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货运互联网营销研究

铁路客货运互联网营销研究

一、铁路客货网络营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恬[1](2020)在《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对非政策主要经历了从无偿援助到平等互利的转变,进入21世纪,中国与非洲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有序推进,中国与非洲在多个国际合作领域务实合作创新发展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流向非洲对外直接投资41.1亿美元,同比增长70.8%,是五大洲中增长最快的目标市场。其中,中非铁路合作作为帮助非洲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既能支持非洲主导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提升,又能通过改善属地国投资环境,使得非洲本土国家有效吸引国际投资,加速属地国技术转化及资本积累。本文聚焦中国对非政策的不同阶段下中非铁路合作行为特征差异,通过构建基于运输业分层形态的中非铁路合作分析框架,对坦赞、本格拉、蒙内、亚吉等四条不同时期的中非合作典型铁路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政策建议:(1)中非铁路合作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中非双方资源、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互补式参与,结合属地国所处国际环境、政权结构、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利益垄断、土地所有制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内容,并充分考虑中国企业在设计、投资、建设及运营多环节中的参与需求,共同形成适应属地国需要的铁路建设“中国标准”,从而为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2)从运输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中非铁路合作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属地国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致力于提供满足客货运输需求的服务,并充分整合路网设施、机车车辆设备、人力信息等多项运输资源,构建运输业网络经济优势,形成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升铁路项目的运营绩效及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3)实现属地化管理是运营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属地国能否依靠本国人员实现运营以及中国铁路产业链真正走出去的关键环节。中非铁路合作需要立足于互利共赢全面战略合作指导思想,通过管理、运营、技术装备的全方位技术转移,着力推进铁路企业运营管理属地化进程。(4)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非铁路合作能有效助推中非双方发展本国经济,增进两国互信及地区稳定发展。通过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能加速非洲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好的实现国际间的产能合作,也能帮助中方实现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调整,达成国际分工地位平衡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陈伟[2](2020)在《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及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铁路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已迈入引领世界铁路发展的普速、高速“双网融合”新时代,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货物运输服务多样化、高品质、时效性的要求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理论和技术没能实现创新突破,铁路仍然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全链条运输组织创新设计,无法满足货物运输市场的动态变化需求。基于此,本文研究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及技术,建立全面、迅速、准确应对市场动态变化的规划型铁路运输组织新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基于货物运到期限要求,实现动态铁路运输计划编制和精准调度指挥,从根本上提升铁路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能力。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总结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市场导向动态规划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法,构建以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为核心的铁路运输组织创新理论。针对我国现阶段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组建专业的编图队伍,成立专业化的编图机构——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中心,对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集中编制和管理,并探讨了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中心的职能设置及方案设置构想。提出了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内涵,并深入研究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内容、编制流程及编制关键问题等。根据车流组织分析的方法,以车流集结改编消耗最小以及铁路运输部门的效益最大设置模型的优化目标,建立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构造算例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了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机理,主要包括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的内涵、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及编制流程等。然后以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为基础,考虑列车在车站的接续时间要求以及运到期限限制,以列车运行过程中旅行时间消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动态货物列车运行线选线模型,并设计了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了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目标,并对系统的总体架构、体系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探讨。

