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介词举例

潮汕话介词举例

一、潮汕方言介词例释(论文文献综述)

余乐[1](2020)在《汉语方言复合处置标记》文中研究说明在汉语共同语中,处置标记从古至今都是单音节语素,但在汉语方言中却存在大量双音节的处置标记,而且大多是由单音节处置标记与其他语素复合而成。本文讨论了汉语方言复合处置标记的地理分布、结构类型及产生机制。

刘爽[2](2020)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认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方言属于北京官话朝峰片,处于北京官话与东北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特色明显。在田野调查获得大量语言材料后,总结归纳喀左方言的音系特征,再通过描写法深入考察喀左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与造词特点。探讨当地语音及词汇的特征,对方言保护有着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喀左方言的语音特征接近于北京官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小。从构词角度看,喀左方言的词形、词义、构词方式均与普通话存在一定差异。从造词角度看,喀左方言词汇的命名方式分为直接命名与间接命名两种。对喀左方言的词源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梳理,得出结论:喀左方言中继承了部分古汉语词、有大量由于移民带来的河北及山东方言词汇、有蒙古语和满语借词以及来自于普通话的借词。将喀左方言与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进行共时对比,得出结论:喀左方言词汇与东北官话的亲密程度更高。方言分区不仅应当考虑语音方面,还应当兼顾方言词汇的特点。

熊及第[3](2019)在《四川泸州方言虚词研究》文中认为泸州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灌赤片中的岷江小片。本文以泸州方言虚词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获得丰富语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描写语言学方法,结合“两个三角”的研究思路对泸州方言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中的特色虚词进行细致描写。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泸州及泸州方言基本情况,包括泸州市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泸州方言研究现状等。并指出本文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和体例问题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全文在第一到第四章对泸州方言各类虚词进行了分类描写。每章首先总结前贤对各类虚词的界定和分类标准,再结合泸州方言实际情况将四类虚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类。接着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用价值三个平面对各类虚词进行共时描写,在描写过程中重视与普通话、其他方言相关虚词的对比分析。最后对部分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的特色虚词如介词“走”、语气词“嘎”、事态助词“来”等进行历时描写,考察它们的来源,描述语法化过程。第三部分,结语。总结泸州方言各类虚词特点,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伍珺[4](2019)在《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96个方言点中处所介词的多功能现象的考察,发现共有14种兼具现象的存在,并且通过对具体的方言着作中搜集的例句进行分析探究后得出结论认为造成这些多功能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句法、语义、语用、认知、语言接触等多种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第一章本文先对处所介词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及其分类等相关问题做了一个概述。第二章本文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对七大方言区96个方言点处所介词的搜集情况,以起点义、所在义、经由义、终到义、方向义为类属分类整理了不同方言点不同处所语义的语法形式,对汉语方言中介词的特点进行了概述。第三章本文将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同一个语法形式兼具多种处所语义的情况定义为处所介词的多功能现象。通过对表格的整理发现汉语方言中共存在着14种多功能现象,即兼具起点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5例);兼具起点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30例);兼具起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4例);兼具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13例);兼具起点功能和所在功能(共发现7例);兼具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所在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7例);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兼具所在功能、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5例)。其中兼具两种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共有8种,兼具三种及以上的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有6种,本文分别对这14种模式进行其动因的探讨。结语部分,本文认为造成这些多功能现象产生的背后动因有谓语动词的影响,句法因素的影响,认知因素的影响以及语言接触的影响。

