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毛宁[1](2021)在《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以根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赤芍的开发与利用,人们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其资源逐渐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辽宁省沈阳、清原、本溪及昌图等地区开始进行人工归圃栽培。在赤芍栽培过程中,赤芍病害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叶霉病为该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使其萎蔫,抑制植株生长,迄今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赤芍叶霉病的田间识别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1.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为明确辽宁省赤芍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2018-2020年对辽宁省沈阳、清原和昌图等7个主要赤芍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辽宁赤芍生产的主要病害有5种,通过症状观察、培养特性、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特异性引物检测和致病性测定,鉴定5种病害的病原分别为赤芍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paeoniae,赤芍轮斑病菌Cercospora brunkii,赤芍白粉病菌Erysiphe paeoniae,赤芍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赤芍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赤芍叶霉病发生于6月上旬,8月中下旬至9月为盛发期。该病分布十分广泛且危害严重,各调查种植地区均有分布。清原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病情指数可以达到50以上,病株率约为74.5%~100%,病叶率约为43.2%~95.1%,危害极其严重且蔓延速度快,可以导致植株成批枯死。赤芍白粉病该病主要分布在清原、沈阳、宽甸、西丰,其中沈阳地区发病相对较重,病株率约35.9%~56.1%,病叶率约为16.6%~75.5%。赤芍轮斑病只在抚顺清原和沈阳发生,在清原发病较为严重,病株率约为35.9%~89.3%,病叶率约为16.6%~75.1%。赤芍炭疽病主要分布在本溪、沈阳和法库,其中本溪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28.9%~56.1%,病叶率约为17.3%~44.2%。根腐病主要分布在沈阳和法库,病株率较低,其中在法库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18.5%~23.5%。2.赤芍叶霉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叶霉病菌在10~3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在p H值为3~10均可生长,最适p H为7,菌丝生长速率为1.73 mm/d;病菌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V8培养基,平均生长速度为2.90mm/d;最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氮源的培养基半乳糖和甘氨酸,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2.00mm/d和1.84 mm/d。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产生,孢子的形成最适温度为25℃,产孢量为9.7×106个/皿;在p H 4~10均可产生分生孢子,p H 7时产孢量最大,产孢量为6.5×107个/皿;在24 h光照条件较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量为5.7×107/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分生孢子6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94.64%;分生孢子在5~35℃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为72.32%;分生孢子最适宜萌发碳、氮源为蛋白胨和麦芽糖,萌发率分别为74.11%和86.67%;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其萌发率为91.67%;分生孢子在p H 4~10条件下均可萌发,最适p H为7,萌发率为79.11%。菌丝致死的温度57℃,孢子致死的温度为59℃。3.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细胞壁降解酶是植物病原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病斑扩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赤芍叶霉病菌能产生PG、PMG、PGTE、PGTE、Cx和Ex酶,但其发生条件差异显着。赤芍叶霉病菌接种不同天数后,于病斑处测定产酶活性,结果表明,果胶酶中的PMG酶在接种第16 d酶活性最高,约为43.52 U/mg,纤维素酶EG、Cx酶活性相对较低。对叶霉病菌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病菌最适产酶温度为25℃,其中PMTE酶活性最高,约为2166.02 U/m L;病菌最适培养时间为20 d,活性约为1079.91 U/m L;持续震荡24 h有利于病菌CWDEs的产生;24 h黑暗条件有助于CWDEs的产生,PMG酶和PG酶的活性较高,其中持续黑暗的条件PMG酶的活性最高,约为1827.78 U/m L;PMG的最适产酶p H为7,活性约为3793.638 U/m L,最适产酶氮源为蛋白胨,酶活性约为6777.01 U/m L;最适碳源为蔗糖,活性约为3028.18 U/m L。通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健康的叶片进行接种,赤芍叶片均可形成褐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展,经果胶酶处理的赤芍叶片的病斑较纤维素酶处理的病斑大。4.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筛选出2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400g/L氟硅唑和50%多菌灵。其中,400g/L氟硅唑对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1.801 mg/L。其次50%多菌灵,EC50值为2.76 mg/L。对孢子萌发的抑制较好的是药剂为80%代森锰锌、400 g/L氟硅唑SC、25%吡唑醚菌酯和50%多菌灵,其中抑制效果效果最好的为25%吡唑醚菌酯,抑菌率在90%以上。结合该病害流行规律,规划合理施药方法,为有效防治叶霉病奠定了理论依据。
