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邵亚琴[1](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陈轩敬[2](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提出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西汉[3](2019)在《渤海湾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是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环湾区域人口高度密集,工、农业生产十分活跃。高强度人类活动给渤海湾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不断加剧,赤潮灾害频发。在“十三五”规划中,渤海湾的水质污染治理是蓝色海湾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研究海水富营养化历程、浮游植物群落的历史变化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是在渤海湾建立陆源减排方案,开展水环境治理和赤潮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在渤海湾开展的调查航次,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期间的历史调查资料,研究了渤海湾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响应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溶解磷酸盐(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和溶解硅酸盐(Dissolved silicate:DSi)均呈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DIN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5.32μmol/L、7.37μmol/L和10.42μmol/L,空间分布较为相似,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渤海湾西侧近岸海域,与陆源输入密切相关。DIP在三个季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6μmol/L、0.19μmol/L和0.13μmol/L,春季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海域,夏季和秋季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曹妃甸附近海域,与陆源输入、沉积物释放等因素相关。DSi在三个季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6μmol/L、3.34μmol/L和4.69μmol/L,春季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海河口附近海域和南岸近岸海域,夏季主要出现在北岸和湾口海域,秋季则主要出现在曹妃甸西侧海域,并向湾口延伸,与沉积物释放和海流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渤海湾营养盐的分布以15 m等深线为界,分为西侧海域和东侧海域两个区间,其中西侧海域以陆源影响为主,在三个季节均具有较高DIN和DIN/DIP,东侧海域则以海源影响为主,存在季节性的高DIP、DSi、DSi/DIN和DSi/DIP。(2)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次调查共鉴定得到浮游植物109种,其中硅藻77种,甲藻29种,金藻2种,绿藻1种。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分别为0.74×104 cells/L、16.31×104 cells/L和0.89×104 cells/L。春季和秋季主要由硅藻组成,优势种为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eldii)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夏季甲藻较多,部分甲藻成为优势种,如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叉角藻(Ceratium furca)。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春季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渤海湾北岸和沧州附近海域,夏季高值区主要位于从西北角向南岸延伸的海域,秋季高值区位于天津附近、南岸和湾口北侧海域。统计分析表明,海水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聚类分析结果,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可大致以20 m等深线分为西侧和东侧海域两个区间,其中西侧海域甲藻类群的比例较高,与相对较高的DIN浓度以及高的DIN/DIP密切相关,而东侧海域则以硅藻类群为主,与相对较高浓度的DIP和DSi密切相关。(3)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的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1950s~2010s的历史资料,发现渤海湾营养盐的变化特征基本表现为:DIN平均浓度(5月、8月和10月,下同)持续升高而DIP和DSi平均浓度降低;DIN/DIP持续升高,DSi/DIN显着降低,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从DIN转变为DIP或DSi。生活废水排放、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是导致营养盐浓度及比例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季节水平上,DIN在夏季的变化幅度相对于春季和秋季较小,而DSi在夏季的变化幅度较大,这可能与海河流域在夏季降水量减少较快减缓了N和Si向近海的输运有关;DIP在夏季的变化相对平缓,可能与夏季底层海水低氧促进了P从沉积物释放进入水体有关。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平均浓度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甲藻以及小细胞硅藻的增多。DIN和DIN/DIP的不断升高是造成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季节水平上,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夏季则为先减少后增加,其变化拐点均位于20世纪90年代,这部分研究尚需更多观测资料进行验证。通过研究渤海湾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特征,提出渤海湾可大致以15~20 m等深线分为西侧和东侧海域,分别是陆源因素主要影响区和海源因素主要影响区,建议渤海湾水环境治理工作重点放在西侧近岸海域,以陆源N输入削减为主。通过对历史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变化存在季节差异与不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渤海湾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演变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韩璐[4](2019)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生态系统着称,孕育了许多珍稀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古泻湖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京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资源无度的索取破坏了贝壳堤、牡蛎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古泻湖面积锐减、生境破碎化严重。科学合理修复保护区生态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古海岸遗迹成因及保护现状的研究,讨论遗迹的保护重点和科学价值。研究表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32种,其中世界分布型最多;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35种,占天津观测种的56%,其中大部分为候鸟和旅鸟;水生动物中野生种较少;其他动物均为小型动物。保护区内生态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强。基于保护区实际调查情况构建景观评价体系,以层次模型来分析和评价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其中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因子得分最高。但是水体条件、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和保护现状均较差。