王嘉玲[5](2019)在《泰国华语文学特殊句式的变异研究》文中提出泰国华语文学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泰国的社会文化融合为一,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泰国华语文学语言正如一面铜镜,映照出语言变异的地域特色。本文以泰华文学语言中的特殊句式为研究对象,以近100万字的泰华文学语言为语料,通过分门别类地进行构式义项分析,旨在厘清泰华文学语言特殊句式的变异理据、特点与原因。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泰国华语文学作品语言为研究主体,以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为参照,将变异明显的典型特殊句式按照构式义项分类探究,同时结合认知图式将这种差异形式化,从而展现泰华文学作品中发生变异的“把”字句、“给”字句、“对”字句及其他特殊句式的生成机制,进一步揭示泰华作家的认知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考察泰国华语文学作品中特殊句式的语言特点并重点分析变异原因,特点和原因部分按照特殊句式变异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地探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及意义、泰国华语文学作品句式变异和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泰国华语文学语言和特殊句式的范畴进行界定、概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说明泰国华语文学和大陆现代汉语文学作品语言的语料来源。第一章详细探究泰国华语文学语言中特殊句式的构式义项分类。主要结合变异的实际情况,在明晰变异特殊句式的分类基准之后,按照构式义项分类探析“把”字句、“给”字句、“对”字句及其他特殊句式的变异现象,同时采用认知图式的方法形象地展现认知路径。第二章为中泰文学语言中特殊句式的对比分析。先将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相应特殊句式的基本句法和语义结构按照不同构式义项作详尽分析,以此为参照,再通过二者比较阐明泰华文学语言特殊句式变异的理据。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对泰华文学语言中特殊句式变异的特点进行梳理。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状语、谓语、宾语三大部分:状语部分为介词混用;谓语部分为光杆动词作谓语和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混用;宾语部分为受事宾语缺位、前移或被压制和大量具体事物名词作与事宾语。第四章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阐释泰华文学语言中特殊句式的变异原因。从语言内部看,一方面主要是受泰语语法无“把”字句、缺乏补充结构以及存在宾语省略和动词连用等语法层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受潮汕方言中某些介词的特殊用法的影响,且在实际交谈中有时会出现将行为支配的对象前置等情况。从语言外部看,首先,从言语会话角度而言,会话交际中的省力原则造成了宾语成分从缺现象;其次,从认知机制角度而言,泰华作家认知上不清楚某些特殊句式焦点的变化而改变了该句式的认知视点;最后,从社会文化角度而言,中国和泰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

郭家翔[6](2018)在《湖北省西南官话特色介词(一)》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西南官话的特色介词共计25个,包括时间方所类8个、施受类4个、其它对象类8个、工具依凭类5个。本区特色介词的分布呈现出与该区地理位置相一致的特征。

孙会[7](2018)在《连云港方言的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分支,有很多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构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特征。方言修辞的研究应该是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学界对于方言修辞的研究重视度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希望能为此多做些探讨。本文以连云港方言为语料,从修辞学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修辞特征以及连云港方言中的辞格及文化蕴含加以论述。我们力求通过对连云港方言修辞的研究完善连云港方言研究的内容。全文共分别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连云港的地理和方言概况、论文的选题意义、方言修辞的研究现状、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主体部分包含四个内容,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连云港方言中的的辞格及文化蕴含等角度,对连云港方言展开修辞学、方言文化角度意义上的分析。一、连云港方言语音修辞部分主要论述连云港方言的独特的语音构成形式和独特的表达形式,分析连云港方言中语音方面修辞特征。二、连云港方言词汇修辞部分主要论述了连云港方言中词语的构成形式以及词义的特殊呈现,并分别分析其修辞功能。三、连云港方言语法修辞部分主要从词法、句法两个角度研究连云港方言中的修辞,体察连云港方言中独有的语法现象。四、连云港方言中的的辞格及文化蕴含。本部分将主要对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修辞格式及其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并对连云港方言词汇、方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加以阐释,展现连云港方言中的文化蕴含。结语部分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

