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hosphorite and dolomite and palaeo-ocean temperature estim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邓倩[1](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陈正山[2](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海英,肖加飞,胡瑞忠,夏勇,何洪茜[3](2020)在《黔中瓮安早震旦世磷块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瓮安磷矿为鄂—湘—黔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黔中古陆的东侧,其中,大塘矿段位于发育完整的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中,该组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白云岩段、A矿层、上白云岩段和B矿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矿层P2O5高于B矿层,而Sr含量、Mg/Ca值却相反,表明从A矿层到B矿层,气候干旱炎热程度升高。碳酸盐C、O同位素表明:δ13C、δ18O和Z值在A矿层分别为-4.30‰~-2.03‰、-11.30‰~-7.53‰、112~119,B矿层分别为-1.16‰~1.49‰、-8.41‰~-2.26‰、123~129,表明A矿层的盐度较低,B矿层的盐度较高。Ceanom在A矿层均大于-0.1,在B矿层均小于-0.1,另外,Mo、U、V元素在A矿层高于B矿层,表明氧化还原条件从A矿层的还原转变为B矿层的氧化条件。A矿层稀土元素呈"左倾型"配分曲线和热水元素的富集,指示海相热水输入; Si、Al、Ti含量占一定比例,指示了陆源风化物质输入;δ13C阶段性变化指示了上升洋流带来的深海海水,因此,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矿物质可能有多个来源。A矿层"左倾型"稀土配分曲线以及磷酸盐球状、团块状结构和较高磨圆度,表明其成矿作用机制主要为海水机械动力; B矿层稀土元素呈"帽型"配分模式和大量微生物碎屑发育,表明其成矿机制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成矿作用,伴随海水机械动力。
李梦涵[4](2020)在《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文中提出新元古代时期(10亿-5.41亿年)是地球表层环境和生命演化的关键时期。新元古代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冰期即两次“雪球地球”事件。“雪球地球”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早期生命特别是地球上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新元古代地球经历了两次“雪球地球”事件之后的表层环境为早期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合适的气候条件。在大约5.8亿年之后,地球上出现“埃迪卡拉动物”和随之而来的“瓮安生物群”和“蓝田生物群”以及生命进化史上最重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因此新元古代时期生命和环境演化的相互作用是地球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保存了两次全球性冰川记录,它们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提供了充分的地质证据。不仅如此,华南还保存了南沱冰期之后几乎连续的沉积记录和丰富的化石组合。在沉积记录方面,华南不仅保存了埃迪卡拉纪完整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水剖面,而且保存了以黑色页岩为主的深水剖面。新元古代浅水相的陡山沱组产出磷酸盐化的“瓮安生物群”,它们可能代表了地球历史上最早的动物胚胎化石。以深水蓝田剖面为例,华南的深水相蓝田组产出了着名的“蓝田生物群”。因此华南埃迪卡拉纪地层是研究海洋和大气环境时、空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选择了瓮安地区浅水相的碳酸盐岩剖面以及分布在皖南深水相的蓝田剖面进行了高密度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浅水相剖面包括大塘矿区剖面和穿岩洞剖面以及含磷块岩的相关地层。在地质时间尺度上,P是制约初级生产力大小的营养元素之一,是调节海洋和大气氧气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瓮安磷块岩矿床也是我国磷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本次研究发现,南沱组冰期沉积物的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是被后期成岩作用完全改造的结果。南沱冰期之上陡山沱组碳酸盐岩以及下部磷块岩的一部分碳、氧同位素受到了成岩改造但一部分同位素数据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上部磷块岩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数据大多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比较上、下磷块岩的同位素组成发现,富磷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在二次成矿作用过程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使用冰碛岩、碳酸盐岩以及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来探讨海洋环境变化时需要对同位素的实测值进行严格的成岩作用评估,确定能够代表海水碳、氧同位素的数据之后才能进行古环境意义的讨论。本研究对深水相的蓝田组钻孔样品进行了高密度和高精度的多硫同位素以及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几乎同时的二幕式升高说明在当时缺氧的海洋条件下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的阶段性地升高,其结果是向海洋和大气系统中释放氧气从而氧化地球表层环境。黄铁矿的δ34S值的两次阶段性的升高也似乎与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速率的增高一致。结合多硫同位素的箱式模型,本次研究初步讨论了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δ34S+△33S)的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在蓝田组的下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硫的生物歧化作用很小,但在蓝田组的上部,生物硫的歧化作用增强。将来的研究包括进一步讨论埃迪卡拉时期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对古海洋组成变化的指示意义,然后进一步探讨“蓝田生物群”与埃迪卡拉古海洋和大气变化的关系。
