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1](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提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刘能华[2](2008)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非常巧合而又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金融开放不久后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卷入了亚洲金融危机;二是WTO成员在GATS框架下签署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把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自由化进程。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中国是否会重蹈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割裂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研究方法,引入DSGE模型,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经过数理推导,本文发现:在金融体系开放初期,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积累相对较低,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外资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也较高,银行贷款的回报率较高。内资银行在经历了一段高利润、低风险、净值迅速增长的开放初期后,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同时,外资银行对东道国了解进一步加深,其信息收集成本下降,贷款利率下调。在国内银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开始下降的情况下,它们容易采取一些冒险行为,银行体系从而进入危机的敏感期。如果国内银行可以渡过这段敏感期,相对国外竞争者继续保持足够的成本优势,那么将进入一个低风险的稳健经营期。相反,如果危机敏感期宏观经济基础不稳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下,监管又不到位,银行危机就容易爆发。利用上述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亚洲盒融危机,说明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实现收益的同时,中期内可能存在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新形势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资本大量流入,信贷扩张加速,资产出现泡沫;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监管当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很相似。但是,我国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了位居世界第一的国际储备,短期外债占GDP比重较小,资本帐户不完全开放,财政状况持续盈余;而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内需的启动,对外部的依赖将逐步减弱,经济的规模效应将非常明显。因此,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但只要政策组合得当,就能顺利渡过难关,迎来金融服务业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钟承智[3](2005)在《“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业开放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本文在对“入世”以后三年过渡期内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入世”后过渡期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李卓[4](2005)在《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了履行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我国银行业开始了开放的历程。按照承诺的内容,我们将在入世过渡期内逐步兑现“开放审慎性发放营业许可证、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和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至今,五年的过渡期已经过半,我们不禁希望了解在入世前过渡期里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以及在接下来的入世后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文该如何面对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在此,本文就是建立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之上,旨在总结出在入世过渡期内中、外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的对策。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通过对传统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金融深化理论体系演进过程的回顾,总结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应用于金融深化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分析之中,为分析我国银行业应对履行入世承诺可能产生的影响寻求理论支持。之后,本文着重对于在入世前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已经履行的承诺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运用统计数据描述在入世过渡前期中、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发展情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状况;并得出结论,在入世过渡前期,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给我国银行业形成太大的冲击。再次,本文对于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承诺即将开放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对我国银行业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前过渡期内已经开放但外资银行还未进入的领域,分析外资银行的发展方向及对中资银行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以前面的分析为依据,提出如同经济全球化作用的复杂性一样,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影响是复杂而难以简单划分为利弊的;并且提出,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建议我国银行业可以从对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进行适度控制,改革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适度开展混业业务,以客户为导向进行业务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应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以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曹慧[5](2005)在《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银行业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资银行将面对迫在眉睫的外资银行竞争压力、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现实、新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和全球金融业的迅猛发展等等,这些都对银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中国该如何进行金融体制的塑造,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中资银行业未来的兴衰成败。