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体成形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剑[1](2021)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黄韧带肥厚(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LFH)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LF)位于上、下椎板之间,从颈椎延伸至骶椎,起到保护和稳定脊柱的作用。黄韧带在纤维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其自身体积发生增厚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其自身弹性的下降在脊柱后伸时出现皱褶、折叠,使椎管容积减小,导致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受压和缺血缺氧。与此同时,肥厚黄韧带中增多的炎性介质会透过硬脊膜而扩撒至神经根,易造成神经根的炎症及水肿。另外,炎性介质还可以激活多种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而加速纤维化的进程。因此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而导致了 DLSS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在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促炎细胞因子中,IL-1β、TNF-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在肥厚黄韧带中的高表达已得到初步证实,另外TGF-β 1/Smads被认为是引起纤维化的最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它在各种组织与器官的纤维化和瘢痕组织纤维性修复过程中有着核心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关于黄韧带炎性或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至于Smads通路是否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的肥厚,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中的相关原件与黄韧带厚度、纤维化程度的具体相关性尚未见报道。而在中医机制方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黄韧带肥厚的病机阐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与现代医学“炎症-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相契合。但目前尚无从该角度探讨黄韧带肥厚的报道。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基础,也是探索黄韧带增厚机制、发现药物潜在治疗靶点的前提。但极少数研究涉及腰椎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该动物模型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一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目的:通过对比增厚黄韧带与未增厚黄韧带的纤维化程度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相关原件的表达水平,探索黄韧带厚度与纤维化程度和以上原件表达的具体相关性,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角度阐述黄韧带肥厚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在取得医学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临床手术中收集废弃的DLSS组增厚黄韧带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组未增厚黄韧带,各25例。(2)通过MRI测量两组黄韧带的厚度并对比其差异。(3)对两组标本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4)进行Masson三色法染色后,通过纤维化分级标准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值来对比两组黄韧带总体与各层(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纤维化程度的差异。(5)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韧带IL-1β、TNF-α、TGF-β 1/Smads(TGF-β1、p-Smad2/3、Smad7)、collagen Ⅰ(Col 1)、collagen Ⅲ(Col 3)的定位、半定量表达。(6)Real-Time PCR 法检测两组黄韧带 IL-1β、TNF-α、TGF-β1/Smads(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 和 Col 3 mRNA 的定量表达。(7)相关性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明确DLSS组黄韧带的厚度与其各层纤维化程度、mRNA表达的具体相关性。结果:(1)DLSS 组的黄韧带厚度为 5.13±0.80mm,大于 LDH 组 3.52±0.67mm(p<0.01)。(2)HE染色下,LDH组的未增厚黄韧带弹性纤维呈直线状,排列紧密且整齐,表面光滑连续,以弹性纤维为主,含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数目较少。DLSS组增厚的黄韧带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紊乱、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多。(3)DLSS组的总体纤维化分级为2.44±0.31级,高于LDH组的1.62±0.22级(p<0.05);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是逐渐递增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DLSS组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面积比值为1.85±0.54,低于LDH组的2.92±0.37(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均低于LDH组(p<0.05或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是逐渐递减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4)免疫组化:DLSS 组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和Col 3的蛋白表达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的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LDH组(p<0.01)。(5)Real-Time PCR:DLSS 组 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 和 Col 3 的 mRNA 表达高于 LDH 组(p<0.05 或 p<0.01 或 p<0.001)。DLSS 组 Smad7 的 mRNA 表达低于 LDH 组(p<0.05);DLSS 组的 IL-1β、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高,腹侧层最低,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减的趋势。Smad7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低,腹侧层最高,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增的趋势。(6)在DLSS组中,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0.73,0.84,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程度最高。