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强度监测仪高速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梁新玉[1](2021)在《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石油需求量的与日俱增,进一步提高原油的开采效率,已成为当前油田开发和建设的重要工作。河南油田大多属于疏松砂岩油藏,长期受到高含沙、低渗透等地质条件的制约,在采油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供液能力和泵抽汲能力的不匹配会造成油井动液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射流泵采油的效率和能耗,研究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通过对河南油田射流泵采油排砂工艺及其设备和油井动液面变化对射流泵采油过程影响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的需求,并结合射流泵采油控制原理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油井动液面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使射流泵采油排砂作业始终在合理的油井动液面范围内进行。系统主要由油井动液面监测仪、变频器、智能采油控制器和上位机监控平台等构成。硬件上,智能采油控制器采用STM32F103RET6为主控制芯片,设计了供电电路、外部存储电路、启停控制电路、RS485通讯电路和4G无线网络传输电路等,并对主要硬件设备和上位机监控平台进行了选型。软件上,利用Keil u Vision5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各功能模块程序的编写,其中包括主程序、数据读取程序、动液面控制程序和启停控制程序等。利用Qt 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和My SQL数据库完成智能采油控制系统上位软件的开发,能够对油井实时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和动态显示以及控制指令的下发,最终实现了对射流泵采油过程的智能控制。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在河南油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实现了对油井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无线网络传输、计算和存储以及远程监控和油井动液面控制等功能,降低了原油开采的成本。油井动液面的控制对提高射流泵采油排砂的效率和油井的产液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满足了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的需求,在对疏松砂岩油藏的开发中具有典型应用价值。
陈岱付[2](2021)在《基于平面螺旋天线的环境电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电磁器件和电子信息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形成了样式繁多和动态交迭的电磁空间。考虑到环境电磁信号在时空、频谱和能量上表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本论文针对电磁信息难以综合分析和电磁环境趋势难以预测等需求问题和技术难点,在分析国内外环境电磁信号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平面螺旋天线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交互设计软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电磁信号接收机、天线传感器和主控软件的有效结合,研发了一款便携式宽频带环境监测仪和其对应的系统软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环境电磁监测仪的关键问题——信号采集传感器,设计了一款体积为300mm × 300mm × 30mm的低剖面缝隙螺旋天线,并对其进行了实物加工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天馈系统在300MHz-6GHz范围内,回波损耗均小于-10dB,天线轴比小于3dB,方向图方向性良好,无裂瓣现象。2.为了提高监测仪的便携性,本论文又设计了一款复合螺旋天线,使采集传感器体积缩小为280mm × 280mm × 30mm。并制作了天线实物,对其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Hz-6GHz工作频段范围内,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均小于2,测试轴比均小于3.5dB,且在全频段都具有较高的增益,设计的平面复合螺旋天线和弯曲巴伦满足系统性能设计要求。3.本论文在两款自研天线传感器的基础上,基于3900A接收机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环境电磁监测仪,并开发了主控系统。对监测仪的工作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开发了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确定了各个模块对应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协议。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IQ调制识别、频谱监测、时域监测和开关脉冲识别等功能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并在工作环境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设计的监测仪系统界面友好,在200MHz-6GHz频段内信号监测数据准确性高,能够满足项目的性能需求。
侯耀斌[3](2021)在《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海水硝酸盐快速测量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盐,也是海水中无机氮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它在海水中的浓度过高容易引发海水的富营养化及赤潮等环境灾害,因此被列为海水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沿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营养盐被排放入海,导致沿海地区富营养化问题愈发严重,赤潮等灾害频发,对沿海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我国近几年的海洋环境监测中,无机氮超标是海水水质超标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海水中的硝酸盐浓度的监测对于海洋污染的治理及灾害的预防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海洋硝酸盐浓度检测的传统方法为化学方法,操作复杂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基于光学方法研制的海水硝酸盐监测仪不需进行水样预处理,具有测量速度快、无污染以及可长时间连续测量等优势。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建立了能够对溴离子、有机物、浊度干扰进行校准的海水硝酸盐浓度测量算法,并完成了测量系统的研制。自主研制的系统与同类的国外仪器以及实验室化学方法进行了比对测试,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BPNN)模型的海水硝酸盐浓度测量算法,通过对海水中主要组分吸收光谱的分析,该算法实现了对海水中硝酸盐浓度测量干扰较大的溴离子、有机物影响的校准以及浊度的影响的扣除。