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就以下这些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危机的重要性,接着对银行业风险的内涵、特征和种类进行一般性的概述并指出本文界定的概念,并对本文参考的国内外理论和文献做了综述;其次,从中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国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内外部基础和条件,并重点剖析了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风险的现实表现;再次,介绍了其他国家在开放条件下风险防范措施的三种模式:高度自由开放模式、有限开放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并着重对比研究了美国、波兰、瑞典三国银行业是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进而归纳总结了国际上在开放条件下对银行业风险防范所采取的一般措施;最后,在分析同外资银行竞争的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在现实的国内外条件下,中资银行如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防范风险。文章指出,对于处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中资银行来说,从微观层面上应根本上改善财务状况,加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积极推行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中央银行应对内放松管制,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此乃防范银行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戴序[6](2004)在《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正式成为国际贸易组织(WTO)成员,中国银行业以其在金融体系中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和相对成熟的市场运行,在中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外资银行乘中国入世之契机在中国国内银行市场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角逐,使作为调控中国宏观经济主要命脉的银行业步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尤其对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深远影响。 笔者试图通过略述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时间表和中外资银行力量比较入手,简单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现状及所实施的经营战略,并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初步提出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略述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时间表及中外资银行力量比较分析。 外资银行具有上百年发展历史所积淀下来的同有优势。诸如:拥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先进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庞大的海外分行与代理行网络、强大的国际筹资能力、高效率的电子银行系统、高质量的信贷资产、科学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及混业经营的内在优势。此外,在华外资银行仍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但众多的优势并不能排除其“非本土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一定程度和时间内制约着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的份额。 与在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着“本土化”的特有优势。诸如:经营规模庞大,居于垄断地位;了解国内的政策、法规和人文环境,易与客户沟通,具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基础;拥有遍及全国的银行网络;占据过渡期内人民币业务承揽的绝对优势;更重要的是具有国家信誉支持的中国特色。但其在经营管理体制、金融服务理念、金融创新意识等众多方面同外资银行还存在巨大差距。第二部分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现状及实施战略。 外资银行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过渡期内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从机构数量、来源分布、地域分布、银行实力、业务特点和目标市场等方而看,已经逐步成长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伴随着在中国银行市场布局的日益完善,外资银行在优质客户、金融产品、金融技术、金融人才一等领域明确了同中资银行合作博弈的竞争战略。 在优质客户战略方面,外资银行凭借其国际金融业的成熟运作和先进经验,主要争取业务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三资企业和涉外中资机构等优良客户。 在金融产品战略方面,外资银行确立了“三角”金融产品竞争战略:一是大力竞争成木低但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二是提供信息咨询、理财等知识经济下的现代金融业务;三是重点经营批发银行业务,同时抓住时机进军零售业务市场。 在金融技术战略方面,外资银行为客户提供技术含量极高的高端或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并以构造专利壁垒和领先网络服务来凸显其科技竞争实力,具有显着的知识密集型银行的特征。 在金融人才战略方面,外资银行推出“高级金融人才引入”战略,以优厚的薪金、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及有效的培训机制,吸纳各类银行经营管理人才。 在合作博弈战略方面,外资银行通过技术转让、业务方式共用以及产品整合等战略联盟同中资银行合作经营;或通过出资、参股等方式首先进军中国的新兴商业银行,使之成为外资银行对国有银行的间接竞争力。第三部分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提出其与外资银行应对的竞岔亿争策略。 面对自身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资木充足率较低、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盈利能力薄弱以及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劣势,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以下几个应对策略: 一是锁定资金与利润之源,实施“稳定客户”政策。拥有客源最多的国有商业银行应在银行内部设立“客户市场调研小组”,对不同类型、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和服务政策,深化优质服务层次,稳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优良客源。 二是打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重塑现代商业银行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收缩产权边界,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要增加资本金,强化抵御风险能力;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经济决策;要采取纵横协调的专业化与层次化轮岗的监督机制;要重视第一战略资源,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 三是加快业务转型与重新定位,开发金融工程系统。国有银行应抓紧建立包括“金融产品服务追踪”制度、“金融产品多元化策略”和“综合风险监控系统”的金融工程系统。要努力提高金融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附加值,并有意识地开发一些发明创造类或商业方法方面的专利;要从整体上加快推进金融业改革,加速向混业经营迈进,使国有银行能够尽早提供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业务产品或服务以及创造各种金融产品组合;要快速推进目标市场巨大的零售业务。 四是促进海外银行业务发展,拓展国际银行市场。一方面要拓展其海外分支机构规模;另一方面要借助海外并购加速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步伐,并利用并购实现混业经营,拓宽金融创新的空间。 五是加强国有银行间合作,创立国有银行综合管理系统。四大银行可考虑实现银行间联网,共享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档案信?