张小星[3](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于雪峤[4](2019)在《基于竞争力分析的高铁货运列车组织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快速货物运输需求迅速增加。依托高速铁路成网优势,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以下简称高铁货运)作为铁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已实现全国505个城市的运行,并逐年扩大有效供给,显着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2018年9月,中国中车发布了全球首款时速超过250公里的货运动车组产品,该产品的下线运营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高铁成网、时效、经济和可靠性优势,对我国快运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潜力,亟需对高铁货运业务的运输组织理论体系开展研究,以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提高产品供给结构对运输需求和货运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有关因素对高铁货运市场分担率的影响,设计了高铁货运产品货流分担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高速铁路货运列车开行方案及其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对高铁货运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高铁货运效用函数,量化分析了高铁货运与公路、航空运输的竞争关系,并利用灵敏度分析法分析了有关因素对高铁货运市场分担率的影响机理,为高铁货运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划提供了理论依据。(2)构建了高铁货运产品效用函数体系,建立了考虑运输供给能力与不考虑运输供给能力两种情景下的高铁货运产品货流分担率计算模型,以便为铁路运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必要参考。(3)研究了基于高速铁路货运列车备选集的列车开行方案两阶段编制理论与方法。第一阶段构建了以高铁货运列车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线网能力、需求满足等约束的高速铁路货运列车备选集模型,设计了适应大规模路网的列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第二阶段构建了以高铁货运业务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列车经济效益、货流与车流耦合约束的高铁货运货流分配模型,以保证铁路运营高铁货运列车的经济效益。最后,以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为例,设计了高速铁路货运列车开行方案及其货流分配方案。(4)研究了基于既有高速铁路客运列车时刻表的考虑货流分配、动车组运用计划及检修方案的高铁货运列车运行图编制综合优化方法。构建了以运输成本最低、货流时空路径最短、动车组数量最少和检修次数最少为目标的高铁货运列车运行图编制综合优化模型,设计了适应超大规模变量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原问题分解为“带有附加约束的时空最短路径子问题”和“带有资源约束的最短路径子问题”,应用运筹学动态规划经典算法——标号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以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为例,基于高铁货运市场竞争力、高铁货运产品货流分担率、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计算结果,设计了包含高速铁路货运列车时刻表、列车配流方案及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综合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辛姝丽[5](2018)在《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及开行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快速发展,高附加值货物运输规模不断增加,运输时效性要求也愈加明显。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及时传递对线下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2017年7月9日,我国徐兰客运专线全线打通,实现全线高速列车运行,该线路的全线通车,极大地释放了客运和货运各自的运输能力,尤其是对于发展和扩大陆桥通道客货运输能力,增强和扩展我国华东、华中、华北与西北各省市之间的旅客和货物运输与流通,使得陆桥通道的实现方式更加具有多元化和灵活性,因此,对于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及开行方案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经过现场实地多次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分析高铁快运市场发展现状、需求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提出发展模式尚在探索、运力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网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结合徐兰高铁在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作用,分析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市场定位。同时,针对高铁快运行业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量的预测问题,基于高铁快运城市OD流货物预测模型建立的条件、准则和内容,构建了徐兰高铁城市之间高铁快运货流OD流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得到徐兰高铁沿线上兰州、西安、郑州、宿州和徐州5个大城市到2020年的高铁快运货物运量预测值。对徐兰高铁快运货物运输产品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快运产品谱系和开行方案设计,基于徐兰高铁区位特征和高铁快运货物运输市场特点,以快运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货运OD量、实际路线长度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和因素,分别进行设计和研究,形成徐兰高铁快运开行方案建议。

谢林[6](2016)在《基于及时运输的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货物运输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宗货物运量减少,高附加值、零担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促使货物运输对快捷性、机动性、及时性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然而铁路目前的运输组织观念陈旧,货运市场营销工作水平落后,无法满足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及时化的要求。同时,公路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大量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使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因此,结合铁路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适应货运市场需求的变化,抢夺运输市场份额,对及时运输组织条件下蒙华的铁路货运市场营销战略和实施措施的研究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货运市场的基本情况和货运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提出了基于及时运输的组织理念和运输组织模式。