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黄淮平原栽培意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延龙[1](2020)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发展具有生态特质的农业产品,自2004年以来连续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领域“生态产品”提出了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完全契合大生态发展理念,兼顾农村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全面把“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上日程,从空间布局上根本性地增加山水林田湖草这些农业生态产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固始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生态魅力名县以及在建的国家生态县,农业生态与环境优越性可见一斑。笔者为此选取固始县作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研究对象,开展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首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萃取出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各自观点方法的创新之处,再借鉴其中的精要部分和可贵经验。其次,从本文研究的主体——农业生态产品出发,向全网数据库发散概念关键信息,追寻相关粘连理论以获取相关理论支撑,在参照整理后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本文核心概念“农业生态产品”进行梳理、辨析、赋义和分类。再次,通过对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和现行做法与成效分析,完成本文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现状的整体把握,并进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还引入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为后文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和展望未来开拓国际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户缺乏生产要素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对策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二是,尝试对“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评判标准并进一步探析、丰富了农业生态产品的内涵。三是,尝试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盛炜彤[3](2018)在《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文中认为为了保持我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和提高森林质量,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作者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成果与资料,概括论述了我国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现状、不能保持生产力的原因与机理以及长期保持人工林生产力的技术对策。按第八次清查的全国森林资源数据,每公顷蓄积量为89.79 m3,其中天然林为104.6 m3,人工林为52.76 m3,人工林森林生产力明显低于天然林;我国优势树种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也不高,如杉木为69.8 m3,马尾松为56.2 m3,落叶松为58.6 m3,这些数据比日本2002年3月公布的人工林相似树种的数据低很多,如日本针叶树蓄积量为227.97 m3·hm-2,柳杉为295.83 m3·hm-2,落叶松为189.88 m3·hm-2。关于年生长量,按全国第七次资源清查的中龄林与近熟林的数据做统计:杉木人工林5.24.2 m3·hm-2,马尾松为3.21.8 m3·hm-2,柏木为3.43.2 m3·hm-2;但按作者掌握的我国重点或示范性、试验性小面积人工林生长量看,却很高,按我国编制的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生长量数据看比较高。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生产力不高,短周期经营的杨树、桉树人工林也不高,主要原因是:(1)纯林化与针叶化严重。按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统计,纯林占人工林的85%,而且针叶化明显,人工乔木林10个优势树种中针叶林比例高达56.9%。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物学上缺乏稳定性。人工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抗性低,抗自然灾害和大气污染能力均差,人工纯林维护地力的能力也弱。(2)集约育林的技术措施:立地控制技术未得到推广,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在育林中未能认真贯彻;密度、植被、地力控制技术也执行不力,大面积上的人工林仍属于粗放经营;连作引起林地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恶化,土壤质量衰退,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造林作业造成水土流失,如杉木造林,传统的育林技术未得到明显改进,福建尤溪炼山后进行的3年观测结果表明,炼山和水土流失损失的有机质高达989.35 kg·hm-2,养分586.26 kg·hm-2。桉树在砖红壤进行的机耕整地,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不合理的造林作业,最终导致土壤质量与森林生产力下降。短周期培育人工林带来了2个重要问题,一是对林地肥力要求高,二是如何利用无性系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短周期经营采用的无性系,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轮伐期短,养分需求量大,如刚果12号W5无性系,通常利用地上部分,以57 a的轮伐期计,消耗的养分达571.75 kg·hm-2,我国培养短周期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底原本普遍不高,如果采取连作,土壤有机质养分会明显下降,土壤质量衰退,并对其功能产生危害。我国杨树、桉树等人工林要达到短周期持续经营,还需要实行多无性系造林。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技术对策,应采取先进的集约育林措施,包括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与地力控制。
许康[4](2016)在《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的树种应用调查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决定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好坏的关键因素。做好城市绿化事业,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为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空间。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关于江苏省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文献资料,但是细心研究便可发现,相当多的文献并没有对园林树种进行细化规划,缺少对生态适应能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树种规划研究。因此,本次树种研究注重在生态适应能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树种规划内容,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给出建议。本次研究运用植被群落学、园林生态学、生境因子分析法、城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植被群落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的调研方法为方法依据,对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的城市园林树种现状、植被群落类型、园林景观现状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加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最大限度的体现本区域的自然景观特色,符合城市园林绿化和绿地系统规划趋势,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内容,为本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的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结构和类型的实地调研,对本区域的园林树种实际情况有了大致的认识。