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超[1](2020)在《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商银行D分行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近20年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中,工商银行D分行经营成绩非凡,在D区域内占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贷市场逐渐放开,中小银行不断涌入,导致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在全国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产业重心发生转移和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商业银行全新拓展其个人贷款提供了新契机。然而,随着此类业务广泛普及,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工行D分行能否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更好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关于个人信贷业务营销及管理领域的研究资料,立足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状,运用五力模型、PEST分析方法,分析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现代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其次,通过对D分行现存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及现有发展策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方案。最后,从风险、人力、管理系统、文化四方面探讨保障措施,以寻找新的增长点来适应新的形势。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本文的研究,制定了适应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营销策略,为工商银行D分行抢占个人信贷市场找寻合适的政策及方法,对其他商业银行在同等条件下开展类似业务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
徐纯[2](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崔鸿雁[3](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孔伟艳[4](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唐会松[5](2008)在《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我国工商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来看,主要分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和基层行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在职能定位、资源及信息配置、工作环境、运作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中,基层行是整个组织中实施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它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来自发展规划、市场营销、管理效率以及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事实告诉我们基层行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发展的好坏。但基层行经营战略的制定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探讨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大多基层行在发展中经营战略模糊、脱离实际、盲目扩张、短期行为等问题,习惯于围绕上级行的指标转,而没有树立起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观念,建立和实施切合实际的经营发展思路。本文通过对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的分析,研究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理论;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工商银行基层行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给出了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以工行桥南支行为实证,验证工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理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周冀[6](2008)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竞争加剧,生存压力与竞争压力迫使国内银行业加快内部管理改革的步伐,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传统的信贷管理方式下,这种信息的不完整、不确定直接导致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成为阻碍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最主要的障碍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银行信贷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相关调研,本文对国内外银行信贷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对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化目前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重点针对工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原有工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并且总结了现有系统所做出的创新,分析了目前工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以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架构,同时通过介绍现有系统中的电子提示和催收、业务流程的再造以及系统预警和刚性控制三个功能模块来介绍作者在工行信贷管理信息化创新过程中所做的部分工作。工行通过不断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实施技术创新,在信贷业务的加强管理和业务拓展方面带来了显着的成效,提升了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降低了信贷业务的营运成本,防范了信贷业务信用风险,规避了业务办理的操作风险。
宗杰[7](2007)在《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
程迅[8](2006)在《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开展研究。信贷审批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关键环节,在中外银行的实践中表现为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而其核心是信贷审批权的配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信贷审批权的配置进行集中研究,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信贷审批制度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论文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导言。提出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对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作了说明。文章认为,信贷审批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运行结构的范畴。而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多数偏重权利结构(如股东构成、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等),针对组织结构和运行结构,系统化、理论化开展研究的文献较少,这使得本文的写作具有创新的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在以往文献观点的基础上,对信贷审批制度的相关概念作了详细的阐述。文章认为,信贷审批制度并非完全独立的制度,它与银行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银行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信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是理论分析。文章首先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由于代理人、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的代理成本,并对审贷分离制度产生的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根据组织理论,文章认为,银行在对信贷审批权进行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代理成本,还要综合考虑信息成本。