左伟[7](2005)在《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WTO、IMF和世界银行分别代表着当今世界的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技援体系,而以上三大体系也构成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核心。加入WTO不仅为中国提供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和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契机,而且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而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与发展,是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切入点,以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为基础,并从货币政策的运行、传导和政策协调等多层面表现出来。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系统探讨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传导中介、传导途径及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以直接涉及金融服务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达成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为出发点,讨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区别。在分析WTO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入世后中国如何利用WTO条款而选择金融开放的策略,以及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第二章探讨了入世后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环境是货币政策运行的基础环境,金融环境的改变必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运行和效果。本章讨论了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具体分析金融领域在制度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章分别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角度,考察了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变化。本章认为,入世后应逐步实施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以及为公开市场业务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第四章分析了入世后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情况,在考察入世后银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两个市场连通状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传导中介的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龚锋[8](2004)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文中指出稳健经营本来是银行业传统的经营理念,但是人们对于稳健经营的含义的理解,却是不一致的,甚至是不正确、不完整的。错误的或有偏差的经营理念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误导作用,损害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唯一选择在于正确地理解和实施稳健经营。而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银行业稳健经营对于日益融入全球化之中的中国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中国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以实现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还对中国银行业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宏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以促进中国强国战略的顺利、成功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内容除了导论部分外,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论述了金融全球化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金融全球化可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这些冲击主要是指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银行业面临不利的外部经营环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虚拟化甚至泡沫化程度提高、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等,并提出在金融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只能通过正确地理解和实施稳健经营才能既求得生存又获得发展。第二章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指出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应该是稳与健的内在统一,包含着积极进取的意味,应该兼顾安全与效率,注重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得发展,而且还强调了其动态性。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思进取、不求发展、效率低下的银行是不可能安全和稳定的。分析了制度和体制、经济主体的心理与行为、银行的公共关系等内外部因素对银行业稳健性的影响。最后,在借鉴国际主流的评估方法与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本文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稳健性的含义的阐释,提出了对银行业稳健性进行衡量的规范分析方法和指标分析方法。第三章从对相关理论的论述和分析中,寻找导致银行业不稳健的根源,以求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的良策。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金融内在脆弱性理论、信息非均衡理论、银行行为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
邓俊锋[9](2004)在《银行公共关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比尔·盖茨的预言“银行将成为行将灭绝的恐龙”会实现吗?大量的企业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银行公共关系活动是否有效,也直接影响银行的形象、银行的竞争力乃至银行的生死存亡。然而银行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我国至今还近乎空白,本文就以银行公共关系为研究主题,在借鉴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运用银行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深入分析银行内部公共关系与银行外部公共关系(包括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与同业的关系、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状况,针对性地提出银行在解决处理各种关系时应采取的策略措施,探讨了银行公共关系的有效性问题,强调银行公共关系调查、策划、通路对银行公共关系有效性的特殊作用,提出了用“媒体内容分析法”评价银行公共有效性的设想。本文由七章主体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银行公共关系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了研究重点和方向,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给予了必要的说明。第二章,银行公共关系研究基础。由于银行公共关系是新兴的一门学科,这方面的理论少之又少,故据本文需要,首先介绍社会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介绍银行公共关系的内涵、目标、特点与研究对象,认为,银行公共关系实质反映了商业银行处于何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若环境优良、各种必备要素完善并能充分发挥效能,则银行经营管理乃至经济效益的效果一定较优,反之亦然。银行公共关系的目标就在于创造和谐的经营环境、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银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公关对象包括员工关系对象、客户关系对象、同业关系对象、政府关系对象。最后,探讨了银行公共关系的职能与作用,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银行公共关系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三章,银行内部公共关系。首先介绍银行内部公关的概念与任务,银行内部公共关系是一个银行内部横向的公共关系与纵向的公众关系的总称。团结银行内部上下左右 1<WP=10>各方共同为银行的目标而奋斗出力。这是银行内部公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宗旨。其次探讨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运作机理是通过某种途径,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内部公众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有意识的引导。