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料现代感官分析评估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汤木果,陈芳,赵存朝,盛军,陶亮,田洋[1](2021)在《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研制》文中认为核桃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风味较佳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随着现代人工作强度的增大及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经常用眼过度、视力下降。叶黄素具有较强的护眼明目、抗疲劳的作用。本研究以核桃乳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核桃乳添加量、叶黄素添加量、全脂奶粉添加量、HBT-A7301稳定剂添加量及白砂糖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最佳工艺,开发一款口感浓郁、营养丰富的健康乳饮料,并评定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核桃乳添加量20%、叶黄素添加量40 mg/L、HBT-A7301稳定剂添加量0.35%、白砂糖添加量6.2%、全脂奶粉添加量1.0%。产品呈现乳白色,具有核桃的香气,酸甜适中,组织细腻,品质稳定,风味独特,感官评价达87.16分,其蛋白质含量为3.56%,脂肪含量为1.23%,pH 7.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10%,30 d内无沉淀分层,无乳清析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及致病菌未检出,是一款营养丰富且具有潜在缓解视觉疲劳的健康饮品。本研究可为核桃功能性饮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冯魏[2](2021)在《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理化和感官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理化特性、感官品质及储藏期的差异,对大米蛋白、豌豆蛋白、花生蛋白和马铃薯蛋白这4种植物蛋白制成的固体饮料的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添加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的水分活度、含水量和吸湿性,以及25℃下储存180 d后溶解度、颜色和风味的变化,可以鉴别固体饮料的品质。基于4种植物蛋白质具有的基本成分的不同,分析了造成制得的不同蛋白质固体饮料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这4种蛋白制成的固体饮料均为可接受的产品,品质最佳的为含有豌豆蛋白粉的固体饮料。
刘雨辰[3](2021)在《焦糖色对黄酒风味及稳定性影响》文中指出焦糖色素是黄酒中常用的着色剂。焦糖色素含有多种风味物质且成分复杂,可能会对黄酒的风味,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这方面尚缺乏研究和数据支撑。本课题研究了黄酒中常用的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A、H、Z)和普通法焦糖色素(W、J)对黄酒风味、蛋白质稳定性和关键风险物质4-甲基咪唑的影响,并探究了焦糖色素同黄酒蛋白分子和风味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两类焦糖色素的物理化学指标。两类焦糖色素添加入黄酒后的色率都在3×104以上,普通法焦糖色素的色率较低(3.84×104~5.97×104),但是红黄指数高,含有的蓝绿杂色较少;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的色率较高(8.79×104~1.63×105),但红黄指数较低。焦糖色A,H和W具有较好的耐酒精性和耐酸性,溶液产生少量的悬浮物,没有沉淀产生,满足黄酒企业的最低要求,能用于黄酒生产。(2)研究了焦糖色素对黄酒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随着焦糖色素使用量的加大,黄酒的浊度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其中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在高添加量时,黄酒的浊度要高于普通法焦糖色素;而在低添加量时,添加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A和H的黄酒浊度较低,低于普通法焦糖色素W的浊度。从稳定性方面考虑,在低添加量情况下,长期存放稳定性较好的是A和H。为探究焦糖色素沉淀黄酒浑浊蛋白的机制,对黄酒中几种关键的二聚α-淀粉酶抑制剂、假定蛋白、类燕麦蛋白进行从头建模或同源建模,并采用分子对接和蛋白表面电荷分布考察结合细节信息。结果表明,焦糖色素通过氢键、疏水作用,以及电荷吸引作用促使蛋白形成复合物并沉淀,最大对接能分别为-3.92 kcal/mol、-4.85 kcal/mol、-4.78 kcal/mol。(3)分析了焦糖色素中的香气物质,研究了添加焦糖色素对黄酒香气物质挥发性的影响。呋喃类物质、醛类物质和酸类物质在5种焦糖色素中的含量占比相对较高。其中,焦糖色素中5-甲基呋喃醛和2-乙酰基呋喃含量较高,是5种焦糖色素的主要香气成分。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含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高于普通法焦糖色素。在添加量为0.1%时,除焦糖色素J以外,黄酒顶空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浓度均高于黄酒原液。当焦糖色素添加量为0.3%时,除焦糖色素A以外,黄酒顶空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浓度均低于黄酒原液。感官差别检验(三点检验)和描述性感官分析表明焦糖色素的添加量在0.2%以下,不会对黄酒的感官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对黄酒中富含的乙醇、γ-氨基丁酸与焦糖主体风味物质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呋喃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进行建模和M062X/6-311G(d,p)水平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复合物可在水溶液中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焦糖色风味物质稳定化。结合能最大为-28.03 kcal/mol,最小为-24.11kcal/mol。(4)采用概念密度泛函理论,对焦糖色素中的关键风险物质4-甲基咪唑在黄酒酒体溶剂环境下的活性参数、振动吸收光谱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黄酒中的极性溶剂环境和酸性条件可以降低其反应活性,表明黄酒可提高焦糖色的安全性。(5)焦糖色素添加量在0.1%以下时,可对黄酒风味、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一定提高作用,且不显着改变消费者感官体验。
刘飞[4](2021)在《火麻仁中L-精氨酸提取工艺及固体饮料制备》文中研究表明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膳食纤维等,而蛋白质中的L-精氨酸具有较高的含量,是人体生长平衡所必需的。药理学研究表明,L-精氨酸可以预防老年痴呆、提高小儿记忆力。因此本论文以火麻仁为原料,通过工艺筛选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最佳工艺后,将蛋白质水解,采用离子交换法从蛋白质中提取L-精氨酸。再将L-精氨酸配伍益智仁和葡萄籽,制成具有营养成分的易于人体吸收的固体饮料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火麻仁采用超声波辅助水剂法去除油脂从而提高蛋白质提取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75℃,料液比为1:50,萃取时间8.5 h,超声时间70 min,此时残油率为7.9%。(2)通过工艺筛选后选取碱提酸沉法和水酶法提取蛋白质,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这两种工艺,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0 min,碱液pH 10.0,料液比为1:25,此时火麻仁蛋白提取率为84.3%,蛋白质含量为86.3%。水酶法最佳工艺酶添加量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8:1,此时火麻仁蛋白提取率为42.1%,蛋白质含量73.8%。对蛋白质采用电泳实验观察,条带清晰完整,确定蛋白质提取完整。采用红外光谱特征峰进行比对确定该提取物为火麻仁蛋白。(3)首先通过Alcalase 2.4 LFG碱性内切酶将蛋白质水解后,采用离子交换法从蛋白水解液中提取L-精氨酸。比较发现D001树脂对L-精氨酸的平衡吸附量较大。将火麻仁蛋白调节pH值调为6,于室温(15-30℃)下,用D001离子交换树脂采用静态法吸附,用3 mol/L氨水洗脱,在洗脱液浓缩后,用苯甲醛沉淀出L-精氨酸后浓缩结晶,可以得出L-精氨酸提取率为76.4%,含量为57.0%。采用薄层法与标准品进行比对,确定该提取物为L-精氨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确定含量。(4)以L-精氨酸为主药原料,配伍葡萄籽粉和益智仁粉,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作为辅料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口感:精氨酸3.02 g、葡萄籽粉2.05 g、益智仁粉2.03 g、双歧杆菌益生菌0.8 g、低聚果糖0.03 g、环糊精0.004 g、三氯蔗糖0.002 g。根据GB 2760-2019、GB 7101-200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添加剂、标准饮料标准,测定营养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评价。本实验筛选出了最优的火麻仁提取蛋白以及蛋白质中提取L-精氨酸工艺条件,且以L-精氨酸为主要原料设计的固体饮料配方,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标准》对固体饮料的要求,质量可控,稳定可行。
