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图油田中西部PI油藏组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

萨尔图油田中西部PI油藏组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

一、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精细地质与剩余油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胡东旭[1](2021)在《大庆油田杏八西萨尔图油层薄层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文中指出

赵宇璇[2](2020)在《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文中认为Z区块于2009年开始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重建井网结构,采用两套井网开发,调整对象为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为主的剩余油富集层位,对发育较好的GⅢ、GⅣ油层组封存,暂不开采。历经近10年开发后,该区块面临水驱控制程度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需针对原来封存的GⅢ、GⅣ油层组实施补孔,并进行井网井距和分层注水层段优化。本文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补孔对象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并对补孔后层段、井网井距进行了优化。取得如下成果:利用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交汇图确定了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本文根据Z区块G油层组数据资料,完成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生产历史拟合,运用耗水率与含水率图版结合相渗-分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补孔的剩余油饱和度界限分别为0.35、0.45,剩余储量丰度界限为全区平均储量丰度5×104t/km2,提取模型中各网格点的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绘制交汇图联合评价,将剩余油划分为六大类并明确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局限性。运用数值模拟法预测补孔方案及补孔时机的开发效果,并对补孔后的油水井优化井网井距,综合技术指标、“开发均衡指数”和经济指标进行方案优选。本文选取小层有效厚度和单井小层水淹程度两个参数,结合潜力区域逐井逐层制定补孔方案,优选补孔对象为有效厚度0.5m以上、小层含水率低于97%的油层;以油水井不转注为前提,进行井网井距方案设计,得到五点法井网106m井距开发效果最佳;运用洛伦茨曲线法及提出的“开发均衡指数”量化评价二次开发前后的驱替均衡程度,平面驱替均衡指数提高了0.1030但仍差异较大,纵向各小层注、采驱替程度由差异较大变为相对均衡,开发均衡指数分别提高了0.1057和0.0942。明确层段组合界限并用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层段组合方案。本文针对各影响因素建立概念模型确定其技术界限:层段渗透率极差上限为4.5,层段厚度小于8m,段内含油饱和度极差不超过1.4;选取单井小层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压力五个动静态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单井综合评价参数;运用最优分割法将层段按顺序且性质相近的原则,在现有注水井分段数目基础上设计层段细分方案,最终优选层段划分方案为在现阶段水井分段数基础上增加1段,且保证水井分段数最大为7段,采收率预计提高2.44%,平面驱替均衡程度由差异悬殊调整为比较均衡。有效改善了开发现状,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夏熙[3](2020)在《大庆油田中区西部萨葡油层套损井对生产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套损井破坏了注采系统平衡,造成产量损失,降低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无法录取检测资料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油田的稳产和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套损井对生产的影响研究,分析套损井的渗流场影响机理,统计研究套损井的产能变化和采收率变化。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点法井网,反九点法井网和反七点法井网套损井的波及面积及产液产油的变化,给出了不同井网套损油水井的变化规律。本文在不同井网的理想模型基础上,开展了套损缺失井数、井别和位置等30个理想模型对套损井组的流场分布影响和水驱波及状况影响。对不同井网下不同类型、位置和套损缺失井数研究表明,井网套损水井的波及面积损失比例与井网本身的油水井数比呈正比,大小关系为反九点法井网>反七点法井网>五点法井网,套损一口水井至含水98%时波及面积损失比例分别为51.26%、45.23%和41.84%,而套损油井的波及面积比例与井网油水井数呈反比。统计了理想模型中套损一口油井或水井后的产能变化,结果表明,反九点、反七点、五点法井网套损一口水井后至含水98%时井组日产液损失比例为35.39%、28.26%和18.33%,套损一口油井的井组日产液至含水98%时损失比例均较小,分别为2.87%、0.58%和0.52%,与波及面积变化规律相同。采用经验公式法,水驱规律曲线和递减规律曲线计算套损损失采收率,计算得到五点、反七点和反九点井网水井套损损失采收率为2.78%、8.52%和9.16%,油井套损损失采收率为4.82%、2.20%和2.18%,与产能套损损失规律相同。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结合使用,能快速、定量评价套损井对生产的影响,为套损井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王鹏[4](2020)在《A区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A区块三次采油对象由一类油层转为二类油层,其中萨Ⅱ1-9层段作为一组开发层段独立开发,目前已规模转入该层段二次上返层系的化学驱油。由于萨Ⅱ4以上页岩发育,稳定性差,是套损多发层,已经出现了大片套损情况;在化学驱二次上返开发过程中,发现萨Ⅱ1-4层和萨Ⅱ5-9层间注入速度差异大、动用变差、见效减缓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指导其它区块开发,做好套损防控,需要对地层压力、注采压差进行控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合理地层压力、注采压差转化为对于不同层位、不同井组的合理注入强度;同时为保证化学驱整体开发效果,需要在套损防控的基础上,对注入参数和措施优化设计标准进行进一步优化,来保证平面和纵向的均衡开采,达到提效、增效的目的。