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毛禹,雷泽勇,李宏伟,周凤艳,徐畅[1](2021)在《气候因子对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揭示气候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选择半干旱地区(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和湿润地区(抚顺市、本溪市、大连市)生长的樟子松人工成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临近的原土地利用为对照),采集0~5、5~10、10~20、20~30、30~40 cm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氮、磷、有机碳、pH、含水率、土壤颗粒组成,研究土壤氮(全氮、碱解氮)随土层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其他理化因子对土壤氮的影响。[结果]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氮含量随气候变化有显着不同,湿润地区土壤全氮增加,半干旱地区全氮含量降低;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在2类气候区均有所增加。土壤氮含量随土层分布方面,2类气候区的表层土壤氮变化高于其他土层。半干旱地区的5~10 cm土壤全氮、0~5 cm土壤碱解氮变化受土壤pH影响,5~10 cm土壤碱解氮变化受土壤速效磷影响;湿润地区的0~5、20~30 cm土壤全氮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而10~20 cm土壤全氮受土壤细颗粒影响。[结论]相比于辽宁省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氮的积累,半干旱地区土壤氮素的积累则相对较慢。应该促进该地区林地枯落物的分解,以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受到氮缺乏的限制,确保不同气候区的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可持续化。
王正安,余治家,马杰,佘萍,贾宝光,李颖[2](2021)在《不同造林方式对宁南山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定量评价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工程建设和造林初期的效果,为该区域筛选出较为适宜的造林处理技术措施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方法]对该地区造林树种樟子松进行了覆膜+浇水、覆膜+不浇水、不覆膜+浇水、修剪和对照(CK)5种技术的处理对比试验,对造林初期的3个指标成活率、年均生长量及造林成本为衡量指标,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定量的对其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造林处理措施的成活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6%)>覆膜+不浇水(95%)>修剪(92.3%)>不覆膜+浇水(91.3%)>对照(CK,89.3%);保存率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94.6%)>覆膜+不浇水(94%)>不覆膜+浇水(87.3%)>对照(CK,80%)>修剪(77%);年均生长量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6 cm)>覆膜+不浇水(13.5 cm)>不覆膜+浇水(11.5 cm)>修剪(10.6 cm)>对照(CK,9.7 cm);造林成本的大小依次为覆膜+浇水(14 037.5元/hm2)>覆膜+不浇水(11 712.5元/hm2)>不覆膜+浇水(10 450元/hm2)>修剪(8 750元/hm2)>对照(CK,8 125元/hm2)。[结论] 5种造林处理方式的初期效果综合评价差异明显,由强到弱排序为:覆膜+不浇水(0.674 4)>覆膜+浇水(0.666 7)>修剪(0.508 1)>不覆膜+浇水(0.425 6)>对照(CK,0.333 3),因此覆膜+不浇水造林技术措施具备良好的造林成效,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毛禹[3](2021)在《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文中指出本文以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辽宁省半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生长的樟子松人工成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临近的原土地利用为对照),对辽宁省不同气候地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土壤0-40cm层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湿润地区土壤有机碳变化明显高于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而半干旱地区全氮含量降低;半干旱区土壤全磷变化要明显高于湿润区土壤全磷变化。湿润区碳磷比变化、氮磷比变化明显高于干旱区碳磷比变化、氮磷比变化,干旱区碳氮比变化要明显高于湿润区碳氮比变化;(2)半干旱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化明显高于其他土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湿润地区30-40cm深层土壤有机碳变化要明显高于其他土层。两类气候区的表层土壤氮变化均高于其他土层。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全磷相对变化在深层土壤30-40cm要明显高于其他土层。(3)半干旱地区的2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变化主要受土壤速效磷显着影响,在0-5cm土壤速效磷变化主要受土壤pH显着影响,在5-10cm土壤速效磷变化受土壤碱解氮变化显着影响。湿润地区的0-5cm、20-30 cm土层土壤全氮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在5-10cm土层,土壤氮磷比变化主要受土壤pH变化显着影响。在湿润地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比半干旱地区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半干旱地区土壤氮素的积累则相对较慢,应该促进该地区林地枯落物的分解,以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受到氮缺乏的限制,而湿润区土壤磷素积累相对较少,应采取人工辅助经营措施,确保不同气候区的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可持续化。该论文有图18幅,表20个,参考文献133篇。
徐畅[4](2021)在《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文中提出樟子松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明确其生长发育阶段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为樟子松人工林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就近选择与造林前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对照样地,探究沙地不同林分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选取成熟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气候区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的分布及影响因子,以此来推断不同林分樟子松人工林在不同气候区土壤水分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沙地樟子松幼龄林土壤水分高于草地;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含水量变化在土壤剖面逐层递减;过熟林土壤含水量变化呈“S”型变化曲线。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土壤水分变化在0~10 cm层与林龄无显着关系,10~20 cm层与林分林龄呈显着负线性关系,20~100 cm层随林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随土层加深,辽宁省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变化呈下降趋势,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波动较大,林地土壤水分高于对照样地,湿润地区高与半干旱地区。