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 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轶[1](202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DM)最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如今已然成为导致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延缓、逆转肾脏的损害,是减少DM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主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分析,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8.33±12.69)岁,所有入选者均符合1997年国际通用的2型糖尿病WHO诊断标准,以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即30mg/g≤UACR≤300mg/g,同时随机收集同一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0.38±12.87)岁。使用TOSHIBA 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肾脏肾门处主肾动脉(main renal artery,MRA)、肾窦部段动脉(segmental renal artery,SRA)和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y,I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所有超声测量指标均取双肾平均值,比较两组患者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简称“ROC”曲线),获得ROC曲线下的面积,通过对曲线下面积的比较来探讨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肾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3、0.786和0.830;根据肾段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768和0.847;根据患者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21和0.930。结论: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流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阻力增加,呈低灌注、低流速、高阻力的特点。2、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对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对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低。3、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能够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爽[2](2021)在《实时E成像与超微血流显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微血流现象技术分别对健康人及慢性肾病患者的左侧肾脏下极皮质区域进行定量测量,检测健康人与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皮质硬度和血流灌注是否具有差异性,以及在不同时期肾脏皮质硬度和血流灌注是否具有差异性,讨论肾脏皮质硬度与血流灌注、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相关病史之间的相关性,为以后慢性肾病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共收集71例病例样本,年龄处于25-67岁,平均(46.76±10.97)岁。其中男性38例,平均(47.16±10.83)岁。女性33例,平均(46.30±11.27)岁,现将数据分为健康组与CKD组两组,健康组共有3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后续分析。CKD组共41 人,再将其按照美国 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O1)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组内分组,分为3-4期与5期组,CKD3-4期患者共有21例,CKD5期共有20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Supersonic Imagine公司的Aix-ploror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数据采集,先在二维超声的模式下测量左肾上下径、左右径、皮质厚度,再转换为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模式下得Ren(肾脏)条件,分别测量左肾下极的不同三个点的弹性模量值,并记录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弥散度(SD),最后再启动超微血流显像(Ap)模式,观察左肾下极皮质区域的血流情况,并根据所显示的血流数目进行adler分级记录,将受试者的肾功能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μmol/L)、尿素氮BUN(mmol/L)、白蛋白Alb(g/L)进行记录并进行肾小球滤过率eGFR(mL/min/1.73m2)的计算和记录,CKD5期患者将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时间及血液透析时间进行记录。[结果]1.健康人与CKD3-5期患者年龄、性别、BMI、弥散系数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人左肾上下径与CKD3-5期患者的左肾上下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左肾左右径与CKD3-5期患者的左肾左右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左肾皮质厚度与CKD3-5期患者的左肾皮质厚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人肾脏弹性模量平均值Mean与CKD3-5期患者的肾脏弹性模量平均值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肾脏弹性模量最大值Max与CKD3-5期患者的肾脏弹性模量最大值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肾脏弹性模量最小值Min与CKD3-5期患者的肾脏弹性模量最小值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健康人左肾下极皮质区域的血流情况与CKD3-5期患者的左肾下极皮质区域的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CKD3-5期患者与健康人实验室结果对比有差异(p<0.05),CKD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远大于健康人。将CKD组的弹性模量值与实验室数据(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比较无显着相关性(p>0.05)。6.CKD3-5期患者肾脏弹性模量值与高血压患病时间、糖尿病患病时间无相关性(p>0.05),CKD3-5期患者肾脏弹性模量平均值Mean与血液透析时间有相关性(r=0.328,p<0.05),CKD3-5期患者肾脏弹性模量最大值Max与血液透析时间有相关性(r=0.357,p<0.05)。7.