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芳[1](2020)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是诸多合作经济理论中影响最久远的,同时其中的农业合作理论又是关键的一环,马恩创立之后,再经列宁对其进行实践与创新,之后传入我国后,在不同时期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背景下,发挥出不同的作用。马克思农业合作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核心展开。它完善地阐释了农民选择农业合作的缘由,原则、途径以及最终目标这些根本相关的因素。中国化农业合作的推进就深受这一主要农业合作理论的启发。本研究在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与之相关的学科和总体思路相一致的研究方法,介绍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经由知识分子对苏俄农业合作成功经验的学习与传播、土地革命时期开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革命、抗日时期进行劳动互助和组织劳动力、解放时期土地归公发展合作社四个阶段中国农业合作的逐步发展;总结过渡时期农业合作历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到人民公社时期的莽撞与跃进,既有对马克思农业合作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也有对它的背离。阐释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践及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实质、新型农业合作社兴起以及新时代中国化农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动因、政策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得出如下启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原则规定、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主体地位、加强农业合作道路外部环境的营造,不断完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更进一步发展。
丁明志[2](2016)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员工持股制度,又称员工持股计划,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律师路易斯·凯尔索,他提出的双因素经济理论和后来马丁·魏茨曼提出的利润分享理论构成了员工持股制度的基础。随后70年代员工持股制度在美国兴起,并开始在其他国家推行。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3国家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计划,其中日本、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过成功的范例。这为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我们应当在学习国外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走出一条自己的员工持股改革之路。员工持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的波折。20世纪80年代员工持股制度传入我国,并开始以员工持股改革试点为主的探索阶段,接着以大规模试点开始全面的推广。在1998年,许多公司已经实施了员工持股制度,但是由于一级股票市场和二级股票市场的差价,许多企业员工开始抛售股份,获取利润,严重的冲击了二级市场,于是证监会紧急叫停了员工持股制度的改革。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后,我国重启了员工持股改革,这次改革以管理层收购为主,但是海量的管理层收购在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与监管的情况下,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政府管理部门不得不下令禁止管理层收购改革。于是员工持股制度陷入了长达11年的沉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员工持股制度被重新启动。而本文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以及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员工持股制度的一般性分析,主要介绍了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实现方式、基本特征、分类与模式、作用,我们认为员工持股是指公司内部员工出资购买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一个专门机构作为团体法人,托管运营,统一管理,员工拥有所持股份的收益权,并参与企业的管理监督与利润共享的一种的激励与福利制度,员工持股制度实质上就是管理、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资本化。第三章则分析了员工持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合作工厂理论以及以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理论、马丁·魏茨曼的利润分享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第四章介绍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六个阶段、之前实践中出现的政策法律缺失滞后、国有资产流失、员工持股短期性和福利性等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美国、日本、西班牙各国的员工持股实践情况,进而进行了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第六章则是针对员工持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秦勃[3](2014)在《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列宁自参加革命以来就十分重视俄国的土地问题,他在领导俄国人民与沙皇专制统治、与俄国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土地革命思想。本文循着列宁革命的步伐系统地梳理了列宁在不同的革命时期所提出的土地主张、所制定的土地纲领、所推行的土地政策,并且解读它们的内在联系,厘清列宁土地革命思想发展的脉络及其关涉重点。列宁刚刚涉足俄国革命之时,俄国农奴制改革所留下的残余继续影响着俄国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农民并未获得真正的人身自由,农民的土地占有情况也十分糟糕。针对沙皇专制政府和贵族对农民的压榨,列宁在早期提出了“消除农奴制残余、归还赎金和收回割地、争取政治自由”三大主张,希冀通过这些手段解决俄国的土地问题。然而,1905年革命使列宁认识到此前的土地纲领犯了错误,列宁和社会民主党对农民的革命性估计不足,对俄国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估计过高。故此,1905年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土地国有化”思想,强调“土地国有化”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革命措施。“土地国有化”思想在列宁土地革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提出彰显了列宁对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理论智慧。本文通过对列宁“土地国有化”思想的研究认为,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前、后,列宁对土地国有化的态度大致经历了否定(反对土地国有化)——谨慎(有条件地实行土地国有化)肯定(支持土地国有化)的过程。从列宁对待土地国有化态度的转变,可以清晰地看出俄国革命发展的进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体现了列宁革命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入。