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72,-0.81,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相关程度最高。(7)在DLSS组中,黄韧带厚度与背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IL-1 β、Col 1等;黄韧带厚度与中间层IL-1 β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Smad7、TGF-β 1等;黄韧带厚度与腹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为IL-1 β、Col 3等。结论:(1)相较于未增厚黄韧带,肥厚黄韧带中TGF-β1、Smad2、Smad3(或p-Smad2/3)、Col 1和Col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Smad7的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2)在肥厚黄韧带中,背侧层的纤维化程度大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在肥厚黄韧带中,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 mRNA表达均高于中间层和腹侧层,Smad7 mRNA表达低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mRNA表达呈正线性(或负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说明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由背侧向腹侧逐渐递减,其病理改变可由背侧向腹侧逐渐发展。(3)结合“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黄韧带在增龄、急性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作用下易出现微损伤,并诱导了局部炎症反应,当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时,这种损伤尚能引发适度的炎症反应,以及正常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而当机体处于阴阳失衡、阳不化气状态时,持续的炎症反应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代谢产物长期聚集于黄韧带局部,形成了炎症微环境,从而诱发了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该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炎症反应诱发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形成的理论相类似。实验二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并将其与人肥厚黄韧带组织进行比较、评估。同时,探讨腰椎活动范围的增加所诱发黄韧带增厚的机制。方法:(1)将72只大鼠分为A假手术组(切开皮肤等组织后缝合)、B肌肉切除组(切除L5-L6椎旁肌肉)、C骨关节切除组(切除L5-L6棘突和棘上韧带,磨除L5/6双侧关节突关节的一半,关节囊不做缝合处理)以及D肌肉+骨关节切除组(B+C混合)共4组,于造模后的4w、8w、12w共3个时间点取材。(2)通过对黄韧带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测量L5/6节段黄韧带总体和背侧层的厚度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比值。(3)通过X线片测量屈曲和背伸位时L5/6节段的活动范围和椎间隙高度。(4)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法检测黄韧带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TGF-β1/Smads通路相关原件和Col 1、Col 3的表达。(5)将大鼠黄韧带与人肥厚黄韧带的退变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1)HE染色与黄韧带厚度的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厚度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整体厚度是假手术组的1.35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14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06倍。但三种造模方法均不能引起黄韧带宽度的额外增加。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背侧层厚度是假手术组的2.09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2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6倍。三种造模方法中只有骨关节切除法和肌肉+骨关节切除法可以引起黄韧带背侧层厚度及其所占比例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2)Masson染色与纤维化程度: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下降,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是假手术组的0.43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6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5倍。(3)影像学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造成屈曲位椎间隙后方高度和活动范围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骨关节切除法次之,最后是肌肉切除法。(4)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 和 Col 3的蛋白表达量最多,Smad7的表达量最少,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和Col 1的蛋白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1和Col 3的mRNA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5)造模术后12w时假手术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79,将其与实验一中数据比较,其退变程度类似于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肌肉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65,退变程度仍接近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84,退变程度接近人轻度肥厚的黄韧带(1.66-2.23);肌肉+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19,退变程度与人中度肥厚的黄韧带相近(1.08-1.66)。结论:(1)建立了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其退变程度可能类似于人类中度肥厚的黄韧带。(2)三种造模方法均能引起黄韧带退变与增厚,其程度依次为肌肉+骨关节切除法>骨关节切除法>肌肉切除法。(3)在大鼠模型中,黄韧带背侧层的增厚占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背侧层在屈曲位受到更大的应力导致的。说明机械应力可能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增厚的重要因素。(4)腰椎屈曲范围的增加所引发的机械应力可导致黄韧带中炎性因子TNF-α、IL-1 β的高表达,并诱导TGF-β 1/Smads通路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
