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体系论对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骆明婷[2](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聂世坤[3](2021)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遭受的全球范围内“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贸易摩擦频次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同方向变化,故而国内学界将以规避双反调查、绕开贸易壁垒为代表的市场寻求视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动机。不过,近年来对外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正在悄然变化。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华“双反”调查力度,导致我国对美主要产品出口虽在总量上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之前大幅下滑。可以预见,受美方“双反”调查频频光顾的某些产业未来对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受阻并没有像2007~2010年那般推动赴美投资的增加,相反,近三年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骤降62.16%。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除对美以外的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持续萎缩。国内学界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对美投资的减少是因为特朗普以“公平贸易”为由发起对华贸易战,导致对美投资风险激增,抑制了我国企业赴美实施跨国并购的动机。而对非美国家直接投资的减少,主要是因中国政府加大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力度所致。问题是,我国政府选择在这一敏感时间收紧审批权限,遏制非理性投资,未尝没有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考量。中美贸易摩擦是否抑制了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倘若存在负面影响,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显然,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没法给出有效的解释。为此,参考已有文献,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体系——国家——企业”三个层次的整合性理论框架,用以阐释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会使第三国对崛起国的引资政策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进而影响企业跨国投资行为。其次,以该理论框架为指导,依据提取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与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事实,在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引入金融契约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差异化表现给出合理解释。进一步,通过引入中美贸易摩擦变量将政治风险内生化后,在微观层次上诠释中美贸易博弈对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影响。再次,针对理论模型所得结论,论文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控制了个体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基础上进行了检验。针对实证检验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与样本选择偏差,论文以系统GMM模型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复验,以此提升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最后,论文从时间异质性及国家异质性两个视角检验了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差异化表现。本文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性质是霸权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对崛起国进行战略遏制,迟滞其崛起时间;而崛起国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被迫采取反制措施,由此引发两大国战略博弈甚至对抗。第二,鉴于中美两国特殊的政治身份以及两国经济体量巨大,其战略博弈必然对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构成实质性影响,导致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第三国”效应,即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因美国的影响而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第三,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我国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但这种影响因东道国不同而有异,因企业不同而有别。原因之一是国家异质性,即东道国对华经济政策既受到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影响,亦会受到国内利益集团政治活动的影响,两相作用下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不一定表现出负面的政治态度。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异质性,即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跨国投资的影响,会因企业较强的政治风险管控、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而被削弱。第四,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机制是,两国战略博弈通过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政治关系及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的双重中介,影响经营者对投资项目未来预期收益及风险的评价,进而调节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介入其对外投资策略的选择。第五,除制度寻求型投资外,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其他类型直接投资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调节企业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的间接的负面影响。换言之,经营者跨国投资动机及优势存在与否,根本上并不由中美战略博弈所决定,但会受其调节而受到抑制。一旦未来局势明朗,两国关系缓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包括对美投资,仍然将会向好发展。第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与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的联动性增强,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显着增强。第七,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样本组上表现不一,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这种影响的路径在中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上也有差别。根据以上结论,论文提出旨在服务我国政府的五点建议:其一,高度重视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其二,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合作;其三,采用经济手段化解与中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分歧,协调彼此利益,消解争端;其四,重视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建设,尤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其五,加强外交保护,为国内企业跨国投资提供政治风险对冲工具。针对有意走出国门的内地企业,论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重视国别风险差异,选择适宜投资策略,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第二,积极开展企业外交,加强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建设;第三,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所有权优势。
