样品中IBDV超强毒和经典毒的鉴别诊断。

甄宇红[3](2008)在《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法会引起动物体内甚至牛奶中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可治疗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价廉易得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制备了抗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卵黄抗体,考察了抗体的体外抑菌活性、对吞噬细胞的吞噬调理作用及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分别以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免疫蛋鸡制备卵黄抗体。ELISA检测表明,抗体最高效价可达25600,抗体高效价(≥6400)可持续100天;抗原浓度、蛋鸡日龄和佐剂等影响免疫效果。特异性IgY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抗体效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毫升卵黄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特异性IgY的最高含量分别可达1.86mg和1.88 mg,总IgY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82 mg和9.95 mg。采用水稀释—盐析—超滤—凝胶过滤技术从卵黄中分离纯化IgY,经超滤、凝胶过滤后抗体纯度分别可达87.09%和94.52%,回收率分别为100.6 mg/egg和27.68 mg/egg。水稀释—盐析—超滤法所得抗体纯度高、产量大,适于大规模分离纯化。体外抑菌实验表明,两种特异性IgY均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抗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大肠杆菌特异性IgY浓度为20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浓度为10mg/mL时能完全抑制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两种特异性IgY对牛奶中分离的5株大肠杆菌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具有生长抑制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结果表明特异性IgY与细菌结合,使细菌表面结构发生改变。细菌经荧光素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特异性IgY对奶牛体内吞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特异性IgY浓度为1 mg/mL时对吞噬细胞的吞噬促进作用最强。该浓度IgY使外周血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由60.2%升高到90.5%,乳中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由52.95%升高到82.45%;乳中PMN和Mφ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分别提高29.5%和27.66%,吞噬大肠杆菌的吞噬率分别提高26.5%和26.36%,IgY对两种细胞的吞噬促进作用差异不明显(p>0.05)。乳池内分别注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200 mg)和青霉素(1000 mg)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实验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6天治疗期内牛奶颜色和奶中凝块得到明显改善;体细胞数和细菌计数显着降低。IgY和青霉素对实验性乳腺炎的治愈率分别为83.3%和66.7%,对临床型乳腺炎的治愈率分别为50%和33.3%。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出抗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特异性IgY,考察了其体内外活性,并证明了其对奶牛乳腺炎的疗效优于青霉素。为特异性IgY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了依据。

王保利[4](2008)在《CSISV对肉仔鸡主要免疫器官的致病性及免疫的影响》文中指出鸡生长与免疫抑制综合征(CSIS)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其病原的致病性和对免疫的影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依据。本研究在刘兴友教授前期研究证明CSIS为一种新的疾病的基础上,开展了CSISV对肉仔鸡主要免疫器官的致病性研究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将CSISV人工感染3日龄肉仔鸡(美国ROSS308),分别在感染后24、48、72、96、120、144h等采取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测定其器官指数,同时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和透射电镜等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脾脏肿胀,线粒体空泡化,淋巴细胞凋亡,网状细胞增生;胸腺萎缩,胸腺小体发育迟缓、肿胀,胸腺小体的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皮质部变薄;法氏囊发育迟缓,体积小,淋巴细胞凋亡和网状细胞增生。感染后1w、2w、3w、4w、5w采抗凝血1mL,分别用E-玫瑰花环实验和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计数和CD分子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玫瑰花环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组CD3+显着低于对照组,CD4+T前23天高于对照组,以后低于对照组,CD8+T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CSISV肉仔鸡一周后接种ND疫苗,免疫后1w、2w、3w、4w采血进行血凝抑制实验,检测抗体,结果试验组鸡ND免疫抗体滴度显着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CSISV对肉仔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产生抑制作用。

