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低温桃和油桃育种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俞明亮,王力荣,王志强,彭福田,张帆,叶正文[1](2019)在《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龙蔷宇[2](2019)在《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台湾早熟蜜桃、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为对照品种,研究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台湾早熟蜜桃为对照,对’五月红’进行SRAP分子标记,鉴定其基因组是否存在DNA水平上的突变,为新品种登记、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五月红’植株树势强,树型为直立型,树干灰褐色,表面粗糙,有裂纹,叶为长椭圆披针形,花呈蔷薇型单瓣,粉红色,为完全花,雌雄蕊发育正常,可自花结果。2、’五月红’初花期在3月2日左右,谢花期在3月11日左右,果实在4月24日左右开始转色,在5月5日左右成熟。’五月红’始花期比台湾早熟蜜桃晚5天,比其芽变单株’B2’晚21天,但果实成熟期比台湾早熟蜜桃提早9天,比其芽变单株’B2’提早16天,果实发育期为59天,表现为特早熟。3、’五月红’单果重约为66.18 g,比台湾早熟蜜桃增加16.75g,但较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减少17.65g。果面为鲜红色,果肉多汁,可食率高达95.4%,比台湾早熟蜜桃及其芽变单株’B2’分别增加2.1%和1.0%。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62%,较对照增加4.01%和1.44%,可滴定酸含量为0.31%,较对照分别下降0.22%和0.34%。’五月红’是品质优良的早熟品种,适合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4、’五月红’树体N含量较台湾早熟蜜桃下降,比台湾早熟蜜桃芽变单株’B2’高;’五月红’与对照P含量基本一致;’五月红’K和Mg含量比对照高;Ca含量与台湾早熟蜜桃基本一致,比芽变单株’B2’高。5、在’五月红’DNA样品中,以特异性引物me9/em5扩增出1200 bp特异性条带,表明’五月红’基因组在DNA序列上发生了改变,由此可以判定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属于新的特早熟桃种质资源。综上所述,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为新的特早熟桃种质资源,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邓秀新,王力荣,李绍华,张绍铃,张志宏,丛佩华,易干军,陈学森,陈厚彬,钟彩虹[3](2019)在《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树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主要的11种果树选育了1 968个品种(含砧木),有力支撑了我国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果树实现鲜果供应期延长、品质提升、栽培模式改变提供了保障。细胞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果树遗传改良,分子标记开始在育种中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我国果树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培育抗性好、适合省力化栽培的品种将是未来果树品种发展的方向。
冉丽[4](2017)在《引进桃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阿拉尔地区引进的中农金辉、春美、中红、春蜜、中桃2-24、锦绣、中蟠10号、中蟠11号、元春,共9个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引进桃品种物候期、花器官、叶片和果实结构的特性,桃叶片、枝条、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测定,明确其在本地区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阿拉尔垦区,引进桃品种在3月21日至27日之间萌芽,3月23日至3月30日之间露瓣,4月初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8-10d,果实成熟期集中在6月-7月。观赏桃元春的花期持续18 d,成熟为7月19日。(2)引进桃品种花型多为蔷薇型,花蕾颜色多为粉色和浅粉色,花瓣相对位置多为邻接。花药颜色为黄色和浅褐色,雌蕊数为2枚,雌蕊与雄蕊等高。花粉生活力、萌发率差异明显。花冠直径26-37 mm,存在极显着差异。中农金辉表现特殊,花型为铃型,花瓣分离,花瓣横径、纵径和雄蕊数极显着小于其他品种,但花粉生活力最高。(3)桃品种叶型分为分为宽披针形和长椭圆披针形2种,叶长、叶宽和叶鲜重均无明显差异。平均为16.06 cm、9.19 cm、0.89 g,各桃品种叶面积平均为43.54 cm2。(4)蟠桃品种株高生长量变化较大,中蟠11号的干高和冠幅较大,而元春冠幅较小,中桃2-24的枝量较多。4月29日至5月5日为新梢迅速生长期,果实横径生长呈现“双S”曲线变化。(5)引进桃果实形状分为3类,蟠桃果实形状为扁平形,普通桃为椭圆形,锦绣果实形状为卵圆形。桃品种果实单果重平均为88.34 g,可食率为0.96%,硬度8.12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26%,可溶性含糖量可达9.12%,可滴定酸为0.33%。桃品种平均单株花芽数排列顺序为:观赏桃>普通桃>油桃>蟠桃,其中桃元春花芽数为1539个,中蟠10号花芽数仅有211个。引进桃品种定植第二年可以结果,中农金辉自然座果率为16.47%,长中短结果枝均能结果。(6)桃品种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为4.24 mg/g,以锦绣最高,元春最低。比叶重排列顺序为:元春>春美>中农金辉>中桃2-24>中蟠11号>中蟠10号>锦绣>春蜜>中红。引进不同桃品种的光合特性存在差异,9个桃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型曲线,Pn顺序为:中蟠10号>锦绣>春蜜>中蟠11号>中桃2-24>中红>元春>中农金辉>春美。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Ci排列顺序为中农金辉>中桃2-24>春美>中蟠10号>中蟠11号>中红>锦绣>元春>春蜜。蒸腾速率均在12:00出现高峰值,大多品种水分利用率出现二次峰值,而中蟠11号无明显峰值,中农金辉和春美只出现一次峰值,中蟠10号却有3次峰值。水分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春美>中农金辉>中桃2-24>中红>元春>中蟠11号>锦绣>春蜜>中蟠10号。综上所述,引进桃品种能够适应阿拉尔垦区的生态环境,生长表现良好,其中,中农金辉和中蟠10号表现出座果高、品质优,适应在垦区推广。
