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D6620和ADSP2191的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曾玲辉,谈恩民[1](2013)在《基于AD9460和AD6620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模拟接收机电路的复杂性,提出一种通用的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AD9460和AD6620分别作为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下变频器来构成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并分析了AD6620的工作参数设置。结果表明,抗混叠衰减率可以满足系统需求,中频数字接收机结构简单,调试修改更方便,精度更高。
高巍[2](2009)在《基于DSP的直接下变频宽带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传统无线电接收机对硬件依赖性强,各种通信体制之间不能互通,而且在工作频段上也有较大的限制。基于DSP的直接下变频宽带接收机是以软件无线电思想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化接收机,它弥补了传统接收机在稳定性、灵活性以及集成度等方面的不足,强调以开放性的最简单硬件结构为通用平台,将宽带模数转换器尽量靠近天线,用软件来实现尽可能多的无线电功能。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数字无线接收机的设计方案。鉴于目前器件水平的限制,很难实现射频信号的数字化,因此采用直接中频数字化的方案进行设计。首先介绍了信号处理技术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为中频接收处理平台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然后,完成了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这部分主要完成信号从天线进来到中频采样这个过程的调理和变换,包括对信号的放大、混频、滤波等。重点研究了中频接收处理平台的软、硬件设计。构建了以高速模数转换器AD6640、可编程数字下变频器AD6620和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16为核心的中频接收处理平台,完成了该平台的电路设计与调试。软件上实现了对AD6620的编程控制,并给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效数据传输和处理流程。最后,采用正交解调算法完成对基带信号的解调。本文所设计的接收机平台具有较强灵活性和通用性,体现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为无线电接收机在数字化方向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验平台。
朱磊[3](2009)在《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短波通信在军事通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传统技术的电台已难以适应现代军事通信的需求。为了满足短波通信数据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本文的短波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宽带OFDM技术来实现。文中针对短波宽带OFDM数据传输系统的需求,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和中频数字化处理技术,设计了具有开放结构的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平台。该平台以DSP和FPGA为核心器件,使用了高速A/D、D/A和专用数字上下变频器。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结构,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基带和中频可编程性、可升级性和可重构性;同时选用了多种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使平台具有较强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根据系统指标要求,完成了平台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包括电源和计算机接口等,重点研究了A/D与下变频器、下变频器与FPGA、上变频器与DSP的接口的设计与实现,并实现了DSP和下变频器的软件配置。
张曙光,刘子龙,丁淑娟[4](2007)在《多通道数字中频接收系统的实现》文中认为介绍了利用软件无线电思想设计的一种八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模块,简要说明八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模块的组成、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和性能。并利用八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模块来实现可扩展的多通道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以满足应用中接收通道规模需求,为工程实现提供了依据。
张学毅,谭兮,梁建华[5](2007)在《软件无线接收数字前端的实现》文中认为基于软件无线电(SDR)基本思想,提出数字前端概念,对数字前端的组成、功能和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下变频、多速率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扩展性和移植性好,技术性能达到要求。仿照GSM接收系统技术参数,设计了多速率滤波器,仿真表明,数字前端采用多速率滤波器,能节省成本。对SD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蕾[6](2007)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将宽带ADC尽量靠近天线,用软件来实现尽可能多的无线电功能。基于一个通用的可编程硬件平台,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标准和通信制式,可以方便地增加许多新的通信功能,使系统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革命,软件无线电是目前通信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对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发展现状、实现原理、三种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现阶段电子器件性能上的限制以及技术上的不足,理想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还无法实现。为此,采用折衷的方法,利用直接中频数字化技术,设计出一种现阶段可行的单通道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硬件平台。第2章分析了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频数字化所涉及到的采样定理、数字下变频、多速率信号处理以及数字正交解调等基本理论,为后面的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子系统的设计打下理论基础。第3章首先介绍了接收机射频前端模块的性能指标、总体构架,并对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进行了仿真,优化了电路参数,提高了系统性能。低噪声放大器接收机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噪声特性将大大影响整个系统的噪声性能,采用低噪声、高增益的共射-共基电路来实现低噪声放大。本振信号是整个接收机的核心。锁相频率合成器具有体积小、准确度高、频率稳定度高和频谱纯等优点。采用单片微型锁相芯片MB1504设计了本振信号源。使用高性能的晶体管设计了混频电路来实现射频信号到典型中频信号的转换。最后给出了各部分电路的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章描述了中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高速、高精度模数变换器AD6644完成信号的采样和转换,利用数字下变频器AD6620的可编程特性对数据流进行降速。基带部分由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6对基带信号解调。本文所设计的接收机平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体现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为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研制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案。
