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结构的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21]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反映。2021年9月13日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一) 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二) 临空产业加速集聚(三)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四)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提升二、面临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面临挑战
邴嘉勋[2](2020)在《基于语义差异法的机场航站楼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策略》文中指出
关竣仁[3](2020)在《“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空港吸引了各种高新产业的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临空产业的发展使得空港地区成为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同时带动了相关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航空城的形成。为了减少发展过程中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空港地区的综合开发效益,不少空港地区纷纷提出了“港、产、城”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空港工作区是空港的重要保障设施区,交通条件优越,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吸引了许多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同时其门户地位得到加强,推动了建筑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以及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空港工作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进行功能方面的构建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整个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的发展布局特点,分析了临空经济进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缘由、必要条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空港工作区的概念、设计特点和发展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在工作区空间形态设计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参与实际项目以及文献调研等过程中所收集的案例资料,对“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工作区的产业和功能发展、交通系统的建设、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以及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塑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两章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和传统工作区在功能构建以及空间形态上的区别,第四章主要进行了两者在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模式、设施布局策略等方面的对比,第五章则分析了两者在路网、街道形态、开放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空港工作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方面的特点。“港、产、城”融合模式下的空港工作区在设计上比传统工作区增加了许多非航的产业和功能,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控制“港”、“产”和“城”三个系统的平衡,将不同地块和不同功能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工作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隔阂,塑造工作区的门户形象,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空间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王宏磊[4](2020)在《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以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随着民航旅客运载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提升,一、二线城市相继进入机场扩容之中。如何兼顾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是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根本命题。金属屋面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与外在建筑形象有着关键性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缺乏对金属屋面深化设计的重视,设计院把屋面设计任务转嫁给屋面加工厂家的设计模式,使其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从建筑师的角度总结兼顾屋面技术与艺术的设计策略,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金属屋面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金属屋面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金属屋面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金属屋面进行了分析,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特点及审美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与国内金属屋面厂家的合作对国内外30个大中型航站楼的金属屋面进行案例收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的主流屋面类型、屋面构型、天窗设计、防水构造以及保温构造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并选取代表性的案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特点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难点进行解析,提出解决策略。最终基于提升屋面艺术表现力和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从金属屋面整体设计、细部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三个方面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本文在对多个实际工程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践经验与设计理论,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参考性框架,以具体的设计策略引导航站楼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