第三,分析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本质,认为它是实现银行内部无限沟通的桥梁和建立银行文化的载体。最后,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协调问题,提出有效激励和造就现代银行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关的关键所在。 第四章,银行客户关系。首先分析了银行开发客户的意义和任务,然后分析了建立“客户中心型”银行客户关系的必要性以及这种关系赖以存在的依托——“银行客户经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银行客户关系对银行客户经理素质的要求以及客户经理公关活动的基本形式。第三,探讨了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意义、形式和内在要求。最后,从实证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改善问题,提出了推行客户经理制实施全方位客户满意度管理的措施。 第五章,银行同业关系。首先分析银行同业的竞争关系,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象从管理、技术、资本到信息、服务、人才无所不包,竞争战略也依银行实力不同而各有侧重。其次分析银行同业的合作关系,松散型的同业合作只是被动的业务互助,负面影响很大,紧密型的同业合作则不同,它以战略联盟或并购形式来实现,对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大意义。第三,分析了银行同业关系的演进过程,由对抗性竞争到宽容性竞争再到合作性竞争,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关系状况,通过比较其竞争力,考察外资在华银行的竞争战略,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关系战略当是差异化战略与集团化战略并重的思路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开展银证合作向资本市场迈进的初步设想——并购业务。 第六章,银行政府关系。首先考察了政府对银行业管理的理论依据以及西方国家对银行经营的干预及影响,明确了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其次,将银行政府关系分为相对独立型与完全控制型进行分析,认为相对独立型的银行政府关系的前提和根本是中央银行相对独立以及健全的法律,而监管方式的灵活性是相对独立型银行政府关系的重要保障。第三,从实证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之间完全控制型关系的形成与恶果。最后,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优化方略,措施是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银行产权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重建公共财政等等。 第七章,银行公共关系的有效性。要确保银行公共关系的有效运作,首先要从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入手,给银行公关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即所谓的组织保障。其次,银行公关调查须掌握调查的内容与应用技能。第三,银行公关策划须注重策划技巧。第四,银行公关的宣传要注意处理好与媒介的关系,有效地进行银行公关宣传通路管理。最
张扬[10](2003)在《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逐步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力提升策略,是保持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稳定的关键。本文首先以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银行竞争力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培育途径,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因素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竞争力提升主体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二、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范畴 |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
一、WTO制度发展 |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
三、从案件结果看 |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
四、从案件结果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DSU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英文论文 |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
致谢 |
(2)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贸易 |
1.1.2 与金融自由化相伴的金融危机 |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 |
1.2.2 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
1.2.3 金融稳定、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起因、效应与测度 |
2.2 关于金融不稳定原因的探索 |
2.2.1 金融危机的理论体系 |
2.2.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性 |
2.3.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 |
2.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 |
2.3.3 外资银行进入与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服务贸易:从壁垒走向自由化 |
3.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及其壁垒 |
3.1.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 |
3.1.2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
3.1.3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原因 |
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性 |
3.2.1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
3.2.2 全球经济金融管制的放松 |
3.2.3 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
3.2.4 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 |
3.2.5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影响 |
3.3 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调体系 |
3.3.1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 |
3.3.2 WTO驱动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
3.3.3 《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协调原则 |
3.3.4 对《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简要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
4.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4.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 |
4.1.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4.1.3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4.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 |
4.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
4.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信贷扩张 |
4.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货币政策 |
4.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机构效率与金融稳定 |
4.3.1 竞争效应与金融稳定 |
4.3.2 溢出效应与金融稳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
5.1 假设 |
5.2 企业与银行的最优化 |
5.2.1 企业 |
5.2.2 外资银行 |
5.2.3 国内银行 |
5.2.4 均衡解 |
5.3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开放的动态演进 |
5.4 本章小结 |
附录5-1 a_t与z_(it)的关系 |
附录5-2 一阶条件的推导 |
第6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再解读 |
6.1 样本国家的选择 |
6.2 样本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进程 |
6.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
6.3.1 短期波动与长期收益 |
6.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 |
6.3.3 商业存在与金融稳定 |