吴卓檀[2](2021)在《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以及不同Modic分型间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01月-2020年0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根据其腰椎核磁共振成像查看终板有无Modic改变及Modic改变类型,分为A组(无Modic改变)、B组(伴Modic改变Ⅰ型)、C组(伴Modic改变Ⅱ型),分析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6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法评价治疗的优良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并完整收集了90例患者的信息,其中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饮酒史、糖尿病病史、病程时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术后活动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评价结果显示总优良率达87.78%,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3.33%、83.33%、86.67%,三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在各时间点的腿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前及术后1日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3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6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LD治疗伴或不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均显着,手术安全可靠;(2)Modic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短期内腰痛症状改善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且Modic改变Ⅰ型的影响相对更明显;(3)在严格选择PELD手术适应证时应偏重于不伴Modic改变或伴Modic改变Ⅱ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雒云霄[3](2021)在《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K线验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通过手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ebral axis,C2-7 SVA)、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tic angles,CLA)、后纵韧带骨化的侵占率(Occupation ratio,OOR)、颈椎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在我科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的患者68例,男性49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4.62±9.96岁,通过K线分组,分为K线(+)组共5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4.53±10.28岁,K线(-)组共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09±8.51岁,测定术前及术后C2-7 SVA、CLA、OOR、CROM,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日本骨科(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后两组的JOA评分,比较两组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颈椎矢状位的参数变化和手术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SVA、CLA、OOR三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VA、CLA、OOR、JO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分别为(13.47±0.80)和(12.68±1.12),(t=2.809,P=0.007),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2.52±11.66),(47.51±10.60),(t=1.32,P=0.191),术后6个月SVA、CLA、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分别为(13.84±0.69)和(13.01±0.94),(t=2.793,P=0.008),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1.84±11.78),(59.49±6.30),(t=1.769,P=0.038)。结论:结合K线与C2-7 SVA、CLA这些简单实用的影像学参数能预测OPLL经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疗效有相关性,通过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帮助医生制定更佳的治疗方案。
阳淇名[4](2020)在《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目的:采用超声乳化二步法制备Eq-PLGA纳米粒,利用PDA仿生法在多孔钽金属骨小梁材料表面制备PDA涂层,通过其特性大量吸附Eq-PLGA纳米粒在涂层表面,制备一种载雌马酚纳米粒的结构性金属骨小梁Eq-PDA-Tan,并检测其理化特性、生物相容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超声乳化二步法制备Eq-PLGA纳米粒,通过观察纳米粒形态特征,分析粒径电位、检测Eq的包封率及装载率、Eq的体外释药情况评价Eq-PLGA纳米粒的理化特性。通过检测与纳米粒共孵育后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吞噬荧光标记的纳米粒情况评价Eq-PLGA纳米粒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利用PDA仿生法在多孔钽金属骨小梁材料表面制备PDA涂层,将制备好的Eq-PLGA纳米粒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复合在PDA-Tan表面,成功构建Eq-PDA-Tan金属骨小梁。检测了Eq-PDA-Tan的表面形貌、亲水性,与细胞共培养后,观察细胞在材料上及材料孔隙内部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情况,以评价Eq-PDA-Tan金属骨小梁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Eq-PLGA纳米粒具有均匀的尺寸和良好的分散性,粒径为(291.5±29.54)nm,zeta电位(-22.3±1.98)m V,分散指数为0.149。Equol的包封率为(74.39±4.18)%,装载率为(6.86±0.54)%。体外释药实验显示Eq-PLGA纳米粒持续释放Eq达30天,总释放累计率达72.44±1.70%。与纳米粒共孵育后的C3H10 T1/2及RAW264.7细胞存活率基本高于90%,C3H10 T1/2细胞能吞噬Eq-PLGA纳米粒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大体观察、SEM检测结果证实成功在Tan材料表面制备出PDA涂层及黏附了Eq-PLGA纳米粒,PDA涂层可增加材料表面表面亲水性。CCK-8、SEM、CLSM发现Eq-PDA-Tan能促进细胞增殖(P<0.05),改善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与伸展,并能促进细胞向材料孔隙内生长。结论:成功制备出Eq-PDA-Tan结构性金属骨小梁,该材料能在体外呈现出良好的释放性能,拥有良好的表面亲水性,能促进细胞增殖,引导细胞生长方向,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表明其是一种具有安全具有前景的骨植入材料。