杨青霏[2](2020)在《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立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苗期病害,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该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水稻立枯病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可以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众多的防治方法中的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利用生防菌包衣作物种子,通过激发植物自身免疫反应的种子免疫技术,诱导其产生抗病性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本文利用生防菌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通过大规模筛选、室内复筛和盆栽试验,获得了可诱导水稻产生系统抗性来抵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的细菌菌株,对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如下:1.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菌株的筛选:将本研究所保存的1761株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常规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初筛,获得60株具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将60株具有诱抗作用菌株的发酵液再包衣同一水稻品种的种子进行复筛。综合对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中8株生防细菌包衣水稻种子经复筛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较好。在室内测定了这8株有效的生防菌的发酵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neb859、Sneb26、Sneb131、Sneb1677对水稻还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其中Sneb859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及根长、芽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发芽率相比对照提高了8.30%,在7d,10d,13d时,芽长分别为对照的1.50、1.15和1.13倍,根长分别为对照的1.17、1.23和1.18倍,菌株Sneb926、Sneb1017、Sneb1623对水稻的芽长、根长有促进作用。Sneb129对水稻前期芽长促进明显,后期不明显,对根长有促进作用。对这8株有效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并在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再次复筛,结果表明,Sneb859、Sneb131、Sneb26处理的发病程度较低,病情指数较低,表现较好。进一步对3株有效生防菌株进行盆栽复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的病情指数较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达56.14%,且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促生作用。2.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的菌株鉴定: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的方法,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方法对初筛获得的8株有效生防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Sneb26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菌株Sneb131和Sneb926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Sneb12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Sneb1017为边缘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marginalis);菌株Sneb162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Sneb167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对水稻镰刀菌立枯病具有诱抗活性菌株Sneb859的抑菌对峙试验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生防菌株Sneb859的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neb859的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对禾谷镰刀菌,茄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效果不显着。本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筛选和鉴定,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平板培养对峙试验显示Sneb859的发酵液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推测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可以诱导水稻产生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抗性。
林兆威[3](2019)在《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鉴选及其抗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w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简称Xam)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Cassava bacterial blight,CBB)是当前国内木薯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害,国内外现有主推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感病,鉴选和创制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本研究开展了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鉴选及其抗病机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田间自然病圃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抗性评价,明确了国内22份木薯种质对Xam的抗病性水平,其中抗病种质3份(RXC9、RXC10和RXC11)、中抗种质4份,感病种质11份、高感种质4份。田间发病情况调查发现,与感病种质相比,抗病种质初现病症较晚,病斑多呈角斑状且扩展速度慢,病害流行高峰期病情指数较低。物理结构测定结果发现,抗病种质叶片单位面积气孔开口总面积、叶片表面蜡质含量和叶片角质层厚度显着高于感病种质。显微观察发现,抗病种质受Xam侵染后产生的胼胝质比感病种质的早且多,病/健处产生木栓质积累且形成部分侵填体结构。