在总结国内外货运市场营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铁路货运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及时运输组织条件下的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战略重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进行细分、定位以及设计相应的货运产品,从品牌、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研究了其货运营销策略和具体实施措施,构建了与及时运输组织模式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蒙华铁路货运营销营销战略。最后,结合该地区货运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运输组织模式的特点,制定了基于及时运输的蒙西华中地区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陈敏[7](2013)在《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铁路都采用客货共线的运输组织模式,铁路货运能力受限,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受到制约。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和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我国主要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货运能力将逐步得到释放;同时,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使我国现代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呈现空前的增长,这为铁路货运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加速自身改革,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在客货分线新形势下制定合理的货运营销策略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的现状和市场营销环境作了分析,结合客货分线后货运市场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和供给特征,并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铁路货运分品类货物的货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客货分线后的铁路货运市场进行了细分和定位。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对货运产品的设计及组织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组织形式、货物品类、产品层次、时效性及开行方式这五个方面对货运产品作了设计和开发。论文从建立灵活的运价体系、完善营销渠道、加大促销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及服务质量等方面为营销活动提出了建议,为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部门制定货运营销计划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的依据。最后,分析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货运市场,并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货运营销工作提出了建议。图17幅,表9个,参考文献60篇。

陆海洲,李乐飞,李剑峰,阙东发,阳壮息[8](2012)在《关于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和服务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铁路相关单位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客运服务、货运服务的考察调研,说明铁路多元化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客运服务水平显着提升,货运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并根据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创新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的要求,提出深入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践行铁路服务理念,加强适应多元化发展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为铁路部门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优化设计服务产品,提升客货服务质量,积极实施收益管理提供参考。

喻晔[9](2012)在《铁路物联网应用需求与前景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被看作信息领域一次重大的发展和变革机遇。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针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与之配套相关的行业规划和技术发展,对物联网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技术研究,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的物联网也得到很多关注,并在此同时,已经有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物联网研究。目前物联网已经在国内外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实施,同时对于铁路行业而言,物联网技术也在安全监控等领域有所开展应用。随着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铁路运输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所以必须强化铁路市场营销和经济效益观念,树立起适应市场的全新客货营销新理念,利用新兴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将分析现有铁路物联网应用现状,利用相关物联网理论,结合应用实例,首先结合国内铁路物联网的应用实例指出铁路物联网现存问题,其次对物联网应用于铁路行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物联网技术,对铁路物联网的应用体系规划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应用前景。物联网在铁路行业中应用各有差异,但是越来越多的试验研究已经开始倾向于在铁路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在发展的初期对物联网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做好分析与规划能够对未来在实际应用中的物联网价值做更好的比较,并且能明确铁路物联网的需求,提出清晰的物联网应用前景路线图,避免、减少物联网在铁路行业的重复建设,达到体系构建的一致,实现信息共享。