张云现[5](2008)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危害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除引起3-6周龄易感鸡发生死亡外,可致雏鸡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对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多种主要疫病的免疫失败。近年来安徽部分地区此病发生有上升趋势,给当地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为了更好的预防本病的发生、准确的诊断此疾病,减少此病对养殖业的危害,研究本病的在安徽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有鉴于此,实验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本病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安徽合肥周边此病爆发严重的地区采集疑似法氏囊病例的法氏囊、脾脏等病料组织,接种鸡胚尿囊腔,分离病毒,并用琼脂扩散试验和金胶条试纸进行检测,结果分离到四株IBDV,分别命名为IBD-1、IBD-2、IBD-7和IBD-9株。对分离的病毒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与免疫指数测定试验,初步判定IBD-1株为中强毒株。然后,利用临床中分离的病毒IBD-1制备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抗鸡IBDV高免血清,抗体的效价为1:128。采用盐析、透析的方法对所制的高免血清进行纯化,采用Folin-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纯化前后蛋白浓度,纯化后血清蛋白浓度达到12mg/mL以上。经SDS-PAGE电泳检测,可见纯化后的血清IgG出现两条带,分别为其重链和轻链,重链(H链)的分子量大约为53KD,轻链(L链)的分子量为23KD。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血清IgG达到了电泳纯,提纯效果良好。利用制得的IBDV抗体检测安徽地区临床疑似IBD病例,与标准IBDV阳性血清进行比较,阳性符合率达到90%以上。为我们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研究IBDV的抗原分布规律提供了必需的抗体。最后,将IBD-1分离株接种CEF细胞,观察IBDV感染后细胞病变,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摸索抗体最佳浓度。后又将病毒接种28日龄非免疫鸡,分别于接种后7d,14d剖杀采集病料组织,进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鸡法氏囊、脾脏、心脏、肝脏等组织中IBDV的分布。并对相关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为研究IBDV感染雏鸡后体内的抗原定位和动态分布规律,阐明IBDV对雏鸡的致病机理提供科学数据。

朱国[6](2007)在《禽反转录病毒混合感染肉种鸡抗原定位及诊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鸡群中由于反转录病毒诱发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已日益常见,由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趋严重,鉴于混合感染造成的损失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本研究从我国禽病防治的实际出发,诣在通过人工接种ALV-J与REV ,建立这两种病毒的肉种鸡混合感染的病理模型。通过血液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方法研究了混合感染后血液指标的变化;抗原在体内各组织及细胞内的分布,肿瘤的形成和抗原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为认识、研究、诊断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检测这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的早期感染提供强有力手段。血液学试验:定期检测了血液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指标的浓度。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混合感染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目低于单独感染组,表现为1-4周先降低,4-7周又回升。1周时,感染组血清指标与对照血清指标出现极显着性差异,而体重在第5周龄时才出现显着性差异。表明双重病毒感染对骨髓干细胞转化为成熟白细胞的功能及胸腺培育成熟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比单独病毒感染严重。血清指标检测结果说明其可以作为鸡生长抑制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产生肿瘤的鸡的血清指标低于同时期未形成肿瘤鸡的血清指标,因此,这些指标可作为检测肿瘤存在的依据之一。病理学试验:检测了免疫器官及部分内脏器官的动态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肝脏肿大、易碎、呈土黄色;腺胃肿大,粘膜脱落,乳头淤血严重,单独感染病变较轻,混和感染组的胸腺和法氏囊比单独感染组萎缩明显。混合感染组的免疫器官及内脏器官的组织学病变明显严重于单独感染组。混合感染组主要以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为主,偶见髓样瘤细胞存在。ALV-J感染主要引起骨髓髓系细胞灶状或弥漫性增生。REV相似于混合感染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混合感染组ALV-J和REV在各器官及细胞内的分布,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混合感染组的免疫器官,肝脏、心肌、腺胃、肾脏、睾丸等器官能检测到REV和ALV-J抗原的的存在,但在同一组织内能同时检测到两种病毒抗原的几率很小。混合感染的病毒分布与单独感染没有器官和组织的差异;混合感染组病毒诱导胸腺、脾脏、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凋亡数目比ALV-J多,同REV比较不明显,这种现象在3–7周龄尤为明显。由实验结果可知淋巴细胞凋亡是免疫器官萎缩和机体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组织病理学观察,连续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和PCR检测结果的一致,说明这几种方法都适合反转录病毒的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形态为普通病例的诊断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反转录的感染,PCR检测两种病毒的共感染优于免疫方法。本研究表明:混合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以REV的感染症状为主,可知ALV-J对REV的病变起协同作用;混合感染的病毒分布与单独感染没有器官和组织的差异;混合感染组的免疫器官及内脏器官的组织学病变明显严重于单独感染组;产生肿瘤的鸡的血清指标低于同时期未形成肿瘤鸡的血清指标,因此,这些低血清指标可作为检测肿瘤存在的依据之一。

王金玲[7](2007)在《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及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综合国际和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其中动物性食品中的致病菌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原因。面对日益严重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力研究和发展新型、快速、灵敏、集成、高通量的检测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在基因芯片技术平台上,搭建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高通量、快速、并行性的检测体系。研究一种能够提高该体系准确性和检测灵敏度的多种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对引发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沙门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空肠弯曲菌的二十二种增菌培养基,筛选出NB和BPW。制备污染量为1~10cfu/ml的实验样品,比较七种致病菌单独、复合、检测样品在NB和BPW中的增菌效果,选择平板鉴定实验和PCR扩增实验结果表明NB较BPW更适宜七种致病菌的复合生长繁殖,细菌增殖量为103~109cfu/ml。为了提高基因芯片杂交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在16SrRNA、23S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三对通用引物,建立了七种致病菌多重PCR扩增方法。