目前,本区域使用的乔木共有39科45属,为166种。古树名木共有4386株,占全省总数的30%左右。植物群落结构和类型方面,在本区域实地调研的203个城市园林样地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88个,占总数的35.6%;落叶阔叶林63个,占比为25.5%;针阔混交林54个,占比为26.4%;常绿阔叶林28种,占总数的11.3%。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仅各有2种,占比约为1%。总体来说,本区域植物群落类型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落叶阔叶型和针阔混交型为主,群落类型较为普遍。常绿阔叶型数量居中,而落叶针叶型和常绿针叶型最少。(2)将本区域城市树种规划进行细化规划,根据园林树种的生态适应能力、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树种抗污染能力等三个方面将适宜在本区域种植的园林树种进行细化规划,得出相应的树种规划研究。在生态适应能力中,可分为对光、土壤、水等方面。为本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对促进本区域园林绿化建设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本文总结出本区域在城市园林树种应用上出现的问题,比如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雷同度较高,景观差异性不大,缺少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参考建议和解决方法。同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本区域树种资源较丰富,乡土树种应用潜力较大。对引进外来观赏植物资源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保证树种规划科学合理性。为本区域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在风景园林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综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结合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特点,在生态适应能力、生物多样性、抗污染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城市园林树种规划,规划出相应生态习性的树种名录,如对水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规划出极旱生树种21种,旱生树种共540种,中生树种618种,湿生树种43种,水生树种90种等。本次的树种规划内容,对相关的园林绿化工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对促进本区域园林绿化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规范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裔兆宏[5](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说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王延飞[6](2012)在《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其经营方案的编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创造和积累着巨大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破坏,人类逐渐认识到了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国际上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从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而进入实质性阶段,我国也紧跟国际步伐,开展了一系列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随着杨树的引进和广泛种植,江苏省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但是,随着杨树产业的兴起,由于树种的过度单一以及营林技术的滞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给我省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带来严重挑战。为此,本文以泗阳县为研究区,使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应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技术为泗阳森林可持续经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指标,对当地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开展我省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本文首先参照《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应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技术为泗阳县制定适合当地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然后,使用MCDA法对各项评价标准与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最终,得到泗阳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的总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县森林资源经营总体处于弱可持续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经营体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生态方面各项指标的可持续性较弱。杨树种质下降,树木生长缓慢,病虫害加剧,林地肥力和蓄水能力降低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2)由于经营树种的单一化和营林技术的落后使得林地单位面积产量极低,经济收益差是泗阳县森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3)由于监督和处罚机制的不完善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使得群众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比较陌生,经营松散。缺少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方法是泗阳县森林实现社会可持续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和技术的宣传教育方面还远远没达到实现该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基于泗阳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结果,开展泗阳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经营方案编制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森林经营目标的制定。本次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泗阳县森林经营活动的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2)多目标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体系的建立。本文制定的森林经营体系包括经营类型的区划、森林培育与采伐利用、森林游憩以及经营方案的效应评价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在林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森林经营区划可以有效保障泗阳县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因地制宜的制定营林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经营方案的实用性。基于MCDA法的县级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是本文一次新的尝试,该研究方法过程简洁明了,易于广大群众理解。根据泗阳县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编制经营方案,可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林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森林经营区划,因地制宜的制定营林方案,可有效的改善当地的森林资源经营现状,最终实现可持续经营。