周丽君[7](2007)在《软件无线电系统数字中频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传统无线电收发系统硬件依赖性强、信号适应能力差,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导致了收发机的革新。其基本思想是对射频进行采样,在高速DSP处理平台上加载不同的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鉴于目前器件水平的限制,现阶段尚无法对射频直接采样,只能在中频进行采样并使用专用芯片来完成中频模块的设计。本文讨论了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模块的实现方法。首先从阐述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多速率采样技术、数字下变频以及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然后建立系统的实现方案,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接着叙述了数字下变频、系统的DSP以及信号解调算法的程序流程设计步骤。最后,基于MATLAB仿真环境建立Simulink仿真框图。对DSB信号和Q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中频接收仿真和分析。
林沛铭[8](2006)在《软件无线电解调算法研究及其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无线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从硬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到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的一次革命。软件无线电的定义是将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单元以总线方式连接构成基本平台,并通过软件加载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的一种开放式体系结构。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探讨了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结构及其采用的关键技术。对多种接收信号解调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仿真。重点对BFSK信号的解调算法进行研究,采用频谱幅值进行解调,结果显示,当信噪比大于2dB时,误码率小于8.3e-4。在MATLAB仿真的基础上,在C6000的CCS环境下进行了C编程仿真和算法优化,经过C代码优化后,解调时间缩短22.84%。本文采用基于DSP+CPLD+PCI桥的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结构,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先对10.7MHz的中频接收信号进行数字化,再进行下变频和信号解调处理,最后通过PCI桥的DMA送PC机,由PC机应用程序进行频谱分析与显示。
黄成[9](2006)在《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实现方案》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AD公司推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6620的工作原理,结合本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工作参数的设置,对AD6620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一种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结构,并说明了它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式,已初步完成了通用数字化接收机的功能,为最终实现软件无线电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幸芳[10](2006)在《基于DSP的无线接收机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了一种无线接收机.介绍了由DSP芯片ADSP2191和AD6620组成的无线接收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处理方法.实验表明,利用DSP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该接收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传统接收机有所提高.
二、基于AD6620和ADSP2191的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D6620和ADSP2191的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D9460和AD6620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结构体系 |
2 模数转换单元 |
3 数字下变频单元 |
3.1 芯片介绍 |
3.2 AD6620工作参数的设置 |
3.3 仿真分析 |
4 结束语 |
(2)基于DSP的直接下变频宽带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软件无线电概念与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无线数字接收机体系结构 |
1.3.1 射频全带宽低通采样方案 |
1.3.2 零中频方案 |
1.3.3 宽带中频数字化方案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 |
2.1 信号采样理论 |
2.1.1 Nyquist采样定理 |
2.1.2 带通采样定理 |
2.2 多速率信号处理 |
2.2.1 整数倍抽取 |
2.2.2 抽取的多级实现 |
2.2.3 带通信号的抽取 |
2.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
2.4 高效数字滤波器 |
2.4.1 积分梳状滤波器 |
2.4.2 FIR滤波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收机射频前端的设计分析 |
3.1 接收机射频前端指标分析 |
3.1.1 接收机灵敏度 |
3.1.2 接收机噪声及噪声系数 |
3.1.3 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
3.2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3.3 本振信号源设计 |
3.3.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基本原理 |
3.3.2 基于AD9852本振源的设计 |
3.4 混频电路设计 |
3.4.1 混频器基本原理 |
3.4.2 混频器常用技术指标 |
3.5 中频放大及中频滤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频接收处理平台的硬件设计 |
