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科研院所三讲教育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1](2021)在《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集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及推广为一体的重要载体,可以紧紧围绕农产品、农业科技和生产装备展开示范活动,帮助广大农业企业真正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对区域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创建国家级,2019年园区被科技部第七批验收认定,验收总成绩在77家验收园区中排名第一。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式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年以来,园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本文从多主体参与视角出发,暨从企业、政府和高校这三个角度,对园区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这不仅仅是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的补充,也对推动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以点带面地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本文通过对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界定,依托农业区位、技术创新、发展极、三螺旋模型等理论对参与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企业、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三大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走访调查、具体分析了扬州农科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一步,深入现场对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考察调研,获取相关基础数据和信息,归纳整理出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现状。重点论述企业、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园区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第二步,通过对比镇江农业科技园区和扬州农业科技园区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出扬州农科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产业主体驱动不够、政策主体引领不强、科技主体支撑不足。第三步,联系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设立农科园专项扶持政策、加强农科园的监管力度、规划引领产业特色发展、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技转化率、建立合作联盟、成立公共实验室、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扬州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
徐效东[2](2021)在《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其对于技术创新重大影响的深刻改革,国际竞争正逐渐向科学技术竞争过渡。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与科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日趋成熟,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产业。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发展同样具备自身的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随着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新的高度,俄罗斯将会是未来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重要对象。尽管目前中俄在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中有一些合作成果,但是在合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俄两国应在该领域尽快建立起完善且有效的合作机制,创造出对两国都有益的科技成果。中俄双方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两国都应该抓住机会,加强合作,共同提高两国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本文以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合作机制、技术创新及合作创新的相关理论,对目前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的宏观发展以及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在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合作机制进行完善的路径,推动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今后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杨成龙[3](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李军[4](2020)在《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产业集群表现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集群创新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环境是产业集群内部组织(企业、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间形成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嵌合的动态网络。集群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孕育与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集群领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核心、大范围整合产品价值创造活动网络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因此,研究和探索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产学研协同方式、加快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集群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一是概念界定。对集群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平台和运行过程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二是机理分析。对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构成要素、协同类型进行分析。在提出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的基础上,解析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提炼出由集群领军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组成的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的3个关键环节。三是关键环节具体研究。1.伙伴选择,设计基于3因素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联盟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测度中;2.契约达成与利益分配,构建产学研竞合博弈模型、改进分配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3.成果扩散,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仿真研究联盟协同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的扩散机理。四是结论及展望。提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结论如下:集群环境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战略目标制定和成果市场化,促进联盟形成和创新要素集聚。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为集群领军企业选出适合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大学或科研院所。改进的ELMAN较BP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伙伴评价数据时,速度和准确性更佳。为促进合作契约达成,须提高协同创新效益、正向激励、协同次数和对局方参与率。基于改进Shapley值模型的利益分配方法是有效的。连接广泛的核心企业,在联盟创新成果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调节参数与集群环境即网络结构优化程度相关。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中扩散存在临界值。集群企业节点异质性越强,越利于扩散。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置于集群环境中展开研究。在提炼集群环境概念基础上,初步构建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集群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二是制定一套多元主体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方法。构建基于知识能力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特色化地将改进的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将其应用于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评价测度中。三是完善多元主体合作创新博弈过程研究,提出一种解决利益分配的方法。提出每一次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由合作前的契约达成、合作后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组成。重点在利益分配博弈阶段,构建基于创新增值、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的改进Shapley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集群共同基金的利益补偿方案。四是设计一种研究产业集群中创新扩散问题的方法。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模型。其次运用改进的SIR病毒传播模型,描述联盟创新成果在集群企业演化网络扩散过程中企业个体的微观变化。最后使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该过程。
