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30年绿化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艺蕾[1](2020)在《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社区营造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解放出来,过去特有的“单位制”的解体也带来了社区“单位认同”的消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单位认同”丧失的同时新的社区认同却没有建立起来。失去认同的老旧社区中居民关系涣散、人际冷漠,居民以各自为利的方式侵食着社区公共资源,这些问题继而造成了社区不同程度的衰败。在一些单位倒闭而失去经济支持进行物质环境维护的社区,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中高能力的居民逐渐迁出社区另择新居、而低收入新个体迁入的演化过程逐步瓦解了社区的整体能力,进而形成循环衰败。要阻止社区发展持续走向衰败的局面,就需要建立社区良性发展的模式与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构建社区认同,重建社区凝聚统一的社会状态,恢复社区自发展的居民凝聚力。因此本文以“社区认同”这一社区心理要素为切入点,对社区的社会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社区认同的评价测量法”以快速评估社区认同状况,并结合社区认同的物质环境的评价,对昆明典型的六类社区代表进行环境状态研究。最终文章针对其中五类代表性的衰败社区,从社会类方法和空间类方法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的综合营造策略。最后整合为“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社区营造基础策略表”和“社区分类营造策略表”两个工具,作为一种以社区社会性建设为目标的社区更新策略参考。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陈燕茹[3](2020)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城市病,尤其是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骤减等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洪涝灾害,人们盲目地对河道截弯取直、修筑硬质驳岸,使得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渐丧失,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设施手段,滨水绿廊作为一种线形绿色空间,研究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发挥其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潜能对解决城市严峻的生态问题具有十分有益的帮助。运用绿色基础设施手段规划的滨水绿廊能够充分发挥各类水体及绿地对雨洪径流的控制能力、缓解洪涝灾害、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积极显着地生态效益。本文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一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和滨水绿廊的理论进行阐述,对中小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模式进行归纳整理;另一方面对国内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以江西省吉安县禾河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场地现存的主要问题有洪涝灾害频繁、水污染严重、动植物生境受到破坏、景观设施缺失、场地功能不完备等。禾河滨水绿廊的规划设计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1)生态修复;(2)雨洪调蓄;(3)整体连接;(4)功能多样。从中观城市和微观场地的空间尺度上,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将城市滨水绿廊的自然生态与景观功能相结合,构建集雨洪、生态、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滨水绿廊,将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本文探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今后其它中小城市滨水绿廊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范思敏[4](2020)在《基于SWMM的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生态园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建设过程中涌现诸多城市问题,包括城市雨洪问题。而城市公园雨洪管理建设能促进城市雨洪问题的解决,符合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提高和生态问题的改善,使城市公园的雨洪管理建设成为风景园林新的研究方向。城市公园通过引入低影响开发技术,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园,有利于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文章首先梳理了雨洪管理相关理论以及低影响开发建设相关技术措施,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公园雨洪管理成果。为更科学地解决城市公园雨洪问题,研究应用了SWMM水文模拟软件,实现对公园雨水径流的定量分析,从而辅助城市公园的雨洪管理设计。文章厘清了SWMM模拟软件的运行原理,探索了软件模拟公园雨水径流的参数设置,梳理了SWMM软件模拟公园水文状况的构建流程。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外通过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缓解城市公园雨洪问题的优秀案例,整理优秀案例的规划理念,以及雨洪管理的具体实现途径。本文以孟州生态园为例,根据孟州市雨水径流控制要求,合理布局各项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实现公园的雨洪管理建设要求。公园规划设计时,亦注重遵守各项公园设计规范,以及孟州地域文化的挖掘,以期构建景观风貌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生态效益显着的公园。并运用SWMM水文模型验证设计海绵体系后,孟州生态园雨水径流的改善程度以及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情况,可视化地评估孟州生态园雨洪管理建设效益,进而完善公园雨洪管理体系。