4.1 中频采样单元 |
4.1.1 ADC性能指标 |
4.1.2 AD6640芯片简介 |
4.1.3 AD6640外围电路设计 |
4.2 数字下变频单元 |
4.2.1 数字下变频器工作原理 |
4.2.2 AD6620芯片介绍 |
4.2.3 AD6620外围电路设计 |
4.3 数字信号处理器 |
4.3.1 TMS320VC5416的特点和结构 |
4.3.2 TMS320VC5416硬件复位和看门电路 |
4.3.3 TMS320VC5416电源电路 |
4.3.4 外部存储器扩展 |
4.4 中频处理平台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频接收处理平台的软件设计 |
5.1 AD6620的编程控制 |
5.1.1 AD6620的寄存器设置 |
5.1.2 AD6620的初始化操作 |
5.2 DSP数据传输处理方式 |
5.2.1 McBSP与DMA结合的数据传输 |
5.2.2 Ping-Pong缓冲 |
5.2.3 数据传输和处理程序流程 |
5.3 DSP解调算法 |
5.3.1 解调算法数学模型分析 |
5.3.2 AM、FM正交解调的Matlab仿真 |
5.3.3 AM、FM正交解调的编程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3)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短波通信概论 |
1.2 短波宽带通信系统介绍 |
1.2.1 OFDM 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OFDM 技术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
1.2.3 OFDM 在短波宽带通信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 |
2.1 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和优势 |
2.2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 |
2.3 短波软件无线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频数字化处理技术 |
3.1 中频数字化概述 |
3.2 多抽样率信号处理 |
3.2.1 数字信号的整数倍抽取 |
3.2.2 数字信号的整数倍内插 |
3.2.3 多抽样率FIR 系统的实现 |
3.2.4 半带滤波器 |
3.2.5 积分梳状滤波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平台设计 |
4.1 系统要求 |
4.2 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4.3 电源复位模块设计 |
4.4 模数(A/D)转换模块设计 |
4.5 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 |
4.5.1 AD6620 芯片工作原理 |
4.5.2 AD6620 微处理器端口控制 |
4.5.3 AD6620 与FPGA 接口设计 |
4.6 FPGA 模块设计 |
4.6.1 芯片介绍 |
4.6.2 配置设计 |
4.7 DSP 模块设计 |
4.7.1 芯片介绍 |
4.7.2 芯片设置 |
4.7.3 外部存储器接口设计 |
4.7.4 音频接口设计 |
4.8 数字上变频模块设计 |
4.8.1 HSP50415 芯片工作原理 |
4.8.2 HSP50415 与DSP 接口设计 |
4.9 通信接口设计 |
4.9.1 DSP 与PC 接口设计 |
4.9.2 DSP 与FPGA 接口设计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平台的实现 |
5.1 数字下变频器的软件实现 |
5.2 DSP 的软件实现 |
5.3 原理图及PCB 的实现 |
5.4 硬件平台的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6)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与特点 |
1.2.1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
1.2.2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数字化理论基础 |
2.1 软件无线电中的采样定理 |
2.1.1 Nyquist采样定理 |
2.1.2 带通采样定理 |
2.2 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 |
2.2.1 整数倍抽取 |
2.2.2 抽取的多级实现 |
2.2.3 带通信号的实抽取 |
2.2.4 积分梳状滤波器 |
2.3 数字正交解调的通用模型 |
2.3.1 AM、FM的解调模型 |
2.3.2 仿真结果 |
第3章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
3.1 接收机射频前端指标分析 |
3.1.1 噪声特性 |
3.1.2 灵敏度 |
3.1.3 动态范围 |
3.1.4 通频带与最大增益 |
3.2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3.2.1 低噪声放大器工作原理 |
3.2.2 低噪声放大器仿真与实现 |
3.3 本振信号源的设计 |
3.3.1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
3.3.2 基于MAX2620的VCO实现 |
3.3.3 基于MB1504的锁相环路设计 |
3.4 混频与中放电路 |
3.4.1 晶体管混频原理 |
3.4.2 混频与中放电路的实现与仿真 |
3.5 射频前端测试结果 |
第4章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频子系统的设计 |
4.1 模数转换电路 |
4.1.1 ADC的性能指标 |
4.1.2 AD6644的电路设计 |
4.2 数字下变频电路 |
4.2.1 数字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
4.2.2 AD6620的电路设计 |
4.2.3 AD6620的编程控制 |
4.3 数字信号处理器 |
4.3.1 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6的介绍 |
4.3.2 DSP软件设计 |
4.3.3 AM、FM的解调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软件无线电系统数字中频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件无线电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
1.2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及其结构 |
1.3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1.4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前景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采样理论 |
2.1.1 基本采样定理——Nyquist 采样定理 |
2.1.2 带通采样 |
2.2 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 |
2.2.1 抗混叠滤波器 |
2.2.2 信号整数倍抽取 |
2.2.3 信号抽取的多级实现 |
2.2.4 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CIC) |
2.2.5 半带滤波器(HB) |
2.2.6 FIR 低通滤波器 |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 |
3.1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 |
3.1.1 单通道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 |
3.1.2 并行多通道软件无线电接收数学模型 |
3.2 数字调制和解调 |
3.2.1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
3.2.2 软件无线电中信号调制解调通用模型 |
3.2.3 软件无线电中调制信号的解调算法 |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系统的实现方案设计 |
