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古区城郊农业别具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3)在《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方式,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创意农业是将创意产业的发展思维方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创意产业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延伸。创意农业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创新举措,逐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创意经济、创意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主要特征等基本内容进行理论阐述与探讨,形成兰州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逐步通过对兰州市农业发展概况、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特色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两个方面,有兰州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等优质特色富硒农产品的创意加工与营销,已形成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业等浅层次产业融合的兰州创意农业雏形,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有:观念更新缓慢,对创意农业的认识不足;农户对于参与创意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创意农业发展缺少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创新性、融合性;特色创意农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弱;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层次低,缺乏主题创意和文化特色;缺乏创意农业经营运作的专业人才。通过兰州创意农业的SWOT分析,总结出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具有资源、经济、文化、市场基础方面优势,但也存在着基层政府对创意农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具体发展规划、创意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短,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户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土地流转和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地域特色文化与创意农业融合较浅,未能凸显兰州地域特点、创意农业服务平台建设缺失,创意农业发模式陈旧固定,缺乏创新方面的劣势;同时也有全球性的“创意浪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大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形成、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视、现代创意农业项目开发为兰州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政策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创意市场领域创意替代品的竞争、农业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城市化热潮蚕食近郊大量耕地,农地矛盾突出等方面的威胁。基于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调查问卷分析和国内外创意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借鉴,初步构建了兰州市创意农业的基本框架,并对兰州市现有创意农业模式进行优劣分析,提出对兰州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意模式、特色农业服务型发展模式及民俗文化植入模式五种典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为了推进兰州市创意农业的顺利发展,创意农业参与主体应更新发展观念,增强发展创意农业意识;政府应当制定出台创意农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创意农业发展资金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层次;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强化创意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强合作,引进、发展培育创意农业人才;加强创意平台建设,支撑服务创意农业发展等方面努力。
王雅婷[2](2012)在《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兰州—西宁经济区(下文称兰西经济区)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是“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上的重要节点。兰西经济区是甘青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工业发展基础好,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丰富。本文主要基于“两核”、“两圈”、一带、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战略,即“做大兰(州)白(银)核心区和西(宁)平(安)核心区,打造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构筑兰青-青藏铁路轴线,建设多个经济支撑点”①,从经济区城市综合发展和城市产业发展角度,讨论经济区城镇体系及城镇空间发展的目标。文章首先讨论了经济区发展的现实基础,在分析经济区区位优势、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及城镇空间分布特点等的基础上,对经济区内的重点城市发展及其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经济区主要城市综合实力与西部其他重点经济区核心城市相比,远落后于成都、西安等城市,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弱,中心城区压力大;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发展缓慢。其次文章从产业发展角度,对经济区内各城市和重要节点城镇进行分析。经济区现有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园区的重点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然而,核心城市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承载能力弱。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文章认为兰西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应在“两核”、“两圈”、一带、多点支撑的基础上,形成沿黄河的开发副轴线,即“两核”、“两圈”、两轴、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格局。提出了“两核”、“两圈”、两轴沿线城市的发展目标。扶持沿青藏铁路干线的红古区、民和、乐都、平安、湟源、海晏、刚察、共和、乌兰等县区,沿河重点城镇贵德、尖扎、同仁、循化、永靖、靖远、平川等县区的发展,重点发展海晏、刚察、贵德、永靖、和政等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的城镇。
马丽荣,王保福,刘润萍,梁伟,陈珩[3](2011)在《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区域布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生产分布进行了分析。综合优势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兰州市小麦、玉米、油料生产的优势区为水澄县、皋本县、榆中县;蔬菜生产的优势区为七里河区、西周区、红占区、皋兰县、榆中县;水果生产的优势区为西固、安宁、红古区和皋兰县。同时提出了兰州市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方向和推进兰州市农产品合理布局的建议: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保障;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朱媛瑛[4](2010)在《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揽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铺垫,如何持续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必不可少。