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农谚《诗经·滨丰·七月》二研

古农谚《诗经·滨丰·七月》二研

一、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王悦[2](2021)在《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谢丽娟[3](2021)在《基于传世文献通假字的上古[-?]类韵部亲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丽琨[4](2021)在《基于传世文献通假字的上古[-n][-m]类韵部亲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付永军[5](2021)在《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了工业化浪潮。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州第一个走上了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改革中,文化领域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开始欧洲化,大力发展西化教育,将欧洲的美术教学体系移植到日本的现有教学体系中,由“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洋绘画,推动了日本国内的改革运动。在这种浪潮风气下,日本传统绘画日渐式微,而西洋油画和新兴的日本画形式凸显出来。直至国粹运动的发起,传统的日本水墨绘画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落寞后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日本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丰富了日本近现代美术发展的新格局。而被日本称为最后的文人画家的富冈铁斋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孤寂的走上艺术创作之路。本论文以历史时间发展为主要脉络,立足于富冈铁斋在日本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作品及文化活动考查,通过对富冈铁斋的绘画作品、艺术思想、艺术交流、美术活动等为对象展开研究,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寻求这些绘画作品的创作成因以及影响,进而探求出这一历史时期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生成的内在原因,通过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进行类型学的分析以及图像学的研究,结合富冈铁斋的生活轨迹全面的分析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中蕴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蕴,力图呈现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从而探求其生成的过程及特征。本研究以富冈铁斋绘画作品为主要的视觉媒介和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分析的具体方法。而对于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研究旨在解决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谱系;分析富冈铁斋绘画的形态、特征以及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联;显现出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及文化内涵;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变革以及对当下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通过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研究,可以说日本传统绘画源于中国绘画,是中国绘画同根共干的一枝琼花。而十九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前的日本古代绘画,主要受到中国绘画影响,近现代受到西方影响。近年来日本和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应急反应,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日本美术是作为亚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九世纪的日本美术发展历程是美术发展史中的独特典范,这也为我们了解日本美术的总体风貌打下了基础,确立了其在美术史中的位置。

翟明女[6](2020)在《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典之尊、政书之祖《尚书》是我国古代文明诞生发展的经典文献见证,上自唐虞、下至东周,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前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年代久远、底蕴丰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到华夏古代文明璀璨的不同侧面,在古今中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正是肇端于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因而,《尚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元素的形成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承载着人类“轴心期”(Axial Period)之前的文化形态,保存着最为广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诸元素的始创性论述,堪称华夏文明若干重要思想、理论、概念、观点的渊薮。