杨青青[5](2021)在《干制及饮料制备对葛根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葛根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有生津止渴、解表退热、解酒毒的作用,在抗氧化、护肝、降血糖等方面也有良好的功效,可药食两用,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我国的葛根资源虽然丰富,但综合加工利用的程度和技术水平都偏低。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武陵山区产的野生粉葛、栽培粉葛和野葛为原料,探究了热风干燥(60、70、80、90、100℃、真空干燥(60℃和冷冻干燥对葛根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和色泽的影响;研究了葛根超声浸提的最佳工艺,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干、鲜葛根浸提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研明了葛根饮料的最佳配方,探明了光照和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的色泽、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可为葛根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武陵山区产的野生粉葛、栽培粉葛和野葛的水分含量均超过了 50%;野生粉葛和栽培粉葛的总黄酮和膳食纤维含量显着低于野葛(P<0.05),但淀粉含量比野葛高(P<0.05)。野葛与野生粉葛、栽培粉葛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比较大,而后两者比较接近。2、经100℃热风干燥后两种粉葛的总黄酮含量与经冷冻干燥的并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葛根冷冻干燥后的DPPH·清除活性、总还原力和·OH清除活性最高,其次是100℃热风干燥,而栽培粉葛冷冻干燥后的DPPH·清除活性与100℃热风干燥后的无显着差异(P>0.05),野葛和栽培粉葛冷冻干燥后的总还原力与100℃热风干燥后的无显着差异(P>0.05),野生粉葛、栽培粉葛和野葛冷冻干燥后的·OH清除能力与100℃热风干燥后的无显着差异(P>0.05),故综合成本与能耗,100℃热风干燥是葛根适宜的干燥方式。冷冻干燥后的葛根的L值最大,a值最小,极显着的区别于其他干燥方式的葛根(P<0.01),对葛根色泽的负面影响最小,而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葛根的亮度。若以葛根粉为产品来对其色泽进行评价,则冷冻干燥方式最好,但若以制备葛根饮料为目的,则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热风干燥方式更适宜。3、以浸提所得葛根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浸提,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确定了其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干葛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水料比30:1(mL/g)、超声功率310 W,超声时间38 min,葛根总黄酮得率为(12.68±0.05)mg/g;鲜葛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水料比4.5:1(mL/g)、超声功率442W,超声时间39 min,葛根总黄酮得率为(4.36±0.04)mg/g。4、将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葛根浸提液进行干与鲜的对比(鲜折干后比较)。对于同一种葛根,干葛根所得浸提液的葛根总黄酮含量和DPPH.清除活性、总还原力和.OH清除活性均优于鲜葛根(P<0.05);在干或鲜状态对比下,野葛浸提液的葛根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极显着大于野生粉葛和栽培粉葛(P<0.01),而野生粉葛浸提液的葛根总黄酮含量大于栽培粉葛(P<0.05),但两者的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着(P>0.05)。同时,鲜葛根浸提液色泽比干葛根浸提液深;野生粉葛和栽培粉葛浸提液颜色、滋味和气味相近,野葛浸提液颜色为深黑色,且带有较为浓重的药材味。综上,制备葛根饮料应选择干野葛和干野生粉葛为加工原料,且应以野生粉葛提取液为主。5、采用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确定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10%的野葛提取液,65%的野生粉葛提取液,0.009%的三氯蔗糖。在最佳条件下研制的葛根饮料色泽呈红棕色,澄清透亮,带有葛根特有的清甜气味,甜度适宜,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质量要求。6、探究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的色泽、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加速试验结束时,光照组的L值显着高于避光组(P<0.05),a值和b值显着低于避光组(P<0.05),与初始值相比,L值和b值分别上升了 6.13%和11.23%(P<0.05),a值下降了 8.42%(P<0.05)。加速试验结束时,光照组和避光组葛根饮料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下降了 7.92%和6.63%;其DPPH·清除率分别下降了38.26%和30.49%;其总还原力分别下降了 39.56%和33.23%;其·OH清除率分别下降了 7.49%和6.28%,四个指标较初始值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加速试验中,葛根饮料的颜色变浅,其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活性、总还原力和·OH清除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避光处理能减缓葛根饮料的颜色变浅和抑制其抗氧化活性降低。
徐尉[6](2021)在《社会排斥影响下消费者实用品和享乐品偏好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被社会中的其他人或其所在群体排斥、拒绝或孤立,并且其自身归属感受到威胁的一种常见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出现社会排斥的现象,比如在聚会或办公室谈话中被同学或同事忽视,和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出现破裂,或者收到在公司求职时的拒绝信。在消费者行为领域,也存在着不同种表现形式的社会排斥现象。比如,当消费者向银行提交信用卡申请时可能遭受拒绝。当消费者向某俱乐部提交会员申请时也可能遭受拒绝。当消费者在商店购物希望得到店员的帮助时,也可能会遭受到店员的忽略和不予理睬。由此可见,社会排斥是个体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和不可避免的一种现实现象,研究其对个体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更好的理解其自身的消费行为,而且也有利于市场营销人员在充分把握和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策略。鉴于这一现象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检验了社会排斥的心理后果。