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毕景楠[1](2021)在《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遗传性易栓症因发病年龄主要涉及儿童及青壮年,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往往在少见部位(如颅内静脉窦血栓、腹腔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其所造成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后遗症不容忽视,已知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仍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及个体化管理,以往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只能解释其中约5~10%的病因,近年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易栓症的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目前关于我国尤其华南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的: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相关因素,为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累积资料,并探讨二代测序在易栓症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40例经二代测序发现基因异常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对相关临床特征及基因异常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研究纳入无血缘关系的血栓性疾病病例40例,中位发病年龄29.5岁(12-64岁),首次发病年龄≤50岁36例(90.0%),50岁以上的有4例(10.0%)。男性患者28例(70.0%),女性12例(30.0%),男女比例2.3:1,女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9.5岁,均为育龄期(20-43岁)。40例患者可有或无明显发病诱因,15例(37.5%)患者发病时可识别1至2个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其中7例(17.5%)患者因妊娠或分娩诱发,占女性患者的58.3%(7/12);其余诱因包括2例(5.0%)肿瘤相关(1例患者发病4年后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患者发病同时确诊急性B细胞白血病)、1例(2.5%)抗磷脂综合征、4例(10.0%)长途飞行/久坐/制动、1例(2.5%)口服雌孕激素、2例(5.0%)静脉穿刺。25例(62.5%)患者发病时无明确诱因。40例患者均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从单纯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的多部位血栓。其中36例(90.0%)发生静脉血栓、3例(7.5%)发生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肾梗死、肢体动脉血栓),1例(2.5%)发生动静脉混合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首次发病时,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在单个部位发生血栓,11例(27.5%)患者在2至4个部位同时发生血栓。25例(62.5%)患者首发表现为下肢DVT,其中7例(28.0%)合并肺栓塞;9例(22.5%)患者首发部位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4例(10.0%)患者首发部位为腹腔内静脉血栓(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肾静脉);2例(5.0%)患者首发部位为上肢深静脉。40例患者就诊时共计发生55次独立的血栓事件,每位患者平均发生1.35次,发生血栓事件从1次至4次,其中29例(72.5%)患者为单次血栓形成,11例(27.5%)患者为复发性血栓形成,其中9例(81.8%)为静脉系统血栓复发,2例(18.2%)为动脉血栓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64例患者进行了出凝血相关基因panel的二代测序,40例(62.5%)患者检出至少1个基因变异,其中9例(14.1%)患者检出1个以上变异,24例患者未检出变异。40例患者共检出50个基因变异,涉及12个与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40个基因位点,其中杂合变异占98.0%(49/50),纯合变异占2%(1/50)。在变异性质中,错义突变占74.0%(37/50),无义突变占12.0%(6/50),小片段缺失/重复突变占4.0%(2/50),移码突变占4.0%(2/50),剪切区变异占4%(2/50)。具体检出的50个基因变异中,SERPINC1、PROC、PROS1三种抗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共占72%(36/50),检出THBD基因变异占6%(3/50),凝血因子编码基因变异共占12%(6/50),其中F2 G1787T检出1例,F5基因突变3例,分别为F5 c.1059C>G、c.1000A>G和c.5378G>T各1例,未检出Leiden突变;FGA、FGB基因突变各1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编码基因PLAT基因突变占4%(2/50)。其余检出COL3A1 c.3775G>A、CYP4V2c.802-8_810delins GC变异各1例。本组患者中检出仅涉及单个基因单位点变异患者31例(77.5%),检出涉及2个或以上位点的复合基因变异有9例(22.5%),本组病例复合基因异常以抗凝蛋白复合缺陷或抗凝蛋白联合其他基因缺陷为主(78.9%,15/19)。50个基因变异中,依据ACMG分类指南,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家系等表现,本研究鉴定为致病或可疑致病性的基因变异占58%(29/50),鉴定为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占42%(21/50)。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测出三种抗凝蛋白基因缺陷患者共30例次,对应表型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有23例次,表型反映基因异常的比率为76.7%,部分患者检测出抗凝蛋白的编码基因异常而表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7/30,23.3%)。具体为SERPINC基因异常患者有6例(AT活性54.8±28.4%),其中AT活性降低有5例,AT活性正常1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83.3%(5/6);PROC基因突变患者有16例(PC活性56.8±35.1%),其中PC活性降低有12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12/16);PROS1基因突变患者8例(PS活性37.0±27.3%),其中蛋白S活性下降6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6/8)。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二代测序为血栓性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诊断,对进一步分析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PROC基因检出的变异涉及13个位点,其中PROC R189W突变7次检出,6例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表明该突变在本组病例很常见,与以往研究相符,即R189W突变为我国PROC基因突变的“热点”。本课题中F2基因检出p.R596L变异,先证者为28岁女性,反复多部位血栓形成,部位包括急性肺栓塞、下腔静脉、双侧髂静脉、左肾静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家族中其母亲和妹妹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代验证发现携带相同位点突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病机制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该突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发现SERPINC1双突变并PROS1突变1例。