边莉娟[4](2019)在《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的空间范围内,人始终是价值的归宿。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不同的空间范畴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明,随着人类交往的深化和空间的扩展,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多样化的空间中发展和推动着人类生活。始自人猿揖别、茹毛饮血的人类,逐渐跨越地域性、民族性的空间限制共享世界,不同文明在空间的扩展中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在融汇交合中演进着人类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同时文明也意味着进步,包含个人的精神培养和社会的秩序养成,这就是文明的共享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是核心价值与共享价值的统一。文明不是固定的、封闭的实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人类文明是在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互动中发展的,同时,世界的发展从来不始于某个文明的推动,而是在不同文明的互动中前进的。人类从孤立的“点”开始,在地球上历经繁衍、迁徙,留下了罕见的早期文明痕迹;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点线”文明逐渐扩大为大大小小的文明之“面”;依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工业大生产,地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被打破,人类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步入工业文明。新大陆的发现促生了新的资本力量,由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张到全世界各地,开创了世界历史,也开启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文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扩展,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野蛮的殖民掠夺、奴隶贩卖、劳动剥削、种族灭绝等资本积累方式,到当今全球化时代相对比较缓和的资本积累方式,资本追求无限利润的目的没有发生改变,不平等的、剥削的私有制根源依旧存在,利益与权力的价值观基础依然持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文明得以产生的基础,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有着其无法调和的内生矛盾,社会生产扩大化和资产私有、产品过剩和越来越大的无产阶级力量等矛盾始终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不断开发着新的市场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性势必会造成它所到之处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平等不平衡发展的局面,空间剥夺、空间隔离背离了人的价值本性,只求利润不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价值观念的迷失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市场和生产的矛盾导致危机的不断发生,这种内在矛盾终究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革。这种变革正是更高级别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过程,依托其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必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文明演进的必然。人类文明必然促进人类发展,而人类发展并不一定体现人类文明,是否能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界定。强而称霸是世界历史曾有的固有形态,近代资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世界前列,本应担当起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者,但冲突、战争、暴力等问题的愈演愈烈显然证明其并没有把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为其发展的范畴,更不存在与其他国家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历史内在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的终结。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但是这种无限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将引起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从而造成人们更加清晰了解资本主义的人性背离,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必将随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走向终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中,现代信息革命导致人类在时空维度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次改变,人类社会越发迈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旧思维、旧理念和旧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各国利益的高度追求和交融越来也促进了“共同利益”意识的高度强化。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启了世界多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强国的崛起不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单一的局面。内生于资本主义文明之中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有制的世界性文明,尊崇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符合文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终极价值。在共产主义文明社会中,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的实践者,完全成为劳动文明成果的享受者。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中崛起,强国不霸,始终秉承“共享”、“和”、“大同”的思维理念,本着“共同义利观”“共同利益观”“共同责任观”和“共同治理观”的价值旨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回答了强起来的中国向何处去,更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命题,在自身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兼顾他人,切实诠释出文明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全人类,对整体人类文明进行探索,坚信人类文明有着共同的未来,即各民族之间在大工业生产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状况,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必将形成。同时,各民族国家走向共同未来的道路各不相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是消除资本积累,消除奴役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破除生产财富私人集中化和生产社会化对生产力的桎梏,实现社会主义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真正做到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正是文明成果的享用者。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从空间维度阐释人类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必然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和弊端的解读,分析出社会主义文明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结合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得出人类文明必然要进入共产主义文明结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超越“西方中心论”构架,在全球领域追求一种更加恢弘、高远的文明格局,纵然迈向共产主义文明之路挑战不断,但必将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亦必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查晓刚[5](2014)在《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兼论中国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文中研究指明冷战后国际体系中一大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大历史现象。本文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在三大领域实现了重大演进,即国际政治结构的多极化、国际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国际体系的“三化”是新兴国家得以实现群体性崛起的重要前提条件。国际政治结构的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的稳定性。两极对峙和霸权争夺消失,霸权国对发展中地区和国家的干涉减少,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使得新兴国家获得了能够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促进了全球发展的均衡性。冷战期间的两大国际经济体系的隔离和对立,造就了发展中国家对中心国家的单维单向依附,使得它们在发展问题上受到很多限制。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结构呈现网络状双向多维依赖结构,为一大批新兴大国崛起提供了可能。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延展性。