尽管现有研究对社会排斥影响下的消费者行为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本文认为从社会排斥类型上、社会排斥对相关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上以及最终消费产品的选择上,现有研究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社会排斥、心理距离、应对策略、实用品和享乐品等相关文献,并结合近年来消费者行为学以及营销学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社会排斥和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于实用品和享乐品的偏好和购买意愿。在消费者应对策略理论的支撑下,本文构建了―社会排斥—应对策略—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从个体感知到社会排斥现象的心理距离远近不同的视角出发,分别在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三种不同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受到社会排斥影响时,其实用品和享乐品偏好的形成机制。随后,本研究设计了九个相关实验对这些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一通过三个子实验主要来验证假设1和假设2,即社会排斥与时间距离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的影响。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时间距离较近时,消费者可能对实用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时间距离较远时,消费者可能对享乐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研究一也进一步检验了消费者问题解决倾向和消费者情绪调节倾向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通过三个子实验主要来验证假设3和假设4,即社会排斥与空间距离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的影响。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空间距离较近时,消费者可能对实用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空间距离较远时,消费者可能对享乐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研究二也进一步检验了消费者问题解决倾向和消费者情绪调节倾向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三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假设5和假设6,即社会排斥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的影响。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社会距离较近时,消费者可能对实用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社会距离较远时,消费者可能对享乐产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研究三也进一步检验了消费者问题解决倾向和消费者情绪调节倾向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概况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与社会接纳的消费者相比),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时间距离较近时,消费者更可能对实用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时间距离较远时,消费者更可能对享乐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第二,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与社会接纳的消费者相比),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空间距离较近时,消费者更可能对实用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空间距离较远时,消费者更可能对享乐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第三,遭受社会排斥的消费者(与社会接纳的消费者相比),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社会距离较近时,消费者更可能对实用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而如果他们感知社会排斥的社会距离较远时,消费者更可能对享乐品有更高的消费偏好。第四,消费者问题解决倾向在社会排斥和近心理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实用产品偏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中介的作用。第五,消费者情绪调节倾向在社会排斥和远心理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享乐产品偏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中介的作用。
徐琳[7](2021)在《黄芪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黄芪提取物在饮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Ⅳ)是其中的标志性功效成分。2020年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通知,将黄芪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作为新型食品原料,黄芪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尚不充分,存在黄芪甲苷提取效率低、食品加工条件下稳定性不明确等问题,限制了黄芪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推广。本文对不同品种、部位黄芪原料中黄芪甲苷含量,其他黄芪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条件、黄芪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生产了一款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黄芪复合饮料,并通过动物试验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优化了同时检测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的方法,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适合食品加工的黄芪品种、部位等进行优选。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的线性校正系数R2均大于0.99,检测限分别为0.006μg/mL、0.003μg/mL、0.002μg/mL,定量限分别为0.024μg/mL、0.015μg/mL、0.009μg/mL,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5%、3.7%、1.5%,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7%、1.2%、1.1%,准确度高分别为(94.1±4.3)%、(98.4±5.8)%、(96.5±1.9)%,该方法适于黄芪皂苷的检测。经检测,不同产地黄芪中三种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同时发现黄芪皂苷主要分布于黄芪表皮部位,因此黄芪侧根(根须)中的皂苷含量较高。陇西产区的黄芪侧根的三种皂苷总含量(黄芪皂苷Ⅰ(1.026±0.018)mg/g,黄芪皂苷Ⅱ(0.227±0.016)mg/g,黄芪甲苷(0.881±0.076)mg/g)高于其他品种,且价格仅为黄芪主根的30%~50%,优选为黄芪饮料加工的原料。2.优化了使用黄芪切片提取黄芪甲苷的工艺,探究了黄芪甲苷热稳定性规律:(1)为解决实际生产中黄芪粉末提取后的体系黏性大、料液分离困难等问题,本文将黄芪侧根切2 mm~4 mm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芪甲苷提取工艺:室温预浸泡120 min,氨水体积分数24%,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50 min,黄芪甲苷提取率达到(2.621±0.019)mg/g,略超过三种皂苷含量总和,即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Ⅱ较彻底地转化为黄芪甲苷,黄芪甲苷提取较为完全,另有少量其他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中试放大试验中,三批投料共150 kg黄芪的黄芪甲苷提取率为(2.376±0.104)mg/g,与实验室结果较为接近,同时,料液分离时间由10 h~15 h缩短为10 min,提取效率显着提高。(2)本文对黄芪甲苷提取液在加热过程中的保留率(即黄芪甲苷热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在酸性至中性溶液中的热稳定性较碱性溶液好。