严庭雯[5](2020)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苏南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市圩洲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工业化、高度城镇化为苏南城市边缘区发展带来显着成效,但随着城镇生态系统迅速取代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边缘区下垫面硬化、水网系统遭到破坏、湿地与湖泊面积日益缩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引发了城市内涝灾害、水体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危机。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绿地类型,在其中利用自然或人工营建透水绿地、生物滞留设施、调蓄水体、人工湿地,能够承载径流的消解、受纳、调蓄、净化与再利用。与低影响开发相结合的郊野公园是城市扩张下的雨洪生态屏障,对维护城市水生态和水安全、保护自然资源、构建新型游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侧重从低影响开发的视角对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进行总结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对低影响开发、郊野公园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二、结合苏南地区特点,结合地区传统雨洪管理方法和现代低影响开发理念技术,归纳与总结苏南地区郊野公园雨水管理系统构建理念、构建模式、构建技术与构建流程;三、探讨苏南地区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景观化途径以及设计方案的效果评估方法;四、以无锡市圩洲公园为设计地块,进行理论的实践与论证。
周裕恒[6](2020)在《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2017年明确了“租售并举”政策和大力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的基调,到2020年已有大量的企业进驻长租公寓行业,国内长租公寓市场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促使业界逐步开始研究长租公寓及其设计。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高居不下的房价使大部分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群体望而却步,社会现状使租房成为不少青年群体立足城市的首选。其中集中式长租公寓颇受青年群体的青睐。年轻人追求个性生活、社群文化和环境品质,因此面向这一群体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要求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和精细化的运营,强调社区有较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社区文化。而目前我国集中式长租公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上的长租公寓项目良莠不齐或定位模糊,相关的规范引导和设计理论指导也相对比较滞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归纳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设计策略。文章第一章诸论,分析选题的社会背景来源,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述中外相关文献提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实问题,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最后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式和大纲;第二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资料整理分析国内外长租公寓发展历程和相关典型案例,同时基于资料搜集进行田野调查,根据一手资料,总结现状问题,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特点和设计问题;第三章,探讨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相关要素并进行分析,研究个性化设计的问题和切入点;第四章,根据前文的基础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建筑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多个方面探讨并提出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策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五章,理论结合实际,以研究生阶段跟进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通过设计实践诠释前文提出的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结合长租公寓不同方面的研究,从居住单元、共享社区、外部形象、精细化和模块化、地域性和多业态组合等多个方面切入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个性化设计,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设计策略。