冷战前,国际技术结构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使得全球生产和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在中心发达国家。冷战后,互联网等新的联通技术扭转了这种技术结构的不平衡,全球生产链得以延展,使得新兴国家从中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国际体系的演进为新兴国家崛起提供了可能条件与物质基础,但新兴国家在崛起中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仍是尚在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国际体系还有可能重返霸权轮回的老路上去。本文经过对作为新兴国家典型代表的“金砖国家”国际行为的研究后认为: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一,各国经济利益高度相互依存,新兴国家必须积极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同守成国家形成日益扩展的共同利益;其二,国际体系的演进需要新兴国家的建设性地参与,积极而又稳妥地参与全球治理是新兴国家处理与守成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三,尽管新兴国家和守成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存在战略博弈,但构建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仍然是实现双方共赢的根本目标。中国作为最有影响的新兴国家,尤其需要注意规避“修昔底德陷阱”。本文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崛起过程中及初步崛起后较成功地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坚持对内部改革和对外倡导和平与合作是中国顺利实现初步崛起的基本经验;第二,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是是中国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理性路径选择;第三,从国际体系的受益者、维护者到建设者是中国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取向。
林爽[6](2012)在《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是现代化理论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深入批判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基础上,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把对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有机结合,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在整体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500年发展演变及其基本规律。在方法论层面上,沃勒斯坦实现了规范性研究和复杂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创立了一体化学科研究方法,为西方社会历史科学的变革与重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范式。在文化批判层面上,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现代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倡导一种以社会主义世界秩序为导向、以人类解放的现代性为基本精神的发展蓝图和价值追求。作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沃勒斯坦把世界体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来阐释世界体系理论的同时,也积极运用世界体系理论来反思和修正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并使世界体系理论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特思维品质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在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影响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同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对于深入思考当代全球化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历史社会科学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并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积极的理论启示。但是,由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最终仍然偏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其理论建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欧洲中心主义、消极悲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困境和思想局限。
林中威[7](2011)在《世界体系论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分析 ——以中国与苏丹关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体系论所谓“边缘区域”的一员,苏丹缺乏发展经济的各项基本条件,并在国际上受到西方的孤立和歧视,这就使中国在苏丹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凸现。复杂的国际政治使中苏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合作范围从石油产业开始扩散到苏丹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经济利益而如此广泛地介入一个遥远非洲国家的事务中,这对新中国称得上是一个突破。也正因为如此,苏丹的发展与中苏两国合作的成功就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石油利益,还影响着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影响力的扩张。鉴于苏丹经济较强的对外依赖性与中苏关系的跨国性质,本文采用世界体系论的视角分析苏丹的发展及中苏两国的经贸关系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在苏丹问题上,一方面指出在苏丹经济当前快速增长的表象下仍存在着石油经济片面发展、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依赖外部援助等隐患,石油资源的开发有可能强化苏丹的边缘化过程,剩余并造成国内的贫富分化与产业畸形。另一方面则指出目前苏丹在石油工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可能促进其国内的和平与稳定。在中苏关系方面,本文将中国与苏丹的关系视为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区域的关系,指出当前作为半边缘国家的中国与边缘区域的合作具有领域广、限制条件少的特点,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合作的参与方,同时还有利于世界体系的稳定。
王素萍[8](2011)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 ——基于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对“发展价值”的追问一直成为哲学在“规律”与“人本”交叉点上反思发展本质的首要关键,发展不是一个“无人身”的客观理性,不是价值悬搁,而是被人的追求和价值全程投射的过程。穿透发展的价值本质,就是展现为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发展观。围绕当前科学发展观对GDP(传统发展观)的批判与超越,凸显一个问题,客观深入反思发展的属人性,即价值之维,进一步发现,追问发展是为了“人”,意味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追求发展目的性、规律性与价值性。传统发展价值观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是单一的“物”或“统摄自然”的自身发展逻辑,这样必然会走向“反发展”,导致环境破坏、自然灾害、异化等问题的产生,追究其原因,是背离了“价值属人”的规则。本论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发展价值思想,即对人、历史、规律、理性、非理性、价值、代价、自由等问题的理解,结合当代中国在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反思得出:封闭的交往空间、狭隘的交往规模和僵化的交往制度,自然导致“反发展”的后果。重构发展价值观的意义在于:通过与西方发展理论对话,挖掘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中国的国情,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内在的、最本真的价值诉求,发展价值旨归就是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走向融合,发展问题如果基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就是要回答历史的进步性问题与不同交往方式和交往制度对于不同社会结构产生的交往绩效问题。因此要站在全球的视野,结合前现代、当代以及后现代对发展价值问题的不同见解,来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采取“结构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三重向度,社会发展的旨趣就是人的依附程度逐渐降低和人的自由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首先,对发展的价值视域(发展是一个规律和价值的统一)的提出,探讨发展和价值的界定、发展与价值的关系,指出价值是发展的最高衡量标准,以价值规范引导发展,使发展符合人的需求。并指出发展的不同维度,即客体论维度、主体论维度与主体际维度以及交往实践维度,正是围绕价值这一主题作为分析发展的重要外在路径支持。