将CKD组按分期分为3-4期组及5期组两组:两组的上下径、左右径、皮质厚度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CKD3-4期患者肾脏肾脏弹性模量值与CKD5期患者的肾脏弹性模量值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KD3-4期患者左肾下极皮质区域的血流情况与CKD5期患者的左肾下极皮质区域的血流情况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8.CKD3-4期与CKD5期高血压患病时间、糖尿病患病时间、透析时间的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CKD3-4期患有痛风6人,CKD5期患有痛风3人。患病分布与CKD分期分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常规二维超声可用于检测中晚期肾损伤时的肾脏结构变化,但无法对慢性肾病进行分期。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肾损伤时肾脏纤维化程度,但对于慢性肾病的分期诊断需要更大样本、多队列的研究来证实。超微血流显像技术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肾损伤时末梢血管血流灌注的变化,但慢性肾病不同分期的诊断需要进一步证实。CKD组的弹性模量Emean、Emax与透析时长比较有相关性,透析时长的不同可能是一个影响慢性肾病终末期肾脏弹性模量值改变的因素,往后可以针对透析时长与终末期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实验证明,对于透析治疗导致的肾损伤纤维化程度是否可以量化是一个值得讨论的临床问题。
王曦辉[3](2020)在《多功能纳米超声微泡的制备、表征及其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两大主要原因是:1)发现晚:目前现有的影像检查手段难以在发病初期及时诊断,因此很多患者被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2)耐药性:大部分患者对铂类药物初始治疗有效,但停止治疗后一段时间复发,间隔亦越来越短。因此,探究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新型药物从而改善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迫在眉睫。超声微泡是一类已经应用于临床超声诊断的超声造影剂。在超声的作用下微泡可以散射强超声信号,达到增强超声成像的目的。同时微泡也可以加强空化效应,因此在基因转染、药物传递等方面也有一些应用,然而目前的超声微泡大多为微米级,无法通过血管内皮间隙到达肿瘤组织部位,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制备纳米级超声微泡CD44-NBs,以实现超声诊断与声动力治疗的有机结合。方法1)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的制备及表征:制备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利用透射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的形貌及分散性;通过动态光散射系统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姜黄素包封率及药物释放情况;体外超声辐照CD44-NBs后,观察其相变能力。2)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的体内外靶向性评价:首先探讨卵巢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卵巢癌细胞株CD44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检测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对卵巢癌细胞株的体外靶向性;近红外活体成像检测其对卵巢癌荷瘤鼠的体内靶向性;通过体内外超声实验探究其超声成像效果。3)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通过CCK-8检测其体外安全性;通过血生化指标及病理切片检测其在体内的安全性;观察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生存期分析等探究其体内治疗作用。4)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声动力治疗卵巢癌的杀伤机制研究:检测超声辐照CD44-NBs后活性氧的产率;通过细胞平板克隆、划痕迁移和侵袭实验探究其对卵巢癌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其逆转肿瘤耐药相关机制。结果1)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表面较为光滑规则,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202.4±1.8 nm,分散性良好;姜黄素的包封率约为93.34%,载药量为8.7%,全氟己烷的包裹量约为77%;4°C放置一周,水合粒径和包封率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稳定性良好;在超声治疗仪上处理2分钟后,微泡平均直径为829.8±5.1 nm,CD44-NBs纳米微泡在超声激发后实现了纳米级向微米级的转变;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得,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延长,材料中的姜黄素会被不断释放出来。2)探讨卵巢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有腹水及淋巴转移的患者组织CD44的表达率更高;FIGO分期越高,CD44表达越强;流式细胞仪分析卵巢癌细胞株CD44表达情况:SKOV3细胞CD44表达高达99%,而ES-2细胞CD44表达为20%左右;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对CD44阳性卵巢癌细胞株有较好的靶向性;近红外活体成像证实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可以更久地聚集在肿瘤组织中;体内外超声成像实验显示:相比脱气水的无回声信号,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在超声激发后显示为强回声信号,可以进行超声成像。3)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治疗实验可以发现:在体外浓度达到100μg/m L时,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仍具有较好的细胞安全性;对荷瘤小鼠的主要脏器无明显损伤,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未对裸鼠自身产生其它毒副作用;CCK-8测得CD44-NBs+US组细胞存活率最低为10.45±5.8%,有较好的体外杀伤作用;体内通过观察小鼠瘤体变化、生存期以及肿瘤免疫组化发现CD44-NBs联合声动力治疗有较好的抑瘤效果。4)CD44-NBs纳米超声微泡在进行超声处理后活性氧的产率明显上升;通过探究其对卵巢癌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发现CD44-NBs联合声动力治疗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能力都明显下降;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发现CD44-NBs可以降低细胞P-gp表达、增加p38 MAPK、Beclin 1的表达,从而增强声动力治疗效果。结论本课题成功制备了靶向CD44的超声纳米微泡(CD44-NBs),其内部包裹有声敏剂姜黄素和可以提高肿瘤部位含氧量的全氟己烷。在低功率超声作用下,全氟己烷会经历从液相到气相的转变,使纳米级微泡转变为微米级微泡并成像;当微泡破裂时,包裹在其中的药物会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靶向能力,也即在超声激发下,实现诊疗一体化。超声纳米微泡中全氟己烷既可以作为超声造影剂又可以为声动力治疗提供氧气,从而显着改善声动力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总之,本研究为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型治疗方案。