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就以通过《土地法令》的形式确定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执行的土地政策,废除了土地私有权,巩固了土地国有的基础。在面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双重威胁的情况下,列宁果断提出国家进入“战时共产主义”状态。他认为,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必须实行“共耕制”才能使国家摆脱危难,“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使土地真正转到劳动者手中。”事实上,“战时共产主义”只是国家在非常时期为迅速摆脱困境所采取的临时性经济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俄共(布)“十大”确定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时期废除了此前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改行粮食税,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土地问题上,苏维埃国家通过颁布法律等形式保持了土地国有化、巩固了农民土地使用权、增强了农民占有和使用土地的灵活性。客观地讲,晚年的列宁由于健康原因没有对苏俄土地问题有太多的论述,但这并不代表他毫不关心土地问题。他在“政治遗嘱”中关于合作社问题、关于文化革命问题等论述中依然能够找到他对社会主义道路构想中对土地问题的关注。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以农业为主的俄国相结合的产物,它为落后国家探索解决本国土地问题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益范本。
李贺[4](2014)在《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合作经济思想起源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44年,在罗虚戴尔成立的消费合作社成为近现代合作社的起源和根基,对后来世界各国合作社运动和合作社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合理思想和批判改良主义、机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以工人合作社运动形成的合作工厂思想、19世纪后期对法德等西欧国家的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而形成的农业合作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卓越地运用于人类合作社运动实践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着论述合作经济思想,但是在他们留下来的一系列着作中都深刻地论述了合作社在人类历史进程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历史地位、作用及其运动规律,形成了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目前也存在众多合作经济组织,诸如股份合作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域涉及土地承包权流转、信用、供销、金融等。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所以,认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对指导当前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直接来源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经济思想,但是,合作经济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容从早、中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消灭商品交换、实行计划生产和消灭三大差别的主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合作经济思想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创意。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合理一面的同时,对其不合理的一面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创造出了崭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纵向上以时间为序梳理出该思想的具体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二人最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作经济持否定态度,随着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合作社运动的大力兴起,他们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肯定合作社在资本主义制度向共产主义过渡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将发展合作社这一主张推广至农业领域。从而在理论上支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必将被合作制的联合劳动所取代的论断。从横向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主要涉及论述合作工厂的思想、批判非科学合作经济思想和论述农业合作社的思想。另外,本文加入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俄国“劳动组合”这一古老合作社形式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在劳动组合基础上的俄国农村公社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发展的设想,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从而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具体发展脉络、了解其具体内容,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发展合作经济、丰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由于该思想是历史的产物,而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合作工厂和农业合作社时大多以西方为研究对象,再加上他们执政经验的欠缺,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在继承该思想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