黄添毅[5](2015)在《梨花芽休眠期间NCED、CYP707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提出梨(Pyrus L.)是蔷薇科(Rosaceae)落叶植物,梨花芽会在冬季进入休眠以适应外界不良环境,并需经历一定有效低温方可萌动。ABA是促进休眠深化、抑制休眠解除的重要物质,其含量变化主要受其合成、分解代谢的调控。本试验以‘黄花梨’、‘蜜雪梨’为试材,分析需冷量不同梨品种花芽休眠期间ABA的变化,及ABA合成、分解途径关键酶基因(PpNCEDs、PpCYP707As)的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梨花芽休眠期间ABA含量的变化运用HPLC测定‘黄花梨’、‘蜜雪梨’花芽休眠过程中ABA含量的变化。休眠期间‘黄花梨’、‘蜜雪梨’花芽内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呈波浪形变化,‘黄花梨’有4次ABA含量变化高峰,‘蜜雪梨’有3次;‘蜜雪梨’花芽内ABA的含量高于‘黄花梨’;‘黄花梨’、‘蜜雪梨’花芽内ABA含量在休眠解除前同为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分别为增加和先增后降,在休眠解除后又同为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需冷量不同梨品种花芽休眠期间ABA含量的变化有差异,ABA含量下降是梨花芽休眠解除的必要条件之一,ABA还可能参与梨对低温的应答,单一ABA含量变化趋势不能作为梨花芽休眠进程的判断依据。2梨PpNCEDs、PpCYP707As的生物信息学特点参照NCBI上蔷薇科ABA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NCED、CYP707A的序列,采用本地blast的方法,从梨基因组数据中搜索到梨NCED、CYP707A的CDS序列,并从‘黄花梨’、‘蜜雪梨’上均克隆到3个NCED基因,命名为PpNCED1、PpNCED2、PpNCED3,已登录NCBI;均克隆到5个CYP707A基因,命名为PpCYP707A1、PpCYP707A2、PpCYP707A3、PpCYP707A4、PpCYP707A5,已登录NCBI。‘黄花梨’与‘蜜雪梨’PpNCEDs、PpCYP707As基因序列的相似度较高,在蔷薇科植物的同源基因系统进化树上,‘黄花梨’、‘蜜雪梨’、‘酥梨’(梨基因组)的相关基因优先聚类,再与苹果相应基因聚类,同植物学分类关系一致。PpCYP707A家族的PpCYP707A4、PpCYP707A5相似度极高,分别与苹果的两个基因(XP008346457.1、XP008382035.1)单独聚类,而非PpCYP707A4和PpCYP707A5独自聚类,它们的生物学信息较为接近,可能产生于梨和苹果的共同祖先,且保守性很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黄花梨’PpNCEDs、PpCYP707As编码蛋白性质。PpNCEDs蛋白含有 1 个保守结构域,为PLNO2258;PpNCED1、PpNCED2、PpNCED3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分别为617、613、607,均为不稳定、亲水蛋白。PpCYP707As蛋白含有1个保守结构域,为PLN02196;PpCYP707A1、PpCYP707A2、PpCYP707A3、PpCYP707A4、PpCYP707A5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分别为452、451、479、476、474,PpCYP707A1蛋白属稳定、亲水蛋白,其余4个PpCYP707As蛋白均为不稳定、亲水蛋白。氨基酸组成数量、含量的不同决定了PpNCEDs、PpCYP707As各成员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磷酸化修饰、蛋白卷曲螺旋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结构等方面信息均不同。3梨花芽休眠期间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分析运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休眠期间‘黄花梨’、‘蜜雪梨’花芽内PpNCEDs、PpCYP707As的相对表达量。‘黄花梨’、‘蜜雪梨’花芽休眠期间PpNCEDs、PpCYP707As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均呈波浪形变化,但不完全相同。2012、2013两年秋冬休眠期,‘黄花梨’花芽内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均与ABA含量相似,但各基因表达量高峰的时间点不一致。‘蜜雪梨’花芽内仅PpNCED1、PpCYP707A3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同ABA含较为相似,但表达高峰时间点不同于ABA含量高峰;PpNCED2、PpCYP707A1、PpCYP707A2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仅在花芽萌动期与ABA一致;而PpNCED3的表达变化趋势则不同于ABA。试验结果表明,PpNCEDs与PpCYP707As以一种协调关系共同调控ABA含量;PpCYP707As负反馈调节ABA含量,该负反馈调节存在时空特异性和品种间差异,且PpCYP707As的表达并非完全受制于ABA。寒流来袭导致花芽内ABA含量升高,而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量均上调,说明寒流来袭PpNCEDs对ABA含量起主要调节作用。休眠解除临界期前ABA含量下降,‘黄花梨’花芽内PpCYP707A2表达量上调、其他基因表达量下降,‘蜜雪梨’花芽内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量同为下降,说明此时‘黄花梨’花芽内PpCYP707A2、‘蜜雪梨’花芽内PpNCEDs对ABA含量起主要调节作用;休眠解除完全期前,‘蜜雪梨’的ABA含量下降,PpCYP707A1、PpCYP707A2的表达量升高、PpNCEDs的表达量均升高、PpCYP707A3的表达量下降,说明此时PpCYP707A1、PpCYP707A2对ABA含量起主要调节作用。短低温梨品种‘蜜雪梨’ABA含量调节机制与花芽休眠机制关系同‘黄花梨’有差异。4梨PpNCEDs和PpCYP707As基因启动子的元件分析从‘黄花梨’上克隆到PpNCED1、PpNCED2、PpNCED3;PpCYP707A1、PpCYP707A2、PpCYP707A3的启动子序列。分析ATG前1500bp启动子区域的作用元件,PpNCEDs、PpCYP707As的启动子区域含ACE、G-Box、AE-box等21类光响应元件,ABRE、GARE、TGA-element等6类激素响应元件及其他6类元件,众多元件中有4类元件可被bZIP类转录因子识别。试验结果表明,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可能与光响应调控、激素平衡有关,还受bZIP类转录因子的调控。5PpNCED1、PpCYP707A1、PpCYP707A2 的原核表达采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黄花梨’的PpNCED1、PpCYP707A1、PpCYP707A2蛋白。以 pEASY-Blunt E1 作为连接载体,构建 pEASY-PpNCED1、pEASY-PpCYP707A1、pEASY-PpCYP707A2等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BL21(DE3)中,获得表达菌株BL21(DE3)-pEASY-PpNCED1、BL21(DE3)-pEASY-PpCYP707A1、BL21(DE3)-pEASY-PpCYP707A2。1mol/l IPTG 诱导菌株表达 6h 后,进行SDS-PAGE分析,BL21(DE3)-pEASY-PpCYP707A1、BL21(DE3)-pEASY-PpCYP707A2表达出目的蛋白,BL21(DE3)-pEASY-PpNCED1未能表达出目的蛋白。