本文首先应用CMG软件对A区块三元复合驱阶段进行跟踪历史拟合研究,三元复合驱阶段拟合从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末,阶段采出程度为11.41%,计算采出程度为54.40%,并给出了各目的层压力场分布情况和三元复合驱阶段注采压差变化,A区块注采压差和目的层压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2015年5月到2017年4月三元主段塞阶段,注采压差由14.5MPa上升到20.0MPa,目的层压力由11.8MPa上升到17.2MPa,出现大幅度上升,目前A区块注采压差为18.9MPa,目的层压力为16.2MPa。通过对A区块套损层位、类型分析,结合A区块注采压差和目的层压力变化可得,套损原因一:油水井间注采压差越大,井间的压力梯度越大;在短距离内产生大量的应力突变集中,该井段局部容易急剧弯曲错断,诱发错断套损。套损原因二:高压注剂易引起注入体积的变化,而使地层孔隙压力上升,导致长井段应力出现集中趋势,但应力集中段相对较长,使得套管出现变形套损。通过对A区块注采压差统计分析,结合区块套损情况,得A区块萨Ⅱ1-9层段合理注采压差控制界限:18MPa。对A区块中套损最严重的A-S区块进行三元复合驱跟踪历史拟合,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为6.55%,计算采出程度为51.17%,采出程度比A区块低3.23个百分点;通过对A-S区块,不同井组(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注入强度统计分析,结合区块套损情况,得到萨Ⅱ1-4层段和萨Ⅱ5-9层段合理注入强度为:一类井组SII 1-4层段6.0m3/d·m,SII5-9层段7.5 m3/d·m;二类井组SII 1-4层段5.5 m3/d·m,SII5-9层段7.0 m3/d·m;三类井组SII 1-4层段5.0 m3/d·m,SII5-9层段6.5 m3/d·m;四类井组SII 1-4层段4.0 m3/d·m,SII5-9层段5.5 m3/d·m。在合理的注入强度下,A-S区块三元复合驱最优注入方案为:前置聚合物段塞,聚合物浓度1700mg/L,段塞大小0.040PV;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碱浓度1.2wt%,表面活性剂浓度0.3wt%,聚合物浓度2000mg/L,段塞大小0.35PV;三元复合体系副段塞,碱浓度1.0wt%,表面活性剂浓度0.15wt%,聚合物浓度2200mg/L,段塞大小0.20PV;后置聚合物段塞,聚合物浓度1800mg/L,段塞大小0.20PV。三元复合驱最优注入方案预测结果,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为17.44%,最终采出程度为62.06%,与水驱相比提高采收率15.91%。在合理压力系统控制和最优注入方案下,对125m井距A-S区块萨Ⅱ1-4层段压裂参数裂缝长度和压裂时机进行优选;裂缝长度优选结果为:125m井距下注入井最优缝长45m,采出井最优缝长35m;压裂时机优选结果为:注入井在含水下降期进行压裂为宜,对于一类和二类采出井在初期和含水下降期压裂为宜,而三类和四类采出井压裂时机应稍晚一些,可以选在含水降落期以及含水低值期。

邵俊豪[5](2020)在《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大庆油田目前进入了高含水、高难度、高成本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注聚合物驱油的区块逐渐减少,油田后备潜力明显不足,稳产接替潜力变小,因此,对二类油层的聚驱开发成为油田产能接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类油层驱油方案的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聚合物驱油的最终采收率,为此,本文针对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发育特点,结合区块开发历程,开展聚合物驱方案的优化设计。本文对萨中开发区Y区块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开发情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参数设计方法,依托室内实验研究成果,借鉴已投注的其他二类油层区块成熟经验,进行了萨中开发区Y区块聚合物驱油方案设计,确定了Y区块二类油层聚驱注入参数为:清配清稀聚合物注入体系,聚合物用量为1020mg/L·PV,注入孔隙体积1.0PV。其中前置调堵段塞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注入高分和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50mg/L,井口注入粘度50 m Pa·s,注入速度0.14~0.15PV/a;中期驱替段塞注入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00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注入速度0.16~0.18PV/a;后期保护段塞注入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00~10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45m Pa·s,注入速度0.16~0.18PV/a。应用GPTMODEL建模软件对工区内2307口井建立相控地质模型,该地质模型X方向共划分232个网格、网格步长为26.5米,Y方向共划分140个网格、网格步长为26.5米,总网格数188.38万个。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Y区块空白水驱结束时含水97.0%,当注入孔隙体积达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90.2%,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3.2%,最终采收率56.1%,提高采收率11.7%。按照数值模拟结果及《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经济评价参数选取标准及暂行办法》估算,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可达26.2%,高出行业基准收益率6个百分点,因此,方案具有可行性。

王博文[6](2020)在《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展了低渗透油层和一类油层污水配注抗盐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但尚未对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用量,萨中开发区B区块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探索污水体系抗盐聚合物驱开发效果。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驱油设计,在加强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室内实验建立的渗透率分子量和浓度图版、矿场研究成果,参考抗盐聚合物试验和工业化聚合物驱成熟经验,设计方案从全区到单井、单层,从注入井到井组连通油井多种地质影响因素,优化整体注入参数设计、单井注入参数个性化调整,实现最优方案符合率和最大提高采收率的目标。