于瑶[5](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郭玲玲[6](2020)在《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 ——以ZT研究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不断累积,形成了诸多项目的组织模式,且积累的组织模式不断呈现快速化和多样化发展趋势。然现存文献中针对这类项目组织模式的研究颇少,也鲜有从科研项目组织模式视角分析成果转化,但这种研究或许能有效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性。论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对面向成果转化的项目组织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1)以ZT研究院的平台环境背景和科研项目为例,围绕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设计了研究思路。(2)方法设计。根据构建的研究思路,寻求研究方法,包括影响要素的建立与现状分析、组织模式的提取、分析层次模型的构建、成果转化体系的形成、发展对策建议等。(3)案例分析。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法,将构建的方法体系应用于五个项目案例研究中,分析验证五种组织模式,并以其中一种组织模式为例,提出发展对策建议,案例研究验证可行性。(4)围绕论文研究思路,初步描述了建立组织模式库的设计思路和组织模式的优化反馈机制,为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何彦霏[7](2020)在《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干部。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既离不开社会实践熔炉的锻炼,更离不开党实施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以及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思想,保证党的团结与统一,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学习培训中提高干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干部教育第一”,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再到新时代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未松懈过。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考察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了解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与体系,即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办学机构布局及功能定位。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等。除了以上实体类培训基地外,还有网络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等虚拟类培训基地。本论文主要研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这是因为,相较于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服务基层党员更多,组织培训方式更灵活。因此,研究干部学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研究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就是要将其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部分放入到党的理论武装、理论强党和党的思想建设的整体研究当中,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要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传承性和发展性;要从宏观文本史料与微观实证调研两种形态结合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因此,本论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基础、历史脉络、现状概述、策略趋势为逻辑理路,坚持史料梳理与实践解读相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宏观概述与微观细究相结合,在充分研究理论和历史发展中,结合当前干部学院建设的调研分析,对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绪论,阐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价值、述评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研究不足。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相关概念与功能定位。本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有关概念,并通过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对比,明确了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基于此,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要素及作用,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章,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本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理论,即: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思想到列宁有关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干部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思想。同时,归纳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政策的支持。第三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本章依次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一些影响较大的干部学院为例,解剖麻雀,具体分析这些干部学院的建设,探索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以史为鉴,为研究干部学院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章,研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情况,接着基于国家级三所干部学院和2019年4月党中央批准备案的64所省部级干部学院为研究对象,围绕办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体制机制进行了有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本章基于前几章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并针对国家法制化、社会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等新形势,指出干部学院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表现出更加专业化、制度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朱荣[8](202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与优化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想在2035年在创新型国家名列前茅,就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目前在包括战略新兴型产业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处于世界前沿,为建设科技强国、智慧社会也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能够进一步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各级各部门、各地区也制定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但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仍旧不是十分理想,亟待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政策绩效全面评估并优化。