李冉[4](2020)在《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甲状腺结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已成为困扰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及鉴别常规超声已获得较好的效能,而近年来超声造影开始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够动态呈现甲状腺结节内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显示病灶与周围正常或异常甲状腺组织的微血流分布以及差异,以期作为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效能的一个途径。目前,通过观察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其良恶性鉴别尚缺乏相关的研究。目的探究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2~2017.12于我院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312例患者341个甲状腺结节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05个结节)和恶性组(236个结节),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差异,以不同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并进行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以超声造影特征变量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良恶性结节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变量中灌注缺损、均匀性、环状增强和峰值强度四个特征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特征变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造影特征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灌注缺损、均匀性、峰值强度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影响因素,以此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Logit(P)=-4.763+2.181×均匀性+2.747×灌注缺损+4.158×峰值强度,似然比检验χ2=106.437,P≤0.001;以该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2±0.28,P≤0.001,95%可信区间(0.942,0.982),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86.87%、特异度87.62%、准确率87.10%。结论灌注缺损、不均匀性增强、低增强三个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三个超声造影征象变量建立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
唐茂玲[5](2020)在《超声探讨腹部脏器放疗对周围大动脉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超声评价不同放疗剂量对靶区内大动脉的损伤目的:将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肝后段勾画在靶区内进行上腹部照射,运用常规超声、瞬时波强技术检测腹主动脉早期损伤的情况,以评价靶区内不同放疗剂量对兔腹主动脉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实验A、B组各15只,将腹主动脉肝后段勾画在靶区内行上腹部照射,分别给予单次剂量20Gy、30Gy放疗,对照组10只,给予OGy假放疗。放疗前(T0期)、放疗后2周(T1期)、放疗后6周(T2期)、放疗后12周(T3期)、放疗后24周(T4期)各组均用常规超声(IMT、PI、RI)及瞬时波强技术(β、Ep、AC、AI、PWVβ、Δd、W1、W2、NA等)检查腹主动脉肝后段,分析同组不同时期及同时期不同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T1期、T2期、T3期、T4期处死实验组兔各2只、对照组兔1只取腹主动脉肝后段行病理检查,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1放疗前(T0期),实验A、B组与对照组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身纵向对比2.1实验A组、B组:T0~T4期,两者均表现出β、Ep、PWVβ、W2逐渐增大,AC、Δd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期达到峰值;T4期与T3期比较,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l、NA在T0~T4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对照组:T0~T4 期,β、Ep、PWVβ、W2、AC、Δd、IMT、PI、RI、AI、W1、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横向对比3.1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T0期,实验A组与对照组各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期,同一时期实验A组β、Ep、PWVβ、W2均较对照组增大,AC、Δd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1、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T0期,实验B组与对照组各参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期,同一时期实验B组β、Ep、PWVβ、W2均较对照组增大,AC、Δd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1、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实验A组与实验B组比较:T0期,实验A组、B组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期,同一时期实验B组β、Ep、PWVβ、W2较实验A组增大明显,AC、Δd较实验A组减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1、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对照组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内弹力膜完整,无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无脂质沉积,未见单核细胞或泡沫细胞。T1期,实验A、B组变化均不显着。T2~T4期,实验A、B组动脉内膜逐渐变得不光滑,内弹力膜逐渐缺失,平滑肌细胞排列逐渐紊乱,单核细胞及泡沫细胞、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实验B组变化更明显;T4期,实验B组3只兔腹主动脉外膜层内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内见血栓形成。结论:1通过将兔腹主动脉肝后段勾画在靶区内照射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排除年龄、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干扰因素,以研究单一因素放疗对大动脉的损伤。2常规超声、病理在观察周期内(24周)均未发现兔腹主动脉有斑块形成,放疗后6周病理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瞬时波强技术在放疗后2周可检测出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表明瞬时波强技术较常规超声及病理技术在评估放疗导致动脉损伤方面更敏感。