廖汉洲[10](2012)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货运输营销战略分析》文中认为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公路与水上运输等交通方式发展强劲,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崛起,给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铁路客货运市场份额在激烈竞争中不断下降,铁路已经从传统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因此,研究铁路运输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营销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在现场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运输市场竞争形势,分析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形势和市场地位,利用回归预测方法对铁路局未来客货运量进行了运量预测,为下一步制定营销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运用交通运输系统相关分析方法对呼和局客货运输市场营销的现状与不足做了详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旅客运输市场和货物运输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诊断与目标市场与潜在市场选择;运用SWOT分析法对铁路客货运营销环境进行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详细论述,构建SWOT战略分析矩阵,形成组合战略,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组合战略的实施重点进行计算评价,得出最优营销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理论提出了铁路客货运在发展理念、软硬件技术、产品、价格、促销及分销上的一系列营销策略。本文结合呼和局的客观实际情况,研究了铁路局的客货运市场营销战略,并分析得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营销方法对于铁路局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二、铁路客货网络营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客货网络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1.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3.2 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内涵界定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资料数据来源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资料数据来源
    1.5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2 非洲铁路发展史与中非铁路合作沿革
    2.1 非洲铁路发展沿革及现状
        2.1.1 非洲自然、人文地理概况
        2.1.2 非洲历史概况
        2.1.3 非洲铁路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现状
    2.2 中非铁路合作发展沿革
        2.2.1 中国对非洲政策演变
        2.2.2 中非铁路合作历史沿革
3 文献综述
    3.1 中非铁路合作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3.2 中国对非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3.3 “一带一路”经济学解释方面研究文献综述
    3.4 中非合作标志性项目方面研究文献综述
    3.5 中非合作中技术转移方面研究文献综述
    3.6 文献述评和研究空间
4 基于运输业网络分层形态的中非铁路合作分析框架构建
    4.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铁路合作的政治文化思考
    4.2 中非铁路合作的政治经济有效性
    4.3 运输经济学视角下的中非合作铁路分析
        4.3.1 产品-资源-网络经济视角下的中非合作铁路分析
        4.3.2 运输业网络形态分层分析框架
    4.4 中非铁路合作分析框架构建
5 从“无”到“形”阶段的中非铁路合作案例分析
    5.1 坦赞铁路概况
        5.1.1 坦赞铁路发展概况
        5.1.2 坦赞铁路客货运输情况
    5.2 坦赞铁路项目实施过程的要素参与情况
        5.2.1 资本(融资情况)
        5.2.2 技术与人力资本
    5.3 坦赞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5.3.1 无法提供完整运输产品
        5.3.2 没有形成自身交通运输资源体系
        5.3.3 没有形成运输业网络经济
    5.4 坦赞铁路运输业网络分层形态分析
        5.4.1 政策及体制层
        5.4.2 线网及设施层
        5.4.3 企业及组织层
        5.4.4 设备及服务层
    5.5 坦赞铁路对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 以实质合作为主阶段的中非合作铁路案例分析
    6.1 本格拉铁路
        6.1.1 本格拉铁路概况
        6.1.2 本格拉铁路项目实施过程的要素参与情况
        6.1.3 本格拉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6.1.4 本格拉铁路运输业网络分层形态分析
        6.1.5 本格拉铁路对中非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2 蒙内铁路
        6.2.1 蒙内铁路概况
        6.2.2 蒙内铁路项目实施过程的要素参与情况
        6.2.3 蒙内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6.2.4 蒙内铁路运输业网络分层形态分析
        6.2.5 蒙内铁路对中非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3 亚吉铁路
        6.3.1 亚吉铁路概况
        6.3.2 亚吉铁路项目实施过程的要素参与情况
        6.3.3 亚吉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6.3.4 亚吉铁路运输业网络分层形态分析
        6.3.5 亚吉铁路对中非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7 中非铁路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典型铁路现状总结及原因分析
    7.2 中非铁路合作不可持续潜在影响分析
    7.3 对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预期及政策建议
        7.3.1 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前景预期
        7.3.2 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市场导向动态规划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2.1 国内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2.1.1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划分
        2.1.2 国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2.1.3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2.1.4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不足
    2.2 市场导向动态规划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内涵
    2.3 市场导向动态规划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研究
    3.1 现阶段我国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
        3.1.1 既有编图管理体制
        3.1.2 既有编图管理机构
        3.1.3 既有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3.2 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
        3.2.1 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的内涵
        3.2.2 市场导向动态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构建