在溴离子及有机物共同干扰的环境中,校准后的BPNN模型对于NO3--N浓度范围为0-900μg/l的溶液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1.18μg/l,测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在溴离子、有机物、浊度三种因素共同干扰的情况下,经过浊度干扰扣除及溴离子、有机物校准的BPNN模型对于NO3--N浓度范围为0-900μg/l的溶液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R2=0.965。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进行了对比,BPNN模型的精度更高。(2)完成了海水硝酸盐浓度快速测量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基于建立的硝酸盐浓度测量算法、全光谱监测仪以及开发的硝酸盐浓度测量上位机软件,能够对海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进行快速测量。自主研制的系统在实验室内与同类的德国Tri OS-OPUS监测仪进行了比对测试,在浊度、溴离子、有机物共同干扰的环境下,自主研制系统与OPUS监测仪测得值之间的R2为0.969。(3)参与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0年秋季航次,使用自主研制系统测量烟台近海实际海水的硝酸盐浓度,并与实验室化学方法及国外同类设备测得结果进行对比,自主研制系统测得值与实验室化学方法测得值之间R2为0.707,进一步证明了自主研制的海水硝酸盐浓度测量系统的性能,该系统能够胜任海水硝酸盐浓度快速测量的任务。
张羽丰[4](2021)在《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上运行着大量的卫星,其中包括通信、气象、国土资源和科学探测等各种用途的卫星,在人类对科学的探索道路及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上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随着星载遥感设备的精度越来越高,单颗卫星的任务和功能越来越多,对高速数据传输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卫星对地数据传输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未来这些卫星的数据传输需求。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如今已经非常成熟,而研制更高频段的新型通信系统,例如基于Ku/Ka波段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只能暂时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所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的特点,对现有的基于以高频带利用率而闻名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改进,同时引进深度学习技术用于改善整个通信系统性能,以求进一步提升LEO卫星数据下传的性能。本论文从OFDM技术的两个在实用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即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衰减缓慢和信号功率的高峰均比问题。本论文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传统的OFDM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衰减缓慢,导致频带效率急剧降低,这也是限制了其在航天领域发展的原因之一。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新型传输信号,即混合调制滤波OFDM(Hybrid Modulation based 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HMF-OFDM)信号,解决了OFDM信号带外衰减缓慢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30 d B最低功率谱密度带宽的条件下,HMF-OFDM信号的频带效率可达传统OFDM信号的1.81倍。同时,采用混合调制的方式避免了滤波器对OFDM信号子载波的干扰,最大限度提高对频谱资源的利用。2.针对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链路具有大载波频率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长度可变的训练序列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即滑动差分相关算法。传统基于数据辅助类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所依赖的训练序列持续时间较长,抗噪声性能较差及对载波频偏敏感。相比之下,滑动差分相关算法则可以通过预先评估信道的特性,来灵活调整训练序列的持续时间,进而最大化数据帧的持续时间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另外,滑动差分相关算法还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对载波频偏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滑动差分相关算法的抗载波频偏能力远远超过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链路所带来的大载波频率偏移。3.为了解决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对传输信号造成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数字信号恢复(Digital Signal Recovery,DSR)技术。该技术捕获了星载发射端的先验知识,例如射频功率放大器(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RF-PA)的非线性特性,在接收端利用DNN来对先验知识进行建模用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得益于DNN本身不受输入数据幅度的影响,且对高斯白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该技术可以抵御由LEO卫星对地通信信道引入的接收信号功率大范围变化和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得以在地面站对非线性失真(主要由星载RF-PA引入)的接收信号进行矫正,从而允许星载RF-PA工作在接近饱和区的状态,间接解决了OFDM信号功率的高峰均比的问题,以提高星载通信系统的功率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功率回退技术相比,该技术在保证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RF-PA的功率附加效率从32.6%提升至45%。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在变化范围为12 d B左右的接收信号功率下正常工作,而基于传统记忆多项式的DSR技术在如此大的功率变化范围下难以正常工作。4.在DSR技术的基础之上,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NN的滤波OFDM接收机设计。在此设计中,DNN不仅学习到了星载RF-PA的非线性特征,还学习了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将非线性失真的恢复和数字信号的解调两个功能并入了同一个模块。与现有的基于DNN的接收机方案相比,该技术同时考虑了硬件和信道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基于DNN的接收机可以适配至少五种滤波OFDM调制信号(QPSK、8PSK、8QAM、16QAM和16APSK)和两种典型的功放状态(Class AB和Class B)。这项技术有潜力在不对LEO卫星做出较大改动的条件下,直接提高已经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同时,也为未来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提供一个可行方案。本论文以X波段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为背景,对通信系统物理层面上做出了改进,并引入深度学习这一新兴技术,来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论文所提出技术,为未来LEO卫星对地数传系统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技术方案。