研究设计了14×4的芯片点阵点样图。筛选七条特异性探针,制备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应用荧光标记物Cy3或cy5标记扩增产物,进行基因芯片杂交实验。采用信噪比方法分析该基因芯片达到阳性的杂交信号,即阳性信号高于背景平均值10倍以上,阳性点与质控点的平均值比值要在0.4以上。BLAST结果显示本实验所设计的七种致病菌的探针具有种属特异性。七种致病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灵敏度最低为670cfu/ml。稳定性、重复性、干扰性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很好。基因芯片方法同传统的国标方法、PCR方法、快速仪器设备鉴定方法相比较,结果证明唯有基因芯片方法能够解决多种致病菌的一次性检测、且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通过实验优化的条件研发了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通过基因芯片方法对辽宁地区近400批次的进出口动物性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检出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HEC O157:H7等34批,通过国标方法验证了该34批阳性样品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谭雷涛[8](2006)在《动物源性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及其使用效果检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的总称。以禽和猪为例,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禽白血病(AL)和马立克氏病(MD)、猪瘟(HC)、猪呼吸繁殖综合症、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此外,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等也可引起一定的免疫抑制。在养殖业中,时常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疫苗免疫失败。免疫增强剂也称免疫佐剂,是一类通过非特异性途径提高机体对抗原或微生物特异性反应的物质。自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抵抗力以来,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中,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如各种细胞因子、法氏囊三肽、胸腺肽和脾因子等已经应用于临床试验,并取得一定的使用效果。为控制养殖业中的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发展,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经济可靠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利用细胞免疫学研究手段,检测了鸡盲肠扁桃体和猪淋巴结提取物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发现鸡盲肠扁桃体提取物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剂量提取物检测实验中,浓度1:103~1:104各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鸡盲肠扁桃体提取物在一定实验浓度能增强免疫抑制性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水平。猪淋巴结提取物组分Ⅰ和组分Ⅱ对DDP(顺铂)抑制的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增强作用(P<0.01),其他组分对细胞转化则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而粗提物与灭活各组分免疫调节作用不明显(P>0.05);电泳显示,组分Ⅰ和组分Ⅱ分子量分别为50.1 kDa和37.3 kDa。表明该生物活性提取物同时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作用,分子量较大的组分Ⅰ和组分Ⅱ能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家兔外周血T巴细胞转化率,分子量小的组分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本论文通过全血培养与酶标仪(ELISA)的联合应用,成功建立起一种更简便、更可靠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动物处理三天后无菌采血,

祝玉卿[9](2006)在《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与抗体的相关免疫学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应用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及重复性好的间接ELISA法成功的对雏鸡感染IBV后第1天至第28天以及其对照组的血清、泪液、气管灌洗液和十二指肠灌洗液中特异性抗体和总IgG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根据巨噬细胞黏附能力强、贴壁快的特点,应用差速黏附法纯化巨噬细胞,通过调整黏附培养时间长短和温度来控制巨噬细胞纯度,成功获得雏鸡骨髓巨噬细胞和脾脏巨噬细胞,并应用中性红吞噬法、MTT法、酸性磷酸酶法、一氧化氮法以及IL-1诱导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巨噬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 1.SPF雏鸡在感染IBV后,第3天就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在第14天达到高峰,并维持数周;其中局部免疫(气管、副泪腺和肠黏膜)先于全身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非特异性抗体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说明患病鸡总体体液免疫降低,特异性体液免疫增强;而局部体液免疫产生快而短暂,全身体液免疫产生较缓但持续时间较长。 2.SPF雏鸡在感染IBV后,巨噬细胞活性(吞噬性、自身活力、ACP、N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脾脏巨噬细胞发生在第7~10天之间;骨髓巨噬细胞的活性则在第3~10天和第7~21天之间。表明IBV感染促使巨噬细胞活化,吞噬能力增强,胞内酸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增加,分泌活性及抗原呈递能力增强,参与IBV感染的主要过程,与体液免疫变化基本一致,但持续时间较特异性IgG长。 3.在IBV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IL-1产生增加,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IBV感染后,巨噬细胞的作用显着,通过细胞因子网络、抗原呈递作用与其它免疫细胞发生联系,增强SPF雏鸡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提示雏鸡感染IBV后机体体液免疫力有所降低,巨噬细胞参加IBV的免疫应答,在抵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了雏鸡感染IBV后机体特异性抗体产生变化规律与巨噬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和变化的相关性。