第二部分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对成骨分化、破骨分化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究Eq-PDA-Tan金属骨小梁在体外对细胞成骨分化、破骨分化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应用于体内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治疗提供前提。方法:通过光镜观察Eq-PDA-Tan金属骨小梁与C3H10 T1/2细胞、RAW264.7细胞在诱导因子存在条件下共培养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ALP染色与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Western-blot、q RT-PCR、ELISA、TRAP活性检测分析Tan、PDA-Tan、Eq-PDA-Tan三组金属骨小梁对细胞成骨分化、破骨分化的作用。结果:将Eq-PDA-Tan金属骨小梁分别与C3H10 T1/2细胞和RAW264.7细胞共培养,在加入诱导因子后,C3H10 T1/2细胞逐渐向成骨细胞分化,出现钙结节,细胞变为扁圆形,细胞质出现空腔。RAW264.7细胞出现黑色伪足,相互连接,形成多核破骨细胞。ALP染色及活性结果显示,在成骨诱导7及14天后,Eq-PDA-Tan组的紫色较深,ALP活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在成骨诱导21天后,Eq-PDA-Tan组红染的钙结节遍布整个视野,呈深红色,半定量分析IOD值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对于成骨相关蛋白,在共培养诱导7天后,Eq-PDA-Tan组的COL-1,RUNX2和Osterix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而OCN的表达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COL-1,Tan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诱导21天后,Eq-PDA-Tan组COL-1的表达量依然高于其余各组(P<0.01),PDA-Tan组和Tan组的COL-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对于OCN,Runx2和Osterix的蛋白表达量,Eq-PDA-Tan组都是显着高于其余各组的(P<0.01),PDA-Tan组高于Tan组(P<0.01),Tan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对于破骨相关蛋白NFATc1、c-Fos、CTSK,在诱导7天后,该三种蛋白在Eq-PDA-Tan组的表达量是最低的(P<0.01),其余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成骨及破骨分化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出与蛋白相似的变化。Eq-PDA-Tan组上清液中OPG/RANKL的比值是最高的(p<0.05),TRAP含量在Eq-PDA-Tan组中最低(p<0.05)。结论:Eq-PDA-Tan金属骨小梁在体外表现出了优良的促成骨分化作用,同时Eq-PDA-Tan金属骨小梁通过Eq的释放抑制了细胞的破骨分化,有望成为骨质疏松骨缺损患者的理想骨植入物。第三部分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体内研究目的:建立大鼠骨质疏松股骨髁临界骨缺损模型,通过影像学、组织学等方法评价Eq-PDA-Tan金属骨小梁在体内骨质疏松骨微环境下的骨修复能力、骨整合效应及体内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依据。方法:1、将SD雌性大鼠分为OVX(卵巢切除术,40只)组和Sham(假手术,10只)组,通过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骨密度检测、Micro-CT骨扫描、组织学观察评估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是否成功。2、将OVX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股骨髁制造直径3.5mm,深4mm的圆形缺损,将制备好的金属骨小梁体内植入件按照(空白对照组、Tan、PDA-Tan、Eq-PDA-TAN)植入到骨缺损内。3、使用X线在术后0W、4W、8W、16W观察金属骨小梁是否成功植入股骨髁缺损处,植入物有无松动以及空白对照组骨缺损修复情况。4、在术后4W,8W,16W取出样本,大体观察骨缺损修复与周围组织情况;硬组织切片品红-亚甲基蓝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金属骨小梁内部骨长入情况与骨-材料界面情况,并计算金属骨小梁孔隙内骨面积长入百分比及植入物接触率(BIC);使用SEM观察植入物骨长入情况及骨与材料界面,并用EDS对新生骨组织元素成分进行分析。5、在术后16W通过对大脑皮层、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评估其体内生物相容性。结果:1、通过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发现术后12W后,OVX组的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TRACP-5b水平较Sham组明显上升(P<0.01),骨密度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1)。Mirco-CT结果显示OVX组BV/TV、Conn.D、Tb.N、Tb.Th显着低于Sham组(P<0.01),而Tb.S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OVX组的骨小梁变细,小梁间距增宽,骨小梁断裂,骨胶原减少,破骨细胞数量较Sham增多。2、X线观察:术后当日,可以看到空白对照组股骨髁处出现骨缺损圆形阴影,各组植入物植入位置良好,材料与骨缺损界面间有细微缝隙。术后4、8、16W,空白对照组随时间延长骨缺损范围变小,但骨缺损仍然清晰可见,出现骨质硬化,其余各组随时间延长植入物位置无变化、松动,植入物周围有骨痂形成,植入物与骨缺损界面间缝隙逐渐变小,越来越牢固,术后16W,Tan组仍然可见与骨界面缝隙,但PDA-Tan组和Eq-PDA-Tan组植入物与骨界面缝隙肉眼不可见。3、大体观察:各组中均未出现感染和排斥反应,各组植入物位置良好,均未出现松动;随植入时间的延长,各组材料逐渐有纤维组织、骨痂覆盖;空白组中骨缺损逐渐被纤维组织填充,但仍可见节面清晰的骨缺损。4、硬组织切片品红-亚甲基蓝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Eq-PDA-Tan组相比其余两组均有更多的新生骨长入(P<0.05),而PDA-Tan组相比Tan组也有更多的骨长入(P<0.05)。Eq-PDA-Tan组和PDA-Tan组的BIC在各时间点处均明显高于单纯Tan组(P<0.05),但Eq-PDA-Tan和PDA-Tan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5、SEM观察及EDS分析:随时间延长,Eq-PDA-Tan组可见有大量新生骨质生成,并向孔隙内生长,新生骨与材料界面贴合紧密,从编织骨向板层骨过渡,最后成为成熟板层骨。各组新生骨的钙磷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Eq-PDA-Tan组的钙磷比相比其余几组显着降低(P<0.05),为1.686±0.029。6、生物相容性组织学观察:心、肝、脾、大脑皮层及肾组织,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未出现病理改变。结论:Eq-PDA-Tan金属骨小梁能有效的促进骨质疏松微环境下的新骨形成,改善骨-材料界面的骨整合效应,拥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性。