王智[5](2021)在《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钻井过程中,当发生井漏失返时,需要尽快使用钻井动液面监测仪确定动液面位置,进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传统的钻井动液面监测仪需要监测人员井口监测,无法保证监测人员井口安全。为此本文在现有钻井动液面监测仪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首先,本文对钻井动液面监测仪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然后根据钻井工艺特点,对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提出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总体方案。其次,本文选用STM32G474RCT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芯片,对其外围电路、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和ESP8266无线传输电路等进行设计,通过Keil MDK开发环境编写控制器主程序、ESP8266无线传输子程序等,实现信号的采集、上位机无线通信等功能;选用Qt Creator进行上位机软件的开发,实现动液面波形显示、动液面高度计算等功能。最后,对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的承压转换器进行结构设计,结果表明承压转换器不仅可以将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安装在井口四通两翼处,而且避免该装置在监测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井控安全隐患。经高泉5井和乐探1井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研制的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不仅避免了监测时井口安全隐患,而且满足钻井井控安全的需求,对提高钻井井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应用推广价值。
王翔[6](2021)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是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是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基础。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测量常采取采样、培养和实验室分析的模式,测量周期长,成本高,实现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快速准确测量对水体承载能力评估、水体质量评价、海洋气候变迁研究等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法可实现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快速测量,然而仪器状态、环境条件以及模型参数设定将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本文以不同门类藻种为测量对象,研究了基于荧光动力学法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准确测量校正方法,设计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快速原位监测仪辅助功能模块,并开展了外场测量应用验证。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荧光动力学法藻类光合荧光参数准确测量方法。研究了基底信号对光合荧光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和校正方法,结果表明校正后Fv/Fm值约为0.60,相对误差为1.2%,准确度提高23%;研究了激发光强自适应调控方法,通过筛选荧光参数Eσ,实现不同门类藻的快速精确激发光强调控,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强初始条件下,自适应调整后均可获得稳定的激发光强且光强RSD小于2.5%,Fv/Fm测量值和Fast-Ocean测定结果一致;研究了水体浊度对光合荧光参数测量准确性影响及校正方法,校正后Fo和Fm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2%和0.69%。(2)研究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中光合尺寸单元校正方法。基于激发光谱法实现了混合藻各组分占比的准确获取,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混合藻光合尺寸单元并对混合藻初级生产力进行校正,与光合放氧法完成了实验比测验证。结果表明,纯种蓝藻、绿藻和甲藻初级生产力测量误差由校正前的38.8%、14.3%和13.2%下降至3.9%、4.1%和5.2%;混合样品初级生产力最大和平均测量误差由校正前的20.4%和15.2%下降至4.5%和5.2%。该方法解决了光合尺寸单元使用固定值带来的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偏差问题。(3)研究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中藻类光吸收系数校正方法。基于吸收模型,并以荧光激发光谱表征其吸收系数,解决了单一波段吸收系数代替光合有效辐射波段总吸收效率问题。结果表明,与光合放氧法测定结果相比,纯种藻校正前后初级生产力测量相对误差分别为3.17%和1.83%,蓝、绿藻混合样品校正前后测量相对误差分别为28.43%和5.33%,校正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准确性得到提升。(4)设计研制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快速原位监测仪功能模块,提高了外场应用测量准确性。结合PAR光量子传感器设计了环境光模拟调节电路,实现了不同环境光强的自由调控模拟;设计了光电倍增管自动增益调整模块,实现了不同浓度藻类样品荧光信号的高灵敏获取;设计了多波段LED诱导激发荧光光谱获取模块,实现了藻类激发荧光光谱的快速获取。经测试,仪器响应时间为1.56分钟,准确度≤±9.69%,精密度4.86%,检测限为0.138 nmol(e)/m3/s,测量范围为0~1013 nmol(e)/m3/s,重现性为3.04%。在黄海、渤海、南海、北极等海域开展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原位监测仪外场测量验证实验,快速获取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数据,验证了仪器长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郝嘉琪[7](2020)在《兼容BD3卫星信号的多天线GNSS-R海冰监测仪信号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不仅可以提供传统的全球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其反射信号还可以用于遥感应用研究,该技术称为GNSS反射信号遥感技术(GNSS-Reflectometry,GNSS-R)。