经试验,将黄芪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5%~50%,此时黄芪浓缩液pH<7.0,可去除提取剂中氨液。此时溶液中黄芪甲苷可以耐受更高温度、更长时间的加热,能够在食品的热加工过程中维持稳定。同时,这种除碱方式避免了使用大孔树脂洗脱除碱法造成的树脂颗粒残留风险,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的优点。3.研制了一款功效成分稳定、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黄芪复合饮料,对其稳定性及功能性进行了考察评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浓缩黄芪提取液添加量8.00 g/100 mL,浓缩枸杞汁添加量4.00 g/100 mL,山梨醇添加量10.00 g/100mL,浓缩猕猴桃汁添加量1.00 g/100 mL,黄原胶0.20 g/100 mL。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试放大试验,按1200包装单位投料,产品感官评分为(94.7±1.4)分,与实验室结果较为接近。经检测,产品贮藏全周期(18个月)内黄芪甲苷含量保持90%以上,稳定性较好。利用ICR小鼠考察黄芪复合饮料产品缓解体力疲劳及抗氧化功能发现,中剂量(10.50g/kg·Bw)与高剂量(21.00 g/kg·Bw)黄芪复合饮料均可显着提高力竭小鼠体内血乳酸消除速率、肝糖原含量(P<0.05),高剂量黄芪复合饮料还可显着提高小鼠体内肌糖原含量、降低血乳酸生成速率,即黄芪复合饮料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自制饮料具有抗氧化效果,能够显着提高小鼠的总抗氧化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P<0.05),并明显降低小鼠机体丙二醛、肌酸激酶水平(P<0.05)与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唐子箫[8](2021)在《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文中认为藜麦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元素,如多酚、皂苷、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藜麦蛋白含量高达14%~17%,高于大米、大麦和玉米。藜麦蛋白的营养价值较高,包含了人体所需全部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均衡。但目前有关藜麦蛋白工业化提取方法的研究较少,传统的碱提酸沉法蛋白得率偏低,且损失了其他水溶性营养成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操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酸碱,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藜麦蛋白的溶解性较差,也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本课题采用碱提结合膜分离技术,以期提高藜麦蛋白的得率,同时可以保留非淀粉多糖和其他水溶性营养价值成分,并将这些副产物开发成饮料,从而提高藜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采用酶解技术制备藜麦多肽,改善藜麦蛋白的溶解性,使得产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后完成藜麦生产车间的设计,验证该工艺工业化的可行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脱皮藜麦为原料,采用碱提结合膜分离技术提取藜麦蛋白,研究结果表明,碱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5°C,时间3 h,Na OH浓度1 g/L,料液比1:10。进一步考察PES50和PES5超滤膜对于蛋白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ES50超滤膜的效果更好,膜通量更高,蛋白质的截留率达95.58%,多糖的截留率为13.2%,藜麦蛋白最终得率可达到81.24%。采用最佳工艺提取藜麦蛋白后,考察酶解工艺对藜麦多肽得率、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组成、营养价值及消化特性的影响。以抗氧化活力和氮回收率(NRR)为指标,确定酶解最佳条件为:酶种类复合蛋白酶,底物浓度6%,酶添加量1800 U/g,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藜麦多肽得率达76.51%,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中性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溶解性从66.16%提高至90.71%。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藜麦多肽可以在肠胃中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及多肽分子量分布分析表明,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均衡,且组成以低聚肽(<2 k Da)为主,占比为74.00%。以藜麦蛋白超滤分离的副产物为原料生产藜麦饮料,澄清度达96.9%。其最佳配方为: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5%,以木糖醇作为甜味剂,添加量为5%。藜麦饮料的储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藜麦饮料保存在阴凉避光处,可长期维持其澄清度和色素的稳定性。在以上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年处理1000 t藜麦的生产车间设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每年可生产藜麦多肽99.45 t,藜麦饮料6900 t,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蔡玮琦[9](2021)在《药用红糖中酚类成分研究及产品开发》文中提出红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其性温、味甘、入脾,具有健脾暖胃、缓中止痛、益气补血、活血化淤的作用。如今,红糖更是以药用辅料的形式出现在中成药处方当中,广泛地应用于颗粒剂、酒剂、丸剂、膏剂和口服液等九十余种中药制剂,例如新生化颗粒、舒经活络酒、山楂化滞丸、山东阿胶膏及产妇安口服液等。不仅是药用辅料,在其中也作为一味中药来发挥药效。虽然国内的红糖相关产品琳琅满目,但是对红糖的物质基础研究显得尤为不足,药理活性研究也较为匮乏,限制了红糖相关产品后续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本文用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优质药用红糖(广西马山)为实验材料,分离出其中的酚类物质,探究其降糖活性,并开发出相关饮品,为企业的后续开发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1、分离鉴定了红糖中的酚类成分。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红糖水溶液,得到粗分物。使用中压制备ODS柱进行进一步的成分分离,选择半制备液相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单独制备,冻干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高分辨质谱以及核磁的现代仪器分析手段,从广西马山红糖中鉴定出4个酚类化合物,分别是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酸。2、针对红糖酚类提取物的降糖活性展开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红糖中的酚类化合物,并用Q-Tof高分辨质谱初步鉴定了红糖提取物中24种成分,主要是黄酮、酚酸类成分。选择KKay转基因糖尿病小鼠,对小鼠的血脂四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价;发现给药组服用红糖提取物8周后可以降低自身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胰岛素水平降低至5.524 mIU.L-1;并且可以缓解糖尿病导致的肾小球、胰腺以及大脑CA1区的病变。3、利用红糖提取物的优质降糖活性,与国医大师周仲瑛的签名处方融合,开发了固体以及液体饮料。处方中大多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并对制成的饮品中总酚酸含量以及姜辣素含量进行规定,对国家相关饮料标准进行检测,均符合要求。本文通过对红糖中的酚类成分鉴定,其提取物降糖活性的评价以及饮料的开发、性能评价,为红糖的后续产业化生产以及多元化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雨浩[10](2020)在《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蓝莓、树莓、黑莓、蔓越莓、黑果腺肋花楸与蓝靛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酚、黄酮、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浆果资源,但因贮藏相对困难常被加工成为果汁果酱等深加工制品。