        3.2.3 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中心职能设置
        3.2.4 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中心机构设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关键技术研究
    4.1 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机理
        4.1.1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概述
        4.1.2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内容
        4.1.3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流程
        4.1.4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关键问题
    4.2 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
        4.2.1 模型构建思路
        4.2.2 参数设置
        4.2.3 目标函数
        4.2.4 约束条件
        4.2.5 模型构建
        4.2.6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
    4.3 算例分析
        4.3.1 路网结构及模型参数
        4.3.2 算例求解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关键技术研究
    5.1 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机理
        5.1.1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的内涵
        5.1.2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原则
        5.1.3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内容
        5.1.4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
    5.2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线选线模型
        5.2.1 模型构建思路
        5.2.2 参数设置
        5.2.3 目标函数
        5.2.4 约束条件
        5.2.5 模型构建
        5.2.6 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探讨
    6.1 系统需求分析
    6.2 系统研究目标
        6.2.1 系统目标分析
        6.2.2 系统目标确定
    6.3 系统总体架构与体系结构设计
        6.3.1 系统总体架构
        6.3.2 系统体系结构
    6.4 系统功能设计
        6.4.1 数据管理子系统
        6.4.2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子系统
        6.4.3 列车运行实施计划编制子系统
        6.4.4 机车运用实施计划编制子系统
        6.4.5 车辆运用实施计划编制子系统
        6.4.6 司机乘务实施计划编制子系统
        6.4.7 车站作业实施计划编制子系统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竞争力分析的高铁货运列车组织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我国高铁货运发展现状分析
        1.2.1 我国高铁货运组织模式现状
        1.2.2 我国高铁货运运输能力分析
        1.2.3 我国高铁货运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竞争力分析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现状及评述
        1.3.3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相关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高铁货运竞争力与运输组织方案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2.1 高铁货运竞争力与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的逻辑关系
    2.2 高铁货运列车组织形式与组织条件
        2.2.1 列车组织形式
        2.2.2 场站作业条件
        2.2.3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编制
        2.2.4 铁路运输安全
    2.3 高铁货运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4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2.5 高铁货运列车运行图编制影响因素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高铁货运竞争力与货流分担率研究
    3.1 高铁货运市场竞争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3.1.1 问题描述
        3.1.2 广义费用函数构建
        3.1.3 模型构建
        3.1.4 参数标定
        3.1.5 高铁货运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3.2 高铁货运货流分担率研究
        3.2.1 问题描述
        3.2.2 基于客户选择意愿的高铁货运货流分担率模型构建
        3.2.3 考虑供给能力的高铁货运产品货流分担率模型构建
        3.2.4 案例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4.1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设计思路
        4.1.1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内容
        4.1.2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设计要素分析
        4.1.3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流程
    4.2 高铁货运列车备选集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4.2.1 问题描述
        4.2.2 模型假设
        4.2.3 符号说明
        4.2.4 模型构建
        4.2.5 算法设计
    4.3 高铁货运列车货流分配模型构建
        4.3.1 问题描述
        4.3.2 模型构建
    4.4 案例分析
        4.4.1 高铁货运需求预测
        4.4.2 参数取值
        4.4.3 列车备选集方案
        4.4.4 高铁货运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高铁货运列车运行图编制综合优化模型与算法设计
    5.1 问题描述
    5.2 模型构建
        5.2.1 模型假设
        5.2.2 符号说明
        5.2.3 模型构建
        5.2.4 算法设计
    5.3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及开行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高铁快运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
        1.2.2 高铁快运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高铁快运市场环境分析