GNSS-R技术在海面测高、海面测风、海冰监测、植被探测等遥感测量领域应用广泛,与传统的遥感手段相比,具有全天候、低成本、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是GNSS领域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海冰是气候的重要组成因子,对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GNSS-R技术在海冰监测领域的应用为研究方向,进行了基于DSP+FPGA架构的GNSS-R海冰监测仪信号处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GNSS-R设备研制及海冰监测领域相关实验的研究现状,从GNSS-R基本原理出发,针对本设计的多极化天线接收系统,建立了海冰反射模型并进行了多极化天线反射信号仿真,阐述了利用多极化信号进行海冰监测的优势。其次,提出了针对多天线反射信号处理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案。软件系统分为直射通道和反射通道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功能仿真。其中直射通道完成信号的捕获、跟踪过程以及定位解算;反射通道将反射信号与多级延迟下的本地伪码进行相关,从而获得相关功率曲线并进行数据存储,以便进行后续的海冰反演。此外针对北斗三号卫星新信号B1C信号,本文根据其调制特点,在总结该信号常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1I辅助的B1C反射信号的处理方法,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减少了设计中资源的占用率以及信号处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岸基平台进行了GNSS-R海冰监测仪的初步实验验证,实验中设备的定位功能、反射相关功率输出以及B1C反射信号的接收与处理功能均可正常实现,证明了信号处理系统设计的功能正确性,对后续的研究应用也具有现实性意义。
王树强[8](2020)在《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振动可以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石化企业需要对石化设备的振动状态监测,以便进行故障诊断。振动监测仪能够通过适时精准采集振动信号,实现基于振动的状态监测,为石化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现有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存在的测量精度低、数据管理能力弱、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新型的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国内外目前使用的振动监测仪存在的问题,给出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对比分析两种架构,提出基于多层架构的振动监测仪总体方案,将振动监测仪分成采集器与手机APP两部分设计,注重采集器与手机APP的数据处理相结合,不仅降低了采集器的设计复杂性,而且易于振动监测仪的功能扩展。(2)在采集器方面,自主研发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降低硬件设计成本;选用外设功能丰富、性能高的32位CC2640R2F微处理器搭建主控电路,并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电源电路等,集成度较高;采用数电设计电路板,结合编程实现振动数据的运算与分析;采用多种低功耗芯片与低功耗电源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延长使用时间;PCB布局和布线严格按照电路板设计原则,同时要注意节省电路板空间,尽量减小仪器的体积,提高便携性。在手机APP方面,采用MVC架构,实现数据分析、存储、上传与下载等功能。(3)针对外界干扰噪声,提出基于EMD的NLM去噪算法,通过EMD算法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结合消除波动趋势分析确定噪声主导的IMF分量,再使用改进的NLM算法进行去噪处理,最后重构信号,解决了噪声信号与有用信号不易确定的问题,并提高了滤除噪声的效率,去噪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经实验验证和工业测试,本文设计的振动监测仪具有功耗低、蓝牙传输距离远、丢包率低、测量精度高、便于使用等特点,能较好的监测石化设备的振动信号,蓝牙能稳定传输数据。现已经应用在石化设备工作现场,多次发现和预警设备问题,起到监测设备状态、诊断设备故障、维护设备稳定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冯烜智[9](2020)在《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电气化是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与此同时高速列车的取流密度和行车密度也随之增大。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是列车获取电能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无备用的,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当高速铁路出现长时间的重负荷运行时,接触线和承力索上产生大量的焦耳热,致使较大的温升,从而导致接触网导线出现机械强度降低、载流能力变差等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发生断线等事故,降低了接触网的可靠性。因此,在当前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以及牵引负荷持续增大的背景下,研究接触网导线的温升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接触网导线为对象,针对导线温度变化这一现象对其展开了研究。首先,在温升理论、热传学和IEEE-738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了导线温度变化的过程,明确了影响导线温度的几个关键外部因素。考虑到接触网的特殊性,本文设计了一套接触网导线测温系统并在西成高铁的承力索上完成了设备安装,实现了导线的温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监测。使用IEEE-738模型计算导线的温度,但模型在接触网上的适用性较差,因此研究接触网导线的温升模型变得至关重要,而现场实测的数据为本文后续研究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打下了基础。其次,研究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算法,根据接触网导线温升问题的特性确定了神经网络的结构,以现场实测数据作为样本训练不同的BP神经网络,从而建立了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然后在研究PSO算法的原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可提高BP神经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应用协同PSO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从而改进了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建立了一个精度较高且可快速反应接触网导线温度状况的模型。最后,在接触网导线温度监测系统和温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过热保护方案,该方案可无需在接触网导线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便可实现接触网导线温度的实时评估,从而实现对接触网导线的过热保护。