苏笑悦[7](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陈翔宇[8](2020)在《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中国各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人口输入,大城市的土地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承载着更大价值的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已经到了极其紧缺的地步。广州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在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旧城区中的高校既有受到过去较为粗暴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后期对校园内“见缝插针”加建与扩建的影响,使得如今的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呈现出高密度、环境差、交通组织混乱、土地使用率低的校园现状。考虑到这些既有高校普遍建造时间,一般都在十几年或者数十年前,鉴于当时的建造技术、经济状况、设计手法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原因,校园的规划布局都比较简单,建筑外观也比较单调,但这些校园建筑大多只处于生命的中期,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具备非常高的改造提升价值。本文从广州现在提倡的“微改造”模式出发,探讨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广州地区的区域特点和旧城区既有高校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更新改造的意义。再通过相关概念的解读,了解旧城区既有高校的范围和基本情况以及广州城市更新下“微改造”的设计模式。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的概述。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以及对于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具有借鉴意义的校园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下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是对于广州旧城区和广州既有高校的发展历程、现状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调查。首先对广州旧城区的发展与改造政策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再通过校园数据的对比,证实了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高密度的现状。通过这两点,总结出旧城区中既有高校应该坚守的改造原则。调研选取了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归纳总结出广州地区现存既有高校普遍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学生对于校园改造的实际需求和对校园改造后的期望,从而为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寻找到确切的目标与范围。第四章首先提出既有高校“微改造”的主要目标和内容,通过之前的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笔者参与过的旧城区“微改造”方案设计来总结出功能布局调整、交通组织优化、外部空间设计优化、建筑立面修缮与改造和建筑空间改造趋势五个方面的“微改造”设计策略。第五章为结论篇。对论文中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全国和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微改造”做出展望。
刘方馨[9](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汤顶华[10](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二、新加坡30年绿化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30年绿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社区营造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社会转型中老旧社区认同的丧失 |
1.1.2 社区设计中设计对社会的介入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与资料汇编法 |
1.5.2 实证研究 |
1.5.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社区认同相关研究 |
2.1 社区社会状态指标:社区认同 |
2.2 社区认同的作用 |
2.2.1 增强社会凝聚力 |
2.2.2 使社区获得良性发展 |
2.2.3 保存社区多样文化 |
2.3 社区认同的形成过程 |
2.4 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 |
2.5 社区的构建理论 |
2.5.1 社区认同研究的四种构建观点 |
2.5.2 协同构建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认同的评价下的社区分类 |
3.1 社区认同的测量方法 |
3.1.1 社区心理学中的社区认同测量方法 |
3.1.2 社区认同的评价测量法 |
3.1.3 社区认同评价测量法工具:社区认同评分表 |
3.2 社区物质环境测量法 |
3.3 基于社区总体环境状态的社区分类 |
3.3.1 社区样本选取:昆明六类社区代表 |
3.3.2 五种不同总体环境类型社区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社会性策略 |
4.1 社区外部支持:国家政策推动与制度赋权 |
4.1.1 社区经济能力建设 |
4.1.2 社区自主权力的发展 |
4.2 社区认同构建 |
4.2.1 社区主体意识建构 |
4.2.2 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参与 |
4.2.3 挖掘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精神 |
4.3 社区自组织培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空间策略 |
5.1 外部城市性设计 |
5.1.1 增强社区周边的空间资源配置 |
5.1.2 以城市公共空间重构社会关系 |
5.2 内部社区性设计 |
5.2.1 社区经营空间设置 |
5.2.2 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空间 |
5.2.3 自组织发展与共议中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绿色基础设施与滨水绿廊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绿色基础设施 |