马智超[5](2020)在《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的机场建设逐渐增多,航站楼的旅客吞吐量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站楼建筑开始朝向人性化设计、智慧化设计、弹性化设计和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向发展。航站楼混流区作为一种功能复合化的设计策略,已经成为了枢纽机场航站楼的设计趋势。我国航站楼混流区的建设和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在设计实践中,我国采用混流区设计的航站楼实例还不多,设计经验相对匮乏;而在航站楼研究中,我国关于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旅客满意度评价、旅客行为测量评价和空间可视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分别从旅客心理,旅客行为和空间客观属性三个角度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的设计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首先对枢纽机场和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接着介绍了国内外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概况,最后对航站楼混流区设计的优劣势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设计概况;接着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的流线规划、功能组成、空间设计、标识设计、配套设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第四章)首先在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选定了旅客满意度评价、行为测量评价和空间可视性评价作为评价方式,接着对三种评价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建立了航站楼混流区的整体评价模型。第四部分(第五章至第六章)首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获得了旅客在混流区内的关注要点和满意度评价;接着采用行为地图法和行为轨迹追踪法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的旅客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进出港旅客在混流区内的行为规律。最后,利用空间句法模拟软件Depthmap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可视性分析,对前两种评价方式进行了补充验证。第五部分(第七章)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提出了建议。本论文从旅客心理、行为和空间可视性的角度对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进行了评价分析,对今后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嘉玥[6](2019)在《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建设将交通基础设施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随着航空业务的不断壮大,作为机场核心建筑的航站楼不论是内部功能、空间环境还是外部形象都越来越重要。目前,玻璃幕墙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外在建筑形象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玻璃幕墙的设计模式缺乏对玻璃幕墙建筑设计的重视,使玻璃幕墙设计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代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背景下,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研究其玻璃幕墙的设计,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建筑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玻璃幕墙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玻璃幕墙进行了基本解析,对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特点及设计要素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五十个国内外大中型航站楼的玻璃幕墙进行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玻璃幕墙主要应用的结构类型、玻璃材料、立面分格尺寸及采用的节能措施四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从建筑整体设计的角度对玻璃幕墙进行分析,对设计特点进行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和艺术表现进行解析,研究玻璃幕墙作为航站楼建筑设计的元素之一,如何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和提升建筑艺术表现力。最终从航站楼玻璃幕墙的整体设计、分项设计、节能设计几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多个实际工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实践经验总结与设计理论结合起来,目的是构建一个关于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的参考性框架,并使其成为具体而有效的方式引导设计人员更好的实践。
张酉婧[7](2019)在《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伴随旅客量的与日俱增,我国机场建设量迅速增长。航站楼作为机场的主体建筑,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是核心竞争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当代值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自助化、移动化、多样化成为其新特点,并呈现向航站楼外部延伸的现象。新值机模式的出现提高了航站楼的运行效率,改善了旅客体验;但同时也与现有航站楼内部空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国内航站楼的基本情况,把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新值机模式对航站楼多方面的影响,旨在总结出值机模式变革现状下航站楼内部空间的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对机场航站楼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新旧值机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整理;结合对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的实地调研,总结出新值机模式下航站楼的基本现状、设计经验以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之后通过对新旧值机模式全方位的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流程、值机时间、设施与空间规模、值机大厅内部空间流线的影响。根据前文研究成果,提出新时期机场航站楼设计理念的转变;从规划设计、流程组织、系统和设施配置、商业组织、流线设计和空间体验六个层面出发,重点对新值机模式下新建航站楼的内部空间设计提出适应性设计策略;并总结了已建成航站楼近远期的改进对策。最后,对智慧机场建设与未来航站楼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力求在吸收机场航站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值机模式变革现状及其对航站楼产生的影响,在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层面予以回应,为我国航站楼建设及改造提出合理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当代航站楼的空间品质及服务体验。