蒋坤坤[10](2020)在《基于Cortex-M3的具有实时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软硬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动态心电可以长时间监测人体心电信号,对心律失常等疾病检测具有重大价值。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动态心电监测仪仅有记录事后分析功能,难以满足心电信号实时分析的需求,限制了心电分析系统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实时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软硬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应具有适用复杂心电检测算法的能力,同时满足低功耗、便携式、高可靠性等需求。论文基于载人航天型号任务需求,研究内容包括:①研制高可靠性、高性能硬件电路:采用基于Cortex-M3内核的具有高达120M主频、512KB Flash程序存储器、96KB SRAM数据存储器的ARM芯片,24bit高精度采样前端解决方案进行硬件电路设计;②研究心电实时分析算法:算法具有准确度高、运算复杂度低的特点,可适用于嵌入式环境;③研究具有心电信号采集、实时分析、存储与传输等功能的嵌入式软件。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具有低噪声(峰值噪声<4 μ V)、高精度(24bit)、低功耗(工作电流<80mA,两节5号电池可支持32小时连续工作)、便携(体≯积120*80*31.5mm3、重量≯0.41kg)、算法准确度高(QRS波群检测准确率96.89%,室性早搏检测准确率86.55%)、可靠性高(静电接触放电8kV)等特点。可同时满足医疗仪器和航天型号任务的性能、可靠性、EMC等要求。本论文所设计的样机已通过中国航天员中心性能与可靠性测试,有望在不久将来应用于我国重大载人航天活动,关键技术可解决当前远程心电监测诊断领域的痛点问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二、训练强度监测仪高速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训练强度监测仪高速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1 射流泵采油工艺简介 |
2.1.1 射流泵采油工艺设备构成 |
2.1.2 射流泵采油工艺过程 |
2.1.3 射流泵采油工艺特点 |
2.2 油井动液面变化对采油的影响 |
2.3 油井动液面的测量 |
2.4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4.1 系统控制需求分析 |
2.4.2 系统控制需求 |
2.4.3 数据测量需求 |
2.4.4 数据传输需求 |
2.4.5 系统功能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设计 |
3.1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设计准则 |
3.2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原理 |
3.3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3.1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构成 |
3.3.2 智能采油控制柜设计 |
3.3.3 智能采油控制器设计 |
3.4 智能采油控制器与仪表及上位机间的通信方式 |
3.4.1 智能采油控制器与仪表通信方式 |
3.4.2 智能采油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方式 |
3.5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
3.5.1 油井动液面模糊控制策略的确立 |
3.5.2 模糊控制原理 |
3.5.3 油井动液面模糊控制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4.2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设备选型 |
4.3 智能采油控制器硬件设计 |
4.3.1 智能采油控制器硬件组成 |
4.3.2 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4.3.3 供电电路设计 |
4.3.4 触摸屏接口电路设计 |
4.3.5 外部存储电路设计 |
4.3.6 启停控制电路设计 |
4.3.7 RS485 通讯电路设计 |
4.3.8 4G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4.4 上位机监控平台硬件选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5.1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软件功能 |
5.1.1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软件功能组成 |
5.1.2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概述 |
5.2 软件开发环境 |
5.2.1 Keil uVision5 集成开发环境 |
5.2.2 Qt 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 |
5.2.3 MySQL开发环境 |
5.3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软件架构 |
5.4 智能采油控制器程序设计 |
5.4.1 主程序设计 |
5.4.2 数据读取子程序设计 |
5.4.3 4G无线网络通信子程序设计 |
5.4.4 动液面控制子程序设计 |
5.4.5 触摸屏读写子程序设计 |
5.4.6 启停控制子程序设计 |
5.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1 与下位机通信子程序设计 |
5.5.2 动液面模糊控制算法子程序设计 |
5.5.3 数据存储与管理子程序设计 |
5.5.4 网页查询与显示子程序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应用与效果分析 |
6.1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测试 |
6.1.1 系统硬件测试 |
6.1.2 系统软件测试 |
6.2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
6.2.1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现场安装与调试 |
6.2.2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运行效果展示 |
6.2.3 智能采油控制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平面螺旋天线的环境电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环境电磁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论文安排 |
第二章 宽带平面螺旋天线理论分析 |
2.1 宽带天线概述 |
2.2 天线特性参数 |
2.2.1 频带宽度 |
2.2.2 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
2.2.3 方向图 |
2.2.4 阻抗特性 |
2.3 非频变天线原理 |
2.4 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 |
2.5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 |
2.6 巴伦阻抗转换器 |
2.6.1 λ/4扼流套 |
2.6.2 U形管巴伦 |
2.6.3 开槽同轴线巴伦 |