2.1.1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概念 |
2.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滨水绿廊 |
2.2.1 滨水绿廊相关概念 |
2.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其他相关概念研究 |
2.3.1 城市河道及蓄滞洪区 |
2.3.2 可持续雨水管理 |
2.3.3 生态修复 |
2.4 小结 |
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滨水绿廊相关实践 |
3.1 国外实践案例 |
3.1.1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三一河廊道规划设计 |
3.1.2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河绿色廊道——工业河流的绿色基础设施 |
3.1.3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
3.2 国内实践案例 |
3.2.1 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生态廊道 |
3.2.2 重庆云阳环湖公园绿色廊道 |
3.3 小结 |
4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1 中小城市近郊地区滨水环境的特点 |
4.1.1 生态干扰程度低,易发生季节性洪涝灾害 |
4.1.2 人口集聚区污染严重 |
4.1.3 用地类型单一,建设开发程度低 |
4.1.4 功能需求大,具有整体性开发优势 |
4.2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规划原则 |
4.2.1 自然生态性原则 |
4.2.2 防洪安全性原则 |
4.2.3 整体连通性原则 |
4.2.4 景观功能性原则 |
4.2.5 文化展示性原则 |
4.3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规划设计策略 |
4.3.1 中小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模式 |
4.3.2 中小城市近郊地区滨水绿廊景观设计策略 |
4.4 技术方法 |
4.4.1 可持续雨水管理技术 |
4.4.2 生态修复技术 |
4.5 小结 |
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吉安县禾河滨水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发展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1.3 吉安县自然地理概况 |
5.1.4 上位规划解读 |
5.1.5 场地定位 |
5.2 场地分析 |
5.2.1 场地历史文化 |
5.2.2 现状用地分析 |
5.2.3 现状村落分析 |
5.2.4 现状交通分析 |
5.2.5 现状水文分析 |
5.2.6 现状竖向分析 |
5.2.7 现状动植物分析 |
5.2.8 现状问题总结 |
5.3 目标与策略 |
5.3.1 设计依据 |
5.3.2 设计愿景 |
5.3.3 功能定位 |
5.3.4 设计目标 |
5.3.5 设计策略 |
5.4 总体规划 |
5.4.1 总平面图 |
5.4.2 功能分区 |
5.4.3 规划结构 |
5.4.4 鸟瞰图 |
5.5 分区设计 |
5.5.1 北部生态带 |
5.5.2 中部郊野带 |
5.5.3 南部活力带 |
5.6 专项设计 |
5.6.1 竖向专项设计 |
5.6.2 雨水管理专项设计 |
5.6.3 驳岸专项设计 |
5.6.4 种植专项设计 |
5.6.5 生境专项设计 |
5.6.6 交通专项设计 |
5.6.7 游憩专项设计 |
5.6.8 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5.6.9 技术经济指标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奖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SWMM的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生态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 |
1.1.2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引领 |
1.1.3 城市公园绿地成为雨洪管理的首要载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相关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雨洪管理 |
2.1.2 swmm模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内外雨洪管理发展概况 |
2.2.2 国内外雨洪管理模型研究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研究 |
3.1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原则 |
3.1.1 生态优先原则 |
3.1.2 安全防范原则 |
3.1.3 因地制宜原则 |
3.1.4 统筹建设原则 |
3.2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目标和指标 |
3.2.1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 |
3.2.2 雨水径流峰值削减 |
3.2.3 雨水水质保护 |
3.2.4 雨水资源化利用 |
3.3 公园绿地低影响开发设施 |
3.3.1 下沉式绿地 |
3.3.2 雨水花园 |
3.3.3 透水铺装 |
3.3.4 绿色屋顶 |
3.3.5 植草沟 |
3.3.6 旱溪 |
3.3.7 雨水沟 |
3.3.8 植被缓冲带 |
3.3.9 雨水湿地 |
3.3.10 生态树池 |
3.3.11 雨水塘 |
3.3.12 多功能调蓄池 |
3.4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设计策略 |
3.4.1 尊重场地条件,因地制宜管理雨洪 |
3.4.2 系统布局设施,完善雨洪处理模式 |
3.4.3 丰富设施形式,加强设施景观效益 |
3.4.4 加强雨水净化,实现水资源再利用 |
3.5 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雨洪管理构建途径 |
3.5.1 综合公园雨洪管理构建途径 |
3.5.2 专类公园雨洪管理构建途径 |
3.5.3 社区公园雨洪管理构建途径 |
3.5.4 游园雨洪管理构建途径 |
3.6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流程 |