从发展价值的基本结构,即实体结构、意义结构与辩证结构,均是发展实践内在结构的后效应。其次,马克思对发展的价值追问。探讨马克思对发展的价值界定,以及马克思关于发展的基本内容,重点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价值规律。马克思如何从价值的角度对发展问题分析得出,马克思的发展价值就是解放全人类,发展价值的内在构成,即社会有机体。这些为发展的价值分析提供了一个具有较强说服力的分析解释框架。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时,运用的是“实践反思法”。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社会有机体方法、矛盾分析方法以及过程分析方法等进行论证。再次,从全球的视域对人类从前现代、当代到后现代的发展价值变迁及其规律的梳理与分析,从中寻找对中国当代发展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将发展价值问题通过全球发展价值历史变迁得出,发展价值要用“世界历史”的眼光来把握与审视。接着,从马克思发展价值理论反思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困境。从中国的实际发展阶段分析得出,中国发展的价值变迁,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从权力价值到民本价值、从手段性价值到目的性价值。从中国发展价值的变迁中,依据马克思的发展价值理论,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价值困境,包括发展实践与发展价值的不同步性、手段与目的分离、意识形态的“物化意识化”以及自由的缺失等。通过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变迁、规律与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思,从价值的角度进行对发展观的审视。发展的问题与困惑也在召唤发展观的调整。尤其是在全球化与高度风险的今天,对传统发展观的检视,放弃“单一中心式”即“物”的缠绕,强调“多元中心式”即达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追问发展走入“怪圈”之根源:即“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想象的表意”,在今天已成了一种“除旧迎新”的无限想象层面,迎合了“物化”社会,正是这种问题意识,催生了交往发展价值观的生成。最后,以马克思理论重构中国的发展价值。以马克思的交往发展价值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重构当代发展价值的可能性,重构的内容包括从价值自发走向价值自觉、从发展掠夺走向发展正义,使事实与价值达到自觉的统一,重构的目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多样性及幸福生活的实现。发展是全球的“共识”,片面的发展实践会导致人类陷入生存困境,发展则成为“共识危机”,“共生”才是人类的希望。交往与发展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是两个共生性问题,二者实现更高层面的理论整合,才能揭示其本真意义,从“交往”这一总体视角来透析发展问题,树立人、自然、社会共生共荣这一全球理念,把发展问题置于“交往”语境中,对于确立社会历史认识的“时间—空间—主客体关系—主体际关系”的四维坐标有很重要的意义。将社会发展视为主客体关系维度上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消解,消解“主—客”二分的局面。以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旨归,重构“交往发展的价值生态”。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困惑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从发展问题聚焦资本现代性来看,基于现代性的两大根基(主体性和理性),现代性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颇有风险的文化,现代性危机导源于人的理性的误用,其症结在于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这种理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中心主义,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个人主义。前者引发生态伦理的兴起,后者引发对道德共识的强烈诉求。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不是进入后现代,也不是回归传统,现代性仍然是作为“实践理性精神”的伦理获得生存资格的资源所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人类理性的彻底否定,而是要对发展价值观进行重构。对发展问题进行哲学反思与重构,是深入理解当代中国发展实践、推进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交往发展价值理论”就是指导处于新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理论,对发展的方式、以及伦理属性等基本观点的价值论表达,“属人性”是发展的价值之维,是以追求人类生存的幸福指数为自身最大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人类自身对发展成果的认同感及满意度层面上。是对于发展的价值诉求和价值选择。由崇尚经济发展转向崇尚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实现的价值理论旨趣。本论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站在全球的历史地平线,结合当代中国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际遇,使发展问题上升到一种新的理论制高点。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与西方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对话中,分析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的当代价值,提出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价值理论的颇富意义的理论设想。重构马克思的交往发展价值观,采取“一体两翼”的格局,即“发展规律”(以遵循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与“发展价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是社会发展的两翼,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贯穿于社会发展实践的始终,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用交往发展价值观来解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一种内在的、最本真的诉求,得出交往发展价值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体现价值属人的理论旨趣所在。
何志扬[9](2009)在《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全球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联合国也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然而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城市化过程和结果却迥然不同。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言,“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也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①当前,个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是关系到其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探寻正确的城市化发道路,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集中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部分,重点概括了国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如二元结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研究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在国内部分,侧重于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进行了梳理概述。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理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重视市场机制在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学者注重对城市化基本模式和类型的探讨,且普遍重视政府在城市化道路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章对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并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八种方面的选择,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产业关系、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协调性、动力机制、资源环境关系和社会融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城市化道路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制度体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化道路的分类,本文主张采用多层分类法,即在第一层次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在第二层次上再分别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道路的差别。