B区块二类油层注入体系为清水配制污水稀释抗盐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以调堵高渗透层为主要目的,采用高分抗盐和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0~0.11PV/a,平均注入浓度1300mg/L~1400mg/L,井口注入粘度50m Pa·s,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驱替段塞以扩大波及体积、驱替中低渗透层,促进同步见效为主要目的,采用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2~0.13PV/a,平均注入浓度11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全区预计注入孔隙体积1.0PV,折算聚合物用量为1200mg/L·PV。注聚过程中依据开发生产中动态变化实际情况调整聚合物体系注入参数。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当注入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85.7%,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5.82%,最终采收率59.12%,提高采收率13.15个百分点。本文能够指导类似二类上返区块剩余油分析,抗盐聚合物驱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用以改善聚驱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

王旭[7](2020)在《三角洲前缘亚相优质砂体不同匹配模式驱油模拟实验 ——以大庆油田杏北X区块萨Ⅱ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庆油田杏北X区块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一类、二类油层水淹程度高,但三类油层的表外储层中还有较大的油气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因此,加强对表外储层动用特征的研究,可为油田精准高效挖潜及剩余储量经济有效动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文以大庆油田杏北X区萨尔图油层II油组(以下简称SII油组)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河流三角洲地层精细对比技术对SII油组进行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建立了SII油组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研究区SII油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河口坝、席状砂等4类沉积微相;为了精细构建表外储层的发育模式,进一步将河口坝分为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和坝缘3个能量相单元,席状砂分为一类席状砂和二类席状砂2个能量相单元。其中构成表外储层的主要能量相类型为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和一类席状砂、二类席状砂。表外储层内的相对优质砂体主要为于一类河口坝、二类河口坝的顶部有效砂岩和一类席状砂中部有效砂岩段。表外储层内部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存在多种平面接触关系和垂向组合模式,本次研究中重点提取了油田矿场中常见的2类5种井间砂体匹配模式进行驱油模拟,即: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且常规表外射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独立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开采模式、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且优质砂体尖灭开采模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影响,优质砂体优先动用,造成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在岩心内部呈现层流状态;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并联且常规表外射孔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影响,流体由射孔的常规表外砂体部位流向优质砂体部位,造成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在岩心内部流体呈现紊流状态;常规表外独立开采模式,受常规表外砂体均质低渗影响,常规表外砂体动用程度最低,驱替流体在岩心内部呈层流状态;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开采模式,受砂体内部各段砂体均质的影响,驱替流体做水平运动从优质砂体流向常规表外砂体,优质砂体优先动用,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常规表外砂体与优质砂体串联且优质砂体尖灭开采模式,受渗透率极差与注采端压差影响,流体在岩心内部流动呈现紊流状态,由射孔部位向优质砂体流动,优质砂体动用好,常规表外动用差。

仲玉仓[8](2019)在《杏七区西部萨葡扶油层井网调整方式研究》文中指出杏七区西部萨葡油层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区块综合含水率已达到92.81%,产量逐年降低,而扶余油层目前只开辟了小面积的试验区,由于扶余油层渗透率低、河道窄小,单独部署一套井网开发,经济效益差,需要和其它油层井网综合利用进行开发,因此,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杏七区西部萨葡一类油层三次采油、萨葡三类油层三次加密及扶余油层开发的综合井网优化调整方式和层系井网组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出该区块的开发调整潜力和最佳的层系井网组合方式。本文应用地震数据和井点数据,采用井震联合建模方法建立扶余油层精细地质模型,通过试验区历史拟合验证模型准确性;然后利用井点数据建立萨葡油层地质模型并进行水驱历史拟合,利用拟合好的数值模型,分别从剩余油类型,平面分沉积微相和纵向分沉积类型量化一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和井网的适应性,从砂体发育情况、剩余水驱可采储量和剩余地质储量等方面分析一类油层三次采油调整潜力;从射开比例和储层动用状况分析三类油层水驱加密调整潜力。通过油藏工程方法,确定出三次采油井网、三次加密井网和扶余油层水驱开发井网的布井方式和射孔层位。对比分析不同井网层系组合方式的开发效果发现:三类油层砂体分布零散且发育差,若利用扶余油层井网上返开发,不能有效钻遇砂体,且许多油井处于主流线处,开发效果差,因此三类油层需要单独部署一套井网开发;一类油层渗透率较高,砂体发育连片性好,可以利用扶余油层井网上返进行三次采油。通过对比各个方案的经济效益明确出井网调整最佳方式:三类油层采用141m井距进行三次加密调整;扶余油层采用200m井距井网水驱开发,开发结束后加密为井距为141m的井网进行一类油层三次采油,此方案单独部署一套三次加密井网,能够有效避开二次井网的主流线,开发效果较好,三类油层的最终采收率能达到47.72%,并且经济效益最高,80美元油价时净利润为6.98亿元,该方案为推荐方案。