刘文波[10](2005)在《表达ILTV gB及gD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和鸡IgY重链恒定区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t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被OIE列为B类传染病。上世纪60年代,我国也发现本病。此后,相继在许多省市流行,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弱毒疫苗预防本病,但它们都存在着疫苗株毒力偏强、潜伏感染、易于返祖以及疫苗株和野毒株无法鉴别的缺点,从而不利于ILT的根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疫苗预防ILT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禽痘病毒载体是继痘苗病毒以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动物病毒载体。由于禽痘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窄,可插入较大的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能产生一过性感染,却能诱发保护性免疫应答,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使其从众多的活病毒载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前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研究的热点,并且在人和许多动物重要传染病重组疫苗的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鸡痘病毒弱毒疫苗株282 E4株为载体,构建了表达ILTV烟台株gB及gD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和鸡IgY重链恒定区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并检测了其对鸡抵抗ILTV强毒株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烟台株TK基因的序列测定及TK蛋白结构功能初步分析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美国632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烟台分离株为模板扩增了TK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包括1个108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可编码36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不同ILTV毒株之间TK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其他疱疹病毒之间同源性则比较低。氨基酸序列分析还发现,尽管与其他疱疹病毒的TK蛋白同源性较低,但ILTV TK蛋白也具有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催化结构域的保守氨基酸共有序列:-DGXXGXGK-(ATP结合结构域)和-DRH-(核苷酸结合结构域),以及5个保守的Cys残基。这些Cys残基可能是通过形成二硫键来维持TK蛋白氨基酸的功能构象,使ATP结合结构域与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在空间上相互重叠,并与底物靠近发生反应,从而发挥TK蛋白的功能。 2.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烟台株gE基因的序列测定及gE蛋白结构功能初步分析 根据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美国标准攻毒毒株g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烟台株为模板,PCR法扩增出1条1.5 kb的gE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

二、鸡传染性盆血病病原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传染性盆血病病原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分型及代表株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基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双链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特征
        1.1.1 IBDV 结构特性
        1.1.2 理化特性
        1.1.3 生物学特性
        1.1.4 病毒基因组结构
        1.1.5 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1.2 基于 A 节段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2.1 基于 A 节段的 IBDV 抗原变异的分子机制
        1.2.2 基于 A 节段的 IBDV 毒力变异的分子机制
    1.3 基于 B 节段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4 IBD 流行新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养禽业的影响
        1.4.1 IBD 流行新趋势
        1.4.2 新流行趋势对养禽业的影响
        1.4.3 对养禽业防治对策
        1.4.4 疫苗的合理利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IBDV 流行株的 VP1 部分序列的扩增及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毒
        2.1.2 鸡胚
        2.1.3 试剂
        2.1.4 实验器材
        2.1.5 引物的设计
    2.2 实验方法
        2.2.1 病料的处理
        2.2.2 IBDV 病毒的扩增
        2.2.3 病毒核酸的提取
        2.2.4 反转录
        2.2.5 聚合酶链式反应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2.2.7 胶回收
        2.2.8 序列测定及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IBDV-VP1 RT-PCR 扩增结果
        2.3.2 分离株 VP1-b 测序结果
        2.3.3 分离毒株的 VP1-b 特征氨基酸位点的分析
        2.3.4 分离毒株的 VP1-b 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及其与 vVP2 核苷酸系统进化树的比较分析
        2.3.5 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2.3.6 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3 IBDV 流行代表的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生物学信息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质粒与菌株
        3.1.2 病毒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器材
        3.1.5 引物的设计
    3.2 实验方法
        3.2.1 病毒 RNA 的提取及反转录
        3.2.2 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3.2.4 胶回收
        3.2.5 PCR 产物的克隆