沈洪娟[5](2020)在《贵州东部南沱冰期碳循环研究》文中认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在南沱冰期全球处于完全冰封的状态,地表(包括海洋)全部被冰雪覆盖长达几百万年,导致地表的化学风化作用及水循环停止,生物生产率降低;对地球表面是否被冰雪完全覆盖存在极大的争议,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都表明除了被冰雪覆盖的地表外,可能存在一些开放水域。其“雪球地球”期间的极端气候条件对之后的大气及海洋氧化、生物的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物演化都有重要的启示。同时,成冰纪也是地球历史上海洋生物从细菌为主向真核生物为主的重要转折期,真核生物从出现到主导海洋生态系统长达十几亿年的时间,因此极端的冰室效应非旦没有成为生物演化的瓶颈,反而加速了生物的演化。然而,对这一转折期间的海洋环境背景却知之甚少,主要是同冰期的化学沉积岩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对冰期海洋环境的了解。由于碳循环在调节大气圈和水圈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作用,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是探讨这一重大转折期海洋碳循环及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在贵州省松桃地区钻孔岩芯南沱组中发现并采集到了同冰期白云岩,为南沱冰期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提供了理想材料。岩芯ZK505钻孔和ZK309钻孔中白云岩层均位于南沱组下部,夹持于两套杂砾岩、粉砂质泥岩组合中间。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其岩性均为微晶白云岩。采用Delta V Advantage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析岩芯ZK505钻孔和ZK309钻孔南沱组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为:岩芯ZK309钻孔δ18OV-PDB为-3.98‰~1.76‰之间,δ13CV-PDB在-8.57‰~-6.67‰之间,岩芯ZK505钻孔δ18OV-PDB为-16.97‰~-8.37‰之间,δ13CV-PDB在-9.68‰~-8.42‰之间,与冰期前后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比,本文研究样品δ13CV-PDB具显着低负值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ZK505钻孔和ZK309钻孔白云岩样品中铁、锰含量很高,其中ZK309钻孔中铁含量的平均值约为7553.16×10-6,锰含量的平均值约为6850.85×10-6;Mn/Sr比值较大,平均值约为40.94;ZK505钻孔中铁含量的平均值约为92867×10-6,锰含量的平均值约为10644×10-6;Mn/Sr比值也较大,平均值约为26.89。综合碳、氧同位素的相关性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两个钻孔岩芯中南沱组同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原始的沉积记录。研究结果表明:(1)南沱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组成为后期盖帽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研究提供了检验依据,为南沱冰期之后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形成于冰川融水环境及甲烷渗漏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2)综合对南沱组白云岩碳同位素研究,推测在南沱冰期时期,生物生产率低。(3)贵州南沱组中同冰期白云岩的发现表明新元古代南沱冰期华南地区存在开放的水域,可能为“雪球地球”期间真核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4)贵州南沱组同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南沱冰期海洋主体处于缺氧富铁的环境。(5)南沱组同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的低负值可能是甲烷厌氧氧化导致的。(6)南沱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的组成反映“雪球地球”期间有机碳具有较高的埋藏比例,为冰期大气中氧气的聚集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陈蕤[6](2020)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风化作用与古海洋的协同演化研究 ——来自深水剖面地球化学指示》文中认为风化作用搬运的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沉积成岩,改变海洋的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介质,也为生物的演化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地球各圈层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纽带。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风化作用,扬子地台碳酸盐台地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暴露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广泛的沉积间断和地层缺失,普遍存在暴露侵蚀不整合面,部分地区还发育了岩溶不整合。因此,扬子地台贵州地区是研究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大陆风化作用的理想区域。本文以斜坡相(松桃道坨ZK102)和盆地相(天柱美郎―亚进矿区ZK901)深水剖面的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留茶坡组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微量元素和镁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来刻画该时期的风化作用与古海洋地球化学之间的耦合关系,也为我们揭示缺氧事件、生物演化提供了动力学背景。结合锆石U-Pb年龄及Re-Os同位素年龄等年代地层学资料,对台内凹陷区、斜坡相、盆地相等不同相带内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地层进行了精确对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征这一过渡时期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以微量元素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协同变化关系为根据,构建沉积地层剖面微量元素异常变化曲线。在埃迪卡拉纪向寒武纪过渡时,斜坡相(松桃道坨ZK102)海洋环境逐渐由相对弱氧化的状态变为还原的状态,局部出现硫化环境;盆地相(天柱美郎―亚进矿区ZK901)主要表现为缺氧环境,伴随短暂的氧化、贫氧环境,局部可能存在硫化环境。斜坡相镁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δ26Mg值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留茶坡组向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呈逐渐增大趋势,且留茶坡组硅质岩顶部和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底部的δ26Mg值较大,表示镁同位素能够有效地约束风化作用,自埃迪卡拉纪到寒武纪风化作用逐渐增强,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较为强烈。