3通过瞬时波强技术检测出靶区内的兔腹主动脉受到照射后,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30Gy剂量组较20Gy剂量组损伤更严重;观察周期内,20Gy、30Gy剂量组均在12周时表现为动脉弹性降低达峰值,之后损伤持续存在,但未继续加重。第二部分 超声探讨腹部脏器放疗对周围大动脉的影响目的:采用放疗设备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靶区进行放疗,运用常规超声、瞬时波强技术评价腹主动脉肝后段的受损情况,探讨腹部脏器放疗时是否会对周围的大动脉造成损伤。方法:将15只雄性大白兔归为实验C组,在肝脏放疗靶区内给予剂量30Gy单次放疗(第一部分实验B组放疗深度为4.5cm,第二部分实验C组放疗深度为2cm);放疗前(T0期)、放疗后2周(T1期)、放疗后6周(T2期)、放疗后12周(T3期)均用常规超声(IMT、PI、RI)及瞬时波强技术(β、Ep、AC、AI、PWVβ、△d、W1、W2、NA等)检查腹主动脉肝后段,分析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各期超声检查前兔耳中动脉采血行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检查,并与超声参数行相关分析。T1期、T2期、T3期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取腹主动脉肝后段行病理检查,观察组织学改变。并将实验C组超声参数分别与第一部分实验B组、对照组对比,分析同一时期不同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放疗前(T0期),实验C组与对照组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身纵向对比:T0~T3期,实验C组β、Ep、PWVβ、W2、Hcy、hs-CRP逐渐增大,AC、△d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I、NA、TC、TG、LDL-C、HDL-C 在 T0~T3 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Hcy与β、Ep、PWVβ、W2、hs-CRP呈正相关,与△d呈负相关,与 AC、AI、W1、NA、TG、TC、LDL-C、HDL-C、IMT、PI、RI不呈线性相关;hs-CRP与β、Ep、PWVβ、W2、Hcy呈正相关,与 AC、AI、W1、NA、△d、TG、TC、HDL-C、LDL-C、IMT、PI、RI不呈线性相关。4病理:T0期,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内弹力膜完整,无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无脂质沉积,未见单核细胞或泡沫细胞。T1期较T0期变化不显着。T2~T3期,实验C组兔腹主动脉内膜逐渐变得不光滑,内弹力膜逐渐缺失,平滑肌细胞排列逐渐紊乱,单核细胞及泡沫细胞、脂质沉积逐渐增多;T3期仅见一只实验兔腹主动脉外膜层血管管壁增厚,内未见明显血栓。5实验C组与对照组、实验B组比较:5.1实验C组与对照组比较:T0期,两组比较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期,实验C组运、Ep、PWVβ、W2、Hcy、hs-CRP较对照组增大,AC、△d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1、N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实验C组与实验B组比较:T0期,两组比较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期,实验B组β、Ep、PWVβ、W2增大更明显,AC、△d减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I、RI、AI、W1、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肝脏靶区照射后,常规超声、病理均未观察到兔腹主动脉有斑块形成,放疗后6周病理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早期表现;运用瞬时波强技术能在放疗后2周检测出实验组兔腹主动脉较对照组兔腹主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由此推测腹部脏器放疗时周围的大动脉会出现早期损伤,瞬时波强技术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手段。2 肝脏靶区照射后,Hcy、hs-CRP增高,均与β、Ep、PWVβ、W2呈正相关。3 放疗靶区内大动脉损伤较靶区周围大动脉损伤更严重。
韩月健[6](2019)在《超声诊断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诊断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新技术的推广,弹性超声及超声造影亦开始纳入神经损伤的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弹性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在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吴建惠[7](2019)在《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166例确诊的单侧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拟行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分别采用普通B超的定位法(定义为A定位法)、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辅助的彩超定位法(定义为B定位法)、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辅助联合充分充盈膀胱的定位法(定义为C定位法),并分别记录A、B、C定位法的可定位患者定位率,比较三种定位方式定位成功率方面的差异。选取B、C定位法均可定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时膀胱充分充盈,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时膀胱不充盈,比较两组患者ESWL术后2周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A定位法定位成功率45.8%(76/166),B定位法定位成功率65.7%(109/166),C定位法定位成功率89.8%(149/166)。B、C定位法均可定位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2%(37/52),观察组5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3%(48/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9.2%(36/52)、63.5%(33/52),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时应用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方式,既可以提高结石定位率,又可以提高ESWL的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体外冲击波碎石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程牧[8](2019)在《肾脏超声检查在云南永胜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对云南永胜地区汉族人群超声检查的肾脏疾病现况进行调查,并对肾脏患病情况及常见、多发病肾结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该地区汉族人群肾脏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符合标准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数据由Epidata3.0录入,由SPSS23.0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该地区肾脏疾病患病率最高的是肾囊肿(7.75%),其次是肾结石(6.50%);单因素分析肾结石影响因素,有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BMI、是否为中心性肥胖、是否吸烟、饮酒频率、体力活动频率、不同频率食红肉类、水果、乳类及其制品、是否需要借助药物助眠和既往病史中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的肾结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食红肉频率、体力活动、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睡眠(P<0.05)为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影响因素。