本文结合核心区及缓冲区的具体水文和动植物条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利用水质净化、岸线改造等方式改善湿地水文,对水文条件加以修复;依据植被的调查结合景观修复手段,修复其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根据动物种类和生境条件结合水文和植物修复,创建动物栖息环境使动植物和谐共处,增加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参观路线规划等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实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于占江[5](2019)在《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缘相接、水脉相连,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变化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实现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60~2015年共56年京津冀区域内站点的气象、水文及地质的实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ESA CCI SM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估、预估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蒸(散)发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了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演变趋势和水循环变化过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京津冀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利用最新的Reg 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在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的京津冀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式对京津冀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未来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气候变化下京津冀应采取的适应性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区域近56年来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各气候分区也呈现和全区域一致的上升趋势;90年代初发生突变上升;炎热日数年代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日最低气温≤0℃和≤-10℃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与气温变化不同是该区域降水呈弱下降趋势且存在比较显着的区域非均一性,冀北高原区无明显变化,冀东平原区降水下降趋势显着于京津冀全区和其他气候分区。(2)验证了彭曼、高桥公式在计算京津冀区域潜在、实际蒸发量的可适用性。通过实际计算指出了京津冀区域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而实际蒸发量呈弱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与当前学术界蒸发互补理论相一致;实际蒸发与地表、地下水资源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3)京津冀区域空中水汽总量分析表明,近56年来水汽总量呈减少趋势;水汽收支分析表明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中低层700 h Pa以下,850-700 h Pa水汽总量最为丰富,总水汽收支基本平衡,有弱水汽流出;夏季水汽净收支为正值,春季、秋季和冬季水汽收支均为负值。(4)京津冀区域近56年地表、地下水资源均呈减少趋势,地表水资源减少趋势尤为显着,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比山区要快;气候因子降水和气温是影响京津冀区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但降水影响更为明显;分析表明,京津冀区域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5)京津冀区域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夏季呈上升趋势,冬季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气温、蒸发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预估结果表明了京津冀区域面临增暖和增湿的风险。年平均气温及冬、夏季气温都呈一致上升趋势,尤其夏季升温幅度较大,高达1.2℃左右;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年平均降水和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冬季则是增加和减少相间的区域性分布;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地表水资源呈弱增加趋势,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
岳智颖[6](2019)在《湖北省地表水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以及对水资源保护的不足,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污染造成区域水体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引发水域生态失衡,甚至部分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完全丧失,给人民健康、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全面详细了解地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水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地区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选取湖北省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质统计数据,分析湖北省2004~2016年地表不同类型水体水质的年际动态变化趋势,运用水污染指数法对湖北省不同地表水体(共计258个监测断面,河流断面167个,湖泊库断面70个,水库监测断面21个)进行量化评价,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法,探讨了湖北省地表水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清单分析法,明确了地表水污染排放负荷的空间差异和污染来源。主要结论如下:(1)湖北省地表水2004~2016水质年际变化整体呈现出波动中好转的趋势,年际间不同地表水体评价结果略有差异。河流干流、中小河流、湖泊及水库水质最差年分别为2007年、2013年、2013年和2011年,河流干流、中小河流、湖泊及水库水质V类~劣Ⅴ类水质占比分别高达6%、26.4%、12.6%和7.8%。中小河流水质最差,其次是湖泊,再次是水库和河流干流,超标项目主要是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2)湖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河流干流及水库主要以氮素污染为主,河流支流及湖泊属于混合型污染。长江干流、汉江干流和水库水质良好,以单一氮素污染为主,去除总氮后水质评价类别均为Ⅲ类及Ⅲ类以上,达标率为100%;长江和汉江支流及湖泊水质较差,属于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混合污染类型,去除总氮后水质评价类别为Ⅲ类及Ⅲ类以上的达标率分别为72.4%、83.0%和67.1%。湖北省不同类型地表水体水质优劣情况为:汉江干流>水库>长江干流>汉江支流>长江支流>湖泊。(3)湖北省地表水污染程度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地表水环境指标评价结果显示:随州市、荆门市、荆州市、潜江市、仙桃市、孝感市、黄石市、黄冈市、天门市、鄂州市及武汉市等市及其下辖县(区),水质较差,综合水质为Ⅳ类及以下,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其中以氮、磷污染最为严重,劣于Ⅲ类水的比重较高。季节上整体水质优劣情况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对应于河流、湖泊及水库的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空间上水质优劣情况为:鄂西地区>鄂北地区>鄂东地区>鄂中地区。(4)通过清单分析法对湖北省地表水体污染物进行量化分析的结果显示,湖北省工业、农业化肥施用、农业畜禽养殖、农业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3种污染物的径流排放量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布特征。各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平均值的地区有武汉市、恩施州、黄冈市、荆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鄂州市、宜昌市和襄阳市,低值区有神农架林区和天门市。(5)以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指标,将湖北省划分成工业污染类型、畜禽养殖污染类型和工业与畜禽养殖复合污染类型。武汉、仙桃和孝感市属于单一工业总磷污染型;鄂州、恩施、黄石、荆门、荆州、十堰、随州、咸宁及天门市为单一畜禽养殖总磷污染型;宜昌和孝感为工业和畜禽养殖复合总磷污染型。武汉、黄冈、潜江、仙桃和孝感属于工业总氮污染型;鄂州、恩施、荆门、荆州、十堰、随州、咸宁、宜昌及天门市为畜禽养殖总氮污染型;黄石、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为工业和畜禽养殖复合总氮污染型。武汉、黄冈、黄石、潜江、神农架、孝感、仙桃、宜昌和襄阳市属于工业化学需氧量污染型;鄂州、恩施、荆门、荆州、十堰、随州、咸宁市为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污染型。