接下来的第二节,便在模型中加入信息成本,以深化前文所探讨的内容。第三节,文章在模型中再添加了一个变量,即银行规模。分析时,仍以信息成本和委托—代理成本为切入点,在对银行规模与客户类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以“软信息”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银行而言,其信贷审批权集中度需要下降,而不是以“硬信息”客户为主的“大”银行那样,把信贷审批权上收。然后,文章对信贷审批制度与信贷配给和信贷集中的关系作了阐述,认为信贷审批权上收后,将显着强化信贷配给和集中效应,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对信贷审批的相关研究中,理论分析方面的文章居多,实证分析的文章较少。而实证性文章中,几乎还没有直接对信贷审批权的配置问题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一个有益尝试。第一节,文章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大银行为分析样本,发现银行信贷审批权配置对其经营绩效并没有显着影响。这表示一味地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并不一定会改进银行经营绩效。银行把信贷审批权上收,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代理人问题,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但是,上收审批权后,信息成本可能会增加。因此,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两类成本的影响。接下来是案例研究。文章分析了三个案例:首先,对于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进行了分析。为更清楚地揭示大银行与小银行的差异,又选择了两家同在浙江的商业银行进行了案例比较。一家是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通过回顾该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及其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审贷分离”的效应,的确使得该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大降低,但现行信贷审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理顺,如审批效率有待提高、分行行长权力过大等。目前,总行开始考虑上收分行权限,但这能否解决现行的银行信贷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银行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改善,还值得怀疑。另外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该银行与前面所分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不同的经营策略,它从方便小企业入手,下放信贷审批权。两家银行都在浙江,所面临的金融生态环境相似,但经营策略和审批制度却大相径庭。从它们的经营绩效来看,两家银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某些指标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甚至还要更加优秀一些。这也印证了前文的观点,即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审批集中与否,与经营绩效并不直接相关。两家银行分别从各自的特点出发,根据自身条件,确定适合自身的信贷审批制度,都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也从实践上说明,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并无必要一味地追求集中。同样的情况下,对大银行来说,审批权应适当上收;而对小银行而言,则可适当下放审批权。第五章是比较制度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外的信贷审批制度。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看,美国、德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度,因此对美国和德国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美、德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总行和地区总部有比较大的信贷审批权,而分行则主要是开拓市场;二是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监控和审计,在部门设计上体现一种制约关系;三是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完整,所有经营信息集中在一个部门管理;四是以业务线为重心,建立了事业部制、矩阵式组织架构;五是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银行总行设有专门机构,对分行和专业线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考评。其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现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都把审贷分离的制度作为本行信贷审批决策改革的方向。而由于改革的方向和力度的不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决策制度。但银行现行信贷审批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信贷审批效率有待提高、审批信息渠道不通畅、审批人仍存在着道德风险等。之后,本文对中外信贷审批制度作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文章认为,由于经济环境、历史和体制转轨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程序和信贷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国外不乏共性,但差别也很大;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改革,需要向国外银行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否要全面照搬国外的信贷审批制度,一味将信贷审批权集中,还值得商榷。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根据前文的观点和结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未来发展作出思考与展望。
哈斯[9](2006)在《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国家实施非均衡经济政策,加之各区域的发展基础、禀赋和获得的机会各不相同,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加大。由于金融与各经济部门内在的关联性,各地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引起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剧了各区域间的经济怎增长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区域的金融发展速度和质量好于中西部区域,进而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快于中西部区域。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段时间内,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增长尽管存在差距,但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差距快速加大的趋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随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又呈现出逐渐缩小趋势。这一大一小的变化态势,不得不使我们对目前经济学界所推崇的金融发展和深化理论进行理性思考,并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进的金融深化政策在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缺陷以及我国在实施金融深化的方法是否得当。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包括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其他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指标和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和比较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至2003年底有关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等具体指标,具体描述了我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滞后的实际状况并分析了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而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功能角度对中西部区域因金融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与东部区域区之间经济增长非均衡性做了尝试性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现状出发,为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了能够全面清晰地表达本文的观点,本文基本思路和脉络如下:第一步,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对中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梳理,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结果。