黄桂容[8](2017)在《从明本潮州戏文看潮汕方言词的语义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明代潮州戏文《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中的潮汕方言词进行探源与语义演变的分析,一方面从中探索潮汕方言词的来源,并运用接触语言学理论探索潮汕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语义学理论分析潮汕方言词语义演变的方式,从中探索影响潮汕方言词语义演变的因素。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的语料性质、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第一章主要交代了潮汕地理概况,并对潮汕方言词进行界定。潮汕方言,属于汉语闽方言的闽南次方言,学术上称之为“粤东闽南方言,它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和汕尾市的部分地区。第二章主要是对潮汕方言词进行历时研究,对潮汕方言词进行探源与语义演变的分析,并分为四类:古语词在潮汕方言中的遗留、少数民族语在潮汕方言中的遗留、闽南方言特色词在潮汕方言中的遗留、自创潮汕方言词。其中,潮汕方言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古语词词义,并通过丰化,转移产生新的词义,以满足新的表达需要。潮汕方言保留的少数民族语词与闽南方言特色词数量不多,其词义趋于稳定。自创方言词部分主要是通过对保留的单音节古语词进行构词以适应新的表达需要。第三章主要对第二章的潮汕方言词语义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汇总,统计不同演变模式所占比例情况,从中归纳出潮汕方言词语义演变的主要规律。从古代到明代潮汕方言,上述四个来源的古语词义位演变模式主要表现为所缩小,义位转移次之。从明代到当代,义位不变位主要模式,这反映了明代潮汕方言形成之后潮汕方言词发展趋于稳定的特点;义位缩小次之,这体现了潮汕方言在独立发展以后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加深、受潮汕人民思维与认知方式的影响,词义发展越来越精密。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潮汕方言词的成因,分为潮汕方言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包括汉语、少数民族语、闽语及潮汕方言自创的新词)和潮汕方言词语义演变的影响因素这两部分。从接触的历史与语义演变两个角度探索潮汕方言词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社会因素、语言主体因素与语言内部因素。

严修鸿,曾俊敏,余颂辉[9](2016)在《从方言比较看粤语“埋”的语源》文中提出广州话口语土俗词"埋"mai,有靠近(埋站)、聚拢(埋堆:指物聚拢一堆)、完毕(做埋)等含义,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动词词尾和形容词乃至介词。根据对粤、客家、闽等方言同源词的考察及以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可以认定:广州话中表示"靠近、聚拢、完毕"义的"埋",仅仅是同音替代字,其本字是来自明母戈韵的表"迫近"义的"摩"。这个字分别读[ai][uoi][ua][oi]等韵母是粤、闽、客等方言上古歌部字读音在现代方言中白读层的遗存。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考证西南官话中一些韵母为[ai]的土俗词的语源。

庄细细[10](2016)在《广东汕头方言词汇及其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全面调查汕头方言词汇的基础上,通过纵向探讨汕头市话词汇的来源,横向比较汕头市话词汇跟普通话词汇来研究汕头市话词汇的特点。本文还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通过描写潮汕特色的方言词汇来探讨潮汕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方言中的文化价值。全文分成5个部份。1.绪论。主要论述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和过程。介绍本文的相关文献及其利用综合,同时,还介绍了汕头市话的语音系统。2.汕头方言词汇的来源。汕头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古语词、其他方言词和外来词。其中,外来词包括古代的外来词和近代的外来词。近代的外来词大部份来自英语和马来语,少部份来自泰语和荷兰语。3.汕头方言词汇跟普通话的差异。从语义不同和构词不同两个角度比较研究汕头市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差异。汕头市话词汇系统里面和普通话词汇的词形相同的词,有的语义上没有联系,有的义域宽窄、义项多少、语义聚合不同。汕头市话词汇系统中,跟普通话语义相同的词,构词形式和构词理据不同。4.汕头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结合当地特有的拜老爷文化、饮食文化、海洋文化、建筑文化和过番文化对汕头方言的特色词汇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析能够揭示汕头独特的地域文化。5.结论。概括全文的结论并且指出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二、潮汕方言介词例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潮汕方言介词例释(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方言复合处置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复合处置标记的地理分布
二、复合处置标记的结构类型
    (一)动词+时态/动态助词
        1.捞着
        2.拿/捡/揢(起)
        3.拿倒
    (二)动词+结果补语
        1.V+紧 揢紧/拿紧
        2.V+倒 按倒/寻倒
    (三)动词+地点介词
    (四)动词+“得”
    (五)介词+介词
三、复合处置标记的产生机制
    1.处置式和被动式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平衡
    2.方言中处置式和被动式共用同一个标记
    3.处置标记在方言中还兼有多种语法功能
四、结语