何乾坤[7](2019)在《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湖泊是城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组成的景观综合体,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是全国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湖泊呈现出数量减少,面积萎缩和湖泊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武汉市49个湖泊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Landsat TM/OLI影像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提取了主城区、近城区和远城区湖泊的面积及周长,比较了各区域内湖泊面积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同之处。并基于对湖泊水体的实地采样,分析了各区域内湖泊水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各区域之间的特征。最后结合气象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和湖泊形态数据分析了湖泊面积变化和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湖泊保护的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987年-2017年,武汉市49个湖泊面积在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30年间,湖泊面积减少量为8640.456公顷,总体萎缩率为9.05%,总体变化强度指数为-0.30。主城区(16个)、近城区(18个)和远城区(15个)的湖泊面积减少量分别为1696.592公顷、3421.45公顷和3522.414公顷,总体的萎缩率分别为26.97%、24.59%和4.70%,总体变化强度指数分别为-0.8989,-0.8196和-0.1560,其中,主城区的湖泊面积持续减少,而近城区和远城区的湖泊面积在1987-1996年间有所增加,此后持续减少,并且随时间推移,武汉市湖泊萎缩中心逐渐从主城区转移到了近城区。(2)武汉市湖泊的水质情况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和区域特征。根据单因子评价法,总磷(TP)浓度均为秋季浓度>春季浓度;总氮(TN)浓度均为春季浓度>秋季浓度;化学需氧量(COD)在近城区和远城区为秋季浓度>春季浓度,主城区为春季浓度>秋季浓度;浮游植物的多度和物种丰富多也为秋季>春季。总磷、总氮、COD的达标比例以及综合污染指数(P≤0.4)的比例,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综合反映出武汉市3个城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程度,均表现为近城区>主城区>远城区。(3)人口增加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是导致武汉市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气象因素(降雨量和年均温)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并且湖泊的空间分布与湖泊受到人为干扰的程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湖泊内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本地种对降低水体氮磷含量和COD具有显着作用,而外来种的存在对水体污染的恢复不利。
谢聪[8](2019)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湖泊动态遥感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湖泊作为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重要的调节器,在陆地表层系统与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各地的湖泊水资源水环境经历了显着的变化,面临着蓄洪能力减弱、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中国正在经历着复杂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我国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分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由于受数据源与技术手段等原因的限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所有湖泊面积长期连续时空分布数据,并且缺乏定量分析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中国湖泊面积变化影响的研究。本文利用长时序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全球地表水数据和中国土地利用数据,结合气象站点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系统地探究了中国近30年湖泊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并重点分析了人口密集地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建立了中国湖泊面积长时序变化数据库,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主要内容如下:1.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面积长时序变化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淡水湖泊资源,在长期人类活动影响下湖泊面积经历了急剧的变化,目前还没有研究定量地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面积的影响。本文利用长时序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建立了流域近40年湖泊面积变化数据库,系统地分析了流域湖泊数量、面积及分布的时空演化历程。在19752015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水域面积经历了快速的萎缩,湖泊总面积减少了2132.3 km2(减少了13.8%),湖泊个数从389个减少至363个。其中洞庭平原湖泊水域面积减少最为严重(减少了855.1 km2),长江三角洲地区湖泊水域面积减少程度最低(减少了153.7 km2)。并提出了遥感信息指数土地解译方法获得了所有湖泊土地利用转化类型与面积,结合气象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围湖造田、围栏养殖和填湖造房等人类活动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面积锐减的主要驱动因素,湖泊水域转化为农业耕地、养殖坑塘和建筑用地的面积分别达898.3 km2(34.6%)、627.7 km2(24.2%)和64.5 km2(2.5%)。气候变化、泥沙沉淀以及水文调控等因素对湖泊面积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通江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导致湖泊湿地中裸露洲滩植被面积达967.0 km2(37.3%)。本研究揭示了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面积演化历程,对流域湖泊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中国城市湖泊景观形态时空变化分析。城市湖泊是中国湖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水域面积萎缩与景观破碎等水环境问题,目前仍然缺乏全国尺度上城市湖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研究。