汉字,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显着标识,是中国文化中最富特色与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承载、表达、流传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密码,又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一字一世界”“字里有乾坤”,作为表意文字,汉字自身的形音义及历史演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尚书》中的汉字因其所在的文献更加熠熠生辉。《尚书》一方面保存了它们早期的涵义与使用情况,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它们意义变化发展的主要历程。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术界公认的可信度极高的今文《尚书》正是开展汉字文化研究的上乘语料。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基于《尚书》等古典文献的汉字文化研究必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首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研究、汉字文化研究、《尚书》汉字文化研究进行了述评。基于《尚书》等古典文献的汉字文化研究是探索古典文献、汉字文化研究的新途径,是挖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意义。本研究以今文《尚书》为研究语料,根据《尚书》夏商周三代政事史料的文本性质与“敬天”“明德”“慎罚”“保民”的核心思想以及其作为我国饮酒文化滥觞文献的重要价值,选取最能代表《尚书》文化特质,且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典型汉字“天、德、罚、民、酒”等作为开展研究的首选代表字,由此作为切入口,采取穷尽式的语料整理方法,探究这些代表字形义演变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在今文《尚书》中的用法与意义以及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唐宋清经典训诂所反映的文化信息等,以期在《尚书》汉字文化研究的系统性、方向性等方面作出些许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经过研究,从整体上来看,今文《尚书》八成左右的“天”“德”“罚”“民”“酒”字均出现在《周书》中。由《虞夏书》至《商书》再至《周书》,“天”“德”的意义均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蓬勃发展趋势,其中“老天”“道德”之义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今文《尚书》中“罚”的意义基本上涵盖了“罚”从本义到引申义的所有意义,本义“过错,罪过”基本不用了,除了与刑罚有关的意义外,一般意义上的“处罚、惩罚”之义很活跃;今文《尚书》中的“民”没有使用其本义“奴隶”的情况,出现的意义均为引申义,其中以“庶民”之义为主;今文《尚书》中的“酒”有“乙醇饮料”与“饮酒”两种意义,并以前者居多。近代以前,堪称《尚书》经典训诂之作的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宋蔡沈《书集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书》学研究宏大而完整的体系。通过它们对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字相关语句训诂情况的梳理考察、比较分析,亦能够捕捉到《尚书》训诂文化嬗变的一些轨迹。(1)今文《尚书》中“天”字共184见,反映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天”文化的构建过程。意义主要有自然之天、神化之天、意志之天等。“天”被作为终极标准贯穿今文《尚书》始终。《虞夏书》、《商书》主要是把“天”看成是世人必须绝对服从的万物主宰。《周书》在敬天的同时,强调人为,力推明德尚德,关注民情民意。今文《尚书》“敬天”文化主要包括“君权天授”“行由天命”“天监下民”“天意可察”“天命无常”五大方面,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今文《尚书》中“德”字共116见,其中88见在《周书》中。意义主要包括:本义“升、登”,假借义“道德”,褒义化的“美善”,外化的“德政”“贤人”等。今文《尚书》中的“德”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褒义化倾向;作为我国尚德文化源头的“明德”思想亦愈加清晰。《尚书》明德文化在时代的洗礼中不断发展,在儒家的规范中得以升华,明德尚德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显着标识。(3)今文《尚书》中“罚”字共48见,其中41见在《周书》中。意义有罪、罚金、惩罚、刑罚四种。今文《尚书》“慎罚”文化主要包括敬畏刑罚、先教后罚、采用中罚、该轻则宽、当罚必严五个方面。“慎罚”是儒家刑罚思想的滥觞,得到了儒家的大力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德主刑辅”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华法系有别于其他法系的基本特质。(4)今文《尚书》中“民”字共187见,其中11443见在《周书》中。意义包括“庶民”“臣民”“人”三种,其中意义为“庶民”的情况占比近六成。