综合分析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化和大陆风化作用强度变化,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大规模的风化作用促进洋流输入,有机生产力升高,沉积大量黑色岩系,因有充足的有机质而促使硫酸盐还原作用繁盛,产生大量硫化氢,海水环境从氧化状态变为还原状态,逐渐进入硫化状态,表明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大陆风化作用能够驱动陆源输入硫酸盐的供给,导致有机生产力提高,硫酸盐还原作用增强,进而促使硫化水体扩张,由近岸至远洋以垂直分层的方式楔状发育,对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产生重要影响。硫化水体发育促使有机碳和黄铁矿埋藏量增加,氧气消耗减少,间接提高大气氧含量,风化作用增强,陆源输入的硫酸盐和有机质增加,进而影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因此,大陆风化作用及强度变化与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时空动态变化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王瀚[7](2020)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是了解扬子板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演化的重点层位,也是四川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战场。然而,目前对该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古地理、古裂陷活动、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认识,进而制约了对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工作。因此,本文选择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地化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以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以及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由点至面-系统的地层对比、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以及古裂陷活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通过地层厚度展布特征分析,表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差异较明显。陡山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宁强、紫阳麻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九龙湾地区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城口-东安以及宜昌地区地层厚度较薄。而灯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广元东溪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巫溪高竹等地地层厚度较薄,而在相邻的宁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较厚。早寒武世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由西至东在广元东溪河、宁强宽川铺、城口明月以及竹山柳林店等地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厚度较薄。因此,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具有厚-薄(隆坳)相间的特征。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发育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三种不同的岩性古地理环境。从震旦纪陡山沱组至早寒武世筇竹寺组,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沿上扬子北缘由西至东依次交替发育,同样也表明为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处于伸展背景,存在明显裂陷活动。震旦纪早期南秦岭地区发生强烈板内裂解活动,逐渐形成东西向垒堑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进而使得紧邻上扬子北缘的南秦岭南缘地区形成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南秦岭强烈伸展背景下,上扬子北缘经历明显裂陷活动,导致震旦纪早期在城口地区可能发育一向扬子地台内部西南方向延伸的裂陷盆地-城口亚盆地。随后,城口亚盆地在震旦纪-早寒武世的持续裂陷活动,使得紧邻其斜坡-断裂带的灯影组顶部发育典型硅质热泉活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发育多个隆-裂-填沉积构造序列,而每一期横向上均发育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震旦纪,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隆起区→万源-通江坳陷区→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麦地坪-筇竹寺期,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龙王庙期,随着上扬子西侧古陆的隆升剥蚀作用,进而逐渐呈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平缓稳定沉积模式。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存在幕式的隆升-裂陷构造-沉积旋回及横向上的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可能是在前震旦纪继承性裂谷带的基础上,受晚新元古代扬子台地边缘(南秦岭地区)地幔上隆底侵作用以及扬子板块西缘的板片拖曳作用和南秦岭地区的板片后撤作用共同影响所致。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使得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伏陡山沱组和上覆筇竹寺组有效烃源岩在横向上紧密相连而在纵向上形成“三明治”结构,结合同沉积断裂和不整合面油气运移通道,可形成高效成藏组合。因此,建议优先考虑沿坳陷两侧的台地边缘高能沉积带或斜坡带进一步加强勘探研究工作。
邹雨[8](2020)在《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普遍缺乏生物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学证据的情况下,中国华北及扬子陆块中不同区域的新元古界只能建立微弱的对比关系,化学地层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保存完好的华北及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和现有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以华北陆块蓟县地区长城系、蓟县系,扬子陆块北缘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成冰系及埃迪卡拉系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运用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对实验获得的地化数据进行原生性检验,明确了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岩石地层中的地质意义;结合收集的前人发表的高水平文献数据,建立了中新元古代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耦合对比区域重大沉积事件,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65~1.4 Ga)和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4~0.54 Ga)。