目前市售果汁产品较为单一,且杀菌工艺多为高温热力杀菌方式,对产品的营养和口感破坏较大,因此对于天然复合并采用非热杀菌的果汁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课题以六种小浆果汁为原料,对其品质指标与感官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适合复配的三种浆果汁;然后进行蓝莓复合果汁的配料比与澄清工艺优化研究;并探讨超高压和巴氏杀菌对蓝莓复合果汁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最后监测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汁品质变化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小浆果对比研究为消费者鲜食摄取及浆果产业原料选材提供参考,也为蓝莓复合果汁的深加工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小浆果汁的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黑果腺肋花楸汁和蓝靛果汁相较于其他四种小浆果汁氨基酸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挥发性物质种类更多。但由于其苦涩味致使感官评分较低,而蓝莓汁的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蓝莓、黑果腺肋花楸、蓝靛果为复合果汁原料。2.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获得蓝莓复合果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蓝莓汁55.66%、红提汁24.34%、黑果腺肋花楸汁10%和蓝靛果汁10%(以体积分数计)。采用果胶酶对蓝莓复合果汁进行澄清处理,最优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为0.08 g/100m 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果汁透光率可达90.1±0.20%,显着地提高了果汁的澄清度和稳定性。3.超高压结合壳聚糖(HPP+CH)的杀菌效果优于单独的HPP和CH杀菌。HPP+CH组杀菌参数为预先添加0.5%壳聚糖,然后采用400 MPa在室温下处理5 min;巴氏杀菌条件为90℃处理1 min(HTST);上述两种杀菌处理后蓝莓复合果汁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0 CFU/m L且均未检测出霉菌和酵母菌。4.HPP+CH和HTST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的p H值、总黄酮含量和DPPH抗氧化能力与原汁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HPP+CH组的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褐变度均有所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微下降;HTST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花青素含量均稍有下降,褐变度增加。HPP+CH处理组的色差△E为1.47±0.19,肉眼变化不可见;HTST处理组的色差△E为2.06±0.48,色泽肉眼变化可见;HPP+CH组与对照组的挥发性成分组成最相近,整体风味变化不大。总体上,HPP+CH技术相较于HTST更适合蓝莓复合果汁进行杀菌处理,对果汁的整体破坏较小。5.贮藏期内,HPP+CH和HTST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27℃和37℃三个贮藏温度下微生物指标均可达到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冷热两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的p 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稳定;随着贮藏时间延长,HPP+CH组的花青素含量、DPPH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评分均优于HTST组,褐变度和色差值低于HTST组;贮藏温度越高,两种杀菌处理后的果汁的品质劣变越快。货架期预测试验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下贮藏的货架期为225天,而巴氏杀菌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下贮藏的货架期为116天。
二、饮料现代感官分析评估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料现代感官分析评估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材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工艺设计 |
1.2.1. 1 工艺流程 |
1.2.1. 2 操作要点 |
1.2.2 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 |
1.2.3 产品质量 |
1.2.3. 1 感官评定 |
1.2.3. 2 产品理化指标测定 |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核桃乳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1.2 叶黄素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1.3 HBT-A7301稳定剂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1.4 白砂糖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1.5 全脂奶粉添加量对叶黄素核桃乳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2 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 |
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2.2.2 最佳条件的确定和回归模型的验证 |
2.3 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理化指标测定 |
3 结论 |
(2)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理化和感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复合固体饮料的制备 |
1.3.2 植物蛋白的基本成分的测定 |
1.3.3 固体饮料溶解度的测定 |
1.3.4 固体饮料水分活度、含水量和吸湿性的测定 |
1.3.5 固体饮料的感官评定方法 |
1.3.6 固体饮料的微生物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类植物蛋白质粉的营养成分测定 |
2.2 不同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的溶解度 |
2.3 不同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的水分活度、含水量和吸湿性 |
2.4 不同植物蛋白粉对固体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2.5 不同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的微生物检出情况 |
3 结 论 |
(3)焦糖色对黄酒风味及稳定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酒概述 |
1.2 焦糖色素概述 |
1.2.1 焦糖色素的发展历史 |
1.2.2 焦糖色素的生产原理 |
1.2.3 焦糖色素的生产方法和分类 |
1.2.4 焦糖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 焦糖色素对黄酒影响研究现状 |
1.3.1 焦糖色素对黄酒稳定性影响 |
1.3.2 焦糖色素对黄酒风味的影响 |
1.4 分子对接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焦糖色素理化指标的检测 |
2.3.2 黄酒稳定性的检测 |
2.3.3 焦糖色素和黄酒混浊蛋白结合能检测 |
2.3.4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检测 |
2.3.5 三点检验法 |
2.3.6 蛛网描述性感官分析方法 |
2.3.7 黄酒对焦糖色风味物质的稳定化能力检测 |
2.3.8 黄酒对焦糖色中4-甲基咪唑反应活性的影响检测 |
2.3.9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焦糖色素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2 焦糖色素对黄酒稳定性的影响 |
3.2.1 焦糖色素对黄酒稳定性的影响 |
3.2.2 酒精浓度对焦糖色素和黄酒稳定性的影响 |
3.2.3 焦糖色素对黄酒混浊蛋白的作用机制 |