(2)受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林地内土壤其他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沙地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因素只有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效钾,受其他理化因子的影响较小。在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变化主要与土壤磷素(全磷、速效磷)、土壤有机碳和土壤p H存在显着关系,在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变化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关系。总体来说,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但在半干旱地区,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尤其是中龄林时期,需要适当调节林分密度,减少因樟子松人工林缺水、缺肥而导致林分不稳定的情况,维持林分的正常生长发育。该论文有图24幅,表7个,参考文献112篇。
王艳军[5](20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查阅资料发现,采取雨前整地可有效改善土壤小气候,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从而达到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的造林效果的作用。但是不同整地方式对不同区域造林效果影响也不相同。本文就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多种整地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阳坡落叶松和半阳坡樟子松水平沟整地后造林4a保存率较不整地分别高25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半阳坡樟子松水平沟整地造林较不整地4a幼林地径高29.4—41.2%、树高高43.9~61.4%。
卢庆烨[6](2021)在《造林密度对河北丰宁樟子松林生长及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丰宁坝上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属于全国贫困县,营建生态经济型植被是该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气候条件所限,制约了丰宁坝上地区经济林果业的发展,但生态林业所需的苗木产业有发展空间。樟子松(Pinus 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多年来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中樟子松造林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苗木需求量很大。如果在营建樟子松防风固沙林的同时,结合苗木培育,兼顾经济效益,随着苗木生长,动态调控密度,是实现坝上地区樟子松造林的生态经济双赢的新途径。为此,本文就5个密度(D1—1 665株/hm2、D2—4995株/hm2、D3—7980株/hm2、D4—9990株/hm2、D5—19 980株/hm2)9a的樟子松林的林木生长状况、林下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周边未造林草地作为对照样地(CK),以期确定9a樟子松林生态经济兼顾的最适宜造林密度,为丰宁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造林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9a生的樟子松林对于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影响十分明显。D1、D2、D3、D4、D5的优势种分别为灰藜、苦荬菜、灰藜、麻叶子、龙芽草,CK的优势种为灌木金缕梅;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D5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随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D3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G)随着造林密度没明显变化规律,D5最高,CK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全部高于造林样地,造林降低了林下草本植物种多样性。(2)基于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前提下,9 a生的樟子松林分树高、胸径、冠幅生长最适宜的密度是9990株/hm2(D4),低于这个密度,生长不良,超过这个密度,达19980株/hm2(D5)时,生长也受到抑制,需要间苗,调整密度,兼顾苗木出售。(3)所有样地的土壤容重随密度变化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而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均处于1.2-1.4 g/cm3之间;土壤总孔隙度均值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所有样地均达到了 40%以上,土壤总孔隙度均值D2最大,达45.71%;0-60cm 土层的自然含水率均值也是D2最大,为21.48%;樟子松林的最大持水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持水量D5最高,可达547.21 t/hm2,毛管持水量随密度变化无明显的变化规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也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总体而言,不同造林密度樟子松林对土壤孔隙结构、水分特性等物理性质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D2样地改良效果相对较好。(4)9a生樟子松林对土壤pH值有一定降低作用,pH值与胸径、冠幅、干生物量显着性相关,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也不显着(P>0.05);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少,D2样地最大;除土壤全钾含量外,各种养分元素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而言,不同造林密度樟子松林对土壤养分均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D2样地改良效果最好。(5)9a生樟子松林分随密度的增加其造林总成本、总产值、总利润以及年均利润均增加,其中D4、D5的产投比与资金利用率最高,产投比可达2.46,资金利润率可以达到146.38元/百元。动态经济效益与静态经济效益趋势保持一致。所以,在樟子松造林初期,可适度密植,兼顾苗木销售,获取经济效益。
张晓克[7](2020)在《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经典群落调查法,针对乌海市甘德尔山的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进行分析。根据山体不同位置以及地形等立地条件,对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其中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外貌(乔、灌、草)的原始规划与现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能够使植被恢复有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恢复的研究分析。因此我们对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进行群落学评估,客观认识其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揭示植被恢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甘德尔山地区虽然有一些古老孑遗种,但植物种类组成较贫乏。针茅在群落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禾本科植物针茅是甘德尔山的优势种。2.