今文《尚书》在天的视域下审视“民”,从超验的维度解答了执政者保民的必要性、重要性。今文《尚书》“保民”文化着力从君王和官吏两个主体推动商、周文化由“神本”向“民本”方向的转变。(5)今文《尚书》中“酒”字共16见,其中13次见于我国第一部禁酒令《周书·酒诰》。周初,酒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成为关系王朝兴亡之物,关系个人命运之物,关系粮食供给之物,饮而勿醉的祭祀之物,其乐融融的孝亲之物,饮而可醉的进献之物。周公的禁酒,体现的是理性对反理性的遏制而非剿灭,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理性。(6)比较《尚书正义》、《书集传》、《尚书今古文注疏》对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相关语句训诂的情况,初步在《尚书》训诂文化嬗变方面得出了一些判断:从唐到宋至清,对于《尚书》的训诂,主要发生了从天治到人治关注点的明显变化、对自然之法关注度逐渐降低的变化、对民心民意关注度显着增强的变化。《尚书》及其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是创新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尝试。本研究借助今文《尚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经典代表字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与汉字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为其他古典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陈圣鋆[7](2020)在《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文中提出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在材料、工艺方面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诗经》的内容反映出生产水平的提升,官作的各种技艺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且官作坊的经营、管理制度愈加细化。《诗经》时代的造物特点比较鲜明,其主要特征是传统中国手工业架构开始出现,细化下来则是各个门类齐头并进,各有突破;人造物系统中,受宗法礼制影响的“官作设计”与崇尚功能、注重人文关怀的“民物设计”的“二元分化”局势初露端倪。从设计学的角度解读《诗经》只是中国古代设计史研究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先秦设计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出于《诗经》在记录先秦社会现实的价值,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与其他设计经典文献和考古工作成果相互印证,以得出最符合先秦社会实际的设计面貌。本文以典籍《诗经》作为研究先秦设计的立脚点,因而在研究分析的时候,文献综合研究与田野考察并重,文字与实物需要对照论证。通过多样的文献检索,搜集与先秦时期手工艺相关的各种资料,对《诗经》与同时代的其他典籍中的设计现象、设计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先秦时期起主导作用的设计思想。同时分析《诗经》中出现的众多器物中的典型器物、典型的装饰方式等单列出来,逐个分析研究,分析先秦时期的审美取向,研究这些案例的变化特征。

袁耀辉[8](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张劲锋[9](2019)在《周公史述与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献记载中的周公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早期文献中对周公的历史记述,以及后世传说对周公事迹的增益附会,以周公制礼作乐及其礼乐在鲁国的传承为起点,描绘出周公史述与传说的变动轨迹,还原出周公事迹及传说发展的大致脉络,并探讨这种变动与发展背后深层的文化动因。全文凡计五章:第一章为周公“制礼作乐”史述考证。武王死后,周公“尹三事四方”,营洛邑以控制东方,周公之周与成王之周并立,这也是周公制礼以及形成“称王”传说的权力基础。居洛期间的周公,拥有丰富的殷商文化资源与巫史人才,奠定了周公制礼作乐的“文献”基础,也决定了制礼作乐的基本方式,即对殷礼进行调整,将“商人典”纳入“文王之典”内,并使之“咸秩无紊”,从而形成了“周公之典”与西周的“文治”传统。第二章分析鲁国的礼乐传承及其对周公的推重。《豳风》及其东传,体现了周公与鲁国以夏自尊、用夏变夷的文化政策与统治方略。鲁国“法则周公”,守“周公之典”而重礼乐。鲁僖公时欲以礼乐争霸,打出了“周公之后”的旗号,鼓吹周公制礼作乐,并在鲁国复礼、郊天。为与宋之《商颂》抗衡,鲁僖公令人创作了《鲁颂》,突破了天子礼乐的使用限制。鲁国对“周公制礼”与鲁“周公之后”的宣扬,确立了周公在姬姓中的特殊地位。霸主晋国对“周礼尽在鲁”之说的确认,提升了周公在周代礼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楚、吴“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获得了诸夏的身份,承认了鲁、晋对周公的评价,周公影响力波及四夷,“周公奔楚”传说因此流行。第三章讨论周公作品的生成与后世的附益。《常棣》源自周公封建亲戚并会燕诸侯之诗,召穆公复行“纠合宗族于成周”之礼,在旧诗之上促成《常棣》。《常棣》、《角弓》、佚“棠棣”等诗是以“周文公之诗”为母本的系列文本。《逸周书》中“以数为纪”的篇章,属于《洪范》类文献,以数为纪与数类知识的形成,源自于西周巫祝、瞽史对数字的崇拜认知与“数典”“工典”的职业传统。周公《洪范》类文献的集中出现,体现了东周知识阶层对“周公训典”的汇集整理。汉代以后,在古文经学的传述中,大量的经典文献被视作周公制礼作乐的成果,周公作爻辞的说法因而形成。