        3.2.6 序列测定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IBDV A 片段和 B 片段分段 RT-PCR 扩增结果
        3.3.2 分离株 A 节段和 B 节段的序列拼接结果及节段长度
        3.3.3 分离毒株 A 节段的氨基酸突变分析
        3.3.4 分离毒株 B 节段的氨基酸突变分析
        3.3.5 IBDV 毒株 A 节段和 B 节段序列同源性比较及分析
        3.3.6 基于病毒蛋白的遗传进化分析
        3.3.7 基因组 A 节段核苷酸进化树分析结果与 B 节段核苷酸系统进化树的分析比较
    3.4 小结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研究进展
        1 引言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理化特性
        1.3 IBD 流行病学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结构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致病机理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与毒力变异的分子机制
        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诊断技术
        2.1 血清学诊断方法
        2.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3 研究目的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RT-PCR 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方法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抗原捕获ELISA 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荧光定量 RT-PCR 鉴别 IBDV 超强毒株与经典疫苗毒株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试剂配制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3)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IgY的研究进展
        1.1.1 IgY的结构及免疫学特性
        1.1.2 IgY的稳定性
        1.1.3 IgY的分离纯化
        1.1.4 IgY的应用
        1.1.5 IgY的作用机理
    1.2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1.2.1 乳腺炎的分类
        1.2.2 乳腺炎的致病因素
        1.2.3 乳腺炎的发病机理
        1.2.4 乳腺的防御机理
        1.2.5 乳腺炎的检测
        1.2.6 乳腺炎的治疗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2 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1 实验动物
        2.2.2 菌种
        2.2.3 试剂
        2.2.4 仪器
        2.2.5 溶液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菌培养及免疫原制备
        2.3.2 蛋鸡免疫
        2.3.3 IgY的分离、纯化
        2.3.4 抗体效价检测
        2.3.5 抗体含量测定
        2.3.6 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
        2.3.7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免疫影响因素
        2.4.2 抗体效价
        2.4.3 抗体含量
        2.4.4 抗体纯度
    2.5 讨论
        2.5.1 免疫影响因素
        2.5.2 抗体分离纯化
        2.5.3 抗体含量
    2.6 小结
    参考文献
3 特异性卵黄抗体的体外抑菌活性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1 菌种
        3.2.2 实验动物
        3.2.3 试剂
        3.2.4 仪器
        3.2.5 溶液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特异性IgY对抗原菌的生长抑制
        3.3.2 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的分离
        3.3.3 特异性IgY与分离菌的结合活性
        3.3.4 特异性IgY对分离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3.3.5 免疫荧光
        3.3.6 免疫电镜
        3.3.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浓度确定
        3.4.2 特异性IgY最低凝集浓度
        3.4.3 特异性IgY对抗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3.4.4 致病菌分离结果
        3.4.5 特异性IgY与奶中分离菌的结合活性
        3.4.6 特异性IgY对分离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3.4.7 免疫荧光与免疫电镜检测
    3.5 讨论
    3.6 小结
    参考文献
4 特异性IgY的吞噬调理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1 菌种
        4.2.2 实验动物
        4.2.3 试剂
        4.2.4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奶牛外周血中吞噬细胞的分离
        4.3.2 奶牛乳中吞噬细胞的分离
        4.3.3 荧光素FITC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
        4.3.4 吞噬时间选择
        4.3.5 流式细胞检测与细胞染色法测定PMN噬菌作用的比较
        4.3.6 特异性IgY对血液及乳中PMN噬菌作用的影响
        4.3.7 特异性IgY对乳中PMN及Mφ噬菌作用的影响
        4.3.8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标记条件的确定
        4.4.2 检测方法的确定
        4.4.3 吞噬时间的确定
        4.4.4 特异性IgY对外周血及乳PMN噬菌作用的影响
        4.4.5 特异性IgY对奶牛乳中吞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参考文献
5 卵黄抗体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5.2.1 菌种
        5.2.2 实验动物
        5.2.3 试剂
        5.2.4 实验仪器
        5.2.5 溶液配置
    5.3 实验方法
        5.3.1 给药方式确定
        5.3.2 给药间隔确定
        5.3.3 乳腺炎的判定及诱发
        5.3.4 实验分组及给药
        5.3.5 乳腺外观及牛奶性状评价
        5.3.6 体细胞计数
        5.3.7 细菌计数
        5.3.8 治愈率
        5.3.9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给药方式确定
        5.4.2 给药间隔确定
        5.4.3 乳腺外观变化
        5.4.4 牛奶性状变化
        5.4.5 体细胞数变化