在自然因素中,有许多制约植被生长及存活的因素,对于乌海地区来说,降雨量、海拔、坡向对植被群落盖度影响较大。3.甘德尔山造林树种丰富,适地适树,除部分沙生灌木外,总体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植被的成活率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在阴坡低海拔部位树种最容易存活。4.对比2014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2018年的植被状况较好,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对于乌海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与绿化过程中,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管护与建设并重,特别是需要保护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赵敏[8](2020)在《樟子松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抗旱菌树组合筛选》文中认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能力。红花尔基是我国珍贵并最具特色的天然樟子松分布区,该区还有大量樟子松人工林。近年来,在该区有大面积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不明原因死亡,众所周知,樟子松是典型的菌根依赖型树种,大面积人工林死亡会不会与其根围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群落结构变化有关?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红花尔基不同林分和不同龄级樟子松根围ECMF群落结构特征开展研究,旨在从菌根生物学角度探明樟子松人工林死亡原因。研究以4个龄级(<10、11~20、21~30和31~40年,简称Ⅰ、Ⅱ、Ⅲ和Ⅳ龄级)樟子松天然林(NF)、健壮人工林(PF)及死亡人工林(DF)根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其根围ECMF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对2个月龄樟子松和苗圃条件下2年生樟子松进行人工接种ECMF,在干旱胁迫后检测不同菌树组合的菌根侵染率、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并分析了苗圃条件下不同处理樟子松苗木根围ECMF群落结构,目的是筛选出樟子松抗旱菌树组合,为樟子松菌根化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从33个樟子松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409384条ECMF 序列,被划分为 249 个 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隶属于 2 门 4 纲 12目 28 科 54 属。占比最大的属为Inocybe,其次为Russula、Tricholoma 和Cortinarius。(2)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林分和不同龄级中存在差异,Ⅰ龄级中,NF的Simpson指数显着低于DF;Ⅱ和Ⅲ龄级中,NF和PF的观测丰富度、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着高于DF;但在Ⅳ龄级中,所有指数在NF和PF间均无显着差异。(3)在NF Ⅰ和PF Ⅰ中存在的主要优势属(占比≥10%)Inocybe、Coritinarus、Suillus、Tricholoma 和 Russula,NF Ⅱ和PF Ⅱ中的 Tricholoma、Suillus、Pseudotomentella、Laccaria和Hygrocybe,NF Ⅲ和 PF Ⅲ 中的 Cortinarius、Amphinema和Inocybe,在相应龄级的 DF中占比较小,并不是其优势属。此外,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和相似性(ANOSIM)分析发现,在Ⅰ和Ⅱ龄级中,NF、PF和DF间ECMF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但在Ⅲ和Ⅳ龄级中,ECMF群落组成均无显着差异。在NF中,4个龄级间ECMF群落组成无显着差异;但在PF和DF中,各龄级间ECMF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4)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pH值、速效N和速效P是影响ECMF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不同理化性质对不同优势属的影响存在差异,Ceratobasidium和Russula属的ECMF更适合在有机质较高的土壤中生存;Cortinarius属的ECMF更适合高速效K的土壤;Tricholoma属的ECMF更适宜栖息在高pH值和高速效N的环境中;Inocybe属的ECMF适合在速效P较高的土壤中生存;而Hygrophorus、Amphinema、Lactarius、Thelephora、Hygrocybe、Tomentella、Pseudotomentella、Wilcoxina 和 Suillus 这些属的 ECMF适应范围较广、对环境依赖性不明显。(5)选择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球根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粘盖牛肝菌(Suillus sbovin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和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dius viscidus)5个菌种及其混合菌种,分别对2个月龄樟子松实验室盆栽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5个月后,对其进行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处理。所有菌种均能成功侵染樟子松,并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对照未形成菌根。干旱胁迫条件下,ECMF通过提高樟子松的地下生物量、根茎比、叶绿素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来增强幼苗抗旱性。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接种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6)实验室盆栽条件下,混合接种的樟子松抗旱能力最强,其次,依次为球根白丝膜菌、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7)在苗圃条件下,选择上述5个菌种及其混合菌种对2年生樟子松普通苗圃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12个月后,对其进行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处理。接种后苗木根系均能与所接菌种形成菌根。干旱胁迫条件下,ECMF通过提高樟子松的地径、地下生物量、根茎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来增强苗木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接种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8)苗圃条件下,混合接种的樟子松抗旱能力最强,其次,依次为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球根白丝膜菌、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9)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从42个苗圃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121个ECMF OTUs,隶属于2门4纲12目21科30属,占比最大的属为Inocybe,与野外试验研究结果一致。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接种处理的观测丰富度、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NMDS和ANOSIM分析发现,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处理之间ECMF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RDA分析表明,土壤pH值是影响樟子松根围ECMF群落组成的首要因子,其次为速效P和速效N。