6.3.4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利率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附录6-1 亚洲5国对外资银行商业存在形式的限制 |
第7章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
7.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与特点 |
7.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 |
7.1.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特点 |
7.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TFS开放的新趋势 |
7.2 中国目前金融稳定面临的新形势 |
7.2.1 中国金融业目前的稳定状况 |
7.2.2 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稳定 |
7.3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
7.3.1 金融业开放加速资本帐户开放进程 |
7.3.2 金融业开放与我国信贷扩张和资产泡沫 |
7.3.3 金融业开放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
7.3.4 金融业开放挑战宏观调控能力 |
7.4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后的金融稳定对策 |
7.4.1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夯实金融稳定的经济基础 |
7.4.2 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金融服务业开放策略 |
7.4.3 控制短期资本流动、逐步开放资本帐户 |
7.4.4 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
7.4.5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金融业健康和稳定 |
7.5 本章小结 |
附录7-1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大事记 |
附录7-2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银行业开放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1.全面接轨国际规则 |
2.银行融资渠道拓宽 |
3.在相互开放中交融渗透 |
二 |
三 |
1.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
2.改善和优化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 |
3.拓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 |
(4)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后华盛顿共识和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演进 |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
第三章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的承诺 |
第二节 入世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状况的数据检验 |
第四章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将履行的承诺 |
第二节 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环境状况的分析 |
第三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继续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对我国银行业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适度控制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组织结构改革 |
第三节 适度开展混业业务 |
第四节 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调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银行业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
1.2.1 风险概论 |
1.2.2 银行风险的内涵 |
1.3 开放条件下银行业风险的种类和特征 |
1.3.1 银行风险的种类 |
1.3.2 银行风险的特征 |
1.4 国内外关于银行风险研究的现状 |
1.4.1 国际上关于银行业风险成因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
1.4.2 国内关于银行风险研究的现状 |
第2章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风险的现实分析 |
2.1 中资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内部基础和条件 |
2.1.1 所有权缺位,导致金融债权被悬空 |
2.1.2 内控机制不健全 |
2.1.3 经营行为的从众表现 |
2.1.4 行政干预过强 |
2.1.5 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 |
2.1.6 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金融形势发展需要 |
2.2 中国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外部基础和条件 |
2.2.1 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加剧了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 |
2.2.2 金融全球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
2.2.3 金融全球化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
2.3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风险的现实表现 |
2.3.1 不良资产的现实风险 |
2.3.2 盈利水平低下带来的运行风险 |
2.3.3 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 |
2.3.4 惯性的经营体制带来的竞争劣势风险 |
2.3.5 粗放经营带来的隐形风险 |
2.3.6 客户资源流失风险 |
2.3.7 人才流失风险 |
2.3.8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思路尚不明晰带来的冲突风险 |
2.3.9 业务创新风险 |
第3章 入世后银行业风险防范的国际比较 |
3.1 银行业开放模式的国际考察 |
3.1.1 高度自由的开放模式 |
3.1.2 有限开放模式 |
3.1.3 集中管理模式 |
3.2 银行业化解风险的国际经验比较 |
3.2.1 美国模式:“政府主导、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完善法律体系” |
3.2.2 波兰模式:“政府支持、制度创新、银行重组与企业重组相结合” |
3.2.3 瑞典模式:“政府介入、‘好银行/坏银行’机制” |
3.3 防范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手段 |
3.3.1 实行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 |
3.3.2 数量限制要适度 |
3.3.3 必要的地区限制 |
3.3.4 业务范围限制 |
3.3.5 法律实体形式限制与所有权限制 |
第4章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措施 |
4.1 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
4.1.1 外资金融机构进军中国市场的近期趋势 |
4.1.2 近期的竞争策略和业务重点 |
4.1.3 外资银行的市场营销战略 |
4.2 从微观层面防范中资银行业风险的措施 |
4.2.1 制定短期解困措施,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业财务状况 |
4.2.2 推动中资银行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
4.2.3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 |
4.2.4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抓紧过渡期苦练内功 |
4.2.5 积极推行集约化市场营销,认真应对入世后的冲击 |
4.3 从宏观层面防范中资银行业风险的举措 |
4.3.1 中央银行风险监管的思路选择 |
4.3.2 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 |
4.3.3 构造中央银行的监管体系 |
4.3.4 实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审慎会计制度,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 |
4.3.5 拓宽监管渠道,形成监管合力,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4.3.6 加强外汇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
4.3.7 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 |
4.3.8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时间表及中外资银行力量比较分析 |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现状及实施战略 |
(一) 外资银行存中国的经营现状 |
(二) 外资银行实施的经营战略 |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与应对策略 |
(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
(二) 国有商业银行对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 |
论文摘要(英)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 |