        5.4.6 细菌计数变化
        5.4.7 治愈率
    5.5 讨论
    5.6 小结
    参考文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CSISV对肉仔鸡主要免疫器官的致病性及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抑制机理
    2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研究
    3 CSISV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CSISV对肉仔鸡主要免疫器官的致病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
        1.1.2 实验动物
        1.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2 主要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1.2.3 主要免疫器官的眼观变化
        1.2.4 主要免疫器官组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1.2.5 主要免疫器官组织的透射电镜检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CSISV对脾脏的致病性
        2.2 CSISV对胸腺的致病性
        2.3 CSISV对法氏囊的致病性
    3 讨论
第三章 CSISV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1 病毒
        1.1.2 动物饲养
        1.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E-玫瑰花环试验
        1.2.2 肉仔鸡血液中淋巴细胞CD分子检测
        1.2.3 CSISV对ND免疫效果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E-玫瑰花环试验结果
        2.2 血液中淋巴细胞CD分子检测试验
        2.3 CSISV对ND免疫效果的影响
    3.讨论
        3.1 CSISV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2 CSISV对ND免疫效果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A
附图B
附图C
个人简历
致谢

(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缩写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IB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1.2.2 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1.2.3 免疫组化法检测IBDV方法的建立和试验条件的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IB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2.1.1 发病鸡的临床症状及病料采集
        2.1.2 琼脂扩散试验
        2.1.3 免疫胶体金试纸检测
        2.1.4 病毒分离
        2.1.5 动物回归试验
        2.1.6 组织病理学观察
    2.2 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2.2.1 抗体检测
        2.2.2 IgG的提取和纯化
        2.2.3 SDS-PAGE电泳法检测提纯前后蛋白质纯度
        2.2.4 临床应用试验
    2.3 免疫组化法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2.3.1 IBDV囊毒在鸡胚的传代
        2.3.2 IBDV感染CEF细胞
        2.3.3 IBDV感染的CEF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
        2.3.4 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2.3.5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优化
        2.3.6 特异性试验
3 讨论
    3.1 IB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3.2 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试验
    3.3 免疫组化法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方法的建立和优化试验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禽反转录病毒混合感染肉种鸡抗原定位及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与J 亚群禽白血病概况
    1.2 REV 与ALV-J 病原特性及致病机理
        1.2.1 REV 与ALV-J 病原特性
        1.2.2 REV 与ALV-J 的致病机理
    1.3 流行病学
        1.3.1 宿主范围
        1.3.2 传播方式
    1.4 RE 与J 亚群白血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
        1.4.1 RE 临床症状与J 亚群白血病的临床症状
        1.4.2 组织学变化
    1.5 禽反转录病毒的免疫抑制及其机理
        1.5.1 禽类的免疫抑制
        1.5.2 免疫抑制的主要机理
    1.6 网状内皮增生症与J 亚群白血病的诊断与检测
        1.6.1 传统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6.2 分子方法
    1.7 混合感染的近况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2 方法及检测指标
        2.2.1 病毒及其TCID50 测定
        2.2.2 试验动物感染及饲养
        2.2.3 REV 与ALV-J 对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2.4 增重、免疫指标及死亡率的测定
        2.2.5 动态病理学变化
        2.2.6 免疫酶及免疫荧光间接法检测REV 与ALV-J 在器官内的分布
        2.2.7 冰冻切片的免疫免疫酶及免疫荧光间接检测法
        2.2.8 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检测
        2.2.9 PCR 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混合感染与单独感染雏鸡后的临床症状
    3.2 感染后对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2.1 白细胞数量变化计数
        3.2.2 血液中T 淋巴细胞数量变化
        3.2.3 鸡血清内TP、HDL-c、LDL-c、TG、CHO 的含量变化
    3.3 增重、免疫指标及死亡率
        3.3.1 病毒感染后对鸡体重的影响
        3.3.2 病毒感染后对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3.3.3 感染后鸡死亡情况
    3.4 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
        3.4.1 剖检病变
        3.4.2 组织学病变
    3.5 免疫组化法检测抗原在器官内的分布
        3.5.1 免疫酶组化检测
        3.5.2 免疫荧光的检测
    3.6 TUNEL 法检测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