席沁[9](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苏敏[10](2019)在《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化是研究全球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产力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对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可以为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治沙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该文以我国呼伦贝尔沙区为研究区,基于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并针对于不同的立地类型特征提土地沙化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干燥度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区(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根据地貌特征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6个立地类型组(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平原、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河谷滩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河谷滩地),以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等指标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18个立地类型。(2)该文绘制出呼伦贝尔沙丘地分布范围和面积,面积为6369.13km2,呈上、中、下三条沙带分布:第一条沙带北起鄂温克的乌勒古格德,南到巴润罕达盖音毛德,东临大兴安岭林区;第二条沙带伊敏河及锡尼河两岸,北起海拉尔谢尔塔拉牧场十二队,南到巴彦岱护林站;第三条沙带分布在沿海拉尔河南岸,西起动呼伦湖东北岸,东到海拉尔西山。(3)得出精准的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图,针对沙丘地提出轮牧管理、樟子松林封育、樟子松野生苗植苗造林、灌草混播、设置机械沙障、建设护岸林等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沙方式;针对平原立地类型组提出飞播造林、设置灌木活沙障、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设置农田防护林、建立管护站、封育管理等控制载畜量和植被建设的治沙方式;针对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提出建设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种植耐盐碱植物、铺设耐盐碱材料等植被修复治沙方式。该研究为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科学依据,为全国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提供技术支撑。
二、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因子对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地选择与土壤样品的采集 |
1.3 土壤理化因子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气候地区樟子松林地土壤氮变化 |
2.2 影响土壤氮变化的理化因子 |
3 讨论 |
3.1 气候变化对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氮变化的影响 |
3.2 影响土壤氮变化的理化因子分析 |
4 结论 |
(2)不同造林方式对宁南山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1.2.2 试验造林栽植方法 |
1.2.3 土壤含水量测定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造林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2.2 不同造林处理方式对林木成活与生长量的影响 |
2.3 不同造林处理方式的成本分析 |
2.4 不同处理技术措施初期效果综合评价 |
3 讨 论 |
4 结 论 |
(3)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土壤条件及植被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标准地设立 |
3.2 土壤理化因子测定方法 |
3.3 计算与数据处理 |
3.4 统计分析 |
4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碳的影响 |
4.1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相对于对照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
4.2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垂直分布特征 |
4.3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影响因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氮的影响 |
5.1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相对于对照样地土壤氮含量变化特征 |
5.2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氮相对变化垂直分布特征 |
5.3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氮相对变化的影响因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磷的影响 |
6.1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相对于对照样地土壤磷含量变化特征 |
6.2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磷相对变化垂直分布特征 |
6.3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磷相对变化的影响因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
7.1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相对于对照样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含量变化特征 |
7.2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相对变化垂直分布特征 |
7.3 不同气候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相对变化的影响因子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概况 |
2.3 土壤条件 |
2.4 水文概况 |
2.5 植被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标准地设置与数据来源 |
3.2 土样采集 |
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4 计算与数据处理 |
3.5 统计分析 |
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
4.1 不同林分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4.2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
4.3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4.4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不同气候区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
5.1 不同气候区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 |
5.2 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 |
5.3 樟子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造林树种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整地方法 |