超微观察发现,抗病种质受Xam侵染后叶片细胞表现较好的耐受性,其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结构均保持较好的完整性,且出现细胞壁加厚、形成乳突结构,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少;而感病种质受病原侵染后细胞受损严重,其亚细胞结构不完整,叶绿体中嗜锇颗粒较多,形成较多淀粉粒。抗病种质叶片受病菌侵染后,POD、PPO和PAL活性及H2O2含量显着高于感病种质。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木薯NAC家族的MeNAC29和MeNAC30基因。MeNAC29编码区全长888 nt、编码295 aa,MeNAC30编码区全长870 nt、编码289 aa,这2个基因均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以及保守的NAM结构域;对抗感种质受病菌侵染后的MeNAC29、MeNAC30基因及NPR1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发现,NAC家族的MeNA C29和MeNAC30以及抗病信号传导途径NPR1、PR1、VSP2和EIN2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且抗病种质的诱导表达量显着高于感病种质,MeNAC29和MeNA C30基因参与木薯抗病种质的抗性反应。抗病新种质RXC9农艺性状观察发现,田间种植9个月后,其平均株高为238.1 cm,平均茎粗2.72 cm,单杆不分枝,老熟茎杆外表皮颜色为灰白色,内皮颜色为紫红色;顶端未展开嫩叶颜色为淡紫色,第一片完成展开叶片为紫色,叶片较厚,单株平均结薯6.4条,单株平均产量3.54 kg,折合产量42.48 t/hm2,鲜薯总淀粉含量为30.52%。
王惠哲,邓强,张有为,李淑菊,杨瑞环,曹明明[4](2019)在《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王惠哲,张有为,李淑菊,杨瑞环,邓强,曹明明[5](2018)在《不同黄瓜材料对黑星病的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分离自沈阳自然发病株的黄瓜黑星病菌为供试菌源,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及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451份黄瓜育种材料进行了黑星病抗性评价。苗期人工接种筛选出高抗材料4份,占0.89%,感病材料447份,占99.11%。SSR分子检测的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符合率达99.56%。说明该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瓜抗黑星病辅助育种。同时还说明我国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改良黑星病抗性的有价值基因资源,但抗源较少,而华北型黄瓜中无抗黑星病资源,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种质抗黑星病遗传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
王康,闫洪朗,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6](2015)在《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白粉病抗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7个薄皮甜瓜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并分析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鉴定的白粉病抗性结果一致,共鉴定出5个抗病种质,2个感病种质,四倍体的抗病性优于二倍体;气孔大小和叶绿素含量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气孔密度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除气孔大小与离体鉴定病情指数呈显着性相关外,其它指标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抗病种质和感病种质在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上差异均不显着,因此,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与薄皮甜瓜白粉病抗性不相关。
毕研飞[7](2015)在《甜瓜高抗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的纯化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蔓枯病是由亚隔孢壳属(Didymella)的D.bryoniae(Auersw.)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危害甜瓜(Cucumis melon L.)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目前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仅携带单个抗病基因,但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品种的抗性逐步降低甚至丢失。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抗性基因的聚合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性和抗谱,因此,选育高抗聚合基因材料是提高甜瓜蔓枯病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课题组前期获得的两份聚合抗源 145-471(PI420145×PI140471)和 145-398(PI420145×PI482398)为实验材料,利用苗期梯度接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农艺性状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逐代筛选至F7,获得了两份聚合抗源近自交系材料。另外,以PI420145,PI140471和PI482398作为蔓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综合性状优良的感病甜瓜品种’白皮脆’为抗性基因受体亲本。先分别单向回交,在单个基因回交转移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对回交后代进行筛选。当回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BC5),再将2个方向的回交后代进行杂交,然后自交3代稳定抗性,最终获得表现高抗甜瓜蔓枯病且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白皮脆,基本一致的BC5F4改良白皮脆品种(系)。初步建立了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将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改良白皮脆作为抗病育种的新材料,为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对甜瓜优势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瓜抗蔓枯病基因双重SSR-PCR体系的建立以聚合抗源471-398为材料,通过调整引物、dNTPs、Buffer与模板DNA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设计各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建立了可以同时扩增出189 bp(Gsb-1)和121bp(Gsb4)两个目的条带的双重SSR-PCR体系。