[结 论]肾囊肿和肾结石是该地区超声检出率最高的两种肾脏疾病;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它发病因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龄、食红肉频率、体力活动、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睡眠(P<0.05)为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控制红肉的饮食频率、控制体重和避免高强度体力活动来预防该地区肾结石发病。对于该地区中老年、男性及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应注意泌尿系结石的筛查。
晏玥[9](2019)在《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1、探讨超声评估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的相关性,研究对于非透析CKD患者使用CAP能否用于患者脂肪肝的评估;2、通过探讨非透析CKD患者CAP与腰围、血脂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非透析CKD患者NAFLD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方 法]1、遴选非透析CKD患者141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是否合并NAFLD分为CKD未合并NAFLD组和CKD合并NAFLD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CAP、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GFR、BMI、TC、TG之间的差异。然后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合并NAFLD作为应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超声评估CAP对肝脂肪变性状态判别能力。2、遴选非透析CKD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CAP与年龄、WC、GFR、TC、LogTG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探讨WC、LogTG、性别分别对CAP的影响。[结 果]1、141例CKD患者中,CKD未合并NAFLD组109例,CKD合并NAFLD组32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GFR、TC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合并NAFLD组CAP、BMI、TG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CAP(OR=1.016,95%CI 1.004-1.028,P<0.01),BMI(OR=1.224,95%CI1.028-1.457,P<0.05),TG(OR=1.743,95%CI 1.001-3.034,P=0.05)。CAP、BMI、TG 可能是NAFLD 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AP预测肝脏脂肪变性的最佳临界点261.5 dB/m,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5.6%,88.1%,曲线下面积为0.784(95%CI:0.687-0.881,P<0.01)。2、101例CKD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GFR、TC 与 CAP 无相关性,CAP 分别与 WC(r=0.314,P<0.01)和 LogTG(r=0.283,P<0.01)呈线性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性别、WC和logTG等变量进行调整(校正 R2=0.171),CAP 与 WC(P<0.01)、LogTG(P<0.01)、性别(P<0.05)呈显着正相关。[结 论]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CAP值、BMI、TG可能是NAFLD的危险因素;瞬时弹性成像CAP值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NAFLD方法之一。2、在非透析CKD患者中,WC、TG和性别与CAP值正相关。
陈敏[10](2019)在《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微血流成像对慢性肾脏病血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分别对正常肾脏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脏血流灌注行半定量,评价这两种超声成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的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评价慢性肾脏病的血流灌注改变和进行慢性肾脏病分期奠定基础。[方 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经临床确诊的1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病例组,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93±15.01)岁,其中男性80例,平均年龄(53.52±15.74)岁,女性78例,平均年龄(52.66±14.37)岁。慢性肾脏病1期组(CKD1组)27例,男性14人,女性13人;慢性肾脏病2期组(CKD2组)29例,男性14人,女性15人;慢性肾脏病3期组(CKD3组)32例,男性17人,女性15人;慢性肾脏病4期组(CKD4组)34例,男性18人,女性16人;慢性肾脏病5期组(CKD5组)36例,男性19人,女性17人。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体检双侧肾脏正常者200例为对照组,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9.69±15.87)岁,其中男性105例,平均年龄(50.27±16.42)岁,女性95例,平均年龄(49.05±15.30)岁。采用Toshiba Aplio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平台及图像处理软件,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模式及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模式,分别观察双侧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对双侧肾脏的血流灌注进行评分并且记录。根据超声表现将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分成自定义制定的6级评分标准(以下评分均为每一级血管的每一根为评分标准),然后将每一级的分数累积叠加得最后的总分数。0分:检测不到血流信号。1分:肾主动脉可显示稀疏血流信号。