通过对中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证文献的梳理,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总结出的观点是,从功能角度来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质疑。但是,这些功能并非不分任何环境和条件下均能发挥动员储蓄、筹集资本(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资源配置和推动技术创新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价值的创造的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相对顺畅,但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辩证地分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二步,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考察并比较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3年底东部与中西部区域有关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等若干指标之间的差异。借助于大量的现实数据,说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在金融发展程度上的差距以及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第三步,分析的重点集中在金融发展的差距是如何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发展的。这部分主要是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区域金融是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这是由于从金融功能的角度理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则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历史上看,金融功能是不断发展和完备的。从最初的交易媒介、财富储藏和价值尺度等功能到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信贷功能以至于风险分散、信息生产和优化公司治理的高级阶段。我国金融界就其功能来讲,上述几种功能均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各种功能的发育程度不同而已。由于金融体系具有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优化公司治理、信息生产、价格发现、价值创造、促进交易以及保证其流动性等功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为保证形成有效的外部理性投资而进行的有效监督评价、加速闲置资金向运营资金的有效转化以及通过信息甄别,引导资金配置到高效益的投资领域和地区。金融功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诸如储蓄率、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等因素促进或制约地区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东、中西部各区域间储蓄率、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等金融发展关键要素的实证分析和金融要素对国内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加大的作用机制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关的分析结论。同时采用模型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是从我国整体经济增长而言,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各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和高质量的增长。二是金融发展的初始条件即初始金融深度对以后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区域金融发展的初始条件较高,则对其长期经济增长会有利。这部分解释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加大的现象。三是东、中部区域特别是发达的东部区域由于具备发达的金融市场业务以及丰富的外资来源,所以经济增长对于国有金融机构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与此不同的是,西部区域由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赖于国有金融机构。而非国有金融机构在目前并没有对西部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四是进入21世纪,各区域的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差距相对缩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这种缩小的态势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反常现象,并不能保持很久。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上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即能源短缺造成的在短时间内大量集聚投资所拉动的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拉动方式不具有持久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金融发展滞后而长期困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深层次矛盾。第四步,为了使中西部区域真正能够抓住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加快的有利时机,缩短与东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应考虑如何使中西部区域的金融能够顺应当地经济增长的需要,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最终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增长相互协调发展。为此,本文结合中西部区域的实际,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任建军[10](2005)在《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入与退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加强信贷有效进入和退出问题的研究,是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剧烈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湖南省工商银行顺应企业、区域、行业和产业生命周期,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客观需要,更是银行经营管理和金融改革的内在需要以及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需要,研究信贷进入与退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商业银行信贷进入与退出的涵义,借鉴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进退理论,提出了信贷进退的7个基本原则和信贷进退的4个判断准则。其次全面实事求是、多角度地分析了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退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从理论层面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进入策略体系,提出了信贷进入的4个总体原则和信贷进入的行业、产业、区域、客户、信贷品种、期限目标,创造性提出了优质信贷市场及优质客户的定量和定性判别标准体系。四是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策略体系,该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信贷退出的判断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出企业提出了信贷退出的具体原则、信贷退出的时机等。最后本文认为,信贷市场进入与退出既受银行内部保障机制的制约,也有赖于外部经营环境的进一步的改善,它是一项涉及中国投融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和商业银行运行体制的深层问题。 本文结论是湖南省工商银行乃至中国商业银行要处理好信贷进入与退出的辩证关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信贷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从增量到存量,从局部到整体,系统地推进信贷结构的调整。既要大力开拓收益率高、发展前景好、优质高效的信贷市场,又要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困境。
二、基层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概述 |
2.1 个人信贷业务相关概念 |
2.1.1 个人信贷业务分类 |
2.1.2 个人信贷业务特点 |