该双重PCR体系比单一PCR体系提高了2倍的效率,具有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节省珍贵的实验材料等优点。2.甜瓜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中防卫基因PAL的表达分析以感病品种’白皮脆’、单基因抗源PI140471(含抗病基因Gsb-1)和PI420145(含抗病基因Gsb-6和聚合抗源145-471(含抗病基因Gsb-1和Gsb-6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RT-PCR技术,研究不同材料蔓枯病抗性表现以及防卫基因PAL在不同材料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甜瓜抗蔓枯病基因的聚合能够提高其对蔓枯病的抗性,但不同抗病基因聚合后的抗性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接种后,聚合抗源145-471叶片中PAL表达在12 h时达到最高峰,为对照的9.3倍,而’白皮脆’、PI420145和PI140471在24h时达到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的25倍、14.2倍和12倍。PAL的表达与甜瓜蔓枯病抗性有密切关系,其表达时间与表达量差异可能是影响不同材料抗病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3.分子标记辅助甜瓜抗病基因的聚合及’白皮脆’品种改良以单基因抗源PI140471、PI482398和PI420145为材料,利用苗期梯度接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农艺性状观察,获得了两份聚合抗源近自交系材料。另外,选用聚合组合PI420145和PI140471以及PI420145和PI482398作为蔓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对感病甜瓜品种’白皮脆’进行抗病性的改良,获得表现高抗蔓枯病且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白皮脆’基本一致的BC5F4改良白皮脆品种(系)。为甜瓜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抗病基因进一步聚合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
王惠哲,管炜,杨瑞环,李淑菊[8](2013)在《黄瓜种质资源抗黑星病鉴定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诱导发病的条件下,对288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从中鉴定筛选出4份高抗黄瓜黑星病的种质资源,9个抗黑星病黄瓜种质资源,与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用分子标记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对部分材料再有针对性的做人工苗期接种鉴定,可以大大提高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获得抗病资源。
李全辉,沈镝,李锡香,王海平,邱杨,宋江萍[9](2011)在《黄瓜抗黑星病不同基因源的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获得2份抗黑星病黄瓜材料(HX1,Cucumis sativus var.sativus,DI=5;HX5,C.sativusvar.xishuangbannesis,DI=38.7)和1份感病材料(HX8,C.sativus var.sativus,DI=80)。利用上述3份材料构建了2个组合(HX1×HX8,HX5×HX8)的6世代群体(P1、P2、F1、F2、B1和B2),并分别进行黑星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材料抗黑星病的遗传规律不同。组合HX1×HX8的F1单株表现为抗病,而组合HX5×HX8的F1单株基本表现为感病。HX1对黑星病的抗性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模型),HX5的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C模型)。在组合HX1×HX8中,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2.51%、98.19%和96.91%,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表明HX1对黑星病的抗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HX5对黑星病的抗性遗传以多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
李全辉[10](2010)在《黄瓜抗黑星病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指出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黄瓜黑星病是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单一的抗病基因源对农作物生产存在较大的隐患,从种质资源中筛选不同的抗病材料,了解其抗病遗传规律和抗病分子机制,有利于抗病育种研究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与重要经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是开展分子育种的基础。作为差异表达分析方法之一的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组织特异性研究、植物在逆境中的特异表达基因以及抗病相关基因分离等。本论文在黑星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的基础上,筛选获得了不同抗性级别的3份材料HX1(高抗)、HX5(中抗)和HX8(感病),分别构建了2个组合(HX1×HX8, HX5×HX8)的六世代群体(P1, P2, F1, F2, B1和B2);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和按照质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对2份黄瓜材料对黑星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基于已发表的与黄瓜黑星病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HX1×HX8组合的F2群体进行了多态性标记筛选和连锁关系验证。利用黄瓜全基因组测序开发的黄瓜SSR引物,通过构建抗感池,筛选了与HX5抗黑星病相关基因连锁的SSR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不同抗病相关基因的聚合奠定了基础。构建了黑星病菌侵染初期的黄瓜cDNA-SSH文库,从中筛选获得了大量与黑星病抗病反应相关的EST片段并进行功能分析,旨在从表达水平了解黄瓜抗黑星病的分子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17份黄瓜种质进行黑星病的抗性鉴定,获得了4份抗病种质,24份中抗种质,中抗黑星病种质占总鉴定总份数的20.51%。通过重复鉴定,筛选获得了1份高抗材料HX1(Cucumis sativus var. sativus, DI=5%)、1份中抗材料HX5(C. sativus var. xishuangbannesis, DI=38.7%)和1份感病材料HX8(C. sativus var. sativus,DI=80%)。2、对2份抗黑星病黄瓜材料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HX1对黑星病的抗性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模型)。