本文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集,通过人工目视检查与修正获取了1990年和2015年中国32个主要城市的建筑用地面积和湖泊水域面积,结合景观形态指数分析了城市湖泊景观形态时空动态变化,提出了湖泊萎缩类型指数定量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中湖泊水域面积演化历程。在近25年间,中国32个主要城市的湖泊水域面积与景观形态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城市湖泊水域面积减少了176.2 km2(减少了24.2%),湖泊斑块数量减少了30.5%。同时,中国城市湖泊边缘密度增长了9.0%,并且景观形状指数和分形维度分别减少了4.6%和0.5%,这可以表明中国城市湖泊景观破碎程度变大且水域边界形状变得更加简单和规则。通过统计城市湖泊水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类型与面积,探讨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湖泊景观形态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城市用地面积快速扩张是城市湖泊水域面积锐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建设活动将城市湖泊水域转化为建成区以及工业区等建筑用地的面积占据了湖泊减少面积的67.9%。此外,土地围垦活动也是造成城市湖泊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城市湖泊水域被围垦为农业耕地的面积比例达19.9%。3.中国湖泊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探究中国湖泊面积长期连续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一直以来是湖泊水资源水环境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利用长时序全球地表水分布数据集,经过了大量的人工目视检查与修正,建立了近30年(19852015)中国湖泊面积变化数据库,分析了中国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的时空动态变化,比较了不同湖区的湖泊面积长时序变化趋势。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湖泊总面积增加了4616.7 km2(增加了6.0%),湖泊总数量从2924个减少至2919个。其中包括109个消亡湖泊,主要出现在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50个)和内蒙古自治区(49个);以及104个新生湖泊,主要出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3个)和青藏高原湖区(49个)。从长时序变化趋势来看,东北平原与山地、东部平原和云贵高原湖区湖泊水域面积呈现显着的减少趋势(0.48≤R2≤0.91,p<0.05),而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域面积具有显着的增长趋势(R2分别为0.66和0.82,p<0.05)。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获取了中国湖泊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变化,探讨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面积时空动态的影响。并结合气象站点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对不同湖区的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和自然与人为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系统地评价了中国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中国东部平原、东北平原与山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湖泊水域面积萎缩主要是由于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灌溉、过度放牧、煤矿开采、城市扩张以及水利工程建造等),而青藏高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湖泊水域面积不断扩张,主要驱动因素是降水量增长以及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积雪、冻土融解与退缩增大了湖泊水量补给。
王丹媛[9](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南流江流域陆地表层系统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以流域污染特征为前提,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量评估该流域土壤侵蚀情况,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建立基于SWAT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分析南流江流域径流量的过程,对污染负荷进行模拟。识别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贡献和分布,分析氨氮、总磷(TP)时空分布情况。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文章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上的变化,统计了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及变化转移特征,从农业调整和经济战略目标的角度看待各地类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由于城镇化扩张、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镇周边的农田转变成建设用地;第二,大量往城市输出劳动力间接导致了土地撂荒,草地呈小幅度增长;第三,农业结构的调整,园地的新增总量达40.98%,同期林地减少总量为59.41%。2.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南流江土壤侵蚀特征分析,定量描述土壤侵蚀基本状况、各地类土壤侵蚀特征和侵蚀强度,挖掘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的关系。结论指出:南流江流域土壤侵蚀呈现范围广、侵蚀破碎、侵蚀量多等特点,主要集中在六万大山与博白盆地低矮丘陵地带,特别是六万大山东南侧。这些流域主要以低矮丘陵为主,地形较为破碎并且伴着果园大量开垦,人类开发活动、清山炼山强烈,导致这些地方水土流失较为强烈。土壤年均侵蚀总量为117.25万吨,侵蚀总面积达474.63km2,年均侵蚀模数仅为124.43 t/km2·a-1,侧面说明了南流江流域侵蚀范围较广但强度不大,侵蚀范围主要集中在轻度与中度侵蚀。3.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情况,结合前期对流域基础性研究内容,利用SWAT模型对南流江流域非点源负荷进行模拟。结果显示:(1)博白、常乐两个站点径流模拟值表现出与实测值具有同样的趋势,且汛期拟合度高于非汛期。常乐站控制流域范围内径流枯水期幅度明显大于博白站,且周期性更明显。这也导致了常乐站在验证期(20102012年、20132015年)径流模拟过高,高估了流域内的产流量。(2)由于缺失较多月份实测数据,全时段污染物模拟值较实测值结果偏低,但污染物模拟的精度满足模型评价指标,模拟结果相对较好,能整体反映污染物趋势变化。(3)从时间上看,2011年以前,氨氮、总磷(TP)污染负荷随径流量汛期和非汛期有规律地波动上升下降,2011年后,虽径流量进入全年水文周期枯水阶段,但氨氮、总磷(TP)污染负荷表现出跳跃式波动,在一些低径流月份,污染负荷量存在异值的情况,总体持续偏高,且未表现出下降趋势。(4)从空间上看,由于流域地形从盆地至低山谷地随后进入低丘缓坡地区,2003年2015年年均氨氮负荷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特别是顺着河道出了博白县县界至流域出海口处(江口大桥、南域断面)。年均总磷(TP)负荷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博白大岭至合浦石康等沿河道两侧流域。据调查发现,沿岸存在大量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禽畜粪便和污水外排与有限的土地消纳能力矛盾突出,总磷(TP)负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氨氮。