黄翠新[5](2013)在《论生态自由》文中研究指明自由是人的本质追求,是人的生存应有的状态。自由既是人的认识能力,更是人的实践能力。由于自由与自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自然是自由的基石,亦是自由展现的舞台,决定了对自由的研究除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还有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自由的发展,应该是包括自然在内的、人自由也让物自由的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对自由的研究一般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或者说仅仅是研究人在社会面前的自由,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的维度。然而,又恰恰是人在自然面前如何自由的问题,决定着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成功或者失败,决定着生态危机能否得以消除。人在自然面前的真正自由既不是古代人顺从自然的自由,也不是现代人征服自然的自由。因为古代人在自然面前的顺从与消极无为,听命于自然,遮蔽了主体自由意志。现代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极大地彰显了人的主体性,获得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巨大解放。然而,现代性自由却是征服自然的自由,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自然空间无限的基础上,以机械的、原子的思维方式把自然当成物件来肢解、控制、支配和征服,因而潜藏着破坏自然的巨大张力,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对立、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断裂以及劳动的异化、科技的异化,最终造成对人的控制,使人陷入不自由之中。从征服自然的自由需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生态自由是人与自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并实现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相处与保持动态平衡中生成的自由。人与自然相统一之所以能够生成生态自由,是因为自然本身自在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人类与这个有机整体达成统一,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与自然本身的对立,从整体的意义上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使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整体的和谐。生态自由的本质是人自由也让物自由,即人不仅在自然面前赢得自由,也让自然万物获得自由,物的自由是指让物能够按照其自身的自然本性存在,自主地进行自身的活动。生态自由是人以整体的、有机的、生态的思维方式去认识整体的自然,把握生态必然性以及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关系,是本体论自由与认识论自由的统一。生态自由有其哲学基础和现实基础,即对立统一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生态劳动。生态自由能够指导人们进行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做到利用、改造自然与养育、保护自然的统一。生态自由可以为生态伦理学奠定新的哲学基础。从征服自然的自由走向生态自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桥梁。
宋晓杰[6](2011)在《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奈格里早期的政治本体论不仅确定了其后来政治批判理论的核心构架与方法论前提,而且构成他创建后社会主义政治规划的关健切入点。奈格里致力于通过挖掘传统形而上学的政治内涵,并以形而上学-政治学-历史情势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建构。对他而言,本体论以去目的论、决定论、超验论和辩证法为基本前提,它并不追溯事物的超验起源和基础,而是将视角专注于无限开放的历史创构过程,以从中筹划指向差异和未来的自由解放空间。他重建本体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固定在某种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而是旨在革新关于静态抽象的存在或本质的传统本体论构架。他通过发掘传统形而上学潜隐的政治权力配置,从理论根基处将它们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连接起来,以彻底清除激进革命线索中的资本主义遗毒。首先,他始终基于劳动-资本的阶级对抗逻辑,将传统本体论的超验-等级-表象、调解-平衡-综合的内在机制,激进化为资本主义的政治配置,然后再强调创构性的本体论或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治学对它的总体拒绝和二者之间彻底的政治决裂。其次,他又在无产阶级被解放时间的一元空间中,强调其多样性-主体性、集体性-生产性-创构性的内生性机制,进而在时间性的即将到来的本体论视域中,积极建构无产阶级自由和欲望的革命筹划。在这个意义上,政治本体论其实就是奈格里批判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思想基石。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以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以及五月风暴和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为现实背景,以《资本论》及其相关手稿、斯宾诺莎和尼采在法国左翼知识界的当代复兴为理论资源,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从纯粹客观的结构层面,拉回政治性话语中的革命主体性。它主要包括具备逻辑递进关系的双重语境,第一个语境体现出奈格里基于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中寻求新政治主体和社会本体力量的努力。他建基于对劳动和劳动力的持续关注,彻底颠倒劳动与资本的力量关系,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激进政治解读,重建以阶级构成的政治性和主体性构架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心结构,重组列宁的主体和组织理论及其当代化视域,以此消除正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幻象和革命乌托邦残余,这些方面都构成他政治理论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基石。第二个语境则是奈格里基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为新的政治主体所确立的本体论视域。福柯的逾越哲学和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奠定了其政治本体论的逻辑基础。他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揭示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马克思与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的对抗逻辑,以辨识出真正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形而上学筹划:内在性平面、创构性力量、个殊性事件和绝对民主。第一重语境以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为现实背景,确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第二重语境则赋予这个政治主体以根本属性和出场方式。奈格里对政治问题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其实是对政治本体论视域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延伸。这个思想推进过程同样主要包含双重递进的逻辑线索。第一条线索侧重分析宏观层面的政治哲学命题,它以政治-社会、国家-宪政、革命-民主为主题,以作为主体性创构力量和开放性革命筹划的制宪力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制宪力-永恒革命-绝对民主和宪制权-国家-宪政体系-主权权力的对抗语境。从本质上来说,制宪力就是创构性本体论和激进政治主体的另一个称谓,它代表着绝对的永久革命性、开放的力量创建原则、个殊性和偶然性的内在性事件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它其实为奈格里的后社会主义解放理论确立了总体的政治宣言、革命纲领和行动准则。第二条线索则聚焦于现实层面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问题,它以后福特主义背景下劳动形式和无产阶级劳动力、资本主义权力实践和主体性生产模式的根本改变为现实基础,以绝对的内在性和平滑的政治学为理论前提,以身体政治和游牧政治为核心线索,积极建构了以诸众、游牧革命和激进民主为主题的后现代主义政治革命理论,以此来寻求马克思与后马克思思潮的历史连续性,协调求批判性-解构性与建构性-伦理政治性的内在统一。