2.6.4 同轴线削尖巴伦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缝隙螺旋天线的设计与制作 |
3.1 平面缝隙螺旋天线辐射器设计 |
3.1.1 辐射器几何结构设计 |
3.1.2 辐射器仿真与分析 |
3.2 宽带巴伦设计 |
3.2.1 巴伦基本原理 |
3.2.2 指数渐变巴伦设计与仿真 |
3.2.3 天线与巴伦整体仿真 |
3.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面复合螺旋天线的设计与验证 |
4.1 复合螺旋天线辐射器设计 |
4.1.1 辐射器几何结构设计 |
4.1.2 辐射器仿真与分析 |
4.2 微带线弯曲巴伦设计 |
4.2.1 巴伦原理 |
4.2.2 弯曲巴伦设计与仿真 |
4.3 天线实物加工与测试 |
4.4 与现有论文工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架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电磁监测仪的实现与测试 |
6.1 体化采集单元设计与实现 |
6.1.1 一体化采集单元硬件模块 |
6.1.2 一体化采集单元 |
6.2 电磁环境监测仪的软件实现 |
6.2.1 接收机程控连接实现 |
6.2.2 电磁信号时域监测实现 |
6.2.3 电磁信号频谱监测实现 |
6.2.4 软件主控界面实现 |
6.3 电磁环境监测仪的功能测试与展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海水硝酸盐快速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 |
1.1.1 我国水质分级及海洋水质现状 |
1.1.2 硝酸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硝酸盐浓度检测方法 |
1.2.2 光学法硝酸盐监测仪研究进展 |
1.2.3 光学法硝酸盐监测仪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理方法及实验装置 |
2.1 紫外吸收光谱法 |
2.1.1 物质的选择吸光性 |
2.1.2 朗伯比尔定律 |
2.1.3 吸光度加和性 |
2.2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
2.2.1 Savitzky-Golay平滑 |
2.2.2 小波去噪 |
2.3 多元数据建模方法 |
2.3.1 偏最小二乘模型 |
2.3.2 神经网络模型 |
2.4 精度验证方法 |
2.5 实验装置 |
第3章 海水组分光谱分析 |
3.1 海水组成成分及模拟 |
3.2 主要干扰组分的光谱分析 |
3.2.1 离子光谱分析 |
3.2.2 有机物光谱分析 |
3.2.3 浊度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硝酸盐浓度测量算法 |
4.1 硝酸盐标准溶液建模及优化 |
4.1.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4.1.2 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4.1.3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4.2 溴离子、有机物干扰校准 |
4.2.1 溴离子、腐植酸、硝酸盐混合溶液的配置 |
4.2.2 干扰物影响校准及精度验证 |
4.3 浊度干扰扣除 |
4.3.1 浊度干扰扣除模型的建立 |
4.3.2 浊度干扰扣除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研制及比对测试 |
5.1 全光谱测量系统 |
5.1.1 监测仪结构及参数 |
5.1.2 部署方式 |
5.2 海洋硝酸盐浓度监测软件 |
5.2.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2 软件架构整体设计思路 |
5.2.3 软件功能验证及测试 |
5.3 数据处理建模软件 |
5.4 OPUS监测仪室内比对测试 |
5.5 实际海水实验室化学方法比对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LEO对地观测卫星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2.1 国内对地观测卫星的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2.2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的对地数传能力现状 |
1.3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1 OFDM技术 |
1.3.2 深度学习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OFDM技术的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信道模型 |
2.2.1 时变的接收功率 |
2.2.2 多普勒效应 |
2.3 OFDM技术的特征分析 |
2.3.1 OFDM信号带外功率谱密度分析 |
2.3.2 OFDM信号功率的峰均比分析 |
2.4 RF-PA的非线性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调制滤波OFDM技术 |
3.1 引言 |
3.2 f-OFDM信号设计 |
3.2.1 滤波器设计 |
3.2.2 f-OFDM波形 |
3.3 HMF-OFDM调制解调原理 |
3.4 HMF-OFDM信号的频带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LEO卫星对地数传系统的OFDM符号定时同步 |
4.1 引言 |
4.2 载波频率偏移的数学模型 |
4.3 可变长度同步帧头的设计 |
4.4 滑动差分相关算法 |
4.5 性能和结果分析 |
4.5.1 LEO卫星对地数据传输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
4.5.2 不同长度短训练序列群的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字信号恢复技术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概述 |
5.3 DNN-DSR技术 |
5.3.1 DNN-DSR技术流程 |
5.3.2 DNN-DSR技术原理分析 |
5.4 性能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环境 |
5.4.2 计算资源分析 |
5.4.3 EVM, BER和SNR之间的关系 |
5.4.4 RF-PA功率效率分析 |
5.4.5 噪声鲁棒性分析 |
5.4.6 功率不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f-OFDM接收机设计 |
6.1 引言 |
6.2 通信系统结构与参数设置 |
6.3 DNN结构与参数设置 |
6.4 可行性分析 |
6.5 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井动液面监测仪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钻井动液面监测仪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钻井工艺 |
2.2 监测装置需求分析 |
2.2.1 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分析 |
2.2.2 监测装置监测原理 |
2.2.3 动液面深度计算方法分析 |
2.2.4 监测装置功能需求分析 |
2.2.5 监测装置性能指标 |
2.3 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2.3.1 无线通信技术 |
2.3.2 ESP8266 无线通信模块 |
2.4 监测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硬件与软件设计 |
3.1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硬件组成 |
3.2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硬件设计 |
3.2.1 STM32 最小系统硬件电路 |