王一妃[9](2019)在《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萨Ⅲ油层组砂体连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萨Ⅲ油层组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砂体相互交错、叠置,砂体展布以及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该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由于对砂体连通性认识不清,开采难度日渐加大。探讨砂体连通性已成为挖潜剩余油、提升开发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SⅢ4-7砂层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砂体连通性研究。首先,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对目的层段开展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在此基础上,根据砂体垂向分期和侧向分界标志,进行单砂体的识别与划分。其次,进行砂体精细刻画,明确砂体在剖面、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归纳砂体在垂向和侧向上的叠置、接触样式。之后分别从横向、纵向以及内部三个方面进行砂体连通性的研究,以注采数据和井间水淹情况为基础,结合砂体侧向接触样式、砂体连通概率模型表征目的层横向连通性;依据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层间夹层分布特征判别纵向连通性;利用层内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及层内夹层参数分析内部连通性。归纳砂体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将目的层划分至单砂层级别,并在垂向上使用泥质、钙质、物性夹层划分沉积期次,在横向上利用不连续道间沉积、砂体顶面高程差等标志识别单砂体边界。目的层共发育四种侧向接触样式和四种垂向叠置样式,经统计,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多为垂向分离式、切叠式,侧向接触关系多为对接式、切叠式。横向连通性与砂体侧向接触样式、砂体切叠程度及沉积微相类型有关;纵向连通性与层间夹层控制下的砂体垂向叠置样式有关;内部连通性与层内非均质性程度及砂体内部夹层发育情况相关;经综合分析可得,SⅢ4+5小层的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差,而SⅢ6+7小层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好。剩余油的分布与砂体连通性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受砂体接触、叠置样式、夹层分布特征、沉积微相以及砂体内部韵律模式等影响,剩余油通常分布在砂体切叠处高部位、夹层封堵处及砂体顶部、侧翼部,或分布在连通性差的砂体内部。

张江晖[10](2019)在《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北部,研究层段葡萄花I油层组2小层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目前综合含水率近95%。展开储层建筑结构精细研究,建立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在综合野外及卫星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岩心、测井、钻录井等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工作。逐级次推进储层构型研究,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划分为心滩、辫状河道及泛滥平原三种单砂体,分别建立测井识别模式对全区139口井进行单井单砂体划分,综合考虑5项侧向划界依据及3项平面约束条件后,建立起各单砂层4级构型单元级次展布模式。在建立了4级构型单元划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心滩坝的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发现三期沉积心滩坝坝体规模尤其是宽度出现明显的减小,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宽坝窄河道”的特征。将心滩坝在平面上划为滩头、滩尾、滩翼、滩中,垂向上划为垂积体和落淤层。在夹层的表征上利用交会图及测井回返建立夹层的半定量识别模式。井点尺度下从储层和夹层两个方面来考虑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发现剩余油富集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夹层厚度、夹层频率(大于0.5后)呈正相关,并且在剩余油的富集方面显现出复合韵律>正韵律>反韵律的规律,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无明显影响差异。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卫星照片现代沉积,多方法建立多尺度的地质知识库,为后期建模做准备。采取相控建模、级次建模及多方法综合建模的思路,利用地震资料建立构造模型,选取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4级构型岩相模型。由于研究区钙质夹层仅占4.5%且物性夹层与泥质夹层实际作用区分度低,将夹层归一化处理为阻隔层,依据前期地质知识库及4级构型尺度岩相模型约束,建立准确度达86.8%的夹层模型,将夹层统一赋值到岩相模型及属性模型得到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经地质规律及参数分布检验,模型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二、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精细地质与剩余油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精细地质与剩余油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开发现状及矛盾问题分析
    1.1 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层及流体特征
    1.2 开发现状
第二章 水驱开发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1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拟合
        2.1.1 地质建模方法
        2.1.2 网格划分及构造模型的建立
        2.1.3 相模型的建立
        2.1.4 属性模型的建立
        2.1.5 地质储量拟合
    2.2 Z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2.2.1 相渗曲线的选择
        2.2.2 高压物性曲线的选择
    2.3 历史生产数据拟合
    2.4 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补孔潜力区域的确定
        2.4.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2.4.2 剩余储量丰度分析