其中SERPINC1 M313V既往未见报道。复合基因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PROS1基因C205W突变1例,可能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右下肢DVT和PE有关,PS活性51%稍降低,该突变为国内外既往未见报道的突变。结论:1.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主要表现为VTE,本组资料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急性肺栓塞更为常见,妊娠相关因素诱发的VTE占育龄期女性一半以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独或合并动脉血栓。2.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基因缺陷为主(占72%),其中以PROC基因突变最为常见。PROC C565T突变可能是PROC基因重要的突变热点,提示蛋白C缺乏症患者应进行该位点筛查。3.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表型检测的有力补充,可确切证实易栓症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分子学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国易栓症的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治疗靶点。4.本研究报道1例凝血酶原G1787T突变所致凝血酶原缺陷,可能与反复多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发病机制为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5.发现抗凝血酶M313V和蛋白S C205W突变既往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2020)在《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在2015年编写的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进展,反复讨论,修订了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本版指南推荐意见的背景资料更新至2019年12月,并将主要推荐意见进行了增补和细化。增补和修订主要内容涉及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是我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新的指导意见。
闻娟[3](2020)在《青斑样血管病4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青斑样血管病(livedoidvasculopathy,LV)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血栓闭塞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紫癜样斑疹、疼痛性溃疡、星状梗死、瓷白色萎缩性瘢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和自身免疫有关。LV的病理特征是真皮血管节段性透明样变或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内皮细胞增生和管腔内血栓形成。目前治疗LV的方法较多,但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部分病例病情顽固,需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皮肤镜可以观察到表皮下部、表真皮交界处、真皮乳头层和真皮深层肉眼不可见的微细结构与色素,皮肤镜下征象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相应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有着相对明确的对应关系。本研究通过对资料完整的42例LV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探讨LV临床表现、皮肤镜学结构与病理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提高临床医生对LV的诊断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改善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青斑样血管病患者42例。纳入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经病理确诊。对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皮肤损害表现、伴发疾病、检验结果、病理结果、皮肤镜检查、误诊情况和治疗方案等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及分析。结果1.性别42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8例,男女之比为1:2。不同性别与皮损分布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42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中,确诊时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56岁,平均25.45±13.1岁,病程1~240月,平均29.36±40.9个月。3.季节及部位3.1 42例患者发病或加重季节:春季3例、夏季33例、秋季4例、冬季2例。3.2 42例患者发病部位仅为踝周3例,仅为小腿5例,小腿和踝周同时受累6例,踝周及足背同时受累12例,小腿、踝周及足背均受累14例,大腿、小腿、踝周及足背均受累2例。4.皮肤损害4.1自觉症状: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8例有瘙痒。4 2皮损形态:42例均可见紫癜样斑疹,36例可见不同程度溃疡、结痂和萎缩性白色瘢痕,周边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5.伴发疾病3例伴发高血压;2例伴发糖尿病;1例伴发类风湿关节炎;1例伴发下肢静脉曲张;1例伴发腮腺炎。6.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中出现1例类风湿因子阳性,1例抗Ro52抗体强阳性,4例ANA低滴度阳性,3例C3降低;蛋白S活性降低7例、增强3例,蛋白C活性降低3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6例,叶酸水平降低2例;4例抗链0高,27例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升高。7.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病理学检查42例患者取皮损作病理检查。42例均见真皮浅层血管壁不同程度纤维素样变性或透明样变,28例伴局部红细胞外溢,20例真皮血管呈小叶样增生,部分血管可见血栓,20例见血管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6例可见表皮萎缩。22例患者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真皮血管壁有C3和IgM沉积,其中16例为C3沉积,6例为IgM沉积。8.皮肤镜学检查42例患者皮疹均行皮肤镜检查。42例均可见粉红色或白色背景、线状血管和小球状血管结构;36例可见中央溃疡、结痂或白色无结构区域,同时可见外周色素沉着。9.误诊情况42例患者中30例既往就诊被误诊,也有多次误诊者:误诊为变应性血管炎15人次,误诊为过敏性紫癜8人次,误诊为结节性血管炎5人次,误诊为色素性紫癜性皮病3人次,误诊为韦格纳肉芽肿病1人次。10.治疗及随访42例患者均接受系统治疗,6例入院时处于进展期,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30~40mg/天,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选用利伐沙班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贝前列素钠片口服。皮损渗出处外用生理盐水湿敷。结论1.LV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透明样变或血管内血栓,组织病理改变是其皮肤镜表现的基础。2.粉红色或白色背景基础上出现线状或小球状血管,中央无结构白色区域伴外周网状色素沉着是LV的两大皮肤镜学特点。