2分:肾主动脉清晰显示,肾段动脉血管树不连续,呈星点状。3分:肾主动脉、肾段动脉血流连续,叶间动脉血流可显示。4分:肾主动脉、肾段动脉血流信号清晰显示,弓形动脉稀疏血流信号。5分:整个肾脏血流连续血流信号直至小叶间动脉水平,整个肾脏可见血流充盈饱满呈树枝状血流信号。[结 果]1.肾脏的二维超声对照组和病例组长径、宽径、厚径以及皮质厚度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照组左侧肾脏血流灌注评分与右侧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与CKD1组、CKD2组、CKD3组、CKD4组、CKD5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CKD4组与CKD5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余两两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照组左侧肾脏血流灌注评分与右侧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男性组与女性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与CKD1组、CKD2组、CKD3组、CKD4组、CKD5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CKD1组、CKD2组、CKD3组、CKD4组、CKD5组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两两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同一时期的肾脏血流灌注评分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5.以临床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分期结果为金标准,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于正常肾脏和慢性肾脏病各个时期血流灌注评分值的最佳诊断截点,灵敏度及特异度。SMI诊断正常肾脏、CKD1、CKD2、CKD3、CKD4、CKD5 期的诊断界值分别为 34.0、26.5、21.5、14.5、7.5、5.5;灵敏度分别为96%、93%、97%、97%、94%、96%;特异度分别为96%、90%、91%、88%、91%、97%。CDFI诊断正常肾脏、CKD1、CKD2、CKD3、CKD4、CKD5期的诊断界值分别为 30.5、23.5、19.5、11.5、6.5、6.5;灵敏度分别为 96%、96%、90%、91%、88%、91%;特异度分别 78%、83%、89%、83%、85%、87%。[结 论]正常人双侧肾脏的血流灌注无明显差异,肾脏的血流灌注在性别中无显着性差异。正常肾脏的血流灌注明显多于慢性肾脏病的肾脏。超微血流成像对于肾脏微小血管血流灌注的显示度更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为临床评价肾脏疾病结构、功能及血流灌注的改变提供参考价值。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增高,肾脏内血流灌注呈减少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区分前三个时期,却无法区分慢性肾脏病四期和慢性肾脏病五期;而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区分慢性肾脏病五个时期。相较于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肾脏的血流灌注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评价肾脏疾病结构、功能的改变、评估分期奠定基础以及有无可逆性转变可能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 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 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技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实时E成像与超微血流显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多模态技术诊断早期慢性肾病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多功能纳米超声微泡的制备、表征及其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综述 声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的制备及表征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CD44-NBs的制备 |
2.1.1 CD44-PEG_(2000)-DSPE的制备 |
2.1.2 CD44-NBs的制备 |
2.2 CD44-NBs的表征 |
2.2.1 TEM检测 |
2.2.2 CD44-NBs水合粒径及电位检测 |
2.2.3 CD44-NBs显微镜观察 |
2.2.4 CD44-NBs中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量测定 |
2.2.5 CD44-NBs中全氟己烷包裹量测定 |
2.2.6 CD44-NBs稳定性检测 |
2.2.7 CD44-NBs声致相变检测 |
2.2.7.1 TEM检测 |
2.2.7.2 水合粒径及电位检测 |
2.2.7.3 CD44-NBs显微镜观察 |
2.2.8 CD44-NBs热致相变检测 |
2.2.9 CD44-NBs释药特性的检测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CD44-NBs的形貌及粒径分析 |
3.2 CD44-NBs中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量测定 |
3.3 CD44-NBs中全氟己烷包裹量测定 |
3.4 CD44-NBs稳定性检测 |
3.5 CD44-NBs声致相变检测 |
3.6 CD44-NBs热致相变检测 |
3.7 CD44-NBs释药特性的检测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的体内外靶向评价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和动物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1.1 卵巢癌细胞的复苏 |
2.1.2 卵巢癌细胞的传代 |
2.1.3 卵巢癌细胞的冻存 |
2.2 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ES-2 细胞CD44 阳性率的表达 |
2.3 卵巢癌组织标本CD44 阳性率检测 |
2.4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CD44的偶联 |
2.5 纳米微泡的制备 |
2.5.1 NBs的制备 |
2.5.2 CD44@Dir-NBs的制备 |
2.6 CD44-NBs体外细胞靶向性评价 |
2.6.1 流式细胞仪检测 |
2.6.2 激光共聚焦检测 |
2.7 CD44-NBs体内靶向性评价 |
2.7.1 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2.7.2 近红外活体成像 |
2.8 CD44-NBs超声成像 |
2.8.1 NBs体外超声成像 |
2.8.2 CD44-NBs体内超声成像 |
2.9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ES-2 细胞CD44 阳性率的表达 |
3.2 卵巢组织中CD44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
3.3 FTIR检测CD44 的偶联情况 |
3.4 CD44-NBs体外细胞靶向性评价 |
3.4.1 流式细胞仪检测 |
3.4.2 激光共聚焦检测 |
3.5 近红外活体成像 |
3.6 CD44-NBs超声成像 |
3.6.1 体外超声成像 |
3.6.2 体内超声成像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和动物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CD44-NBs体外安全性评价 |