陈曦[5](2020)在《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针对经皮全内镜下前路经椎体颈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Full-endoscopic Anterior Transcorporeal Cervical Discectomy,PEATCD)形成的椎体骨通道研制了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Supportable Bone Channel Repairer,SBCR)(ZL2018 2 1868594.8),以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并联合可注射骨材料植入骨通道模型中,通过观察骨生长情况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修复骨通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SBCR的设计及制备:采集20例行PEATCD的病人术后CT影像资料,在CT矢状面测量椎体骨通道的长度及直径,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作为设计参数,采用CATIA软件和机械力学原理创新性设计SBCR,详细阐述其组成结构及使用原理。根据设计图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采用钛合金材质加工制造成品。2.SBCR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纳入2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处死2只犬将其髂骨及四肢骨制备成同种异体骨粉,将其余20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采取犬的全血后使用“两次离心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分别将0.5mL全血及0.5mL PRP在血细胞分析仪中检测血小板的含量。将激活后的PRP与同种异体骨粉以1:1的比例混合即为本实验的可注射骨材料。于每只犬右侧股骨下端建立骨通道模型,A组为空白骨通道,B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C组骨通道内注入可注射骨材料;D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可注射骨材料。术后8周处死所有犬并取得右侧股骨标本20具,通过股骨标本的X线检查、CT检查及CT值测量、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来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结果:1.测量20例PEATCD病人责任颈椎椎体骨通道的长度为17.48mm±0.77mm,直径为7.25mm±0.18mm。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的SBCR主要组成结构包括:中心螺杆、推板、滑动块、螺母和连接组件。其使用原理为:先通过转动螺母相对中心螺杆做旋转运动,推动连接组件托住相应的推板向外运动把推板顶开,形成以中心螺杆为中心并在其外围构成左上、右上和下侧三个方向撑开的三层联动结构。回收运动与打开运动相反。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制备的一批钛合金材质的SBCR成品,其整体长度为16.50mm,闭合时直径为6.20mm,撑开最大时直径达15.20mm。从闭合至完全撑开约需顺时针转动6.5圈,每转一圈能撑开的范围约1.38mm。制备的SBCR成品满足设计参数及设计原理,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1)血小板含量:PRP中血小板的含量约为全血的4.8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20,P<0.05)。(2)一般情况:所有实验犬术后的精神、饮食可,手术切口愈合良好。(3)X线检查结果:可见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优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的SBCR撑开固定在位,无变形、塌陷、移动。(4)CT检查及CT值测量结果:CT检查示A组和B组的骨通道内仍可见到未修复完全的空白骨通道部分,同周围的宿主骨相比,其新生骨的密度较低;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B组,骨通道内几乎完全骨性愈合,新生骨的密度较高,但仍低于正常部位骨密度。CT值的组间对比:正常骨部位的CT值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的组内对比:A组、B组、C组和D组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在0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E染色组织学观察:A组:可见较多的骨小梁生长,相互之间无明显连接。B组:可观察到较粗大的骨小梁,数量较多,但排列较为散乱。C组:可观察到大量成熟骨小梁,骨小梁相互连接。D组:可观察到大量的骨小梁,且骨小梁较粗大,新骨的成熟度较高。4组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在组间比较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C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C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000,P=0.014),D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00,P=0.004),D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结论:1.本研究针对PEATCD术后形成的椎体骨通道,创新性的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并采用钛合金材质制备的SBCR,可经脊柱全内镜工作通道植入椎体骨通道内撑开后提供支撑性,同时操作方便、可调控、可植骨,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SBCR在犬的骨通道模型中稳固性能良好,联合PRP+同种异体骨粉制备的可注射骨材料后能够加速骨通道的修复,为临床中修复椎体骨通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乐宇,由长城,任航,于泰隆,池辉,马妮娅,Subedi Dipendra,Prajapati Ravi Kumar,祖佳宁,闫景龙[6](2019)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外科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一种罕见的病理过程,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与OPLL的发展有关,自然发展后可能导致脊髓压迫,患者多因早期神经症状就诊。临床中以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通常X线侧位可以观察到骨化的后纵韧带,通过颈椎磁共振成像可以判断骨化的韧带对脊髓和神经的压迫程度,通过CT可以进行分型,临床中根据不同的分型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制订不同的外科治疗策略。无症状患者无需例行预防性手术,但严重颈椎管狭窄并伴有或怀疑有脊髓信号改变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有脊髓症状或神经根性症状以及脊髓压迫证据的患者应考虑手术干预。
徐斌武[7](2019)在《不同固定的颈椎管成形治疗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利用伴有金属带线锚钉及丝线固定门轴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用来治疗由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优越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因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所致的脊髓型颈椎病而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同一个主刀医生收治,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本组病例分析的患者共40例;其中将接受金属带线锚钉捆绑固定单开门手术的20例患者称为锚钉组;将接受丝线捆绑固定单开门手术的20例患者称为丝线组。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术后轴性症状、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等术后住院期间数据;通过门诊随访获得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期间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曲度指数(CCI)等数据,并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患者均完整完成术后随访。