王杏[4](2020)在《静脉血栓病人的基因检测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二代测序出凝血组套的建立和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建立实用的出凝血疾病的基因检测方案,用于指导出凝血疾病病因的遗传性危险因素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各种二代测序技术的比较和文献研究,建立出凝血疾病基因检测Panel,包含89种与出凝血疾病相关的基因,采用二代测序及Ion S5高通量检测技术。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广慈医院等医院的105例有静脉血栓的病人的标本及临床与家系资料,并进行该Panel的基因检测。[结果]10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中检出81例有85种基因变异,检出率为77.1%,其中基因变异与血液学检测结果相一致的比率为62.9%(51/81)。85个变异中有83例是杂合变异(97.7%),2例纯合变异(2.3%)。105例患者中,抗凝蛋白相关基因(SERPINC1、PROS1和PROC)的变异总计68例,13例患者携带其他9种基因(F2、F5、F8、PLG、THBD、FGG、HRG、FGB、和PLAT)的变异,85个变异中,27个为未报道新变异发现,其中17种被认为是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研发的出凝血疾病基因检测Panel可快速准确地对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病因进行筛查,帮助诊断。对于静脉血栓性疾病,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遗传分析,结合基因检测,为高危患者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指导临床诊疗,值得推广使用。第二部分 家族性蛋白C与蛋白S基因联合杂合突变家系的基因变异特点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对1个蛋白C和蛋白S基因联合杂合突变的家系进行各项抗凝功能检测、基因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采集家族成员外周血,分析各项出凝血指标和血浆抗凝蛋白活性,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测序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双脱氧链终止DNA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在该家系中发现多位患者为遗传性蛋白C与蛋白S联合杂合突变,其中6位家族成员伴有深静脉血栓症状。结合家族中各成员的相关基因变异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析了遗传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对该家系成员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结论]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蛋白C合并蛋白S基因联合杂合突变是重要的遗传因素,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继发性因素使VTE的发生率提高。
张龙[5](2020)在《新型抗凝药治疗颅内静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非感染因素或感染因素导致的以颅内静脉血管堵塞、往往伴随着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上相对少见的一类特殊的脑血管病。自从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CVST成功以来,抗凝治疗已经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科研人员研发出以不良反应少、疗效及安全性高的新型抗凝药,已经在血栓性疾病、房颤的预防中广泛应用,但其治疗CVST方面的研究较少,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达比加群酯是近年来首个研制成功的新型抗凝药物,其抗凝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大样本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验证,目前已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性疾病的患者的预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达比加群酯在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较少,疗效和安全性有待验证。本文通过对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VST患者详细资料,内容包括:基线资料、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其他辅助检查、预后情况、不良反应率等。符合纳入/排除要求的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治疗,必要时对症治疗。首先给予低分子肝素,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应用剂量,皮下注射,2次/日;病情稳定后开始口服华法林或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酯组: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110mg,2次/日;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钠片3mg,1次/日。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6m±10d)时门诊进行复诊,记录临床表现、出血等不良事件,服药情况及mRS评分,化验肝肾功能,凝血4项,心电图,MRI/MRV。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6个月时的功能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 n量表评分0-2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受累静脉窦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2例CVST患者,其中达比加群酯组34例,华法林组118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功能转归良好率(94.1%对93.2%;X=0.043,P=0.836)以及受累静脉窦再通率(94.1%对93.2%;X=0.043,P=0.83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比加群酯组出血发生率显着低于华法林组(8.8%对27.1%;x=4.985,P=0.026),两组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16.1%;x=0.618,P=0.432),但达比加群酯组严重出血发生率有显着低于华法林组的趋势(0%对11.0%;Fisher精确检验P=0.074)。达比加群酯组无死亡病例,华法林组死亡2例,其中1例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治疗4个月时死于CVST复发,1例男性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1.7%;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达比加群酯疗效在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且出血并发症风险更低,安全性可能更高。