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规则 |
1.1.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1.1.2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多边规则的理解与讨论 |
1.2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和开放策略 |
1.2.1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 |
1.2.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分析 |
1.2.3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政策建议 |
1.3 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3.1 入世后政府面临的挑战 |
1.3.2 入世后政府目标模式选择: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 |
1.3.3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4 小结 |
1.5 附录1:关于 WTO的背景介绍 |
1.6 附录2:中国金融服务的入世承诺 |
1.7 附表1:金融服务的范围 |
2 入世后的金融环境 |
2.1 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2.2 入世后的金融体制 |
2.2.1 入世后的金融经营体制 |
2.2.2 入世后的金融监管体制 |
2.3 入世后的金融结构 |
2.3.1 金融资产结构 |
2.3.2 融资结构 |
2.3.3 金融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 |
2.4 小结——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 |
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 |
3.1 入世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3.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解释 |
3.1.2 最终目标的主流变化趋势 |
3.1.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重新界定 |
3.1.4 小结——双目标制的重新界定: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
3.2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3.2.1 入世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
3.2.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
3.2.3 小结——逐步建立以通货膨胀目标为核心、功能分离的中介目标体系 |
3.3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工具 |
3.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 |
3.3.2 公开市场业务是入世后的核心政策工具 |
3.3.3 入世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功能的弱化 |
3.3.4 入世后再贷款的功能已发生变化 |
3.3.5 入世后重新定位再贴现政策的功能 |
3.3.6 入世后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机制 |
3.3.7 小结——发挥政策工具的信号作用 |
3.4 附表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4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 |
4.1 入世后的外资银行 |
4.1.1 入世后银行体系变化的基本态势 |
4.1.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4.1.3 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特点分析 |
4.1.4 外资银行进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入世后的货币市场 |
4.2.1 入世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 |
4.2.2 入世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
4.2.3 入世后的票据市场 |
4.2.4 小结 |
4.3 入世后的证券市场 |
4.3.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4.3.2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与条件 |
4.3.3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选择 |
4.3.4 小结 |
4.4 入世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通 |
4.4.1 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通机制 |
4.4.2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通机制分析 |
4.4.3 入世后的改革措施 |
4.4.4 小结 |
5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 |
5.1 入世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5.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化 |
5.1.2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扩展 |
5.1.3 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下降 |
5.1.4 利率途径将成为主渠道 |
5.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途径 |
5.2.1 理论说明 |
5.2.2 入世后影响利率传导效率的因素分析 |
5.2.3 入世后疏通利率传导的两点建议 |
5.2.4 小结 |
5.3 信贷渠道 |
5.3.1 理论说明 |
5.3.2 我国信贷途径分析 |
5.3.3 入世后的信贷途径分析 |
5.3.4 小结——正确对待信贷途径的作用变化 |
5.4 汇率途径 |
5.4.1 理论说明 |
5.4.2 入世后汇率传导的重要性 |
5.4.3 汇率稳定与货币供应的矛盾 |
5.4.4 入世后改进汇率传导的思路 |
5.4.5 小结 |
5.5 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 |
5.5.1 理论说明 |
5.5.2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的特殊机理 |
5.5.3 我国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的效率 |
5.5.4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 |
5.5.5 小结——新的课题 |
5.6 附表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
5.7 附表4:1996-2002年中国名义利率水平的调整 |
5.8 附表5: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6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
6.1 理论介评及政策含义 |
6.1.1 关于内外均衡矛盾经典论述的实证讨论 |
6.1.2 M-F模型的适用性及改进 |
6.1.3 启示与借鉴 |
6.1.4 小结 |
6.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
6.2.1 入世后两大政策的变化分析 |
6.2.2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目标模式的转变 |
6.2.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思路 |
6.2.4 小结 |
6.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
6.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的影响 |
6.3.2 “职能分离”的有效性讨论与改进方向 |
6.3.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6.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内容安排 |
五、本文的理论贡献 |
第一章 稳健经营: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唯一选择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
一、金融全球化 |
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带来的冲击 |
第三节 稳健经营: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唯一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含义、影响因素与衡量 |
第一节 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含义 |
第二节 稳健经营:银行业的生命线 |
一、银行业经营的高负债性 |
二、风险管理:银行业经营的核心 |
三、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非对称性 |
四、银行业:风险集中地 |
五、银行业经营过程中客户的高流动性 |
第三节 影响银行业稳健性的因素 |
一、制度与体制因素 |
二、经营环境因素 |
三、银行客户的心理与行为 |
四、银行的风险偏好与市场定位 |
五、银行的公共关系管理 |
第四节 银行业稳健经营的衡量 |
一、国际主流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
二、衡量银行业稳健性的规范分析 |
三、衡量银行业稳健性的指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的理论:寻找银行业不稳健的根源 |
第一节 金融“内在脆弱性”理论 |