(2)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方言词汇研究概况
        2.辽宁方言词汇研究概况
        3.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汉语方言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描写法
        3.统计分析法
        4.比较法
    (四)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理概况、人口文化及历史沿革
        1.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理与人口
        2.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沿革
    (五)语料来源、调查地点及发音人信息
一、喀左方言的音系特征
    (一)声母系统
    (二)韵母系统
    (三)声调系统
    (四)小结
二、喀左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一)词形差异
        1.音节数量的差异
        2.构词语素的差异
    (二)词义差异
        1.词汇意义的差异
        2.语法意义的差异
        3.色彩意义的差异
    (三)构词的差异
        1.词缀差异
        2.特殊的构词法
    (四)小结
三、喀左方言词汇的造词特点
    (一)直接命名
        1.根据事物本身特征命名
        2.根据事物属性、用途、动作命名
        3.根据事物所处时间、所处位置命名
    (二)间接命名
        1.忌讳和委婉命名
        2.认知与揣测命名
        3.修辞命名
    (三)小结
四、喀左方言词探源
    (一)历史遗留的古语词
    (二)河北、山东方言词汇底层
    (三)蒙古语与满语借词
        1.蒙古语借词
        2.满语借词
    (四)普通话借词
    (五)小结
五、喀左方言词汇与外部方言词汇的共时比较
    (一)比较标准的选择
    (二)喀左方言词汇与外部方言词汇的比较
        1.基本词汇的异同
        2.一般词汇的异同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四川泸州方言虚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泸州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第二节 泸州方言概况
    第三节 泸州方言虚词研究现状及分析
    第四节 本文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第一章 泸州方言介词
    第一节 泸州方言介词概况
    第二节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介词“走[ts?u]”
    第三节 表示方式、依据、工具的介词
    第四节 表示施受关系的介词
    第五节 表示对象的介词
第二章 泸州方言连词
    第一节 泸州方言连词概况
    第二节 联合关系连词
    第三节 偏正关系连词
第三章 泸州方言语气词
    第一节 泸州方言语气词概况
    第二节 句中语气词
    第三节 句末语气词
第四章 泸州方言助词
    第一节 泸州方言助词概况
    第二节 结构助词“嘞[le]”
    第三节 体貌助词
    第四节 概数助词“打[ta]”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2 研究内容
        0.2.1 研究目标
        0.2.2 关键问题
    0.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现代汉语处所介词及其相关问题
    1.1 处所介词的概念
    1.2 处所介词的性质
        1.2.1 处所介词的句法性质
        1.2.2 处所介词的语义性质
        1.2.3 处所介词的语用性质
    1.3 处所介词的分类
2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用法
    2.1 七大方言区处所介词用例统计调查表
        2.1.1 北方方言区
        2.1.2 吴方言区
        2.1.3 湘方言区
        2.1.4 闽方言区
        2.1.5 粤方言区
        2.1.6 赣方言区
        2.1.7 客家方言区
    2.2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特征
3 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分析
    3.1 多功能现象的定义
    3.2 兼具两种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
        3.2.1 兼具起点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5例)
        3.2.2 兼具起点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30例)
        3.2.3 兼具起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3.2.4 兼具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4例)
        3.2.5 兼具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13例)
        3.2.6 兼具起点功能和所在功能(共发现7例)
        3.2.7 兼具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3.2.8 兼具所在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3.2.9 小结
    3.3 兼具三种以上处所语义功能的模式
        3.3.1 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经由功能(共发现7例)
        3.3.2 兼具起点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3.3.3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5例)
        3.3.4 兼具所在功能、终点功能和方向功能(共发现1例)
        3.3.5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3.3.6 兼具起点功能、经由功能、所在功能和终点功能(共发现2例)
        3.3.7 小结
结语
    0.1 全文的主要观点
    0.2 本文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泰国华语文学特殊句式的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泰国华语文学作品句式变异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二、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术语界定
        一、泰国华语文学语言
        二、特殊句式的范畴
    第四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
        一、泰国华语文学作品语言的语料来源
        二、大陆现代汉语文学作品语言的语料来源
第一章 泰华文学语言中特殊句式的构式义项分类
    第一节 “把”字句
        一、“把”字句的分类基准
        二、变异“把”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第二节 “给”字句
        一、“给”字句的分类基准
        二、变异“给”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第三节 “对”字句
        一、“对”字句的分类基准
        二、变异“对”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第四节 其他特殊句式
        一、连动句
        二、兼语句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中泰文学语言中的特殊句式对比分析
    第一节 “把”字句
        一、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把”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二、中泰文学语言中的“把”字句比较
    第二节 “给”字句
        一、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给”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二、中泰文学语言中的“给”字句比较
    第三节 “对”字句
        一、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对”字句的构式义项分类
        二、中泰文学语言中的“对”字句比较
    第四节 其他特殊句式
        一、大陆现代汉语文学语言中其他特殊句式的构式义项分类
        二、中泰文学语言中的其他特殊句式比较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泰华文学语言特殊句式产生变异的特点
    第一节 状语部分
    第二节 谓语部分
        一、光杆动词作谓语
        二、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混用
    第三节 宾语部分
        一、受事宾语从缺、前移及被压制
        二、具体事物名词充当与事宾语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泰华文学语言特殊句式产生变异的原因
    第一节 语言内部
        一、泰语语法
        二、潮汕方言
    第二节 语言外部
        一、省力原则
        二、认知视点
        三、社会文化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湖北省西南官话特色介词(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方所类
    (一) 扯
        1. 介处所所向
        2. 介关涉对象
    (二) 隔
        1. 介处所距离
        2. 介时间距离
    (三) 勤 (2)
        1. 介引处所所从
        2. 介引处所经由
        3. 介引处所所向
        4. 介引时间所向
        5. 介关涉对象
    (四) 走
        1. 介处所所从
        2. 介处所经由
        3. 介处所所向
        4. 介处所所在
        5. 介时间所从
    (五) 起
        1. 介处所所到
        2. 介时间所到
    (六) 朝
        1. 介处所所从
        2. 介处所所到
    (七) 往
        1. 介处所所从
        2. 介处所所到
        3. 介处所距离
    (八) 对
二、施受类
    (一) 喊
    (二) 等
    (三) 尽
        1. 介施事
        2. 虚化被动义
    (四) 着
        1. 介施事
        2. 介依据、立足点