万保雄[6](2014)在《广西桃流胶病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桃流胶病(Peach Tree Tummosis)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引起主干、主枝、枝条甚至果实流胶,流胶严重时导致桃树树势衰弱,产量和果实品质下降,桃树生产寿命大幅下降。我国北方产区危害程度轻于南方,流胶病已成为南方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目前,对其流胶的原因、机理均没有完全清楚,学术界争议较大,生产也缺乏完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桃流胶病亦成为制约广西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对广西4个主产县桃流胶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以广西主栽品种中油5号早熟油桃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流胶病发生最严重的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和危害最轻的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八腊乡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了三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肥力、树体营养状况及气候条件。试图从矿质营养、植物生理角度出发,并结合立地条件、气候环境、栽培制度等因子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对比分析,以探讨桃流胶病发生规律和关键影响因子,为生产上防治桃流胶病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所有桃栽培品种均受流胶病危害。不同种类桃之间,流胶病发病程度不一。其中,油桃系列发病最严重,平均病情指数70.43。普通桃(毛桃)总体较油桃发病轻,平均病情指数58.11。不同品种之间,流胶病发病程度也有差异。其中,普通桃春美、春雪、皮球桃、贵州桃等品种发病较严重;天津水蜜桃、韩国大白桃、国庆桃、川中岛等水蜜桃发病较轻。地方品种恭城夏至桃最抗病,病情指数为15.6。2.广西各桃产区流胶病危害程度不尽相同。病情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灵川县>恭城县>鹿寨县>天峨县;桃流胶病已成为灵川县、恭城县桃产业发展最严重威胁;鹿寨县发生相对较轻;天峨县发生则最轻。3.广西桃流胶病病原为国内分布最广、致病力最强的葡萄座腔菌属真菌B. dothidea种。该病原菌为喜高温,25-35℃为孢子最佳萌发温度。4、桃流胶病发生与桃树的营养水平及土壤肥力状况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但树体营养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及较高的钾含量水平对减轻病害发生有较大帮助。5.年均温与桃流胶病发生严重程度相关性极小;桃流胶病发生严重程度与降雨量、夏季高温等气候因子显着相关,其中,7月份月平均温度,年最高气温≥35.0℃天数,以及年降雨量是桃流胶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南方春夏季高湿高温不良气候条件是导致桃流胶病危害严重最重要诱因,凉爽干旱气候条件则不利于桃流胶病发生。
王锐婷,李金建,杨涛,张菡[7](2013)在《基于GIS的四川省油桃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文中研究说明从影响油桃生长的光、温、水条件出发,分析油桃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影响其生长的限制因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年平均气温、冬季日平均气温<7.2℃天数、4—5月平均气温、6月平均气温、5月下旬到6月中旬雨日、3—6月日照时数以及4—10月降水量为区划指标,用四川省150个气象站气象资料为基本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建立各指标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型,利用GIS技术和决策树法,对四川省油桃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3个区域,以期对四川油桃的产业化布局和发展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许淑芳[8](2012)在《桃新品系‘佳红’的选育与鉴定》文中认为桃原产于中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因其果实艳丽、风味优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主要水果种类之一。但是目前生产上存在主栽品种单一,果实供应期集中的问题。本试验以河北省辛集市发现的中早熟实生桃新品系‘佳红’为试材,对其来源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SSR标记检测技术,在所选取的12对引物中研究发现,‘佳红’母株根系与地上部指纹图谱完全相同,未出现差异性条带,认为‘佳红’来源于实生后代。2.对‘佳红’及京冀区域的22个桃品种利用SSR标记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30对引物中有18对能在试材中扩增出多态性良好、谱带清晰的产物,基于89个SSR等位基因信息的亲缘关系分析,‘佳红’与大久保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系数为0.836,在树状图上聚为一类。3.‘佳红’桃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变化曲线十分相似,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果实中的蔗糖含量逐渐升高,果糖先缓慢升高后逐渐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在盛花后3058d持续升高,以后随果实发育而逐渐降低,至果实成熟时降至最低。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较低,以后逐渐上升。4.不同贮藏温度对桃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0℃贮藏较常温、10℃和热激处理贮藏,能较好地保持‘佳红’桃果实贮藏期间糖、酸的含量,延缓桃果肉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增加,推迟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桃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5.‘佳红’果实近圆形,果顶平,两侧对称,平均单果重198g,茸毛少,果实易着色,果皮不易剥离,果肉白色,有红色素,硬溶质,可溶固形物含量为13.2%,总酸含量0.25%,风味酸甜,有香气,离核。果实发育期90d左右,可采收期长,耐贮运,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优质的中早熟品种。但该品系无花粉,栽植时需配置授粉树。