同时基于以上化学地层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元古代早期、晚期和新元古代成冰纪海洋环境演化。本研究旨在为补充或完善区域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提供依据,对深入探讨中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环境演化提供佐证。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了具有地层对比意义的地化参数化学地层对比有效参数有黑色页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RSE),铁组分,δ13Corg、δ34SCAS与δ34Spy,和碳酸盐岩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RSE、铁组分、δ18Ocarb、δ13Ccarb、δ13Corg、δ34SCAS与87Sr/86Sr等,可以响应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碳硫循环以及大陆风化输入的影响。黑色页岩中的δ13Corg、δ34SCAS易受成岩作用影响;碳酸盐岩中所有地化参数都有可能受到后期成岩改造或陆源碎屑的污染,需要进行参数原生性检验。收集了大量前人发表数据,形成了蕴含原始海洋化学演化信息的数据库,为化学地层建立和海洋环境演化分析奠定基础。(2)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基于分布于燕辽裂陷带的事件地层(红层和黑色页岩)与海相碳酸盐岩建立了华北克拉通1.65~1.4 Ga时期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在长城系中(1.65~1.6 Ga),深水环境沉积物具有更低的δ13Corg(约-32‰),是串岭沟组黑色沉积物的对比依据;在蓟县系中(1.6~1.4 Ga),不同区域都具有相同的δ13Ccarb变化趋势,而δ13Ccarb负偏移是潜在追踪红层的指标;在待建系下马岭组中(约1.4 Ga),其上部具有的较大δ34Spy变化范围在深水至浅水环境中都可对比。(3)建立了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对神农架群(<1.4~1.1 Ga)进行了全球范围内对比,δ13Ccarb变化具有一致性。神农架群底部出现的δ13Ccarb正偏移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约1.3 Ga地层中δ13Ccarb正偏移的一致性,在缺乏同位素年龄的情况下,该证据表明神农架群底部年龄应近于1.3 Ga。南华系中古城组和南沱组具有较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响应了冰期气候条件,而间冰期大塘坡组锰矿可用δ34SCAS-δ34Spy低值或负值追踪对比。在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对比中,不同沉积环境(内陆架、泻湖、大陆边缘、和斜坡/深水盆地)δ13Ccarb变化趋势一致,可有效的对比,加上其他地化数据指示了埃迪卡拉纪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非均质性。(4)中新元古代以氧化还原环境非均质性海洋为特征中元古代早期杨庄组沉积时,灰层和红层具有分异的地化特征响应了海洋表层极浅的化变层,在潮间环境就以缺氧为特征,而大气相对氧化。到了中元古代晚期神农架群沉积时,RSE更加富集和Ce/Ce*低值表明浅海环境更加氧化。在埃迪卡拉纪之前,黑色页岩较低的RSE富集程度和频繁变化的δ34SCAS值表明海洋深处以缺氧为特征,但稳定δ13Corg特征表明重要的生命演化仍在进行。最后,结合了现代海洋RSE元素质量守恒模型,对古海洋环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缺氧的海洋向氧化的海洋过渡时,会导致沉积物中记录大幅度变化的RSE含量,而沉积物中频繁变化的RSE趋势响应了海洋非均质性的氧化还原环境。
杨捷[9](2019)在《新元古代末次冰期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 ——以贺兰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转折时期,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冈瓦那超大陆的形成都在新元古代时期完成。伴随着超大陆的形成和裂解,新元古代时期地球表层系统发生了显着的改变,例如气候的剧烈变化、海洋和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快速上升、多细胞生物开始出现等。这其中,新元古代的“雪球事件”、碳同位素负漂移、以及“盖帽碳酸盐岩”等冰期相关的问题使得新元古代冰川成为近年来国际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这一时期的沉积记录主要表现为冰碛岩及冰碛岩之上的碳酸盐岩沉积,其在塔里木、华北和华南三大板块均见报道。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华南三峡地区和塔里木板块库鲁克塔格地区,华北板块分布相当局限,仅在中朝大陆南部边缘形成一套山岳冰川-冰海沉积。宁夏贺兰山地区广泛发育一套类冰碛岩沉积,砾石成分复杂,粒径大小悬殊,杂乱排列,产出层位十分稳定。为了更好的了解新元古代末次冰期以来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情况,本文在贺兰山地区详细测量了五条新元古代地层剖面,由北向南大致为由内陆盆地向陆架边缘过渡的古地理环境。正目观组冰碛岩的沉积特征表明它很可能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构造活动改造的冰川沉积产物,冰碛岩中基质的化学蚀变指数(CIA)表明正目观组冰碛岩是在寒冷、干燥的古气候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另外,在华北西缘贺兰山中段南部地区发现了白云岩层直接覆盖在正目观组冰碛岩之上的新沉积类型。这类白云岩在贺兰山地区分布不连续,在南部地区分布较广,而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则分布较为局限。本文根据在这类白云岩中发现的与全球新元古代盖帽白云岩相似的特征,包括:(1)白云岩与下部冰碛岩岩性明显变化;(2)硅质碎屑物质含量降低,未见明显的角砾;(3)类似的“平底晶洞构造”;(4)白云岩镜下可观察到内部充填薄层状的白云质微晶;(5)δ13C呈负漂移,由下往上逐渐降低;将正目观组冰碛岩之上的白云岩层命名为正目观组盖帽白云岩。正目观组盖帽白云岩厚约1.6 m,主要由下层纹层状白云岩和上层厚层状白云岩组成。通过野外路线和剖面测量、室内岩石薄片鉴定以及主-微量元素含量、无机-有机碳同位素(δ13Ccarb-δ13Corg)、总有机碳含量(TOC)等高精度地球化学分析手段,本文对盖帽白云岩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兔儿坑组内发现的埃迪卡拉纪晚期古生物化石“Helanoichnus”和“Shaanxilithes”,可以推断正目观组和华南的灯影组以及西北的皱节山组可能属于同期的地层。正目观组下层盖帽白云岩镜下薄片观察可见有陆源碎屑矿物,同时该层样品中地球化学数据显示:(1)Zr和REE呈现适当的正相关变化特征;(2)陆源物质相关元素(Al、Ti、Zr等)含量上升;(3)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V、Cr等)、REE以及Zr之间呈现正相关变化特征;(4)δ13Corg大幅度波动,TOC含量较低;(5)REE+Y配分模式图与河/湖水相似。