黄博强[10](2019)在《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地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下,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海湾与近海流域水污染频发,水生态严重退化。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海岸带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并耦合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环境效应,其过程机制与影响机理亟需深入探讨。本论文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以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为研究主线,以福建省13个海湾和最大的流域—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与水质、水土流失环境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开发管制、水资源保护、陆海统筹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利用强度分析(Intensity Analysis)、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环境脆弱性评价等方法,探究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系统阐明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过程机制。闽江口、泉州湾、深沪湾和厦门湾在2002-2009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其它海湾在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加速;建设用地持续增加。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间隔(2009-2017)外,城市化挤占了 13个海湾大量的农业用地;围填海导致的滩涂大量丧失在近30年成为一种常态。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段,其余海湾水体相对稳定。相比传统的指数法,强度分析方法可更好地展示土地利用内在转移过程。人口增长、地形、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建立等相关政策因素是福建省主要海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阐释了海湾水质的影响机制。在1990-2016年期间,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福建省海湾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具有显着地空间分布特征,呈河流入海口向湾口逐渐减小趋势,除旧镇湾、诏安湾为湾内<湾口和东山湾外;提出了福建省13个海湾水质监测优化方案;探讨了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海湾水质的关系,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相关,海湾林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大规模的围填海、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是导致福建省海湾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探究了福建省最大的近海流域--闽江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及其水土流失效应。1985-2014年,闽江流域的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以损失林地和农业用地为代价。各支流及全流域年均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为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流域水土流失受到气候变异性、土地利用变化、地形因素的共同驱动;降雨量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于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林地和农业用地持续转移到建设用地和裸地,是导致河流出口输沙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壤侵蚀量与TP呈显着正相关,是导致河流TP增加的重要因素。闽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对闽江口的水质状况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了福建省海湾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的环境脆弱性程度均属于中度脆弱以上,闽江口、兴化湾和旧镇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重度脆弱,福清湾、泉州湾和厦门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极度脆弱,并提出了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流域综合治理、海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和生态补偿等针对性管理措施。
二、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系统边界 |
3.1.3 模型算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结果校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
5.4 讨论 |
5.4.1 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调控策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
6.1.4 模型结果校正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
6.3 讨论 |
6.3.1 模拟结果比较 |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3.3 调控策略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 |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3)渤海湾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渤海湾生态环境背景 |
1.1.1 岸线变化 |
1.1.2 物理环境 |
1.1.3 营养状态 |
1.1.4 浮游植物 |
1.2 浮游植物与营养盐的响应关系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浮游植物与全球变暖的响应关系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渤海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调查时间与站位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理化因子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 |
2.3.1 温度 |
2.3.2 盐度 |
2.3.3 溶解氧 |
2.3.4 浊度 |
2.3.5 pH |
2.3.6 营养盐 |
2.4 讨论 |
2.4.1 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2.4.2 营养盐的来源分析 |
2.4.3 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限制因素分析 |
2.4.4 基于营养盐分布的空间分区 |
2.5 小结 |
第3章 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时间与站位 |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3.3.1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3.3.2 Chl-a |
3.3.3 浮游植物丰度 |
3.3.4 浮游植物优势种 |
3.4 讨论 |
3.4.1 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3.4.2 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3.4.3 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区 |
3.5 小结 |
第4章 浮游植物的历史变化特征及响应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营养盐的历史变化特征 |
4.3.2 浮游植物的历史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4.1 影响营养盐变化的因素分析 |
4.4.2 浮游植物与营养盐变化的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湿地修复案例与分析 |
1.4.1 美国大沼泽地修复 |
1.4.2 盐城湿地保护区修复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发展与研究 |
2.1 保护区地理概况 |
2.1.1 位置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地质地貌 |
2.2 保护区历史发展 |
2.2.1 人类迁移史 |
2.2.2 渤海海侵史 |
2.2.3 天津成陆史 |
第3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 |