芦鹏[9](2012)在《桃矮生、果实扁平基因的SSR标记》文中研究说明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世界性大宗水果,是我国第三大落叶果树。寿星桃(树体矮生)和蟠桃(果形扁平)是桃的两个重要变种,矮生桃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是庭院盆栽、园林绿化重要的类型,但多数品质较差,而蟠桃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往往与优质相联系,此外,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将蟠桃的优质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导入矮生桃,可以获得兼具寿星桃和蟠桃的观赏价值,而且在果实品质方面也可能取得突破。短枝型矮生(Brachytic dwarf)起源于我国北方盆栽的观赏品种——寿星桃,节间缩短、生长量小,树高、冠径和干径都明显小于乔生型。果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结果早、品质好、管理方便、品种更新快等优点,能够很好的降低劳动力成本。蟠桃以其味甘、多汁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桃生产中的比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生产和市场需求,蟠桃成为近年来桃育种的重要日标之一。所以培育矮化蟠桃能够满足人们对果实品质的要求,也能很好的降低劳动力成本。本试验采用乔化异质性蟠桃(DwdwSs)与乔化异质性圆桃(Dwdwss)的110株正交F1代为试验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遗传作图的方法寻找与桃果实扁平及树体矮生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分析两个基因的连锁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桃矮生与果实扁平基因处于同一连锁群上,SSR标记MA014a与果实扁平性状(S/s)连锁距离为8.41cM, SSR标记MA014a与树体矮生性状(Dw/dw)连锁距离为26.15cM。果实扁平与树体矮生性状之间连锁距离为27.47cM。
刘芳[10](2009)在《早熟桃F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研究》文中提出以早熟桃甘选3号×早乙女杂交组合、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和21010×筑波84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1.在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和21010×筑波84杂交组合中,亲本果形在杂种后代中占比例依次为70.5%、68.4%、72.4%;杂种后代中非亲本果形占比例依次为29.5%、31.6%、27.6%。母本果形在杂种后代中占比例依次为17.6%、9.6%、36.2%;父本果形在杂种后代中占比例依次为52.9%、58.8%、36.2%。在F1代中亲本果形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亲本果形所占比例;在F1代中父本果形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母本果形的果形所占比例。由此可知,早熟桃杂交组合F1代果形遗传受父本影响较大,受母本影响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分离出其他果形,如椭圆形、扁圆形。2.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21010×筑波84杂交组合F1代果实成熟期分布较一致,两杂交组合F1代果实成熟期约有64%分布在早熟区域,36%分布在中熟区域,后代无晚熟植株出现。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F1代果实成熟期有70.6%分布在晚熟区域,29.4%分布在早熟区域。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21010×筑波84杂交组合F1代果实生育期均有超双亲现象出现,所占比例依次为5.9%、7.9%、10.34%。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F1代果实成熟期早于较早亲本的有1株,占5.9%;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中,F1代果实成熟期早于较早亲本的有2株,占1.8%。3.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中,F1代果实分离出极小果、小果、中果、大果四种类型,F1代果实平均单果重有7.0%的单株存在超双亲现象,F1代果实平均单果重大于大果亲本的共4株,占3.5%。三个杂交组合中,传递力最高的是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最低的是21010×筑波84杂交组合。由此可知,甘选三号×早乙女杂交组合和筑波84×早油118杂交组合均有选择大果优良单株的潜力。4.试验表明,果肉质地上,甘选三号为显性纯合体,早油118和21010均为显性杂合体,早乙女和筑波84为隐形纯合体。试验表明,果肉颜色上,甘选三号和早乙女均为显性纯和体,筑波84和21010均为白肉异质型品种,早油118为隐性纯合体。筑波84和21010做亲本,后代会有黄肉品种出现。5.试验结果表明,果实茸毛有无上,甘选三号、早乙女、筑波84与21010均为显性纯合体,早油118为隐性纯合体。粘离核性上,甘选三号为显性杂合体,早乙女、筑波84、早油118、21010均为隐性纯合体。6.在本研究的三个杂交组合中,各杂交组合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杂交组合遗传力均较强,最低为86.75%,最高达95.91%,平均值为91.98%。7.三个早熟桃杂交组合中,母本甘选三号、筑波84和21010的果实风味均为甜,父本早乙女、早油118和筑波84风味分别为浓甜、酸、甜,F1代果实风味受母本影响较大,说明果实风味遗传受细胞质遗传影响较大。8.果实生育期、风味、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大小受杂交组合限制而不同,其中果实生育期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风味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即果实生育期越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越偏向于甜风味;果实生育期越长,果实越大。
二、短低温桃和油桃育种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低温桃和油桃育种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论文提纲范文)
1 桃种质资源研究 |
1.1 证明中国是桃及野生近缘种起源中心 |
1.2 开展了广泛的桃种质资源收集 |
1.3 建成了3个专业型国家桃种质资源圃 |
1.4 建立了桃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 |