总体而言,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是一个以差异、主体和事件为构架的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是一个以主体性和革命性、内在性和创构性、偶然性和差异性为根基的事件哲学,是一个以开放性、非连续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为基础的激进政治模式,是一个以活劳动-力量-欲望、制宪力-诸众-绝对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主体理论,是一个以唯物主义批判、绝对内在性和共产主义为本质的激进革命传统。它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是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混合物,最终因对主体性维度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韩长春[7](2011)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二十多年,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特点及功能作用如何定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合作组织,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政府要适应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以保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按照“史论”结合的思路,来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内涵、法律地位、功能作用等问题。运用历史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党和政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思路。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其基本逻辑表现为:前言部分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及类型做了系统分析,阐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为指导。第二部分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2006年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我国第一部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事主体地位的法律,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第三部分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作用,在当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的有效组织形式,同时它们在创造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部分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问题,从分散化、小型化向集约化、大型化、集团化的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做了理性思考和分析。
张杰[8](2009)在《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应充分发挥功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研究设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供销社,为供销社人提供发挥供销社功能的理论和实践武器,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文中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功能:第一,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功能。主要介绍一是供销社是新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农增收;二是供销社在发展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具有示范带动和为农增收功能,并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依托力量。第二,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促进人民民主的政治功能。第三,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能。主要介绍对自身建设和为农民服务的功能。第四,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发挥现状分析:第一,分别介绍供销社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功能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第二,介绍了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发挥存在问题三个原因:一是发展新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基础较为薄弱,二是供销社自身的原因,三是政府扶持不到位。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的对策:第一,抓好供销社自身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宣传供销社文化,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抓好经营,增强供销社自身实力;三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服务功能;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五是完善民主与监督机制;六是加大供销社改革力度。第二,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商品流通和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流通职能,扩大流通规模;二是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第三,加大政府对供销社扶持力度。主要包括政策、资金、信贷和税收支持。
董晓波[9](2006)在《合作经济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作经济在农村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社员的素质;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胡广宇,陈爽[10](2005)在《合作社宗旨在新时期的体现》文中认为
二、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合作社 |
1.4.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1.4.3 新型农业合作社 |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农业合作理论 |
2.1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理论 |
2.1.1 农业合作理论的产生 |
2.1.2 农业合作理论的基本思想 |
2.2 列宁农业合作理论 |
2.2.1 建立农业合作实现农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
2.2.2 农业合作兼顾农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
2.2.3 改造小农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
2.2.4 坚持自愿和国家帮扶原则 |