        2.4.3 垂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2.4.4 剩余油潜力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二次开发补孔挖潜方法研究
    3.1 补孔选层的界限研究
        3.1.1 补孔方案
        3.1.2 方案效果预测
        3.1.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3.2 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方法
    3.3 补孔时机的模拟与预测
        3.3.1 补孔时机方案
        3.3.2 方案效果预测
        3.3.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第四章 井网井距优化设计研究
    4.1 井网井距方案设计
    4.2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4.3 优选合理井网井距
第五章 层段组合方法及技术界限研究
    5.1 层段划分的影响因素及界限
        5.1.1 储层有效厚度
        5.1.2 层间渗透率极差
        5.1.3 层间含油饱和度极差
    5.2 层段组合划分方法
    5.3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5.4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大庆油田中区西部萨葡油层套损井对生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套损研究现状
        1.2.2 波及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藏开发区概况
    2.1 区块概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沉积特征
        2.1.3 储层及流体特征
        2.1.4 油层发育状况
        2.1.5 油藏类型
    2.2 区块开发历程及现状
第三章 注采井套损对波及规律影响研究
    3.1 均质油藏理想模型建立
        3.1.1 五点法井网模型
        3.1.2 反九点法井网模型
        3.1.3 反七点井网模型
    3.2 不同井网注采井套损对波及面积影响研究
        3.2.1 五点法井网套损影响
        3.2.2 反九点法井网套损影响
        3.2.3 反七点井网套损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注采井套损对井组产能影响研究
    4.1 不同井网井组套损后产能变化
        4.1.1 五点法井网
        4.1.2 反九点法井网
        4.1.4 反七点法井网
    4.2 试验区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软件
        4.2.2 数值模拟模型
        4.2.3 模型初始化
        4.2.4 历史拟合
    4.3 试验区注采井套损对区块产能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采井套损对采收率影响研究
    5.1 采收率计算方法
    5.2 注采井套损对采收率影响计算方法研究
        5.2.1 经验公式法
        5.2.2 水驱规律曲线法
        5.2.3 产量递减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A区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概况
    1.1 区块地质概况
    1.2 储层特征
    1.3 油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第二章 萨Ⅱ1-9层段压力场的分布研究
    2.1 A区块萨Ⅱ1-9层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2.1.1 产液量拟合
        2.1.2 产油量拟合
        2.1.3 含水率拟合
        2.1.4 采出程度计算
        2.1.5 目前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2.2 压力系统分析
        2.2.1 注采压差分析
        2.2.2 目的层压力场分析
    2.3 萨Ⅱ1-4层段套损开发因素研究
        2.3.1 套损特征分析
        2.3.2 注采压差对套损影响
        2.3.3 目的层压力对套损影响
第三章 萨Ⅱ1-4及萨Ⅱ1-9层段合理压力系统控制界限研究
    3.1 A-S区块萨Ⅱ1-9层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3.1.1 产液量拟合
        3.1.2 产油量拟合
        3.1.3 含水率拟合
        3.1.4 采出程度计算
        3.1.5 目前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3.2 A-S区块萨Ⅱ1-9层合理压力系统控制界限研究
        3.2.1 目的层压力场分析
        3.2.2 合理注采压差界限研究
    3.3 不同注入强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3.3.1 注采压差和注入强度的对应关系
        3.3.2 不同注入强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四章 萨Ⅱ1-9层段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4.1 配产配注结果
        4.1.1 配注结果
        4.1.2 配产结果
    4.2 前置聚合物段塞
        4.2.1 聚合物浓度
        4.2.2 段塞大小
    4.3 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
        4.3.1 碱浓度
        4.3.2 表面活性剂浓度
        4.3.3 聚合物浓度
        4.3.4 段塞大小
    4.4 三元复合体系副段塞
        4.4.1 碱浓度
        4.4.2 表面活性剂浓度
        4.4.3 聚合物浓度
        4.4.4 段塞大小
    4.5 后置聚合物段塞
        4.5.1 聚合物浓度
        4.5.2 段塞大小
    4.6 最优开发方案指标预测
        4.6.1 水驱开发效果预测
        4.6.2 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4.6.3 最优方案与水驱开发效果对比
第五章 萨Ⅱ1-4层段合理的压裂参数和时机参数研究
    5.1 概念模型的建立
    5.2 裂缝长度优化
        5.2.1 注入井裂缝长度优选研究
        5.2.2 采出井裂缝长度优选研究
    5.3 压裂时机优化
        5.3.1 注入井压裂时机优选研究
        5.3.2 采出井压裂时机优选研究
    5.4 最优方案开发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和专利目录