2.1.3 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性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管理模式创新理论 |
2.2.2 业务流程优化理论 |
2.3 相关方法 |
2.3.1 五力模型分析 |
2.3.2 PEST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 |
3.1 工商银行D分行整体概况 |
3.2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2.1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
3.2.2 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3.3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有发展策略 |
3.3.1 经营模式方面 |
3.3.2 品牌建设方面 |
3.3.3 个人信贷产品发展方面 |
3.3.4 销售渠道方面 |
3.3.5 风险管理方面 |
3.4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五力模型分析 |
3.4.1 行业内竞争情况 |
3.4.2 潜在的进入者 |
3.4.3 买方议价能力 |
3.4.4 卖方议价能力 |
3.4.5 替代品的威胁 |
3.5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PEST分析 |
3.5.1 政治环境分析 |
3.5.2 经济环境分析 |
3.5.3 社会环境分析 |
3.5.4 技术环境分析 |
3.6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现有发展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3.6.1 经营模式落后 |
3.6.2 品牌推广力度有限 |
3.6.3 个人信贷产品发展不平衡且缺乏创新 |
3.6.4 营销管理不到位 |
3.6.5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 |
4.1 优化经营模式 |
4.2 品牌管理策略优化 |
4.2.1 加强品牌塑造及推广 |
4.2.2 建立品牌管理机制 |
4.3 产品发展策略优化 |
4.3.1 优化个人贷款产品结构 |
4.3.2 建立完善的内部创新体系 |
4.3.3 加强产品创新 |
4.4 销售渠道策略优化 |
4.4.1 实行产品差异化营销 |
4.4.2 拓宽营销渠道 |
4.5 风险管理策略优化 |
4.5.1 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
4.5.2 加强人员合规教育 |
4.6 信贷体制建设策略优化 |
4.6.1 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
4.6.2 健全个人信贷担保机制 |
4.6.3 建立个人信贷保险制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风险防控机制保障措施 |
5.1.1 加强对银行业风险的研究 |
5.1.2 严防日常工作中的操作风险 |
5.2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5.2.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
5.2.2 构建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培训体系 |
5.2.3 拓宽人员选拔晋升渠道 |
5.2.4 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 |
5.2.5 完善员工考核和奖励机制 |
5.3 制度保障措施 |
5.4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
5.4.1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
5.4.2 要自觉实践企业文化 |
5.4.3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体制创新有机结合 |
5.5 技术支持保障措施 |
5.5.1 依托金融科技升级按揭服务模式 |
5.5.2 推广信贷档案管理智能化系统 |
5.5.3 利用信贷大数据创新提升风险监控手段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
5.1.1 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完善市场体系 |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
5.3.1 政治民主化 |
5.3.2 国家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1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概述 |
1.1 相关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1.1.1 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及特征 |
1.1.2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类型及特征 |
1.2 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实施步骤 |
1.2.1 经营战略分析 |
1.2.2 经营战略实施 |
1.2.3 经营战略评价和调整 |
1.3 商业银行具体业务发展战略 |
2 工商银行基层行外部经营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
2.1 工商银行基层行发展的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工商银行基层行发展的内部经营条件分析 |
2.2.1 内部资源条件分析 |
2.2.2 产品结构分析 |
2.2.3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2.2.4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 |
3 工商银行基层行特点及经营战略发展定位 |
3.1 工商银行基层行特点及问题现状 |
3.1.1 工商银行基层行组织结构特点 |
3.1.2 业务经营特点 |
3.1.3 市场定位特点 |
3.1.4 考核管理特点 |
3.2.基层行经营战略定位 |
3.2.1 基层行经营战略实施特点 |
3.2.2 基层行经营战略实施现状 |
3.2.3 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目标定位 |
4 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选择 |
4.1 工商银行基层行SWOT分析 |
4.1.1 外部机会分析 |
4.1.2 外部威胁分析 |
4.1.3 竞争优势分析 |
4.1.4 竞争劣势分析 |
4.2 工商银行基层行的经营战略规划 |
4.2.1 战略使命的确立 |
4.2.2 战略体系描述 |
4.3 工商银行基层行的总体经营战略分析 |
4.3.1 实施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4.3.2 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内容 |
4.4 工商银行基层行市场竞争经营战略 |
4.4.1 市场细分策略 |
4.4.2 市场集中战略 |
4.5 工商银行基层行业务发展经营战略分析 |
4.5.1 实施第一零售银行战略 |
4.5.2 实施稳健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 |
4.5.3 实施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战略 |
4.5.4 实施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战略 |
4.5.5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4.5.6 实施强基固本战略 |
4.5.7 实施人才和企业文化战略 |
5 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的实施 |
5.1 工商银行基层行组织机构的完善 |
5.1.1 组织结构的关键功能 |
5.1.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
5.2 工商银行基层行人力资源的建设 |
5.2.1 以人为本观念的强化 |
5.2.2 绩效考核体制改革 |
5.2.3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
5.3 工商银行基层行业务营销与发展 |
5.3.1 大力营销中间业务 |
5.3.2 大力营销信贷业务 |
5.3.3 大力营销存款 |
5.3.4 大力营销银行服务和产品 |
5.4 工商银行基层行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
5.4.1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
5.4.2 信息化建设的层次规划 |
5.5 工商银行基层行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建设 |
5.5.1 创新风险管理方法 |
5.5.2 健全基层行内控体系 |
5.5.3 加强基层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
5.6 工商银行基层行企业文化的营造 |
5.6.1 立体营销文化 |
5.6.2 内部控制文化 |
5.6.3 考核激励文化 |
5.6.4 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
6 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实证分析 |
6.1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经营战略制定 |
6.1.1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6.1.2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内部经营条件分析 |
6.1.3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SWOT分析 |