这些特征表明正目观组下层盖帽白云岩受到了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的影响,同时间接反映了冰期末期华北克拉通风化作用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上层盖帽白云岩主要由超过95%的微晶白云岩组成,上层白云岩样品中地球化学数据显示:(1)Fe和Mn富集;(2)P,Cu,Pb,Zn,Ni,V富集;(3)δ13Ccarb沿剖面向上逐渐降低而TOC逐渐增加;(4)Eu正异常;(5)Y/Ho比值增大;(6)REE+Y配分模式图与深部海水相似。这些特征表明正目观组上层盖帽白云岩受到了海底热液混染的深部海水上涌的影响。综上所述,贺兰山地区正目观组盖帽白云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埃迪卡拉纪中-晚期冰期以来华北克拉通的西缘经历了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剧变,至于这一变化是否影响到整个华北克拉通以及是否具有全球的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类似于贺兰山正目观组这样未有精确年龄制约的新元古代地层在全球其他地区还有很多,对这类地层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古生物化石、碳同位素等手段将其与全球已定年的标准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对于认识全球新元古代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云佩[10](2019)在《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华南扬子台地保存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其是探索新元古代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区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基于扬子台地王集地区的岩心钻孔,测试分析得到高分辨率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i)数据和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Ocarb)数据。该钻孔包含成冰系南沱组地层、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以及寒武系岩家河组地层。王集岩心钻孔陡山沱组δ13Ccarb曲线变化趋势与前人对扬子台地相应地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因此该钻孔可在盆地内进行良好的化学地层学比对。具体而言,在王集钻孔陡山沱组地层上部,我们识别出一个+8.16‰至-7.20‰的巨大δ13Ccarb负偏移,该负偏移的持续时间和偏移幅度与同时期的“Shuram-Wonoka”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事件相当,这为王集钻孔的全球地层比对提供了坚实基础。除此以外,王集钻孔灯影组地层呈现出两段截然不同的无机碳同位素区间,其δ13Ccarb平均值分别为+3.32‰和+0.40‰。在这两段稳定区之间,我们识别出一个显着的δ13Ccarb负偏移,这也是灯影组中部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的首次报道。在王集钻孔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中,共有三次δ13Ccarb负偏移与富磷沉积段密切相关。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与磷沉积的耦合关系可能指示埃迪卡拉纪海洋碳循环和磷循环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多次间歇性海水上涌可能导致了浅水区域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以及同时期的磷灰石沉积。具体而言,厌氧海水上涌带来富集13C的深海碳酸氢根及可溶性有机碳(DOC),深海碳酸氢根的加入和DOC的氧化会导致浅海无机碳同位素发生负偏移;与此同时,上涌海水还会携带大量溶解态磷组分,深海的磷酸氢根会在氧化还原状态波动的内陆架水域发生沉积,最终形成磷矿层。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的不同幅度,可能指示深海DOC储库在不同时期的规模存在差异。在众多晚新元古代沉积地层中,存在多次显着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偏移以及较为稳定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曲线。这种前寒武普遍存在的δ13Ccarb和δ13Corg解耦关系与以光合作用为主导的显生宙记录存在较大差异,该解耦关系通常被认为是由外来有机质混入或成岩作用导致。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报道了华南扬子台地王集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数据。与多数晚新元古代沉积记录不同,王集钻孔的δ13Ccarb与δ13Corg具有良好的耦合共变关系。王集钻孔的δ13Corg数据变化范围为-22.13‰至-34.12‰,其 δ13Ccarb 与 δ13Corg的差值(Δ13Ccarb-org)变化范围为19.61‰至34.58‰。我们认为该钻孔多数的δ13Corg及Δ13Ccarb-org数据可以用藻类光合作用的碳循环模式解释。但对于特定层位,外来有机质,极有可能是来自深海的可溶性有机碳(DOC),也可能混入沉积记录中。即便如此,在埃迪卡拉纪浅海区域,高浓度的磷酸氢根会极大程度促进海表初级生产力;因此,生物成因有机质的同位素值信号足以抵抗DOC同位素信号的干扰。大量有机质持续沉积埋藏会促进大气及溶解在海水中氧气的积累,地表环境的进一步氧化可能为之后的生物演化提供相关生态便利。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自生碳酸盐具有极低的δ13Ccarb值,其可达-30‰;因此自生碳酸盐的大量混入可能是造成前寒武δ13Ccarb负偏移记录的重要原因,而该过程反映的是成岩作用改造的相关信息。为了探索自生碳酸盐对王集钻孔样品的影响,我们对部分岩石样品进行细致的抛光工作,并测试分析光面不同区域的无机碳、氧同位素值。光面微区同位素结果与全岩同位素结果较为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王集钻孔全岩δ13Ccarb值可以指示古海水信息,且相关模型计算也是合理的。我们还系统地测试分析王集钻孔样品的总碳含量(TC)、总硫含量(TS),以及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py)。总体而言,王集钻孔δ34Spy的变化范围为-13.7‰至41.4‰,其较大的波动性可能指示埃迪卡拉纪古海水具有不稳定的硫酸根浓度。在陡山沱组下部,δ34Spy正偏移与δ13Ccarb正偏移同时出现,其可能指示具有还原性黄铁矿和有机碳的共同埋藏。在陡山沱组上部“Shuram-Wonoka”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中,δ34Spy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其可能与海退时期陆架黄铁矿和有机质氧化风化有关。而灯影组δ34Spy的高值可能指示了海洋中厌氧水体的扩张,但其适用空间范围需进一步进行探究。综上所述,新元古代末期古海洋的碳循环、磷循环,以及硫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在调节地表氧逸度及构建古生态环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hosphorite and dolomite and palaeo-ocean temperature estim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hosphorite and dolomite and palaeo-ocean temperature estim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2)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黔中瓮安早震旦世磷块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地球化学特征 |