第四章研究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速度相对平缓,并具备宽松、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从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环境由乱到治、城市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的动态均衡的发展道路。从动力机制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城市化,同时也重视政府的规划和调控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城市化道路。从结果来看,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从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导向以非农产业和城市人口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并且在经济发达的前提下基本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因而其城市化道路也是一条健康的、比较成功的道路。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别,如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第五章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内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速度迅猛,城市过度膨胀,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特征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布局过度集中、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失灵”和“政策失当”并存。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即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第六章讨论了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通过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应当由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情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决定,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一般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认识和把握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问题是正确定制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自由放任的城市化政策会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与服务之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就中国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城市化道路的重大转变,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显着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进一步调整,其方向在于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治理型。
顾朝林,吴莉娅[10](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二、世界体系论对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体系论对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贸易摩擦与对外直接投资 |
1.3.2 双边政治关系与对外直接投资 |
1.3.3 中美经贸关系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
1.3.4 文献评述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不足 |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
2.1 早期经济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认识 |
2.2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 |
2.2.1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 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缺陷 |
2.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走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国博弈下崛起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 |
3.1 理论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 |
3.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
3.1.2 对外投资政策的选择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
3.1.3 国际体系结构与战略性贸易摩擦 |
3.1.4 层次分析法 |
3.2 体系层次: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及其国际政治风险的溢出 |
3.2.1 霸权国与国际体系的稳定 |
3.2.2 霸权衰落与国际体系的失序 |
3.2.3 国际机制与霸权之后的国际治理 |
3.2.4 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 |
3.2.5 双边政治关系与崛起国对外直接投资 |
3.3 国家层次:外资政策选择的双层博弈机制 |
3.3.1 外资政策博弈的两个层次:国际与国内 |
3.3.2 国内利益集团对政府外资政策选择的影响:从集团利益到国家利益的整合 |
3.3.3 第三国外资政策对霸权国及崛起国的政治倾向生成机制 |
3.4 企业层次:崛起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4.1.1 起步探索阶段(1979~1991 年) |
4.1.2 规范调整阶段(1992~2004 年) |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3 年) |
4.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与特征表现 |
4.2.1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2016 年) |
4.2.2 理性回归阶段(2017~2018 年) |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 |
4.3.1 动机分类 |
4.3.2 市场寻求型 |
4.3.3 避税地投资 |
4.3.4 政策激励型 |
4.3.5 制度寻求型 |
4.3.6 战略投资型 |
4.3.7 要素寻求型 |
4.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
4.4.1 政策优势 |
4.4.2 资本优势 |
4.4.3 技术优势 |
4.4.4 货币优势 |
4.4.5 国家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性质 |
5.1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
5.1.1 经济性摩擦阶段(1979~1989) |
5.1.2 政治性摩擦阶段(1990~2001) |
5.1.3 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2007) |
5.1.4 战略性摩擦阶段(2008~至今) |
5.2 特朗普执政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 |
5.2.1 限流入之发起贸易调查 |
5.2.2 减逆差之发动贸易战 |
5.2.3 遏中国之强化技术封锁 |
5.3 中美贸易摩擦的性质:基于四份301 清单的比较分析 |
5.3.1 整体情况比较 |
5.3.2 产品结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模型化分析 |
6.1 基本设定与经济环境刻画 |
6.1.1 模型的一般假设 |
6.1.2 资本的分配 |
6.1.3 人力资本的设定 |
6.1.4 技术部门的知识生产 |
6.1.5 最终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 |
6.1.6 经营者个体经济行为的刻画 |
6.1.7 对金融合约的刻画 |
6.1.8 职业选择、市场壁垒与部门边界 |
6.2 模型扩展:开放经济条件下 |
6.2.1 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
6.2.2 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
6.3 模型的现实意义解析 |
6.3.1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6.3.2 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
6.4 模型对国际政治风险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假设:理论与现实 |
7.2 变量选择与基准回归方程 |
7.2.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7.2.2 核心解释变量的确定 |
7.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说明 |
7.2.4 基准回归方程的建立 |
7.2.5 样本国家(地区)说明 |
7.2.6 控制变量的选择 |
7.3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检验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简化模型估计结果 |