遇大兴[8](2018)在《广深机场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光环境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与视觉舒适,这促使机场等大空间建筑对于天然采光设计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比较广州新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两个大型机场的采光设计方案及其实际采光效果,文章旨在提出机场等大空间公共建筑采光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量、使用后评价等方法,研究两者在天然采光设计方面的优劣。经调研对比后发现开敞式大空间建筑使用集中式带型天窗不利于在整个室内实现均匀的天然光环境,而使用分散式平天窗更有利于营造均匀的天然光环境。
李俊[9](2015)在《航站楼室内公共空间发展现状暨咸阳机场T3A航站楼室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业务不断的壮大,大中小航站楼的设计日趋繁荣,不过由于对航站楼建筑外部和功能的关注,我们很少去关注到航空建筑的室内设计,航站楼建筑的室内设计也出现趋同的倾向,地域化问题更多的反映到建筑表皮,而很少将其视野放到建筑室内设计上。根据对资料搜集分析,国内航空楼建筑过去一直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基本建筑设计理论也较为丰富,但是对于近年来航空楼建筑的加建新建,其学科已经从一个宏观的设计理论研究走向细分方向研究,而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目前还很不充分,很少会有人将视野放置其建筑室内细化设计上,所以国内理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相较其他建筑类型室内设计研究相形见绌。作为区域性枢纽机场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增加,于2009年开始二期工程的扩建,2012年,新T3A航站楼投入运营,新航站楼在设计建设中,其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研究对于现阶段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分析,通过对国内一些特点鲜明的航站楼建筑室内公共空间调研,数据搜集分析,主要对包括旅客离到港大厅,行李处理系统,候机区等主要公共区域。尝试寻找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在建筑空间序列,结构,采光,色彩,材料,标识等方面的一般设计策略,并用此策略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 A航站楼进行详细的剖解分析,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的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做出客观评价及建议,为以后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汪怡平,柳树青[10](2010)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要介绍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信息弱电系统的设计情况,围绕机场的运营管理模式,论述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各功能控制中心规划布局,及信息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
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结构的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结构的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和领域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航空城及临空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空港工作区的相关研究 |
1.3.4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5 对既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空港经济与产业发展分析 |
2.1.1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
2.1.2 临空产业类型和发展 |
2.1.3 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 |
2.2 “港、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
2.2.1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
2.2.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
2.2.3 “港、产、城”融合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 |
2.2.4 “港、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
2.2.5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
2.3 空港工作区概述 |
2.3.1 空港和空港工作区相关概念 |
2.3.2 空港工作区设计特点 |
2.3.3 空港工作区发展问题分析 |
2.4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与设计内容 |
2.4.1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 |
2.4.2 路网街道形态组织 |
2.4.3 建筑形态控制 |
2.4.4 景观开放空间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工作区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
3.1.1 案例调研分析 |
3.1.2 产业类型和发展特点 |
3.1.3 产业开发模式及趋势 |
3.1.4 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
3.1.5 功能构成与分类 |
3.1.6 功能用地兼容性的考虑 |
3.2 工作区交通系统建设 |
3.2.1 案例调研分析 |
3.2.2 交通系统类型与发展特点 |
3.2.3 路网设计与城市标准的衔接 |
3.3 工作区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 |
3.3.1 案例调研分析 |
3.3.2 飞行净空限制面的影响 |
3.3.3 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的综合考虑 |
3.4 工作区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营造 |
3.4.1 案例调研分析 |
3.4.2 景观环境的发展特点 |
3.4.3 景观开放空间的层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功能构建对比研究 |
4.1 功能配置对比 |
4.1.1 功能多样性对比 |
4.1.2 功能配置比例对比 |
4.2 整体功能布局策略对比 |
4.2.1 功能布局模式对比 |
4.2.2 对交通资源的利用对比 |
4.2.3 与周边产业的联动对比 |
4.3 主要设施布局策略对比 |
4.3.1 商务商业 |
4.3.2 酒店旅馆 |
4.3.3 会展会议 |
4.3.4 公共停车设施 |
4.3.5 运营配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
5.1 路网与街道形态的对比 |
5.1.1 路网密度和区块尺度的对比 |
5.1.2 主要道路建筑贴线率对比 |
5.2 开放空间形态对比 |
5.2.1 空间节点体系对比 |
5.2.2 轴线空间系统对比 |
5.2.3 门户节点形态对比 |
5.3 建筑形态的对比 |
5.3.1 布局形态和整体肌理对比 |
5.3.2 建筑风格协调性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
1.1.2 金属屋面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
1.1.3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图示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
2.1.1 航站楼建筑构型 |
2.1.2 航站楼建筑特征 |
2.2 金属屋面概述 |
2.2.1 金属屋面的定义 |
2.2.2 金属屋面的系统分类 |