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B1、B2、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2.51%、98.19%和96.91%,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以主基因遗传为主。HX5对黑星病的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C模型),以多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按照质量性状分析2份材料对黑星病抗性的遗传规律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3、利用已报道的Ccu基因在黄瓜第2条染色体上的定位结果对HX1×HX8组合进行标记验证,确定了SSR06576和SSR17631在HX1中与黑星病抗病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7cM和1.5cM。推测HX1的抗病基因可能与已定位的Ccu基因相同或其基因序列在相近的区域。4、利用基于黄瓜全基因组测序开发的1632对SSR引物,结合F2群体的黑星病抗性鉴定结果,通过构建抗感池,获得了1个与中抗材料HX5抗黑星病相关基因连锁的SSR13511,连锁距离为29.8 cM。该标记位于黄瓜的第4条染色体上。5、从以上分析结果初步推测在我国的黄瓜地方品种中具有与国外单显性抗黑星病基因(Ccu)不同的抗病相关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HX1是一份经杂交选育的高代自交系,可能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抗病基因。6、分别对HX1、HX5和HX8接种后2h、8h、20h、32h和72h的5个时间点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黑星病菌对不同抗性级别的黄瓜材料初期侵染过程。发现病原菌对不同抗性级别的黄瓜种质的侵染过程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侵染初期的不同时间,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率的差异极显着,而在不同材料及材料与取样时间的互作水平上均无显着差异。7、以HX1为试验材料,构建了黑星病菌侵染初期的正向和反向cDNA-SSH文库。通过对200个阳性克隆测序,共获得198条高质量EST。序列拼接后,共得到105个Unique ESTs。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结果显示,88条非重复序列和已知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占全部EST序列的83.8%,其中86条EST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已知功能的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功能分类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的EST功能与逆境中特异表达基因(锌指蛋白,过氧化氢酶等)、能量和基础代谢的基因(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等)、信号转导类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肽等)等有关。同时还发现一些与细胞代谢相关和转录调控因子高度同源的ESTs。
二、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枝孢属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
1 枝孢类真菌病害发生及危害 |
1.1 枝孢类真菌病害种类 |
1.2 枝孢类真菌病害的危害 |
1.3 枝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类地位 |
1.4 枝孢属的生物学特性与流行 |
1.5 枝孢菌的侵染方式和致病机理 |
1.6 枝孢属病害的防治 |
第二章 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的种类调查 |
1.2 赤芍病害病样采集、症状观察与描述 |
1.3 形态鉴定 |
1.4 分子鉴定 |
1.5 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调查 |
2.2 赤芍叶霉病 |
2.3 赤芍炭疽病 |
2.4 赤芍白粉病 |
2.5 赤芍轮斑病 |
2.6 赤芍根腐病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赤芍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赤芍叶霉菌株来源 |
1.2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
1.3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4 赤芍叶霉病菌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
2.2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致死温度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
1.2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粗酶液的提取 |
1.3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1.4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生条件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赤芍叶片CWDEs活性 |
2.2 细胞壁降解酶的条件优化 |
2.3 细胞壁降解酶(CWDE)对赤芍叶片的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不同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1.3 不同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对赤芍叶霉菌菌落生长的毒力测定 |
2.2 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水稻立枯病及种衣剂研究进展 |
1.1 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
1.1.3 水稻立枯病病原、侵染循环及生物学特性 |
1.1.4 水稻立枯病的致病机制 |
1.1.5 防治方法 |
1.2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征 |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1.2.3 植物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
1.3 种子处理的研究 |
1.3.1 种衣剂 |
1.3.2 种衣剂的组成 |
1.3.3 种衣剂的功能 |
1.3.4 种衣剂的原理 |
1.3.5 种衣剂的类型 |
1.4 细菌鉴定 |
1.4.1 细菌鉴定 |
1.4.2 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
1.5 对峙培养研究 |
1.5.1 对峙培养 |
1.5.2 对峙培养的方法及应用 |
第二章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2.1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室内初筛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小结 |