纳入锚钉组和丝线组病例通过分析,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锚钉组较丝线组稍多(P>0.05);手术时间锚钉组较丝线组长(P<0.05);术后总引流量锚钉组低于丝线组(P>0.05);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病例数锚钉组较丝线组低(P<0.05);术后脑脊液漏发生锚钉组较丝线组低(P>0.05);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率锚钉组低于丝线组(P>0.05)。术前mJOA评分、NDI、VAS评分、CCI:锚钉组与丝线组相似(P>0.05)。手术后,术后1周mJOA评分两组都有缓解(P>0.05),NDI、VAS评分较术前稍有恶化(P>0.05);术后3、6、12月mJOA评分锚钉组改善情况较丝线组好(P<0.05);术后1周mJOA改善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12月mJOA改善率锚钉组优于丝线组(P<0.05);术后3、6、12月NDI锚钉组优于丝线组(P<0.05);术后12月发生“再关门”锚钉组较丝线组低(P<0.05)。术后6、12个月CCI丝线组都较锚钉组低(P<0.05)。结论:接受金属带线锚钉固定和丝线固定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伴有金属带线锚钉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及颈椎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复查“再关门”发生率更低,术后效果更好。
李统[8](2019)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对比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参数变化,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支撑体对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有无差异;2.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影响;3.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并发症有无影响;4.是否可以利用矢状面平衡参数预估手术疗效。研究方法:1.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住院行ACCF手术的患者,手术涉及两个相邻节段,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名病患,其中术中用钛网植骨15例,纳米人工骨植骨15例。2.矢状位参数的测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以内)、术后3、6、9月行颈椎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每次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2-7SVA、TIA。3.疗效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JOA评分。4.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采用卡方检验,手术节段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组内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在性别、年龄、颈前路手术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复查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两组间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3.两组组间比较术后C0-2Cobb和C2-7Cobb角存在差异,特别是C2-7Cobb角,术后3、6、9月差异显着(0.003、0.001、0、0);组内比较两组的TIA术前术后没有显着差异,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前术后即刻均有显着差异;钛网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后及术后3、6、9月的测值存在显着差异。4.C0-2Cobb角和C2-7Cobb角呈现显着正相关(r=0.403,P=0.027),C0-2Cobb角与T1S成正相关(r=0.463,P=0.010),C0-2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471,P=0.009),C2-7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569,P=0.001),TIA与其余参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手术对TIA没有明显影响,而手术通过提高C2-7Cobb角和C0-2Cobb角,增大T1A,缩小C2-7SVA,使得颈2相对颈7后移,调整头部重心,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2.不同支撑体对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钛网和n-HA/PA66术后即刻均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参数,但是在术后维持矢状面稳定上,钛网比n-HA/PA66差,术后早期可出现矢状位平衡丢失。3.在术后临床疗效上,运用钛网和n-HA/PA66术后9个月以内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术后疗效短期内无确切相关性,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晗祥,范华华,蔡小军[9](2017)在《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讨论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 5月龄新西兰雌性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C组、T0组、T1组。经去势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后,对C组腰5椎体仅完成穿刺假手术,对T0组腰5椎体穿刺后注入碘海醇,对T1组腰5椎体穿刺后注入骨水泥,术后继续饲养12周。术后12周取腰4-5椎间盘,行TUNEL染色了解细胞凋亡率,行real-time PCR检测白介素1、Ⅱ型胶原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7m RNA相对表达量,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1组凋亡细胞率同C组、T0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组白介素1、金属基质蛋白酶7m RNA相对表达量同C组、T0组比较明显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T1组Ⅱ型胶原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同C组、T0组比较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兔骨质疏松模型实施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内骨水泥确可对邻近椎间盘造成影响。