刘红[7](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徐振球[8](2010)在《江苏省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林复合经营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促进农、林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江苏省泗阳县是中国着名的意杨之乡。全县拥有60万亩的杨树成片林,充裕的林地资源为农林复合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县实现复合经营面积达15万亩,已开发出林菜、林禽、林畜、林菌、林药等林地复合经营模式20余种。虽然泗阳县在杨树复合经营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不断完善。本文是以泗阳县的自然资源、经济、农业以及复合经营的发展水平为背景资料,对泗阳县主要的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进行调查。选取典型的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杨树-草鸡复合经营模式的木材产量高于其他复合模式;各复合经营模式的年均产值最高的是杨树-平菇复合经营模式,杨树-平菇复合经营模式年均产值是纯杨树林地的10倍多,各复合经营模式的年均产值均高于纯杨树林地;各杨树复合经营模式的年纯收入均高于纯杨树林地,年纯收入最高的为杨树-平菇复合经营模式,年纯收入次之的为杨树-番茄复合经营模式;各复合经营模式中的产投比最高的为杨树-草鸡复合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典型复合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杨树-平菇复合经营模式的综合效益数量化值远远超过其他的复合经营模式,当地政府应当重点推广此种优势模式。此外,杨树-大棚番茄、杨树-草鸡和杨树-黑麦草-肉鹅等模式的综合效益也十分可观,当地农户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复合经营的配置,以增加复合经营产品的多样性,进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目的。本文最后通过对泗阳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找出当地杨树复合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1)健全领导体系,完善政策规划;(2)加大林地综合开发力度,做大复合经营规模;(3)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4)完善市场流通网络,打造信息服务平台。
李高金[9](2010)在《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南徙以来,对流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依托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从黄河南徙演变过程、及其对徐淮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变迁、社会经济影响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徐淮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变迁对黄河南徙响应过程及互动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以时间为序,探讨了黄河南徙的历史背景与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及不同阶段影响黄河南徙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2.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的影响:黄河南徙打乱了区域河湖水系格局,改变了的地形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沙化,使徐淮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古黄河故道成为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同时导致了区域农田灌溉工程设施大量毁废,耕作制度的逆变,城市盛衰变迁,区域政治地位边缘化,社会心理趋于保守化,社会治安动荡混乱,严重限制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多方面现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徐州市黄泛区与非黄泛区的典型剖面土壤,进行了粒度组成、矿物成分组成、物理和与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内表层土壤相比,非黄泛区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显着大于黄泛区;前者pH平均值为7.34;而后者pH平均值为8.19;阳离子交换量前者是后者的1.46倍。两区内深层土壤相比,非黄泛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黄泛区的1.75倍,全氮含量前者是后者的1.34倍,前者pH平均值为7.75;而后者pH平均值为8.31。表明由于古黄河泛滥的影响,黄泛区深层土壤肥力大大差于非黄泛区。4.选择徐州市区彭城广场地基土壤剖面样品,进行了土壤磁化率、矿物组成、重金属元素含量等环境指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土壤矿物成分较为相近,明、清朝时期的土壤层Cu、Pb和Zn重金属元素积累较多,平均磁化率约是明清之前的2.3倍,反映了研究区土壤的成熟度较低,受到沙化侵蚀较重,印证了明清时期徐州雨量丰沛,水患频发,对徐州城的兴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徐州城叠城的演变提供了实验佐证。5.黄河南徙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利用耦合理论与系统演化方程,通过Matlab软件对徐州市1978年~2005年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综合指数进行非线性拟合与耦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分布在-90°~90°之间,经历了协调化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修复重建,再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均衡发展的阶段;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保护,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也必须注重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郝日明,王智,王金虎[10](2009)在《试论区域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以江苏省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该论文以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和自然地理地貌方法,借助于引种驯化理论和古树名木的分析,在研究江苏省园林树种资料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区域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省域内分5个园林树种区划单元,从北向南以此为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苏中江淮平原、低地城镇区(B)、苏中滨海平原城镇区(C)、苏南长三角平原、丘陵城镇区(D)和苏南山地、丘陵城镇区(E),每个园林树种区划单位分骨干树种、基调树种、特征树种和一般树种4个层次进行树种规划,同时提出各园林树种区划单元的树种配置比例。该研究对区域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有参考价值。
二、浅谈黄淮平原栽培意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黄淮平原栽培意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农业生态产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生态产品 |
2.生态农产品 |
3.农业生态产品 |
4.农业生态系统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经济学理论 |
2.发展经济学理论 |
3.农业生态原则 |
4.新发展理念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三、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基础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生态基础 |
1.自然环境基础 |
2.生态基础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
1.社会基础 |
2.经济基础 |
3.生态文化基础 |
四、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做法 |
1.强力进行环境保护 |
2.强力发展生态种植业 |
3.强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