2.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盆栽复筛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小结 |
第三章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3.1 生防细菌的形态学特征鉴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生防细菌的16S r DNA的分子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5.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5.3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菌株16S rDNA的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鉴选及其抗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木薯及细菌性萎蔫病 |
1.1.1 木薯及其产业发展 |
1.1.2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 |
1.2 植物抗病性鉴定 |
1.2.1 植物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应用 |
1.2.2 木薯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应用 |
1.3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病生物学研究进展 |
1.4.1 植物被动物理结构抗性 |
1.4.2 植物主动抗病性 |
1.4.3 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防卫反应信号转导途径 |
1.4.4 植物NAC家族与抗病性的关系 |
1.5 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病原菌菌株和木薯种质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的筛选 |
2.2.2 木薯种质理化抗性测定 |
2.2.3 木薯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2.2.4 RXC9农艺性状观察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鉴选 |
3.1.1 木薯种质田间自然病圃鉴定 |
3.1.2 室内人工接种抗性评价 |
3.2 木薯抗感种质理化抗性测定 |
3.2.1 木薯抗感种质结构抗性测定 |
3.2.2 木薯抗感种质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3.3 木薯抗病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3.3.1 MeNAC29与MeNAC30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2 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4 抗细菌性萎蔫病木薯新种质RXC9农艺性状 |
4. 讨论 |
4.1 抗细菌性萎蔫病木薯种质鉴选 |
4.2 木薯种质叶片结构特征与抗病反应 |
4.3 POD、PPO和PAL等防御酶及H2O2与木薯抗病反应 |
4.4 木薯NAC家族MeNA C29、MeNA C30基因与抗病反应 |
4.5 抗病种质RXC9的培育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DNA提取 |
1.2.2 SSR分析体系 |
1.2.3 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
1.2.4 抗性评价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质间黑星病标记位点的遗传变异性 |
2.2 种质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 |
2.3 2种方法结果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5)不同黄瓜材料对黑星病的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SSR分子检测结果 |
2.2 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6)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白粉病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白粉病病原菌形态观察 |
1.2 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的白粉病抗性 |
1.3 气孔特征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
1.4 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的关系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3.2 田间自然鉴定 |
3.3 苗期接种鉴定 |
3.4 气孔大小与气孔密度测定 |
3.5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作者贡献 |
(7)甜瓜高抗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的纯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甜瓜抗蔓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
1 蔓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
2 抗蔓枯病甜瓜种质资源的抗性遗传特性 |
2.1 甜瓜抗蔓枯病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2.2 不同鉴定方法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 |
3 抗病种质资源的相关分子标记 |
4 防卫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
5 抗蔓枯病品种的选育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双重SSR-PCR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甜瓜材料 |
1.2 DNA提取与引物 |
1.3 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 实验结果 |
2.1 抗性基因Gsb-1和Gsb-4双重PCR体系的确立 |
2.2 双重PCR对聚合基因材料471-398 F_1扩增的结果 |
2.3 双重PCR对聚合基因材料471-398 F_2分离群体扩增的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甜瓜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中防卫基因PAL的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甜瓜抗源材料和接种菌株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的抗病表现 |
2.2 防卫基因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甜瓜抗病基因的聚合及'白皮脆'品种改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甜瓜抗源材料和接种菌株 |
