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潴留囊肿1例报告

腮腺潴留囊肿1例报告

一、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贝[1](2017)在《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CFBCA)的临床特点,分别分析Work I型和Work Ⅱ型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损与面神经、外耳道等毗邻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参考,并总结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73例 CFBCA,其中,33 例 Work Ⅰ型、40 例 Work Ⅱ型 CFBCA。结果73例中主要临床表现:无痛性肿物(20/73,27.4%)、反复肿痛流脓(68.5%,50/73)、耳科症状(耳道溢液、听力下降等,24.7%,18/73)。42例有感染症状者取脓液或分泌物培养,31.0%(13/42)阳性,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WorkⅠ型多为囊肿型,WorkⅠ型和囊肿型常为无感染症状的成年患者(P<0.01);WorkⅡ型多为窦道/瘘管型,可伴有鼓膜蹼,WorkⅡ型和窦道/瘘管型常为有感染症状的未成年患者(P<0.01)。33 例 WorkⅠ型 CFBCA 中,男 18 例(54.5%),女 15 例(45.5%);左 16例(48.5%),右17例(51.5%),年龄2-76岁(中位年龄为47岁)。Cl型12 例(36.4%),C2 型 10 例(30.3%),C3 型 8 例(24.2%),C4 型 3 例(9.1%)。将病损与面神经远近分为相对远和相对近,前者16例(48.5%)、后者17例(51.5%)。对C1-4分型与面神经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发现C1-4型与面神经位置关系(相对远/近)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0例WorkⅡ型中,男12例、女28例;左27例、右13例;确诊时年龄2-76岁,中位年龄47岁,病程1月-10年(中位病程3年);≤18岁者25例、>18者15例;初治36例、复发4例(曾行鳃裂囊瘘切除术)。40例均顺利手术,术中发现病损位于面神经浅面13例(13/40,32.5%)、分支间4例(4/40,10.0%)、深面23例(23/40,57.5%)。分析WorkⅡ型CFBCA病损临床特点与面神经位置关系发现性别(P=0.008)、外瘘口与下颌角位置关系(P=0.016)、有无鼓膜蹼(P=0.009)均与面神经位置关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FBCA较罕见,多见于未成年患者,左侧好发,常表现为Pochet’ s三角区内的无痛性肿物、反复肿胀流脓或耳道溢液等。WorkⅠ型中,Cl型和C2型最多见,而C4型最少见。WorkⅡ型中,女性、病损下缘位于下颌角以下、有鼓膜蹼的CFBCA病损更倾向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支之间。正确把握CFBCA手术时机后,术中常规行面神经解剖,可采用颊支/下颌缘支的逆式解剖法或顺逆结合法,必要时使用面神经监护技术,可在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彻底根治病损。与此同时,还需切除共壁的外耳道和被累及的腮腺,并注意预防术后外耳道狭窄及积涎。

汪喻忠[2](2004)在《《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20卷分类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可颜[3](2001)在《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赵怡芳,陈新明[4](1986)在《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1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报告了11例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该囊肿约占我院治疗的1106例口腔颌面部囊肿的1%。9例男性,2例女性。就诊年龄3~64岁。大多数囊肿直径3~5 cm,仅1例最大直径超过10cm。组织学检查5例存在假复层柱状上皮或立方状上皮衬里,6例缺乏上皮衬里。鉴别诊断包括鳃裂囊肿、混合瘤及一些其它腮腺肿瘤。腮腺囊肿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保护面神经。

赵怡芳,李金荣[5](1984)在《颌下腺囊肿(附27例报告)》文中指出 本文报告了27例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点。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诊断,其中17例伴慢性颌下腺炎。27例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大多数发生于青少年。一般表现为无痛性颌下肿块,偶尔病变扩展至邻近区域,触诊质时软,界限清楚或比较清楚,不可压缩,常可抽出清亮粘稠液体。为了防止复发术中应完全摘除腺体,而囊壁的部分残留不会引起复发,并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试图完全切除囊壁而带来的某些并发症。

曲娟,杨继志,崔莉红,陈明,李忠廉[6](2019)在《肾透明细胞癌十二指肠侵犯病例1例追踪报告》文中研究表明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主因"间断上腹痛1月余"于2015年2月24日10点44分首次于我院住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针刺样疼痛,每次发作10~20 min,可自行缓解,睡眠中未见疼痛发作,发作时不伴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不伴腹胀、腹泻,不伴头晕、头痛,不伴胸闷、乏力,不伴发热、咳嗽、咳痰,期间患者排黑便2次,服用PPI类药物、黏膜保护剂后便潜血(-)。既往"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2年余,收缩压最高

周筱芩,余德厚,邱娇娇,蒋燕萍,陆洪光[7](2018)在《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文中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右上臂屈侧红色囊性肿物3个月。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屈侧出现一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缓慢增大,顶部逐渐出现囊性肿物,似水疱样外观,偶伴压痛。患者既往体健,该部位发病前无局部外伤史、感染史及家族遗传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上臂屈侧可见一边界清楚的直径约