一、凯恩斯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 |
二、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
三、克格瑞的“安全边界说” |
四、索罗斯的“循环周期理论” |
第二节 信息非均衡理论 |
一、不对称信息理论 |
二、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三节 银行行为理论 |
一、贷款客户关系理论 |
二、勉强贷款理论 |
三、银行间的贷款竞争理论 |
第四节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五节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稳健经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与引擎 |
第一节 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强国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约束条件 |
一、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 |
二、持续的实物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
三、创新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入世后实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最重要隐患 |
一、金融市场环境:实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最具不确定性的约束条件 |
二、金融危机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破坏性 |
三、入世后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了 |
四、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的关键作用 |
五、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生成机理 |
第四节 银行业稳健经营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约束条件 |
一、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 |
二、资本条件 |
三、技术进步和创新 |
第五节 稳健经营的银行业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
一、促进作用 |
二、拉动作用 |
第六节 银行业的稳健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正相关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业稳健经营:决定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净收益的关键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取决于从融入全球化中获得的净收益 |
第二节 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收益及可能为此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
一、中国从融入全球化中可能获得的收益 |
二、中国为融入全球化而可能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
第三节 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净收益的重要因素 |
第四节 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
一、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
二、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
三、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
第五节 国际竞争力: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
第六节 银行业稳健经营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辨证统一性 |
第七节 准确理解和实施稳健经营:增强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的稳健性评估与分析 |
第一节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性评估与分析 |
第二节 10 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稳健性评估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的稳健性评估与分析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缺乏稳健性的主要体现及潜在危害 |
一、主要体现 |
二、潜在危害 |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缺乏稳健性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增强中国银行业稳健性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实现稳健经营所需的外部环境 |
一、宏观经济环境 |
二、宏观经济政策 |
三、社会信用环境 |
四、法律环境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实现稳健经营所需的制度条件 |
一、存款保险制度 |
二、金融混业经营制度 |
三、市场退出与禁入制度 |
四、问题银行处置制度 |
五、审慎的银行业市场准入管制制度 |
第三节 审慎开放资本项目:吸取东南亚国家的经验教训 |
一、资本项目开放对银行业稳健性的影响 |
二、审慎开放资本项目 |
第四节 严密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 |
第五节 增强监管部门的监控能力 |
一、确立监管部门的独立性 |
二、以稳健经营指标作为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首要监测指标 |
三、建立和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框架 |
四、构建适应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要求的现代化银行监管体制 |
第六节 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机制 |
第七节 调整银行业改革的着力点:稳定与效率并重 |
一、稳定和效率:一个都不能少 |
二、效率和竞争:当代国际银行业的立法理念 |
三、经营效率:入世后中国银行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
四、寻找稳定与效率的平衡点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增强中国银行业稳健性的对策建议:微观层面 |
第一节 改善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 |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含义、内容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
三、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四、改善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思路 |
五、长期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关键 |
第二节 建立、健全资本金补充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 |
第三节 调整业务构成:改善资产质量和利润目标 |
一、银行业的业务构成及国际银行业业务构成发展趋势 |
二、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构成:现状、成因及其后果 |
三、调整业务构成的方向 |
第四节 RAROC 技术: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结合 |
一、RAROC 技术的内涵 |
二、RAROC 技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
三、RAROC 技术的运用 |
第五节 CRM:提升核心竞争力 |
一、CRM 的含义与银行 CRM 系统的构成 |
二、CRM 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
三、CRM 在中国银行业的运用 |
四、增强中国银行业CRM 能力的思路 |
第六节 ERM:有效率地管理和防范风险 |
一、ERM 的含义 |
二、实施ERM 的要旨 |
第七节 R&D:增强发展与防范风险的能力 |
第八节 IT的运用:防范道德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率 |
第九节 适应金融全球化潮流,审慎施行跨国经营战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银行公共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经济的客观要求 |
1.1.2 银行管理革命的客观要求 |
1.1.3 世界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
1.1.4 入世的严峻挑战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银行公共关系研究基础 |
2.1 社会关系与公共关系 |
2.1.1 社会关系 |
2.1.2 公共关系 |
2.2 银行公共关系的内涵、目标、特点与研究对象 |
2.2.1 银行公共关系的内涵 |
2.2.2 银行公共关系的目标 |
2.2.3 银行公共关系的特点 |
2.2.4 银行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 |
2.3 银行公共关系的职能 |
2.3.1 采集信息的职能 |
2.3.2 咨询建设的职能 |
2.3.3 参与银行决贫的职能 |
2.3.4 协调沟通的职能 |
2.4 银行公共关系的作用 |
2.4.1 监测作用 |
2.4.2 凝聚作用 |
2.4.3 调节作用 |
2.4.4 应变作用 |
3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 |
3.1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解析 |