(7)连云港方言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连云港地理、方言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方言概况
    二、学位论文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连云港方言的研究现状
        (二)连云港方言俗语中的文化蕴含
        (三)方言修辞研究
    四、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连云港方言语音修辞
    一、连云港方言独特的语音构成形式
        (一)双声叠韵的特点
        (二)韵脚使用的独特性
    二、连云港方言独特的表达形式
        (一)方音异读的类型
        (二)方音异读的修辞效果
        (三)谐音的修辞效果
第二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修辞
    一、连云港方言词语的构成
        (一)连云港方言词语构成形式
        (二)词语构成的修辞功能
    二、连云港方言词义特殊呈现
        (一)同形异义
        (二)异形同义
    三、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表达效果
        (一)内容表达丰富
        (二)情感色彩浓郁
        (三)形象色彩丰富
第三章 连云港方言语法修辞
    一、连云港方言中词的不同表达方式
        (一)副词
        (二)代词
        (三)介词、语气词
        (四)特殊的构词形式
    二、连云港方言中的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
        (一)固定句式
        (二)双宾句
        (三)倒装句
第四章 连云港方言俗语的辞格及文化蕴含
    一、连云港方言俗语中常用的修辞格式
    二、连云港方言中的其他辞格
    三、辞格的综合运用
    四、连云港方言辞格中的文化蕴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从明本潮州戏文看潮汕方言词的语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综述
        3.1 潮汕方言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2 从语言学角度对戏文进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 理论依据
    5 研究方法
        5.1 文献法
        5.2 调查法与描写法
        5.3 比较法
        5.4 计量法
第一章 潮汕与潮汕方言词
    1.1 潮汕的地理概况
    1.2 潮汕的历史沿革
    1.3 潮汕方言词的界定
第二章 明本潮州戏文潮汕方言词探源及语义分析
    2.1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及语料性质
        2.1.1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之《荔枝记》、《金花女》、《苏六娘》简介
        2.1.2 三种明本潮州戏文的语料性质
    2.2 三种明本潮州戏文之潮汕方言词词源考察及语义分析
        2.2.1 古语词在方言中的遗存
        2.2.2 土着民族语词在潮汕方言词中的遗存
        2.2.3 闽方言特色词在潮汕方言词中的遗存
        2.2.4 潮汕自创方言词
        2.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明代潮汕方言词的义位演变
    3.1 潮汕方言词的义位演变分析
    3.2 明代以前潮汕方言词义位演变
    3.3 明代以后潮汕方言词义位演变
第四章 潮汕方言词汇成因
    4.1 潮汕方言词与其他语言的接触
        4.1.1 汉语在潮汕地区的传播
        4.1.2 少数民族语与潮汕方言的接触
        4.1.3 闽语与潮汕方言的接触
        4.1.4 自创潮汕方言词
        4.1.5 潮汕方言与其他语言的接触类型
    4.2 潮汕方言词汇语义演变的影响因素
        4.2.1 客观社会因素
        4.2.2 语言主体因素
        4.2.3 语言内部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方言比较看粤语“埋”的语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1.1 埋单,还是买单?
    1.2 学界有关粤语“埋”的语源探讨
2 汉语方言的同源词
    2.1 粤语内部的证据
        2.1.1 台山粤语的“埋”
        2.1.2 开平(赤坎)粤语的“枚”
    2.2 客家话的证据
        2.2.1 明代兴宁客家话的证据
        2.2.2 闽西南永定客家话的证据
        2.2.3 龙川客家话的证据
        2.2.4 惠州客家话的证据
        2.2.5 新界客家话的证据
    2.3 闽语的证据
        2.3.1 闽语潮汕片的证据
        2.3.2 中山-珠海闽语的证据
3“埋”的本字考证
    3.1 从语音层面看“埋”的语源
    3.2 从语义层面看“埋”的语源
        3.2.1 历史文献中“摩”的相关用例
        3.2.2从“聚拢”到“完毕”,客家话平行的引申途径
    3.3有关“埋”的语源的总结
4 余论