7.3.3 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3.4 控制时间效应后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3.5 考虑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关于内生性问题 |
7.4.2 关于样本选择偏差问题 |
7.5 异质性检验 |
7.5.1 时间异质性 |
7.5.2 国家异质性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研究 |
一、空间转向研究 |
二、空间正义思想的研究 |
三、西方学者对西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空间理论的研究 |
一、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研究 |
二、对空间概念的研究 |
三、对大卫·哈维空间理论的研究 |
四、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 |
五、国内对空间正义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文明的研究 |
第五节 对文明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空间和文明 |
第一节 文明概述 |
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变迁 |
二、文明的生成机制 |
三、生产力的进步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
第二节 空间概论 |
一、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 |
二、人的本质:社会性与空间性的统一体 |
三、生产力和交往的空间机理 |
第三节 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及相互作用 |
一、每一个文明都是空间的扩展 |
二、全球化的空间扩展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
三、全球化条件下文明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
四、城市空间——人类文明的空间枢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文明与空间之维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空间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确立 |
二、资本的空间运行逻辑 |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变迁 |
一、人类文明生存空间的扩展 |
二、政治空间的互动逻辑 |
三、物化的精神空间 |
四、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空间矛盾的根源 |
第三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 |
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立 |
三、扩展了人类价值空间 |
四、与科学技术发展互为相关 |
五、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作用 |
六、为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提供了无产阶级主体力量 |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探寻 |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幻象批判 |
二、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展对封建文明的解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辨析 |
二、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生成机制 |
一、形成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空间原因及其规律 |
二、资本空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生成的价值空间影响 |
三、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发展形态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替代路径 |
一、世界文明转型的呼唤 |
二、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 |
三、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文明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解析全球化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时空观 |
二、“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维度和全球化的关系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空间压缩” |
四、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空间生产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文明意蕴 |
一、全球化文明时代的进步 |
二、全球化的内在文明要求 |
三、全球时代的文明对话 |
第三节 全球化的文明挑战 |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 |
二、全球化文明时代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 |
第四节 全球化中的新型文明 |
一、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走向文明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兼论中国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因素与新兴国家崛起的理论梳理 |
二、关于国际因素与新兴国家崛起的理论梳理 |
三、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说明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逻辑结构和章节安排 |
二、研究的逻辑结构 |
三、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际体系、新兴国家崛起与修昔底德陷阱 |
第一节 国际体系的轮回与演进 |
一、国际体系的定义 |
二、关于国际体系转型的理论 |
三、国际体系的轮回和演进 |
四、国际体系演进的加速性特征 |
第二节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崛起 |
一、国际政治结构多极化与世界和平的稳定性 |
二、国际经济结构多元化与全球发展的均衡性 |
三、国际技术结构多样化与全球生产的延展性 |
四、国际体系与新兴国家崛起 |
第三节 冷战后国际体系转型与修昔底德陷阱可规避性 |
一、冷战后国际体系的量变和质变 |
二、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前提 |
三、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新路径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冷战后国际政治结构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结构与国际环境 |
一、冷战时国际体系的冲突性 |
二、冷战后国际体系的和平性 |
第二节 冷战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内外环境 |
一、霸权国争夺导致发展中国家外部环境恶化 |
二、霸权干涉导致发展中国家内部动荡 |
三、内外动荡导致发展中国家停滞 |
第三节 冷战后国际环境的改善和新兴国家的崛起 |
一、冷战后国际形势整体趋于缓和 |
二、冷战后转型国家的分化 |
三、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非均衡性 |
四、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新兴国家崛起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国际经济结构多元化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第一节 冷战期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单向依附 |
一、南北经济体系对发达国家单向依附 |
二、东方经济体系中前苏联主导 |
第二节 冷战后国际经济结构多极化趋势 |
一、冷战后全球经济增长多极化 |
二、冷战后世界贸易结构多元化 |
三、冷战后国际投资多源化 |
四、冷战后国际援助格局多样化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
一、新兴国家发展权的提升 |
二、新兴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 |
三、从中心-边缘结构到网状结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国际技术结构的多样化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第一节 国际技术结构与国际体系演进的互动 |
一、国际技术结构影响国际体系的路径和机制 |
二、互联网技术与国际体系的历史性演进 |
三、冷战后国际体系演进对国际技术结构优化的反作用 |
第二节 国际技术结构优化是新兴国家崛起的外生助力 |
一、发达国家对传统国际技术结构的塑造和主导 |
二、国际技术结构多样化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
三、新兴国家崛起有助改变全球技术二元化现象 |
第三节 国际技术结构与新兴国家参与全球生产链 |
一、信息通讯技术推动全球生产链的扩展 |
二、信息通讯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新竞争优势 |
三、全球生产链的形成给新兴国家带来巨大红利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参与全球治理与规避修昔底德陷阱 |
第一节 新兴国家对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的参与 |