3.2.2 无线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3.2.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2.4 上位机硬件选型 |
3.2.5 井口监测装置PCB绘制 |
3.3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软件组成 |
3.4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软件设计 |
3.4.1 井口监测装置主程序设计 |
3.4.2 无线通讯程序设计 |
3.4.3 动液面深度算法程序设计 |
3.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5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硬件调试 |
3.6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软件调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承压转换器结构设计 |
4.1 承压转换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4.2 承压转换器阀球强度分析 |
4.2.1 阀球的三维建模 |
4.2.2 材料参数设置 |
4.2.3 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的确定与载荷的施加 |
4.2.5 结果分析 |
4.3 井口安装位置分析 |
4.3.1 压井管汇 |
4.3.2 井口 |
4.3.3 四通两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应用与分析 |
5.1 装置现场运行与监测步骤 |
5.1.1 现场安装运行 |
5.1.2 现场监测步骤 |
5.2 装置动液面监测要求 |
5.2.1 完井作业动液面监测要求 |
5.2.2 生产井动液面监测要求 |
5.2.3 强钻施工时动液面监测要求 |
5.2.4 电测施工时动液面监测要求 |
5.3 装置监测数据验证方法 |
5.4 装置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
5.4.1 高泉5 井应用效果分析 |
5.4.2 乐探1 井应用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常规测量方法 |
1.3 荧光动力学法测量原理 |
1.3.1 光能吸收与荧光发射机制 |
1.3.2 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原理 |
1.3.3 光合荧光参数 |
1.3.4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算法模型 |
1.4 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光合荧光参数测量方法 |
2.1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荧光动力学测量实验系统 |
2.2 基底信号影响及校正方法 |
2.2.1 基底信号校正方法 |
2.2.2 实验条件 |
2.2.3 校正结果与对比分析 |
2.3 激发光强自适应调控方法 |
2.3.1 激发光强自适应方法 |
2.3.2 不同藻的激发光强自适应结果 |
2.3.3 光合荧光参数准确获取 |
2.4 水体浊度影响及校正方法 |
2.4.1 浊度校正方法 |
2.4.2 校正结果与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中光合尺寸单元校正方法 |
3.1 荧光动力学分析模型 |
3.2 模型校正方法 |
3.3 实验条件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量中吸收系数校正方法 |
4.1 光合有效辐射内吸收系数校正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快速原位监测仪功能模块研制 |
5.1 仪器总体结构 |
5.2 荧光动力学曲线测量模块 |
5.3 环境光模拟模块 |
5.4 光电倍增管增益自动调节模块 |
5.5 多波段LED诱导荧光激发光谱模块 |
5.6 仪器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荧光动力学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外场测量实验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仪器工作方式 |
6.3 外场测量实验 |
6.3.1 黄渤海走航观测与原位剖面测量 |
6.3.2 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原位监测 |
6.3.3 北极走航观测 |
6.3.4 南海走航观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兼容BD3卫星信号的多天线GNSS-R海冰监测仪信号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GNSS-R海冰监测仪的研究目和意义 |
1.2 GNSS-R海冰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GNSS-R海冰监测基本原理 |
2.1 GNSS系统的发展 |
2.1.1 美国GPS系统 |
2.1.2 俄罗斯GLONASS系统 |
2.1.3 欧洲Galileo系统 |
2.1.4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2.2 GNSS-R基本原理 |
2.2.1 GNSS-R几何关系 |
2.2.2 GNSS-R反射信号相关功率 |
2.3 多极化海冰监测 |
2.3.1 海冰反射模型 |
2.3.2 菲涅尔反射系数 |
2.3.3 多极化海冰监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NSS-R海冰监测仪硬件平台简介 |
3.1 海冰监测仪硬件系统构成 |
3.2 天线模块 |
3.3 射频前端模块 |
3.4 A/D转换模块 |
3.5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 |
3.5.1 FPGA单元 |
3.5.2 DSP单元 |
3.5.3 FPGA与 DSP通信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NSS-R海冰监测仪信号处理软件系统 |
4.1 信号处理软件系统描述 |
4.1.1 直射通道信号处理 |
4.1.2 反射通道信号处理 |
4.2 直射通道设计 |
4.2.1 码跟踪环 |
4.2.2 载波跟踪环 |
4.3 反射通道设计 |
4.3.1 反射通道伪码发生器 |
4.3.2 反射载波NCO |
4.3.3 伪码多级延迟相关器 |
4.3.4 相干与非相干积分 |
4.3.5 数据存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斗三号卫星B1C反射信号处理 |
5.1 B1C新信号调制特点及优点 |
5.1.1 BOC调制基本原理 |
5.1.2 MBOC调制特点 |
5.1.3 B1C信号的QMBOC调制 |
5.2 B1C处理的基本方法 |
5.2.1 BPSK-LIKE算法 |
5.2.2 ASPeCT算法 |
5.2.3 GRASS算法 |
5.2.4 三路并行捕获算法 |
5.3 基于B1I辅助的B1C反射信号处理方法 |
5.3.1 B1I信号位同步 |
5.3.2 B1I信号辅助获取B1C信号码相位 |
5.3.3 B1C信号频率的计算 |
5.3.4 B1C反射信号延迟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GNSS-R海冰监测仪外场实验初步测试结果 |
6.1 实验设置 |
6.2 初步实验结果 |
6.2.1 上位机软件显示界面 |
6.2.2 直射信号处理结果 |
6.2.3 不同极化反射信号相关功率 |
6.2.4 B1C反射信号相关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论文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振动监测技术 |
2.2 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