(10)广东汕头方言词汇及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1 研究内容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过程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过程
    1.3 相关文献及其利用综合
        1.3.1 汕头方言的研究
        1.3.2 汕头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
        1.3.3 语料来源
    1.4 汕头市话的语音系统
        1.4.1 声调(共8个)
        1.4.2 声母18个(包括零声母)
        1.4.3 韵母( 84个)
2 汕头方言词汇的来源
    2.1 古代汉语词汇的遗留
    2.2 借词
        2.2.1 借用粤语的词汇
        2.2.2 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
3 汕头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差异
    3.1 语义差异
        3.1.1 语义上没有联系的词
        3.1.2 义域宽窄不同的词
        3.1.3 义项多少不同的词
        3.1.4 汕头方言词汇的语义聚合关系上的特点
    3.2 构词差异
        3.2.1 汕头方言的构词形式
        3.2.2 汕头方言词汇的构词理据
4 汕头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
    4.1 从神灵称谓看“拜老爷”文化
        4.1.1 特有的神灵称谓
        4.1.2 和普通话不同的神灵称谓
    4.2 从独特的饮食名称了解饮食和风俗
        4.2.1“糜”与“杂咸”
        4.2.2“馃”文化
    4.3 从数量繁多的水产品名称看海洋文化
        4.3.1 水产品名称
        4.3.2 包含水产品名称的俗语、渔谚与海洋文化
    4.4 从表达潮汕民居格局的词语看潮汕建筑文化
    4.5 从“过番歌”的词汇看“过番”文化
5 结论
    5.1 论文的总体结论
    5.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附录1 调查研究日志
附录2 致谢
附录3 参考文献

四、潮汕方言介词例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方言复合处置标记[J]. 余乐. 华中学术, 2020(04)
  • [2]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汉语方言词汇研究[D]. 刘爽. 渤海大学, 2020(05)
  • [3]四川泸州方言虚词研究[D]. 熊及第. 吉首大学, 2019(02)
  • [4]现代汉语方言处所介词多功能现象探究[D]. 伍珺.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泰国华语文学特殊句式的变异研究[D]. 王嘉玲. 西南大学, 2019(12)
  • [6]湖北省西南官话特色介词(一)[J]. 郭家翔.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9)
  • [7]连云港方言的修辞研究[D]. 孙会.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8]从明本潮州戏文看潮汕方言词的语义演变[D]. 黄桂容. 云南大学, 2017(05)
  • [9]从方言比较看粤语“埋”的语源[J]. 严修鸿,曾俊敏,余颂辉. 语言科学, 2016(04)
  • [10]广东汕头方言词汇及其文化研究[D]. 庄细细.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潮汕话介词举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