2.3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3.1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发展 |
2.3.2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动因 |
2.3.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特点 |
2.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设计要素 |
2.4.1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2.4.2 金属屋面系统选型 |
2.4.3 金属屋面细部构造 |
2.4.4 金属屋面的节能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类型研究 |
3.2.1 金属屋面的板型体系 |
3.2.2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3.2.3 金属屋面采光天窗形式 |
3.2.4 金属屋面的防水构造 |
3.2.5 金属屋面的保温构造 |
3.3 国内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实例解析 |
3.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
3.3.2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 |
3.3.3 桂林两江机场T2航站楼 |
3.3.4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 |
3.3.5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
3.4 国外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解析实例 |
3.4.1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
3.4.2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T4航站楼 |
3.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与技术难点 |
4.1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 |
4.1.1 表皮处理 |
4.1.2 平面构成 |
4.1.3 立体造型 |
4.2 航站楼金属屋面技术难点分析 |
4.2.1 航站楼金属屋面抗风设计 |
4.2.2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水设计 |
4.2.3 航站楼金属屋面声学设计 |
4.2.4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雷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 |
5.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原则 |
5.1.1 构造合理原则 |
5.1.2 技术适宜原则 |
5.1.3 形式美观原则 |
5.2 航站楼金属屋面整体设计 |
5.2.1 基于围护功能 |
5.2.2 基于空间需求 |
5.2.3 基于建筑表现 |
5.3 航站楼金属屋面细部设计 |
5.3.1 适宜的屋面选型 |
5.3.2 合理的采光窗设计 |
5.3.3 科学的构造设计 |
5.4 航站楼金属屋面可持续设计 |
5.4.1 金属屋面性能优化 |
5.4.2 屋面节能技术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总结 |
6.2 航站楼金属屋面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航站楼建设的增加 |
1.2.2 航站楼旅客量日益增加 |
1.2.3 航站楼的设计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内外航站楼建筑的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概述 |
2.1 枢纽机场概述 |
2.1.1 枢纽机场的定义 |
2.1.2 枢纽机场的分类 |
2.1.3 枢纽机场的特点 |
2.2 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及特征 |
2.2.1 航站楼混流区的定义 |
2.2.2 航站楼混流区的特征 |
2.3 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概况 |
2.3.1 国外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 |
2.3.2 我国航站楼混流区的发展 |
2.4 航站楼混流区的优劣势 |
2.4.1 航站楼混流区的优势 |
2.4.2 航站楼混流区的劣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概要 |
3.1 白云机场T2航站楼设计概况 |
3.1.1 建设背景 |
3.1.2 总平面规划 |
3.1.3 形体构成 |
3.1.4 功能布局 |
3.1.5 流程设计 |
3.2 T2航站楼混流区设计概况 |
3.2.1 流线规划 |
3.2.2 功能布局 |
3.2.3 空间设计 |
3.2.4 标识设计 |
3.2.5 配套设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T2航站楼国内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设计 |
4.1 评价的范围、目标及过程 |
4.1.1 评价范围 |
4.1.2 评价目标 |
4.1.3 评价过程 |
4.2 评价的前期准备 |
4.2.1 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
4.2.2 前期探索性研究 |
4.3 评价方式 |
4.3.1 评价方式的发展趋势 |
4.3.2 评价方式的选取 |
4.4 评价主体的选取 |
4.5 满意度评价设计 |
4.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5.4 满意度评价标准 |
4.5.5 数据分析方法 |
4.6 行为测量评价设计 |
4.6.1 行为测量评价方法 |
4.6.2 行为测量评价设计 |
4.7 计算机辅助评价 |
4.7.1 空间可视性评价 |
4.8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研结果及分析 |
5.1 评价指标重要性调研结果分析 |
5.1.1 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 |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 满意度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
5.2.1 调研的实施 |
5.2.2 问卷的检验 |
5.2.3 数据统计结果 |
5.2.4 满意度评价分析总结 |
5.3 行为测量评价调研结果分析 |
5.3.1 调研的实施 |
5.3.2 行为地图结果分析 |
5.3.3 行为轨迹分析 |
5.3.4 总结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航站楼混流区软件模拟评价 |
6.1 混流区空间可视性分析 |
6.1.1 软件选择及分析步骤 |
6.1.2 相关参数变量结果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航站楼混流区设计建议 |
7.1 大型枢纽航站楼混流区的设计建议 |
7.1.1 功能布局设计建议 |
7.1.2 旅客流线规划的设计建议 |
7.1.3 空间环境的设计建议 |
7.1.4 标识系统的设计建议 |
7.1.5 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议 |
7.1.6 地域表达的设计建议 |
7.2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旅客) |
附录2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评价指标重要性调研问卷(专家) |
附录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
附录4 :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混流区调研计划 |
附录5 :间隔时间录像点位布置 |
附录6 :旅客行为轨迹追踪结果 |
附录7 :Depthmap软件模拟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
1.1.2 玻璃幕墙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