1.5 基本厘清了我国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底 |
1.6 桃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 桃新品种选育研究 |
2.1 育种目标不断调整 |
2.2 育种理论与技术不断提升 |
2.3 育种成效 |
2.3.1 第一阶段(1956—1978年) |
2.3.2 第二阶段(1979—2000年) |
2.3.3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
3 桃栽培技术研究 |
3.1 栽培模式与整形修剪方式发生转变 |
3.1.1 由大冠稀植向小冠密植转变 |
3.1.2 树体结构由多级次向少级次转变 |
3.1.3 冬季修剪由“短枝修剪为主”向“长梢修剪为主”转变 |
3.2 生草覆盖培肥地力 |
3.3 科学施肥提高品质 |
3.4 花果管理技术研究受到重视 |
3.5 设施栽培蓬勃兴起并成为我国桃产业一大特色 |
4 桃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
4.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变迁 |
4.2 防治策略、思路的变迁 |
4.3 防治技术成效显着 |
5 桃采后技术研究 |
5.1 桃果实贮藏特性 |
5.2 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 |
5.3 桃的加工技术 |
6 发展趋势与展望 |
6.1 挖掘优异资源,定位关键基因 |
6.2 开发分子标记,提高育种效率 |
6.3 培育多样化品种,适应现代管理和消费需求 |
6.4 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
6.5 加强采后技术研究 |
(2)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桃简介及产业现状 |
1.2 桃生物学性状 |
1.2.1 桃植物学特性 |
1.2.2 桃物候期观察 |
1.2.3 桃树生长结果习性 |
1.2.4 果实品质研究 |
1.3 树体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
1.4 桃树芽变及芽变育种 |
1.4.1 果树芽变的概念及意义 |
1.4.2 桃芽变育种研究进展 |
1.5 桃DNA分子鉴定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时间、地点 |
2.2 DNA分子鉴定 |
2.2.1 样品采集与材料 |
2.2.2 基因组DNA提取 |
2.2.3 SRAP分子标记技术 |
2.3 生物学特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植物学特性研究 |
2.3.2 开花结果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
2.3.3 果实品质 |
2.3.4 树体营养变化研究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五月红'分子标记鉴定 |
3.2 '五月红'植物学特性研究 |
3.3 '五月红'开花结果生长动态研究 |
3.3.1 花器官特性观察 |
3.3.2 物候期观察 |
3.3.3 果实生长发育观察 |
3.4 果实品质比较 |
3.4.1 果实外在品质比较 |
3.4.2 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
3.5 树体营养变化研究 |
3.5.1 桃树体全氮含量变化 |
3.5.2 桃树体全磷含量变化 |
3.5.3 桃树体全钾含量变化 |
3.5.4 桃树体全钙含量变化 |
3.5.5 桃树体全镁含量变化 |
4 讨论与结论 |
4.1 SRAP分子标记鉴定分析 |
4.2 '五月红'生物学特性分析 |
4.3 '五月红'生长结果动态分析 |
4.4 '五月红'树体营养元素变化 |
4.5 总结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成绩 |
1.1 育种途径 |
1.2 育种目标 |
1.3 育种基础 |
1.4 育种技术 |
1.5 遗传育种人才 |
2 几种主要果树育种进展 |
2.1 苹果 |
2.2 柑橘 |
2.3 梨 |
2.4 桃 |
2.5 葡萄 |
2.6 荔枝、龙眼 |
2.7 草莓 |
2.8 猕猴桃 |
2.9 杏 |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4)引进桃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桃的研究现状 |
1.2 引种桃适应性评价研究 |
1.3 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3.1 桃物候期及植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3.2 桃树器官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1.3.3 桃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3.4 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桃品种物候期的观察 |
2.2.2 桃品种植物学特性调查 |
2.2.3 引进桃品种的生长特性 |
2.2.4 桃品种果实性状研究 |
2.2.5 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引进桃品种的物候期观察 |
3.2 引进桃品种的植物学特性 |
3.2.1 引进桃品种花器官属性 |
3.2.2 引进桃品种花冠形态特征 |
3.2.3 引进桃品种花粉生活力 |
3.2.4 引进桃品种花粉发芽率 |
3.2.5 引进桃品种叶片属性特征 |
3.2.6 引进桃品种叶片形态特征 |
3.3 引进桃品种的生长指标 |
3.3.1 引进桃品种株高比较 |
3.3.2 引进桃品种干高与干径比较 |
3.3.3 引进桃品种树冠大小比较 |
3.3.4 引进桃品种新梢的生长动态 |
3.3.5 引进桃品种果实的生长动态 |
3.3.6 引进桃品种枝芽数量 |
3.3.7 引进桃品种果实座果率 |
3.4 引进桃品种果实性状研究 |
3.4.1 桃品种果实特征调查 |
3.4.2 桃品种果实风味调查 |
3.4.3 桃品种外在品质比较 |
3.4.4 桃品种内在品质比较 |
3.4.5 桃品种果核外观特征调查 |
3.4.6 桃品种果核特性 |
3.5 引进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3.5.1 桃品种比叶重含量 |
3.5.2 桃品种叶绿素含量 |
3.5.3 引进桃品种光合日变化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引进桃品种植物学特性研究 |
4.1.2 引进桃品种生长特性研究 |
4.1.3 引进桃品种果实品质研究 |
4.1.4 引进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梨花芽休眠期间NCED、CYP707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木本植物休眠 |
2. 温度与休眠的关系 |
3. 需冷量表现 |
4. 需冷量估算模型 |
5. 短低温果树品种 |
6. ABA与休眠的关系 |
6.1 ABA含量变化与植物休眠的关系 |
6.2 ABA参与休眠调控的分子机理 |
7. ABA的合成与分解途径 |
8.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梨花芽休眠期间ABA含量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和仪器 |