        3.6.1 法氏囊
        3.6.2 胸腺
        3.6.3 脾脏
    3.7 PCR 结果
    3.8 电镜
4 讨论
    4.1 抗原在免疫器官及其它内脏器官的分布
    4.2 病理学观察
    4.3 细胞凋亡及血清指标对肿瘤产生的监测作用
    4.4 冰冻切片的免疫技术和PCR 及电镜在诊断中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及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物性食品安全
    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及其危害
    第三章 病原细菌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章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七种致病菌复合前增菌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结果
        2.2 前增菌培养基增菌效果的比较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检测芯片的研制与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的检测
        2.2 引物和探针的研究设计结果
        2.3 致病菌多重PCR扩增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建立
        2.4 基因芯片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结果
        2.5 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判断标准
        2.6 七种致病菌基因芯片杂交扫描检测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检测芯片验证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基因芯片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
        2.2 基因芯片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2.3 基因芯片重复性与稳定性实验结果
        2.4 基因芯片干扰试验结果
        2.5 样品致病菌残留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2.6 基因芯片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七种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建立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2.2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2.3 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基因芯片在进出境动物性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CURRICULUM VITAE

(8)动物源性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及其使用效果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常见免疫抑制病的病原与发病
    2 免疫抑制病的防制
    3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
    4 动物源性免疫活性增强剂的研究现状
    5 展望
研究内容
    试验一盲肠扁桃体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动物及处理
        1.3 盲肠扁桃体提取物(终浓度为1096)制备
        2 方法
        2.1 盲肠扁桃体提取物免疫增强作用的检测
        2.2 ELISA 法检测 IL-2 水平
        2.3 体外培养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盲肠扁桃体提取物对雏鸡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3.2 细胞培养上清中 IL-2 水平的变化
        3.3 不同剂量提取物对体外受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4 讨论
    试验二猪淋巴结免疫活性组分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处理
        1.2.2 淋巴结提取物的制备
        1.2.3 提取物组分的分离
        1.2.4 MTT 比色法检测各组分及粗提取物的免疫活性
        1.2.5 MTT 法检测各组分经热变性后的免疫调节活性
        1.2.6 加脲的 Tricine-SDS-PAGE 电泳
        2 结果
        2.1 BilLogic-LP 层析系统分离的各组分
        2.2 各组分及粗提取物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2.3 各组分经热浴后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2.4 免疫增强活性组分Ⅰ与组分Ⅱ分子量电泳定性
        3 讨论
    试验三全血培养与酶标仪联用检测淋巴细胞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处理
        1.2.2 全血培养法培养鸡血
        1.2.3 MTT 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
        1.2.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间 MTT 法测得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上清吸光度的变化
        2.2 对照组上清经不同处理后吸光度值离散度变化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与抗体的相关免疫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1.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和流行病学
        1.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1.2 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概述
        1.2.1 巨噬细胞的功能
        1.2.2 巨噬细胞与病毒感染
        1.2.3 巨噬细胞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毒株
        2.1.2 实验动物
        2.1.3 血清和标记抗体
        2.1.4 主要试剂和溶液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病毒的增殖及其半数感染量EID_(50)的测定
        2.2.2 人工感染实验和样品的采集
        2.2.3 病毒的纯化
        2.2.4 间接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特异性抗体程序
        2.2.5 鸡总IgG测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6 待检血清(样本)总IgG的测定
        2.2.7 脾脏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2.2.8 骨髓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2.2.9 胸腺细胞的分离培养