3 讨论 |
3.1 古环境条件分析 |
3.1.1 古气候条件 |
3.1.2 环境的古盐度 |
3.1.3 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 |
3.2 成矿物质来源 |
3.3 成因机制 |
4 结论 |
(4)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古元古代冰期分布 |
1.3 新元古代冰期分布 |
1.3.1 成冰纪冰期(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 |
1.3.2 埃迪卡拉纪冰期(Gaskiers冰期) |
1.3.3 Sturtian和Marinoan雪球地球事件的可能触发机制 |
1.4 新元古代多种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1 新元古代的无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2 新元古代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3 新元古代的硫同位素记录 |
1.4.4 新元古代的Sr同位素记录 |
1.5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的古生物群落 |
第二章 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
2.1 摘要 |
2.2 研究背景 |
2.2.1 瓮安生物群简介 |
2.2.2 磷酸盐沉积系统简介 |
2.3 地质背景 |
2.4 分析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6 讨论 |
2.6.1 新元古代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数据 |
2.6.2 大塘矿区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
2.6.3 穿岩洞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
2.6.4 陡山沱组磷块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比较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蓝田组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
3.1 研究背景和目标 |
3.2 多硫同位素体系简介 |
3.2.1 多硫同位素基本概念 |
3.2.2 地质历史时期的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MIF-S)记录 |
3.2.3 地质历史时期的硫同位素质量相关分馏(MDF-S)研究进展 |
3.3 蓝田组地质背景 |
3.4 蓝田生物群简介 |
3.5 多硫同位素及TOC、TS分析方法 |
3.6 蓝田组多硫同位素和元素结果的初步讨论 |
3.6.1 蓝田组TOC、TS |
3.6.2 蓝田组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贵州东部南沱冰期碳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概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古地理环境 |
第3章 研究区南沱组及白云岩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 研究区南沱组特征 |
3.3 白云岩矿物学特征 |
3.4 采样与分析方法 |
第4章 南沱组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2 成岩作用对碳氧同位素的影响评估 |
4.3 白云岩中微量元素组成 |
4.4 南沱组白云岩碳同位素负偏移原因 |
第5章 南沱冰期碳循环特征及意义 |
5.1 碳的来源 |
5.2 水体中碳的循环 |
5.3 南沱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研究意义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 |
(6)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风化作用与古海洋的协同演化研究 ——来自深水剖面地球化学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陆风化作用 |
1.2.2 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化 |
1.2.3 风化作用与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化的耦合关系 |
1.2.4 风化作用地球化学手段新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岩相古地理 |
第三章 典型剖面的沉积特征与地层对比 |
3.1 织金戈仲伍剖面 |
3.2 遵义松林大竹流水剖面 |
3.3 瓮安瓮福磷矿剖面 |
3.4 松桃道坨剖面(ZK102) |
3.5 天柱美郎―亚进矿区剖面(ZK901) |
3.6 地层对比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球化学实验 |
4.1.1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 |
4.1.2 镁同位素测试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微量元素特征 |
4.2.2 稀土元素特征 |
4.2.3 镁同位素特征 |
第五章 古海洋地球化学异常变化与风化作用 |
5.1 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化 |
5.1.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系数、V/Cr、Ce_(anom) |
5.1.2 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 |
5.2 古海洋地球化学异常变化与风化作用 |
5.2.1 风化过程中镁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
5.2.2 镁同位素对风化作用的约束 |
5.2.3 古海洋地球化学异常变化与风化作用的耦合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扬子板块所处的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2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四川盆地沉积-沉积格局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1 取得主要成果 |
1.6.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震旦系 |
2.2.2 寒武系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典型界面标志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
3.3 岩性组合及横向变化 |
3.3.1 横向地层对比 |
3.3.2 平面地层展布 |
第4章 典型剖面沉积序列 |
4.1 广元东溪河 |
4.2 旺苍TX1井 |
4.3 南郑福成 |
4.4 镇巴两河口 |
4.5 紫阳麻柳 |
4.6 万源大竹 |
4.7 开江WT1井 |
4.8 城口明月 |
4.9 城口河鱼 |
4.10 城口东安 |
4.11 巫溪高竹 |