一、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形成 |
二、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合作推进改革 |
三、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前景 |
第二节 新兴国家对全球经贸规则制定的参与 |
一、国际经贸体制长期存在的不公平性 |
二、新兴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 |
三、新兴国家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订 |
四、新兴国家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订的挑战与压力 |
第三节 新兴国家对国际安全治理的参与 |
一、冷战后国际安全治理形式的多样化 |
二、新兴国家对传统安全治理的参与 |
三、新兴国家对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参与 |
第四节 守成大国与新兴国家的战略博弈 |
一、守成大国的“融入和拖延”战略 |
二、美国和新兴国家 |
三、欧盟和新兴国家 |
四、全球治理与修昔底德陷阱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对中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 |
第一节 中国在新兴国家群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是最有影响的新兴国家 |
二、政治上的共赢性战略合作 |
三、经济上的竞争性互补 |
第二节 中国崛起的路径与选择 |
一、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崛起的起点 |
二、国内精英的认知和判断对中外互动的影响 |
三、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格局的形成 |
四、重要地区问题上的理解与合作 |
第三节 中国与现有国际体系的互动与互适 |
一、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
二、推动新兴国家合作参与全球治理 |
三、谋划周边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
第四节 对中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 |
一、中国崛起的基本经验 |
二、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路径选择 |
三、中国的长远战略取向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和理论意义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理论意义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6)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意义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 |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的嬗变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原初现代化理论 |
一、 启蒙运动与现代化理论的雏形 |
二、 工业革命与原初现代化理论 |
三、 社会变革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 |
第二节 多维视域下的经典现代化理论 |
一、 社会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二、 政治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三、 经济学视域下的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困境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一、 现代化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 |
二、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三、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
第四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法国年鉴学派 |
三、 依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建构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理论内涵 |
一、 世界体系的定义 |
二、 世界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层面:单一的世界经济体系 |
一、 现代世界体系的起源 |
二、 世界体系的运行机制 |
三、 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周期 |
第三节 政治层面:等级化的多重国家体系 |
一、 民族国家与世界体系 |
二、 阶级斗争与世界体系 |
三、 反体系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层面:多元而趋同的资本主义文化体系 |
一、 文明的“普遍化”与世界体系 |
二、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
三、 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方法论与文化批判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方法论 |
一、 社会科学的学科制度化及其分歧 |
二、 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
三、 一体化学科方法与历史社会科学的重建 |
第二节 一体化学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范式 |
一、 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
二、 政治纲领的马克思主义 |
三、 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文化批判 |
一、 世界体系分析与资本主义的终结 |
二、 世界体系分析与自由主义的终结 |
三、 世界体系分析与现代性的终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价值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其他思想的比较与契合 |
一、 世界整体观:沃勒斯坦与马克思 |
二、 世界体系分析模式:沃勒斯坦与弗兰克 |
三、 历史终结论:沃勒斯坦与福山 |
四、 现代性的反思:沃勒斯坦与吉登斯 |
第二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困境 |
一、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 |
二、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困境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示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一、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示 |
二、 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世界体系论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分析 ——以中国与苏丹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分析 |
三、文献综述:关于苏丹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理论阐述: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 |
第一章 世界体系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研究的指导理论 |
一、社会历史综合分析的理论视角 |
二、世界体系论对世界体系结构与运行的论述 |
三、世界体系论与发展中国家政策选择 |
第二章 贫困国家发展及外援的互利作用:苏丹发展及中苏关系 |
一、资源“贫乏”状态下的发展:石油经济大发展前的苏丹 |
二、资源“充裕”状态下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丹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 |
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利:苏丹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
四、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互利合作的效应:中苏合作的双向影响 |
第三章 资源充裕的贫困国家发展模式及外援分析:苏丹模式及中国角色 |
一、资源充裕的“最贫困国家”苏丹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
二、苏丹发展的国际影响及其对中国与边缘区域交往的借鉴意义 |
三、苏丹分裂对其经济发展及外来援助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 ——基于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发展的价值界定 |
一、“发展”与“发展观”的内涵界定 |
1、发展的内涵 |
2、发展观的内涵 |
3、马克思的发展观内涵 |
二、价值是发展的合理性规定 |
1、“价值”的内涵界定 |
2、国内外学者对价值的界定 |
3、马克思对价值的界定 |
4、发展的价值合理性规定 |
三、发展的不同维度分析 |
1、发展的客体论维度 |
2、发展的主体论维度 |
3、发展的交往实践观维度 |
四、发展价值的基本结构 |
1、发展价值的实体结构 |
2、发展价值的意义结构 |
3、发展价值的辨证结构 |
五、发展的价值之维:属人性 |
第二章 马克思对发展的价值探求 |
一、发展价值强调一种动态性、过程性及延续性 |
二、马克思关于发展的内容所指 |
1、发展的根基:生产力 |
2、发展的内在构成:社会有机体 |
3、发展的主体:“完整的人” |
三、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价值追问 |