3 振动监测仪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设计 |
3.1 振动监测仪功能需求分析 |
3.2 振动监测仪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振动监测仪总体架构设计 |
4 振动监测仪硬件设计 |
4.1 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
4.2 传感器设计 |
4.3 主控电路设计 |
4.4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4.5 电源电路设计 |
4.6 PCB设计 |
5 振动监测仪信号分析方法与软件设计 |
5.1 振动信号分析方法设计 |
5.2 采集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 手机APP软件设计 |
6 系统测试与现场应用 |
6.1 采集器调试 |
6.2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3 现场应用效果 |
7 结论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导线温升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
2.1 温度对接触网导线的影响 |
2.2 接触网导线的温升过程 |
2.2.1 焦耳热 |
2.2.2 日照辐射热 |
2.2.3 对流散热 |
2.2.4 辐射散热 |
2.3 接触网导线温升的影响因素 |
2.4 接触网导线测温方案 |
2.4.1 无线测温仪 |
2.4.2 气象监测仪 |
2.4.3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2.4.4 接触网导线温度监测系统实测结果 |
2.5 基于IEEE-738标准的接触网温升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研究 |
3.1 神经元与网络结构 |
3.1.1 生物神经网络 |
3.1.2 人工神经元 |
3.1.3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
3.1.4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3.2 BP神经网络 |
3.2.1 BP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 |
3.2.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3.2.3 BP算法的影响因素 |
3.2.4 BP算法的改进 |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的改进 |
4.1 PSO算法 |
4.2 PSO算法的模式及其改进 |
4.2.1 PSO算法的模式 |
4.2.2 PSO算法的改进 |
4.3 基于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 |
4.3.1 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一般方法 |
4.3.2 PSO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改进方法 |
4.4 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的改进 |
4.5 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触网导线过热保护研究 |
5.1 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 |
5.2 接触网导线过热保护动作原理 |
5.3 接触网导线过热保护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Cortex-M3的具有实时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软硬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心电图及导联基础 |
1.2.2 心电分析算法 |
1.2.3 动态心电检测仪器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需求 |
2.2 系统整体设计 |
2.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3.1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2.3.2 前端采样电路设计 |
2.3.3 MCU控制电路设计 |
2.3.4 可靠性设计 |
2.4 系统软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心电实时分析算法设计 |
3.1 心电实时分析算法需求分析 |
3.2 滤波 |
3.3 QRS波群检测 |
3.4 心电信号分类 |
3.4.1 心拍和心电信号特征 |
3.4.2 心拍匹配 |
3.4.3 主导心拍选择 |
3.4.4 主导心律 |
3.4.5 心拍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需求分析 |
4.2 嵌入式软件设计概述 |
4.3 多任务管理 |
4.4 数据采集 |
4.5 USB通讯 |
4.6 SD卡存储 |
4.7 人机交互设计 |
4.8 可靠性、稳定性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功耗测试 |
5.2 多任务管理测试 |
5.2.1 数据采样 |
5.2.2 心电信号采样频率 |
5.2.3 心电实时分析 |
5.2.4 心电实时分析算法测试 |
5.3 系统整体测试与试验情况 |
5.4 动态心电监测仪研制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四、训练强度监测仪高速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动液面的同心射流泵智能采油控制系统与应用研究[D]. 梁新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平面螺旋天线的环境电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岱付.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海水硝酸盐快速测量系统研究[D]. 侯耀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OFDM和深度学习技术的LEO星地高速数传系统研究[D]. 张羽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5]钻井动液面无线监测装置研制[D]. 王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6]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 王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兼容BD3卫星信号的多天线GNSS-R海冰监测仪信号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 郝嘉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4)
- [8]石化设备振动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 王树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接触网导线温升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冯烜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基于Cortex-M3的具有实时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软硬件系统的研究[D]. 蒋坤坤. 浙江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