3.1 保护区贝壳堤特征分析 |
3.1.1 贝壳堤的形成特征 |
3.1.2 贝壳堤的保护价值 |
3.2 保护区牡蛎礁特征分析 |
3.2.1 牡蛎礁的演化特征 |
3.2.2 牡蛎礁的保护价值 |
3.3 保护区古泻湖特征分析 |
3.3.1 古泻湖的演化特征 |
3.3.2 古泻湖水资源状况 |
3.4 保护区植物特征分析 |
3.4.1 种质资源调查 |
3.4.2 植物区系分析 |
3.4.3 植被演替规律 |
3.5 保护区动物特征分析 |
3.5.1 鸟类资源 |
3.5.2 其他动物资源 |
3.5.3 湿地生态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综合评价 |
4.1 保护区评价发展与利用 |
4.2 AHP法构建 |
4.2.1 AHP法研究原理 |
4.2.2 层次模型构建 |
4.3 评价原则及标准 |
4.3.1 评价原则 |
4.3.2 构建层次模型 |
4.3.3 构建判断矩阵 |
4.3.4 层次权重结果分析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修复和利用 |
5.1 保护区修复原则 |
5.1.1 划分保护区域 |
5.1.2 恢复湿地水系 |
5.1.3 维持原有物种 |
5.1.4 保持原有土层 |
5.1.5 动物资源保护 |
5.1.6 合理规划利用 |
5.2 保护区湿地水系修复 |
5.2.1 湿地水系规划 |
5.2.2 湿地水质修复 |
5.2.3 湿地岸线改造 |
5.3 保护区植物群落修复 |
5.3.1 植物种子库 |
5.3.2 植物规划 |
5.3.3 植物封育管理 |
5.4 保护区动物群落保护 |
5.4.1 鸟类资源保护 |
5.4.2 其他动物资源保护 |
5.4.3 构建湿地生态链 |
5.5 保护区的合理利用 |
5.5.1 环境教育 |
5.5.2 科学研究 |
5.5.3 生态监测 |
5.5.4 社区参与 |
5.5.5 旅游构想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保护区植物物种调查 |
附录 B 保护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
致谢 |
(5)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空中水资源 |
1.2.2 地表水资源 |
1.2.3 地下水资源 |
1.2.4 蒸散发 |
1.2.5 土壤湿度 |
1.2.6 水资源的预估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说明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主要气候特征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资料说明 |
2.2.1 代表站的确定 |
2.2.2 资料来源 |
2.2.3 数据及质量控制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3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气温事件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温变率 |
3.3.3 突变特征 |
3.3.4 周期性分析 |
3.3.5 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
3.4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4.1 空间分布特征 |
3.4.2 降水的变率特征 |
3.4.3 突变特征 |
3.4.4 周期性分析 |
3.4.5 极端强降水变化趋势 |
3.4.6 夏季降水减少明显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中水汽总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水汽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1 水汽总量的年际变化 |
4.3.2 水汽总量的年内变化 |
4.3.3 水汽总量垂直分布 |
4.3.4 水汽总量空间分布 |
4.4 水汽输送与收支的时空分布 |
4.4.1 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2 水汽通量散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3 水汽收支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和方法 |
5.2.1 数据 |
5.2.2 方法 |
5.3 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3.1 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变化特征 |
5.3.2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征 |
5.3.3 影响因子分析 |
5.4 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4.1 潜在蒸发量变化特征 |
5.4.2 潜在蒸散发对各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
5.5 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5.1 实际蒸发量的估算 |
5.5.2 实际蒸发量变化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陆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3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
6.3.1 地表水资源基本特征 |
6.3.2 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 |
6.3.3 典型水文站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
6.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6.4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6.4.1 地下水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 |
6.4.2 地下水变化趋势 |
6.4.3 气候要素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7.1 引言 |
7.2 数据和方法 |
7.3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3.1 土壤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
7.3.2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7.3.3 气候因子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关系 |
7.4 ESA CCI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4.1 CCI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征 |
7.4.2 CCI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特征 |
7.4.3 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
7.5 气候变化下土壤湿度的调控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京津冀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
8.1 引言 |
8.2 数据和方法 |
8.3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水资源效应 |
8.3.1 预测模式的建立 |
8.3.2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
8.3.3 京津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预估 |
8.4 气候变化下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适应性对策 |
8.4.1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
8.4.2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现状及挑战 |
8.4.3 适应性对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湖北省地表水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水环境污染研究概述 |
1.2.2 水环境污染来源及危害 |
1.2.3 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 |
1.2.4 水环境污染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湖北省自然环境概况 |
2.1.2 湖北省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污染指数法 |
2.3.2 空间插值分析法 |
2.3.3 清单分析法 |
3 湖北省地表水质年际变化及现状评价 |