1.1.3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现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图示语言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玻璃幕墙概述 |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
2.1.1 航站楼的功能与流程 |
2.1.2 航站楼建筑构型 |
2.1.3 航站楼建筑特征 |
2.2 玻璃幕墙概述 |
2.2.1 玻璃幕墙的定义 |
2.2.2 玻璃幕墙的构成 |
2.2.3 玻璃幕墙的分类 |
2.3 航站楼玻璃幕墙概述 |
2.3.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发展 |
2.3.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动因 |
2.3.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原则 |
2.3.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特点 |
2.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设计要素 |
2.4.1 玻璃幕墙的结构选型 |
2.4.2 玻璃幕墙的材料选择 |
2.4.3 玻璃幕墙的立面分格 |
2.4.4 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航站楼玻璃幕墙应用类型及适用性研究 |
3.2.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结构体系 |
3.2.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玻璃材料 |
3.2.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分格尺寸 |
3.2.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节能措施 |
3.3 国内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实例解析 |
3.3.1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
3.3.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
3.3.3 首都国际机场T3A航站楼 |
3.3.4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 |
3.3.5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 |
3.4 国外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实例解析 |
3.4.1 曼谷第二国际机场航站楼 |
3.4.2 巴拉哈斯机场T4 航站楼 |
3.5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存在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和艺术表现 |
4.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 |
4.1.1 航站楼玻璃幕墙采光 |
4.1.2 航站楼玻璃幕墙通风 |
4.1.3 航站楼玻璃幕墙隔声 |
4.1.4 航站楼玻璃幕墙视线 |
4.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艺术表现 |
4.2.1 航站楼玻璃幕墙建构艺术表现 |
4.2.2 航站楼玻璃幕墙空间艺术表现 |
4.2.3 航站楼玻璃幕墙界面艺术表现 |
4.3 本章小结 |
5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策略 |
5.1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原则 |
5.1.1 建筑主导原则 |
5.1.2 协同综合原则 |
5.1.3 技术适宜原则 |
5.2 航站楼玻璃幕墙整体设计 |
5.2.1 基于航站楼功能需求 |
5.2.2 基于航站楼建筑构型 |
5.2.3 基于航站楼建筑表现 |
5.2.4 与其他建筑元素的结合 |
5.3 航站楼玻璃幕墙分项设计 |
5.3.1 技艺结合的结构选型 |
5.3.2 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 |
5.3.3 模数化的立面分格 |
5.4 航站楼玻璃幕墙节能设计 |
5.4.1 幕墙性能的提高 |
5.4.2 综合的遮阳设计 |
5.4.3 新技术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研究总结 |
6.2 航站楼玻璃幕墙发展趋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国内航站楼玻璃幕墙总结 |
附录二 国外航站楼玻璃幕墙总结 |
(7)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
1.1.2 新值机技术在航站楼中的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航站楼与值机模式解析 |
2.1 航站楼设计概述 |
2.1.1 航站楼流程模式 |
2.1.2 航站楼功能组成 |
2.2 值机模式解析 |
2.2.1 值机模式变革的含义及机遇 |
2.2.2 传统值机模式概述 |
2.2.3 新值机模式概述及分类 |
2.3 航站楼值机大厅解析 |
2.3.1 值机大厅核心功能部分—值机区 |
2.3.2 值机大厅辅助功能部分 |
2.3.3 值机大厅与其他功能区的接驳 |
2.4 本章小结 |
3.航站楼值机大厅案例调研分析 |
3.1 调研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国外调研案例分析 |
3.2.1 国外航站楼值机模式发展现状 |
3.2.2 国外航站楼内部空间现状 |
3.3 国内调研案例初步分析 |
3.3.1 国内大型航站楼基本情况概述 |
3.3.2 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模式发展现状 |
3.3.3 国内大型航站楼值机大厅空间现状 |
3.4 国内重点调研案例解析 |
3.4.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
3.4.2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
3.4.3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
3.4.4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
3.5 现存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值机模式变革产生的影响研究 |
4.1 新旧值机模式的值机设施对比 |
4.1.1 值机设施及业务功能 |
4.1.2 值机设施占地面积 |
4.2 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流程的影响 |
4.2.1 新旧值机模式旅客流程对比 |
4.2.2 旅客出发流程的变化 |
4.3 值机模式变革对旅客值机时间的影响 |
4.3.1 值机设施人均处理时间对比 |
4.3.2 旅客值机排队等候时间变化 |
4.3.3 旅客到达时间分布变化 |
4.4 值机模式变革对航站楼内部空间的影响 |
4.4.1 值机设施数量变化 |
4.4.2 航站楼值机区规模变化 |
4.4.3 值机大厅空间及流线的变化 |
4.5 值机模式变革产生的其他方面影响 |
4.5.1 对机场发展建设的影响 |
4.5.2 对航空公司运行的影响 |
4.5.3 对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新值机模式下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 |
5.1 新值机模式下航站楼设计理念的转变 |
5.1.1 扩容理念—从扩展规模到运用技术 |
5.1.2 服务理念—从倡导服务到实现自助 |
5.1.3 流程理念—从集中管理到多点延伸 |
5.1.4 空间理念—从提升效率到完善体验 |
5.2 新建航站楼内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理性审慎的规划阶段 |
5.2.2 高效便捷的流程组织 |
5.2.3 完善的系统及设施配置 |
5.2.4 合理有效的商业组织 |
5.2.5 简捷顺畅的流线设计 |
5.2.6 丰富多元的空间体验 |
5.3 已建成航站楼内部空间优化对策 |
5.3.1 已建成航站楼近期优化对策 |
5.3.2 已建成航站楼远期优化对策 |
5.4 未来航站楼发展趋势 |
5.4.1 未来值机技术 |