4.强力发展生态渔业 |
5.强力发展生态林业 |
6.强力治理环境污染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成效 |
1.环境保护成效比较显着 |
2.生态种植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3.生态畜牧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4.生态渔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5.生态林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6.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比较显着 |
五、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府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2.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 |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 |
6.农户抗风险能力弱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
2.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 |
4.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落后 |
6.农户缺乏生产要素 |
六、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 |
(一)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 |
1.依靠大规模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依靠合作社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依靠人工模拟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4.依靠人工改造作物生长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5.依靠全自动化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二)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益启迪 |
1.因地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因时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因需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七、推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
(一)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二)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 |
(三)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 |
(四)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 |
(五)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 |
(六)加强金融支农力度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的树种应用调查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园林植物树种规划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及学科 |
1.3.1 引种驯化理论 |
1.3.2 生境因子分析法 |
1.3.3 城市生态学 |
1.3.4 植物群落学 |
1.3.5 园林生态学 |
1.3.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园林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生态适应能力研究 |
1.5.1 生物多样性的树种规划研究 |
1.5.2 对光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研究 |
1.5.3 抗污染树种规划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资料收集 |
1.7.2 风景园林学方法 |
1.7.3 生态学方法 |
1.7.4 温度线理论 |
1.8 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江苏省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区域概况研究 |
2.1 苏北地区自然环境概述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水文条件 |
2.1.6 自然植被资源 |
2.2 经济、社会与人文概况 |
2.2.1 城市发展现状 |
2.2.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2.2.3 人文历史概况 |
2.2.4 主要环境与生态问题 |
第三章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园林植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
3.1 调查范围及方法 |
3.2 园林植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
3.2.1 植物应用类型分析 |
3.2.2 植物应用方式分析 |
3.2.3 植物群落类型分析 |
3.2.4 苏北地区各类城市绿地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
3.2.5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古树名木分析 |
3.2.6 苏北地区城市园林乡土树种应用现状分析 |
第四章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基于生态习性的树种规划 |
4.1 生态习性概念 |
4.2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对光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 |
4.2.1 极阳性树种 |
4.2.2 阳性树种 |
4.2.3 中性树种 |
4.2.4 阴性树种 |
4.2.5 极阴性树种 |
4.3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对水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 |
4.3.1 极旱生树种 |
4.3.2 旱生树种 |
4.3.3 中生树种 |
4.3.4 湿生树种 |
4.3.5 水生树种 |
4.4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对土壤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 |
4.4.1 土壤喜酸性植物 |
4.4.2 耐盐碱植物 |
4.4.3 耐土壤瘠薄植物 |
4.4.4 喜氮植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基于抗污染适应能力的树种规划 |
5.1 抗无机物污染树种 |
5.1.1 抗SO_2污染树种 |
5.1.2 抗CL_2污染树种 |
5.1.3 抗H_2S污染树种 |
5.2 抗有机污染树种 |
5.2.1 抗苯污染树种 |
5.2.2 抗酚污染树种 |
5.3 抗重金属污染树种 |
5.3.1 抗汞污染树种 |
5.3.2 抗铅砷污染树种 |
5.3.3 抗镉污染树种 |
5.3.4 抗铜污染树种 |
5.3.5 抗一般土壤重金属污染树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树种规划 |
6.1 规划内容 |
6.1.1 树种比例建议 |
6.1.2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建议 |
6.1.3 市花市树的建议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发展对策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名录(乔木部分) |
附录二: 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名录(小乔木与灌木部分) |
附录三: 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名录(藤本部分) |
附录四: 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名录(竹类与棕榈部分) |
附录五: 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名录(水生植物部分) |
(6)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其经营方案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标准与相关指标 |