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东汉之后还出现了一些托名或附会为周公所着的历算、术数类书籍,如《周髀》、《九章》、《周公解梦》等。第四章考察“周孔”并称与诸子学说中周公的圣化。孔子通过“美周公”“梦周公”,将自己的理想事业与周公之志业贯通起来,在继承周公志业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塑造与重构,成为后世理解、认识、讨论周公及制礼作乐的起点。由于儒家在政治伦理方面存在理论困境,在一段时期内,并未对周公摄政、归政、杀兄等史事做出自洽的解释,因此造成了周公圣化的理论障碍。《墨子》对周公圣化问题的解决思路,为孟子、荀子等在儒家学说体系内解决周公圣化的问题,奠定了论证基础与思想准备。孟荀圣人学说对周公圣化问题的解决,将周公纳入到其道统之内,提高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以及在历史经验上的话语权,周孔之道由此形成。第五章讨论秦汉文献对周公事迹的整合。战国至秦汉间,周公的形象与事迹以故事累积的形式走向丰富。今文经传与《史记》对周公故事的吸收与整合,促进了周公形象、事迹的定型与凝固。由于周公事迹与西汉国家结构、政治形势的高度契合,“周公故事”逐渐成为一种政治符号,并在政治话语中发挥作用。霍光依周公故事,辅佐昭帝,铲除异己,废立君王,为王莽将“周公故事”与周公符命融合起来,以“异世同符”“如周公故事”为据篡汉奠定了基础。光武帝“增损图书”,删除改造了为王莽服务的周公谶命,因而纬书对周公的塑造,更强调其“圣人”“忠臣”的身份。在谶纬内学的主导下,周公“辅周弘道”的形象逐渐深入民心,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政治、文化符号,周公的圣化亦得以终结。

郭侃[10](2018)在《《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穆天子传》为西晋初年出土於汲县战国古墓中的竹简,是汲冢竹书中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本文即以《穆天子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新见的出土文献及研究观点,对《穆天子传》文本作重新整理。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穆天子传》校释”是对《穆天子传》原文进行重新整理、校注,主要内容是标注目前笔者所见各版本间的文字异同,收集前人的校释成果,最後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包括一些直接隶定文字的释读,一些语辞的训诂。第二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地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王巡行地点”论着、研究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最後依然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第三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论着、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下编共分两章,皆为《穆天子传》的相关问题研究。由於此前已有大量关於《穆天子传》的研究性文章,且各家所执观点均可备为一说,因此本文不对旧有观点作过多纠缠,仅将校释偶拾整理成文。第一章为“《穆天子传》真伪及其成书时间、性质考辨”,笔者以此前研究者未曾关注过的汲冢竹书被发掘的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阐明《穆天子传》不可能是伪书的理由;笔者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古籍目录学”的相关着作讨论了《穆天子传》的性质为何。第二章“《穆天子传》明清版本述评”的主要内容是,笔者将在整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明清时期版本作一系统评介,为今後研究者查阅各《穆天子传》版本以提供便利。正文之外,文末另有附录七篇。附录一包括诸家所考“穆王巡行地图”三十余套,意在以直观的视角展示诸家所考穆王巡行所到之处为今之何地,此内容亦是不同於前人整理《穆天子传》的创新点之一。附录二为《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勘误记,此书虽为《穆天子传》研究的集大成者,但囿於特殊的出版印刷时期,难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地问题。勘误记指出其中一些问题,以方便读者对此书更好地运用。附录三为“《穆天子传》原文复原”,由於《穆天子传》文本中缺文较多、各版本间在文字使用上亦有差异,因此笔者结合整理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试将《穆天子传》作一定文,望对此後研究者有所帮助。附录四为“《穆天子传》序跋选录”,笔者将序跋搜集合1,以观前人校注《穆天子传》的背景、过程,以便此後研究者更了解《穆天子传》的校注文本。附录五、六、七为三篇研究性文章,是笔者在整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尽成熟的想法。

二、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一、为“述”而引
        二、为“证”而引
        三、寓“志”而引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结语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一)建构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
        (二)以图像学为蓝本的富冈铁斋艺术风格新格局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况
        (二)国外研究现况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界定