5.4.2 未来航站楼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8)广深机场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机场建筑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 |
2 广深机场采光设计比较 |
2.1 采光口分析 |
2.2 通过问卷进行使用后评价 |
结论:采光设计策略 |
图、表来源 |
(9)航站楼室内公共空间发展现状暨咸阳机场T3A航站楼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
1.1.2 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背景下的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倾向 |
1.1.3 我国航站楼室内公共空间发展现状 |
1.1.4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的建设及室内公共空间概况 |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 |
1.2.2 T3A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范围界定 |
1.3 课题研究与讨论的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的框架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概述 |
2.1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分类 |
2.2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物理特点 |
2.2.1 物理的环境—舒适健康 |
2.2.2 秩序的环境—统一变化 |
2.2.3 可读的环境—逻辑明确 |
2.3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性格特点 |
2.4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类别 |
2.4.1 固定空间—功能明确,界定清晰 |
2.4.2 开放空间—均质性强,互相渗透 |
2.4.3 多义空间—属性模糊,功能含蓄 |
2.4.4 时效空间—因时而异,复合性强 |
2.4.5 视景空间—屋中有景,空间延续 |
2.5 我国航站楼建筑室内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
2.5.1 固定元素 |
2.5.2 半固定元素 |
2.5.3 非固定元素 |
2.6 我国航站楼建筑公共空间室内素材特点 |
2.6.1 尺度 |
2.6.2 材料 |
2.6.3 色彩 |
2.6.4 采光 |
2.7 我国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主要影响因素 |
2.7.1 旅客因素 |
2.7.2 空间因素 |
2.7.3 结构因素 |
2.7.4 形象因素 |
2.7.5 经济因素 |
2.8 总结 |
3 我国机场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策略 |
3.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
3.2.1 选取依据 |
3.2.2 项目概述 |
3.2.3 规划设计 |
3.2.4 室内设计特点 |
3.2.5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
3.3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 |
3.3.1 选取依据 |
3.3.2 项目概述 |
3.3.3 规划设计 |
3.3.4 室内设计特点 |
3.3.5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
3.4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 |
3.4.1 选取依据 |
3.4.2 项目概述 |
3.4.3 规划设计 |
3.4.4 室内设计特点 |
3.4.5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
3.5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 |
3.5.1 选取依据 |
3.5.2 项目概述 |
3.5.3 规划设计 |
3.5.4 室内设计特点 |
3.5.5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
3.6 总结 |
4 我国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策略初探 |
4.1 我国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
4.1.1 舒适人性化原则 |
4.1.2 高效便捷性原则 |
4.1.3 整体形象突出原则 |
4.2 我国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基本策略 |
4.2.1 结构美学 |
4.2.2 风格及色彩 |
4.2.3 材料使用 |
4.2.4 光环境 |
4.2.5 标识设计 |
4.2.6 人性化设计 |
4.3 小结 |
5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分析 |
5.1 项目简介 |
5.1.1 规划概况 |
5.1.2 建筑设计 |
5.1.3 流线设计 |
5.2 室内设计特点 |
5.2.1 造型风格—流畅动感,现代轻盈 |
5.2.2 建筑结构—经济合理,逻辑清晰 |
5.2.3 空间序列—流线便捷,因地制宜 |
5.2.4 色彩设计—干净现代,地域提炼 |
5.2.5 室内采光—宽敞明亮,透光良好 |
5.2.6 材料使用—金石并用,科技十足 |
5.2.7 标识系统—直观清晰,逻辑简洁 |
5.2.8 商业布置—独具匠心,氛围浓厚 |
5.2.9 陈设绿化—布置简单,中规中矩 |
5.2.10人性化设施—完整齐备,创意独特 |
5.3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
5.3.1 办票大厅 |
5.3.2 迎客大厅 |
5.3.3 国内到达行李提取大厅 |
5.3.4 连接廊 |
5.3.5 候机指廊 |
5.4 总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室内设计综合评价 |
6 航站楼发展展望及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6.1 体量增大,功能复杂化 |
6.2 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 |
6.3 建筑形象地域化,多样化 |
6.4 建筑信息化,智能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及资料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二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平面及剖面图 |
四、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结构的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2)
- [2]基于语义差异法的机场航站楼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策略[D]. 邴嘉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D]. 关竣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D]. 王宏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旅客心理行为的枢纽机场航站楼混流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D]. 马智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D]. 张嘉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值机模式变革的航站楼内部空间设计研究[D]. 张酉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广深机场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的比较研究[J]. 遇大兴. 南方建筑, 2018(04)
- [9]航站楼室内公共空间发展现状暨咸阳机场T3A航站楼室内设计研究[D]. 李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综述[J]. 汪怡平,柳树青.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