3.1 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 |
3.2 湖北省地表水质年际动态变化 |
3.2.1 河流水质年际变化特征 |
3.2.2 湖泊水质年际变化特征 |
3.2.3 水库水质年际变化特征 |
3.3 湖北省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
3.3.1 河流断面评价 |
3.3.2 湖泊水质评价 |
3.3.3 水库水质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地表水质指标季节及空间变化特征 |
4.1 地表水溶解氧时空变化 |
4.2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变化 |
4.3 地表水化学需氧量时空变化 |
4.4 地表水生化需氧量时空变化 |
4.5 地表水氨氮时空变化 |
4.6 地表水总氮时空变化 |
4.7 地表水总磷时空变化 |
4.8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地表水污染源解析 |
5.1 湖北省地表水质类别与污染排放负荷的空间关系 |
5.1.1 水质类别与总磷排放负荷的空间关系 |
5.1.2 水质类别与总氮排放负荷的空间关系 |
5.1.3 水质类别与化学需氧量排放负荷的空间关系 |
5.2 不同产业活动污染物排放量 |
5.2.1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
5.2.2 农业化肥污染物排放量 |
5.2.3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 |
5.2.4 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量 |
5.2.5 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 |
5.3 湖北省地表水污染物源解析 |
5.3.1 总磷污染源解析 |
5.3.2 总氮污染源解析 |
5.3.3 化学需氧量污染源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湖泊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湖泊的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资料及其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卫星数据来源 |
2.2.2 非遥感数据来源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2.3.2 水质参数测量方法 |
2.3.3 湖泊特征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武汉市湖泊面积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主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2 近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3 远城区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4 不同区域内湖泊面积变化特征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汉市湖泊水质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结果 |
4.2.1 主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2 近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3 远城区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4 不同区域内湖泊水质变化特征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市湖泊变化的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
5.1 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
5.1.1 气候因素 |
5.1.2 人类活动 |
5.2 湖泊水质变化的原因 |
5.3 武汉市湖泊保护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采样湖泊及采样点 |
附录二: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三:湖泊变化图谱 |
致谢 |
(8)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湖泊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研究现状 |
1.3.2 中国城市湖泊研究现状 |
1.3.3 中国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2.1 遥感影像数据及预处理 |
2.1.1 光学卫星遥感数据概述 |
2.1.2 陆地卫星数据及预处理 |
2.2 水体数据 |
2.3 土地利用数据 |
2.4 辅助数据 |
2.4.1 气象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 |
2.4.2 SRTM地形数据 |
2.4.3 谷歌地球遥感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时空变化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
3.2 湖泊遥感监测及精度分析 |
3.2.1 湖泊水体遥感提取方法 |
3.2.2 湖泊土地利用转化遥感解译方法 |
3.2.3 湖泊水体遥感提取精度分析 |
3.2.4 湖泊土地利用转化精度分析 |
3.3 长江中下游流域湖泊面积时空变化 |
3.4 湖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分析 |
3.4.1 不同地区湖泊土地利用变化 |
3.4.2 不同类型湖泊土地利用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湖泊景观形态变化 |
4.1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
4.2 城市湖泊景观形态分析 |
4.3 城市湖泊景观形态时空变化分析 |
4.3.1 城市湖泊景观形态指数统计 |
4.3.2 不同地区城市湖泊景观形态变化 |
4.3.3 城市湖泊面积收缩模式分析 |
4.4 城市化背景下湖泊土地利用变化 |
4.4.1 不同地区城市湖泊土地利用变化 |
4.4.2 不同城市的湖泊土地利用变化 |
4.4.3 城市扩张对湖泊流域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湖泊面积时空动态变化 |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
5.2 中国湖泊面积提取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1 中国湖泊面积提取方法 |
5.2.2 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2.3 湖泊面积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3 中国湖泊面积时空动态变化 |
5.3.1 中国湖泊面积数据精度验证 |
5.3.2 中国湖泊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
5.3.3 中国湖泊面积时序变化分析 |
5.4 中国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5 中国湖泊面积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与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
1.2.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应用 |
1.2.2 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污染研究影响 |
1.2.3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污染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水文气象 |
2.1.5 经济文化建设 |
2.2 流域污染源负荷特征 |
2.2.1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2 污染物排放现状 |
1. 生活非点源污染 |
2. 种植业非点源污染 |
3. 养殖业非点源污染 |
2.2.3 小结 |
3 南流江流域陆地表层系统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格局分析 |
3.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2. 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
3.1.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预处理 |
3. 解译结果 |
3.1.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 |
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 |