        (一)“兰学”、“洋学”、“西洋学”的概念
        (二)“新日本画”、“南宗画”、“南画”、“文人画”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起源的考察
    一、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日文化渊源与交流
        (二)日本传统绘画的变革
        (三)西洋绘画传入与发展
    二、富冈铁斋的艺术生涯
        (一)富冈铁斋的生活经历
        (二)富冈铁斋的艺术学习
第三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富士山题材为例
    一、第一阶段:富士山题材的产生
        (一)读书旅行是画业的开端
        (二)富士山题材的初期实践
    二、第二阶段:富士山题材的发展
        (一)从山峰到峰顶的空间认知
        (二)虚构的风景《富士山图》
    三、第三阶段:理想世界的构建
        (一)从“富士山”到“蓬莱山”
        (二)神游“蓬莱山”的精神世界
第四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类型及特征
    一、人物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风俗题材
        (二)故事题材
        (三)神仙题材
    二、山水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真景题材
        (二)憧憬题材
        (三)仙境题材
    三、花卉鸟兽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花卉题材
        (二)鸟兽题材
第五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价值探讨
    一、近代日本美术界对他的评价
    二、对日本美术发展的意义
    三、中日文化融合的典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富冈铁斋年谱
附录二:富冈铁斋相关文献
附录三:富冈铁斋主要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天”及敬天文化
    第一节 “天”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天”的意义
        一、自然之天: 天空
        二、神化之天: 老天、天庭
        三、意志之天: 天意、天命
        四、其他之天: 天然、大
    第三节 敬天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一、敬天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敬天文化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德”及明德文化
    第一节 “德”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德”的意义
        一、“德”之本义: 升、登
        二、“德”之假借义: 道德
        三、“德”之褒义化: 美善
        四、“德”之外化: 德政、贤人
    第三节 明德文化的主要内容及规范升华
        一、《尚书》明德思想是我国尚德文化的源头
        二、《尚书》明德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尚书》明德文化的规范升华
    小结
第三章 “罚”及慎罚文化
    第一节“罚”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罚”的意义
        一、罪
        二、罚金
        三、惩罚
        四、刑罚
    第三节 慎罚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一、慎罚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慎罚文化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民”及保民文化
    第一节 “民”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民”的意义
        一、庶民
        二、臣民
        三、人
    第三节 保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形成原因
        一、保民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保民文化的形成原因
    小结
第五章 “酒”及饮酒文化
    第一节 “酒”字的形义演变
    第二节 今文《尚书》“酒”的意义
        一、乙醇饮料
        二、饮酒
    第三节 周初“酒”的双面内涵及周公禁酒的人文理性
        一、周初“酒”的双面内涵
        二、周公禁酒的人文理性
    小结
第六章 《尚书》经典训诂的文化嬗变
    第一节 从天治到人治关注点的明显变化
    第二节 对自然之法关注度逐渐降低的变化
    第三节 对民心民意关注度显着增强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今文《尚书》中“天”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今文《尚书》中“德”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今文《尚书》中“罚”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今文《尚书》中“民”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 今文《尚书》中“酒”字出现情况一览表