Saposnik G,Barinagarrementeria F,Brown RD Jr,吉康祥,吴川杰,吴隆飞,吴雅丽,徐耀铭,孟然,段建钢,吉训明[6](2019)在《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文中研究指明该指南概述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为其诊断、管理和治疗提供建议,其目标读者为负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的医师和其他医疗工作者。专家组成员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委任。专家小组重点回顾了1966年之后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制定建议。该指南经专家小组批准,且进行了同行评议并获得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咨询与协调委员会批准。该指南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建议,为妊娠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了评估和管理的建议,对临床并发症(如癫痫、脑积水、颅高压和神经功能恶化)的管理进行了总结,描述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流程。
郭冬冬[7](2019)在《缺铁性贫血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小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证实贫血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发病具有相关性,但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相关性CVST,国内外仅限散在的个案病例报道及小样本病例研究,缺少大样本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9例IDA相关性CVS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DA相关性CVST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IDA相关性CVST疾病的认识,为此类CVST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IDA相关性CVST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结果:(1)共收集CVST病例174例,54例(31.3%)合并贫血。35例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排除,其中合并妊娠或产褥期32例,合并恶性肿瘤者1例,合并炎症性肠病1例,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DA相关性CVST病例19例(10.9%)。(2)19例IDA相关性CVST病例,其中女性18例(94.7%),男性1例(5.3%),男女比例为1:18,平均年龄(44.6±12.0)岁(2671岁)。急性起病14例(73.7%),亚急性起病5例(26.3%)。(3)19例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81.9±15.6)g/L,范围为(53112g/L),轻度贫血5例(26.3%),中度贫血12例(63.2%),重度贫血2例(10.5%);其中13例(68.4%)合并血小板增多,平均血小板计数(372.1±196.8)×109/L,范围为(64825×109/L)。(4)19例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5例为孤立性头痛。14例患者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2例(63.2%),其中失语8例,偏瘫6例,偏身感觉障碍1例;意识障碍5例(26.3%);癫痫2例(10.5%)。(5)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为:发生静脉性梗死15例(78.9%),11例(57.9%)合并出血转化,单侧梗死9例,双侧梗死6例,常见的梗死部位为:颞叶梗死8例、额叶梗死6例、顶叶梗死5例、丘脑梗死4例;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表现:2个或2个以上部位静脉窦受累17例(89.5%),单个静脉窦受累2例(10.5%),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横窦17例(89.5%)、乙状窦14例(73.7%)及上矢状窦9例(47.3%)。(6)19例患者均予桥接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抗凝治疗3-6月)、降颅压、补铁等综合治疗;1例予局部静脉窦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1例脑叶出血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2例行骨瓣切除减压术。急性期院内死亡1例,随访3-6月预后良好18例。结论:CVST病例常伴有贫血,IDA相关性CVST多见于中重度贫血的中青年女性,头痛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见,易出现多个静脉窦受累伴静脉性梗死及出血转化,抗凝治疗预后良好。
曾琳红[8](2019)在《12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点,并着重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癫痫发作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伴或不伴癫痫发作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从而提高对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认识,更全面的认识CVST患者癫痫发作的特点,做到更好的诊治和预防,减少癫痫发作对CVST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程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33例)和非癫痫组(9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受累静脉窦进行了对比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年龄用均值±SD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每组数据表示为频率和百分比(%),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先用卡方分析初步筛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再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VST患者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出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P值<0.05者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126名CVST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当(男:67例,女性:5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9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34.51±7.42岁。2.头痛、恶心及呕吐是CVS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癫痫发作和瘫痪。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有感染、妊娠/产褥期、肾病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4.影像学表现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单侧或双侧脑叶脑回肿胀、脑实质内异常信号、脑室受压等。5.CVST累计的各个静脉窦中,上矢状窦最容易形成血栓,其次为横窦。结论:CVST患者处于妊娠/围产期或合并昏迷、脑出血的患者更容易并发癫痫,应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