李仲[8](2018)在《77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阅读周围性面瘫相关文献,对影响周围性面瘫病程的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归纳,从而针对2015-2017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寻与周围性面瘫病程相关的因素,期望能为防治儿童周围性面瘫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儿童周围性面瘫的文献,整理出与患儿病程相关的因素,制定出调查登记表;收集2015年-2017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儿病例,共纳入77例病例,将调查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B(回归系数)及OR(比数比)确定周围性面瘫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1.查找文献后整理出与面瘫病程相关的因素有:性别、年龄、体重、家族史、糖尿病病史、发病季节、发病诱因、伴随感染性疾病、感染情况(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针刺时期、急性期有无使用激素、平素有无饮食偏嗜。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伴随感染性疾病、急性期使用激素、平素饮食偏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随感染性疾病、平素饮食偏嗜是面瘫的危险性因素(B>0,OR>1),面瘫病程较长,而夏季发病其病程较短(B<0,OR<1)。结论:1.伴随感染性疾病、平素饮食偏嗜是周围性面瘫的危险性因素,其病程较长,而于夏季发病,其病程较短。2.若儿童患周围性面瘫,应注意预防感染其他疾病,同时应注意纠正饮食偏嗜的习惯,促进周围性面瘫恢复,愈后也应注意纠正饮食偏嗜的习惯,防止复发。

郭俊男[9](2016)在《256层CT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与术后病理N分期对照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利用256层螺旋CT(MDCT),以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制定的第7版TNM分期N分期为标准对胃癌区域淋巴结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探讨其在胃癌术前N分期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断为胃癌病例的患者,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256层螺旋CT行水充盈法三期增强扫描,嘱患者扫描时屏气,一次扫描完成,减少呼吸伪影。统计病人的性别、年龄、胃癌的生长部位及病理类型,根据淋巴结的形态做MPR多方位重建,测量淋巴结的长径及短径,并记录淋巴结的数目及位置,对每位患者分别运用T.Satio等制定的胃周淋巴结转移标准及D’Elia的胃癌淋巴结评估方法进行术前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我们共收集到132胃癌病例,MDCT共检出淋巴结759枚,其中有618枚病理证实为转移,病理分期N0期22例,N1期33例,N2期34例,N3期43例;运用T.Satio等最新制定的胃周淋巴结每个区域采用个体界定值进行N分期,N0-3分期准确率依次为68.2%,70.6%,57.6%,69.8%,N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6.7%,各分期间P值均大于0.05,无差异性,kappa系数约为0.55,一致性中等。运用D’Elia标准进行N分期,N0-3分期的准确率依次为63.6%,58.8%,54.5%,48.8%,N分期总的准确率为55.3%,各分期间P值均大于0.05,无差异性,Kappa系数约为0.41,一致性中等。两种MDCT判定方法对于胃癌术前N分期中N0-2期,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N3期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运用T.Satio等最新制定的胃周淋巴结每个区域采用个体界定值判定淋巴结转移标准与传统D’Elia标准进行N分期比较在NO、N1期及N2期无明显差异。2、运用T.Satio等N分期标准对于胃癌N分期中N3期较D’Elia标准具有较好的优势,表明T.Satio等制定的胃癌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更实用于胃癌术前N分期。3、两种MDCT判定淋巴结转移标准与术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为中等,与病理具有良好的符合度,表明MDCT可用于胃癌术前N分期评估。

二、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分析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术前检查
        2.4 术后病理及分型
        2.5 治疗及随访
    三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囊肿型,WorkⅡ型)]
        [典型病例2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窦道型,WorkⅡ型)]
        [典型病例3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瘘管型,WorkⅡ型)]
    四 讨论
第二章 WorkⅠ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解剖毗邻关系研究及手术技巧
    一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专科检查
        1.3 影像检查
        1.4 处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
        2.1 根据WorkⅠ型病损与外耳道、腮腺毗邻关系进行分型
        2.2 C1-4型病损与面神经距离
        2.3 术后病理
        2.4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三 讨论
第三章 WorkⅠ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与面神经解剖关系研究及手术技巧
    一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专科检查
        1.3 辅助检查
        1.4 处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Work Ⅱ型CFBCA临床特点与面神经位置关系
        2.2 术后病理
        2.3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三、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肾透明细胞癌十二指肠侵犯病例1例追踪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7)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8)77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256层CT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与术后病理N分期对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胃癌简介
        1.2.2 胃癌的N分期
        1.2.3 胃癌N分期的意义
        1.2.4 胃癌N分期的影像学研究。
        1.2.4.1 超声
        1.2.4.2 CT
        1.2.4.3 MRI
        1.2.4.4 PET-CT
        1.2.5 问题及展望
第2章 材料、方法及结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2.1.3 图像处理
        2.1.4 手术及病理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
    3.2 MDCT检查对胃癌分期的优势
    3.3 MD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3.4 MDCT对胃周淋巴结的检出
    3.5 Saito T检验标准与D~’Elia检验标准
    3.6 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第4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四、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D]. 张贝.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2]《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20卷分类索引[J]. 汪喻忠. 口腔医学研究, 2004(06)
  • [3]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J]. 王可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1(S1)
  • [4]腮腺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11例报告[J]. 赵怡芳,陈新明.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6(03)
  • [5]颌下腺囊肿(附27例报告)[J]. 赵怡芳,李金荣.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4(03)
  • [6]肾透明细胞癌十二指肠侵犯病例1例追踪报告[J]. 曲娟,杨继志,崔莉红,陈明,李忠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4)
  • [7]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1例[J]. 周筱芩,余德厚,邱娇娇,蒋燕萍,陆洪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8)
  • [8]77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D]. 李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9]256层CT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与术后病理N分期对照性研究[D]. 郭俊男. 吉林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腮腺潴留囊肿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