如何对新农村建设绩效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对今后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评价新农村建设绩效,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为制定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对新农村建设前景进行预测和评估,明确建设方向,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为获得有关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第一手数据,笔者对兰州市“三县”、“五区”部分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较高,持支持态度,表示该项建设事业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对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建设成果能惠及更多的人,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村务公开、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多数农民表示,较试点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不仅得以提高,精神生活也得到不断丰富,政府更加重视他们的意愿,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本文在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具体要求的5个方面入手,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性、可行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并结合兰州市各县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构建了一套由26个指标组成的用于评价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的指标体系,然后参照2020年农村全面小康水平、其他省份构建的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和我国中等发展水平城市2020年预计达到的目标,分析制定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值,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了“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两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最大,“乡风文明”次之,“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所占比重较小的结论。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毕和确定了评价指标标准值和权重的前提下,以兰州市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其建设绩效进行了计量与分析。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较好地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任务,整体绩效实现程度良好,8个县区中,城关区得分最高、实现程度最好,西固区次之,安宁区第三,皋兰县得分最低。依据建设绩效分析结果,笔者对兰州市自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所取得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总结得出了其中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成效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领导机构不断完善,全民参与、全力共建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生产发展和村容村貌等方面,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容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兰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科学技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开展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民环保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村容建设进程;加快整村推进步伐,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等,为兰州市开展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郝国平[5](2004)在《兰州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及发展模式的反思入手,追溯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及丙方的一些经济学家早期提山的“人类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的可持续性的认知,认识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缘源和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树立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伦理观、经济观和系统观。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深入浅出地分析归纳了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并由此指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并且,全面回顾分析了兰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特征与启示,科学客观地分析了兰州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从而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兰州水资源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兰州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兰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共进。为此要从七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即:一、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社会发展与河流洪水规律相适应的防汛减灾战略;二、建设以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三、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四、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五、保证生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六、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七、建议加快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方案的战略。而且,同时也提出了为实现战略建议所必需的改革措施和创建措施,即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改革水资源的投资机制;改革水价政策;创立水政策咨询与评估专家及民众(用水户)委员会管理机制。关键词:兰州经济社会;水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可持续发展
二、红古区城郊农业别具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古区城郊农业别具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创意农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1.6.2 本文的不足 |
2. 创意经济与创意农业的理论与发展实践概述 |
2.1 创意经济理论概述 |
2.1.1 创意经济的概念 |
2.1.2 创意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3 国内外创意经济的发展概况 |
2.2 创意农业基本理论 |
2.2.1 创意农业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 |
2.2.2 创意农业与传统农业 |
2.2.3 创意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 |
2.3 国内外创意农业发展实践 |
2.3.1 国外创意农业发展实践 |
2.3.2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3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实践 |
2.4 国内外创意农业经验模式借鉴小结及对兰州的启示 |
3.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兰州市农业发展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农业发展现状 |
3.2 兰州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兰州市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
3.3 兰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3.3.1 发展现状和特点 |
3.3.2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4.1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
3.4.2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的 SWOT 分析 |
4.1 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 |
4.1.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条件 |
4.1.2 独特的区位、科技和人才优势是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
4.1.3 丰富、多元化的文化优势赋予兰州市创意农业新的文化内涵 |
4.1.4 充足的客源市场为兰州市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4.2 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的劣势 |
4.2.1 兰州市基层政府对创意农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具体发展规划 |
4.2.2 农户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土地流转和融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
4.2.3 创意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短,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