3.3 焦糖色素对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3.3.1 焦糖色素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3.3.2 焦糖色素感官分析 |
3.3.3 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3.3.4 加入焦糖色素后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
3.3.5 添加焦糖色素的黄酒感官分析 |
3.3.6 焦糖色素对黄酒感官的影响 |
3.3.7 黄酒对焦糖色风味物质的稳定化机制 |
3.4 黄酒溶剂环境对4-甲基咪唑反应活性的影响 |
3.4.1 溶剂下4-甲基咪唑反应活性参数变化 |
3.4.2 溶剂下4-甲基咪唑理论光谱变化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火麻仁中L-精氨酸提取工艺及固体饮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火麻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火麻仁概述 |
1.1.2 火麻仁蛋白概述 |
1.1.3 火麻仁药理作用 |
1.1.4 火麻仁去油方法 |
1.1.5 火麻仁蛋白提取方法、检测方法 |
1.2 L-精氨酸研究进展 |
1.2.1 L-精氨酸概述 |
1.2.2 L-精氨酸药理作用 |
1.2.3 精氨酸提取方法、检测方法 |
1.3 固体饮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火麻仁蛋白质提取工艺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火麻仁去油 |
2.3.2 火麻仁残油率测定 |
2.3.3 碱提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 |
2.3.4 水酶法制备火麻蛋白 |
2.3.5 火麻仁蛋白双缩脲检测 |
2.3.6 火麻仁蛋白电泳检测 |
2.3.7 火麻仁蛋白红外光谱检测 |
2.3.8 火麻仁蛋白含量测定 |
2.3.9 火麻仁蛋白提取率测定 |
2.3.10 火麻仁蛋白浓度测定 |
2.3.11 火麻仁蛋白标准曲线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火麻仁蛋白去油 |
2.4.2 碱提酸沉法提取火麻蛋白 |
2.4.3 水酶法提取火麻仁蛋白 |
2.4.4 火麻蛋白双缩脲结果 |
2.4.5 火麻蛋白电泳结果 |
2.4.6 火麻蛋白红外光谱检测 |
2.4.7 蛋白质标准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火麻仁蛋白质中L-精氨酸的提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L-精氨酸的提取 |
3.3.2 L-精氨酸定性分析 |
3.3.3 L-精氨酸定量分析 |
3.3.4 火麻仁蛋白标准曲线 |
3.3.5 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3.3.6 L-精氨酸纯度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因素对吸附结果影响 |
3.4.2 L-精氨酸定性分析 |
3.4.3 L-精氨酸定量分析 |
3.4.4 L-精氨酸标准曲线 |
3.4.5 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3.5 本章小结 |
4 L-精氨酸固体饮料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配方设计 |
4.3.1 主料配方设计 |
4.3.2 辅料配方设计 |
4.3.3 感官评分设计 |
4.4 成分含量测定 |
4.4.1 粗蛋白的测定 |
4.4.2 粗脂肪的测定 |
4.4.3 水分的测定 |
4.4.4 灰分的测定 |
4.4.5 总糖的测定 |
4.4.6 溶解性的测定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主料添加量设计结果 |
4.5.2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4.5.3 主料添加量响应曲面分析 |
4.5.4 最优比例试验验证 |
4.5.5 辅料添加量设计结果 |
4.5.6 响应感官评分拟合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 |
4.5.7 感官评分优化添加量各因素响应曲面分析 |
4.5.8 最优添加量试验验证 |
4.6 测定结果 |
4.6.1 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4.6.2 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4.7 感官评价结果 |
4.8 理化指标评价结果 |
4.8.1 污染物检查 |
4.8.2 真菌毒素检查 |
4.8.3 微生物检查 |
4.9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干制及饮料制备对葛根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葛根概况 |
1.1.1 葛根简介 |
1.1.2 葛根药用价值 |
1.1.3 葛根黄酮的提取 |
1.2 葛根开发利用现状 |
1.2.1 葛根在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 葛根在食品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中草药干燥技术研究 |
1.3.1 自然干燥 |
1.3.2 热风干燥 |
1.3.3 真空干燥 |
1.3.4 真空冷冻干燥 |
1.3.5 微波干燥 |
1.3.6 联合干燥 |
1.4 抗氧化研究概况 |
1.4.1 自由基简述 |
1.4.2 抗氧化剂 |
1.4.3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评估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分析测定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葛根的理化成分分析 |
2.4.2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3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DPPH·清除活性的影响 |
2.4.4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总还原力的影响 |
2.4.5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OH清除活性的影响 |
2.4.6 相关性研究 |
2.4.7 干燥方式对葛根色泽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葛根水浸提工艺及浸提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处理 |
3.3.2 葛根超声浸提单因素试验 |
3.3.3 葛根超声浸提响应面试验 |
3.3.4 分析测定方法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葛根超声浸提单因素试验 |
3.4.2 葛根超声浸提响应面优化试验 |
3.4.3 干、鲜葛根提取液总黄酮比较 |
3.4.4 干、鲜葛根提取液DPPH·清除活性比较 |
3.4.5 干、鲜葛根提取液总还原力比较 |
3.4.6 干、鲜葛根提取液·OH清除活性比较 |
3.4.7 干、鲜葛根提取液感官品质的比较 |
3.5 小结 |
4 葛根饮料制备及其在光照与加速试验条件下色泽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操作要点 |
4.3.3 葛根饮料的配方优化 |
4.3.4 葛根饮料加速试验设计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葛根饮料调配单因素试验 |
4.4.2 葛根饮料调配正交试验 |
4.4.3 葛根饮料质量检测结果 |
4.4.4 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色泽的影响 |
4.4.5 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4.6 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DPPH·清除活性的影响 |
4.4.7 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总还原力的影响 |
4.4.8 光照与加速试验对葛根饮料·OH清除活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社会排斥影响下消费者实用品和享乐品偏好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结构框架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社会排斥 |
2.1.1 社会排斥的概念 |
2.1.2 社会排斥的影响 |
2.1.3 社会排斥的应对策略 |
2.1.4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 心理距离 |
2.2.1 心理距离的前因 |
2.2.2 心理距离的后果 |
2.3 应对策略 |
2.3.1 应对的定义 |
2.3.2 应对策略的维度结构: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与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 |