致谢
附录

(5)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地质特征
    1.1 Y区块地质概况
    1.2 构造与断层
    1.3 储层特征
        1.3.1 储层层序
        1.3.2 储集空间特征
    1.4 流体性质
    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1.6 油藏类型
    1.7 区块控制地质储量
第二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油藏精细描述
    2.1 沉积特征
        2.1.1 分流平原分流河道砂体
        2.1.2 分流平原水上水下过渡砂体
        2.1.3 三角洲内前缘枝-网状砂体
        2.1.4 三角洲内前缘干枝状砂体
    2.2 开采对象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
        2.2.1 平面非均质性强,井间发育厚度、渗透率差异大
        2.2.2 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发育厚度、渗透率差异大
        2.2.3 层内非均质性强,韵律层特征以发育多段多韵律为主
    2.3 连通情况及控制程度
        2.3.1 连通情况
        2.3.2 聚驱控制程度
    2.4 隔层发育情况
第三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开发历程及现状
    3.1 开发历程
    3.2 开发现状
第四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剩余油分布特征
    4.1 取心井资料分析剩余油
    4.2 测井资料分析剩余油
    4.3 二次上返井投产资料分析剩余油
    4.4 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五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驱油方案设计
    5.1 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5.1.1 区块聚合物分子量
        5.1.2 单井分子量个性化设计
    5.2 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5.2.1 全区聚合物浓度设计
        5.2.2 单井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5.3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5.3.1 前置调堵段塞大小的确定
        5.3.2 全区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5.4 注入速度的确定
        5.4.1 常规方法公式来确定最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速度的关系
        5.4.2 考虑注采井距与注入强度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5.4.3 考虑套损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5.5 注入参数设计结果
第六章 聚合物驱开采指标预测
    6.1 水驱历史拟合
    6.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6.2.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
        6.2.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油藏基本概况
    1.1 区块地质概况
    1.2 构造与断层
    1.3 储层特征
        1.3.1 储层层序
        1.3.2 油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特征
        1.3.3 储层敏感性分析
    1.4 流体性质
    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1.6 油藏类型
    1.7 区块控制地质储量
第二章 油藏精细描述
    2.1 沉积特征
        2.1.1 分流平原相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
        2.1.2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状砂体
        2.1.3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坨过渡状砂体
    2.2 开采对象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
        2.2.1 平面非均质性强
        2.2.2 层间非均质性强
        2.2.3 层内非均质性强
    2.3 连通状况及控制程度
        2.3.1 连通状况
        2.3.2 聚驱控制程度
    2.4 隔层发育情况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
    3.1 三维地质建模
        3.1.1 基础数据准备及网格划分
        3.1.2 三维地质模型
    3.2 油藏数值模拟
        3.2.1 基础数据输入与网格划分
        3.2.2 历史拟合
        3.2.3 全区整体指标拟合
    3.3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3.4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3.5 剩余油潜力分析
第四章 聚合物分子量筛选
    4.1 设计原则
    4.2 注入体系
        4.2.1 B区块水质调查
        4.2.2 抗盐聚合物现场应用情况
    4.3 室内实验研究
        4.3.1 聚合物产品理化性能检测
        4.3.2 聚合物溶液增粘性评价
        4.3.3 聚合物溶液抗剪切性能评价
        4.3.4 稳定性评价
        4.3.5 流变及粘弹性评价
        4.3.6 流动性实验评价
        4.3.7 驱油实验评价
        4.3.8 注入浓度优选
    4.4 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4.4.1 区块聚合物分子量
        4.4.2 前置段塞单井分子量个性化设计
第五章 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5.1 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5.1.1 全区聚合物浓度设计
        5.1.2 单井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5.2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5.2.1 全区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5.2.2 前置段塞大小的确定