    附录六: 今文《尚书》中“天”“德”“罚”“民”“酒”字经典训诂示例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诗经》的版本及时间、地域判定
        一、《诗经》成书的断代问题与存疑
        二、《诗经》版本及历代校注
        三、《诗经》所涉主要地域划分
        (一)十五“国风”
        (二)二“雅”
        (三)三“颂”
第一章 《诗经》与两周设计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诗经》时代其他古籍与文字中的早期设计思想
        一、两周与诸子手工艺思想
        (一)《洪范》
        (二)《尚书》
        (三)《周易》
        (四)《道德经》
        (五)《论语》
        二、两周民间手工艺思想
        (一)《山海经》
        (二)《周礼》
        三、先秦手工艺书籍
        四、先秦文字中的造物现象
    第二节 《诗经》时代的造物环境
        一、较为发达的先秦大农业体系
        (一)生产组织方式
        (二)两周主要农具
        (三)百姓生活资料的多样来源
        (四)田亩管理与国家道路建设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构架初现
        (一)《诗经》时代形成的手工业构架
        (二)《诗经》时代的“三造四作”
        (三)两周手工业构架的发展特征
        三、“官作设计”与“民物设计”的文化分野
        (一)“官作”与“民物”
        (二)《诗经》时代的“官作设计”与“民具设计”
        (三)“官作设计”与“民具设计”的关系
    第三节 《诗经》中的社会生活与民俗民情
        一、《诗经》中的衣食住行
        二、《诗经》中的典礼、祭祀与祝告活动
        三、《诗经》中的恋爱与婚姻活动
第二章 《诗经》中的器物分类
    第一节 服饰
        一、《诗经》中的纺织作物
        二、《诗经》中的纺织工具与工艺
        三、《诗经》中的各种衣裳
        四、服饰的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 生活器具
        一、食器、饮器与炊具
        (一)餐饮器具之制材
        (二)餐饮器具的制造工艺
        (三)《诗经》中的餐饮器具
        (四)《诗经》餐饮具中的奢侈现象
        二、营造与室内陈设
        (一)《诗经》中的建材
        (二)《诗经》中的城市规划
        (三)《诗经》中的房屋营造与室内陈设
        (四)《诗经》中的建筑结构
        三、首饰与随配饰物
        (一)首饰、随配饰物之材料
        (二)玉器加工工艺
        (三)《诗经》中的首饰与随配
        (四)首饰、随配之样式
        四、乐器与文玩
        (一)乐器、文玩之材料
        (二)《诗经》中的乐器与文玩
        (三)装饰造型精美的乐器
        (四)两周乐舞
    第三节 生产工具
        一、各类工具之材料
        二、农具
        三、狩猎工具
        四、两周工具发展水平
    第四节 兵器
        一、兵器之材料
        二、《诗经》中的攻击兵器
        三、《诗经》中的防御兵甲
        四、《诗经》中的兵器配件与配饰
    第五节 舟舆
        一、先秦造船材
        二、舟舆结构与工艺
        三、《诗经》中的舟舆
        四、《诗经》中的车马装饰
第三章 《诗经》中的造物审美
    第一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造型特征
        一、西周中后期出土墓葬中的列鼎制度
        二、《诗经》中青铜器的造型与工艺
        三、《诗经》时代器具造型特征
    第二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纹案特征
        一、十二章纹与早期神兽纹
        二、《诗经》中的画缋与刺绣
        三、《诗经》时代装饰纹案特征
    第三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用色特征
        一、“三统”与“五德”—中国古代王室用色准则
        二、《诗经》中的多重色彩
        三、《诗经》时代用色特征
第四章 “《诗经》时代”的手工业特征
    第一节 礼制化的官作设计规范
        一、程式化的简化纹案
        二、标准化的礼器造型
        三、庄严肃穆的使用规则
    第二节 造物为人的民物设计思想
    第三节 厚积“待发”的造物变革成就
结论
附录一 :《诗经》文本中服饰相关内容
附录二 :《诗经》文本中餐具、饮具、厨具等相关内容
附录三 :《诗经》文本中营造与装修、家具等相关内容
附录四 :《诗经》文本中首饰与随配等相关内容
附录五 :《诗经》文本中乐器文玩等相关内容
附录六 :《诗经》文本中使用兵器相关内容
附录七 :《诗经》文本中舟舆相关内容
附录八 :《诗经》文本中祭祀仪式相关内容
附录九 :《诗经》文本中大农业相关内容
附录十 :《诗经》文本中农业为手工业提供材料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周公史述与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周公相关研究的基础与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周公“制礼作乐”史述考证
    第一节 由“周公”之号看周公“制礼”的权力基础
        一、周公之“周”与周公之封国
        二、周公在成王朝廷中的职务与权力
        三、由“二周并存”看周公之“称王”“制礼”