4.2 高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4.2.1 AD9236 的主要特点 |
4.2.2 AD9236 芯片结构 |
4.2.3 AD9236 外围电路设计 |
4.3 数字下变频设计 |
4.3.1 AD6620 的芯片结构 |
4.3.2 AD6620 的基本功能和参数配置 |
4.4 高速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
4.4.1 DSP 芯片的特点 |
4.4.2 TMS320C6713 的芯片结构和主要特点 |
4.4.3 DSP 在系统中的硬件连接 |
4.5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五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模块的软件设计 |
5.1 AD6620 的软件设计 |
5.2 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DSP 模块流程设计 |
5.2.1 DSP 主流程和中断流程 |
5.2.2 软件无线电中调制信号解调算法在DSP 中的流程设计 |
第六章 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模块系统方案的仿真 |
6.1 MATLAB 软件包构成的集成开发环境 |
6.1.1 MATLAB 简介 |
6.1.2 应用Simulink 建立系统模型 |
6.2 软件无线电中频接收系统的MATLAB 仿真 |
6.2.1 多种调制模型的软件无线电系统仿真 |
6.2.2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结构接收模块仿真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
(8)软件无线电解调算法研究及其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应用现状和前景 |
1.4 论文内容介绍 |
第2章 软件无线电数字中频接收技术 |
2.1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模型 |
2.1.1 通信系统模型 |
2.1.2 软件无线电系统模型 |
2.2 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结构 |
2.3 数字中频接收机关键技术 |
2.3.1 数据采集技术 |
2.3.2 数字下变频技术 |
第3章 数字中频接收机信号解调算法研究 |
3.1 幅度调制与解调算法 |
3.1.1 幅度调制信号的相干解调 |
3.1.2 幅度调制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
3.2 BASK 信号解调算法 |
3.3 BFSK 信号解调算法 |
3.4 BPSK 信号解调算法 |
3.5 BFSK 信号的软件解调方法 |
3.5.1 频谱幅值数字解调算法 |
3.5.2 算法的编程处理 |
3.5.3 载波频率的检测方法 |
3.5.4 Rife 载波频率检测法 |
3.5.5 系统同步和参数设计 |
第4章 接收信号解调算法的仿真 |
4.1 几种信号解调的MATLAB 仿真 |
4.1.1 MATLAB 仿真工具介绍 |
4.1.2 AM 和DSB 信号的解调仿真 |
4.1.3 BASK 信号的解调仿真 |
4.1.4 BFSK 信号的解调仿真 |
4.1.5 BPSK 信号的解调仿真 |
4.1.6 频谱幅值数字解调法的BFSK 信号解调仿真 |
4.2 BFSK 信号解调的C 程序实现 |
4.2.1 获取运行时间 |
4.2.2 C 程序的优化 |
第5章 数字中频接收机的硬件设计 |
5.1 硬件总体方案 |
5.2 信号采样和A/D 转换电路 |
5.3 数字下变频电路 |
5.3.1 AD6620 的电路结构 |
5.3.2 AD6620 工作参数的设置 |
5.4 FIFO 存储器电路 |
5.5 PCI 桥电路 |
5.6 DSP 最小系统 |
5.6.1 TMS320C6713 型DSP 的特点 |
5.7 CPLD 逻辑控制电路 |
5.8 其它电路的设计 |
5.8.1 电源设计 |
5.8.2 复位模块设计 |
第6章 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软件设计 |
6.1 接收机系统的软件设计 |
6.1.1 DSP 软件设计框架 |
6.1.2 DSP 软件开发流程 |
6.1.3 DSP 程序加载的处理 |
6.2 CPLD 软件开发 |
6.2.1 CPLD 软件总体框架 |
6.2.2 CPLD 软件的设计流程 |
6.2.3 CPLD 软件开发语言和工具 |
6.2.4 CPLD 的软件设计 |
6.3 数字下变频器的软件设计 |
6.3.1 振荡器频率值的设定 |
6.3.2 抽样率的设计 |
6.3.3 滤波器的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各种信号解调仿真MATLAB 源程序清单 |
附录B BFSK 信号解调仿真C 源程序清单 |
附录C 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DSP 源程序清单 |
附录D 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原理图 |
(9)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实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AD6620芯片介绍 |
2.1 频率变换器 |
2.2 CIC2抽取滤波器 |
2.3 CIC5抽取滤波器 |
2.4 RAM的系数滤波器 |
3 AD6620工作参数的配置 |
4 具体应用分析 |
(10)基于DSP的无线接收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 |
2 核心电路设计 |
2.1 A/D转换 (ADC) |
2.2 数字下变频 (DDC) |
2.3 数字信号处理 (DSP) |
3 软件处理 |
3.1 用DSP技术实现数字滤波 |
3.2 用DSP实现2FSK解调 |
4 结束语 |
四、基于AD6620和ADSP2191的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D9460和AD6620的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J]. 曾玲辉,谈恩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 [2]基于DSP的直接下变频宽带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D]. 高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11)
- [3]短波宽带数字化处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D]. 朱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4)
- [4]多通道数字中频接收系统的实现[A]. 张曙光,刘子龙,丁淑娟. 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 2007
- [5]软件无线接收数字前端的实现[J]. 张学毅,谭兮,梁建华. 无线电工程, 2007(07)
- [6]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D]. 李蕾.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7]软件无线电系统数字中频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周丽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1)
- [8]软件无线电解调算法研究及其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D]. 林沛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1)
- [9]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实现方案[J]. 黄成.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04)
- [10]基于DSP的无线接收机的设计[J]. 杨幸芳.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