1.2 苗期接种鉴定 |
1.3 DNA提取与分子标记检测 |
1.4 聚合基因的过程 |
1.5 农艺性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的抗病表现 |
2.2 两份自交系材料蔓枯病抗性验证与分子标记鉴定抗性基因 |
2.3 改良'白皮脆'的抗性表现与主要农艺性状观察 |
3 讨论 |
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 |
3.2 回交转育遗传背景的恢复速率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黄瓜种质资源抗黑星病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黑星病接种发病情况 |
2.2 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与标记检测结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9)黄瓜抗黑星病不同基因源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黄瓜抗黑星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
1.2.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组合黑星病病级的次数分布 |
2.2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2.3 遗传参数的估算 |
3 讨论 |
(10)黄瓜抗黑星病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瓜黑星病研究进展 |
1.1.1 黑星病病原及发病症状 |
1.1.2 黄瓜黑星病菌的侵染方式与致病机理 |
1.1.3 黄瓜黑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方法 |
1.1.4 黄瓜黑星病抗性遗传规律 |
1.1.5 黄瓜黑星病抗病机理 |
1.2 与黄瓜重要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
1.3 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
1.3.1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1.3.2 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 |
1.3.3 cDNA-AFLP 技术 |
1.3.4 cDNA 微阵列技术 |
1.3.5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
1.4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黄瓜种质资源对黑星病的抗性鉴定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第一批黄瓜种质的黑星病抗性鉴定评价 |
2.2.2 第二批黄瓜种质的黑星病抗性鉴定评价 |
2.3 讨论 |
第三章 黄瓜抗黑星病不同基因源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组合六世代群体的抗性鉴定及黑星病病级的次数分布 |
3.2.2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3.2.3 遗传参数的估算 |
3.2.4 按照质量性状分析两个组合的遗传规律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与黄瓜黑星病抗病相关基因连锁的SSR 分子标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与黄瓜黑星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 标记验证 |
4.1.2 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抗黑星病黄瓜资源 |
4.1.3 HX5 黑星病抗性相关基因的连锁分子标记研究 |
4.1.4 基因组DNA 提取 |
4.1.5 SSR 分析 |
4.1.6 计算连锁距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X1 黑星病抗病基因连锁SSR 标记的验证 |
4.2.2 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黄瓜抗黑星病种质 |
4.2.3 与HX5 黑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SR 分子标记研究 |
4.3 讨论 |
第五章 黄瓜黑星病菌侵染初期的显微观察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瓜黑星病菌在侵染初期的显微观察 |
5.2.2 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率的统计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黄瓜黑星病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用不同方法提取黄瓜总RNA 比较试验 |
6.2.2 总RNA 提取和mRNA 分离纯化 |
6.2.3 cDNA 的合成及酶切 |
6.2.4 接头连接效率检测 |
6.2.5 差减杂交后两轮PCR 扩增 |
6.2.6 差减文库构建及质量检测 |
6.2.7 差减文库的鉴定 |
6.2.8 EST 测序及分析 |
6.2.9 斑点杂交筛选 |
6.2.10 抗病相关EST 功能分类 |
6.3 讨论 |
6.3.1 抗病及防卫相关基因 |
6.3.2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6.3.3 代谢相关基因 |
6.3.4 细胞代谢及其他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D]. 毛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D]. 杨青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木薯抗细菌性萎蔫病种质鉴选及其抗病机理研究[D]. 林兆威. 海南大学, 2019(06)
- [4]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J]. 王惠哲,邓强,张有为,李淑菊,杨瑞环,曹明明. 中国瓜菜, 2019(03)
- [5]不同黄瓜材料对黑星病的抗性评价[J]. 王惠哲,张有为,李淑菊,杨瑞环,邓强,曹明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1)
- [6]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白粉病抗性研究[J]. 王康,闫洪朗,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6)
- [7]甜瓜高抗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的纯化及其应用[D]. 毕研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黄瓜种质资源抗黑星病鉴定与评价[J]. 王惠哲,管炜,杨瑞环,李淑菊. 农业科技通讯, 2013(12)
- [9]黄瓜抗黑星病不同基因源的遗传分析[J]. 李全辉,沈镝,李锡香,王海平,邱杨,宋江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02)
- [10]黄瓜抗黑星病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D]. 李全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