3.6.1 现状调研评估 |
3.6.2 制定雨水管理控制目标和指标 |
3.6.3 城市公园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的选择与布局 |
3.6.4 城市公园雨洪管理效益评估与提升 |
3.7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SWMM雨水模型构建研究 |
4.1 SWMM模型功能简介 |
4.2 SWMM模型原理 |
4.2.1 水文过程模型 |
4.2.2 水质过程子模型 |
4.3 SWMM模型特点 |
4.4 SWMM模型构建 |
4.4.1 SWMM建模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2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模拟 |
4.4.3 SWMM模型构建流程 |
4.5 SWMM模型在城市公园雨洪管理中的应用 |
4.5.1 分析公园雨洪管理体系构建前的水文状况 |
4.5.2 指导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4.5.3 反馈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 |
5.1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策略 |
5.1.3 总结与启示 |
5.2 加拿大多伦多Corktown公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策略 |
5.2.3 总结与启示 |
5.3 深圳香蜜公园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策略 |
5.3.3 总结与启示 |
5.4 金华燕尾洲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策略 |
5.4.3 总结与启示 |
5.5 长沙巴溪洲景观规划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策略 |
5.5.3 总结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孟州生态园规划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概况 |
6.1.2 基地概况 |
6.1.3 城市资源解读 |
6.1.4 上位规划 |
6.2 现状分析 |
6.2.1 基地可达性分析 |
6.2.2 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6.2.3 水系河道分析 |
6.2.4 地形分析 |
6.2.5 植被分析 |
6.2.6 市民需求分析 |
6.3 设计构思 |
6.3.1 设计原则 |
6.3.2 设计定位 |
6.3.3 设计策略 |
6.4 总体设计 |
6.4.1 总平面图 |
6.4.2 总鸟瞰图 |
6.4.3 规划结构 |
6.5 分区设计 |
6.5.1 滨湖景观区 |
6.5.2 活力探险区 |
6.5.3 自然科普教育区 |
6.5.4 城市活力区 |
6.5.5 运动健身区 |
6.5.6 雨水净化展示区 |
6.5.7 都市田园风情区 |
6.5.8 文化感知体验区 |
6.5.9 生态净化展示区 |
6.5.10 阳光草坪区 |
6.5.11 密林休闲区 |
6.6 雨洪管理专项设计 |
6.6.1 竖向设计 |
6.6.2 排水分析 |
6.6.3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 |
6.6.4 雨水管网设计 |
6.6.5 低影响开发设施详细设计 |
6.6.6 海绵设施规模设计 |
6.7 SWMM模拟分析 |
6.7.1 研究区域概化 |
6.7.2 模型参数设定 |
6.7.3 降雨数据模拟 |
6.7.4 短历时模拟结果 |
6.7.5 长历时模拟结果 |
6.7.6 模拟结论 |
6.8 其他专项规划 |
6.8.1 道路设计 |
6.8.2 植物设计 |
6.8.3 驳岸设计 |
6.8.4 灯光照明设计 |
6.8.5 服务设施设计 |
6.8.6 标识系统设计 |
6.8.7 园区游憩活动策划 |
6.8.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苏南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市圩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低影响开发 |
2.1.1 定义 |
2.1.2 国内外发展历程 |
2.2 郊野公园 |
2.2.1 定义与特点 |
2.2.2 分类与功能 |
2.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苏南地区特点及其城市边缘区雨洪危机 |
3.1 苏南地区特点 |
3.1.1 定义及发展水平 |
3.1.2 气候及水文地貌特点 |
3.1.3 地域文化与人居聚落 |
3.2 苏南地区城市边缘区雨洪危机 |
3.2.1 下垫面硬化,自然下渗削弱 |
3.2.2 水系格局改变,水网调蓄能力下降 |
3.2.3 水网生境弹性机制破坏 |
4 苏南地区郊野公园的雨洪管理方法 |
4.1 苏南地区雨洪管理传统智慧借鉴 |
4.1.1 塘浦蓄排系统 |
4.1.2 圩田水利单元 |
4.1.3 基塘调蓄细胞 |
4.2 苏南地区郊野公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模式与技术 |
4.2.1 雨水系统构建模式 |
4.2.2 适用技术设施及分类 |
4.2.3 具体单项技术设施 |
4.3 苏南地区郊野公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流程总结 |
4.3.1 明确雨洪控制目标 |
4.3.2 确定场地管理范围 |
4.3.3 竖向设计、子汇水区划分及排水方向分析 |
4.3.4 设施选择、组合与平面布局 |
4.3.5 设施规模确定与方案效果模拟评估 |
5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苏南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苏南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1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5.1.2 地形水体设计 |
5.1.3 游憩场地设计 |
5.1.4 交通设计 |
5.1.5 植物设计 |
5.2 苏南地区郊野公园中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应用方法 |
5.2.1 源头阶段 |
5.2.2 中途阶段 |
5.2.3 末端阶段 |
5.3 基于SWMM模型的方案评估方法 |
5.3.1 SWMM模型原理 |
5.3.2 SWMM模型构建流程 |
6 经典案例分析 |