3.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摸索与前进 |
3.1 在中共成立前后的学习与传播 |
3.1.1 知识分子对苏俄农业合作成功经验的学习 |
3.1.2 早期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中国化的解读和传播 |
3.2 土地革命时期开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革命 |
3.3 抗日战争时期的劳动互助和组织劳动力 |
3.4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归公与发展合作社 |
4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新中国改革前和改革后中国化的探索路程 |
4.1 新中国改革前的崎岖路程 |
4.1.1 过渡时期的递进 |
4.1.2 人民公社时期的莽闯 |
4.1.3 改革开放前对马克思合作理论的坚持、发展和背离 |
4.2 改革开放后的反思与创新 |
4.2.1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 |
4.2.2 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支持 |
4.2.3 对农业合作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 |
5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新时代的经验与启迪 |
5.1 在新时代所处的境遇 |
5.1.1 新时代我国农业合作的现状 |
5.1.2 新时代农业合作直面的实际挑战 |
5.2 在新时代应然的创新 |
5.2.1 明确“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问题 |
5.2.2 营造农业合作道路新的外部环境 |
5.2.3 完善农业合作的相关制度 |
5.3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新时代的经验智慧 |
5.3.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原则规定 |
5.3.2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主体地位 |
5.3.3 激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的新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员工持股制度的一般分析 |
2.1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 |
2.1.1 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 |
2.1.2 员工持股制度的内涵 |
2.2 员工持股制度的实现方式 |
2.2.1 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制度 |
2.2.2 杠杆型的员工持股制度 |
2.3 员工持股制度的基本特征 |
2.3.1 员工持股制度的一般特征 |
2.3.2 员工持股制度的法律特征 |
2.4 员工持股制度分类与模式 |
2.4.1 员工持股制度的分类 |
2.4.2 员工持股制度的模式 |
2.5 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现实意义 |
2.5.1 提高劳动生产率 |
2.5.2 开发人力资源 |
2.5.3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2.5.4 防范恶意收购 |
2.5.5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
2.5.6 实现利润共享 |
2.5.7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 |
2.5.8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3 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依据 |
3.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合作工厂理论 |
3.1.1 产权理论 |
3.1.2 合作工厂理论 |
3.2 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理论 |
3.2.1 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理论的内容 |
3.2.2 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理论的意义 |
3.3 马丁·魏茨曼的利润分享理论 |
3.3.1 马丁·魏茨曼的利润分享理论的内容 |
3.3.2 马丁·魏茨曼的利润分享理论的意义 |
4 我国国企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与问题分析 |
4.1 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 |
4.1.1 以股份制改革开启的初步探索阶段(1984-1991年) |
4.1.2 以大规模试点带动的全面推广阶段(1992-1994年) |
4.1.3 以各地方政府推动的规范发展阶段(1995-1998年) |
4.1.4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重点突破阶段(1999-2004年) |
4.1.5 以体系构建为主要的深化提升阶段(2005-2012年) |
4.1.6 以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 |
4.2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没有法律法规可以依循 |
4.2.2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4.2.3 员工持股存在短期性和福利性倾向 |
4.2.4 员工持股存在平均化和强制行为 |
4.3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观念原因 |
4.3.2 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 |
4.3.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 |
4.3.4 对员工持股制度实施对象的标准难以确定 |
4.3.5 员工持股的股票来源不明确、不规范 |
4.3.6 股票市场不健全 |
5 国外员工持股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
5.1 美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
5.1.1 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
5.1.2 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评价 |
5.2 日本的员工持股制度 |
5.2.1 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
5.2.2 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评价 |
5.3 西班牙的员工持股制度 |
5.3.1 西班牙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
5.3.2 西班牙员工持股制度的评价 |
5.4 国外员工持股制度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
5.4.1 国外与中国员工持股制度实践的比较 |
5.4.2 国外员工持股制度实践对中国的借鉴 |
6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企员工持股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推进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6.1.1 激励相容原则 |
6.1.2 增量分享原则 |
6.1.3 长期导向原则 |
6.1.4 合理选择原则 |
6.2 推进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6.2.1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6.2.2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