本文从宏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展开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研究:宏观上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效力和效果;微观上通过实证分析探寻政策驱动创新合作的路径,然后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目的在于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产学研合作政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既宏观把握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绩效,又从微观着手探寻政策驱动协同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从而更好的引导政策的制定;既分析政策的执行效果,又模拟政策的实施过程,细分政策目标实现的路径,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创新发展的政策优化策略。首先,系统评估创新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收集2006-2019年间国家各级层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并将之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类。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政策量化,测算出政策文本效力,并利用政策分析的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整体效力呈现逐年提高趋势,而平均效力则呈W型波动状态,政策效力取决于政策数量,但三类政策的各子政策数量分布不均;(2)从政策的力度、目标、措施、反馈四个维度测算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措施得分普遍高于力度、反馈得分;(3)三类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滞后效应,政策效果的促进程度存在政策类型的差异性。供给型政策有利于形成产学研创新的直接产出,需求型、环境型则指向经济产出;需求型政策对更多的创新绩效指标有促进作用,但滞后期比其他两类更长。其次,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驱动路径。根据对三重螺旋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政策网络模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相关文献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与绩效联系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相关变量进行重新梳理改进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Mplus软件分析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驱动路径,并进行政策调节效应路径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1)合作意愿变量是通过影响中介变量合作行为间接推动了创新绩效;(2)政策情境变量的调节效应显示:不同政策工具的调节效应存在较多差异;(3)不同政策工具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为后续优化政策提供了较好的修正依据。最后,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仿真及优化。在验证政策情境变量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基于Agent的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构建针对不同政策工具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行为驱动作用效果的仿真模型。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确定产学研三方Agent的行为参数及要素计算关系,借助NetLogo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境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根据结果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引导优化方案,提出了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这三方在进行产学研合作行为时的政策建议。本研究构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着重评估了产学研政策的效力和效果,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政策对协同创新行为的驱动路径,并进行了政策的优化仿真,不仅是对政策量化研究的一个新尝试,而且弥补了以往研究对创新政策作用机理分析的缺失,无论从理论分析层面还是现实操作层面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43幅,表64个,参考文献149篇。
陈扬[9](2020)在《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飞速发展,使产学研合作在全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动力。产学研合作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在稳步的发展,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扬州市邗江区作为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发展较快的县区之一,产学研合作的起步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之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合作的机制也越发灵活。但与此同时,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阻碍着更高层次合作的开展。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在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内涵,以三螺旋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结合扬州市邗江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作用发挥存在的支持政策不完善、人才工作力度不足、产学研对接活动形式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产学研相关政策制定缺乏统筹与协调、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不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履行存在缺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最后充分借鉴了发达地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从完善政府宏观统筹、加强政府支持促进、完善政府协调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涂枫卿[10](2020)在《绵阳三线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我国出于扞卫国家安全的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与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大规模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四川因地处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地带、物产和矿产资源丰富等多个优势,被列为三线建设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而绵阳是国家在四川三线建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三线建设后期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绵阳三线建设与全国三线建设历程基本同步,经历了发展高潮、全面收缩以及调整改造等阶段,先后布点建设40余个项目,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绵阳自身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绵阳成为国家科技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梳理绵阳三线建设情况,分析其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深入发掘绵阳三线建设留下了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为绵阳乃至全国相关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从国内外对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三线建设决策的渊源与推进过程,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国际国内形式的现实考量两个层面阐述了三线建设决策背景,进而,对三线建设的推进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包括三线建设期间的阶段性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调整与改造情况。第三部分为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实施及影响,总结了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包括整体规划与四大工业门类建设等,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三线建设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对绵阳三线建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为进一步释放绵阳三线建设红利的思考,主要围绕总结三线建设经验教训为新时代建设提供启示、研究三线项目变迁为军民融合道路提供借鉴、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以及研究三线遗产开发利用为绵阳发展增砖添瓦等四个方面展开。
二、电子科研院所三讲教育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科研院所三讲教育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科技园区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技术诱导变革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2.3 多主体参与视角下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机制分析 |