2.3.3 应对策略的前因 |
2.3.4 应对策略的后果 |
2.4 实用品与享乐品 |
第3章 研究框架设计与研究假设提出 |
3.1 研究框架的设计 |
3.2 研究假设的推演 |
3.2.1 社会排斥与心理距离 |
3.2.2 心理距离与应对策略 |
3.2.3 社会排斥与产品选择 |
3.3 研究假设的汇总 |
第4章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
4.1 研究一:社会排斥与时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影响 |
4.1.1 实验一:社会排斥与时间距离对实用品偏好的影响 |
4.1.2 实验二:社会排斥与时间距离对享乐品偏好的影响 |
4.1.3 实验三:社会排斥与时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 |
4.2 研究二:社会排斥与空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影响 |
4.2.1 实验四:社会排斥与空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 |
4.2.2 实验五:社会排斥与空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偏好影响的中介作用 |
4.2.3 实验六:社会排斥与空间距离对消费者产品偏好影响的现场实验 |
4.3 研究三:社会排斥与社会距离对消费者产品选择偏好影响 |
4.3.1 实验七:社会排斥与社会距离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 |
4.3.2 实验八:社会排斥与近社会距离对实用品偏好影响的中介作用 |
4.3.3 实验九:社会排斥与远社会距离对享乐品偏好影响的中介作用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理论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黄芪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黄芪提取物在饮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芪研究进展 |
1.1.1 黄芪 |
1.1.2 黄芪资源分析 |
1.1.3 黄芪功效成分 |
1.2 黄芪甲苷的研究进展 |
1.2.1 黄芪甲苷的性质与提取工艺 |
1.2.2 黄芪甲苷的稳定性 |
1.2.3 黄芪甲苷的检测 |
1.2.4 黄芪甲苷的功效作用 |
1.3 黄芪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前景 |
1.3.1 黄芪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1.3.2 黄芪食品加工的法理基础 |
1.3.3 黄芪食品加工的应用前景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检测方法的优化与黄芪原料优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的提取 |
2.2.4 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检测方法与验证 |
2.2.5 黄芪原料优选 |
2.2.6 优选黄芪原料中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含量检测验证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检测方法 |
2.3.2 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检测方法验证 |
2.3.3 黄芪原料优选 |
2.3.4 优选黄芪原料中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含量检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芪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原料中黄芪皂苷Ⅰ、Ⅱ及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
3.2.4 黄芪甲苷转化提取工艺优化 |
3.2.5 不同加热条件对黄芪甲苷的保留率的影响 |
3.2.6 数据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中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和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
3.3.2 黄芪甲苷转化提取工艺优化 |
3.3.3 不同加热条件对黄芪甲苷的保留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芪复合饮料研制及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黄芪复合饮料的配制 |
4.2.4 中试放大生产验证 |
4.2.5 黄芪复合饮料的评价 |
4.2.6 试验动物饲养条件及分组 |
4.2.7 黄芪复合饮料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
4.2.8 黄芪复合饮料抗氧化功能 |
4.2.9 数据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黄芪复合饮料的配制 |
4.3.2 中试放大验证及黄芪复合饮料评价 |
4.3.3 小鼠日常指标测定 |
4.3.4 黄芪复合饮料缓解体力疲劳能力试验 |
4.3.5 体内抗氧化能力测试 |
4.3.6 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藜麦概述 |
1.2 藜麦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1 藜麦蛋白的概述 |
1.2.2 藜麦蛋白的功能特性 |
1.2.3 藜麦蛋白的提取方法 |
1.2.4 藜麦多肽的研究进展 |
1.3 藜麦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藜麦多糖的概述 |
1.3.2 藜麦多糖的提取方法 |
1.4 藜麦饮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藜麦多肽制备工艺 |
2.2.2 藜麦基本组成分析 |
2.2.3 蛋白提取率的测定 |
2.2.4 多糖提取率的测定 |
2.2.5 藜麦蛋白碱提工艺的优化 |
2.2.6 藜麦蛋白的分离工艺优化 |
2.2.7 藜麦蛋白的结构表征 |
2.2.8 藜麦多肽的酶解工艺优化 |
2.2.9 水解度(DH) |
2.2.10 氮回收率(NRR) |
2.2.11 藜麦多肽的性质分析 |
2.2.12 藜麦软饮料配方的优化 |
2.2.13 藜麦软饮料储存实验 |
2.2.14 藜麦软饮料质量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藜麦的基本组成成分 |
3.2 藜麦蛋白碱提工艺的优化 |
3.2.1 料液比的确定 |
3.2.2 NaOH浓度的确定 |
3.2.3 提取时间的确定 |
3.2.4 提取温度的确定 |
3.3 藜麦蛋白分离工艺的优化 |
3.3.1 超滤膜组件的选择 |
3.3.2 超滤方式的选择 |
3.4 藜麦蛋白的结构表征 |
3.4.1 SDS-PAGE电泳分析 |
3.4.2 荧光光谱分析 |
3.4.3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3.5 藜麦蛋白酶解条件优化 |
3.5.1 酶种类的确定 |
3.5.2 蛋白浓度的确定 |
3.5.3 酶添加量的确定 |
3.5.4 酶解时间的确定 |
3.6 藜麦多肽的性质分析 |
3.6.1 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
3.6.2 藜麦多肽的营养评价 |
3.6.3 藜麦多肽的溶解性 |
3.6.4 藜麦多肽的消化特性 |
3.7 藜麦软饮料的研制与性质分析 |
3.7.1 藜麦饮料配方的优化 |
3.7.2 藜麦软饮料的稳定性 |
3.7.3 藜麦软饮料的质量指标 |
4 年处理1000吨藜麦车间设计 |
4.1 产品市场分析 |
4.2 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说明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工艺流程说明 |
4.3 物料衡算 |
4.3.1 主产品产量的计算 |
4.3.2 主要原辅料和包材的计算 |
4.4 设备选型 |
4.4.1 设备选型原则 |
4.4.2 设备选型表 |
4.5 水、电、气核算 |
4.5.1 生产用水核算 |
4.5.2 生产用电核算 |
4.5.3 生产用气核算 |
4.6 经济效益分析 |
4.6.1 成本估算 |
4.6.2 营业收入及税金 |
4.6.3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
4.7 环境保护及消防卫生 |
4.7.1 废水处理 |
4.7.2 废气处理 |
4.7.3 噪声处理 |
4.7.4 车间卫生 |
4.7.5 安全生产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附表 |
附录C:附图 |
(9)药用红糖中酚类成分研究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红糖研究概述 |
2 红糖的成分研究 |
2.1 红糖中的营养含量 |