1.2.2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森林资源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泗阳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于等级排列的 MCDA 法 |
3.2.2 基于两两比较的 MCDA 法 |
3.2.3 基于加权评分的 MCDA 法 |
3.3 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
3.3.3 泗阳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3.4 各指标相对权重计算结果 |
3.5 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方针与目标 |
4.1 编制方针与指导思想 |
4.2 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原则 |
4.3 经营方案内容体系 |
4.4 森林经营的现状与目标 |
4.4.1 森林经营现状 |
4.4.2 森林经营目标 |
第五章 森林经营区划 |
5.1 适宜性区划 |
5.1.1 立地类型划分 |
5.1.2 林地质量评价 |
5.1.3 林地适应性区划 |
5.1.4 小结 |
5.2 森林功能区划 |
5.2.1 生态功能区 |
5.2.2 社会功能区 |
5.2.3 经济功能区 |
5.3 森林分类区划 |
5.3.1 公益林 |
5.3.2 商品林 |
5.4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区划 |
5.4.1 基本定位 |
5.4.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方案 |
5.5 森林经营类型区划 |
5.5.1 经营类型组织 |
5.5.2 主要经营类型 |
第六章 森林培育 |
6.1 造林更新 |
6.1.1 规划设计 |
6.1.2 树种选择 |
6.1.3 造林施工 |
6.1.4 造林更新面积 |
6.2 幼林抚育 |
6.2.1 土壤管理 |
6.2.2 幼树管理 |
6.3 抚育间伐 |
6.3.1 抚育间伐对象 |
6.3.2 抚育间伐类型与方法 |
6.3.3 抚育间伐时间与强度 |
6.3.4 抚育间伐面积 |
6.4 林分改造 |
6.4.1 林分改造对象 |
6.4.2 林分改造方式 |
6.4.3 林分改造技术措施 |
6.4.4 林分改造面积 |
6.5 种苗 |
6.5.1 苗圃建设现状 |
6.5.2 种苗培育 |
第七章 森林采伐利用 |
7.1 基本原则 |
7.2 主要依据 |
7.3 主要内容 |
7.3.1 采伐利用类型 |
7.3.2 采伐限额 |
7.3.3 分项限额 |
7.3.4 采伐年龄 |
7.3.5 树种与龄组划分 |
7.4 采伐利用量测算 |
7.4.1 采伐量测算方法 |
7.4.2 采伐量 |
7.4.3 采伐结构 |
7.5 采伐作业管理 |
第八章 森林游憩 |
8.1 资源概况 |
8.2 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8.3 发展的总体要求 |
8.4 对策措施与规划 |
8.4.1 制定规划 |
8.4.2 公众参与 |
8.4.3 环境保护 |
8.4.4 加强管理 |
8.4.5 初步规划 |
第九章 法律与政策保障 |
9.1 法制政策保障 |
9.1.1 明确界定林权 |
9.1.2 保障森林资源流转 |
9.1.3 制定制度与规范执法 |
9.1.4 打击违法犯罪 |
9.2 经济政策保障 |
9.2.1 公共财政投入 |
9.2.2 金融支持 |
9.2.3 社会力量投资 |
9.2.4 生态效益补偿 |
9.3 技术保障 |
9.3.1 完善技术政策 |
9.3.2 支持可持续经营 |
9.3.3 提升创新能力 |
9.3.4 建立信息网络 |
9.4 管理与监督保障 |
9.4.1 管理保障 |
9.4.2 监督保障 |
第十章 经营规划方案效益评估 |
10.1 生态效益 |
10.2 经济效益 |
10.3 社会效益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结论 |
11.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江苏省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概述 |
1.2.1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
1.2.2 国外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
1.2.3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
1.2.4 杨树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
1.2.5 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不足及可借鉴经验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路线 |
3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的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经济状况 |
3.1.3 农业状况 |
3.2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的发展现状 |
3.2.1 林地资源条件 |
3.2.2 泗阳县杨树木材加工业概况 |
3.2.3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发展现状 |
4 泗阳县主要杨树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
4.1 主要的杨树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 |
4.1.1 杨树-蔬菜复合模式 |
4.1.2 杨树-食用菌复合模式 |
4.1.3 杨树-牧草-畜(禽)复合模式 |
4.2 杨树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 杨树复合经营模式效益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评价过程 |
5.3 综合效益评价 |
5.3.1 权重的确定 |
5.3.2 综合效益计算 |
6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
6.1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的发展对策 |
6.2.1 指导思想 |
6.2.2 发展目标 |
6.3 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发展的具体对策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古黄河南徙过程回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古黄河南徙过程回溯 |
2.3 古黄河南徙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古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分析 |
3.1 古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 古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徐淮地区典型土壤特征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
4.1 徐州市自然概况 |
4.2 研究地点选择与采样 |
4.3 样品测定方法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徐淮地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
5.1 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机理 |
5.2 徐淮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及历史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黄淮平原栽培意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黄延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J]. 盛炜彤. 林业科学研究, 2018(01)
- [4]江苏省苏北黄淮平原、丘陵城镇区(A区)的树种应用调查与规划研究[D]. 许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2)
- [5]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6]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其经营方案的编制[D]. 王延飞.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江苏省泗阳县杨树复合经营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D]. 徐振球. 扬州大学, 2010(02)
- [9]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D]. 李高金.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1)
- [10]试论区域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以江苏省城市园林树种规划为例[A]. 郝日明,王智,王金虎. 传承·交融:陈植造园思想国际研讨会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