1.3 方法 |
1.3.1 激素的提取 |
1.3.2 标准样品的制备 |
1.3.3 制备超纯水 |
1.3.4 磷酸缓冲液配置 |
1.3.5 HPLC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 流动相的选择 |
2.3 ‘黄花梨’花芽休眠期间ABA含量的变化 |
2.4 ‘蜜雪梨’休眠期间花芽内ABA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ABA与梨花芽休眠的关系 |
3.2 ABA与短低温梨特性的关系 |
第三章 梨花芽NCED和CYP707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和仪器 |
1.3 方法 |
1.3.1 花芽总RNA提取 |
1.3.2 cDNA合成 |
1.3.3 引物设计 |
1.3.4 基因克隆 |
1.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花梨’、‘蜜雪梨’PpNCEDs、PpCYP707As的克隆 |
2.2 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 保守结构域分析 |
2.4 基本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2.5 信号肽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
2.6 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2.7 磷酸化位点预测与分析 |
2.8 蛋白卷曲螺旋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
2.9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2.10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3. 讨论 |
3.1 PpNCEDs各成员的生物信息学特点不同 |
3.2 PpCYP707As各成员的生物信息学特点不同 |
第四章 梨花芽休眠期间PpNCEDs和PpCYP707As的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梨花芽总RNA提取 |
1.3.2 cDNA合成 |
1.3.3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1.3.4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 |
1.3.5 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花梨’休眠期间花芽内PpNCEDs、PpCYP707As表达分析 |
2.2 ‘蜜雪梨’休眠期间花芽内PpNCEDs、PpCYP707As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
3.2 ABA含量的调节 |
3.3 PpNCEDs与梨花芽休眠期间对低温的响应 |
3.4 PpCYP707A2是梨花芽休眠解除的关键基因之一 |
3.5 ‘蜜雪梨’花芽休眠期间PpNCEDs、PpCYP707As对ABA含量调节的特性 |
第五章 梨PpNCEDs和PpCYP707As基因的启动子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DNA提取 |
1.3.2 引物设计 |
1.3.3 启动子克隆 |
1.3.4 启动子顺式元件预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花梨’PpNCEDs和PpCYP707A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2.2 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 |
3. 讨论 |
3.1 PpNCEDs、PpcYP707As的表达可能与光响应有关 |
3.2 PpNCEDs、PpCYP707As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激素平衡有关 |
3.3 PpNCEDs、PpCYP707As基因的表达可能受bZIP转录因子的调控 |
3.4 PpNCEDs、PpCYP707As各成员的转录模式存在差异 |
第六章 PpNCED1、PpCYP707A1、PpCYP707A2的原核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总RNA提取 |
1.3.2 cDNA合成 |
1.3.3 目的片段的制备 |
1.3.4 表达载体构建 |
1.3.5 表达菌株构建 |
1.3.6 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 |
1.3.7 表达蛋白的SDS-PAGE检测 |
1.3.8 样品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2.2 原核表达菌株构建 |
2.3 SDS-PAGE检测 |
3. 讨论 |
3.1 平末端连接构建表达载体技术的优势 |
3.2 大肠杆菌株表达目的蛋白的影响条件 |
小结与展望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西桃流胶病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桃生产发展及研究 |
1.1 国内外桃生产和国际贸易 |
1.2 我国桃产业生产现状 |
1.2.1 我国桃产业规模 |
1.2.2 我国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挑战 |
1.2.3 桃产业发展方向 |
1.3 桃育种研究进展 |
1.3.1 欧美国家桃育种研究 |
1.3.2 亚洲各国桃育种情况 |
1.3.3 桃树砧木的育种及应用进展 |
1.4 果树流胶病致病因子研究 |
1.4.1 核果类果树流胶病致病因子研究 |
1.4.2 桃流胶病致病病原研究 |
1.4.3 致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4.4 致病机理研究 |
1.4.5 桃流胶病防治研究 |
1.4.5.1 品种差异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1.4.5.2 生态立地条件不同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1.5 广西桃产业发展概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桃流胶病发生现状调查与方法 |
2.2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
2.3 病情指数分级评价方法 |
2.4 调查品种、来源及所属类型 |
2.5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6 叶片矿质元素分级标准 |
2.7 土壤酸碱度分级 |
2.8 流胶病致病因子的调查和研究 |
2.8.1 品种、时间和地点 |
2.8.2 调查取样方法 |
2.8.3 矿质元素测定及数据处理 |
2.8.4 气象资料收集 |
2.8.5 桃流胶病病原鉴定 |
2.8.6 数据整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西主要栽培桃流胶病发生情况 |