6.1.4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的市场定位策略 |
6.2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经营战略实施 |
6.2.1 中国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组织机构的完善 |
6.2.2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人力资源的建设 |
6.2.3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业务营销与发展 |
6.2.4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以技术领先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 |
6.2.5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风险管理的强化建设 |
6.2.6 中国工商银行桥南支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
6.3 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经营战略实施结果 |
6.4 对工商银行桥南支行经营战略实施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的重要性 |
1.2 国外信贷管理信息化发展概述 |
1.3 国内信贷管理信息化发展概述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银行信贷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 |
2.1 国内外银行信贷管理模式比较 |
2.2 国内银行信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
2.3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2.3.1 原有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
2.3.2 基于信息技术的信贷管理创新实施背景 |
第三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信贷业务管理创新 |
3.1 信贷业务管理创新实施方法 |
3.1.1 构建覆盖全球的集中式资产业务管理平台 |
3.1.2 设计适应业务组织体系的灵活系统结构 |
3.1.3 全面实现顺畅高效的业务流程化电子化处理 |
3.1.4 建立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系统控制体系 |
3.1.5 建立科学化决策的系统支持机制 |
3.1.6 建立科技与业务有机结合的信贷产品创新机制 |
3.2 改进后的个人信贷管理系统信息化模式的介绍 |
3.2.1 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
3.2.2 系统设计的基本架构 |
3.3 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相关功能模块的改造与创新 |
3.3.1 电子化方式为客户提供电子提示和催收服务 |
3.3.2 灵活定制的参数化流程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再造 |
3.3.3 系统预警和刚性控制功能加强业务风险管理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技术管理创新实施的效果 |
4.1 提高了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
4.2 有效降低了信贷运营成本 |
4.3 控制了信贷业务信用风险 |
4.4 规避了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
4.5 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 |
4.6 支持了国家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创新中的不足 |
5.2 展望未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7)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
2.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和发展 |
2.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和本质 |
2.1.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构架与功能 |
2.1.4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2.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
2.2.3 国际组织的银行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 |
2.3 两种典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
2.3.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2.3.2 德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2.3.3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比较 |
2.3.4 两种模式的演变趋势 |
2.3.5 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与现状 |
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 |
3.1.1 国有银行的演变 |
3.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沿革 |
3.1.3 治理结构公司化标志性事件 |
3.2 治理结构公司化取得的成绩 |
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产权主体的“人格化”虚置,多头监督管理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
3.3.2 委托—代理机制形同虚设,纵向管理链条多,效率低下 |
3.3.3 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激励约束机制扭曲 |
3.3.4 公司治理的组织框架不健全 |
3.3.5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银行经营透明度不高 |
3.3.6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难以衡量经营者绩效 |
3.3.7 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3.3.8 宏观经济环境与法制环境不协调 |
3.3.9 市场机制未能渗透并有效发挥效能 |
3.3.10 社会信用建设落后 |
3.4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3.4.1 中国银行概述 |
3.4.2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3.4.3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4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
4.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含义 |
4.1.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目标 |
4.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原则 |
4.1.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标准 |
4.1.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战略选择 |
4.2.1 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运作环境分析 |
4.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分析 |
4.2.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阶段 |
4.3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
4.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选择前提性认识 |
4.3.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 |
4.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架构 |
4.4 本章小结 5 完善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产权结构 |
5.1.1 推进股份制改造 |
5.1.2 明确出资人法律定位 |
5.1.3 完善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机制 |
5.1.4 谨慎引进民间资本 |
5.1.5 加大引入机构投资者的力度 |
5.2 强化国有银行的核心管理,整合管理架构 |
5.2.1 完善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制衡机制 |
5.2.2 完善董事会制度 |
5.2.3 完善监事制度,加强监事会职能 |
5.2.4 完善高效管理层组建机制 |
5.3 完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
5.3.1 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
5.3.2 建立多元化激励方式 |
5.3.3 强化约束机制 |
5.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5.4.1 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 |