2.3.1 农科园参与主体分析 |
2.3.2 农科园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
2.3.3 农科园参与主体互动分析 |
第3章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和成效 |
3.1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3.1.1 园区发展基础 |
3.1.2 园区功能布局 |
3.1.3 园区发展现状 |
3.2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 |
3.2.1 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2 行政引导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3 科研院所支持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4 三方主体的协同发展的成效 |
第4章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
4.1 存在的不足 |
4.1.1 科研能力存在缺项 |
4.1.2 政府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4.1.3 园区综合效益能力不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企业主体驱动不够 |
4.2.2 行政主体引领不强 |
4.2.3 科研主体支撑不足 |
4.2.4 三方主体间缺乏连接机制 |
第5章 促进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 |
5.1 提高企业主体竞争水平 |
5.1.1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5.1.2 强化企业自身科研能力 |
5.1.3 实施科学的运营体系 |
5.2 提升行政主体引领作用 |
5.2.1 细化农科园专项扶持政策 |
5.2.2 加大投入和扩展园区融资渠道 |
5.2.3 引领产业特色融合发展 |
5.3 加大科研主体科技支撑力度 |
5.3.1 健全科技支持体系 |
5.3.2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3.3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5.4 完善参与主体间的连接机制 |
5.4.1 建立合作联盟 |
5.4.2 成立公共实验室 |
5.4.3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下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机制 |
第三节 中俄民间建立的论坛合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的运行 |
第一节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政府机制的运行 |
一、中俄政府合作的信任机制 |
二、中俄政府合作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企业机制运行 |
一、中俄企业合作的开放协同机制 |
二、中俄企业合作的风险防控机制 |
三、中俄企业合作的发展成长机制 |
第三节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科研院所机制运行 |
一、中俄科研院所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
二、中俄科研院所合作的联合开发机制—以中俄丝路创新园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俄政府在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间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
三、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约束力不足 |
第二节 中俄企业在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间缺乏合作的动力 |
二、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企业间的创新发展机制不成熟 |
第三节 中俄高校科研院所在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科研院所间信任机制不足 |
二、高校科研院所间合作保障机制缺乏 |
三、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完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政府机制 |
一、完善合作的动力机制 |
二、注重战略机制对合作的重要性 |
三、完善合作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优化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企业机制 |
一、构建企业合作共同体机制 |
二、完善企业间合作风险机制 |
三、优化企业间合作创新发展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科研院所机制 |
一、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
二、优化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机制 |
三、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联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3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集群环境”的概念 |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类别 |
2.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过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创新扩散理论 |
2.2.5 复杂网络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机理分析 |
3.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研究基础 |
3.1.1 特征和功能 |
3.1.2 构成要素 |
3.1.3 协同类型 |
3.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结构和内涵解释 |
3.2.1 系统结构 |
3.2.2 内涵解释 |
3.3 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互作用机理 |
3.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及其对创新协同影响 |
3.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分析 |
3.4.2 风险对产学研之间创新协同的影响分析 |
3.5 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伙伴选择 |
4.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必要性分析 |
4.2 伙伴选择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测度方法选择 |
4.4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伙伴选择测度模型构建 |
4.4.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 |
4.4.2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4.5 实证分析 |
4.5.1 评价指标测度表设计 |
4.5.2 原始数据获取与处理 |
4.5.3 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分析 |
5.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博弈概念解析 |
5.2 两阶段博弈特点分析 |
5.3 竞合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3.1 博弈模型构建 |
5.3.2 契约达成条件分析 |
5.4 分配博弈阶段建模及分析 |
5.4.1 基本Shapley值分配模型 |
5.4.2 改进的Shapley值分配模型设计 |
5.4.3 案例计算及分析 |
5.4.4 集群共同基金补偿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仿真研究 |
6.1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的含义 |
6.2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思想 |
6.3 病毒传播模型和复杂网络建模的适用性分析 |
6.3.1 病毒传播模型适用性分析 |
6.3.2 复杂网络建模适用性分析 |
6.4 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4.1 集群企业演化网络建模 |
6.4.2 联盟成果扩散模型构建 |
6.5 仿真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管理启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集群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
(一) 党员领导干部 |
(二) 政德与政德观 |
(三) 政德观培育 |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
(一) 培育主体 |
(二) 培育内容 |
(三) 培育方式 |
(四) 培育保障 |
(五) 培育环境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
(一) 意识形态性 |
(二) 人民性 |
(三) 时代性 |
(四) 系统性 |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 ——以ZT研究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提出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现状 |
1.2.2 成果转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启示 |