3.1.1 不同桃品种间流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3.1.2 不同地区不同桃品种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 土壤因子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1 土壤酸碱度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2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3 氮元素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3.1 土壤中氮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3.2 植株叶片氮元素与流胶病发生的关系 |
3.2.4 磷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4.1 土壤磷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4.2 叶片全磷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5 钾元素与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5.1 土壤钾元素与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5.2 叶片全钾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6 钙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6.1 土壤钙元素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6.2 叶片全钙含量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7 镁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7.1 土壤交换性镁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7.2 叶片全镁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8 硼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8.1 土壤硼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8.2 叶片全硼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9 土壤锌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10 土壤有效锰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11 铜元素与流胶病发生相关性 |
3.2.12 铁元素对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3.2.13 灵川县海洋乡与天娥县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比较 |
3.2.13.1 灵川县海洋乡与天峨县土壤肥力状况比较 |
3.2.13.2 灵川县海洋乡与天峨县树体营养状况比较 |
3.3 气候条件与流胶病发生相关性 |
3.3.1 降雨量与流胶病发生相关性 |
3.3.2 温度与流胶病发生相关性 |
3.4 桃流胶病病原鉴定 |
4 讨论 |
4.1 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4.2 气候因子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广西桃主产区流胶病发生总体较严重 |
5.2 桃流胶病发生与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的关系 |
5.3 气候因子对桃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桃流胶病症状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基于GIS的四川省油桃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油桃对气候环境条件的要求 |
1.1 油桃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
1.2 油桃生长发育与日照的关系 |
1.3 油桃生长发育与水分的关系 |
2 区划指标的提取与确定 |
3 四川省油桃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研究 |
3.1 区划指标小网格推算模型建立 |
3.2 区划方法及区划专题图制作 |
4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
4.1 适宜区 |
4.2 较适宜区 |
4.3 不适宜区 |
5 结论 |
6 讨论 |
(8)桃新品系‘佳红’的选育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桃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1.1 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
1.1.2 桃资源的鉴定评价 |
1.1.3 桃种质资源的演化分类研究 |
1.1.4 桃育种研究进展 |
1.2 种质鉴定方法及在桃上的应用 |
1.2.1 形态学研究 |
1.2.2 细胞学研究 |
1.2.3 孢粉学研究 |
1.2.4 同工酶研究 |
1.2.5 分子标记研究 |
1.3 温度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
1.3.1 冷锻炼 |
1.3.2 热激处理 |
1.3.3 逐步降温 |
1.3.4 间歇升温 |
1.3.5 常温预贮处理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桃品种材料 |
2.1.2 引物名称及序列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 分子鉴定 |
2.2.2 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
2.2.3 果实发育的测定 |
2.2.4 果实贮藏品质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桃新品系‘佳红’的选育过程 |
3.2 桃新品系‘佳红’的分子标记鉴定 |
3.2.1 DNA 质量检测结果 |
3.2.2 桃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3 '佳红’原始母株的实生鉴定 |
3.2.4 SSR-PCR 扩增结果分析 |
3.2.5 聚类分析 |
3.3 生物学特性 |
3.3.1 植物学 |
3.3.2 生长结果习性 |
3.3.3 物候期 |
3.3.4 果实性状 |
3.4 果实发育研究 |
3.4.1 果实单果重的变化 |
3.4.2 果实纵径、横径、侧径的变化 |
3.4.3 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4.4 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3.4.5 桃果实VC 含量的变化 |