5.4.2 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 |
5.4.3 创新信息披露的手段 |
5.4.4 确保信息披露的质量 |
5.5 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
5.6 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5.6.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
5.6.2 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
5.7 确立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 |
5.8 本章小结 6 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
6.1 深刻认识完善外部治理结构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
6.2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
6.2.1 合理定位政府的角色 |
6.2.2 强化监管当局执行外部监督的作用 |
6.3 完善外部法律环境 |
6.3.1 健全保证银行稳健运营的相关法律 |
6.3.2 强化法律对银行治理的外部监管职能 |
6.4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制 |
6.4.1 大力发展企业信用 |
6.4.2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6.4.3 加强政府信用 |
6.5 完善外部治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
6.5.1 强化产品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5.2 完善市场监督对银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
6.5.3 强化资本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5.4 强化控制权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8)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组织结构理论 |
2.2.1 古典组织理论 |
2.2.2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 |
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2.3.1 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2.4 信贷风险管理 |
2.4.1 传统的经验分析方法 |
2.4.2 统计评分方法 |
2.4.3 信用风险度量的分析方法 |
2.5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5.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5.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3 信贷审批制度理论分析 |
3.1 信贷审批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3.1.1 引言 |
3.1.2 模型 |
3.1.3 模型的结论 |
3.2 银行信贷审批权配置与信息成本 |
3.2.1 信贷审批权的配置的静态分析 |
3.2.2 信贷审批权配置的比较静态分析 |
3.3 信贷审批权配置与银行规模 |
3.3.1 银行规模与其信息结构 |
3.3.2 银行规模与信贷审批权的配置 |
3.4 信贷审批制度与信贷配给和信贷集中 |
3.4.1 信贷配给和信贷集中:相关理论 |
3.4.2 信贷审批权上收导致的信贷配给和集中 |
3.5 本章小结 |
4 信贷审批制度实证分析 |
4.1 信贷审批权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1 引言 |
4.1.2 数据与方法 |
4.1.3 实证结果 |
4.1.4 结论 |
4.2 信贷审批制度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一: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分析 |
4.2.2 案例二: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分析 |
4.2.3 案例三:某城市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分析 |
5 信贷审批制度比较分析 |
5.1 国外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5.1.1 美国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5.1.2 德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5.2 我国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 |
5.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
5.2.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现状 |
5.3 中外信贷审批制度的比较 |
5.3.1 中外信贷审批制度的异同 |
5.3.2 中外银行差异的原因分析 |
5.3.3 比较的基本结论 |
6 结论与思考 |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6.2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未来发展的思考 |
6.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 |
6.2.2 完善我国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其他措施 |
附录:100家银行2004年主要经营指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研究现状 |
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理论依托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观点和结构 |
一、本论文主要观点 |
二、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三、本论文的创新部分 |
四、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五节 本论文涉及到的一些数据来源和比较方法 |
第六节 本论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解释 |
一、区域与区域经济 |
二、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范围界定 |
三、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
四、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 |
五、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 |
六、金融资产(金融工具) |
七、金融相关比率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金融发展理论 |
一、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二、帕特里克的金融发展理论 |
三、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
四、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五、各派经济学家对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的评价及相应观点 |
第二节 基于功能的金融发展理论 |
一、资源配置功能 |
二、风险分散功能 |
三、优化公司治理的功能 |
四、信息生产功能 |
五、价格发现功能 |
六、价值创造功能 |
七、促进交易的功能 |
八、总结 |
第三节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关模型分析 |
一、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关模型的理论渊源 |
二、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关模型的形成 |
三、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模型拓展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一、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
三、"倒U型"理论 |
四、赫希曼和弗里德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
第五节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 |
一、区域金融差异形成机制的理论 |
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 |
第六节 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总结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分析 |
第一节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指标 |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对本章所用数据的说明 |
第二节 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实证研究 |
一、我国东、中西经济区域简况 |
二、我国东、中西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分析 |