封红亮,刘煜敏,王美瑶,张仁伟,于晴,娜迪热·艾孜热提艾力,李艳[9](2017)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与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与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Google Scholar、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1期)、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与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361例脑静脉系统血栓患者和6 323例对照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会显着增加脑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病风险[OR=4.56,95%CI(3.51,5.93),P<0.000 01]。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稳定;发表偏倚检测未发现发表偏倚。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能显着增加成人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OR=5.02,95%CI(3.81,6.60),P<0.000 01],但其与儿童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OR=1.99,95%CI(0.83,4.79),P=0.12]。结论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能显着增加脑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病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范浩亮[10](2016)在《凝血因子V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多态性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生化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 Leiden(rs1799963)、凝血酶原G20210A(rs6025)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rs1042579)多态性、年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生化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选自山西省两家三甲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经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57例作为病例组,选用排除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16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的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检测各研究对象凝血因子V 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基因分型;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结果:(1)病例组平均年龄55.32±14.65岁,40岁以下25人(15.9%),40岁以上132人(84.1%);对照组平均年龄42.70±16.40岁,40岁以下67人(40.9%),40岁以上97人(59.1%);两者的年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2,P<0.05);(2)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病例组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型半胱氨酸临床参考值的最大值为界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甘油三酯(TG,临床参考值范围为0.56-1.7 mmol/L)指标中,TG≤1.7mmol/L组和TG>1.7mmol/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4,P>0.05);胆固醇(CHOL,临床参考值范围为3.1-5.7mmol/L)指标中,CHOL≤5.7mmol/L组和CHOL>5.7mmol/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1,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临床参考值范围为0-3.12mmol/L)指标中,LDL≤3.12mmol/L组和LDL>3.12mmol/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9,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临床参考值范围为0.93-1.93mmol/L)指标中,HDL≤1.93mmol/L组和HDL>1.93mmol/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6,P>0.05);D-二聚体(DD,临床参考值范围为0255ng/ml)指标中,DD≤255ng/ml组和DD>255ng/m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02,P<0.05);纤维蛋白原(FIB,临床参考值范围为1.69-5.15g/L)指标中,FIB≤5.15g/L组和FIB>5.15g/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56,P<0.05);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临床参考值范围为0-2.01ug/L)指标中,FDP≤2.01ug/L组和FDP>2.01ug/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63,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临床参考值范围为5-15umol/L)指标中,Hcy≤15umol/L组和Hcy>15umol/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57,P<0.05);(4)凝血因子V Leiden(rs1799963)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GG型156例,GA型1例和AA型0例;对照组GG型164例,GA型0例和AA型0例。凝血酶原G20210A(rs6025)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GG型157例,GA型0例和AA型0例;对照组GG型164例,GA型0例和AA型0例。在病例组中,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rs1042579)基因型分布为CC型69例(43.9%),CT型76例(48.4%)和TT型12例(7.7%),等位基因C基因频率为70.1%,等位基因T基因频率为29.9%;在对照组中,rs1042579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型97例(59.1%),CT型62例(37.8%)和TT型5例(3.0%),等位基因C基因频率为78.0%,等位基因T基因频率为22.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T+T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340,95%CI 1.0175.381,P<0.05)、D-二聚体(OR=16.560,95%CI 7.18238.185,P<0.00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OR=9.983,95%CI 4.55621.876,P<0.001)、同型半胱氨酸(O R=9.872,95%CI 4.19423.236,P<0.001)、血栓调节蛋白CT+TT基因(OR=2.151,95%CI 1.0104.579,P<0.001)。结论:(1)凝血因子V Leiden(rs1799963)基因和凝血酶原G20210A(rs6025)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相互关系;(2)血栓调节蛋白基因(rs1042579)T等位基因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年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型半胱氨酸、血栓调节蛋白(rs1042579)CT+TT基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实验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
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 |
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 |