6.2.3 建立员工持股长期有效和非过度福利的机制 |
6.2.4 尊重个人意愿,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述评 |
三、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及方法特点 |
第一章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
二、俄国资本主义时期农民落后的土地状况 |
三、俄国农民的反抗与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第二节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
二、其他个人、流派有关土地问题的思想 |
第二章 列宁对俄国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
第一节 列宁早期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考察 |
一、俄国资本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列宁早期对不同流派土地思想的批判 |
一、列宁对民粹派村社理论的批判 |
二、列宁对资产阶级理论家土地理论的批判 |
第三节 列宁对解决俄国土地问题的早期主张 |
一、消除农奴制残余 |
二、归还赎金、收回割地 |
三、争取政治自由 |
第三章 1905年革命与土地国有化 |
第一节 土地问题:“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
一、沙皇政府主导的两次改革的破产 |
二、落后的土地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三、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农民为了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 |
第二节 革命与改良:列宁与资产阶级政党各自不同的土地观 |
一、普鲁士式道路与美国式道路 |
二、资产阶级政党改良的地主式道路 |
三、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人的土地革命观 |
第三节 土地国有化:最彻底的资产阶级土地革命措施 |
一、列宁对待土地国有化态度的转变 |
二、列宁土地国有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列宁土地国有化理论的特点 |
第四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的发展与转变 |
第一节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采取的土地措施 |
一、《土地法令》的通过 |
二、列宁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共耕制”思想 |
一、国内战争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二、“只有实行共耕制才是出路” |
三、共耕制的影响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
一、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与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土地政策及其内容 |
三、“政治遗嘱”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 |
第五章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
第一节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的贡献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理论 |
二、树立了用革命手段解决土地问题的典范 |
三、指导了落后国家土地革命的实践:以中国为例 |
第二节 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的启示 |
一、充分认识土地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
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 |
三、必须充分地尊重农民的意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
1.5.1 重点 |
1.5.2 难点 |
1.5.3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合作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合作的定义 |
2.1.1 合作在词典中的定义 |
2.1.2 马克思论合作 |
2.1.3 国内外学者论合作 |
2.2 合作经济的相关定义 |
2.2.1 合作经济的定义 |
2.2.2 合作制的定义 |
2.2.3 合作社的定义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及时代背景 |
3.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理论来源 |
3.1.1 早、中期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 |
3.1.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经济思想 |
3.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3.3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轨迹和具体内容 |
4.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具体发展轨迹 |
4.1.1 第一阶段: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至 50 年代初 |
4.1.2 第二阶段:19 世纪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末 |
4.1.3 第三阶段:19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初 |
4.1.4 第四阶段:马克思逝世后至恩格斯逝世前 |
4.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2.1 关于合作工厂的思想 |
4.2.2 关于批判非科学合作经济的思想 |
4.2.3 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思想 |
4.2.4 关于俄国劳动组合的思想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5.1.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对丰富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指导意义 |
5.1.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为当前我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
5.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需要发展和创新 |
5.2.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5.2.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需要与时俱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5)论生态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生态危机对自由的威胁 |
二、自由迷失了生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篇章结构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篇章结构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由与自然 |
第一节 自由的传统界定 |
一、“自由”的基本含义 |
二、“自由”的基本维度 |
第二节 自由之基在自然 |
一、何为“自然” |
二、依托自然的自由 |