4.12 竹山柳林店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5.1.1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
5.1.2 碳酸盐岩-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 |
5.2 沉积相展布 |
5.2.1 震旦纪陡山沱组 |
5.2.2 震旦纪灯影组 |
5.2.3 早寒武世麦地坪组 |
5.2.4 早寒武世筇竹寺组 |
5.2.5 早寒武世沧浪铺组 |
5.2.6 早寒武世龙王庙组 |
5.3 古地理演化 |
第6章 震旦纪-早寒武世裂陷活动 |
6.1 南秦岭震旦纪裂陷活动 |
6.1.1 地层对比 |
6.1.2 凝灰岩物源分析 |
6.1.3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2 上扬子北缘裂陷活动 |
6.2.1 沉积标志 |
6.2.2 地化标志 |
6.2.3 地震标志 |
6.2.4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3 灯影组硅化成因探讨 |
6.3.1 沉积学特征 |
6.3.2 矿物学特征 |
6.3.3 包裹体分析 |
6.3.4 地化特征 |
6.3.5 演化模式及其构造意义 |
第7章 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油气意义 |
7.1 隆-坳格局演化 |
7.2 隆-坳格局形成机制探讨 |
7.3 油气地质意义 |
7.3.1 烃源岩 |
7.3.2 储集条件 |
7.3.3 成藏组合及其勘探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常规地化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
1.2.2 中新元古代稳定同位素化学地层 |
1.2.3 中新元古代元素化学地层 |
1.2.4 中新元古代古海洋环境 |
1.2.5 中国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表 |
1.2.6 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地质背景 |
2.1 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 |
2.1.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
2.1.2 主要研究区(蓟县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
2.2 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 |
2.2.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
2.2.2 主要研究区(神农架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
2.3 本章小结 |
3 化学地层载体与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
3.1 化学地层载体及其地化参数 |
3.1.1 黑色页岩 |
3.1.2 碳酸盐岩 |
3.1.3 碎屑岩 |
3.2 地化测试方法 |
3.3 地化数据库 |
3.3.1 本文测试数据 |
3.3.2 前人测试数据 |
3.4 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
3.4.1 黑色岩系中的地化数据 |
3.4.2 碳酸盐岩中的地化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4 华北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65~1.4 Ga)及意义 |
4.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
4.1.1 红层与IF |
4.1.2 黑色页岩 |
4.1.3 臼齿状碳酸盐岩 |
4.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
4.2.1 长城系 |
4.2.2 蓟县系 |
4.2.3 待建系下马岭组 |
4.3 蓟县地区普遍缺氧的中元古代早期浅海 |
4.3.1 概述 |
4.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
4.3.3 全岩样品中的陆源物质影响 |
4.3.4 相对低氧的浅海环境 |
4.3.5 红层形成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5 扬子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4~0.54 Ga)及意义 |
5.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
5.1.1 叠层石 |
5.1.2 红层 |
5.1.3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 |
5.1.4 黑色页岩 |
5.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
5.2.1 神农架群 |
5.2.2 南华系 |
5.2.3 陡山沱组 |
5.2.4 灯影组 |
5.3 神农架地区氧化的中元古代晚期浅海 |
5.3.1 概述 |
5.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
5.3.3 氧化的浅海环境 |
5.4 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前夕的低氧环境 |
5.4.1 概述 |
5.4.2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古海洋化学环境演化 |
6.1 概述 |
6.2 物源与板块构造在海洋演化中的作用 |
6.3 RSE化学地层特征及其演化模型 |
6.4 中新元古代海洋的非均质氧化还原性 |
6.5 非均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海洋生物演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元古代末次冰期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 ——以贺兰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命起源与气候变化 |
1.1.2 中国三大陆块在新元古代的位置简述 |
1.1.3 新元古代冰川沉积 |
1.1.4 中国的典型新元古代剖面 |
1.2 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难点 |
1.2.1 碳同位素异常产生的原因 |
1.2.2 新元古代海水组成和古环境状态 |
1.2.3 埃迪卡拉冰期之后古生物生活时代及种属问题 |
1.2.4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缺乏同位素年龄约束 |
1.3 对贺兰山新元古代冰期研究的地质意义 |
1.4 采取的技术方法与已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典型剖面描述 |
2.2.1 兔儿坑剖面特征描述 |
2.2.2 苏峪口剖面特征描述 |
2.2.3 冰沟剖面特征描述 |
2.2.4 配件厂剖面特征描述 |
2.2.5 紫花沟剖面特征描述 |
2.3 贺兰山埃迪卡拉系古地理环境 |
第三章 分析测试方法 |
第四章 测试分析结果 |
4.1 碳氧同位素 |
4.2 主量元素 |
4.3 微量与稀土元素 |
4.4 有机碳同位素与总有机碳含量 |
第五章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冰碛岩及盖帽白云岩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
5.1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正目观组冰碛岩沉积特征 |