2.2 红糖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
2.3 红糖中的酚酸和黄酮类成分 |
3 红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
3.1 红糖的抗氧化能力 |
3.2 红糖对糖尿病的作用 |
3.3 红糖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3.4 红糖对牙齿健康的影响 |
3.5 其他药理作用 |
4 红糖的饮料开发研究 |
4.1 红糖的饮料开发现状 |
4.2 红糖相关产品的发展前景 |
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红糖中酚类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
1 红糖中酚酸类成分的提取 |
1.1 仪器和方法 |
1.2 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2 红糖中酚酸成分的制备以及鉴定 |
2.1 仪器和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红糖酚性提取物的降糖活性评价 |
1 仪器、动物和试药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 |
2.1 红糖多酚提取物的制备 |
2.2 红糖浸膏的质谱分析 |
2.3 动物模型以及实验设计 |
2.4 随机血糖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 |
2.5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测定 |
2.6 血脂四项的测定 |
2.7 脑、肾、肝、胰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红糖提取物中化合物的推测与鉴定 |
3.2 红糖提取物对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3.3 红糖提取物对KKAy小鼠口服糖耐量(OGTT)的影响 |
3.4 红糖提取物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
3.5 红糖提取物对KKAy小鼠的体重,胰岛素水平(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影响 |
3.6 红糖提取物对KKAy小鼠的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影响 |
3.7 小鼠肝、肾、脑、胰腺的病理观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红糖复合饮料的开发 |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部分药材的前处理 |
2.2 液体、固体饮料的制作工艺流程 |
2.3 配制原理 |
2.4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5 微生物指标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2.6 总酚酸的测定 |
2.7 6-姜辣素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前处理药材的制备 |
3.2 液体、固体饮料的成品感官评价 |
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 微生物指标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3.5 总酚酸的测定 |
3.6 6-姜辣素的测定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附录A 液体、固体饮料的质量要求 |
1 质量要求 |
2 感官指标 |
3 溶解性指标 |
4 其他指标要求 |
附录B 4个酚类化合物的碳、氢谱及质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六种小浆果研究现状 |
1.1.1 蓝莓简介 |
1.1.2 红树莓简介 |
1.1.3 黑莓简介 |
1.1.4 蔓越莓简介 |
1.1.5 蓝靛果简介 |
1.1.6 黑果腺肋花楸简介 |
1.2 果汁饮料开发现状与前景 |
1.3 果汁杀菌技术概述 |
1.3.1 巴氏杀菌技术 |
1.3.2 超高压杀菌技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六种小浆果果汁特性分析及感官评价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果汁制备 |
2.2.2 pH值测定 |
2.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2.2.4 出汁率测定 |
2.2.5 可滴定酸测定 |
2.2.6 色差测定 |
2.2.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8 可溶性蛋白测定 |
2.2.9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10 总酚含量测定 |
2.2.11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2.12 花青素含量测定 |
2.2.13 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14 风味物质的测定 |
2.2.15 感官评价 |
2.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化指标对比 |
2.3.2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对比 |
2.3.3 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对比 |
2.3.4 抗氧化活性对比 |
2.3.5 特征风味物质对比 |
2.3.6 感官评价对比 |
2.3.7 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蓝莓复合果汁配料比及澄清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果汁制备 |
3.2.2 复配果汁添加比例对蓝莓汁的影响 |
3.2.3 蓝莓复合果汁配方设计 |
3.2.4 感官评价方法建立 |
3.2.5 蓝莓复合果汁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 |
3.2.6 理化指标测定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二元混合汁比例的确定 |
3.3.2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果 |
3.3.3 D-最优混料优化试验分析 |
3.3.4 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 |
3.3.5 澄清工艺正交试验 |
3.3.6 果汁澄清前后理化指标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杀菌处理后蓝莓复合果汁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蓝莓复合果汁制备 |
4.2.2 超高压及热处理杀菌参数设计 |
4.2.3 微生物检测 |
4.2.4 理化指标测定 |
4.2.5 电子鼻测定 |
4.2.6 加速货架期试验 |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高压杀菌和巴氏杀菌参数确定 |
4.3.2 杀菌前后蓝莓复合果汁品质变化 |
4.3.3 贮藏期内关键理化指标变化 |
4.3.4 贮藏期内微生物指标变化 |
4.3.5 货架期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饮料现代感官分析评估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叶黄素核桃乳饮料的研制[J]. 汤木果,陈芳,赵存朝,盛军,陶亮,田洋. 热带农业科学, 2021(12)
- [2]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理化和感官特性研究[J]. 冯魏. 发酵科技通讯, 2021(03)
- [3]焦糖色对黄酒风味及稳定性影响[D]. 刘雨辰. 江南大学, 2021(01)
- [4]火麻仁中L-精氨酸提取工艺及固体饮料制备[D]. 刘飞.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02)
- [5]干制及饮料制备对葛根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杨青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社会排斥影响下消费者实用品和享乐品偏好的形成机制研究[D]. 徐尉. 吉林大学, 2021(01)
- [7]黄芪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黄芪提取物在饮料中的应用[D]. 徐琳. 江南大学, 2021(01)
- [8]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D]. 唐子箫. 江南大学, 2021(01)
- [9]药用红糖中酚类成分研究及产品开发[D]. 蔡玮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D]. 李雨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