4.2.4 地域特色文化与创意农业融合较浅,未能凸显兰州地域特点 |
4.2.5 创意农业服务平台建设缺失 |
4.2.6 创意农业发展发模式陈旧固定,缺乏创新 |
4.3 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的机遇 |
4.3.1 全球性的“创意浪潮”为兰州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
4.3.2 “1313 工程”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
4.3.3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4.3.4 大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必将促进兰州创意农业逐步发展壮大 |
4.3.5 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视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
4.3.6 现代创意农业项目开发推进兰州创意农业发展 |
4.4 兰州市发展创意农业的威胁 |
4.4.1 存在着与其他创意市场领域创意替代品的竞争 |
4.4.2 农业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威胁农业生态环境 |
4.4.3 城市化热潮蚕食近郊大量耕地,农地矛盾突出 |
5.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基本框架的构建 |
5.1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
5.2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5.3 兰州市创意农业的发展方向 |
5.4 兰州市创意农业功能布局 |
6.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兰州市现有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简介 |
6.1.1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6.1.2 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
6.1.3 特色农产品加工创意发展模式 |
6.1.4 服务型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
6.1.5 民俗文化植入发展模式 |
6.2 现有模式优缺点分析 |
6.2.1 优点分析 |
6.2.2 缺点分析 |
6.3 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优化 |
7. 促进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
7.1 更新观念,增强发展创意农业意识 |
7.2 制定出台创意农业发展规划 |
7.3 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创意农业发展资金保障 |
7.4 积极探索创新,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层次 |
7.5 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
7.6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强化创意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
7.7 加强合作,引进、发掘、培育创意农业人才 |
7.8 加强创意平台建设,支撑服务创意农业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2)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兰西经济区概念的形成及其研究范围的确定 |
1.3.2 兰西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城镇布局的含义 |
1.4.2 制约城镇布局的因素 |
1.4.3 区域开发理论 |
2. 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的现实基础及其特点 |
2.1. 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的现实基础 |
2.1.1 区位条件 |
2.1.2 资源禀赋 |
2.1.3 经济基础 |
2.2 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特点 |
2.2.1 城镇地域分布不均衡 |
2.2.2 城镇等级体系不完善,城市首位分布明显 |
2.2.3 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不明显,城市整体功能弱 |
3. 兰州—西宁经济区城市发展 |
3.1 经济区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弱 |
3.1.1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2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
3.1.3 城市综合实力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评价 |
3.2 经济区城市(镇)综合承载能力 |
3.2.1 城市(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含义 |
3.2.2 经济区城市(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 |
4. 兰州—西宁经济区产业发展 |
4.1 经济区产业结构 |
4.1.1 二三产业结构噬待进一步调整 |
4.1.2 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弱 |
4.1.3 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小城镇支撑能力弱 |
4.2 经济区产业布局 |
4.2.1 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承载能力弱 |
4.2.2 市场化程度有待加强 |
4.2.3 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分离突出,资源就地加工能力低 |
5. 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
5.1 “两核”提升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核心区凝聚与辐射能力 |
5.2 加快兰州、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建设 |
5.3 “两轴、多点支撑”的重点在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
5.4 打造格尔木为经济区西部中心城市 |
6. 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体系合作机制建设 |
6.1 城镇体系合作机制建设原则 |
6.2 城镇体系合作的主要内容 |
6.2.1 交通基础设施 |
6.2.2 商务贸易 |
6.2.3 旅游产业开发 |
7. 后记 |
参考文献 |
谢辞 |
(3)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区域布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兰州市农业资源现状 |
2 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2.1 规模优势指数 |
2.2 效率优势指数 |
2.3 综合优势指数 |
3 兰州市农产品生态区域布局 |
3.1 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
3.2 蔬菜及水果区域布局 |
4 兰州市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对策 |
4.1 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
4.2 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保障 |
4.3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
(4)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1.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1.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1.2.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
1.2.2 国内关于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 |
1.2.2.1 现阶段国内研究成果 |
1.2.2.2 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1.2.2.3 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述评 |
1.2.3 国外有关新农村建设研究进展 |
1.2.3.1 国外有关新农村建设研究现状 |
1.2.3.2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概况 |
2.1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
2.2 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经验比较分析(以新乡市和西安市为例) |
2.2.1 河南省新乡市新农村建设 |
2.2.2 陕西省西安市新农村建设 |
2.2.3 经验总结 |
2.2.3.1 领导重视,搭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平台 |
2.2.3.2 规划先行,形成新农村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行为指导 |
2.2.3.3 发展生产,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
3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实地调查分析 |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地区的选取 |
3.1.3 调查地区及调查试点村基本情况 |
3.1.4 入户调研的样本特征 |
3.2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生产发展 |
3.2.2 生活宽裕 |
3.2.3 乡风文明 |
3.2.4 村容整洁 |
3.2.5 管理民主 |
4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评价方法 |