3.1.1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及其重要性 |
3.1.2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分析 |
3.1.3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分类 |
3.1.4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特点 |
3.1.5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功能 |
3.2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运作机理 |
3.2.1 增加内部公众的认知 |
3.2.2 激励内部公众的动机 |
3.2.3 转变内部公众的态度 |
3.2.4 引导内部公众的行为 |
3.3 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本质 |
3.3.1 实现银行内部无限沟通的桥梁 |
3.3.2 建立银行文化的载体 |
3.4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共关系的协调 |
3.4.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 |
3.4.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关的有机协调 |
4 银行客户关系 |
4.1 银行开发客户的意义 |
4.2 银行开发客户的任务 |
4.3 “客户中心型”银行客户关系 |
4.3.1 建立“客户中心型”银行客户关系的必要性 |
4.3.2 银行客户经理--“客户中心型”银行客户关系的桥梁与依托 |
4.3.3 银行客户关系对客户经理素质的要求 |
4.3.4 银行客户经理公关活动的基本形式.? |
4.4 银行客户关系维护 |
4.4.1 客户关系维护的意义 |
4.4.2 客户关系维护形式 |
4.4.3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内在要求 |
4.5 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改善 |
4.5.1 推行客户经理制 |
4.5.2 实施全方位客户满意度管理 |
5 银行同业关系 |
5.1 银行同业的竞争 |
5.1.1 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性 |
5.1.2 银行竞争对象的广泛性 |
5.1.3 银行竞争的基本特征 |
5.2 银行同业的合作 |
5.2.1 松散型的银行同业合作 |
5.2.2 紧密型的银行同业合作 |
5.2.3 汇丰集团同业合作战略及启示 |
5.3 银行同业关系的演进 |
5.3.1 对抗性竞争关系 |
5.3.2 宽容性竞争关系 |
5.3.3 合作性竞争关系 |
5.4 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关系战略 |
5.4.1 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关系的现状 |
5.4.2 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比较 |
5.4.3 在华外资银行的竞争战略 |
5.4.4 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关系的优化方略 |
6 银行政府关系 |
6.1 政府对银行管理的考察 |
6.1.1 政府对银行业管理的理论依据 |
6.1.2 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管理的依托--中央银行 |
6.1.3 西方国家对银行经营的干预及其影响 |
6.2 相对独立型银行政府关系考察 |
6.2.1 相对独立型银行政府关系的形成 |
6.2.2 相对独立型银行政府关系的运作 |
6.2.3 相对独立型银行政府关系的典范--香港 |
6.3.3 完全控制的银行政府关系下银行改革的政府阻力 |
6.3.4 完全控制的银行政府关系下的各方行为的扭曲 |
6.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优化方略 |
6.4.1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优化银行政府关系的前提 |
6.4.2 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是银行政府关系优化的关键 |
6.4.3 银政关系优化的其它措施 |
7 银行公共关系的有效性 |
7.1 银行公共关系的组织保障 |
7.1.1 银行公共关系部 |
7.1.2 银行公共关系人员 |
7.2 银行公共关系调查 |
7.2.1 银行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
7.2.2 银行公共关系调查的技能 |
7.3 银行公共关系策划 |
7.3.1 银行公共关系策划的意义 |
7.3.2 银行公共关系策划的主要内容与类型 |
7.3.3 银行公共关系策划的技巧 |
7.4 银行公共关系通路 |
7.4.1 正确认识与处理银行媒介关系 |
7.4.2 银行媒介关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7.4.3 有效地进行银行宣传通路管理 |
7.5 银行公共关系有效性的评价 |
7.5.1 银行公共关系评价的宏观模型 |
7.5.2 国际卡尔玛公司公关评价系统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
2 银行竞争力理论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及其评析 |
2.1.1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企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3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
2.2 银行竞争力理论分析 |
2.2.1 国内外银行竞争力研究现状与评价 |
2.2.2 银行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2.2.3 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2.2.4 银行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 |
3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3.1 环境要素分析 |
3.1.1 行业内因素 |
3.1.2 相关产业因素 |
3.1.3 金融运行环境 |
3.1.4 制度环境 |
3.2 资源要素分析 |
3.2.1 有形资源 |
3.2.2 无形资源 |
3.2.3 人力资源 |
3.3 能力要素分析 |
3.3.1 盈利能力 |
3.3.2 风险管理能力 |
3.3.3 业务经营能力 |
3.3.4 创新能力 |
3.4 制度要素分析 |
3.4.1 内部治理结构 |
3.4.2 组织管理体系 |
3.4.3 企业文化 |
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评价 |
4.1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4.1.2 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3 确定银行竞争力指标的权重 |
4.2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
4.2.1 确定评价对象 |
4.2.2 定性指标值的评定 |
4.2.3 定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2.4 指标数值的综合与排序 |
4.2.5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5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
5.1 竞争力提升对策的原则及主体模型 |
5.1.1 竞争力提升对策制定的原则 |
5.1.2 竞争力提升对策的主体模型 |
5.2 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
5.2.1 以政府为主导,提升竞争环境质量 |
5.2.2 推进制度改革,改善内部治理结构 |
5.2.3 优化组织体系,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
5.2.4 实施银行再造,整合银行内部资源 |
5.2.5 完善创新机制,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
5.2.6 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制定竞争战略 |
5.2.7 着眼长远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 |
附录B 定性指标模糊评分结果 |
附录C 定量指标值原始数据 |
附录D 定量指标标准化结果 |
附录E 指标评分汇总 |
四、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2]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D]. 刘能华. 复旦大学, 2008(03)
- [3]“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J]. 钟承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03)
- [4]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D]. 李卓.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5]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D]. 曹慧. 湖南大学, 2005(02)
- [6]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D]. 戴序. 吉林大学, 2004(02)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D]. 左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5)
- [8]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D]. 龚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4(11)
- [9]银行公共关系问题研究[D]. 邓俊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 张扬.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