    5.3 注入速度的确定
        5.3.1 常规方法公式来确定最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速度的关系
        5.3.2 考虑注采井距与注入强度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5.3.3 考虑套损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5.4 注入参数设计结果
    5.5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5.5.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
        5.5.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三角洲前缘亚相优质砂体不同匹配模式驱油模拟实验 ——以大庆油田杏北X区块萨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表外储层研究
        0.2.2 油层动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0.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沉积特征
    1.2 区块开发概况
        1.2.1 注水状况
        1.2.2 采油状况
    1.3 目前研究区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2.1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
        2.1.1 单元细分依据
        2.1.2 单元细分标准井
    2.2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
        2.2.1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方法
        2.2.2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第三章 表外储层优质砂体匹配模式分析
    3.1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3.1.1 沉积微相类型及测井相模式建立
        3.1.2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3.2 表外储层内优质砂体特征
        3.2.1 表外储层岩性特征
        3.2.2 表外储层含油性特征
        3.2.3 表外储层物性特征
        3.2.4 表外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3.2.5 不同类型微相中优质砂体的分布特征
    3.3 表外储层内常见砂体匹配模式研究
        3.3.1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并联匹配模式
        3.3.2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串联匹配模式
    3.4 模拟实验砂体匹配关系模式提取
第四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4.1 模型驱替实验方案
        4.1.1 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方案
        4.1.2 数值模拟实验方案
    4.2 物模数模型驱替实验方案结果对比分析
        4.2.1 常规表外砂体单独开采驱替特征
        4.2.2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并联开采驱替特征
        4.2.3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并联常规表外砂体射孔开采驱替特征
        4.2.4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串联开采驱替特征
        4.2.5 优质砂体与常规表外砂体串联优质砂体尖灭开采驱替特征
        4.2.6 物理模拟数值模拟驱替实验综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杏七区西部萨葡扶油层井网调整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扶余油层井震联合精细地质建模
    1.1 区块概况
        1.1.1 地质特征
        1.1.2 流体性质
        1.1.3 相渗特征
        1.1.4 开发历程
    1.2 井震联合地质建模
        1.2.1 精细构造解释
        1.2.2 地震属性提取与地震反演
        1.2.3 沉积微相绘制
        1.2.4 地质建模
    1.3 试验区历史拟合
        1.3.1 试验区地质储量拟合
        1.3.2 含水率拟合
        1.3.3 累积产油量与采出程度拟合
第二章 萨葡油层地质建模和水驱历史拟合
    2.1 区块概况
        2.1.1 地质特征
        2.1.2 流体性质
        2.1.3 相渗特征
        2.1.4 开发历程
    2.2 地质建模
        2.2.1 构造建模
        2.2.2 属性模型
    2.3 水驱历史拟合
        2.3.1 地质储量拟合
        2.3.2 产液量拟合
        2.3.3 含水率拟合
        2.3.4 累积产油量和采出程度拟合
第三章 萨葡油层剩余油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
    3.1 剩余油类型
        3.1.1 一类油层剩余油类型
        3.1.2 三类油层剩余油类型
    3.2 剩余油分布
        3.2.1 一类油层剩余油分布
        3.2.2 三类油层剩余油分布
    3.3 开发调整潜力分析
        3.3.1 一类油层三次采油潜力分析
        3.3.2 三类油层水驱加密潜力分析
第四章 萨葡扶油层井网综合调整方案
    4.1 井网综合调整方案设计
        4.1.1 布井方式
        4.1.2 射孔层位
        4.1.3 具体方案
    4.2 各方案开发效果预测
    4.3 各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4.3.1 扶余油层各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4.3.2 一类油层各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4.3.3 三类油层各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4.3.4 萨葡扶油层各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4.4 井网综合调整方案经济评价与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萨Ⅲ油层组砂体连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砂体的划分与描述