王明[10](2012)在《PMMA强化兔骨折椎体后组织形态学观察和BMP-2及TGFβ动态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手术造成兔椎体爆裂性骨折,将骨折椎体经PMMA强化,观察周围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及TGF-β和BMP-2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后入路手术,建立兔椎体爆裂性骨折。手术成功建立椎体骨折者有25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兔,对照组10只。实验组用PMMA强化骨折椎体,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后1d,3d,7d、2W和4W后行X线和CT检查了解椎体内骨水泥和骨折愈合情况,然后处死兔子,取实验椎体,病理学切片观察骨水泥周围组织学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周围骨组织中TGF-β和BMP-2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手术制造椎体骨折的过程中,1只兔术中死亡,1只在术后1天死亡。实验组兔骨折椎体PMMA注入约0.1-0.3ml。各实验兔处死前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CT证实各兔椎体骨折的存在,但骨折形态不一。术后实验组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水泥无脱落、松动,骨水泥体积未发生明显变化。HE染色,对照组未见骨坏死,实验组术后1天,3天,7天均可见少量坏死骨组织,术后2周到4周未见明显骨坏死组织。术后1天,骨水泥周围可见炎性细胞聚集,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开始减少,到第4周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术后3天周围骨组织可见间充质细胞聚集。术后7天可见周围骨组织中存在巨噬细胞,提示可能存在异物反应。实验组术后2周骨水泥周围可见少量的成纤维细胞纤维,成骨细胞的聚集较前稍有增加。术后4周可见纤维组织和成团的软骨细胞,可见软骨内成骨及骨痂形成。与正常骨组织相比较,术后1d,实验组和对照组TGF-β和BMP-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两组TGF-β和BMP-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 TGF-β的表达增加,对照组和实验组TGF-β的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实验组和对照组BMP-2和TGF-β的表达均有增加,其中TGF-β表达明显增加,两组BMP-2和TGF-β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对照组和实验组BMP-2和TGF-β的表达继续升高,两组BMP-2和TGF-β表达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BMP-2和TGF-β的表达到峰值,两组BMP-2和TGF-β表达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MA可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和骨坏死,但未见持续的炎症反应和骨坏死,表明PMMA的放热反应和单体毒性最终不会持续的对周围骨组织造成不利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组织修复过程中均出现TGF-β和BMP-2的表达高峰,但实验组峰值的出现比对照组峰值的出现有所延迟,表明PMMA可能影响了GF的合成和释放,但最终不会影响周围骨组织的愈合。
二、椎体成形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体成形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收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影像学测量 |
1.4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5 手术方式 |
1.6 标本的取材、运输等标准操作规程 |
1.7 HE染色与组织形态学观察 |
1.8 Masson染色与纤维化观察 |
1.9 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初带IL-lp、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和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10 实时焚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HE染色结果 |
2.3 Masson染色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Real-Time PCR结果 |
2.6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2.7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弹性-胶原纤维比的相关性分析 |
2.8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炎症与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病理机制 |
3.2 黄韧带背侧层是退变的起点 |
3.3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DLSS的中医药治疗 |
3.5 其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3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取材 |
1.4 实验动物的造模 |
1.5 影像学测量 |
1.6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测量 |
1.7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观察 |
1.8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黄初带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9 免疫印迹法定性、半定量分析IL-1β、TNF-α、TGF-β1和Coll蛋白在各组黄韧带内表达 |
1.10 Real-Time PCR检测 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的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结果 |
2.2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的结果 |
2.3 影像学测量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免疫印迹结果 |
2.6 Real-Time PCR结果 |
2.7 大鼠黄韧带与人增厚黄韧带的比较 |
2.8 模型成功率 |
3 讨论 |
3.1 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建立方法 |
3.2 大鼠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表现 |
3.3 机械应力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肥厚的重要因素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大鼠黄韧带增厚模型的建立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附件 |
(2)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
1.2 椎间盘的结构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研究 |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
1.7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2 Modic改变的概述 |
2.1 Modic改变的分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
2.2 MC的发病机制 |
2.3 MC与下腰痛的关系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样本来源 |
1.2 LDH的诊断标准 |
1.3 样本纳入标准 |
1.4 样本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Modic改变的评估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PELD操作方法 |
2.3.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4.1 患者基线数据、手术情况指标及术后活动程度 |