    第二节 周公“制礼作乐”与“周公之典”的形成
        一、“肇称殷礼”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向度
        二、“则以观德”与周公对“周礼”的顶层设计
        三、“营洛崇文”与西周文治传统的形成
第二章 鲁国的礼乐传承及其对周公的推重
    第一节 “周公之东”与《豳风》东传入鲁
        一、“周之旧”与《豳风》中的“尊夏”传统
        二、“周公之东”与“用夏变夷”政策的实施
        三、“法则周公”与“豳风”在鲁地的传承
    第二节 鲁僖公“复礼”与《鲁颂》的形成
        一、“新作南门”与僖公“复周公之宇”
        二、鲁之争霸与僖公复礼的历史动因
        三、《鲁颂》的创作与鲁用“天子礼乐”祭周公
    第三节 “因鲁之礼,因晋之权”与周公影响力的播散
        一、“周之子孙日失其序”与周公记忆的重拾、强化
        二、晋对礼乐话语权的争夺与“周礼尽在鲁”认知的形成
        三、周公影响力在四夷的播散与“周公奔楚”传说的流行
第三章 周公作品的生成与后世的附益
    第一节 《常棣》作者之争与“常棣”系列文本的形成
        一、《常棣》作者之争的形成
        二、召穆公“纠合宗族于成周”而继作《常棣》
        三、由“常棣”系列文本的生成看先秦文献中的“周公之诗”
    第二节 《逸周书》中的“以数为纪”与“周公训典”的汇集
        一、《逸周书》中的“以数为纪”与“《洪范》类”文献的特殊性
        二、以数为纪的制度基础与数类知识的生成累积
        三、《洪范》类文献的性质与“周公训典”的汇集
    第三节 周公作品的附会与伪托
        一、“《易》更四圣”与“周公作爻辞”说的形成
        二、周公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三、周公与《周公解梦书》
第四章 “周孔”并称与诸子学说中周公的圣化
    第一节 “梦周公”与孔子对周公志业的继承塑造
        一、“周公之德”与孔子对周公德性的诠释
        二、“梦”的客观严肃性与孔子“梦见周公”的内涵
        三、“述而不作”与孔子对周公志业的继承塑造
    第二节 周公“非仁”“不圣”说与周公圣化问题的理论解决
        一、“孔子称周公非仁、不圣”说的形成语境与理论背景
        二、墨家学说对周公圣人地位的强调及其学理突破
        三、孟、荀圣人学说对周公圣化问题的诠释与解决
第五章 秦汉文献对周公事迹的整合
    第一节 战国至秦汉间周公故事的累积与周公事迹的丰富
        一、周公故事的话题与故事的产生模式
        二、战国至秦汉间周公故事的衍变与文本的累积
        三、汉代今文经传对周公故事的吸收与改造
    第二节 周公事迹的历史叙述与《史记》周公形象的生成语境
        一、《史记》周公形象塑造的维度与特性
        二、《鲁周公世家》的叙述线索与“金縢”故事的编排重构
        三、周公的政治符号化与《史记》周公形象的现实指向
    第三节 周公符命的生成语境与谶纬文献对周公的塑造
        一、“受命改制”与周公进入谶纬之学的契机
        二、“异世同符”与王莽对周公符命的运用
        三、纬书对周公“辅周弘道”形象的塑造与周公圣化的终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穆天子传》研究的意义
    二、《穆天子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结构
上编
    《穆天子传》校释
    《穆天子传》所见地名集释
    《穆天子传》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
下编
    第一章 《穆天子传》的真伪、成书时间与性质
        第一节《穆天子传》真伪考辨
        第二节《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与性质
    第二章 《穆天子传》明清注疏版本述评
        第一节明版《穆天子传》
        第二节清版《穆天子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诸家考“穆王巡行”地图合1
    附录二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校勘记
    附录三 《穆天子传》原文复原
    附录四 《穆天子传》序跋选录
    附录五 《穆天子传》之“穆王八骏”考
    附录六 《穆天子传》中的“草”字解
    附录七 《穆天子传》中的重文符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後记

四、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D]. 王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传世文献通假字的上古[-?]类韵部亲疏关系研究[D]. 谢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传世文献通假字的上古[-n][-m]类韵部亲疏关系研究[D]. 杨丽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D]. 付永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D]. 翟明女. 扬州大学, 2020
  • [7]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D]. 陈圣鋆.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周公史述与传说研究[D]. 张劲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郭侃. 吉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古农谚《诗经·滨丰·七月》二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