    2.1 高铁快运发展现状
        2.1.1 高铁快运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2.1.2 高铁快运通道流量集中化
        2.1.3 高铁快运组织模式多样化
        2.1.4 高铁快运经营逐步市场化
    2.2 高铁快运需求特征
        2.2.1 高铁快运市场背景
        2.2.2 高铁快运需求特征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高铁快运发展模式尚在探索
        2.3.2 高铁运力资源利用不充分
        2.3.3 快运经营服务网络不健全
        2.3.4 快运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2.4 本章小结
3 徐兰高铁快运市场定位及货运需求分析
    3.1 高铁快运产品的基本概念浅析
        3.1.1 狭义的运输产品的内涵
        3.1.2 广义的运输产品的内涵
    3.2 高铁快运品牌战略及市场定位
        3.2.1 高铁快运竞争环境分析
        3.2.2 消费者选择运输产品的关键因素
        3.2.3 高铁快运市场定位
    3.3 徐兰高铁快运需求预测分析的前期调查
        3.3.1 徐兰高铁基本概况
        3.3.2 徐兰铁路货运市场需求预测调查的主要内容
        3.3.3 徐兰铁路货运市场预测的主要内容
    3.4 徐兰高铁货运量需求预测分析
        3.4.1 徐兰高铁货运量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3.4.2 预测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徐兰高铁快运产品方案及开行方案设计研究
    4.1 徐兰高铁快运产品方案设计
        4.1.1 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定位
        4.1.2 徐兰高铁快运产品系列
        4.1.3 徐兰快运产品技术参数设计
    4.2 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开行方案设计
        4.2.1 高铁快运作业量承担比例分析
        4.2.2 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流程
        4.2.3 徐兰高铁快运列车开行方案设计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
    今后需要开展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6)基于及时运输的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铁路货运营销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铁路货运营销研究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铁路货运营销理论及货运营销战略体系结构
    2.1 铁路货运营销的理论基础
        2.1.1 市场营销理论
        2.1.2 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
    2.2 铁路货运营销战略体系结构
        2.2.1 铁路货运营销战略体系概念
        2.2.2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战略体系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及时运输的组织模式及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3.1 及时运输条件下的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3.1.1 货物及时运输的组织理念
        3.1.2 及时运输的组织模式和方法
    3.2 铁路货运市场现状及营销市场分析
        3.2.1 货运市场基本情况
        3.2.2 货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2.3 及时运输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及时运输的蒙华铁路货运营销战略
    4.1 蒙华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4.1.1 蒙华铁路货流吸引及去向
        4.1.2 蒙华铁路货运市场供给需求分析
        4.1.3 蒙华铁路煤炭运输方式分析
        4.1.4 蒙华铁路货运市场定位及产品设计
    4.2 蒙华货运营销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4.2.1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内部优势
        4.2.2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内部劣势
        4.2.3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外部机会
        4.2.4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外部威胁
        4.2.5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SWOT矩阵及战略选择
    4.3 蒙华铁路货运营销战略
        4.3.1 强化货运市场营销队伍建设
        4.3.2 设立客服中心实现信息网络营销
        4.3.3 实施大客户战略
        4.3.4 建立产品品牌战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5.1 蒙华铁路煤炭供需及时化流程设计和优化
        5.1.1 蒙华铁路煤炭供需及时化流程设计
        5.1.2 煤炭供需及时响应的优化
    5.2 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实施策略
        5.2.1 大客户战略
        5.2.2 产品多元化策略
        5.2.3 价格策略
        5.2.4 信息网络营销策略
        5.2.5 分销渠道策略
        5.2.6 货运促销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市场营销理论研究概况
        1.2.2 国外铁路市场营销概况
        1.2.3 国内铁路市场营销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2.1 铁路货运市场基本概况
        2.1.1 铁路货运市场现状
        2.1.2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与供给特征分析
        2.2.1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2.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特征分析
        2.2.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供给特征分析
    2.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量预测
    2.4 本章小结
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3.1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市场细分
        3.1.1 铁路货运市场细分的作用
        3.1.2 铁路货运市场细分
    3.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目标市场选择
        3.2.1 铁路货运目标市场选择的考虑因素
        3.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目标市场选择
    3.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产品的市场定位