        1.2.2 砂体连通性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层序
    2.3 沉积特征
        2.3.1 沉积背景
        2.3.2 沉积微相
    2.4 储层特征
第三章 单砂体识别与划分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
        3.1.1 划分思路与方法
        3.1.2 建立连井骨架剖面
        3.1.3 识别标志层
        3.1.4 小层划分结果与砂体展布特征
    3.2 单砂体识别与划分
        3.2.1 垂向分期标志
        3.2.2 侧向分界标志
        3.2.3 单砂体划分结果
第四章 砂体精细刻画
    4.1 砂体展布特征
        4.1.1 砂体微相剖面展布特征
        4.1.2 砂体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4.1.3 砂体厚度展布特征
    4.2 砂体接触与叠置样式
        4.2.1 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
        4.2.2 单砂体侧向接触样式
第五章 砂体连通性研究
    5.1 砂体横向连通性
        5.1.1 砂体侧向接触样式与横向连通性
        5.1.2 砂体横向连通性定量表征
    5.2 砂体纵向连通性
        5.2.1 夹层分布特征与砂体纵向连通性
        5.2.2 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与纵向连通性
    5.3 砂体内部连通性
        5.3.1 层内非均质性与砂体内部连通性
        5.3.2 层内夹层与砂体内部连通性
    5.4 砂体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5.4.1 砂体横向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5.4.2 砂体纵向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5.4.3 砂体内部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现状
        1.2.2 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1.2.3 储层建筑结构在剩余油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1.2.4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研究区开发现状
第三章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3.1 辫状河砂体形成机理
    3.2 单期辫状河道识别划分
    3.3 单砂体单井划分识别
        3.3.1 不同单砂体识别标志
        3.3.2 单砂体发育特征
    3.4 单砂体连井组合特征
        3.4.1 单砂体侧向划界依据
        3.4.2 单砂体间接触叠置关系
    3.5 单砂体平面分布组合特征
        3.5.1 PI2_3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5.2 PI2_2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5.3 PI2_1单砂层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滩内部建筑结构特征解剖
    4.1 心滩内部结构模式
        4.1.1 心滩坝沉积模式及迁移规律
        4.1.2 心滩坝内部解剖
    4.2 砂体内夹层特征分析
        4.2.1 夹层类型划分识别
        4.2.2 夹层半定量识别模式
    4.3 基于建筑结构的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4.3.1 储层因素
        4.3.2 夹层因素
    4.4 构型要素地质知识库
        4.4.1 多方法单砂体级次地质知识库
        4.4.2 夹层参数地质知识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储层地质建模
    5.1 储层建模前期准备
        5.1.1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及建模思路
        5.1.2 储层地质建模的数据准备
    5.2 储层地质建模的框架搭建
        5.2.1 构造模型搭建
        5.2.2 单砂体级次岩相模型搭建
    5.3 知识库约束夹层建模
        5.3.1 夹层分布特征及处理
        5.3.2 知识库约束夹层模型
    5.4 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5.4.1 基于构型的岩相模型
        5.4.2 基于构型的属性模型
    5.5 模型合理化分析及检验
        5.5.1 地质规律检验分析
        5.5.2 模型参数分布检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精细地质与剩余油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庆油田杏八西萨尔图油层薄层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D]. 胡东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D]. 赵宇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大庆油田中区西部萨葡油层套损井对生产影响的研究[D]. 夏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A区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D]. 王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D]. 邵俊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王博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三角洲前缘亚相优质砂体不同匹配模式驱油模拟实验 ——以大庆油田杏北X区块萨Ⅱ组为例[D]. 王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杏七区西部萨葡扶油层井网调整方式研究[D]. 仲玉仓.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萨Ⅲ油层组砂体连通性研究[D]. 王一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喇嘛甸油田PI2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及三维模型研究[D]. 张江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  

萨尔图油田中西部PI油藏组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