        2.2.10 巨噬细胞活性检测
        2.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IBV人工感染
    3.2 抗原纯化
    3.3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3.3.1 抗原与酶标抗体最佳浓度的确定
        3.3.2 样本最佳浓度的确定
        3.3.3 样本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3.4 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4.2 样本总IgG测定结果
    3.5 特异性抗体与总IGG变化规律比较
        3.5.1 血清中特异性IgG与总IgG间的比较结果
        3.5.2 泪液中特异性IgG与总IgG间的比较结果
        3.5.3 气管灌洗液中特异性IgG与总IgG间的比较结果
        3.5.4 十二指肠灌洗液中特异性IgG与总IgG间的比较结果
        3.5.5 血清、泪液、气管和十二指肠灌洗液中特异性IgG之间的比较结果
        3.5.6 血清、泪液、气管和十二指肠灌洗液中总IgG之间的比较结果
    3.6 巨噬细胞的分离
    3.7 巨噬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3.7.1 中性红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3.7.2 MTT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
        3.7.3 AcP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
        3.7.4 NO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
        3.7.5 IL-1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
4 讨论
    4.1 雏鸡感染IBV后IGG抗体动态变化
        4.1.1 雏鸡感染IBV后非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4.1.2 雏鸡感染IBV后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4.2 雏鸡感染IBV后巨噬细胞活性动态变化
        4.2.1 巨噬细胞的培养
        4.2.2 巨噬细胞的活性
    4.3 IGG抗体与巨噬细胞活性免疫动态变化的相关性
        4.3.1 抗体与巨噬细胞的相关性
        4.3.2 变化规律的相关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表达ILTV gB及gD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和鸡IgY重链恒定区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及其研究进展
        1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历史及分类
        2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
        3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学进展
        4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5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诊断
        6 传染性喉气管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7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应用禽痘病毒表达载体研制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
        1 禽痘病毒的基本特性
        2 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
        3 外源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的表达
        4 禽痘病毒表达载体的优越性
        5 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烟台株TK基因的序列测定及TK蛋白结构功能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第四章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烟台株gE基因的序列测定及gE蛋白结构功能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第五章 目的片段的选取及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EF-gB-gD和pEF-gB-gD-IgY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第六章 目的片段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第七章 重组鸡痘病毒对SPF鸡的免疫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Curriculum vitae

四、鸡传染性盆血病病原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分型及代表株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D]. 熊忠贤. 广西民族大学, 2013(10)
  •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D]. 汪振兴.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3]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 甄宇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4]CSISV对肉仔鸡主要免疫器官的致病性及免疫的影响[D]. 王保利.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云现.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6]禽反转录病毒混合感染肉种鸡抗原定位及诊断的研究[D]. 朱国.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7]动物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复合前增菌技术及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王金玲. 吉林大学, 2007(04)
  • [8]动物源性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及其使用效果检测的研究[D]. 谭雷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1)
  • [9]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与抗体的相关免疫学变化[D]. 祝玉卿. 东北农业大学, 2006(02)
  • [10]表达ILTV gB及gD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和鸡IgY重链恒定区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D]. 刘文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鸡传染性盆腔血病病原学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