第三节 对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拉大成因的分析 |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章 我国金融发展的回顾和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有关指标 |
一、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
二、衡量区域金融发展的指标 |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轨迹及其现状 |
一、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 |
二、我国实施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内外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程度对比分析 |
一、用于衡量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
二、对本章所用数据的说明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各区域金融发展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 |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
第一节 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 |
一、金融发展与储蓄率 |
二、金融发展与储蓄转化为投资 |
三、金融发展与资源配置效率 |
四、我国各区域金融系统与金融功能比较分析 |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储蓄及其转化为投资的影响 |
一、储蓄供给 |
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 |
第三节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资本流出的影响 |
一、我国中西部区域资金外流的原因 |
二、资金外流对中西部区域的影响 |
第四节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第五节 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劳动效率的影响 |
第六节 金融本身的运营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金融中介本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金融市场本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三、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七节 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对各自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一、对金融发展造成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模型分析 |
二、对金融发展造成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
第八节 总结 第六章 国外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二节 德国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三节 意大利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四节 法国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五节 日本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六节 巴西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七节 其他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策略 |
第八节 总结 |
一、我国应借鉴的国外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 |
二、我国应借鉴的国外在金融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七章 完善金融政策,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对中西部区域开发的支持力度 |
第二节 重建欠发达地区金融格局 |
第三节 优化对中西部区域金融体系的监管方式 |
第四节 鼓励中西部区域金融创新 |
第五节 加强金融法规建设,将援助中西部区域工作纳入法制化道路 |
第六节 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
(10)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入与退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基本理论 |
2.1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基本涵义 |
2.2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理论背景 |
2.3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基本原则 |
2.4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相关问题 |
2.4.1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影响因素 |
2.4.2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判断准则 |
2.4.3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难点 |
2.4.4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必要性 |
第3章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退分析 |
3.1 湖南省工商银行概况 |
3.2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入与信贷退出现状分析 |
3.2.1 湖南省工商银行与省内其它商业银行信贷进入比较分析 |
3.2.2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退现状分析 |
3.3 信贷进入与信贷退出的差异化表现 |
3.4 信贷进入与信贷退出问题的提出 |
3.4.1 信贷进入与信贷退出存在的问题 |
3.4.2 信贷进入与信贷退出需注意的问题 |
3.5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市场环境、机遇和障碍 |
3.5.1 信贷市场的环境分析 |
3.5.2 信贷进入与退出的机遇 |
3.5.3 信贷进入与退出战略的障碍 |
第4章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入策略 |
4.1 信贷进入的总体准则 |
4.2 信贷进入的主要目标 |
4.3 优质信贷市场及优质客户的判别标准 |
4.3.1 优质信贷市场的判别误区及标准探讨 |
4.3.2 优质客户的判别方法及选择标准 |
4.4 信贷进入策略的理论分析 |
4.5 信贷进入策略的实践分析 |
4.6 信贷进入策略的具体措施分析 |
第5章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退出策略 |
5.1 信贷退出的判别标准 |
5.1.1 有关制定信贷退出判断标准的影响因素 |
5.1.2 信贷退出判断标准体系 |
5.2 信贷退出的基本原则 |
5.2.1 信贷退出的一般原则 |
5.2.2 信贷退出的具体原则 |
5.3 信贷退出的时机选择 |
5.4 信贷退出形式的理论分析 |
5.5 信贷退出策略的理论分析 |
5.5 信贷退出思路与退出路径分析 |
5.5.1 信贷退出思路 |
5.5.2 信贷退出的具体路径 |
5.6 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 |
第6章 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退统筹策略 |
6.1 思想观念的统一 |
6.2 银行内部保障机制的健全 |
6.3 银企产权制度的改革 |
6.4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信贷交易市场化 |
6.5 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获奖目录) |
四、基层工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D]. 王大超. 燕山大学, 2020(06)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3]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4]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5]工商银行基层行经营战略分析[D]. 唐会松. 贵州大学, 2008(S1)
- [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创新[D]. 周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9)
- [7]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 宗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1)
- [8]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D]. 程迅. 浙江大学, 2006(03)
- [9]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分析[D]. 哈斯.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湖南省工商银行信贷进入与退出策略研究[D]. 任建军. 湖南大学, 2005(07)
标签:银行信贷论文;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