(1)水平沟 |
(2)水平阶 |
(3)鱼鳞坑 |
(4)不整地 |
2.2.2 栽植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整地对造林保存率的影响 |
3.2 整地对造林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
4 结语 |
(6)造林密度对河北丰宁樟子松林生长及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我国沙漠化现状 |
1.3 樟子松造林密度研究概述 |
1.4 造林密度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5 造林密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研究 |
1.6 造林密度与土壤水分、养分关系的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植被条件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设置 |
3.2 植物生长状况调查 |
3.2.1 樟子松生长及生物量 |
3.2.2 林下物种多样性调查 |
3.3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密度对樟子松生长及其林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1.1 不同造林密度下樟子松生长特征 |
4.1.2 不同造林密度樟子松各器官生物量分配 |
4.1.3 物种组成 |
4.1.4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
4.2 土壤物理性质 |
4.2.1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 |
4.2.2 土壤水分 |
4.2.3 土壤化学性质 |
4.2.4 相关性分析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4.3.1 静态经济效益分析 |
4.3.2 动态经济效益分析 |
5 讨论 |
5.1 樟子松生长及其物种多样性 |
5.2 土壤理化性质 |
5.2.1 土壤孔隙结构和水分特性 |
5.2.2 土壤化学性质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自然气候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植被情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样地设置 |
2.5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
2.6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
2.6.1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选择 |
2.6.2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
2.7 数据处理 |
2.7.1 重要值计算 |
2.7.2 植物多样性计算 |
3 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特征 |
3.1 甘德尔山植物区系组成 |
3.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3.1.2 植物区系的分析 |
3.2 甘德尔山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
3.3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 |
3.4 甘德尔山研究区群落优势种分析 |
3.5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情况 |
3.5.1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分布及特征 |
3.5.2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盖度 |
4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
4.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分析 |
4.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1 甘德尔山植物多样性变化 |
4.2.2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分析 |
5.1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气候的影响 |
5.1.1 降雨量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
5.1.2 大风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
5.2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
5.2.1 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2.2 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3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5.3.1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 |
5.3.2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 |
6.1.2 植被恢复重建治理的进程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樟子松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抗旱菌树组合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樟子松研究进展 |
1.1.1 樟子松的形态特征 |
1.1.2 樟子松研究现状 |
1.2 外生菌根研究进展 |
1.2.1 外生菌根概述 |
1.2.2 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方法 |
1.2.3 影响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因子 |
1.3 外生菌根真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3.1 菌根化植物的抗旱机制研究 |
1.3.2 干旱对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
1.3.3 外生菌根在干旱地区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不同林分及不同龄级樟子松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方法 |
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3 土壤DNA提取 |
2.2.4 PCR扩增、产物鉴定、纯化及定量 |
2.2.5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6 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林分和龄级土壤理化性质 |
2.3.2 Illumina MiSeq测序得到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总体信息 |
2.3.3 不同林分和龄级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 |
2.3.4 不同林分和龄级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
2.3.5 外生菌根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外生菌根真菌群落总体信息 |
2.4.2 同一龄级不同林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2.4.3 同一林分不同龄级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2.4.4 土壤理化性质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室盆栽条件下樟子松抗旱菌树组合筛选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盆栽条件下不同处理樟子松菌根侵染率和菌根形态 |
3.2.2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3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全P和全N的影响 |