第三节 自由是目的与过程的统一 |
一、自由是人的本质 |
二、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 |
三、自由是不断实现的过程 |
第二章 古代顺从自然的自由 |
第一节 自然为人立法 |
一、对自然必然的有限性认识 |
二、主体意志的遮蔽 |
三、人与自然的外在统一 |
第二节 上帝对人的支配 |
一、上帝是绝对必然与自然 |
二、自然服务人之生存而非人之自由 |
三、人与自然同而不和 |
第三章 近现代征服自然的自由 |
第一节 近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 |
一、反对封建神权,抬高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
二、运用理性之光,增强人的主体能力 |
三、发展科学技术,开拓人的认识与实践空间 |
四、高扬劳动之善,追求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 |
第二节 现代性自由是征服自然的自由 |
一、征服自然的自由之体现 |
二、征服自然的自由之合理性 |
第三节 征服自然的自由之局限性 |
一、征服自然之不可能性 |
二、征服自然之恶果 |
第四章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 |
第一节 “生态自由”的提出 |
一、现代性自由的生态困境 |
二、自由只能被自由所限 |
第二节 “生态自由”何以可能 |
一、生态的自由维度 |
二、自由的生态维度 |
三、“生态自由”的界定 |
第三节 “生态自由”何种自由 |
一、人自由也让物自由 |
二、“人自由也让物自由”的层次 |
第四节 本体论自由与认识论自由的统一 |
一、生态自由的本体论 |
二、生态自由的认识论 |
第五章 生态自由的哲学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生态自由的哲学基础 |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 |
二、人与自然的统一 |
三、从有限自由走向无限自由 |
第二节 生态自由的现实基础 |
一、劳动创造自由 |
二、生态劳动创造生态自由 |
第六章 合乎生态自由地改造自然界 |
第一节 主体自由之彰显 |
一、自由意志之运用 |
二、自由意志之生态性 |
三、主体之生态自然观 |
第二节 目的设定之合理 |
一、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二、人的自由之彰显与保障 |
第三节 手段运用之合德 |
一、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
二、科技的实效性 |
三、科技的道德性 |
第七章 生态伦理的自由维度 |
第一节 自由是伦理学的拱顶石 |
一、自由与理性选择能力 |
二、自由与道德责任 |
三、自由为道德奠基 |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的自由空场 |
一、人类中心主义:丧失人的自由 |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人的自由 |
第三节 面向生态自由的生态伦理学 |
一、人与自然的澄明 |
二、合乎生态自由的生态伦理规范 |
三、自由自觉担当生态道德责任 |
结语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一、必然王国:自然必然性与社会必然性之役 |
二、自由王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 |
三、生态自由:必然王国此岸与自由王国彼岸的桥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走进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 |
第一节 传奇一生与思想分期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社会背景、问题意识与核心脉络 |
一、全球化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 |
二、五月风暴之殇与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 |
三、《资本论》、斯宾诺莎和尼采在当代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复兴 |
四、从纯粹客观层面的结构到革命政治学中的主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双重语境 |
引言 |
第一章 政治性与主体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方法论基石 |
第一节 重构资本与劳动的内在关系:根本的力量颠倒与积极的革命筹划 |
一、价值稳定过程和自我价值稳定过程的对抗性与主体性语境 |
二、“拒绝工作”的政治性和主体性内涵及其双重的革命空间 |
三、探究无产阶级自主性的政治性与革命主体性向度 |
第二节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结构:“阶级构成”的政治性和主体性方法路径 |
一、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 |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回应逻辑与阶级构成的基础性 |
三、阶级斗争的中心地位与历史演进的逻辑中轴 |
第三节 重组列宁的主体理论: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的本体论转向 |
一、从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到工人阶级的自主性 |
二、从生命政治到主体性生产 |
三、从认识论断裂到主体性断裂 |
第四节 重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学语境中的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 |
一、重建激进的政治性阅读:走出客观主义与回归革命的主体性 |
二、共产主义筹划的主体性向度:创构性与差异性的政治想象空间 |
三、对抗性、差异性和主体性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开放的建构维度 |
第二章 内在性与创构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逻辑脉络 |
第一节 所属的理论传统: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复兴 |
一、差异与生成:福柯与德勒兹对尼采的理论推进 |
二、潜能与实现:阿甘本处理内在性问题的基本方式 |
第二节 构架的逻辑空间:内在性与超验性、创构性与调解性的对抗语境 |
一、内在性和多样性的本体论线索:德勒兹对斯宾诺莎的解读 |
二、从超验的调解权力到内在的创构力量:奈格里对抗语境中的政治本体论 |
第三节 思想的逻辑取向: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与决裂 |
一、去本体化的创构性本体论:奈格里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 |
二、通向即将到来和自由视域的未来哲学:奈格里与传统本体论的决裂 |
下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具体化的双重线索 |
引言 |
第三章 制宪力与宪制权:主体性的创构力量与激进的革命筹划 |
第一节 制宪力的“本体论的激进性”:从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到马克思 |
一、作为绝对民主和自由实践的制宪力与指向固定秩序的宪制权 |
二、德行-欲望-活劳动:制宪力的主体创构性与激进革命性 |
三、制宪力的反乌托邦性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
第二节 制宪主体与制宪共和国:创构性主体力量的革命性与生产性 |
一、后现代主义国家的现代性基础与制宪力的后现代性潜能 |
二、政治的自主性与政治的社会化 |
三、制宪主体的谱系学与作为大众苏维埃的制宪共和国 |
第四章 帝国与诸众:绝对的内在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革命张力 |
第一节 帝国的逻辑谱系与后结构主义的政治图景 |
一、现代主权与后现代的帝国主权 |
二、一般智力与非物质劳动 |
三、身体政治与欲望政治 |
第二节 绝对内在性的诸众与游牧式的革命政治学 |
一、游牧主体与游牧政治 |
二、诸众之绝对内在性视域的逻辑脉络 |
三、游牧政治与激进民主的革命空间 |
结语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思想史定位 |