    3.4 本章小结
4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
    4.1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发展思路
    4.2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SWOT分析
        4.2.1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的内部优势(S)
        4.2.2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的内部劣势(W)
        4.2.3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面临的外部机会(O)
        4.2.4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面临的外部威胁(T)
        4.2.5 通过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
    4.3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
        4.3.1 铁路货运产品的概念
        4.3.2 我国现有的铁路货运产品
        4.3.3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理念
        4.3.4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
        4.3.5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典型产品组织形态设计
    4.4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策略
        4.4.1 价格策略
        4.4.2 渠道策略
        4.4.3 促销策略
        4.4.4 人员策略
        4.4.5 过程策略
        4.4.6 顾客服务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广铁集团货运营销策略研究
    5.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介
    5.2 广东省货运市场分析
        5.2.1 广东省货运市场概况
        5.2.2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5.3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5.3.1 广东省货运市场细分
        5.3.2 广东省货运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
    5.4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5.4.1 广铁集团货运营销实践
        5.4.2 广铁集团铁路货运营销对策及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关于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和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多元化发展势头良好
    1.1 多元化发展成效显着
    1.2 运输业与非运输业有效融合
    1.3 铁路局市场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1.4 促进了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的发展
2 客运服务水平显着提升
    2.1 服务理念明显转变
    2.2 服务设施设备质量显着提升
    2.3 服务方式不断丰富
    2.4 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
    2.5 特色服务不断创新
3 货运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3.1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3.2 货运产品不断创新
    3.3 货运一体化经营成效显着
    3.4 货运电子商务有序推行
4 关于深入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4.1 完善适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 牢固确立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4.1.1 铁道部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
        4.1.2 运输企业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
    4.2 充分发挥铁路优势, 大力发展铁路非运输业
        4.2.1 充分发挥铁路部门优势,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
        4.2.2 充分发挥铁路网络优势, 打造客货延伸服务业务合作平台
        4.2.3 充分发挥铁路资源和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铁路物流业
        4.2.4 充分发挥新线、新站、新车效应, 加大站车商业开发力度
        4.2.5 充分发挥铁路专业优势, 大力发展委托运营、外委维修等业务
5 关于积极践行铁路服务理念的思考
    5.1 深刻领会“服务是铁路的本质属性”的丰富内涵
    5.2 全面把握客户对铁路服务的需求
    5.3 切实加强铁路客户关系管理
    5.4 不断丰富完善铁路服务方式
6 关于加强适应多元化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6.1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6.2 加强市场开发营销人才队伍建设
    6.3 加强服务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9)铁路物联网应用需求与前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物联网理论与关键技术
    2.1 物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2.2 物联网相关理论基础
        2.2.1 物联网的定义
        2.2.2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1 传感器网络技术
        2.3.2 传感器组网互联技术
        2.3.3 全球定位系统
        2.3.4 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2.3.5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
3 物联网应用现状及铁路物联网存在问题
    3.1 国内外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物联网应用情况
        3.1.1 国外物联网应用现状
        3.1.2 国内物联网应用现状
    3.2 铁路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
        3.2.1 铁路物联网运输生产领域
        3.2.2 铁路物联网客货营销领域
        3.2.3 铁路物联网建设领域
        3.2.4 铁路物联网安全监控领域
    3.3 铁路物联网主要问题与挑战
        3.3.1 铁路物联网总体规划方面
        3.3.2 物联网应用标准问题
        3.3.3 基于RFID应用示范性问题
        3.3.4 货运物联网应用需求问题
4 铁路物联网应用需求分析
    4.1 应用物联网技术需求分析
        4.1.1 我国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
        4.1.2 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借鉴