2.1.1 卵巢癌细胞培养 |
2.1.2 姜黄素浓度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
2.1.3 超声辐照时间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
2.1.3.1 超声辐照时间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3.2 超声辐照时间对溶液温度的影响 |
2.1.4 CD44-NBs浓度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
2.2 CD44-NBs体内安全性评价 |
2.2.1 血生化结果检测 |
2.2.2 体重及组织病理观察 |
2.3 CCK-8 检测CD44-NBs的体外治疗作用 |
2.4 CD44-NBs的体内治疗作用 |
2.4.1 肿瘤生长情况、体积和裸鼠体重观察 |
2.4.2 病理切片观察 |
2.4.3 荷瘤鼠生存期观察 |
2.5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CD44-NBs体外安全性评价 |
3.2 CD44-NBs体内安全性评价 |
3.3 CD44-NBs的体外治疗作用 |
3.4 CD44-NBs的体内治疗作用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超声微泡CD44-NBs靶向治疗卵巢癌的杀伤机制研究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和动物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卵巢癌细胞培养 |
2.2 材料~1O_2检测 |
2.3 细胞活性氧检测 |
2.4 CD44-NBs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相关机制研究 |
2.4.1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2.4.2 划痕迁移实验 |
2.4.3 侵袭实验 |
2.4.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 |
2.4.5 Western blot检测 |
2.5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材料~1O_2检测 |
3.2 细胞活性氧检测 |
3.3 CD44-NBs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3.4 声动力治疗的相关机制研究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等非肝脏器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超声探讨腹部脏器放疗对周围大动脉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评价不同放疗剂量对靶区内大动脉的损伤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超声探讨腹部脏器放疗对周围大动脉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瞬时波强在评价放疗致血管损伤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超声诊断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周神经损伤 |
1.1 正常外周神经的二维声像图 |
1.2 创伤性外周神经的声像图改变 |
1.3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
2 弹性超声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
3 超声造影在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
(7)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法在超声定位输尿管中段结石上的应用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三) 研究方案 |
1.研究方法 |
2.观察指标 |
3.统计学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二部分 膀胱高度充盈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上的应用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脱落或剔除标准 |
5.质量控制措施 |
(三) 研究方案 |
1.研究方法 |
2.疗效标准 |
3.统计学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病例完成情况 |
2.疗效比较 |
3.并发症比较 |
讨论 |
(一) 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及定位中的研究概况 |
(二) 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的因素和对策 |
(三) 高度充分充盈膀胱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提高超声定位及疗效上的价值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8)肾脏超声检查在云南永胜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运用受控衰减参数和B型超声评估的非透析慢性肾脏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脏病患者受控衰减参数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微血流成像对慢性肾脏病血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ES WL致肾脏损伤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分析[D]. 李轶.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实时E成像与超微血流显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D]. 李爽.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多功能纳米超声微泡的制备、表征及其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 王曦辉. 东南大学, 2020
- [4]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D]. 李冉.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5]超声探讨腹部脏器放疗对周围大动脉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D]. 唐茂玲.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6]超声诊断创伤性外周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 韩月健. 微创医学, 2019(06)
- [7]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辅助下的改进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应用研究[D]. 吴建惠.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肾脏超声检查在云南永胜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研究[D]. 程牧.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晏玥.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微血流成像对慢性肾脏病血流的研究[D]. 陈敏.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