3.5 不同贮藏温度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3.5.2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3.5.3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总糖的影响 |
3.5.4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5.5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Vc 含量的影响 |
3.5.6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
3.5.7 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5.8 不同贮藏温度对丙二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实生选种的应用 |
4.2 SSR 技术在桃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4.3 新品系‘佳红’的应用前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桃矮生、果实扁平基因的SSR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桃产业的发展现状 |
1.2 桃育种发展方向 |
1.2.1 桃矮化起源及研究 |
1.2.2 蟠桃起源及研究 |
1.3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的分类 |
1.3.2 果树育种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
1.3.2.1 RFLP |
1.3.2.2 RAPD |
1.3.2.3 AFLP |
1.3.2.4 ISSR |
1.3.2.5 STS |
1.3.2.6 SSR |
1.3.3 果树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比较 |
1.4 桃遗传图谱研究 |
1.5 遗传多效性研究 |
2 引言 |
2.1 本研究选题目的及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3 材料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方法 |
3.2.1 DNA的提取及SSR反应体系 |
3.2.1.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1.2 DNA检测 |
3.2.1.3 SSR扩增反应体系参数 |
3.2.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及电泳 |
3.2.2.1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
3.2.2.2 银染检测 |
3.2.3 引物筛选 |
3.2.4 形态学调查 |
3.2.5 遗传作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DNA的纯度和完整性检测 |
4.2 引物筛选结果 |
4.3 矮生与果形扁平性状的分离与遗传分析 |
4.4 遗传连锁距离计算及连锁图绘制 |
5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早熟桃F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今后桃育种目标 |
1.2 果树性状遗传变异的特点 |
1.2.1 较高的突变率和多样性变异 |
1.2.2 复杂的遗传背景导致异常分离 |
1.2.3 杂种后代经济性状的普遍退化和趋中变异 |
1.3 桃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果实形状的遗传 |
1.3.2 大小或重量的遗传 |
1.3.3 成熟期遗传 |
1.3.4 果肉质地遗传 |
1.3.5 果肉颜色遗传 |
1.3.6 果实茸毛有无遗传 |
1.3.7 果实风味遗传 |
1.3.8 粘离核性遗传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亲本材料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果实形状遗传 |
3.2 果实成熟期遗传 |
3.3 果实大小遗传 |
3.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 |
3.5 果实风味遗传 |
3.6 果肉质地遗传 |
3.7 果肉颜色遗传 |
3.8 果皮茸毛有无遗传 |
3.9 果实粘离核遗传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果实形状遗传 |
4.1.2 果实成熟期遗传 |
4.1.3 果实大小遗传 |
4.1.4 果肉质地和果肉颜色遗传 |
4.1.5 果皮茸毛有无与核的粘离遗传 |
4.1.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 |
4.1.7 果实风味遗传 |
4.1.8 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 |
4.2.1 果实成熟期遗传 |
4.2.2 果实形状遗传 |
4.2.3 果实大小遗传 |
4.2.4 果肉质地遗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短低温桃和油桃育种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桃[J]. 俞明亮,王力荣,王志强,彭福田,张帆,叶正文. 果树学报, 2019(10)
- [2]台湾早熟蜜桃优质芽变单株‘五月红’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分子鉴定[D]. 龙蔷宇. 广西大学, 2019(01)
- [3]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J]. 邓秀新,王力荣,李绍华,张绍铃,张志宏,丛佩华,易干军,陈学森,陈厚彬,钟彩虹. 果树学报, 2019(04)
- [4]引进桃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D]. 冉丽. 塔里木大学, 2017(07)
- [5]梨花芽休眠期间NCED、CYP707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黄添毅.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6]广西桃流胶病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D]. 万保雄. 广西大学, 2014(01)
- [7]基于GIS的四川省油桃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J]. 王锐婷,李金建,杨涛,张菡.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5)
- [8]桃新品系‘佳红’的选育与鉴定[D]. 许淑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9]桃矮生、果实扁平基因的SSR标记[D]. 芦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5)
- [10]早熟桃F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研究[D]. 刘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