3.2.4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5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MDA含量的影响 |
3.2.6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7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8 盆栽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干旱胁迫对菌根化樟子松菌根侵染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2 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3 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6 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苗圃条件下樟子松抗旱菌树组合的稳定性及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苗圃条件下不同处理樟子松菌根侵染率和菌根形态 |
4.2.2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生长状况的影响 |
4.2.3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4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MDA含量的影响 |
4.2.5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樟子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6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7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各处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8 苗圃条件下Illumina MiSeq测序得到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总体信息 |
4.2.9 苗圃条件下不同处理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 |
4.2.10 苗圃条件下不同处理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
4.2.11 土壤指标对外生菌根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苗圃条件下干旱胁迫对菌根化樟子松菌根侵染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
4.3.2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3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4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5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菌根化樟子松根际酶活性的影响 |
4.3.6 苗圃条件下不同水分条件对不同处理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与植被 |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8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4 讨论与小结 |
8.4.1 讨论 |
8.4.2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沙区立地类型相关概念 |
1.2.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方法 |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
1.2.4 呼伦贝尔沙地立地类型相关研究 |
1.2.5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2.2.1 人口特征 |
2.2.2 社会经济特征 |
2.2.3 种植制度 |
3.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3.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3.1.1 遥感影像资料及基础数据 |
3.1.2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
3.2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
3.3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和指标的确定 |
3.3.1 立地类型区划分指标确定 |
3.3.2 立地类型组划分指标确定 |
3.3.3 立地类型划分指标确定 |
3.4 立地类型命名方法 |
4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条件单因素评价 |
4.1 降雨量与干燥度 |
4.2 地貌因素 |
4.3 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与土壤盐渍化因素 |
4.3.1 植被覆盖度与沙丘地类型 |
4.3.2 呼伦贝尔沙区耕作现状与平原类型 |
4.3.3 呼伦贝尔沙区盐渍化程度与河谷滩地类型 |
5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体系与沙化土地防治措施 |
5.1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Ⅰ) |
5.1.1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Ⅰ_A) |
5.1.2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Ⅰ_B) |
5.1.3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I_C) |
5.2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Ⅱ) |
5.2.1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Ⅱ_A) |
5.2.2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Ⅱ_B) |
5.2.3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Ⅱ_C)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因子对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含量的影响[J]. 毛禹,雷泽勇,李宏伟,周凤艳,徐畅.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2)
- [2]不同造林方式对宁南山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效果的影响[J]. 王正安,余治家,马杰,佘萍,贾宝光,李颖. 水土保持通报, 2021(05)
- [3]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D]. 毛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4]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D]. 徐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5]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J]. 王艳军. 农村实用技术, 2020(12)
- [6]造林密度对河北丰宁樟子松林生长及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 卢庆烨.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D]. 张晓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樟子松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抗旱菌树组合筛选[D]. 赵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D]. 苏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