2.4.2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线数据的比较 |
3.2 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活动程度的比较 |
3.3 患者腰部VAS评分的比较 |
3.4 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
3.5 患者ODI评分的比较 |
3.6 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 |
4 讨论 |
4.1 PELD是治疗LDH的有效技术,“中药烫熨+涂擦”外治疗法是良好的术后康复措施 |
4.2 LDH伴MC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4 本研究对混杂因素的控制 |
4.5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基本资料 |
1.3 临床分组 |
1.4 诊断标准 |
2.内容与方法 |
2.1 测量指标与方法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
4.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一节 载雌马酚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节 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的制备、表征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对成骨分化、破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体内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5)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设计及制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外科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病史 |
1.1 原发性 (特发性) OPLL |
1.2 继发性OPLL |
1.3 自然病史 |
2 影像学检查 |
2.1 X线检查 |
2.2 CT扫描 |
2.3 磁共振成像 |
3 OPLL的治疗 |
3.1 非手术治疗 |
3.2 外科手术治疗 |
3.2.1 前方入路 |
3.2.2 后方入路 |
3.2.3 前后联合入路 |
3小结 |
(7)不同固定的颈椎管成形治疗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病例资料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第3章 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 |
3.1 前期准备 |
3.1.1 一般检查 |
3.1.2 专科检查 |
3.1.3 术前特殊准备 |
3.1.4 手术器械、耗材准备 |
3.2 手术过程 |
3.2.1 麻醉及手术前准备 |
3.2.2 切口区域消毒铺巾 |
3.2.3 手术切口选择及暴露 |
3.2.4 单开门脊髓减压 |
3.3 手术抗生素使用及术后治疗 |
第4章 手术评价指标 |
4.1 手术评价指标 |
4.2 数据统计方法 |
第5章 结果 |
第6章 讨论 |
6.1 后纵韧带解剖及致病机制 |
6.2 OPLL所致CSM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
6.3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
6.3.1 术后轴性症状 |
6.3.2 C5神经根麻痹 |
6.3.3 术后后凸畸形 |
6.3.4 术后“再关门”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8)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引言 |
1.1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 |
1.2 .人工骨支撑体 |
1.3 .颈椎矢状位序列 |
2.正文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筛选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1.5 .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例收集 |
2.2.2 .分组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方法 |
2.2.5 .治疗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价 |
2.3.2 .矢状位相关参数评价 |
2.3.3 .临床疗效评价 |
2.3.4 .并发症 |
2.4 .讨论 |
2.4.1 .脊髓型颈椎病(CSM) |
2.4.2 .颈椎矢状位平衡 |
2.4.3 .颈椎矢状位相关参数的研究价值 |
2.4.4 .矢状位参数的测量问题 |
2.4.5 .颈椎手术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关系 |
2.4.6 .对支撑植骨材料的认识 |
2.4.7 .对本项研究数据的分析 |
3.结论 |
4.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 颈椎矢状位序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JOA评分表 |
附件3:经典病例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建立兔骨质疏松模型 |
1.3.2 CT扫描兔L5椎体形态 |
1.3.3 实施椎体成形术 |
1.3.4 标本取材 |
1.3.5 凋亡细胞观察 |
1.3.6 Real time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
2.2 各组白介素-1、II型胶原、金属基质蛋白-7m RNA相对表达量 |
3 讨论 |
(10)PMMA强化兔骨折椎体后组织形态学观察和BMP-2及TGFβ动态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 |
实验方法 |
统计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椎体成形术及其填充材料 |
2.1 椎体成形概况 |
2.2 球囊椎体成形术(PKP术)及手术指征 |
2.3 椎体成形术中的永久性和可吸收性骨水泥的比较 |
2.4 骨水泥添加剂 |
2.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椎体成形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D]. 王宝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吴卓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D]. 雒云霄.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载雌马酚纳米粒结构性金属骨小梁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 阳淇名.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D]. 陈曦.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外科诊治进展[J]. 郑乐宇,由长城,任航,于泰隆,池辉,马妮娅,Subedi Dipendra,Prajapati Ravi Kumar,祖佳宁,闫景龙. 医学综述, 2019(12)
- [7]不同固定的颈椎管成形治疗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D]. 徐斌武. 南昌大学, 2019(01)
- [8]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D]. 李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J]. 张晗祥,范华华,蔡小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76)
- [10]PMMA强化兔骨折椎体后组织形态学观察和BMP-2及TGFβ动态表达的研究[D]. 王明. 中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