1.3 核心概念 |
1.3.1 科研项目组织模式 |
1.3.2 成果转化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2 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方法设计 |
2.1 影响要素的建立 |
2.1.1 问卷调查 |
2.1.2 影响要素清单的形成 |
2.1.3 影响要素现状分析 |
2.2 基于专家访谈法提取组织模式 |
2.2.1 专家的遴选 |
2.2.2 访谈提纲与访谈方法 |
2.2.3 整理归纳访谈成果 |
2.3 分析优选组织模式 |
2.3.1 构建阶梯层次结构 |
2.3.2 应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 |
2.3.3 计算各层因素的相对权重 |
2.3.4 一致性检验与方案总排序 |
2.4 设定成果转化评价体系 |
2.5 综合分析组织模式与发展对策建议 |
2.5.1 SWOT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论研究 |
2.5.2 基于AHP-SWOT定量定性分析 |
2.5.3 发展战略四边形的构建及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
3.2 案例一石英晶片超高精度平面研磨在线测频仪的研制项目 |
3.2.1 项目影响要素分析 |
3.2.2 层次分析法量化判断组织模式 |
3.2.3 客观评价成果转化效果 |
3.3 案例二汽车脚踏板操纵机构总成试验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
3.3.1 项目影响要素分析 |
3.3.2 层次分析法量化判断组织模式 |
3.3.3 客观评价成功转化效果 |
3.4 案例三剪影灯非遗活化(居也剪影灯)项目 |
3.4.1 项目影响要素分析 |
3.4.2 层次分析法量化判断组织模式 |
3.4.3 客观评价成果转化效果 |
3.5 案例四3D打印云制造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 |
3.5.1 项目影响要素分析 |
3.5.2 层次分析法量化判断组织模式 |
3.5.3 客观评价成果转化效果 |
3.6 案例五陶瓷阀芯装配自动生产线项目 |
3.6.1 项目影响要素分析 |
3.6.2 层次分析法量化判断组织模式 |
3.6.3 客观评价成果转化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4 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发展对策建议 |
4.1 基于AHP-SWOT模型综合分析组织模式 |
4.1.1 SWOT分析组织模式 |
4.1.2 AHP-SWOT定量定性综合分析 |
4.1.3 发展战略四边形的构建及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
4.2 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库的建立 |
4.2.1 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库建立的必要性 |
4.2.2 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库的建设路径 |
4.2.3 组织模式库建设的原则构想 |
4.3 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反馈优化设计 |
4.3.1 大闭环优化控制设计 |
4.3.2 实时反馈调整优化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影响要素识别调查表 |
附录2 ZT研究院概况导读 |
附录3 专家访谈会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会记录表 |
附录5 案例一调研概况 |
附录6 案例二调研概况 |
附录7 案例三调研概况 |
附录8 案例四调研概况 |
附录9 案例五调研概况 |
(7)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阐述与功能定位 |
1.1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 |
1.1.1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是主渠道主阵地 |
1.1.2 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重要力量 |
1.1.3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是有益补充 |
1.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
1.2.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内涵 |
1.2.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 |
1.2.3 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异同 |
1.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及作用 |
1.3.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 |
1.3.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要素 |
1.3.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
2.1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教育思想 |
2.1.2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内容 |
2.1.3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方法 |
2.1.4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途径 |
2.2 列宁关于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 |
2.2.1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性 |
2.2.2 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
2.2.3 创建专门的干部教育机构 |
2.3 党的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
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和中央政策法规 |
2.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 |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有关政策法规 |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 |
3.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
3.1.1 党创建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教育与湖南自修大学 |
3.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党政干部学校和红军干部学校 |
3.1.3 全面抗战时期延安的各级各类干部学校 |
3.1.4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创办的干部学校 |
3.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
3.2.1 党的执政能力考验与干部学院地位的确立 |
3.2.2 恢复、新建各级各类干部院校 |
3.2.3 干部学院建设的特殊时期 |
3.3 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
3.3.1 干部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及干部政策的落实 |
3.3.2 确定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明确具体要求 |
3.3.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
3.3.4 国家级干部学院的建立以及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的形成 |
3.4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经验 |
3.4.1 高度重视党的领导,突出办学原则的政治性 |
3.4.2 始终围绕党的任务,彰显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
3.4.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
3.4.4 依据时代发展变化,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
3.4.5 采用专兼结合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充足性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创新 |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形势 |
4.1.1 国际国内形势带来新挑战 |
4.1.2 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
4.1.3 干部学院现状凸显新需求 |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
4.2.1 办学理念建设 |
4.2.2 课程内容建设 |
4.2.3 教学方法建设 |
4.2.4 师资队伍建设 |
4.2.5 运行机制建设 |
4.3 取得的主要成效 |
4.3.1 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层次划分更清 |
4.3.2 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形成整体联动发展 |
4.3.3 更加注重办学理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
4.3.4 内容、师资、方法和机制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遵循的理念 |
5.1.1 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 |
5.1.2 遵循理论性与业务性相结合 |
5.1.3 遵循传承性与创新性相贯通 |
5.1.4 遵循本土性与借鉴性相补充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 |
5.2.1 先导: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学理念 |
5.2.2 基础:明确全面精准的课程内容 |