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3.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特征 |
3.2 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
3.2.1 土壤侵蚀计算及因子定量化 |
1. 土壤侵蚀计算方法 |
2. 土壤侵蚀因子定量化 |
3.2.2 土壤侵蚀基本特征分析 |
1. 土壤侵蚀基本状况 |
2. 地形地貌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3.3 小结 |
4 南流江流域SWAT非点源模型数据库构建 |
4.1 SWAT模型介绍 |
4.2 SWAT模型原理 |
4.2.1 水文过程子模型 |
1. 水文循环陆面部分 |
2. 水文循环水面部分 |
4.2.2 污染负荷子模型 |
1. 氮循环 |
2. 磷循环 |
4.3 建立模型基础数据库 |
4.3.1 数据资料 |
4.3.2 地图投影 |
4.3.3 数字高程模型(DEM)、水系数据 |
4.3.4 土壤数据 |
4.3.5 土地利用数据 |
4.3.6 气象数据 |
4.3.7 水文水质 |
4.4 SWAT模型构建与运行 |
4.4.1 子流域划分 |
4.4.2 HRU分析 |
4.4.3 SAWT模拟 |
1. 气象数据输入 |
2. 模型运行 |
5 南流江流域SWAT非点源模型模拟 |
5.1 SWAT-CUP参数率定与验证 |
5.1.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参数率定分析 |
5.1.3 模型评价指标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径流 |
5.2.2 污染物 |
5.3 非点源污染强度时空分布 |
5.3.1 非点源污染强度时间分布 |
5.3.2 非点源污染强度空间分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 |
2.1.1 海湾的定义 |
2.1.2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方法 |
2.1.3 国内海岸带调查范围 |
2.1.4 国外海岸带范围界定案例 |
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研究 |
2.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与过程 |
2.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效应 |
2.2.3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2.3 海湾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 |
2.3.1 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研究内容 |
2.3.2 海湾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
2.3.3 海域水质评价方法 |
2.4 海岸带环境评价研究 |
2.5 海岸带管理上推到流域尺度 |
2.6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海湾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2 闽江流域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
3.2.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2.3 海湾环境调查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法 |
3.3.2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3.3.3 海湾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方法 |
3.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3.3.5 RUSLE模型和SEDD模型 |
3.3.6 环境脆弱性评价 |
第4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过程机制 |
4.1 海湾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格局 |
4.2 基于指数法的土地利用变化 |
4.3 基于强度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 |
4.3.1 时间间隔水平强度分析 |
4.3.2 类别水平强度结果分析 |
4.3.3 转移强度水平分析结果 |
4.4 指数法与强度分析方法对比 |
4.5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
5.1 水质指标的选择和预处理 |
5.2 海湾水质评价结果 |
5.3 海湾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5.4 海湾水质聚类分析 |
5.5 海湾水质判别分析 |
5.6 海湾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 |
5.7 海湾水质监测站点优化方案 |
5.8 土地利用变化对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的影响分析 |
5.8.1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关联性 |
5.8.2 水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6.1 闽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
6.1.1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情况 |
6.1.2 闽江子流域土地利用转移水平强度分析 |
6.1.3 闽江子流域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6.2 闽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和产沙模数变化 |
6.2.1 土壤侵蚀量总体变化情况 |
6.2.2 土壤侵蚀转移变化特征 |
6.2.3 流域的产沙模数情况 |
6.3 闽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分析 |
6.3.1 气候变异性的水土流失效应 |
6.3.2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6.3.3 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6.4 流域水土流失与水质的相关性分析 |
6.5 闽江流域出口水质对海湾水质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及管理 |
7.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脆弱性评价结果 |
7.3 海岸带环境管理建议 |
7.3.1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建议 |
7.3.2 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议 |
7.3.3 防治工业污染排放的管理建议 |
7.3.4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管理建议 |
7.3.5 海水养殖污染的管理建议 |
7.3.6 流域水土流失和围填海的生态修复 |
7.3.7 农业用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
7.3.8 林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3]渤海湾营养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关系分析[D]. 刘西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1)
- [4]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D]. 韩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5]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D]. 于占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6]湖北省地表水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D]. 岳智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武汉市湖泊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探究[D]. 何乾坤. 武汉大学, 2019(06)
- [8]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湖泊动态遥感监测研究[D]. 谢聪. 武汉大学, 2019(06)
- [9]基于SWAT模型的南流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D]. 王丹媛.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D]. 黄博强.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