4.1 层次分析法(AHP 法)的涵义及具体分析步骤 |
4.1.1 层次分析法(AHP 法)的涵义 |
4.1.2 层次分析法(AHP 法)具体分析步骤 |
4.2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4.3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 |
4.3.2 列出判断矩阵 |
4.3.3 矩阵元素的归一化处理 |
4.3.4 指标权重的检验 |
4.4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计量方法 |
5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 |
5.1 5 个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纵向比较) |
5.2 横向比较分析 |
5.3 各部分内部的比较分析 |
5.3.1 生产发展方面 |
5.3.2 生活宽裕方面 |
5.3.3 乡风文明方面 |
5.3.4 村容整洁方面 |
5.3.5 管理民主方面 |
6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
6.1 基于分析结果评价兰州市新农村建设成效 |
6.1.1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
6.1.2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
6.1.3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
6.1.4 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
6.1.5 领导机构不断完善,全民参与、全力共建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
6.2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1 生产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
6.2.2 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改善 |
6.3 兰州市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
6.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3.2 运用科学技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6.3.3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
6.3.4 开展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民环保意识 |
6.3.5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村容建设进程 |
6.3.6 加快整村推进步伐,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兰州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持续发展综述 |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1.1.2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
1.1.3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1.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1.3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
1.3.1 水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
1.3.2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1.3.3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3.4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关系 |
1.3.5 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与响应理论 |
1.4 小结 |
2 兰州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评价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1.3 资源 |
2.2 兰州市水资源状况 |
2.2.1 水资源评价分区 |
2.2.2 水资源数量 |
2.2.3 水资源质量 |
2.2.4 水能资源 |
2.2.5 地热资源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3 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
2.3.4 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 |
2.4 兰州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
2.5 小结 |
3 兰州用水系统供需平衡分析 |
3.1 兰州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思路 |
3.1.1 规划水平年 |
3.1.2 规划分区 |
3.1.3 阶段性目标 |
3.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 |
3.2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
3.2.1 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
3.2.2 农业布局与农业种植结构、灌溉面积发展预测 |
3.2.3 工业布局与发展预测 |
3.2.4 牲畜发展预测 |
3.3 不同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
3.3.1 预测原则与方法 |
3.3.2 农田需水量预测 |
3.3.3 工业需水量预测 |
3.3.4 城镇生活需水量预测 |
3.3.5 农村生活需水量预测 |
3.3.6 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
3.3.7 不同水平年需水总量 |
3.4 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
3.4.1 预测原则与方法 |
3.4.2 供水工程规划水量 |
3.4.3 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
3.4.4 不同水平年可供水总量 |
3.5 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综合分析 |
3.5.1 水资源供需分析原则 |
3.5.2 供需平衡综合分析 |
3.5.3 综合评价 |
3.6 小结 |
4 解决兰州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
4.1 工程措施 |
4.1.1 “十五”期间供水工程安排 |
4.1.2 “十一五”规划工程设想 |
4.1.3 “十二五”规划工程设想 |
4.1.4 资金需求 |
4.1.5 实施效果评价 |
4.2 非工程措施 |
4.2.1 水资源管理 |
4.2.2 水资源保护 |
4.2.3 水法规建设 |
4.3 重点经济开发区供水对策与措施 |
4.3.1 和平经济开发区 |
4.3.2 中川经济开发区 |
4.3.3 忠和经济开发区 |
4.4 特殊干旱年供水应急预案 |
4.4.1 兰州市城区工业、生活供水现状 |
4.4.2 解决的对策与途径 |
4.5 保障措施 |
4.5.1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 |
4.5.2 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深化水利科学研究 |
4.5.3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4.5.4 继续增强水管理能力 |
4.6 小结 |
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兰州水资源战略 |
5.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5.1.1 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社会发展与河流洪水规律相适应的防汛减灾战略 |
5.1.2 建设以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
5.1.3 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
5.1.4 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
5.1.5 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
5.1.6 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
5.1.7 建议加快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方案的战略 |
5.2 为实现战略建议所必需的改革措施 |
5.2.1 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
5.2.2 改革水资源的投资机制 |
5.2.3 改革水价政策 |
5.2.4 创立水政策咨询与评估专家及民众(用水户)委员会管理机制 |
5.3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红古区城郊农业别具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刘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2]兰州—西宁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王雅婷. 兰州商学院, 2012(03)
- [3]兰州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区域布局分析[J]. 马丽荣,王保福,刘润萍,梁伟,陈珩.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7)
- [4]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与评价[D]. 朱媛瑛.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5)
- [5]兰州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D]. 郝国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