5.2.3 途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
5.2.4 关键:确保充实专业的师资队伍 |
5.2.5 保障:完善合理健全的运行机制 |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发展趋势 |
5.3.1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专业化 |
5.3.2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制度化 |
5.3.3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信息化 |
5.3.4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特色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与优化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 |
3.1 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背景 |
3.2 政策评估模型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 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 |
3.5 政策评估效果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驱动路径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1 相关变量选择 |
4.2 关系假设及理论模型构建 |
4.3 变量测量量表开发与检验 |
4.4 正式调研与量表检验 |
4.5 实证检验 |
4.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7 政策调节效应路径检验与分析 |
4.8 假设检验结果与最终模型 |
4.9 本章小结 |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优化仿真 |
5.1 仿真方法及建模思路 |
5.2 仿真模型设计 |
5.3 仿真实验运行及评价分析 |
5.4 政策驱动路径仿真模拟结论及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学研合作 |
2.1.2 政府作用 |
2.2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现状 |
3.1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现状 |
3.2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发挥 |
3.2.1 做好宏观统筹,引导产学研合作发展方向 |
3.2.2 优化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提质增效 |
3.2.3 协调合作各方,发挥产学研合作桥梁作用 |
3.2.4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进程 |
第4章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 |
4.1.2 人才工作力度不足 |
4.1.3 产学研对接活动存在形式化现象 |
4.1.4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
4.2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产学研相关政策制定缺乏统筹与协调 |
4.2.2 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不完善 |
4.2.3 政府的服务职能履行存在缺位 |
4.2.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5章 发达地区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借鉴 |
5.1 上海的做法 |
5.1.1 构建了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
5.1.2 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体系 |
5.1.3 形成了较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2 北京的做法 |
5.2.1 完善了创新平台相关机制 |
5.2.2 建立了基于孵化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
5.2.3 鼓励构建创新的产业技术联盟模式 |
5.2.4 制定了全面的自主创新支持政策 |
5.3 昆山的做法 |
5.3.1 围绕地方产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 |
5.3.2 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5.3.3 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作用 |
5.4 启示 |
第6章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宏观统筹作用 |
6.1.1 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
6.1.2 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
6.1.3 统筹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
6.2 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促进作用 |
6.2.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
6.2.2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
6.2.3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 |
6.3 进一步完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服务与监管作用 |
6.3.1 深化平台载体建设 |
6.3.2 提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
6.3.3 强化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绵阳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概述 |
(三)研究发展趋势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线建设决策的渊源与推进过程 |
一、党中央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渊源 |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理论基础 |
(二)三线建设的现实考量 |
二、党中央推进三线建设的总体情况 |
(一)第一次建设高潮 |
(二)第二次建设高潮 |
(三)全面收缩阶段 |
三、党中央对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 |
(一)调整与改造的背景 |
(二)总体实施情况 |
第三章 三线建设战略在绵阳的实施及影响 |
一、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
(一)绵阳三线建设的布点原则 |
(二)绵阳三线建设的整体情况 |
(三)绵阳三线建设四大门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 |
二、三线建设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绵阳三线建设的总体特点 |
(一)采用会战方式,靠山而建,位置隐蔽分散 |
(二)军事色彩明显,科技含量高,国防贡献大 |
(三)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构筑了良好的工农互惠关系 |
(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展现了党的优良作风 |
第四章 进一步释放绵阳三线建设红利的思考 |
一、汲取三线建设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慧 |
(一)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三线建设的时代启示 |
(三)进一步深化三线建设研究的思考 |
二、研究三线建设项目变迁,为探索新的军民融合道路提供借鉴 |
(一)三线建设对军民融合发展宏观政策的启示 |
(二)绵阳三线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三)对探索(绵阳)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思考 |
三、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 |
(一)三线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二)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
(三)进一步弘扬三线精神的思考 |
四、开发三线建设遗产,为绵阳新阶段的全面发展增砖添瓦 |
(一)三线建设遗产内涵、产生背景与开发模式 |
(二)绵阳三线建设遗产开发利用实践经验 |
(三)进一步完善绵阳三线建设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电子科研院所三讲教育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 刘健.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机制研究[D]. 徐效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集群环境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D]. 李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6]面向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研究 ——以ZT研究院为例[D]. 郭玲玲. 浙江大学, 2020
- [7]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彦霏. 山西大学, 2020(12)
- [8]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与优化仿真研究[D]. 朱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陈扬. 扬州大学, 2020(05)
- [10]绵阳三线建设研究[D]. 涂枫卿.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