5.2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正目观组盖帽白云岩沉积特征 |
5.3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正目观组冰碛岩成因 |
5.4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正目观组冰碛岩沉积环境 |
第六章 贺兰山地区新元古代盖帽白云岩对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启示 |
6.1 数据原始性检验 |
6.1.1 微量和稀土元素数据原始性检验 |
6.1.2 碳同位素数据原始性检验 |
6.2 盖帽白云岩成因及其对新元古代末次冰期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的启示 |
6.2.1 来自深部海水上涌的证据 |
6.2.2 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启示 |
6.2.3 碳同位素的启示 |
6.3 贺兰山地区埃迪卡拉纪中-晚期证据和盖帽碳酸盐岩地层 |
6.4 SHURAMΔ13C负偏事件在贺兰山的记录—盖帽白云岩成因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元古代及埃迪卡拉纪研究概述 |
1.2. 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学概述 |
1.3. 埃迪卡拉生物群概述 |
1.4. 本次研究概述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华南新元古代研究综述 |
2.1. 华南新元古代研究概论 |
2.2. 华南新元古代地质背景 |
2.3. 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信息 |
2.3.1. 南华系地层(成冰系) |
2.3.2. 震旦系地层(埃迪卡拉系) |
2.4. 华南新元古代古生物记录 |
第三章 埃迪卡拉纪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伴随成磷事件:来自华南的证据 |
3.1. 简介 |
3.2. 地质背景介绍和采样岩心信息描述 |
3.3. 采样工作和分析方法 |
3.3.1. 采样工作 |
3.3.2.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测试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5. 成岩作用评估 |
3.6. 讨论 |
3.6.1. 无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及盆地内比对 |
3.6.1.1. 陡山沱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 |
3.6.1.2. 灯影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及寒武系岩家河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比对 |
3.6.2. 王集钻孔无机碳同位素记录的解释 |
3.6.2.1. 磷循环和成磷作用 |
3.6.2.2 利用厌氧海水上涌模型解释相关无机碳同位素负偏移 |
3.7. 小结 |
第四章 协同变化的成对碳同位素记录指示埃迪卡拉纪海洋高效的初级生产力:来自华南的证据 |
4.1. 简介 |
4.2. 地质背景和地层学介绍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王集钻孔δ~(13)C_(carb)记录 |
4.4.2. 王集钻孔δ~(13)C_(org)记录 |
4.4.3. 王集钻孔总有机碳含量(TOC)记录 |
4.5. 讨论 |
4.5.1. 王集钻孔δ~(13)C_(carb)和δ~(13)C_(org)记录与同时期记录比对 |
4.5.2. 王集钻孔δ~(13)C_(carb)和δ~(13)C_(org)数据可靠性评估 |
4.5.2.1. 王集钻孔δ~(13)C_(carb)数据可靠性评估 |
4.5.2.2. 王集钻孔δ~(13)C_(org)数据可靠性评估 |
4.5.3. 王集钻孔δ~(13)C_(carb)记录、δ~(13)C_(org)记录,以及Δ~(13)C_(carb-org)记录解释 |
4.5.3.1. Δ~(13)C_(carb-org)的控制因素 |
4.5.3.2. 利用光合作用过程解释δ~(13)C_(org)和Δ~(13)C_(carb-org)记录 |
4.5.3.3. 利用混合过程解释δ~(13)C_(org)和Δ~(13)C_(carb-org)记录 |
4.6. 小结 |
第五章 王集钻孔部分样品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研究 |
5.1. 自生碳酸盐介绍 |
5.2. 王集钻孔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研究方法 |
5.3. 王集钻孔微区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实验结果和初步讨论 |
第六章 埃迪卡拉纪海洋波动的氧化还原状态:来自华南王集钻孔黄铁矿硫同位素的研究 |
6.1. 简介 |
6.2. 地质背景介绍 |
6.2.1. 王集钻孔信息 |
6.2.2. 王集钻孔已有的碳同位素地层比对 |
6.3. 研究方法 |
6.3.1. 总碳含量(TC)和总硫含量(TS)测试 |
6.3.2. 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测试 |
6.4. 结果 |
6.4.1. 王集钻孔样品总碳含量(TC)和总硫含量(TS)结果 |
6.4.2. 王集钻孔样品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结果 |
6.5. 讨论 |
6.5.1. 影响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值的因素 |
6.5.2. 王集钻孔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数据的古环境意义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Table 2 |
Table 3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目录 |
四、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hosphorite and dolomite and palaeo-ocean temperature estim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3]黔中瓮安早震旦世磷块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机制[J]. 杨海英,肖加飞,胡瑞忠,夏勇,何洪茜. 古地理学报, 2020(05)
- [4]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D]. 李梦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贵州东部南沱冰期碳循环研究[D]. 沈洪娟. 贵州大学, 2020(04)
- [6]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风化作用与古海洋的协同演化研究 ——来自深水剖面地球化学指示[D]. 陈蕤. 贵州大学, 2020(04)
- [7]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D]. 邹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新元古代末次冰期华北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 ——以贺兰山为例[D]. 杨捷.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埃迪卡拉纪海洋碳、磷、硫循环 ——来自华南的证据[D]. 高云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