6.1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实践:哈尔滨群力城市湿地公园 |
6.1.1 项目概况 |
6.1.2 设计方法策略 |
6.1.3 借鉴小结 |
6.2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实践: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
6.2.1 项目概况 |
6.2.2 设计方法策略 |
6.2.3 借鉴小结 |
6.3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
6.3.1 项目概况 |
6.3.2 设计方法策略 |
6.3.3 借鉴小结 |
6.4 河道自然化规划设计实践: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6.4.1 项目概况 |
6.4.2 设计方法策略 |
6.4.3 借鉴小结 |
6.5 多功能调蓄公园规划设计实践:台南科学园生态调蓄池 |
6.5.1 项目概况 |
6.5.2 设计方法策略 |
6.5.3 借鉴小结 |
7 无锡市圩洲公园规划设计 |
7.1 前期分析 |
7.1.1 区位 |
7.1.2 气候条件 |
7.1.3 山水资源分析 |
7.1.4 人居风貌分析 |
7.1.5 上位规划解读 |
7.1.6 现状分析 |
7.2 愿景与策略 |
7.2.1 设计概念 |
7.2.2 设计策略 |
7.3 总体设计 |
7.3.1 总平面图 |
7.3.2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湿地生境区 |
7.4.2 山体探索区 |
7.4.3 休闲露营区 |
7.4.4 家庭园艺区 |
7.4.5 工业记忆区 |
7.5 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 |
7.5.1 雨洪系统控制目标与管控范围确定 |
7.5.2 竖向、水体及驳岸设计 |
7.5.3 海绵设施布局 |
7.5.4 海绵设施设计 |
7.5.5 设施规模初算 |
7.5.6 SWMM模拟的方案效果模拟 |
7.6 其他专项设计 |
7.6.1 交通设计 |
7.6.2 植物设计 |
7.6.3 建筑与设施设计 |
7.6.4 节事与业态设计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分布 |
图纸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6)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长租公寓的兴起 |
1.1.2 当代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租赁需求 |
1.1.3 国内政策 |
1.2 相关概念 |
1.2.1 长租公寓定义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研究 |
1.4.2 国内文献研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发展与现状调研 |
2.1 国外长租公寓发展 |
2.1.1 美国长租公寓发展 |
2.1.2 日本长租公寓发展 |
2.1.3 德国长租公寓发展 |
2.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2.3 国内长租公寓发展 |
2.2.1 市场现状及发展 |
2.2.2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 |
2.4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2.5 国内集中式长租公寓现状及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调研分析 |
3.1 开发模式 |
3.1.1 住宅用地自持开发 |
3.1.2 集体用地开发 |
3.1.3 纯租赁住宅用地开发 |
3.1.4 存量改造 |
3.1.5 项目形式 |
3.2 企业类型和运营要素分析 |
3.2.1 企业类型 |
3.2.2 运营要素 |
3.3 租赁群体和品牌定位 |
3.3.1 租赁人群特征 |
3.3.2 生活需求和居住模式 |
3.3.3 品牌定位 |
3.4 个性化设计相关问题 |
3.4.1 概念 |
3.4.2 切入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 |
4.1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 |
4.1.1 居住单元功能空间 |
4.1.2 户型和套型的分类 |
4.1.3 套型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1.4 套型设计模板 |
4.1.5 居所风格 |
4.1.6 居住单元个性化设计策略 |
4.2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 |
4.2.1 公共空间基本分类和层级划分 |
4.2.2 共享空间功能和配比 |
4.2.3 共享空间各功能区的设计要点 |
4.2.4 共享空间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
4.2.5 共享空间的功能组织与布局 |
4.2.6 交通空间和屋顶花园 |
4.2.7 共享社区个性化设计策略 |
4.3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 |
4.3.1 建筑体量与造型 |
4.3.2 建筑色彩 |
4.3.3 建筑材料 |
4.3.4 外部形象个性化设计策略 |
4.4 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 |
1.共享空间模块设计与组合 |
2.套型模块的多样性 |
3.立面模块的多样性 |
4.套型模块组合的灵活性 |
5.“互联网+”概念 |
6.精细化和模块化设计策略 |
4.5 地域性设计 |
1.湿热地区气候特点 |
2.自然通风设计 |
3.垂直绿化设计 |
4.外遮阳设计 |
5.地域性设计策略 |
4.6 多业态组合 |
1.联合办公 |
2.零售商铺 |
3.文创空间 |
4.餐饮空间 |
5.多业态组合设计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践——顺德大良嘉德尚境公寓项目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内容 |
5.2 嘉德尚境公寓的个性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 |
1.1.2 全国和广州市的高等教育的持续性扩招 |
1.1.3 广州市的土地与人口现状 |
1.1.4 广州地区地域特点 |
1.1.5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发展现状 |
1.1.6 广州城市更新与“微改造”模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角度的选择 |