    4.2 物联网应用经济需求分析
    4.3 铁路行业应用环境需求分析
        4.3.1 铁路物联网占有重要位置
        4.3.2 铁路物联网整体规划基础较完善
        4.3.3 铁路物联网整体规划
5 铁路物联网应用前景与规划
    5.1 铁路物联网应用前景
        5.1.1 铁路运输生产领域物联网应用前景
        5.1.2 铁路客货营销领域物联网应用前景
        5.1.3 铁路建设领域物联网应用前景
        5.1.4 铁路安全监控领域物联网应用前景
    5.2 物联网体系结构
    5.3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行业体系结构规划
        5.3.1 感知信息综合处理体系结构
        5.3.2 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5.3.3 业务运营支持平台结构
6 结论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货运输营销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呼和局客货运输营销环境分析
    2.1 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处的外部环境
        2.1.1 自治区政治状况
        2.1.2 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
        2.1.3 产业结构状况
    2.2 自治区交通运输市场分析
        2.2.1 路网与基础设施现况
        2.2.2 自治区客、货运竞争份额分析
    2.3 呼和浩特铁路局运输市场分析
        2.3.1 呼和局客运市场分析
        2.3.2 呼和局货运市场分析
        2.3.3 呼和局客、货流结构分析
        2.3.4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呼和局货运环境分析
        2.3.5 铁路运输产品领导力
第三章 呼和局客货运量预测
    3.1 客货运量预测对铁路营销的意义
    3.2 铁路客货运量预测方法介绍
        3.2.1 定性预测方法
        3.2.2 定量预测方法
    3.3 呼和局客货运输影响因素分析
    3.4 灰色关联分析
        3.4.1 灰色关联原理介绍
        3.4.2 客货运量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求解
    3.5 基于多元回归的呼和局客货运量预测分析
        3.5.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原理介绍
        3.5.2 回归方程效果检验
        3.5.3 基于多元回归的货运发送量预测及分析
        3.5.4 基于多元回归的客运发送量预测及分析
第四章 呼和局旅客运输营销发展战略
    4.1 呼和局客运营销现况及不足分析
        4.1.1 呼和局客运机构设置概况
        4.1.2 当前客运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呼和局客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4.2.1 客运市场细分方法
        4.2.2 铁路客运在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分析
        4.2.3 铁路客运目标市场和潜在市场定位
    4.3 呼和局客运市场SWOT分析
        4.3.1 铁路旅客运输的内部优势
        4.3.2 铁路旅客运输的劣势
        4.3.3 铁路旅客运输的重要外部机会
        4.3.4 铁路旅客运输的外部威胁分析
        4.3.5 SWOT矩阵及战略评价
    4.4 呼和局客运市场营销战略
        4.4.1 加快铁路局客运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
        4.4.2 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实现营销与生产的分离
        4.4.3 建立营销辅助分析系统
        4.4.4 全面提高全局旅客运输服务质量
        4.4.5 产品策略
        4.4.6 价格策略
        4.4.7 促销策略
        4.4.8 分销策略
第五章 呼和局货物运输营销发展战略
    5.1 呼和局货运营销现状与不足分析
        5.1.1 呼和局营销机构设置
        5.1.2 主要的营销科室及其功能介绍
    5.2 呼和局货运营销分析
        5.2.1 呼和局货运营销现状
        5.2.2 呼和局货运营销的不足
    5.3 呼和局货运市场细分与诊断
        5.3.1 货运市场细分标准
        5.3.2 呼和局货物品类市场细分
        5.3.3 呼和局按主要货物发送去向细分
        5.3.4 按货物运输距离对主要货物细分
        5.3.5 呼铁局按到发站进行细分
        5.3.6 目标市场与潜在市场的选择
    5.4 呼和局货运市场SWOT分析
        5.4.1 呼铁局货运内部优势分析
        5.4.2 呼铁局货运劣势分析
        5.4.3 呼和局货运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
        5.4.4 呼和局货运目前面临的外部威胁
        5.4.5 SWOT矩阵及战略评价
    5.5 呼和局货物运输的营销战略
        5.5.1 加快铁路局货运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
        5.5.2 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实现信息网络营销
        5.5.3 大客户战略
        5.5.4 产品策略
        5.5.5 价格策略
        5.5.6 分销渠道策略
        5.5.7 货运促销策略
        5.5.8 铁路扩能战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总结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铁路客货网络营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非铁路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张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市场导向动态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 陈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基于竞争力分析的高铁货运列车组织方案优化研究[D]. 于雪峤.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徐兰高铁快运产品及开行方案设计研究[D]. 辛姝丽.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基于及时运输的蒙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D]. 谢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7]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D]. 陈敏. 中南大学, 2013(06)
  • [8]关于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和服务的思考[J]. 陆海洲,李乐飞,李剑峰,阙东发,阳壮息.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11)
  • [9]铁路物联网应用需求与前景规划研究[D]. 喻晔.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10]呼和浩特铁路局客货运输营销战略分析[D]. 廖汉洲. 中南大学, 2012(02)

标签:;  ;  

铁路客货运互联网营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