第一节 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立足于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 |
第三节 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混合体 |
第四节 奈格里在何种意义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思路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述要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及性质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分析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的确立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事主体地位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利与义务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功能诠释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就业的功能 |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趋向探析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趋向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过程中的问题 |
(三)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规模化水平的主要思路 |
五、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性思考 |
(一) 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
(二) 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1.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总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收集法 |
1.3.2 经验总结法 |
1.3.3 实地考察法 |
1.3.4 集体访谈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功能 |
2.1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功能 |
2.1.1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流通功能 |
2.1.2 发展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
2.2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功能 |
2.3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能 |
2.3.1 对自身建设的功能 |
2.3.2 提高农民素质的功能 |
2.4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功能 |
第3章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3.1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发挥取得的成绩 |
3.1.1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经济功能方面取得的成绩 |
3.1.2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治功能方面取得的成绩 |
3.1.3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文化功能方面取得的成绩 |
3.1.4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社会功能方面取得的成绩 |
3.2 在新农村建设中供销社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2.1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治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3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文化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4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发展新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基础较为薄弱 |
3.3.2 供销社自身的原因 |
3.3.3 政府扶持不到位 |
第4章 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的对策 |
4.1 抓好供销社建设 |
4.1.1 宣传供销社文化,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
4.1.2 抓好经营,增强供销社自身实力 |
4.1.3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服务功能 |
4.1.4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 |
4.1.5 完善民主与监督机制 |
4.1.6 加大供销社改革力度 |
4.2 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
4.2.1 强化流通职能,扩大流通规模 |
4.2.2 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
4.3 加大政府对供销社扶持力度 |
4.3.1 政策支持 |
4.3.2 资金扶持 |
4.3.3 信贷支持 |
4.3.4 税收扶持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合作经济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2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
3 提高农民社员的素质 |
4 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 |
四、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中国化研究[D]. 王瑞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D]. 丁明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7)
- [3]列宁土地革命思想研究[D]. 秦勃.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4]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研究[D]. 李贺. 天津商业大学, 2014(06)
- [5]论生态自由[D]. 黄翠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6]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D]. 宋晓杰. 南京大学, 2011(06)
- [7]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问题研究[D]. 韩长春.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8]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研究[D]. 张杰. 东北大学, 2009(S1)
- [9]合作经济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J]. 董晓波. 农业与技术, 2006(04)
- [10]合作社宗旨在新时期的体现[J]. 胡广宇,陈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