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 |
讨论 |
1.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2.本组资料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
3.基因检测有助明确传统抗凝蛋白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抗凝异常 |
4.部分基因异常及其致栓机制初探 |
5.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青斑样血管病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青斑样血管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静脉血栓病人的基因检测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二代测序出凝血组套的建立和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家族性蛋白C与蛋白S基因联合杂合突变家系的基因变异特点与临床特征分析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筛查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新型抗凝药治疗颅内静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CVT的潜在危险因素 |
1.2 血栓前状态/血栓易感疾病 |
1.3 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缺乏 |
1.4 抗磷脂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 |
1.5 凝血因子V Leiden基因突变和活化蛋白C抵抗 |
1.6 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 |
1.7 Hcy |
1.8 妊娠和产褥期 |
1.9 口服避孕药 |
1.1 0 恶性肿瘤 |
1.1 1 其他常见原因 |
2 CVT的临床诊断 |
2.1 主要临床表现 |
2.2 其他的临床和实验室发现 |
2.2.1 常规血液检测: |
2.2.2 脑脊液检查: |
2.2.3 D-二聚体: |
2.3 CVT诊断的常见误区 |
2.3.1 颅内出血: |
2.3.2 孤立性头痛/特发性颅高压: |
2.3.3 孤立性精神状态异常: |
3 CVT的影像学诊断 |
3.1 无创性影像学技术:CT、MRI和超声 |
3.1.1 CT: |
3.1.2 MRI: |
3.1.3 CTV: |
3.1.4 MRV: |
3.1.5 深静脉系统CVT: |
3.2 侵入性血管造影技术 |
3.2.1 脑血管造影: |
3.2.2 直接脑静脉造影: |
3.2.3 其他的诊断方法: |
3.3 灌注成像技术 |
3.4 CVT影像学诊断潜在的误区:解剖变异、血栓信号的可变性和成像伪影 |
(7)缺铁性贫血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实验室检查 |
3 临床特征 |
4 MRI影像学特征 |
5 治疗及转归 |
5.1 治疗 |
5.2 预后 |
6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8)12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表现 |
3.3 病因 |
3.4 影像学表现 |
3.5 窦的分布位置 |
3.6 总结 |
第4章 讨论 |
4.1 流行病学 |
4.2 病因分析 |
4.2.1 本次研究中与CVST继发癫痫有统计学意义的一些病因 |
4.2.2 本次研究中与CVST继发癫痫无统计学意义的一些病因 |
4.3 CVST的临床表现 |
4.3.1 头痛 |
4.3.2 癫痫 |
4.3.3 昏迷 |
4.3.4 失语 |
4.3.5 神经眼科症状 |
4.4 影像学特点 |
4.5 窦的位置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凝血因子V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多态性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生化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组与病例组的纳入标准 |
1.2 对照组及对照组的排除标准 |
1.3 知情同意及伦理审查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临床资料收集 |
3.2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3.3 血液标本DNA的提取和保存 |
3.4 血液标本DNA的浓度的测定 |
3.5 引物的制备 |
3.6 SNP分型——KASP基因分型技术 |
3.7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1.1 总体概述 |
1.2 研究对象年龄段分布情况 |
2 血液生化指标与LDVT单因素分析 |
2.1 血液生化指标的正态性检验和秩和检验 |
2.2 血液生化指标的卡方检验 |
3 血液生化指标与LDVT多因素分析 |
4 基因多态性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
4.1 凝血因子V Leiden(rs1799963)、凝血酶原G20210A(rs6025)及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rs104257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4.2 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rs1042579)基因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
4.3 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rs1042579)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
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1 纳入各基因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2 纳入CT+TT基因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年龄因素的分析 |
2 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分析 |
3 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D]. 毕景楠.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09)
- [3]青斑样血管病42例临床分析[D]. 闻娟. 郑州大学, 2020(02)
- [4]静脉血栓病人的基因检测与临床特征分析[D]. 王杏. 苏州大学, 2020(02)
- [5]新型抗凝药治疗颅内静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D]. 张龙.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J]. Saposnik G,Barinagarrementeria F,Brown RD Jr,吉康祥,吴川杰,吴隆飞,吴雅丽,徐耀铭,孟然,段建钢,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9(08)
- [7]缺铁性贫血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D]. 郭冬冬. 青岛大学, 2019(02)
- [8]12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D]. 曾琳红. 南昌大学, 2019(01)
- [9]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与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J]. 封红亮,刘煜敏,王美瑶,张仁伟,于晴,娜迪热·艾孜热提艾力,李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03)
- [10]凝血因子V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多态性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生化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互关系研究[D]. 范浩亮.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