1.2.3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广州旧城区 |
1.3.2 既有高校 |
1.3.3 微改造 |
1.3.4 设计策略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与案例分析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理论 |
2.1.2 国内相关理论 |
2.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2.2 国内外实际项目案例研究 |
2.2.1 国外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
2.2.2 国内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
2.2.3 国内外案例研究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旧城区与既有高校现状调查 |
3.1 广州旧城区概况 |
3.1.1 广州旧城区发展历程 |
3.1.2 广州旧城区中的建筑风貌保护规定 |
3.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概况 |
3.2.1 广州既有高校现状情况 |
3.2.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概况 |
3.3 旧城区中既有高校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4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调研现状 |
3.4.1 调研目标的选择 |
3.4.2 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周边环境 |
3.4.3 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现状情况与分析 |
3.5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状况分析 |
3.5.1 既有高校问卷调查的方式与内容 |
3.5.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问卷调查分析 |
3.6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
3.6.1 旧城区高校校园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
3.6.2 旧城区高校现状问题的成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 |
4.1 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的目标 |
4.2 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 |
4.2.1 功能布局中的集约化调整 |
4.2.2 功能空间复合和组团化 |
4.3 交通组织系统优化改造 |
4.3.1 机动车流线与步行流线优化设计 |
4.3.2 交通系统的立体化设计 |
4.4 外部空间的地域化和多功能化设计 |
4.4.1 外部空间的地域化设计 |
4.4.2 外部空间的多功能化改造 |
4.4.3 外部空间的景观绿化提升 |
4.5 建筑立面的修缮与改造 |
4.5.1 外立面的结构与外观的基本修缮与改造 |
4.5.2 建筑外立面色彩重塑 |
4.5.3 历史文化建筑立面修缮与保护 |
4.6 建筑空间的“微改造”趋势 |
4.6.1 教学空间“多样化”设计趋势 |
4.6.2 生活区“社区化”的设计趋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与学术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目录索引 |
附录二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学生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部分“微改造”部分设计文本 |
附录四 广远职业技术学校部分“微改造”部分设计文本 |
致谢 |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
1.3 研究意义 |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
3.5 小结 |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
4.6 小结 |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
5.5 小结 |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10)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述主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
2.1 新城概述 |
2.1.1 新城的概念 |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
2.2 保障房概述 |
2.2.1 保障房的概念 |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加坡30年绿化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社区认同构建的社区营造空间策略研究[D]. 赵艺蕾.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2)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滨水绿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西吉安县禾河为例[D]. 陈燕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SWMM的城市公园雨洪管理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生态园为例[D]. 范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苏南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市圩洲公园为例[D]. 严庭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集中式长租公寓个性化设计策略[D]. 周裕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翔宇. 广州大学, 2020(02)
-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