1、发展的最深层次追寻:社会灵魂的觉醒 |
2、发展的终极追寻:即消除异化,优化生存 |
3、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
第三章 从全球视域看人类的发展价值观变迁 |
一、前现代的发展价值观:善的本体论关怀 |
二、当代的发展价值观:对自由的多元价值追求 |
三、后现代的发展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指向 |
第四章 从马克思理论反思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困境 |
一、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的价值反思 |
1、对单一经济价值追求及其后果 |
2、多重价值指向与包容性增长 |
3、发展价值指向的转向与路径选择 |
4、发展模式转变与发展价值追求结构的优化 |
二、当前中国发展的价值规律分析 |
1、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换 |
2、从“权力价值”到“民本价值”的转换 |
3、对“手段”与“目的”的价值规律探寻 |
三、当前中国发展价值滞后的分析 |
1、发展实践与发展价值理论的不同步性 |
2、“资本现代性”的批判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物化意识化” |
3、“资本”是历史与空间的生产方式 |
4、发展价值滞后根源探寻 |
第五章 以马克思理论重构当代中国的发展价值观 |
一、重构中国发展价值何以可能 |
1、重构的思想基础: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 |
2、重构的路径:“中、西、马”相融合 |
3、重构价值的核心指向:“人本化指向” |
二、重构当代中国发展价值的内容指涉 |
1、从“价值自发”走向“价值自觉” |
2、从“发展掠夺”走向“发展正义” |
3、“事实”与“价值”的自觉统一 |
三、重构当代中国发展价值的旨趣 |
1、重构发展价值理论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
2、“自由支持”:重构发展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
3、交往发展价值观: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支撑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相关标准的说明 |
(一) 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 相关标准的说明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 |
(一) 论文的研究框架 |
(二) 论文的内容安排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理论研究述评 |
一、国外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
(一) 国外对城市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
(二) 国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理论学说 |
(三) 国外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
二、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 |
(一) 国内对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 |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
(一) 对国外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
(二) 对国内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评论 |
第三章 城市化道路: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城市化道路的涵义与内容 |
(一) 城市化道路的涵义及其演进 |
(二) 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
二、城市化道路的影响因素 |
(一) 自然地理因素 |
(二) 经济发展因素 |
(三) 体制制度因素 |
(四) 社会文化因素 |
(五) 国际环境因素 |
三、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类型 |
(一) 城市化类型与城市化道路类型的关系 |
(二)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多层分类法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比较 |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
(一)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概况 |
(二)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
(三) 法国的城市化进程 |
(四) 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
(五)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
(六)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同步的城市化道路 |
(二) 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 |
(三) 从城乡差别扩大到逐渐缩小的城市化道路 |
(四)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积极干预城市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
三、发达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
(一) 以政府调控和中小城市为主要特征的西欧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
(二) 以自由放任和低密度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的城市化道路 |
(三) 以政府调控和高度紧凑的大城市为主要特征的日本的城市化道路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比较 |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
(一)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概况 |
(二)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
(三) 墨西哥的城市化进程 |
(四)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总体特征 |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的城市化道路 |
(二) 城市人口空间布局过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 |
(三) 城乡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的城市化道路 |
(四)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当”并存的城市化道路 |
三、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道路的差别及比较 |
(一) 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城市化道路 |
(二) 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 |
(三) 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低水平型城市化道路 |
第六章 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的启示 |
(一) 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二)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简要回顾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转变 |
三、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及城市化道路调整的方向 |
(一)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基本判断 |
(二)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的问题和挑战 |
(三) 中国城市化道路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四、世界体系论对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聂世坤. 辽宁大学, 2021(02)
- [4]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D]. 边莉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8)
- [5]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兼论中国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D]. 查晓刚. 复旦大学, 2014(03)
- [6]现代化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 林爽.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7]世界体系论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分析 ——以中国与苏丹关系为例[D]. 林中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08)
- [8]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 ——基于马克思发展价值思想研究[D]. 王素萍. 苏州大学, 2011(06)
- [9]城市化道路国际比较研究[D]. 何志扬. 武汉大学, 2009(09)
- [10]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